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运动与静止》教学反思首先学生观看校园内学生的校园活动的场景,并且提问题,哪些是运动的?哪些是静止的?学生们看图进行回答。学生纷纷举手回答,从而因此本节的课题。本环节是引导学生进行研究课题,使学生明白本节课所要研究的课题。然后提出本节课的研究主题之一:怎样判断静止和运动呢?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从上课的过程和效果来看,目的达到了。在学生思考和交流怎样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的活动中,学生们积极的进行讨论和交流。本设计的目的是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什么运动,从而给出运动的定义。本活动的中,出现这样的问题:学生说,看到场景中的同学手脚在动,因此可以判定这个同学在运动。这是我有个疑惑:应该怎样回答和评价学生呢?该回答问题的回答了问题,应该怎样引导学生去进行思考呢?我但是一时语塞,是啊,场景的同学的确是手脚在动,是运动的。可是和我们要得出的结论搭不到边。后来想一想,如果我紧接着问该同学一句:怎样知道手脚在动呢,可能就能够得到结论了。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我一直希望学生能够在进行活动之后能够自己的总结结论,这是我一直以来的要求,和想要达到的效果。现在想来,需要在组织学生进行交流的时候,进行详细的指导,并且能够在课堂上随机应变进行下功夫。对于学生在课堂上的情况,在科学要认真的进行总结。这样如果在以后的遇得到相同的情况,能够较为容易的应对与解决。在学生得出运动的定义之后,顺便就因此静止的含义。这一点上,我处理的还是比较的令我满意。同时训练学生的举一反三的能力。在定义学习之后,我让学生进行练习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想用定义进行判定,是对于学生进行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够帮助学生更一步的理解定义。学生们在这个应用的环节,还是有些许学生没有判断出来,或者是说出理由来。现在想来,一方面的原因是学生的个体差异,另一方面问题的设计和学习的引导要给予更好的指导,使学生更多的学生进行更好的理解和应该。下一个问重要的环节就是理解运动的相对性。在这个环节上我给予学生出示的场景是公交车上乘客和乘务员及路边的人。问题还是哪些人是运动,哪些人是静止的。在这个环节中,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明白哪些人是静止,哪些是运动。考察了学生的运用定义的进行判断的能力。我当时问:乘客是运动的?学生学生进行了回答。从而的得出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的物体运动状态也不同。现在想来如果我让学生回答问题之后,如果提问:通过同学学生的回答,你有什么发现?让学生自己进行发现问题,而不是我在一点一点的引导。我想效果会更好的。这样学生就能够较为轻松的得出相关的结论,从而更为容易的理解运动的相对性。关于学生进行运动相对性的实验,学生都进行的比较的顺利。小组活动中,各个小组成员分别描述了文具盒上的物体,文具盒等他们的运动状态。通过这个活动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通过动手操作,比看图更加容易的理解运动的相对性。运动的相对性是本节课的难点,这样通过学生的看图分析,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实验突破本个难点。整体的效果还是不错的。为了巩固学生对于相对性的理解,我对于学生进行巩固性的练习。比如出示: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通过这句歌词,让学生理解和巩固对于运动相对性的理解。接着学生进行理解运动的绝对性。这一点通过毛主席的:坐地日行十万里。来进行理解。没有作为重点,只是让学生理解任何的物体都是在运动,找不到绝对静止的物体。现在想一想这个问题,我还是不知道这样直接进行讲述的方式是否合作。一直我在思考这个问题,怎样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运的绝对性呢。在巩固练习阶段,我和同学共同分析了为什么茫茫大海或者是沙漠中容易迷失方向?为什么飞行员在飞行的时候容易倒飞等问题。第4节升华和凝华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2)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3)知道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过程与方法】(1)组织学生观察并利用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现象来认识升华和凝华。(2)师生共同探究人工造“雪”的过程,理解升华吸热和凝华放现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小组课堂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知道升华和凝华现象和它们各自的吸热和放热情况。(2)解释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3)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在生活中和应用。【难点】解释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学习过程设计(一)学生自主学习(独学);5分钟每空0.5分.物态变化有 、 、 、 、 、 六种。.物态变化中吸热的是 、 、 三种。物态变化中放热的是 、 、 三种。. 叫升华; 叫凝华。升华过程 热(填“吸”或“放”),凝华过程 热(填“吸”或“放”).汽化的两'种方式:和,它们是―热过程。液化的两种方法:和 ,它们是___热过程。(二)新授知识:一、活动观察碘的变化1、认一认:教师介绍实验仪器,观察仪器中有些什么,告诉学生那是碘的小颗粒。2、做一做:给仪器中的碘颗粒加热。3、看一看:你看到了什么情况?学生观察二、思考讨论得出升华和凝华的概念4、想一想:在实验中你看到了碘的几种状态?其中有液态的碘出现过吗?学生讨论5、师生小结:在实验中我们看到,加热时,碘由 态直接变成 态;冷却时,碘由态直接变为态。师生总结并板书: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6、想一想:碘在升华时是要吸热还是放热呢,你是怎么想的?学生思考(提示:结合刚才的实验来考虑)7、小结:物质在升华时需要 。 (吸热/放热)8、想一想:碘在凝华时是要吸热还是放热呢,你是怎么想的?学生思考(可以从凝华是升华的逆过程来考虑)三、推而广之9、想一想,在生活中你还知道那些升华和凝华现象?提示:只要是这个物态变化在固体和气体间直接发生就可以认定是升华或凝华现象学生举例,教师评析学生记录升华例子1、2、3、学生记录凝华例子1、 2、3、四,升华吸热的应用10、在长途运输容易腐败的食品时,工作人员会在车箱中放置一些干冰,请问这是为什么?学生思考并讨论小结:这是利用干冰升华时需要吸热从而降低了车箱内的温度,使食品保鲜课堂达标测评.实验室常用固态二氧化碳(干冰)来获得低温,这是因为二氧化碳在时热的缘故。.用久了的电灯泡壁会发黑,这是因为灯泡内的钨丝和而形成的。.指出下面的物理现象属于物态变化的哪种方式。(1)萘球过一段时间后会变小。 冰冻湿衣服在0 ℃以下也会干。 ⑶沥青马路在太阳照射下“开化”了。 ⑷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干了。 (5)戴眼睛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暖和的室内时,镜片上会出现一层小水珠。 (6)寒冷的早晨,窗玻璃上凝结着冰花。.在物态变化过程中,放出热的是( )A.凝华、凝固、汽化B.熔化、凝华、液化C.液化、凝固、凝华 D.汽化、升华、熔化5.下列物态变化过程属凝华现象的是( )A.草地上露水的形成B.夏天冰雹的形成C.清晨大雾的形成 D.以上都不是6.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图中,①②③所表示的物质状态依次是( )A.固态、液态、气态 B.固态、气态、液态C.液态、气态、固态 D.气态、固态、液态7.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为什么呢?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考测试卷02一、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46分).如图1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分度值而言尺精密些,就使用方法而言,尺摆放不正确。如用A尺测量,则木块的长度是。如图2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木块的长度为。图3停表的读数是s。图1 图2 部【答案】A、B、2.20cm、1mm、1.95cm、217.5。【解析】(1)刻度尺A的分度值是0.1cm;刻度尺B的分度值是0.2cm。刻度尺A的精确程度高;刻度尺B的刻度面没有和被测长度紧贴,所以是错误的;如图A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它的起始刻度从零刻度线开始,正确读数是2.20cm。(2)图2所示刻度尺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1mm;木块起始端对应的刻度值为2.00cm,末端对应的刻度值为3.95cm,木块长度为3.95cm-2.00cm=1.95cm。(3)停表的小表盘分度值为0.5min,指针所指时间在3min(且超过3.5min)以上;大表盘分度值为0.5s,指针所指时间在37.5s处;故最终时间为3分零37.5秒,即217.5s。故答案为:A、B、2.20cm、1mm、1.95cm、217.5。.海口“双创”以来,绿色出行的理念深入人心。小谦同学骑自行车上学,以自行车为参照物,小谦是 的,他以5m/s的速度,匀速直线骑行500m的时间是 s。【答案】静止、100。【解析】(1)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保持不变,物体是静止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断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2)知道小谦同学骑自行车的速度和行驶路程,根据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求出骑车时间。小谦同学骑自行车行驶过程中,以自行车为参照物,小明同学的位置不变,是静止的;由V=-得,小谦同学骑自行车匀速行驶时间看=-=500^=100s。t V5m/s故答案为:静止、100。
.如图是某实验小组“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情形,如图所示,小车从位置A开始沿直线运动cm,这段时间内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是m/s。到位置B,所用的时间为2s,则小车从A到B通过的总路程为cm,这段时间内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是m/s。【答案】80.0、0.4。【解析】由图知,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1cm,小车由A到B通过的路程:s=90.0cmT0.0cm=80.0cm=0.800m;小车的运行时间t=2s;小车的平均速度:V=—=m=0.4m/s。t 2s故答案为:80.0、0.4。.甲、乙两辆车同时同地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由该图可知:甲车运动4秒,通过的路程为 米;乙车的速度为 米/秒;当乙车通过路程为40米时,两车相距 米。【答案】40、5、40。【解析】由图可以看出,4s时,甲车的路程是40米;乙车运动12s,路程是60m,所以乙车的速度为:v=60m=5m/s;乙12s乙车路程是40m时,用时8s,甲车的路程是80m,两车相距为40m。故,答案是:40、5、40。.清晨,逐渐变强的闹铃声吵醒了小郑,他把闹铃关掉,这里是从控制噪声。这里说的“逐渐变强”是指声音特性中的。细心的小郑发现,闹钟响时桌面上的饼屑跳动起来了,这说明声音是由 产生的。【答案】生源处、响度、振动。【解析】把闹铃关掉,等于关掉了生源,是在生源处控制噪声;“逐渐变强”是指声音越来越大,指的是响度;闹钟响时,桌面上的“饼屑”跳动起来,是因为振动产生的,也说明了声音是振动产生的。.小明同学设计的一个温度计,如图甲所示,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水平部分有一小段液柱。(1)这个温度计是根据(选填“液体热胀冷缩”或“气体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2)将此装置放在室内,当周围的温度降低时,液柱将向(选填“左”或“右”)移动;(3)图乙是某患者测量体温时,体温计的示数图,此时患者的体温为 ℃。【答案】(1)气体热胀冷缩;(2)左;(3)39。【解析】(1)这是个气体温度计,所以是根据气体的热胀冷缩来测量温度的。(2)温度升高时,瓶内气体就要膨胀,所以会把液柱向左推。(3)读图可知,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分度值是0.1℃,此时体温计示数是:39℃。故答案:(1)气体热胀冷缩;(2)左;(3)39。.如图是小明研究某种晶体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加热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进行)。根据图象可知:这种晶体的名称是,液态时名称是,加热2分钟物体处于状态,加热8分钟时,此物质的温度是 ℃。【答案】冰、水、固液共存、100°C。【解析】首先要根据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确定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晶体的变化图像有固定熔点或温度不变的一段变化过程,非晶体则没有。由此可知,此物质是晶体。此物质在0°C以下是固态,0°C开始熔化,熔化过程持续时间是3分钟,这3分钟固液共存;当物质温度到100°C时,开始汽化,此时气液共存。所以,此题答案是:冰、水、固液共存、100°C。二、选择题(本题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一个中学生的身高约为()。A.158毫米;B.158厘米;C.158米;D.158千米【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成年人的身高在165cm左右,中学生的身高略小于成年人,在158cm=1580mm=1.58m=0.00158km左右。故选B。9.2017年4月20日,中国首个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海南文昌发射升空,升空后,“天舟一号”与空间站“天宫二号”成功实现了交会对接,如图为对接模拟图,对接后“天舟一号”相对以下哪个参照物是静止的()。A.地球;B.“天舟一号”;C.“天宫二号”;D.太阳【答案】C。【解析】研究机械运动时,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与参照物相比,物体位置有变化,说明物体在运动;物体位置没有变化,说明物体处于静止状态。A、D:“天舟一号”相对于地球和太阳,均有位置的变化,故以它们为参照物,“天舟一号”是运动的,故AD错误。B:参照物不能选择被研究的物体本身,故C错误。C: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实现成功对接后,保持相对静止,以对方为参照物,两者都是静止的,所以选择“天宫二号”为参照物,“天舟一号”是静止的,故C正确。故选C。10.运动会男子100m决赛,同学们测量了运动员跑到离起点20m、80m、100m处的时间,其中前三名的时间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距离,m时间t/s姓名2080100王小其2.38.412.2刘磊2A&311.8周伟2.58.411.4A.三名运动员全程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全程王小兵的平均速度最大;C.在20〜80m内,刘磊和周伟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D.在每段距离内,周伟的平均速度都是最大的【答案】C。【解析】对选项A,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定义,选项A三名运动员全程不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选项A不正确。对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时间越小,物体运动越快;相同的时间比较路程,路程越长,物体运动越快。故三名运动员通过的路程相同,时间越少,运动越快,即v=s/t得:表中可知:周伟用时最少,平均速度最大,选项B不正确。对选项C,根据v=s/t得:在20〜80m内,刘磊和周伟的平均速度:v刘二s/t刘=60m/(8.32.4)s=60m/5.9s心10.17m/s,v周二s/t周二60m/(8.4-2.5)s=60m/5.9s心10.17m/s,选项C正确。对选项D,根据v=s/t得:在20〜80m内,刘磊和周伟的平均速度相等;所以选项D不正确。正确答案是C。.如图所示,小秦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尺子,尺子振动的快慢不同,他听到的声音不同。这表明()。A.音色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B.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C.响度跟人与声源的距离无关;D.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答案】B。【解析】小秦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尺子,尺子振动的快慢不同,他听到的声音不同。这是因为伸出桌面的尺子出发生了变化,如果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尺子,尺子振动的频率会发生变化,也就是音调会变。由此可知,此题正确的说法是“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正确答案是B。.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15C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B.宇航员能够进行交流,所以真空能够传声;C.蝙蝠是靠次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D.古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中的“乡音无改”是指音调未变【答案】A。【解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相同介质温度、密度不同也会影响到声波的传播速度,一般情况下空气温度在15C时,声波传播速度为340m/s,故A正确;宇航员之间的交流利用的是电磁波而不是声波,因为太空中没有介质,故B错;蝙蝠的视力非常差,它是靠它发出的超声波来探测障碍物和捕捉昆虫,它不能发出次声波,故C错;“乡音无改”指的是一个人的声音特色,指的是音色未变,而不是音调,故D错。故答案是A。.对于水银体温计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人.其分度值为0.01℃;8.它利用了气体热胀冷缩的原理;C.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D.可以不采取任何措施进行连续测量【答案】C。【解析】水银体温计也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制成的,它的分度值是0.1℃,由于体温计中间有一弯曲的小细管,读数时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但在使用之前,必须把体温计水银柱甩回到原始状态。由此可知,此题正确答案是C。.深秋时节,自贡的气温不是很低,但我国北方却是滴水成冰的寒冷。对于滴水成冰这一过程,有关物态变化和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态变化是凝固,放出热量;B.物态变化是汽化,吸收热量;C物态变化是熔化,吸收热量;D.物态变化是液化,放出热量【答案】A。【解析】在寒冷的北方,滴水成冰是经常看到的现象,水是液体,冰是固体,由液体变为固体的过程是凝固;凝固时,物体要放热。从以上四种答案可知,正确的是A。.天气炎热,小明在吃冷饮时观察到一些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将冷饮从冰箱里拿出时,感觉到“粘”手是凝固造成的;B.包装盒外面的霜,是液化造成的;C.打开冷饮包装纸,看到有“白气”生成是升华造成的;D.吃冷饮时感到凉爽,主要是凝华造成的【答案】A。【解析】A.将冷饮从冰箱里拿出时,感觉到“粘”手是凝固造成的;此说法正确。冷饮刚拿出时,冷饮温度很低,粘附在手上的小水滴凝固造成了粘手的现象。B.包装盒外面的霜,是液化造成的;此说法错误。包装盒上的霜是固态,它是水蒸气遇冷急剧凝华成固态的现象;不是液化。C.打开冷饮包装纸,看到有“白气”生成是升华造成的;此说法错误。打开包装纸后,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滴形成的现象,属于液化现象。D.吃冷饮时感到凉爽,主要是凝华造成的;此说法错误。吃冷饮时,有固态的饮料变为液态,此过程吸热,故感到凉爽,此过程不是凝华,凝华放热。正确答案是A。.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放热现象的是哪一组()。①初春,冰封的湖面解冻;②盛夏,旷野里雾的形成;③深秋,路边的小草上结了一层霜;④严冬,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B。【解析】①初春,冰封的湖面解冻;湖面解冻是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属于熔化,熔化需要吸热。②盛夏,旷野里雾的形成;是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属于液化,液化时要放热。③深秋,路边的小草上结了一层霜;霜的形成是由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属于凝华,凝华过程放热。④严冬,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此过程是由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属于升华,升华需要吸热。由此可知,放热的是②③,正确答案是B。.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该物质()。A.是晶体,熔点是0℃;B.液态的比热容比固态的比热容小;C.在4min时,没有出现液态;D.在2min至6min过程中内能不变【答案】A。【解析】从图像可知,此物质温度从-20℃上升到20℃持续时间是10min;随着吸热过程进行,物质温度在0c时温度不再发生变化,直到6min时物质温度才开始上升,继续吸热,物质温度继续升高。这说明,0℃是物质的固液共存态,0℃是物质的熔点并且此物质是晶体。所以,正确答案是A。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2小题,第18题6分,第19题10分,共16分).(6分)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1)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你认为另一种器材不适合做声源的原因是:。(2)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方案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方案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你认为最佳的方案是 ,你不选择另一种方案的理由是 。(3)如果采用方案8进行实验,得到的数据如表格所示: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距离/m1.20.80.5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 。【答案】(1)机械闹钟;音叉声音不稳定,而且还需要敲击。(2)B;靠听到声音的响度判断材料的隔音效果不是太直观,具有很大的误差;(3)泡沫、锡箔纸、衣服。【解析】(1)机械闹钟发出的声音有节奏,声音较为稳定,适合做实验声源;音叉声音不稳定,而且还需要敲击,因此不适合做实验声源。(2)测量听不到声音的距离较为直观,有可靠地实验数据,能够较好的判断隔音效果,方案B较好;靠听到声音的响度判断材料的隔音效果不是太直观,具有很大的误差,方案A不适合。(3)由表格数据可知,泡沫的距离最短,说明隔音效果最好;衣服的距离最长,说明隔音效果最差。.(10分)小聪按图甲所示的装置组装器材,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1)小聪首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开放式基金交易服务合同
- 2024简单销售代理合同样本
- 合同范本:委托招商引资协议书
- 二手车购车合同协议样本
- 2024照明购销合同
- 企业与高校就业实习协议书参考
- 代理公司注册登记协议书
- 培训机构老师合作协议示例
- 正规版房屋租赁合同协议范本
- 全面聘用合同范本汇编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看图列式计算专题训练
- GB/T 43321-2023铜及铜合金钎焊推荐工艺规范
- 江苏省城镇污水处理厂纳管工业废水分质处理评估技术指南(试行)
- 机械伤害事故现场的紧急救援和治疗措施
- 围墙监控施工方案
- 14S501-2 双层井盖图集
- 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 第13课冲出地球(教学课件)六年级科学上册
- 《新媒体导论》(第二版)课件全套 -第1-9章 理解新媒体:多重属性的复合-新媒体文化:流动的亚文化
- 工程变更申请单(ECR)
- 高考理解性默备考指导(基本题型+考查内容+考查形式+应对策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