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标·人教版课件编辑说明本课件是用精确校对的word书稿制作的“逐字编辑”课件,如需要修改课件,请双击对应内容,进入可编辑状态。如果有的公式双击后无法进入可编辑状态,请单击选中此公式,点击右键“切换域代码”,即可进入编辑状态。修改后再点击右键“切换域代码”,即可退出编辑状态。专题九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专题十热点区域专题十一环境、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三部分区域分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专题九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高考图形突破考点归纳总结返回目录考情实录年份考点2011年2012年2013年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天津卷T6,北京卷T36,山东卷T32,全国卷T39,广东卷T41四川卷T3~5、8、9,北京卷T1~3、6、7,海南卷T5~7,天津卷T8、9新课标全国卷ⅠT37,全国卷T36、39,重庆卷T9~12,浙江卷T36,江苏卷T4,福建卷T3~5、37,北京卷T41(1),山东卷T34,广东卷T40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天津卷T7,全国卷T3、4、5未考山东卷T1~3返回目录考情实录年份考点2011年2012年2013年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江苏卷T28安徽卷T28、29安徽卷T23~25,江苏卷T23、24,浙江卷T37,天津卷T12
3S技术的特点与应用北京卷T10、11,山东卷T1,浙江卷T7、8广东卷T8,北京卷T40(3)浙江卷T6,江苏卷T3,重庆卷T7返回目录专题概览
►命题点一区域环境与区域差异
例1【2013•浙江卷】根据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布及棉花带范围图(图9–1)
图9–1返回目录专题九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考点归纳总结材料二图中甲、乙两城市气温比较表
(1)我国新疆棉花产区和美国棉花带相比,两者相似的自然条件是___、___、___。与美国棉花带相比,制约我国新疆棉花产区发展的主要农业经济因素有__、__。
(2)描述美国西部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3)据表比较甲、乙两城市的气温差异,并解释其原因。返回目录专题九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考点归纳总结甲(37°48′N)乙(36°54′N)1月气温(℃)9.34.77月气温(℃)17.125.7
【解题突破】解答该题应从以下几点突破:(1)棉花生产的区位条件。
(2)美国气候特点及成因。
(3)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返回目录专题九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考点归纳总结
[答案](1)光照充足地形平坦生长期长交通运输技术装备(2)分布特点:大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西北部降水空间差异较大。成因:西部南北走向的高大山脉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山脉西侧地处迎风坡,降水多;西部的山间高原盆地,水汽难以进入,降水稀少。(3)甲城比乙城冬季(1月)气温高,夏季(7月)气温低。甲城气温年较差小。冬季:甲城有高大山脉的阻挡,受北冰洋的寒冷空气影响较弱,气温较高。美国东部为低缓山地,乙城易受北方寒冷空气影响,气温较低。夏季:甲城受寒流影响,气温较低。乙城受暖流和东南暖湿气流影响,气温较高。返回目录专题九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考点归纳总结[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美国的棉花带主要位于美国的东南部地区,纬度较低,光照充足,热量条件好,生长期长;且位于河流下游,地形平坦。我国新疆棉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降水少,光照充足,热量条件好,生长期长,且多位于地形平坦的盆地地区。新疆棉区距我国棉花消费市场较远,科技和机械化水平低,故与美国相比制约其发展的主要经济因素是交通运输和技术装备等。第(2)题,读图可知,美国西部地区等降水量线数值整体上由沿海向内陆变小,西北部等值线分布密集。返回目录专题九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考点归纳总结又由所学知识可知,美国西海岸有高大的落基山脉,山脉西侧地处来自太平洋湿润气流的迎风坡,降水多,山脉东侧为美国西部山间高原盆地,由于受山脉的阻挡,水汽难以到达,降水量少。第(3)题,读表可知甲地气温年较差小于乙地,冬季气温高于乙地,夏季气温低于乙地。又由图可知,甲、乙两地大致处于同一纬度,分属北美大陆东西两侧。甲地附近有寒流经过,且其东部有高大山脉阻挡来自北冰洋的冷空气。乙地附近有暖流经过且地势低缓无高大山脉阻挡来自北冰洋的冷空气。返回目录专题九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考点归纳总结【考点透析】
1.区域定位的方法
(1)地理坐标定位法
定位步骤:
①直接从(区域)经纬网图中读出经、纬度。
②根据纬度确定南北半球,再根据纬度的高低确定大体位置。
③根据经度确定东西半球,一般西经度穿过的陆地为南北美洲;东经度以30°、60°、90°、120°作为参照线,分别穿过西欧、非洲,东欧、西亚,中亚、南亚、北亚,东亚、东南亚、澳大利亚。
返回目录专题九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考点归纳总结
(2)海陆位置定位法
有的地理事物位于大陆内部,有的地理事物位于大陆东部或西部(临海),有的被海洋包围(如岛屿),利用这一特性可以确定地理事物的大致位置。如某大陆西部为太平洋、东部为大西洋,且位于北半球,则可确定该大陆为北美大陆。
(3)面积、轮廓、形状定位法
不同地理事物的面积大小或长短不同。有的地理事物还有独特的轮廓和形状,我们可以通过其面积、突出的轮廓和形状特点确定它的区域位置。如通过河流水系形态、湖泊形状、山脉的走向、大洲轮廓、世界主要国家轮廓、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面积等来确定某地的区域位置。
返回目录专题九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考点归纳总结
(4)典型区域特征定位法
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自然带特征等都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或特殊性,这些特征是判断区域的重要线索。如据降水和气温情况可以判断是低纬还是高纬,是内陆还是沿海,是大陆东海岸还是大陆西海岸。
(5)特殊地理事物定位法
代表性自然景观、文物古迹、现代建筑物、文化现象等往往是定位的重要线索。如法国巴黎的艾菲尔铁塔、凯旋门,广州的五羊雕塑,洛阳的龙门石窟,云南西双版纳的竹楼、泼水节,等等。
返回目录专题九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考点归纳总结
(6)用图例、注记、比例尺等图中信息辅助判断
如图中的河流、湖泊、山脉、等高线、沙漠等图例、注记往往是重要的提示信息;根据比例尺的大小往往可以初步确定区域范围的大小,有利于定位;特别是考题中一些特殊地名信息对定位是有帮助的,如太白山、神农顶、小五台山、神女峰、青海湖、开普敦等。
返回目录专题九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考点归纳总结
2.区域地理特征的分析方法分析各区域的地理特征,应从区位入手,从整体上把握,具体思路和程序如图9–2所示:
图9–2返回目录专题九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考点归纳总结
3.区域差异的比较方法
在分析区域差异时,应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位置,分析比较其气候、地形、水文、植被等自然地理方面的差异性,以及在这些自然条件基础上的经济发展的不同特点,并能对这些地区的国土开发和国土整治工作进行恰当的评价,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1)适合比较的区域
①地理位置相似或差异性明显的地区a.60°N的亚欧大陆东岸和西岸,可从气候类型、特点及其成因等方面进行比较。b.印度河和恒河入海口都位于23°26′N附近,可从气候类型、农产品、城市、宗教等方面进行比较。
返回目录专题九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考点归纳总结
c.长江三角洲、尼罗河三角洲和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均位于30°N附近,可从河流注入的海洋、地形成因、气候类型、人口分布、主要城市、发展农业的条件与主要的农产品、农业带等方面进行比较。
②地形、气候等自然特征相似或差异性明显的地区a.秦岭南北两侧地区的气候、水文特征比较。b.喜马拉雅山南坡与阿尔卑斯山南坡冬夏季雪线变化及其成因比较。c.中亚与同纬度的西欧地区的气候特征和水文特征的差异比较。
返回目录专题九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考点归纳总结
③经济特征相似或差异性明显的地区a.日本和英国在自然条件、工业分布和经济特点等方面的异同。b.德国鲁尔区与中国辽中南工业区在区位条件、工业部门结构、整改措施等方面的异同。c.北非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在气候、资源、人口、经济特点等方面的差异比较。(2)步骤:确定区域位置,列出比较要素,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以免答题混乱。(3)内容:包括自然条件、经济条件、限制性因素等。(4)分析:深层次分析各差异条件产生的原因,探求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经济的措施。
返回目录专题九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考点归纳总结4.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分析(1)确定区域发展阶段
①根据产业特点判断:产业规模小,部门少,为初期阶段;产业规模扩大,为成长阶段;产业结构单一,产业衰退,为转型阶段;产业升级,为再生阶段。②根据环境因素判断:环境污染严重,环境质量下降为转型阶段;环境质量改善,为再生阶段。
返回目录专题九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考点归纳总结(2)转型阶段的发展问题及策略①问题: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地价上升,区域经济衰落、萎缩。②策略:可迁移德国鲁尔区的整治措施,即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拓展交通,治理环境。返回目录专题九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考点归纳总结【新题巩固】读图9–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3)题。
图9–3
(1)简述该区域地理位置特点及降水时空分布特点。
(2)比较该区域与我国东北地区农业发展自然条件的差异。(3)A国处在区域发展的哪个阶段?分析该国今后经济发展的策略。返回目录专题九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考点归纳总结
[答案](1)地理位置:低纬度,热带地区;地处海上交通的“十字路口”,东西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南北连接亚洲和大洋洲。降水时空分布:北部降水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夏秋季节多台风雨;南部全年多雨,降水量大。
(2)我国东北:地形平坦开阔,耕地集中连片;黑土广布,土壤肥沃;雨热同期,但纬度高,热量条件差。该区域:地形崎岖,耕地少;土壤较贫瘠;常年高温多雨,热量条件好,作物生长期长;生物种类丰富。
(3)再生阶段。措施:引进外资,大力发展出口工业;加强科研力度,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利用交通优势大力发展造船业和转口贸易;大力发展旅游业。返回目录专题九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考点归纳总结[解析]第(1)题,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交通位置等方面分析该区域的地理位置特点;根据气候类型分布特征,分析该区域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北部为热带季风气候,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第(2)题,自然条件差异从气候、地形、土壤等角度分析。第(3)题,新加坡已完成产业升级,属再生阶段;今后经济发展应该充分利用交通、技术、资源等优势。返回目录专题九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考点归纳总结
►命题点二区域联系
例2【2013•江苏卷】为缓解“昆明水少、滇池水脏”的问题,云南省已建成螳螂川、牛栏江调水工程,并规划建设金沙江调水工程,如图9–4所示。读图回答(1)~(2)题。(双选)
图9–4返回目录专题九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考点归纳总结
(1)“滇池水脏”与滇池水体更新周期长有关。滇池水体更新周期长的主要原因有(
)A.流域面积小,汇入水量少
B.季风气候,径流季节变化大
C.水体总量大,进出水量小
D.全年高温,湖水蒸发量大
(2)跨流域调水工程对滇池流域的主要影响有(
)
A.改变滇池流域降水总量
B.提高滇池水体自净能力
C.减少昆明污染物排放总量
D.缓解昆明用水紧张状况返回目录专题九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考点归纳总结
【解题突破】解答该题应从以下几点突破:(1)影响水体自净能力的因素。
(2)跨流域调水对调入地的影响。返回目录专题九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考点归纳总结
[解析](1)AC(2)BD第(1)题,题目设问滇池水体更新周期长,也就是其更新慢的原因。联系所学的水循环相关知识,水体更新慢即水循环速度较慢。A、C两选项,入水和出水量小,更新慢,周期长;B选项,该地为季风气候,径流季节变化大,对于水体更新周期影响不大;D选项,“全年高温”有误,昆明四季如春,且蒸发量大,应为更新快、周期短的原因,故选AC。返回目录专题九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考点归纳总结第(2)题,跨流域调水会对水循环中地表径流产生影响,不会影响到该区域的降水状况,故排除A;也并不能减少昆明污染物的排放量,故排除C;本题关键在于材料中“为缓解‘昆明水少、滇池水脏’的问题”的叙述,跨流域调水能增加来水量,加快水体更新,解决滇池水脏问题,故选B;跨流域调水,可以解决昆明水少的问题,故选D。返回目录专题九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考点归纳总结【考点透析】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分析
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地区需求不平衡,所以主要围绕供需两个方面的矛盾进行探讨。调出地资源丰富,消耗量小,开发利用不足;调入地资源少,消耗量大,不能满足其对资源的需求,资源问题制约了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
2.调配路径的选择
路径的选择要考虑自然条件(如南水北调线路地形的选择)、社会经济因素(西气东输工程沿线经过较多城市)、沿线生态环境的保护等。
返回目录专题九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考点归纳总结3.资源调配的影响分析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输出区、输入区和沿线分别产生有利和不利的影响。
(1)能源跨区域调配的影响
①对输出地的影响: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并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②对输入地的影响:缓解输入地能源紧缺的状况,优化其能源消费结构。
③对资源的影响: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促进输出地与输入地协调发展。
返回目录专题九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考点归纳总结
④对环境的影响
有利:从输出地输来的天然气,可部分替代煤炭,有利于改善输入地的大气质量;在沿线农村地区推广使用天然气,可减少农民对薪柴的需求,从而缓解因植被破坏而带来的环境压力。
不利:建设过程中,可能对沿线地区的环境造成破坏。
返回目录专题九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考点归纳总结
(2)跨流域调水的影响
①对输入地:缓解水资源紧张状况,满足工农业用水需求,促进经济发展;促进水循环,减轻水体污染;调节大气湿度,改善局地小气候。
②对输出地:水资源储量下降,影响当地的生态环境。
③不利影响:建设过程中,可能对沿线地区的环境造成破坏;地表水下渗,可能会使土壤出现盐渍化现象;沿线排污,可能出现二次污染。
返回目录专题九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考点归纳总结
【知识链接】
(1)我国西电东送线路可分为三路:北路将山西煤电输往华北平原,中路将长江中上游水电输往长江三角洲,南路将西江上游水电输往珠江三角洲。(2)资源的跨区域调配除了一些调配工程的建设外,还包括煤炭、木材等各种物资的调配,如我国北煤南运、南磷北运等。
返回目录专题九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考点归纳总结【新题巩固】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宣布:要力争2013年前完成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主体工程,确保2014年实现汛后通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过加高丹江口水库大坝,由汉江中上游的丹江口水库自流引水到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四省市,重点解决北京、天津、石家庄、郑州等沿线20多座大中城市的缺水问题,并兼顾沿线生态环境和农业用水。图9–5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北两段的线路走向及沿线区域图。读图,完成(1)~(3)题。返回目录专题九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考点归纳总结图9–5(1)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需加高丹江口水库大坝,但水库大坝加高,也会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分析加高水库大坝会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2)有人建议南水北调工程中线全部采用地下管道输水,你认为是否可行?为什么?
(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的线路大致沿着平原西部的山麓地带分布,这种分布对调水有何有利影响?返回目录专题九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考点归纳总结
[答案](1)水库大坝加高,蓄水量增加,导致洪水期上游会淹没部分土地,溯源侵蚀加剧,产生部分移民安置问题;库区蓄水调沙压力增大;下游径流量减小,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河流生态环境改变;阻断鱼类洄游路线,影响鱼类繁殖。
(2)不可行。原因:成本高,建设困难大;开挖土方,破坏沿线的生态环境;南段地势北高南低,提水不方便;沿线地区用水不便。
(3)地形平坦,便于施工;地势南高北低,可实现自流输送;多高产田,利于当地农业发展。返回目录专题九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考点归纳总结
[解析]第(1)题,大坝加高的影响可迁移三峡工程的不利影响,从对上游、库区、下游及生物的影响进行分析。第(2)题,与原有建设线路的优势进行对比回答。第(3)题,从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角度回答。返回目录专题九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考点归纳总结
►命题点三3S技术的特点与应用
例3【2013•江苏卷】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在震后救灾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发挥了重要作用。BDS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短文通信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俄罗斯格洛纳斯(GLONASS)之后的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据此回答(1)~(2)题。(1)BDS在抗震救灾中发挥的主要作用有(
)
①提供灾区的影像②统计灾区的经济损失③确定救灾人员的位置④提供短文联络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返回目录专题九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考点归纳总结(2)芦山地震与2008年汶川8.0级地震震中位置同处龙门山断裂带,但芦山地震造成的损失较小,主要原因有(
)
①震级较低②提前预报③防震意识强④救援及时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返回目录专题九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考点归纳总结【解题突破】解答该题应从以下几点突破:(1)遥感、卫星导航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作用。
(2)影响地震烈度的因素。返回目录专题九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考点归纳总结
[解析](1)D(2)B第(1)题,材料中“BDS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短文通信系统”,故选择③④两项,而①项为遥感的主要作用;统计灾区经济损失,需要GIS的参与。第(2)题,芦山地震7.0级相比汶川地震8.0级震级较小;地震的发生具有突发性,预报较为困难,未能提前预报,故排除;在汶川地震以后,无论政府还是个人,抗震意识增强、反应及时,可有效降低损失。返回目录专题九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考点归纳总结【考点透析】
1.“3S”技术的比较返回目录专题九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考点归纳总结项目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功能获取信息定位、导航对获取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加工、模拟特点探测范围大、速度快、限制小、信息量大等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图形化、可视化、更新快、内容更丰富灵活等返回目录专题九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考点归纳总结项目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应用资源普查、灾害监测、环境监测、工程建设及规划、军事侦察、海上交通、海上渔业等广泛应用于军事、航空、航海等高科技领域,并拓展到交通、探险等领域广泛应用于测绘、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灾害监测、城乡规划、市场分析等领域,其中城市管理是应用最早的领域之一举例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农业土地资源及利用现状调查,农作物长势监测在野外调查时确定考察点的地理位置和高程,为飞机、轮船和汽车导航对区域内各种条件进行精确分析、评价,对环境和自然灾害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估预测2.“3S”技术的关系
图9–6返回目录专题九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考点归纳总结
3.RS和GIS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返回目录专题九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考点归纳总结项目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RS①监测灾害性天气,如台风、暴雨、沙尘暴等②监测突发性灾害,如森林火灾、赤潮等③监测人难以到达区域的灾害④监测灾害发生的规模、速度以及是否复发GIS①对自然灾害进行预报预警、动态监测、成因与规律分析、损失调查、灾情评估等②为制定减灾预案和指导灾后重建工作提供依据RS和GIS结合①灾前:圈定危险区,对危险程度作出评价,指导防灾活动②灾中:实况监测并指导抗灾活动③灾后:评价损失,指导救灾活动
4.数字地球的应用(1)含义:数字地球是一个把地球信息数字化后而形成的技术系统,其信息源自地理信息技术,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管理。
(2)特点:具有交互功能;信息查询和空间分析功能强,数据更新更快,信息共享好。
返回目录专题九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考点归纳总结
(3)数字地球与“3S”技术的关系
图9–7返回目录专题九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考点归纳总结【新题巩固】交通运输部2013年1月14日要求9个示范省市(江苏、安徽、河北、陕西、山东、湖南、宁夏、贵州、天津)的大客车、旅游包车和危险品运输车辆,2013年3月底前80%以上安装上“北斗”车载终端。“北斗”导航属于地理信息技术的(
)A.RS技术 B.GPS技术
C.GIS技术 D.数字地球技术返回目录专题九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考点归纳总结
[解析]
B“北斗”导航的主要功能是导航,属于GPS技术。返回目录专题九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考点归纳总结
突破九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图
考图展示图9–8
2011•北京文综T10~11返回目录高考图形突破专题九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图9–92010•山东文综T7~8返回目录高考图形突破专题九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图形突破
1.常见的信息技术应用图:遥感图、航拍图等。
2.判读标志:地物的形状、大小、色调、阴影、图案等,部分图片有图例。
3.判读方法
(1)看形状
①耕地:影像呈现规则或不规则的矩形斑块。
②居民区:城镇建设用地影像呈棋盘格状;农村居民区影像特征是规模小而分散,居民点之间有道路相连。
返回目录高考图形突破专题九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
③交通线:多属于线状地物,多连接居民区,线条平滑。
如:2011•北京文综T10~11,据图可确定中间为交通环线,交通事故多位于环线与交通干线的交会处。
④河流:呈线状,向某一方向逐渐变宽或变窄;水渠则呈整齐的直线。
如:2010•山东文综T7~8图中白色线状地物为河流。
返回目录高考图形突破专题九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2)看颜色:河流多呈白色;湖泊、海洋影像色调较深,呈蓝色或黑色,而且水越深,色调越黑;植被一般呈绿色或红色。
(3)看变化:根据图中地理事物的形状和颜色变化确定地理事物的变化。如水体颜色变深,可能污染加剧;水域面积扩大,可能代表洪水泛滥;植被面积减小,可能是由于毁林开荒。如:2010•山东文综T7~8三角洲形状发生明显变化,与河流改道有关。返回目录高考图形突破专题九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模拟提升读我国某地发生自然灾害前后的两幅遥感地图,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图9–10A.图中白色的线状地物表示公路B.该地出现洪涝灾害
C.图(a)为灾后影像
D.图(b)为灾前影像返回目录高考图形突破专题九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解析]
B图中白色线状地物宽窄有变化,方向曲折无规则,应为河流;图(b)出现多处块状白色区域,应为洪水汇集区域,判断该地出现了洪涝灾害,图(a)为灾前影像,图(b)为灾后影像。返回目录高考图形突破专题九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专题十热点区域高考图形突破考点归纳总结返回目录考情实录年份考点2011年2012年2013年世界各大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北京卷T5、6,四川卷T3、4、36,重庆卷T6~9,上海卷T12~14,天津卷T13,江苏卷T27北京卷T6、7,天津卷T8~11,四川卷T8、9、36,新课标全国卷T37,上海卷T47~49,江苏卷T27全国卷T39,江苏卷T17、18,广东卷T40世界重要国家和重要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特征新课标全国卷T36,全国卷T36,山东卷T26,福建卷T37,浙江卷T36北京卷T1~3,上海卷T16~20、38~40,海南卷T5~7,浙江卷T5、6,重庆卷T5~7,四川卷T3~5,安徽卷T28、29,广东卷T40北京卷T36,安徽卷T26、27,重庆卷T4、5,江苏卷T29返回目录考情实录年份考点2011年2012年2013年我国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特征北京卷T2、4、36,安徽卷T31、32,新课标全国卷T37,全国卷T9~11、39,天津卷T6、7,重庆卷T36,广东卷T41,江苏卷T29全国卷T36,新课标全国卷T6、7,北京卷T36,天津卷T12,山东卷T26,江苏卷T1、2、19、20、23、24北京卷T1~3,江苏卷T9、10、15、16、21、22、27,新课标全国卷ⅡT6~8,全国卷T36,福建卷T37,广东卷T41,山东卷T26,四川卷T13,天津卷T12、13,新课标全国卷ⅡT37返回目录专题概览
►命题点一世界各大洲地理特征
例1【2013•安徽卷】图10–1为伏尔加河主要流经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图10–1返回目录专题十热点区域考点归纳总结(1)从水循环的过程和地理意义看,伏尔加河(
)
①流域内总体上蒸发旺盛②流域的部分降水源自西风带③河水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④使东欧平原总体趋于高低不平⑤促进里海的水分和热量平衡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②④⑤
(2)图中所示石油、天然气(
)
A.与伏尔加河水能的能量来源不同
B.直接形成于伏尔加河的沉积作用
C.开发得益于伏尔加河水资源丰富
D.输出主要通过伏尔加河运往西欧返回目录专题十热点区域考点归纳总结【解题突破】解答该题应从以下几点突破:(1)伏尔加河所处的区域位置、水系特征及气候特征。
(2)石油、天然气的成因与利用。返回目录专题十热点区域考点归纳总结
[解析](1)C
(2)C第(1)题,伏尔加河流域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作用弱,①错;因欧洲西部平原宽广,来自大西洋的西风带来一定降水形成补给水源,②对;伏尔加河注入里海,里海是世界最大的内陆湖泊,所以伏尔加河属内流河,故河水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③对;流水作用属于外力作用,对地表主要有侵蚀、搬运、沉积作用,削高填低使地表趋于平坦,④错;伏尔加河促进了里海水热平衡,⑤对;故选C项。返回目录专题十热点区域考点归纳总结
第(2)题,油气和水能从能量来源来看都属太阳能,故A错;石油、天然气资源来自于沉积岩,均为非可再生能源,天然气的形成贯穿成岩直至变质作用的始终,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沉积作用之后经历漫长的地质时期演化形成的,故B错;伏尔加河主要分布在东欧平原,油气主要依靠管道输往欧洲西部,故D错;故C项正确。返回目录专题十热点区域考点归纳总结【考点透析】
1.各大洲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1)欧洲:平原为主,地势低平,冰川地貌广布;温带气候为主,海洋性特征典型;河湖众多,水量充沛,水流平稳;温带植被为主。
(2)非洲:高原大陆;热带气候具有对称性;河湖少;草原植被为主;断裂下陷地貌显著。
(3)北美洲:纵向地形区,跨热、温、寒三带,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河湖多,森林、草原植被广布。
(4)南美洲:山地、高原、平原地形完整,热带气候为主,水源丰富,森林、草原植被广布。返回目录专题十热点区域考点归纳总结
(5)大洋洲(澳大利亚大陆):三大地形区纵列分布;气候、自然带呈半环状分布,以热带气候为主,干旱;河湖少,集中于东南部;草原广布。
(6)南极洲:海拔高,冰盖广布;酷寒,干燥;淡水资源丰富。
(7)亚洲:地形复杂多样,山地高原为主,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气候类型复杂,季风气候显著;水系呈放射状,内流区域面积大;自然环境复杂,植被类型多样,兼有赤道到两极、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返回目录专题十热点区域考点归纳总结
2.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分析方法
在描述一个区域的特征时,我们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还要根据区域的特点以及题目的具体要求进行合理取舍,以突出重点,真正把一个区域的“特点”表现出来。
(1)地形特点:包括地形类型是否复杂多样,以哪种地形为主,地势特点以及典型地貌,有时也要描述主要地貌单元的分布状况。有些题目通过给出一个小区域的等高线分布图或地形剖面图让读者进行分析,此时应根据图中给出的高度、坡度等信息具体分析该地地形类型、地势特点等。
(2)气候特征:包括气候的复杂程度,以什么气候为主,气候的分布特点以及典型的气候类型及其成因。
返回目录专题十热点区域考点归纳总结
(3)河湖状况:需要描述河流、湖泊的分布密度和类型(内流湖或外流湖),河流的水文、水系特征(如水量大小、含沙量高低、有无结冰期及结冰期的长短)。
(4)生物、土壤特点:描述主要植被、土壤类型及其分布状况,代表性的植物、动物的名称或典型土壤。
返回目录专题十热点区域考点归纳总结
3.区域人文地理特征的描述方法
(1)人口、城市特征:包括人口的数量,增长快慢及分布;城市化水平、城市分布等。
(2)农业生产特点:包括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农业生产水平、农业商品率的高低、主要农作物及其分布状况、农业生产结构等。
(3)工业生产特点:包括工业生产水平、主要工业部门及其分布、主要工业区的分布与地域联系特点等。
返回目录专题十热点区域考点归纳总结
【知识链接】
一个大洲的自然地理要素具有整体性特征,气候特征、地形特征往往是分析其自然地理特征的突破点,可以以这两个特征推断河流、植被特征。
返回目录专题十热点区域考点归纳总结【新题巩固】虚拟水是指生产商品和提供服务所需要的水资源数量。虚拟水不是真实意义上的水,而是以“虚拟”的形式包含在产品中的“看不见”的水。图10–2为2002~2007年世界农产品交易中地区间虚拟水资源的流动图(单位:109m3/a)。读图回答(1)~(2)。
图10–2返回目录专题十热点区域考点归纳总结
(1)虚拟水资源流动量最多的地区是(
)A.A地区 B.B地区
C.C地区 D.D地区
(2)图中信息表明(
)
A.D地区虚拟水资源进口多的原因是干旱缺水
B.C地区虚拟水资源进口多的原因是农产品总产量少
C.总体上说,通过国际间农产品的交易可以节省水资源
D.虚拟水资源都是从生产效率高的国家出口到生产效率低的国家返回目录专题十热点区域考点归纳总结
[解析](1)D(2)C第(1)题,从图中可以计算出四地虚拟水资源流动量分别是:26.0、19.2、142.7、144.4,故选D。第(2)题,西欧气候并不干旱,故A选项错;东亚、东南亚农产品产量很大,故B选项错;从图中可以看出虚拟水资源并不是从生产效率高的国家出口到生产效率低的国家,故D选项错。返回目录专题十热点区域考点归纳总结
►命题点二世界重要国家和地区
例2【2013•重庆卷】图10–3为美国与巴西两国城市的土地、淡水、能源产出效益图。读图回答(1)~(2)题。
图10–3返回目录专题十热点区域考点归纳总结
(1)两国相比(
)A.淡水产出效益美国低于巴西
B.淡水产出效益相等
C.能源产出效益美国低于巴西
D.能源产出效益相等
(2)与巴西相比,形成美国城市土地产出效益特点的原因可能是(
)
A.国土面积大
B.城市绿地面积大
C.城市人口比重高
D.科技发展水平高返回目录专题十热点区域考点归纳总结
【解题突破】解答该题应从以下几点突破:(1)准确读图。
(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差异。返回目录专题十热点区域考点归纳总结
[解析](1)A(2)D第(1)题,对比美国和巴西的柱状图,很明显淡水产出效益美国低于巴西。第(2)题,美国属于发达国家,科技发达,土地利用集约程度高,单位土地产出效益高于巴西。返回目录专题十热点区域考点归纳总结【考点透析】
1.重要的国家和地区(1)五个地区:包括东南亚、中东、欧洲西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南极。通常各个区域的陆上结合部、海陆结合部是考查重点。(2)六个主要国家:日本、印度、俄罗斯、美国、巴西、澳大利亚。
返回目录专题十热点区域考点归纳总结
2.国家和地区地理特征分析思路(1)区域位置——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交通和战略位置等方面分析,理解区域地理位置的重要性。(2)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从地形、气候、水文、生物(植被)、土壤等方面分析和概括。(3)社会经济发展概况——从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人口、城市、科技等方面分析和概括。
返回目录专题十热点区域考点归纳总结如:日本的地理特征,见图10–4、图10–5。
图10–4图10–5返回目录专题十热点区域考点归纳总结
【知识链接】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往往成为其人文地理特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如日本农业特点与其气候、地形的关系。
返回目录专题十热点区域考点归纳总结【新题巩固】
读某岛略图,回答(1)~(2)题。
图10–6返回目录专题十热点区域考点归纳总结
(1)该岛屿自然特点是()
A.终年受高气压控制,沙漠广布,炎热干燥
B.西部干旱,东部降水丰富
C.冬温夏凉,四季湿润
D.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2)关于该岛屿的正确叙述是()
A.此时所处的时节可能是我国长江流域伏旱时期
B.该岛所在国的首都是全国最大的城市
C.位于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D.与台湾岛的形成原因相同,属于火山岛返回目录专题十热点区域考点归纳总结
[解析](1)C
(2)A第(1)题,从图中经纬度可知该岛是塔斯马尼亚岛,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温夏凉,四季湿润;从等高线分布看,该岛地势起伏较大。第(2)题,从等温线看,此时南半球处在冬季,北半球为夏季,我国长江流域可能处在伏旱时期;澳大利亚首都是堪培拉,而最大城市却是悉尼;该岛处于印度洋板块内部,属大陆岛。返回目录专题十热点区域考点归纳总结
►命题点三我国区域自然地理特征
例3【2013•北京卷】读图10–7,回答(1)~(3)题。
图10–7返回目录专题十热点区域考点归纳总结(1)图中(
)A.甲地是我国日出最早的地方
B.夏至日漠河有极昼现象
C.大兴安岭为内、外流区分水岭
D.松花江干流有凌汛现象
(2)东北平原(
)
A.地势中间高,南北低
B.冬冷夏热,伏旱严重
C.农业实行小农场经营,精耕细作
D.是中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
返回目录专题十热点区域考点归纳总结
(3)20世纪50~70年代,人口大规模迁入东北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②工业基地建设的需要
③地处边疆,邻国人口迁入
④城市知识青年有计划迁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返回目录专题十热点区域考点归纳总结
【解题突破】解答该题应从以下几点突破:(1)日出时间与昼夜长短相关,极昼、极夜现象只出现在极圈及其内部区域。
(2)东北平原河流流向。
(3)人口迁移的时间背景。返回目录专题十热点区域考点归纳总结
[解析](1)D(2)A(3)D第(1)题,甲地在一年中大部分时间是我国日出最早的地方,但冬季该地昼短夜长,我国南部部分区域日出时间早于该地;漠河在北极圈外,没有极昼极夜现象;大兴安岭是我国内、外流区的分界线,而大兴安岭北部西侧的河流也向东流入海洋,所以大兴安岭不是绝对的内、外流区分水岭;松花江干流自西南流向东北(低纬度流向高纬度),上下游结冰期不一致,故有凌汛现象。返回目录专题十热点区域考点归纳总结第(2)题,题目设问针对“东北平原”,由辽河和松花江的流向可知,东北平原中间高,南北低;东北平原夏热冬冷,但是并不出现伏旱,伏旱现象主要出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7、8月份);东北地区的农业实行国营大农场经营,机械化程度高;东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第(3)题,20世纪50~70年代,人口迁移到东北应为建设东北重工业基地的需要,外加“上山下乡”的中央政策号召所致。返回目录专题十热点区域考点归纳总结【考点透析】
中国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分析方法
(1)地形分析:主要地形类型和地势起伏特征。
图10–8
返回目录专题十热点区域考点归纳总结
(2)气候分析:气候成因、类型、特点。
图10–9
返回目录专题十热点区域考点归纳总结
(3)河流、湖泊分析:河流流域面积、流域类型、流向、水文特点、流经区域等。如图10–10黄河流经区域:
图10–10
返回目录专题十热点区域考点归纳总结
【知识链接】我国主要的地理界线:返回目录专题十热点区域考点归纳总结地势第一级和第二级阶梯分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一线地势第二级和第三级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亚热带和暖温带分界线大致是秦岭—淮河一线(相当于1月0℃等温线)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分界线大致是秦岭—淮河一线(相当于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分界线大致为大兴安岭西坡—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喜马拉雅山东部一线(相当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返回目录专题十热点区域考点归纳总结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外流区域和内流区域分界线北段大致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大致接近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东部地区南方和北方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耕地以水田为主和以旱地为主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冬小麦和春小麦种植地区分界线长城一线【新题巩固】读图10–11,完成(1)~(2)题。
图10–11返回目录专题十热点区域考点归纳总结
(1)据图示信息可以推断(
)A.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
B.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
C.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
D.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
(2)图中甲、乙两城市分别位于(
)
A.关中平原、浙闽丘陵
B.江汉平原、山东丘陵
C.汉水谷地、黄淮平原
D.汾河谷地、松嫩平原返回目录专题十热点区域考点归纳总结
[解析]
(1)A(2)C依据图中信息(经纬度位置、河流、铁路)可判断,甲城位于秦岭(34°N)以南的河谷地区,应是汉水谷地;乙城所在流域河流众多,应是淮河流域。由于甲城市北部是高大的秦岭山脉,1月份受北方冷空气影响较小,故其1月平均气温高于同纬度的乙城市;而7月甲、乙两城市的平均气温均较高。返回目录专题十热点区域考点归纳总结
►命题点四我国不同尺度区域综合分析
例4【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图10–12示意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读图,完成(1)~(3)题。
图10–12返回目录专题十热点区域考点归纳总结
(1)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A.台风 B.海陆分布
C.地形 D.大气环流
(2)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年降水量最低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3)樟树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优势树种。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可能有樟树集中分布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返回目录专题十热点区域考点归纳总结
【解题突破】解答该题应从以下几点突破:(1)地形对气温的影响。
(2)①地位于背风坡位置。
(3)樟树分布于亚热带山区。返回目录专题十热点区域考点归纳总结
[解析](1)C(2)A(3)B第(1)题,从图中经纬度可确定该地区位于我国台湾,图中年均温是中部低、两侧较高,其地形分布中部为台湾山脉,两侧为平原,则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地形。第(2)题,台湾降水主要受东侧海洋季风以及沿岸暖流影响,而台湾山脉在台湾中部,地势相对较高,阻碍季风与洋流对西侧平原地区的影响,使得西侧平原的降水量较少。第(3)题,樟树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优势树种,对于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台湾岛来说,②③位于亚热带,且海拔较高,气温较低,适合樟树生长,但③处于山脊位置,地势较为陡峭,②处于山坡位置,利于樟树集中分布。返回目录专题十热点区域考点归纳总结【考点透析】
1.中国四大地区的区域特征分析(1)对比分析北方与南方地区的区域差异北方与南方在自然与人文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综合分析时可以以气候方面的差异为切入点,逐步展开分析。如图10–13所示:
返回目录专题十热点区域考点归纳总结图10–13返回目录专题十热点区域考点归纳总结
(2)西北地区的区域特征分析西北地区的突出特征是“干旱”,在分析区域地理特征时要抓住该点,围绕该点展开。
图10–14返回目录专题十热点区域考点归纳总结
(3)青藏地区的区域特征分析青藏高原地势高,气候寒冷,并因此形成独特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分析时要特别抓住“高”“寒”两个方面。
图10–15返回目录专题十热点区域考点归纳总结2.我国不同尺度区域的综合分析结合我国不同区域类型,按照自然特征→发展条件→区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的思路进行分析。下面就我国典型区域列表分析:返回目录专题十热点区域考点归纳总结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双版纳长江沿江地带区域类型省级区域省内区域跨省区域自然特征山脉与盆地相间分布,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热带季风气候,原始热带雨林,热带动植物王国地形多样,亚热带季风气候,河湖密布,长江东流返回目录专题十热点区域考点归纳总结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双版纳长江沿江地带发展条件夏季高温,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天山、昆仑山等山区的降水和冰雪融水,能源丰富,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多样的雨林动植物资源,茂密的雨林,少数民族民俗文化自然资源丰富,水热条件优越,“黄金水道”横贯东西,承东启西的纽带区域发展绿洲农业,棉花、甜菜、瓜果为特色农产品,能源开发的潜力巨大,有望成为石油及天然气工业基地蓬勃发展的旅游业重要的农业区,沿江工业和城市带,我国的沿江经济地带生态环境问题荒漠化问题,生态环境脆弱旅游开发与自然保护区建设上游毁林开荒、水土流失,中下游洪涝灾害、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知识链接】
根据自然条件差异,将我国划分成了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三大自然区。返回目录专题十热点区域考点归纳总结【新题巩固】
图10–16是我国某区域风能资源(有效风功率,W/m2)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
图10–16返回目录专题十热点区域考点归纳总结(1)图中有效风功率低于50瓦/平方米的地区风能资源相对贫乏的主要原因是(
)
A.深居内陆,季风无法到达
B.深居内陆,受西风带影响弱
C.地势高,空气稀薄
D.周围有山脉阻挡
(2)图中有效风功率低于100瓦/平方米的地区(
)
A.有丰富的石油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B.是我国冬小麦、长绒棉的主产区
C.水源和交通对聚落分布影响明显
D.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以雨水补给为主返回目录专题十热点区域考点归纳总结
[解析](1)D(2)C第(1)题,有效风功率低于50瓦/平方米的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周围有山脉阻挡,地势低洼。第(2)题,石油不是清洁能源,A错;该区不是冬小麦主产区,B错;该地位于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聚落主要沿水源地和交通线分布,C对;该地气候干旱,降水少,河流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D错。返回目录专题十热点区域考点归纳总结
突破十区域图
考图展示图10–17
2013•新课标全国文综ⅡT6~8返回目录高考图形突破专题十热点区域
2013•安徽文综T26~272013•北京文综T36图10–18图10–19
返回目录高考图形突破专题十热点区域
2013•新课标全国文综ⅡT9~11
图10–20
2013•大纲全国文综T39
图10–21
2013•海南地理T1~3
图10–22
返回目录高考图形突破专题十热点区域
图10–23
2013•山东文综T26返回目录高考图形突破专题十热点区域图形突破
1.区域图类型:大尺度区域图(大洲)、中尺度区域图(国家、地区)、小尺度区域图(省、区等局部图)。2.区域图的组成:图名、图例、经纬网、辅图。3.区域图判读方法:判断区域地图时,最关键的是要能够对图中的信息进行准确的定位,一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先读图名。图名是一幅地图的“眼睛”,它常常概要地表明地图所示的区域和主题内容。
如:2013•安徽文综T26~27,图名为“伏尔加河流经地区图”,可推知该地自然地理特征,从而能确定其水循环类型。
返回目录高考图形突破专题十热点区域
(2)细辨图例。当地图上出现多项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时,首先可从图例中找出各项地理事物的名称,然后分门别类地辨识它们的分布特点。
如:2013•北京文综T36,表示新西兰交通空间分布图,依据图例能直观地反映出新西兰对外交通运输方式为海运和航空运输。(3)重视主要地理分界线。地理分界线是判断地理事物分布的重要依据。如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我国外流区域与内流区域分界线、我国东部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等。另外,还有一些重要的分界线、国界线等也不可忽视。
返回目录高考图形突破专题十热点区域如: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T6~8,根据回归线确定热带和亚热带的范围,可知樟树的种植区域。(4)抓住位置或形象特征。可通过地理事物的位置或形象特征来认识其分布。如,大连位于辽东半岛的南端,深圳位于珠江口东岸,珠海位于珠江口西岸。再如,法国的轮廓近似“六边形”,意大利、新西兰的轮廓貌似“靴子”,智利的轮廓形似“长剑”。如:2013•北京文综T36,根据图中事物呈靴子形,直接确定为新西兰。
返回目录高考图形突破专题十热点区域
(5)跟踪空间轨迹。寻找一个比较熟悉的,或有一定意义的地理事物,如城市、铁路、公路、河道、边界线等,再沿某一顺序去阅读。
如:2013•海南地理T1~3,根据海岸线轮廓,确定该地为堪察加半岛。
(6)分析判断。在地图上了解某一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点时,可以从整体到局部作层层剖析,找出规律,最后进一步分析成因。
如:2013•安徽文综T26~27,从整体看,该地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较少,但其西部地区临近波罗的海,可受到西风影响,带来较多降水。
返回目录高考图形突破专题十热点区域
(7)注意辅图。有些地图配有辅图,如地图册和课本中的日本地理概况图都有主图和辅图两部分,阅读时就要注意主图与辅图的关系及相对位置。
如:2013•山东文综T26,辅图是对主图的补充和解释,通过辅图可知箭头所指方向为冲积扇地形。返回目录高考图形突破专题十热点区域模拟提升读我国某区域≥10℃的年等积温线图(图10–24),完成(1)~(2)题。
图10–24返回目录高考图形突破专题十热点区域(1)M处有一瀑布,此瀑布“激流翻滚,惊涛怒吼,其声方圆十里可闻,场面极为壮观”。判断该瀑布景观最为壮观的季节在()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2)图中N处≥10℃的年等积温线明显向北凸的原因是()
A.位于河谷地带,气温高
B.位于黄土高原,太阳辐射强
C.河流的调节作用
D.冬季风影响小返回目录高考图形突破专题十热点区域[解析]
(1)B(2)A第(1)题,读图可知,M处位于黄河中游地区,河流主要补给水源上游为高山冰雪融水,中下游为雨水补给。该地降水集中在夏季,径流量大,瀑布最壮观。第(2)题。此地位于汾河谷地,地势较低,气温较同纬度其他地区高,导致积温线向北弯曲。返回目录高考图形突破专题十热点区域专题十一环境、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高考图形突破考点归纳总结返回目录考情实录年份考点2011年2012年2013年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北京卷T36(1)、40(2),天津卷T6、7、13,广东卷T4、5,山东卷T32浙江卷T1,海南卷T14、15,重庆卷T5~7,四川卷T4海南卷T13、14,重庆卷T9~11,广东卷T41,江苏卷T23、24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福建卷T37浙江卷T5、6山东卷T1、2,重庆卷T12返回目录考情实录年份考点2011年2012年2013年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全国卷T3~5,四川卷T39(3),重庆卷T39(3)(4),广东卷T40(3)(4)(5)安徽卷T28、29山东卷T27,海南卷T6、7,重庆卷T4、5,江苏卷T29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全国卷T39(2)(3),浙江卷T5、6、37(1),广东卷T41(4)广东卷T40,重庆卷T36,新课标全国卷T37福建卷T1、2,江苏卷T11、12,海南卷T18~20,安徽卷T35,山东卷T26(3)返回目录专题概览
►命题点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原则和途径
例1【2013•江苏卷】《2013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提出可持续发展五大支持系统。报告以1995年全国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为100,图11–1表示2010年五大支持系统的能力指数。读图回答(1)~(2)题。(双选)
图11–1返回目录专题十一环境、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考点归纳总结(1)1995~2010年发展支持系统发展最快,其代价有(
)A.大量消耗资源B.大量排放污染物
C.科教投入不足D.人口增长缓慢
(2)为保障各支持系统协调发展,应大力加强(
)
A.社会保障建设B.经济基础建设
C.农业基础建设D.生态与环境建设返回目录专题十一环境、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考点归纳总结【解题突破】解答该题应从以下要点突破:图中环境支持系统和生存支持系统能力指数较低。返回目录专题十一环境、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考点归纳总结
[解析](1)AB
(2)CD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经济增长最快,环境支持最小,说明这段时间的发展是高耗资源、高污染的发展方式,因此A、B两项正确。第(2)题,为保障各支持系统协调发展,应该加大环境的支持力度,故C、D两项正确。返回目录专题十一环境、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考点归纳总结【考点透析】
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图11–2返回目录专题十一环境、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考点归纳总结
2.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分析(1)控制人口规模:控制人口规模是实现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控制人口增长,尤其强调把各个地区的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从而减轻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返回目录专题十一环境、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考点归纳总结
(2)转变经济模式,发展循环经济返回目录专题十一环境、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考点归纳总结循环经济手段环境无害化技术核心提高生态效益资源利用方式环境友好方式原则资源输入减量化、资源再利用和废弃物再生资源化目的经济活动生态化环境效益资源持续利用,减少工业污染来源经济效益改造技术,调整工业结构原理生态系统原理方式调整生产结构,发展大农业,协调经济和环境效益目的生态和经济良性循环典型代表留民营的生态农业(3)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返回目录专题十一环境、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考点归纳总结途径要求适度开发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能超过资源的再生能力利益兼顾人类要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充分考虑到子孙后代的利益环境保护要高度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科学利用与保护的统一,力争达到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下,享有更好的生存环境的目标公众参与应充分调动公众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公众参与是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4)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分析
图11–3返回目录专题十一环境、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考点归纳总结【知识链接】
(1)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包括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其中,“公平性”侧重的是“权利”,“共同性”侧重的是“义务”,“持续性”侧重的是“发展”。
(2)理解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原则时,重点理解公平性原则,不要把公平性原则、共同性原则混为一谈。前者强调全球不同地区之间的公平,而后者强调全球一个整体。返回目录专题十一环境、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考点归纳总结【新题巩固】
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的上海世博会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本届世博会大力倡导“生态世博”“绿色世博”“低碳世博”等环保理念,在“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引领下,努力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据此回答(1)~(2)题。(1)上海世博会提出的这些环保理念,最能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哪一原则(
)
A.共同性 B.公平性
C.持续性 D.阶段性
返回目录专题十一环境、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考点归纳总结
(2)为体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普通居民应该(
)
A.将城市动物园的动物全部放回野生环境,以解决生态破坏问题
B.严格限制私家车的购买和运行,以解决城市环境污染问题
C.垃圾分类处理,以实现资源再利用
D.企业废水达标排放,改善城市水质返回目录专题十一环境、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考点归纳总结[解析](1)C
(2)C第(1)题,强调生态、绿色、低碳等环保理念,强调“城市,让生活更美好”,都能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第(2)题,A、B两项明显错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抛荒整治协议合同
- 2024年生物制药试剂定制生产合同样本2篇
- 2025年云南货运资格证题库在线练习
- 2025年黄冈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模拟
- 2025年贵港b2货运资格证全题
- 2024年度生物制药研发委托技术合同范本3篇
- 2024年环保项目实施方案保密协议
- 2024年版综合性劳动协议范本版
- 2025年北京货运资格证考试70题
- 《工程制图与CAD(轨道交通)》课件-铁路线路平面图认识
-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 JTG F90-2015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 松果体区肿瘤护理
- 《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标准化防高坠篇》测试附有答案
- 流动资金贷款管理办法培训1
- 血管瘤护理措施
- 智能穿戴行业发展趋势
- 公共场所的肺结核消毒措施
- 圆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 春节晚宴策划方案1
- 如何制作一个简易的动物细胞模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