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学前沿问题何睦329506612@环境史什么是环境史?环境史是以生态学为理论基础,整合了生态史、生态文明史等旧有史学分支,又吸纳了历史地理学、环境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要素,旨在从历史的角度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以自然为中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研究由人的实践活动联结的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互动过程的历史学新领域”(梅雪芹:《环境史学与环境问题》,第46页)简言之即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历史关系。环境史学是继政治史、社会史、经济史、文化史之后,历史学中方兴未艾的新领域。它是在战后环境危机、现代环保运动推动下,于20世纪60、70年代在美国首先产生的历史学方向。R.纳什的《荒野和美国思想》(1967年)的出版。超越了游牧理想,把荒野理想当成美国精神形成的关键。萨德
泰特(ThadTate)
认为,环境史研究应该包括四个方面:首先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感知和态度;其次是对环境有影响的、从石斧到核反应堆的技术创新;第三是对生态过程的理解;第四是公众对有关环境问题的辩论、立法、政治规定及对“旧保护史”中大量文献资料的思考。
环境史生态学与环境史生态学是德国科学家E.海克尔在1866年提出的,但在它的美国化过程中,F.克莱门茨1916年出版的《植物演替:对植被发展的探讨》中认为,地球上每个区域的植被都经历了从幼小不稳定状态发展到复杂平衡的“顶极”、形成“顶极群落”的生态演替过程,生态学正是研究这个过程,因而生态学家也是自然史学家。因此生态学家同时也是历史学家。,它包含一些公认的假设:1.社会是由许多相互依存的生物群落构成的,人类只是这许多物种之中的一种。2.复杂的因果关系及自然之网中的反馈,使得有目的的社会行动产生许多意外的后果。3.世界是有限度的,因此,对于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以及其他社会现象,都存在着自然和生物学上的潜在的限制。”
年鉴学派与环境史学法国维达尔学派反对德国学者拉采尔的地理决定论,认为,在同样的环境条件下,人们并不会选择同样的生活方式,因此在人地关系中并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他们更倾向于强调“由于不同文化和个人决定所产生的人地关系中的不肯定因子”,认为“自然并不决定人应该做什么,但决定一些有限定的可能途径,人可从中选择”法国的地理学对“年鉴学派的领袖人物——吕西安·费弗尔、马克·布洛赫和费尔南·布罗代尔有过很大影响”吕西安·费弗尔多次倡导人文地理学与历史学之间的结合。1922年,他撰写出版了《大地和人类演进:历史学的地理引论》,该书成为沟通历史学与地理学的桥梁。布洛赫在《朗格多克地区的农民》一书中,以大量篇幅叙述当地的自然环境。1949年,布罗代尔出版了《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该书分为3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的标题是“环境的作用”,该部分“论述一种几乎静止的历史——人同他周围环境的关系史。这是一种缓慢流逝、缓慢演变、经常出现反复和不断重新开始的周期性历史”年鉴学派与环境史学年鉴学派对环境史学的启示之二,还在于它的总体史观念。布洛赫提出,“惟有总体的历史才是真历史,历史研究不容画地为牢,若囿于一隅之见,只能得出片面的结论”总体的历史包括人类社会的各个层次: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依照总体史的观念,自然史、生态史和环境史就必然应该纳入新史学的研究范畴。无疑,环境史属于新史学衍生的分支,是实践和贯彻新史学理论主张的必然结果。年鉴学派对环境史学的启示还在于对结构因素的重视。布罗代尔认为,某些长期生存的结构成为世代相传的稳定因素:“这些结构在历史中到处可见,它们阻碍着历史因而也支配着历史的进程。研究对象因此可以分为结构、情势和事件。地理环境、生理现实、生产方式、文化心态都属于结构的范畴,它们在许多历史现象或事件的背后真正发挥决定性作用,因此就必须深入到这些幕后和深层结构中去探索、分析和解释真正的历史活动。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年鉴学派与环境史学都反对极端的“自然决定论”或“文化决定论”,主张或然论,承认人与自然之间变动不居的关系。或然论:法国的地理学家维达尔·白兰士提出了一种人地关系论。即认为自然是固定的,人文是无定的,两者之间的关系常随时代而变化。年鉴学派与环境史学年鉴学派在《经济与社会史年鉴》发刊词中就提到,不崇尚方法论和理论的空谈,而强调个案和具体的研究,他们并不认可以宏大叙事闻名的汤因比,他们提到,“汤因比的历史观虽然以其高屋建瓴和无所不包令人炫目,但这种历史必定因采用大量第三手材料和不费力气的泛泛空谈而搞成一笔糊涂账,这绝不是我们的治学方法。”年鉴学派的理论和方法为环境史提供了不少启示。大部分环境史著作都是选择一个特定的地区为研究对象,从事具体的实证研究,而关于环境史学理论的探讨则还需要大力加强。对微观研究的重视,也使环境史学与年鉴学派面临同样的困境,即历史的碎化。勒华拉杜里作为年鉴学派第三代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对气候、人口、瘟疫等问题饶有兴趣,并有大量的成果问世。他于1967年出版了《公元1000年以来的气候史》一书,《静止的历史》(1967)、《疾病带来的全球一体化》(1973)、《危机和历史学家》(1976)等论文,都着重探讨了14世纪以降瘟疫在欧洲和美洲的横行肆虐及其所引起的生态和人口危机。《蒙塔尤》(1982)一书第一部分题为“蒙塔尤的生态”,作者详细介绍了朗格多克地区地形地势、动植物分布、人口及其心态等。环境史的兴起美国边疆史学派在五六十年代虽然已过F.特纳学说的鼎盛期,但仍然吸引着年轻的历史学家抛弃环境决定论,改用现代生态学、环境学对边疆问题和美国文明的成长进行新的解释。这是环境史之所以在美国诞生的内在基因。卡尔.魏特夫《东方专制主义》中提出的“治水社会”理论对环境史研究有重要启发性。他认为,环境与人都在不断变化,环境通过人的活动与社会互动,促使社会结构重建,进而导致专制主义。历史学的这些变化为环境史的出现提供了可能。美国环境保护运动的客观要求。从经济大萧条和尘暴开始。尘暴和旱灾迫使美国人用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重新反思人与自然关系的主流思想并开始改变传统的价值观。1962年,蕾切尔.卡逊出版了《寂静的春天》,指出在我们时代人类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环境污染。DDT不仅能杀死害虫,还危害那些食用了经过食物链染上DDT的食品的人类。核试验和核战争不仅威胁人类的生存,还会渗透到遗传细胞中,造成发育的变异。卡逊的著作激起了全民环境意识觉醒和声势浩大的环境主义运动。生态学的普及客观上要求研究环境史,环保运动的发展也要求历史学家提供历史依据和理论。20世纪90年代以前环境史著作得到充分反映。克罗斯比的《生态扩张主义》、克罗农的《土地的变迁》、沃斯特的《尘暴》和《帝国之河》、麦钱特的《自然之死》、怀特的《依附的根源》描述的都是资本主义发展扩张所导致的一些生态灾难和社会悲剧。环境史的兴起唐纳德·沃斯特(DonaldWorster)《尘暴》《尘暴》一书除前言和尾声外,分为5个部分,共11章。其中,前两部分从总体上对尘暴的恶果及其起因进行阐述,中间两部分则对尘暴重灾区的两个比较典型的城市,即俄克拉何马州的锡马龙县和堪萨斯州的哈斯克尔县,分别进行具体细致的个案分析,以浓墨重彩的笔法描述了灾区的破败凋敝和灾民的艰辛困窘。最后一部分则考察了联邦政府的治理方略及30年代尘暴对人类的警示。该书以较多的篇幅细致而又生动地描述了20世纪30年代发生在美国南部大平原上的尘暴,指出美国的尘暴是“历史上最糟糕的三个人为生态灾难之一”。另外两个是:中国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在高原地区的森林砍伐,地中海地区植被因过度放牧而受到的破坏。比较起来,中国和地中海的生态破坏经历了漫长的时间,而美国南部平原的尘暴只用了短短50年就成了。就美国的尘暴灾难而言,沃斯特认为是美国文化的“不可避免的产物”。美国文化“是一种社会制度、一套价值观念和一种经济体系。没有一个词能像‘资本主义’那样可以充分地概括这些因素了”,即美国文化是典型的资本主义文化,它是美国在⒛世纪30年代出现尘暴和经济大萧条的共同原因。这两个事件暴露了美国文化的根本弱点,“一个是生态意义上的,另一个是经济上的”。环境史的兴起卡洛琳·麦茜特(CarolynMerchant)《自然之死:妇女生态和科学革命》讨了科学革命如何认可了自然的开发、贸易的扩张以及女性的被奴役,塑造了20世纪工业社会所面临的困境与过去数个世纪的历史事件之间强有力的关联,并对自然与生命的有机论和机械论进行了讨论。自然作为有机体的观念在古代哲学中便可以找到根源。有机理论的核心是把自然、尤其是地球与一位养育众生的母亲形象等同起来。17世纪商业、技术的发展催生出的机械论把自然看成是死的、把质料看成是被动的,并且认可了对自然及其资源的掠夺、开发和操纵。现代生态学扎根于有机论,麦茜特所倡导的生态女性主义要考察妇女与自然相关联的价值,考察现代妇女解放运动和生态运动对传统自然观的冲击,以粉碎旧世界的方式呼唤一个新世纪的到来。“对过去的新解释提供了透视现在的视角,并成为变革现实的力量。”这样,《自然之死》中就看到了诸多对人们一贯视之为真理的知识和观念的批判,譬如对最著名的“现代科学之父”培根的评判。“培根一直被誉为现代研究所概念的首倡者,工业科学的思想创导者,也即皇家学会的灵感源泉”,以及归纳方法的奠基人……然而,从自然、妇女和社会较低等级的视角看来,培根就不具有那种使人欣赏的形象了,就产生出对他最终有利于男性中产阶级企业家的纲领的批判。”环境史的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学术界曾经有过从自然环境考察民族性格的尝试。志贺重昂撰写的《日本风景论》,歌颂日本的自然之美,说明自然地理环境对日本国民性形成的影响。和辻哲郎在《风土》一书中,用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来解释日本、中国等国家国民性的差异。环境史的兴起梅棹忠夫是日本享有盛誉的民族学和文化人类学学者,1957年发表《文明的生态史观序说》一文,首次提出“文明的生态史观”梅棹忠夫以欧亚大陆作为考察对象,将欧亚大陆划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包括日本和西欧。其他地区属于第二区域,可以划分为中国世界、印度世界、俄国世界、地中海或伊斯兰世界四大集团。这些世界的结构相同,即都是一个有卫星国包围的大帝国,它们在古代都曾显赫一时,但后来无一例外地衰落了。
梅棹忠夫用生态环境来解释文明演进的差别。他认为,第二区域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而第一区域地处中纬度地区,气候温和,雨量适度,土地生产能力高,但在早期历史中,由于被森林所覆盖,难以产生出高度的文明。所以,第一区域是作为野蛮落后的民族开始自己的历程的,从第二区域引进文明。
不过,第二区域气候干燥,属于干旱地带,常常受到来自沙漠地带游牧民族的侵袭,遭受到毁灭性的打击。于是,这一区域的历史就表现为破坏与征服交替发生的历史,造成第二区域的落后。由于支配社会结构的各自条件特别是生态条件的不同,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在近代走上了完全不同的历史道路。第一区域近代的经济体制是资本主义,资产阶级之所以能够掌权,是因为在革命前他们已经具备了很大的势力,这些国家的资本主义都产生于其封建制内部。第二区域虽然有过辉煌的古代文明,但是那里的封建制没有得到发展,后来建立起的巨大的专制帝国已经远远落后于第一区域,资本主义也没有能够成长起来,以至于那里的大部分地区成为第一区域各国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世界环境史学的发展欧洲历史悠久,环境史研究具有连续性。古典时代,偏重环境变迁与文明崛起与衰落的关系。中世纪,主要研究疾病、人口、农业与农村发展的关系。近代早期,主要分析独特的环境与欧洲崛起的关系。进入近代以后,论题多元化。如科学革命如何使人与环境二元对立;工业革命与环境污染及其治理;生物科学和自然史在殖民主义侵略中的作用等。当代主要研究欧洲的绿党和绿色政治。对前苏联东欧地区,主要研究马列主义环境观的实践;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对环境的人为破坏和重建。澳大利亚的琼斯和美国的斯塔夫里阿诺斯都指出,西欧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有利于其现代化率先起步。对非洲环境史的研究起步早,成果多,角度新。1968年,P.柯廷在《政治学季刊》上发表的《流行病学与奴隶贸易》是该领域的开山之作。研究议题涉及的时间最早是第四纪东非环境史,然后是非洲生态环境变迁与人类的进化和古典文明的中断。指出非洲传统社会既不是田园诗,也不是血战成性,又不是破坏环境,而是与环境基本和谐相处。殖民主义入侵后,世界市场经济代替了生计经济,掠夺成性,造成森林被毁,牧场过载,土壤侵蚀,气候变异,干旱、饥荒、疾病流行。殖民者打碎了原有政治体制,破坏了传统的互助合作、共度难关的能力,加重了灾情。(殖民者虽然也采取了一些保护措施,如用科学方法保护森林、牧场和土壤,改变土地占有形式和耕作、放牧方式以及居住模式,但终因隐含种族主义目的而引起广大非洲人的反抗斗争。)独立后,由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或现代化,对环境造成更大破坏,非洲被边缘化。环境问题与政治、民族等矛盾相互交织,出现环境难民;环境破坏使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失去生存基础;环境压力要求非洲走生态与发展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之世界环境史学研究亚洲和拉美研究古代主要涉及环境变迁与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黄河流域和玛雅古文明的兴衰。哥伦布到美洲后,全球实现了人口、疾病和物种的跨洲交流;森林过度砍伐和经济作物种植对土地的过度利用促使殖民政府进行并不成功的环保立法和实践。独立后,都处于环境开发、保护与经济发展的两难选择中。
日本明治维新后迅速工业化,公害严重,民间抗争加强,公民政治发展。因此比较注重污染史、公害史研究中国环境史资料和内容非常丰富,可惜研究不够而且分散。1993年台湾中研院经济所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太平洋学院联合在香港召开讨论会,在亚洲和世界范围探讨中国人的环境观、环境与聚落、环境与边疆人口、生态环境与经济之互动、自然环境与水利灌溉、气候与农业生产、流行性疾病、民间和官方对环境的不同认知等。澳洲主要涉及殖民者带来的人口、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入侵,以及环境管理与保护政策。世界环境史学研究【英】克莱夫·庞廷《绿色世界史》从人口和资源的角度阐明了人类社会向前推进的内在原因及动力,人类历史的狩猎采集阶段、农业的产生、农业对生态系统的破坏、人类历史上的粮食问题、1500年开始的欧洲扩张及带来的资源掠夺和环境破坏、西方世界“人类中心”的自然观、人类对野生动植物的掠夺和破坏、人类疾病发展的历史、能源利用的发展史、城市发展史和环境污染史等。
该书的主要观点认为,“人口-资源-扩张”这一矛盾循环的滚动发展写就了人类的历史:人类要依赖资源才可生存,当人口增长到一定程度时,资源相对匮乏,人类就会进行改革,寻找新的资源,从而引起历史的变迁;此后,因为卫生条件改善、科学技术进步等因素,人口再次扩张,资源再次相对短缺,新的循环就开始了。该书还专门探讨了人口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网络工程师工作总结计划及建议
- 全球新药研发进展月报-第45期-2024年12月刊
- 建设局部门预算执行情况汇报范文
- 2025年铁合金炉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英语期末试卷
- 通信站高透波玻璃钢接闪杆 绝缘玻璃纤维照明灯杆 CMCE避雷装置
- 公文基础知识培训
- 二零二五年度快艇购置与培训服务合同2篇
- 2025企业公司年会盛典暨表彰大会(老有意思不止所见主题)活动策划方案-48正式版
- Unit 4 My Favourite Subject Lesson 2 Section A 2a-2f,Pronunciation 说课稿 2024-2025学年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
- 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0题)
- GB/T 9755-2024合成树脂乳液墙面涂料
- 商业咨询报告范文模板
- 2024年度软件定制开发合同(ERP系统)3篇
- 家族族谱模板
- 家谱修编倡议书范文
- (正式版)JBT 10437-2024 电线电缆用可交联聚乙烯绝缘料
-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二)【含答案】
- A5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作业1—问题描述.针对日常教学中的某一主题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对象用简短的语言描述当前课堂导入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及借助信息技术改进课堂导入的必要性
- 国家开放大学《土木工程力学(本)》章节测试参考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