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单元测试_第1页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单元测试_第2页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单元测试_第3页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单元测试_第4页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单元测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单元测试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鸦片战争前,外国银元已深入中国内地,名称有:大髻、小髻、蓬头、蝙蝠、双柱等,分别来自西班牙、法国、荷兰等国。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清政府统治前期()A.推行重商主义B.外国商人已深入内地C.对外贸易处于顺差D.鸦片大量输入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外国银元深入中国内地说明外国人用钱币购买中国产品,并且由于中国处于顺差地位,所以出现材料中的情况。答案:C2.《南京条约》签订后,有英国资本家认为:“只消中国人每人每年需用一顶睡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上述材料表明 ()①英国纺织品在中国供不应求②该资本家不完全了解中国国情③该资本家认为中国市场潜力巨大④英国工厂急需更新设备A.①④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上述言论只是英国资本家对中国市场估计盲目乐观及其不了解中国人生活习惯而作出的假设。事实上,英国纺织品在中国并无很大销量。答案:B3.1880年,薛福成写道:“中国立约之初,有视若寻常而贻害于无穷者,大要有二:一则曰,一国获利各国均沾也。……一则曰,洋人居中国不归中国官管理也。”在他看来,对近代中国“贻害于无穷”的是()①开设工厂②协定关税③片面最惠国待遇④领事裁判权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概念的理解能力。“一国获利各国均沾”体现片面最惠国待遇,“洋人居中国不归中国官管理”体现领事裁判权。答案:B4.陈旭麓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不包括()A.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完全解体B.冲击了传统的“夷夏”观念,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C.领土和主权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道路被迫中断D.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了重大转变解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而不是完全解体,故A项的说法是错误的。答案:A5.某班小组讨论“为什么说太平天国运动揭开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结果出现以下四种理由,你认为最恰当的理由应该是 ()A.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B.规模大、时间长、影响深远C.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D.担负了反封建反侵略的任务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能力。明确“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是指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而太平天国运动肩负起了这一任务,故选D项。答案:D6.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说:“兴银行。倘有百万家财者,……或三四富民共请立,或一人请立,均无不可也。”“准富者请雇工,不得买奴,贻笑外邦”;“(矿藏开采)小则准乡,大则准县,尤大者准省及省外之人来采”。这表明他()①提倡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②赞成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③主张采取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方式④维护平均主义分配原则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能力。材料第一句表明①符合;第二句反映了②;而第三句则说明③。④在材料中并未体现。答案:B7.“除了改朝换代外,他们没有给历史提供任何任务……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对抗清朝腐朽……显然,太平军就是中国人的幻想所描绘的那个魔鬼的化身,是停滞的社会生活的产物。”——马克思《中国纪事》。对此理解正确的 ()A.“扶清灭洋”的口号能印证马克思的话B.《资政新篇》反映了该阶级的迫切愿望C.《天朝田亩制度》能反映其斗争的性质D.建立太平天国不能印证马克思的话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A项中的口号是义和团运动的,与题目不符;B项文件不能反映农民阶级的迫切愿望;《天朝田亩制度》能反映,并且有田同耕的规定否定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反映了斗争性质,故C项正确;建政权仍是农民政权,故能印证马克思的话。答案:C8.太平军占领武汉后长驱东下,只用了28天的时间就进军600公里,占领金陵。以下各项关于太平天国迅速进军南京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A.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激发了群众的革命积极性B.领导核心团结、积极进取,指挥得当C.清政府统治腐败,军队军备废弛,纪律败坏,军队战斗力不强D.战略上的主动与灵活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能力。1853年攻占南京,而《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是在1856年,故A项不符合题目要求。答案:A9.《天朝田亩制度》中规定:“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这些规定的实质是()A.否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B.实施男女平等的分配方案C.建立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D.贯彻了平均主义的分配原则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从材料中可看出《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平均分配土地,实质是否定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答案:A10.1895年,日本人终于拿到了想要的《马关条约》,西方政界议论纷纷,下面西方政界议论符合史实的是()①美国:“中国,你的一个孩子走了!”②英国:“我们终于可以减免税率了!”③日本:“伙计,我们的机器也搬运到中国去。”④德国:“我们现在终于可以把我们的船开到中国内地啦!”A.②④B.①③C.②③D.①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②是《南京条约》取得,④是《天津条约》取得,故排除②④,选B项。答案:B11.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代表了帝国主义列强的普遍要求。这里的“要求”是指()A.实施“以华治华”策略B.满足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C.阻止英国势力独霸中国D.展开对中国长江流域的争夺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在华投资设厂明显体现出列强资本输出的要求,这与该时期列强第二次工业革命有极大关系。答案:B12.自德国在中国山东建成胶济铁路以来,1902~1913年从淄川、坊子煤矿掠运煤炭340万吨;与此同时,位于胶济铁路上的昌乐,“地瘠民贫,商业萧条,自胶济铁路通车以后渐有起色”。这一材料说明胶济铁路的修建()①冲击了传统的交通运输业②改变了人们的交通观念③便利了德国对华经济侵略④带动了沿线经济发展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由“掠运煤炭”可判断③正确,由“自胶济铁路通车以后渐有起色”判断④也正确;①②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选D项。答案:D13.《辛丑条约》作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完全确立的标志。原因是其订立导致了()A.清政府在财政上完全受制于帝国主义B.清政府在军事上完全受制于帝国主义C.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D.形成帝国主义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辛丑条约》的签订之所以作为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的标志,原因在于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其他各项都不符合史实。答案:C14.列强任意宰割中国领土但中国最终并没有被列强“吃”掉的根本原因是()A.中国人民的顽强反抗B.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C.清王朝的奋力抗争D.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兴起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1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在以义和团为代表的中国人民的英勇反抗下,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计划。答案:A15.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在拜谒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祭词中说:“……辛亥春雷,义起粤中,碧血飞溅,寡不敌众,忽焉殒命。出师未捷,千古遗恨。义声扬振,五月而后,武昌继之,遂覆清室。民国以立,共和新造。壮哉先烈,死以为国,身毁名荣,英风义烈,永为世率。……”对这段祭词理解正确的是()①表达了江丙坤对革命烈士的缅怀之情②较为准确地评价了黄花岗起义的历史作用③黄花岗起义使清朝的统治基础更加动摇④黄花岗起义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祭词本身就有缅怀先烈的功能,黄花岗起义虽未成功,但动摇了清朝统治,鼓舞了革命斗志,不到半年武昌起义就推翻了清朝统治。答案:C16.1912年2月孙中山认为“帝制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导致孙中山得出这一结论的直接依据是()A.武昌起义的胜利B.中华民国的成立C.清帝下诏退位D.《临时约法》的颁布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清帝下诏退位结束了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故孙中山认为民国的目的已达到。答案:C17.N·佩弗在《远东》中说“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对于其中“荒唐可笑”的正确理解是()A.辛亥革命后建立的政体没有体现三权分立的原则B.资产阶级没有找到一条真正可以救中国的道路C.暗喻资产阶级应该建立君主立宪政体D.20世纪初中国整个一代人的努力都失败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中国近代建立的中华民国在很多方面照搬了美国模式,但最终并未使中国富强,未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地位。说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并不能救中国。答案:B18.下图是青岛五四广场的标志性雕塑“五月的风”。对此理解正确的 ()①表现出螺旋上升的风的造型和火红的色彩②体现了“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基调③也体现了张扬腾升的民族力量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③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依据五四运动有关知识,可确定②③正确,依据图片造型可判断①正确。答案:C19.下图是1919年5月初出现的一面爱国学生宣传演讲所用的旗帜,他们宣传的主要内容应该不包括()A.废除“二十一条”B.归还青岛主权C.反对帝制D.惩办卖国贼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再现能力。本题关键是对五四运动内容的认识和记忆。通过题干提示,此旗帜应出现于五四运动期间,再结合五四运动的主要内容可知C项并非此时所提倡的主要话题。答案:C20.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总体评价,代表中国共产党观点的是()A.五四运动是中国的“文艺复兴”B.五四运动破坏了中国传统文化C.五四运动是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折点D.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题干要求全面地评价五四运动,A、B、C三项侧重于从文化的角度评价,没有看到五四运动首先是一场政治运动,并且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只有D项才准确、全面。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60分,21题22分,22题20分,23题18分)21.某研究课题小组在对太平天国运动的研究中搜集到了以下几组史料,阅读后完成相关问题:材料一: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洪秀全《原道醒世训》,1843年材料二:逆贼洪秀全、杨秀清称乱以来,於今五年矣。荼毒生灵数百余万,蹂躏州县五千余里,所过之境……一概抢掠罄尽,寸草不留。……此其残忍惨酷,凡有血气者未有闻之而不痛慷者也。……粤匪窃外夷之绪,崇天主之教。……士不能诵孔子之经,而别有所谓耶稣之说、《新约》之书,举中国数千年礼仪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曾国藩《讨粤匪檄》,1852年材料三:1862年,“借师助剿”前夕,英国在上海的舆论喉舌《华北捷报》载:“太平革命是一场血污的运动……它不是反清的革命,而只是反对一切安乐的、富有的、以及和平的人民的血腥的‘十字军’……谁能说尽太平军给中国社会和物质繁荣所带来的痛苦与破坏?他们所造成的损失真是无法计算的!他们所犯下的罪行真是罄竹难书的!”材料四:1863年,英国传教士致函《香港日报》编辑说:“关于叛军(太平军)情况及叛军性格的可怕记述,早就使我急欲访问南京,亲自去观察一下这些记述究竟有多少真实性……南京城外商业兴旺。古老的城垣里面,田地耕种良好,四乡也一样。小麦、大麦、大豆均极富饶。城内的居民生活显然较扬子江沿岸诸城优裕。新的商店和优美的房屋正在建筑中。居民一般衣着良好。妇女们来来往往,从事于南方妇女所做的日常工作,老人们则带领孙儿玩耍。我们到了任何地方都受到了尊敬和友好的接待。”——朱学勤主编《中华文明史》2006年出版(1)材料一中洪秀全表达了一种什么思想观念?(2)材料二的作者是怎样否定太平天国的?他为什么对太平天国运动持否定态度?(3)在对太平天国进行评价时有下列两种观点:观点一:“(洪)秀全以匹夫倡革命,中国危亡实兆于此。”观点二:“太平天国是由社会下层民众发起的一次对现存腐朽的封建社会制度的正义抗争。”上述材料中可以用来支持观点一的有哪些?可以用来支持观点二的有哪些?(4)在对同一历史问题研究中,往往会形成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观点,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哪些?解析: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材料给出了对待太平天国运动的两种不同看法,考查探究问题的能力,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第(1)(2)问注意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回答问题。第(3)(4)问属于探究性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答案:(1)原始的平等、平均观念(天下大同思想)。(2)否定:烧杀掳掠;抛弃儒家传统文化。理由:站在清朝统治阶级的立场上。(3)支持观点一的材料:材料二、三;支持观点二的材料:材料一、四。(4)阶级立场;研究方法;史料占有;时代局限等。(答对3个要点即可,其他言之成理也可)2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大兴土木)城周围十余里,墙高数丈,内外两重,外曰太阳城,内曰金龙城,殿曰金龙殿,苑曰后林苑,雕琢精巧,金碧辉煌……初至江宁,杨逆日朝洪逆,近则洪杨诸贼深居不出,妄拟垂拱而治,必有大喜事,方设朝会。如杨逆有事要见,亦必请伪旨拟定时日,……届时杨逆率各伪官毕集,舆马填塞衙市,伪天朝门洞开,大门外立伪引赞官,传呼各官进,惟杨、韦、石、秦各贼所见,虽宠任如伪天侯,亦不得望见颜色。……伪天王舁夫(轿夫)六十四人,伪东王舁夫四十八人,以次递减,到两司马舁夫八人而止。洪逆从不出行。惟杨逆每出行必盛阵仪仗。——《贼情汇纂》材料二:1863年,英国传教士致函《香港日报》编辑说“关于叛军(太平军)情况及叛军性格的可怕记述,早就使我急欲访问南京,亲自去观察一下这些记述究竟有多少真实性……南京城外商业兴旺。古老的城垣里面,田地耕种良好,四乡也一样。小麦、大麦、大豆均极富饶。城内的居民生活显然较扬子江沿岸诸城优裕。新的商店和优美的房屋正在建筑中。居民一般衣着良好。妇女们来来往往,从事于南方妇女所做的日常工作,老人们则带领孙儿玩耍。我们到了任何地方都受到了尊敬和友好的接待。”材料三: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枪炮兴,弓矢灭;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盘云髻兴,堕马髻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爱华兜兴,女兜灭;天足兴,纤足灭,放足鞋兴,菱鞋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卡片兴,大名刺灭;马路兴,城垣卷栅灭;律师兴,讼师灭;枪毙兴,斩绞灭;舞台名词兴,茶园名词灭;旅馆名词兴,客栈名词灭。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发生了哪些变化?据材料概括其要点。(2)从材料二本身的选取角度来看,你认为是否相对客观?简要说明理由。(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社会生活两个方面概括说明在近代中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过程中,辛亥革命所起的伟大作用。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能力。第(1)题主要依据材料一概括太平天国运动中反映的农民阶级的局限性;第(2)题从人物本身的活动分析;第(3)题考虑辛亥革命在推动中国向近代社会过渡中的积极作用。答案:(1)洪、杨等领导的革命意志逐渐衰退,生活上日益腐化;洪秀全大兴土木,深居简出,严重脱离群众,封建等级森严。(2)客观。理由:材料是作者亲身经历的实录,且材料作者与清政府和太平天国都没有利益上的利害关系。(3)政治:推翻封建帝制,确立共和政体,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定的民主和自由;社会生活:通过断发易服、禁缠足、改称谓、行阳历、废跪拜等做法,废除封建陋习,移风易俗,宣传民主平等思想,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23.90年前那场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演变成了光耀千秋的“五四”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踏上振兴中华民族的奋斗征程。阅读并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由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和帝国主义在华企业的增加,中国工人由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100万,增至战后的200万……文化斗争是中国近代社会政治变革的先导。1915年9月,《新青年》杂志的出版,标志着彻底反封建文化运动的开始……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他们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积极传播者。1918年11月结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把俄国十月革命后中国的新的爱国民主运动推向了新的高潮。——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卷》材料二:(1)依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写出五四运动发生的原因及取得的初步成果。材料三:自北京大学发生五四运动以来,一般爱国青年无不革新思想为将来革新事业之预备,于是蓬蓬勃勃,发抒言论,各种新出版物,为热心青年所举办者,纷纷应时而出。扬葩吐艳,各极其致,社会遂蒙绝大之影响。虽以顽劣之伪政府,犹且不敢撄其锋。推其原始,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至舆论大放异彩,学潮弥漫全国,人皆激发天良,誓死为国家爱国之运动。——1920年1月孙中山《关于五四运动》材料四:“五四”以来,中国青年起了什么作用呢?起先锋队的作用……但是光靠它是不能打败敌人的,因为它还不是主力军。主力军是谁呢?就是工农大众。中国的知识青年和学生们,一定要到工农群众中去,把他们动员组织起来,没有工农这个主力军,单靠知识青年和学生青年这支军队,要达到反帝反封建的胜利,是做不到的。——1939年5月毛泽东《青年运动的方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