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文识字经典案例分析-识字学词学句案例分析_第1页
随文识字经典案例分析-识字学词学句案例分析_第2页
随文识字经典案例分析-识字学词学句案例分析_第3页
随文识字经典案例分析-识字学词学句案例分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随文识字经典案例分析_识字学词学句案例分析识字学词学句案例分析教学要求:1.学会10个生字和7个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初步熟悉泉水、小溪、江、河、湖、海,了解泉水流进小溪,小溪流进江河,江河流进海洋这种自然现象。4.熟悉顿号、问号,会读问句教学重点、难点:学习生字词,熟悉泉水、小溪、江、河、湖、海,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课前预备1.布置学生问句:四周有河、有湖吗?里面的水从哪里来,向哪里流?2.生字卡片,课文朗读录音带,挂图与中国地形图。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导进新课。1.同学们,当你们外出游玩(或上的路上)看到河水不停地活动,有没有想过河水究竟从哪儿来,最后流到哪往呢?2.听录音朗读。3.提问:(1)河水最后流到哪里?(2)还有什么题目没弄清楚?(启发学生质疑)二、自读课文要求:1.凭借汉语拼音,读通课文。2.根据生字表画出生字和要熟悉的字,读准字音。3.生字连成词,想想意思,记下不懂的词。教师巡视辅导,收集学生的题目。三、看图、识词、解疑。1.教师板书收集到的题目。如:泉水小溪江湖2.出示挂图,解释词语,引出“河、海”。泉水:在地底下有大量的地下水,它会透过孔隙流出地面,这从地下流出来的水,就是泉水。指图,熟悉“泉水”。小溪:泉水顺着地势不停地流汇起来就成了小溪。指图熟悉“小溪”。很多条小溪汇合到一起,就成了“河”,大的河也可以称为“江”。河水流到洼地会停下来等一等,等水很多了再继续流,这集下来休息的地方叫“湖”。河水最后要到的地方是“海”。3.认读泉水、小溪、江、河、湖、海,留意读准“泉”。4.出示中国地形图,引出词语:长江、黄河、西湖、东海。告诉学生长江、黄河是我国的两条大河。西湖在浙江杭州,那里景色优美,是著名的游览胜地。在我国大陆的边沿有四个海,东海是东南面的一个海,长江的水最后就流进东海。5.认读10个词。四、指导朗读1.熟悉问号“?”,找出短文中加“?”的句子。2.指导读问句。在这里,“?”表示提出题目,朗读时语气要上扬。(范读、领读)3.朗读,理解句子。老师读问句,学生读答句,边读边理解。(1)第二句里,“我”指的是谁?(2)第四句里,“我”指的是谁?(3)第五句里,“你们”指的是谁?熟悉顿号。(4)第六句里,“我们”又指的是谁?4.练习朗读。(1)启发:想象一下,假如你是泉水,从地下冒出来,马上要远行了,心里会觉得怎样,读的时候要把这种心情表达出来。(2)指句分问句、答句朗读,(练习2—3次,要求读出不同的语气。)(3)分组对读。5.认读短文中的生字:到、进、洋。五、小结1.针对读前学生的质疑,提问。(1)江水、河水是从哪儿来的?(要求说出泉水、小溪、江河的关系。)(2)为什么江水、河水都流进海洋?(估计学生不知道,由教师补充讲:由于水都是由高处往低处流,海洋最低,所以都流进海洋。六、巩固练习(1)认读不注音的生字。(2)口头组词。江河湖东西(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温习.齐读新词。.开火车认读1.0个生字。二、识字、写字教学.这一课10个要会写的字中有四个字都带三点水,找出来,读一读,说说你怎样记这些字。重点提示:“河”右边的笔顺。.其余6个字,像怎样记住的?(启发学生自己想法记住字形,教师作必要提示。)黄:中间是“田”字出头。(组词练习)到:左边最后一笔是提(组词练习)进:先写“井”,再写走之旁。(组词练习).抄写生字。(课后练习2)写字前先让学生观察田字格里的范字,教师重点指导、示范“黄、湖”。黄:第四笔是长横,中间是“由”不要写得太宽。湖:左中右三部分要紧凑。学生写字时,教师巡视,有题目及时加以指导。三、巩固练习.课后练习3。让学生独立完成。先读准音节,再想想课文中的词语、生字,最后填空。老师留意检查指导。.课后练习4。先观察三个句子都是问句,想想句子要问的是什么(到哪里往、有没有河马、会游泳吗),把题目读得稍重些,句末语调要上扬。每个学生自己先练练,教师再指名读。.朗读、背诵课文。.表演课本剧。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