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人教版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单元测试【市一等奖】_第1页
高中政治人教版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单元测试【市一等奖】_第2页
高中政治人教版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单元测试【市一等奖】_第3页
高中政治人教版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单元测试【市一等奖】_第4页
高中政治人教版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单元测试【市一等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都龙泉一中高2023级高一(上)10月月考试题政治考试范围:经济生活第一单元;考试时间:6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每小题2份,共计70分)1小刚领到工资后,看中了一本标价为30元的书,用30元买了这本书,然后补交了500元房租。在小刚的活动中得到体现的货币职能是()①价值尺度

②流通手段

③贮藏手段

④支付手段

⑤世界货币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③④⑤2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中展示的先进武器在激发市民的爱国热情之余,也给商家带来了额外的商机。在一家商店,在阅兵式上出现的歼-10(1:48)战斗机模型,标价为950元。这个战斗机模型A是商品,因为它有使用价值B不是商品,虽然有价格但不是劳动产品

C是商品,因为它既是劳动产品,又用于交换D是商品,因为它能满足市民的观赏需要3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目前的通货膨胀的压力加大。判断我国目前通货膨胀压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看价格的传递过程。这是因为:A物价下跌是通货膨胀的必然表现

B物价上涨是通货膨胀的必然表现C通货膨胀必然导致物价下跌

D物价上涨必然导致通货膨胀4商店里的一台笔记本电脑,标价为6600元。这6600元是:①现实的货币

②观念上的货币

③电脑的价格

④一般等价物

⑤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⑥交换价值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②⑤⑥

D②③④

5纸币之所以能够购买一定数量的商品,是因为A纸币代替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B纸币是劳动产品,也有使用价值和价值C纸币就是货币D纸币是国家发行的6艺术大师凡·高的名画《鸢尾花》在1947年的价格是8万美元,1997年此幅作品又以5390万美元的高价卖出,短短49年间价格就上涨了600多倍。这些名画()A是商品,因为它有使用价值B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经过人们的劳动C是商品,因为它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D不是商品,因为它不用于交换7现代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中,人们购买商品和服务90%采用信用卡等结算方式,而我国目前这一比率只有20%。信用卡是银行发放的一种A信用凭证

B转账支票C纸币D现金支票8我国现行汇率制度符合国情,应使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人民币汇率稳定,有利于①我国经济和金融持续稳定发展②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金融的稳定发展③世界政治格局合理化④我国对外贸易的稳定发展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9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种基本职能。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货币是A价值不变的特殊商品B观念上的货币

C现实的货币D一种价值符号10下列违背价值规律的是()A钻石的稀缺程度比水高,因而钻石比水贵。B古代少数民族用毛皮与汉族交换等价值的大米C甲用一块砖头充当秦代文物,换走乙一块黄金D制造火箭的成本比汽车高,因而火箭比汽车贵11《汉书•货殖列传》记载,春秋时范蠡“旱极则水,水极则旱,故于旱时而预蓄舟,水时预蓄车,以待其贵,收其利也。”“旱时蓄舟,水时蓄车”之所以能“收其利”是因为A商品价格的变动会引起供求关系的变化B供求关系的变化会引起商品价格的变动C高价格的商品一定能可以带来巨额利润D商品的供求关系决定了商品的价格高低12在瞬息万变的经济生活中,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供求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据此完成近年来,房地产价格节节攀升表明商品的市场价格(

)A是由商品的质量决定的

B是买卖双方讨价还价的结果C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影响

D由政府部门制定和调整13我国确立了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战略。信息化所代表的高新技术能够A减少单位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B提高单位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C使单位产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不变D使单位产品的个别劳动时间提高14生产同一种商品,甲厂耗费3小时,乙厂耗费2小时,丙厂耗费1小时。关于这一商品的价值量,以下观点正确的是A甲生产的商品价值量大,因为它耗费的劳动时间多B丙生产的商品价值量大,因为它在同一时间里生产的商品数量多C甲乙丙生产的商品价值量不一样,因为他们实际耗费的劳动时间不一样D甲乙丙生产的商品价值量一样大,因为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15台湾省是世界计算机芯片等电子元器件的主要产地之一,1999年9月的地震导致这些元器件的供应量下降,世界范围内计算机产品的价格上扬。这说明(

)A商品的价值是由其价格高低决定的B商品的价格是由其生产数量决定的C商品的价格和价值总是不相符的D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制约16福州至厦门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动车)开通后,福州的张先生和李先生在“乘坐动车还是汽车前往厦门”的讨论中,张先生说,我会选择动车,虽然它的价格高一些,但速度快,用时少。李先生说,我会选择汽车,虽然它的速度没有动车快,但价格低。由此可见()A商品价格的高低受供求关系影响B商品价格的高低反映商品质量的优劣C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商品的有用性D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17周末,小陈同学陪妈妈逛商场,看到下图的情景,向妈妈解释了产生这一情景的下列几种原因,其中合理的是()A不正当竞争引起洗衣机市场的混乱B洗衣机供过于求致使商家争抢客源C洗衣机质量优劣决定其销售量大小D劳动生产率提高降低了洗衣机价格18阅读漫画回答下题。汽车销量的增加会导致汽油需求量的增大,反过来,油价的上涨又会使买车一族变得十分谨慎。因为汽油和汽车A是互补商品B功能趋同

C是互为替代品

D是高档耐用品19下列消费品中,具有替代关系的是A汽车与汽油

BDVD机与光盘C牛肉与羊肉

D钢笔与墨水20由于今年遭受旱灾而后又持续阴雨,导致我省蔬菜大量减产,价格上扬,与去年同比上涨%。据此回答下题。结合上述材料,蔬菜价格上涨可能带来的影响有A人们对蔬菜的需求量会急剧减少B蔬菜种植成本提高,种植规模减少C人们对蔬菜的需求量会有所增加D以蔬菜为原料的食品价格会相应提高21甲乙两家企业生产同一种商品,并以相同的价格出售这一商品,甲企业盈利,而乙企业亏本。其原因是()A甲企业的商品比乙企业的商品更富有需求弹性B甲企业商品的价值大于乙企业商品的价值C甲企业工人的劳动强度低于乙企业工人的劳动强度D甲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高于乙企业的劳动生产率22“大米涨价了,也得买”、“金价涨了,以后再买金项链吧”。这些现象包含的经济学道理是()①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化②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影响小③价格变动对高档耐用品影响较大④价格变动对各种商品需求量影响是相同的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23冬季蔬菜供不应求,价格较高,所以农民主动建大棚生产蔬菜,这主要说明了(

)A农民只能在冬季生产蔬菜B大棚蔬菜成本高,价格必定高于价值C价格变动能有效调节生产规模D价格变动能促进生产,影响消费242023年春夏以来,受国内农作物大面积受旱影响,我国部分地区的粮食价格上涨。这一变化主要是粮食A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大幅增加B预期供求关系发生变化C实际使用价值已发生了根本变化D国家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25解决水资源浪费问题应逐步提高现行水价,这一要求体现了(

)A供求关系会影响价格,造成价格波动B水价的形成不受价值规律影响C价格影响需求D我国的城市市场经济体制存在缺陷26在下图中,x轴表示商品的价格水平,y轴表示该商品的需求数量,AA'表示该商品的需求曲线。曲线AA'说明A商品价格的基础是商品的需求数量B商品价格是商品需求数量的货币表现

C商品价格与商品需求数量成正相关D商品价格与商品需求数量呈负相关27某年,大自然对农业格外恩惠,寒冷的冬季冻死了所有的害虫,绵绵的细雨滋润了成长中的禾苗,阳光灿烂的十月使得收割顺利并得以运往市场。但年终时,农民大吃一惊:好年景和大丰收反而降低了他们的收入。据此判断,丰收不增收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供求关系的影响B国家干预的结果C生产条件的恶化D通货膨胀导致的28下列对货币的认识正确的是A货币的基本职能是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B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C货币是商品流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D货币与商品同时产生,同时消失29市场上流通的纸币,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这是因为(

)A纸币本身没有价值B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是一定的C纸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D流通中纸币过多、过少都会引发通货膨胀30小张曾在网上看中了标价为5欧元的一件小饰品,那时的汇率为1欧元=10元人民币。一个月后,欧元升值了5%。此时,用人民币购买这件饰品,小张要比一个月前A多支付人民币元

B少支付人民币元C少支付人民币元D多支付人民币元312023年生产一件A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8小时,价值80元,全社会A商品的产量为10万件。如果2023年生产一件A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为4小时,那么,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23年A商品的全社会总产量、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和社会价值总量分别是()。A10万件、80元、800万元B10万件、40元、400万元C20万件、80元、1600万元D20万件、40元、800万元32在现代经济运行中,货币发挥着重要作用。回答下题。2023年某国国民经济总体上是平衡的。假设2023年该国待售商品量增加14%,货币流通速度提高5%,物价水平上涨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国民经济要保持平衡,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应:()A减少%

B增加%C减少%D增加%33下列曲线图中,某商品的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相交于E点。若生产该商品的企业普遍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会引起E点向E′点方向移动。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曲线图是()ABCD34下列四幅图描述了某商品的价格(P)、需求量(D)、价值量(V)以及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L)之间的关系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传导过程正确的是()A①→③→④B②→①→③C①→②→④D②→④→③35图中的曲线反映的是某种商品在一定时期内的价格走势。同期,该种商品的价格变动引起其需求量发生反方向变化。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①该种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增加②该种商品的互补需求量会有所减少③该种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减少④该种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增加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二非选择题(30分)36.(18分)在我国,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速推进,耕地面积有缩小的趋势。同时,受到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我国粮食价格及其农副产品价格也不断攀升。(1)结合材料,简要分析我国粮食价格不断攀升的原因。(10分)(2)粮价的上涨对我国粮食生产带来怎样的影响?(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4个五年规划的GDP增长目标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目标材料二: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挖掘农民这个最大群体的消费潜力,可以更好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37.结合上述两则材料,运用“影响消费的因素”的知识,说明国家如何挖掘农民这个最大群体的消费潜力?(12分)成都龙泉一中高2023级高一(上)10月月考政治试题参考答案1【答案】B【题目解析】解析:领取工资和支付房租体现的是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④正确;标价30元的书体现的是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①正确;同时购买了该书,体现了货币的流通手段的职能,②正确;③⑤材料均未体现,故应选B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货币的基本职能。2【答案】C【题目解析】。本题考查商品的含义,材料中的战斗机模型是商品,符合商品的定义。A、D是从使用价值角度来说明,其理由不成立,因为使用价值不是商品的本质属性。3【答案】B【题目解析】通货膨胀,必然出现物价上涨的现象。但是物价上涨,未必必然导致通货膨胀,引起物价上涨的因素很多,例如价值量的增加、供求关系的变化等等。因此选B,不选D。4【答案】B【题目解析】标价为6600元,这是该商品的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是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只需要观念中的货币即可。因此正确答案为B。5【答案】A【题目解析】是由于纸币代替货币行使了流通手段的职能。6【答案】C【题目解析】这些名画,是商品,它耗费了人类无差别的劳动,具有价值。7【答案】A【题目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信用卡性质的了解,信用卡是一种信用凭证。BCD项对信用卡的理解是错误的。8【答案】B【题目解析】汇率变动会对一国国内经济、资本流动、对外贸易、国民收入等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由于中国是亚洲的大国,人民币的汇率变动,还会对周边地区的经济、金融产生重大影响。应选B。当代世界政治格局主要表现为世界已结束了两极称霸的局面,世界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人民币汇率稳定与世界政治格局合理化没有直接关系,③应该排除。9【答案】B【题目解析】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是观念上的货币,因为货币在执行这一职能时,它所做的只是表明某一商品值多少钱,而不是真正用商品与货币交换的过程。货币本身也是商品,货币的价值与生产金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所以价值也是在不断变化的,A项不正确。货币不是一种价值符号,它本身是有价值的,纸币才是一种价值符号。10【答案】C【题目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价值规律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试题难度中等。价值规律的基本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A项生产钻石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要比生产水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高,因而钻石比水贵,正确;B、D项符合价值规律的要求;C项明显属于欺诈行为,违背价值规律,应选C项。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价值规律的基本要求和表现形式,并明确本题是一道逆向选择题。11【答案】B【题目解析】“旱时蓄舟,水时蓄车”正是在供过于求、价格低时买进,在供不应求、价格高时卖出,以获取高额利润。12【答案】C【题目解析】市场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影响,故答案选C项。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的质量高低,往往反映了商品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多少,但并不能得出质量决定价格的结论,故A项错误,不选。买卖双方讨价还价可以影响价格,但价格归根到底是由价值决定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以市场形成为主。故B、D两项片面,不选。13【答案】A【题目解析】我国工业化的任务尚未完成,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工业化发展的重点。这再一次充分印证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对于人类的生产活动来说,科学技术最直接、最主要的作用就是能够减少单位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最基本条件,故选A。B项本身错误。C、D项中个别劳动时间与题干不符。14【答案】D【题目解析】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材料中甲、乙、丙厂所耗费的都是个别劳动时间,因此对于同一种商品来说,价值量是相同的。15【答案】D【题目解析】本题是2000年的高考试题,主要就是考查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更具体说是考查供给对商品价格的影响。由于计算机芯片的供给能量减少,这一计算机元器件价格就会上扬,从而也带来计算机这一产品的价格上扬。这说明商品的价格受着供给的影响。其他选项的观点都是错误的。正确答案为D。16【答案】D【题目解析】解析主要考查影响价格的因素,商品的基本属性。无论是张先生还是李先生的选择,作为消费者而言,动车与汽车同为交通工具,人们根据自己消费水平,进行取舍,体现了消费者力图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从题干不能体现A,因为从题干看,并没有体现商品质量的高低,排除B。本题易错选C,对商品有用性的关注,只体现了其中一方面的关注,而未涉及商品价格的关注,是片面的。17【答案】B【题目解析】解析:本题同样是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从图中我们只能看出商家为了推销其商品向顾客说明各种理由,表明竞争激烈。但不能说是不正当竞争,不选A。图中无法体现商品销量与质量的关系,也无法体现商品劳动生产率和价格的关系,不选C和D。故选B。18【答案】A【题目解析】解析:汽车与汽油两者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两种商品是互补商品,BCD项应排除。19【答案】C【题目解析】如果两种商品的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这两种商品就互为替代品。如果两种商品组合后共同满足人们的一种需要,这两种商品就是互补商品。从中可以看出,只有C项是互为替代关系,其它三项为互补关系的商品。20【答案】D【题目解析】解析:蔬菜价格上涨可能带来以蔬菜为原料的食品价格的相应提高,这里的答案为D项。A项错误,蔬菜是生活必需品,其价格的变化不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量的急剧减少。B项错误,蔬菜价格增高应该会刺激生产者扩大种植规模。C项错误,人们对蔬菜的需求量应该会有所降低。21【答案】D【题目解析】解析:一个企业是否能盈利关键在于是否提高了个别劳动生产率,因为甲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高于乙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才会导致甲企业盈利,而乙企业亏本。22【答案】B【题目解析】解析:这体现的经济学的道理: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化;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影响小,对高档商品的需求影响较大。这里的答案为B项。23【答案】C【题目解析】解析:分析可知,这是考查的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价格变动能调节生产规模,当供不应求的时候,价格就高,农民就扩大蔬菜的种植规模,所以这里的答案为C项。D项没有体现消费。AB说法错误。24【答案】B【题目解析】解析:因国内农作物受旱,所以粮食减产,故粮食价格上涨。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供求关系的影响。故答案为B。25【答案】C【题目解析】水价格提高一般会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减少人们对水的需求量。这反映了价格变动会影响需求。故C项正确。A选项揭示了供求与价格的关系,但不合题意,B选项表达不对。D项不符合题意。26【答案】D【题目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商品的价格越高,商品的需求量越低,二者是反比例关系。27【答案】A【题目解析】解析:分析题中给出的材料就可以知道,因为大丰收,粮食供过于求,导致价值降低。答案为A28【答案】B【题目解析】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因此,A项中的支付手段不是货币的基本职能。C项认为货币是商品流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不对的,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货币产生后,才出现了商品流通;D项认为货币与商品是同时产生的,这是错误的。只有B项正确地表述了货币的本质,因而应选。29【答案】B【题目解析】C、D两项说法错误,A项与题意无关。30【答案】D【题目解析】本题中关键是理解欧元升值的含义,欧元升值意味着同等单位的欧元可以兑换更多的人民币。按原来的汇率1欧元=10元人民币,升值5%后,1欧元=10+10×5%=元人民币。按原来的汇率购买这件5欧元的小饰品需要50元人民币,汇率变化后则需支付5×=元人民币,因而要多支付元人民币。31【答案】D【题目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价值量计算的有关知识。2023年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8小时,2023年缩短为4小时,说明社会生产率提高了一倍,所以A商品的全社会总产量为10万×(1+100%)=20万件,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为80÷(1+100%)=40元,社会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所以社会价值总量仍是80×10万=800万元,所以答案为D。32【答案】B【题目解析】解析: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假定2023年待售商品量、货币流通速度和物价水平均为1,202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