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魏晋南北朝赤壁之战魏蜀吴西晋东晋五胡十六国宋齐梁陈(208)(265)(316)(317)(304-439)北魏、北齐北周一、两汉时期的儒家思想遭到严重破坏,各种思想充斥学界,出现了春秋战国之后的又一次自由、活跃局面。二、老庄思想被士族视为精神支柱,追求放达和超然物外的境界,清淡的玄学之风弥漫。魏晋南北朝(220-589)自公元220年曹丕代汉,至公元589年隋统一南北,史称魏晋南北朝。这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分裂、动荡的时代,也是一个民族大融合、文学艺术获得巨大成就的时代。这一时期战争频仍、民不聊生,相当大的群体包括文人才士的生活处于一种非常艰难的情况下,例如:竹林七贤、王羲之等,命运大都十分悲惨,作为本体的人一时在思想上处于灰暗的状态,他们寄情山水寄情于抽象的东西,这种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发展到了极致便促使了人的觉醒,人的觉醒就表明了个性重于一切,人的思想、人的精神重于一切,这种思想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美术思想的根基。因此这一时期各种美术作品的艺术高度是不可超越的,不是技法技能的不可超越,而是于后世精神的底蕴和基底坍塌了,后世人难于达到那时艺术家那样纯粹的做人,纯粹的献身精神,所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美术达到了中国艺术发展的巅峰。魏晋南北朝美术的特征
1、
为艺术而艺术为艺术而艺术,是相对于西汉文艺“助人伦、成教化”的功利艺术而言的。魏晋开始,艺术具有其自身的价值意义,不再是功利附庸和政治工具。2、
人的觉醒艺术家重视自身人格的表现,在艺术作品上尽力表现作者的才情风貌。两汉的五彩缤纷的世界(动的行为)让位于魏晋的五彩缤纷的人格(静的玄思)。以“胜流”、“名士”生活为题材的人物画和以寄情岩壑或向往仙圣为主旨的山水画在这时开始成熟。“晋”与晋代名人竹林七贤书法家王羲之田园诗人陶渊明“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七人常聚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修武一带)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他们大都“弃经典而尚老庄,蔑礼法而崇放达”。在政治上,嵇康、阮籍、刘伶对司马氏集团均持不合作态度,嵇康因此被杀。山涛、王戎等则是先后投靠司马氏,历任高官,成为司马氏政权的心腹。在文学创作上,以阮籍、嵇康为代表。七人是当时玄学的代表人物,他们在生活上不拘礼法,清静无为,聚众在竹林喝酒、纵歌。“玄学”中国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一般特指魏晋玄学。“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玄,谓之深者也”。(王弼《老子指略》)玄学即是研究幽深玄远问题的学说。魏晋人注重《老子》、《庄子》和《易经》,称之为“三玄”。魏晋玄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阮籍、嵇康、向秀、郭象等。魏晋玄学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和思想文化背景。简言之,它是在汉代儒学衰落的基础上,为弥补儒学之不足而产生的;是由汉代道家思想、黄老之学演变发展而来的;是汉末魏初的清谈直接演化的产物。“建安七子”建安年间(196-220)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七子”之称,始于曹丕所著《典论·论文》:“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玚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期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录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这七人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而外的优秀作者,所以"七子"之说,得到后世的普遍承认。七子中除了孔融与曹操政见不合外,其余六家虽然各自经历不同,但都亲身受过汉末离乱之苦,后来投奔曹操,地位发生了变化,才有了安定、富贵的生活。他们多视曹操为知己,想依赖他干一番事业。故尔他们的诗与曹氏父子有许多共同之处。“初发芙蓉”与“错彩镂金”“初发芙蓉”与“错彩镂金”佛教的发展和魏晋玄学的兴起,对这个时代的美学思想和文学艺术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从这个时候起,中国人的美感走到了一个新的方面,表现出一种新的美的理想,那就是认为:‘初发芙蓉’比‘错彩镂金’是一种更高的美的境界。这是美学思想的一个大的解放,诗、书、画开始成为活勃勃的生活的表现,独立的自我表现。”“初发芙蓉”与“错彩镂金”文学艺术此时呈现出新的面貌,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文学方面,出现了以曹氏父子为代表的慷慨悲凉,深沉隽永的建安诗文,以陶渊明、谢灵运为代表的寄以志趣情操而清切婉丽的山水诗。在文学批评、文艺理论方面,产生了见解独到的钟嵘的《诗品》、体大思精的刘勰的《文心雕龙》等一批文艺理论经典著作,并提出了许多新的影响深远的美学范畴和美学原则。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1、产生了帝王画家和专职的文人画家。南北朝时期的帝王以能书善画为荣,魏少帝曹髦、晋明帝司马绍、梁元帝萧绎就是当时有名的书画家。帝王好书画,极大地提高了书画的地位,文人画家深得最高统治者的宠爱和社会的敬仰。文人登上画坛,专职文人画家出现,打破了皇家垄断画坛的局面,绘画进入独立发展的新时代。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2、宗教美术题材为艺术家提供了自由想像的余地,加之有外来佛教美术可资借鉴,画家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这对艺术水平的提高无疑是极为有利的。3、当时产生了系统的文艺理论和画论,一方面对过去的艺术实践进行总结,同时对当时的创作提出新的要求,使绘画创作有了明确的方向,以形写神说的理论成为画家自觉的指导思想。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4、中外艺术的融合,提高并丰富了绘画的表现技巧,产生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疏密二体绘画风格,影响深远。5、绘画技巧有了明显进步,刻画形象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设色也更加丰富,人物画开始有丰富的背景。水墨与丹青开始有独立迹象,对色彩提出“炎绯寒碧,暖日凉星。”表明画家对色彩的冷暖性格有了明确的认识。“王徽之雪夜访戴”王徽之,字子猷,是王羲之第五子。《晋书》本传说他“性卓荦不羁”,东晋时,士人崇尚纵酒放达,王徽之亦如此。他弃官东归,退隐山阴。据《世说新语》载,有一日,夜里下大雪,他睡醒过来,命家人开门酌酒。他边喝酒,边展视远处,但见一片雪白,“四望皎然”。“因起彷徨”,于是咏起左思《招隐》诗,忽然想到了当世名贤戴逵。戴逵即戴安道,《晋书》本传说他“少博学,好谈论,善属文,能鼓琴,工书画,其余巧艺磨不毕综”,“性不乐当世,常以琴书自娱”,“后徙居会稽剡县”(今嵊州市)。山阴与剡县相隔甚远,溯江而上,有100多里。王徽之连夜乘小船而去,过了一天才到了戴逵家门。但这时,他却突然停住了,不但不进门,反而折身转回。有人问他,你辛辛苦苦远道来访,为会么到了门前,不进而返呢?他坦然说道:“我本是乘酒兴而来的,现在酒兴尽了,没有兴致了,何必一定要见到戴逵呢?”这就是千秋传颂的“雪夜访戴”的故事。千百年来,许多画家泼墨丹青,画出了诸如“雪夜乘兴图”、“访戴图”等等传世作;更有不少诗坛歌手,慕其人,颂其事,写出了许多吟诵名篇。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顾恺之张僧繇画论顾恺之(约346-407)字长康,无锡人。出身于士族家庭,曾先后做过参军和散骑常侍等官,但一生主要从事绘画活动,在中国绘画史上是最早以绘画为职业的文人画家。他善书画,能诗赋,今有三幅绘画作品和三篇画论传世。他提出的“以形写神”说,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影响深远。张僧繇《雪山红树图》“人大于山,水不容泛”顾恺之(东晋)文献记载顾恺之曾画过道释和山水,最突出的是他创作了不少力求摆脱礼教束缚、主张流露本真性情、如表现嵇康等魏晋以来的名土生活和肖像的作品,体现了他对于那些敢于蔑视虚伪的封建伦理的名士们的赞赏和崇仰。顾恺之的突出艺术成就,还表现在塑造人物的形象时并不单纯满足于外表的肖似和姿态动作的生动自然,从而提出了表现人物性格特征和内在深度的新要求“传神”。理论上明确提出这一要求,标志画家对生活的深入认识,在艺术表现上进入了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新高度。曹植的《洛神赋》曹植:三国曹魏时建安著名文人、曹操第三子。《洛神赋》:传说曹植少时曾与上蔡(今河南汝阳)县令甄逸之女相恋,后甄逸之女被嫁给其兄曹丕为后,而甄后在生了明帝曹睿后又遭谗致死。曹植在得知甄后遗枕后感而生梦,因此写出《感甄赋》以作纪念,明帝曹睿(甄氏之子)将其改为《洛神赋》传世。洛神是传说中伏羲之女,溺于洛水为神,世人称作宓妃。把甄后与洛神相提并论,实际上也是一种对甄后的怀念和寄托。《洛神赋》通篇言辞美丽,描写动情,神人之恋缠绵凄婉,动人心魄。顾恺之读后大为感动,遂凝神一挥而成《洛神赋图》。此卷一出,无人再敢绘此图,故成为千百年来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名著和最为世人所传颂的名画。顾恺之(东晋)《洛神赋图卷》画家以其丰富的想像力和卓越的艺术才能对文学作品进行再创造,形象生动地将原文的精神实质托展出来。作者把那位似去似来,飘忽无定,在水面上凌波微步的洛神描绘得非常娴雅传情,表现出人物“进止难期,若往若还,含辞未吐”的复杂心情。处于惊疑、恍惚中的曹植,在洛水之滨与恋人遥遥相对,留恋徘徊可望而不可及的样子,则又传达出无限惆怅的情意和哀伤的情调。作者把不同的情节在一幅画卷中展示出来,以装饰性手法处理山水树石,一方面使画面连成整体,同时使主体人物更加突出,而且表现出似真似幻,神人交融的幻境,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和诗意气韵。顾恺之(东晋)《女史箴图》顾恺之(东晋)《女史箴图》《女史箴图》是描写古代宫廷妇女的节义行为,它以连环形式,标榜封建“女德”的作品。画卷的主题思想有说教的性质原件于一九OO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时劫往英国,故现藏于英国不列颠博物馆。顾恺之(东晋)《女史箴图》顾恺之(东晋)《女史箴图》其画人物面目衣纹无纤媚之态,气味古朴,笔迹周密,紧劲连绵,如“春蚕吐丝,流水行地,皆出自然”。所表现的男性宽袍大袖和女性裙带飘舞,生动流畅。对人物面部的勾画,则细处求工。在设色上,则“薄染以浓色,微加点缀,不求晕饰”。充分体现了顾恺之所提倡的“以形写神,迁想妙得”的法则。顾恺之(东晋)《女史箴图》整个构图,按题材的不同而分为9段,每一段都有其相对的独立性,但又用题款及人物服饰的处理等手法使段与段之间有一种内在的联系,使画面形成散而不乱,起伏有致,疏密得当如有机整体。人物造型动态自然,表情变化微妙,春蚕吐丝般的线描富有韵律之美,体现了中古艺术的秀雅和高贵。张僧繇中国南朝·梁画家。吴(今江苏苏州)人,生卒年不详。擅写真、释道人物,亦善画龙、鹰、花卉、山水等。一次,梁武帝因思念诸王子出征西域,遣僧繇写诸王子貌,果然逼真如面。武帝萧衍又崇尚释道,亦多命僧繇图之。张僧繇《雪山红树图》僧繇一生苦学,“手不释笔,俾夜作昼,未曾倦怠,数纪之内,无须臾之闲。”画迹有:《十八宿神形图》《梁武帝像》《贞观公私画史》张僧繇与“画龙点睛”梁天监中,张僧繇为武帝萧衍所器重,凡帝崇饰佛寺,多请张僧繇去作画。相传南京安乐寺请张僧繇去画寺壁,张氏在墙上画了四条白龙,画后,张即告辞。观者均说,龙画得如此之好,为什么不点眼睛?张氏说,不可点睛,如点睛,龙即会飞去。众人不信,恳请张氏补点。张推辞不下,就给两条白龙点了睛。霎时,雷电大作,这两条白龙破壁腾空而去,只剩下两条没有点睛的白龙仍安然在墙上。魏晋南北朝时期画论随着文学艺术创作的发展,促进了艺术理论的探讨。刘勰的《文心雕龙》可谓划时代的著作,而谢赫的《画品》中提出的谢赫六法论,则奠定了中国古代绘画的基本轮廓。以至于“六法”成为绘画的代名词。顾恺之:三篇画论顾恺之在理论上的建树也是突出的,流传下来的三篇画论已成为魏晋时期美术史上最重要的著作:《论画》《魏晋胜流画赞》《画云台山记》《论画》论述晋卫协、戴逵等作品(21件)之优劣。开头云:“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台榭一定器耳,难成而易好,不待迁想妙得也。”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山水画被看作是有生命的,排在仅次于人物的地位,反映出魏晋南北朝山水画迅速发展的情况。第二,“迁想妙得”的提出,接触到了形象思维特点。所谓迁想妙得,是指作者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充分发挥想象,把胸中所得变为艺术形象。其中不仅人物、动物,山水也被看作是有生命的,描写它们同样需要迁想妙得。《魏晋胜流画赞》专讲如何临摹古代人物画,但其重点放在如何传神,提出了“以形写神”说,代表了当时美术理论新的高度。《画云台山记》记述自己所画的一幅山水画构图,画面表现的是道家张天师与弟子们在蜀云台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服装商务汇报
- 智能照明布线施工合同
- 借支逾期处理与催收
- 影视行业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流程
- 4S店店长招聘合同模板
- 三亚市电动自行车道路施工通告
- 稀土矿场地平整服务协议
- 在线培训系统服务器租赁合同
- 化妆品工程水暖系统施工合同
- 汽车制造招投标管理流程
- 技术顾问聘书(通用7篇)
- 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的编制课件
- 穿无菌衣戴无菌手套(课堂)课件
- 胃早癌的简述课件
- 毛细管电泳检测糖化血红蛋白课件
- 核心素养下的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课件
- 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教育课件
- 汉语普通话前后鼻音区分考试题库(200题版)
- 小学英语四年级家长会ppt
- 四年级上册语文老师家长会
- 2022幼儿园感恩节活动主题班会PPT感恩节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