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上海市天山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审美功利主义是针对中国现代化的问题,源自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思潮的双重影响而产生的中国现代美学思想。审美功利主义一方面主张审美、艺术独立,一方面又把审美与道德内在联系在一起,主张凸显审美和艺术自身所具有的纯洁情感、养育道德、提升境界等功能。20世纪初,中国社会混乱,人心涣散,有责任感的知识分子纷纷寻求救国之道。王国维、蔡元培、朱光潜等选择了可称之为“无用之学”的美学。他们对美学的热衷,倒并不完全是单纯地喜欢美的创造和欣赏,而是另有原委,那就是拯救人心。王国维一方面主张艺术独立,强调美“不关于吾人之利害”,另一方面又提出了审美的“无用之用”说,认为这个“无用之用”胜过“有用之用”,正是这种“无用之用”“使人达于无欲之境界”。朱光潜也重视美和艺术对于人心的养育价值,提倡“人生的艺术化”。从属于现代美学的审美功利主义当然也是如此。由于以养育人心为目标,审美功利主义思想具有突出的矛盾结构:无用-有用,无为-有为,出世-入世,审美-功利。现代美学家在中国儒家文化的传统框架里,把这些矛盾的方面融合在一起。与康德、席勒、叔本华等人的美学相比,明显更具现实性。但是,与中国古代美学相比,思辨性、系统性却大大增强。因此,审美功利主义美学是一种兼具超越性和现实性的美学,这里的“超越性”是指审美是人达到道德境界的中介;而“现实性”是目的,那就是新型国民,具体说就是情感纯洁、道德高尚的国民。当然,这种美学不同于“文以载道”式的文艺功能论,所谓审美功利主义也是就其强调审美内在育人功能而言的。作为一种具有强烈现实关切的美学思想,中国现代的审美功利主义的一个现实落脚点就是美育。美育问题本来就关涉美与善的内在关联,而实际上中国现代美学家们都有美育和德育相互交融的意向。朱光潜对美育的德育功能持充分肯定态度。他认为,德育须从美育做起,所以美育是德育不可缺少的基础。中国现代审美功利主义思想中的美育德育融合论是我们当今建构中国本土美学和美育理论的一个宝贵资源。但是,其限于个体修身养性的人格养成指向还有待拓展。如何培养国民的社会意识和责任担当,如何提升国民的社会参与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这些都是德育和美育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而这些,在传统的修身养性理论中还不可能给出答案。另外,与德育相融合的美育,如何与其提升创造力的任务相互协调,也是值得深入研究的。(摘编自杜卫东《中国现代美学中的美育德育融合论》)1.下列对原文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受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思潮影响,产生了审美功利主义。B.王国维等人选择美学,有喜欢美的创造和欣赏的因素,更是想以此来寻求救国之道。C.审美功利主义与其他美学不同,强调解决人们在生活中的矛盾,使人达到道德境界。D.审美功利主义美学强烈关切现实,可通过美育来落实,事关美与善内在关系的处理。2.下列对原文论证和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论证中国现代审美功利主义美学,是以中国现代化进程作为论证的背景的。B.文章通过简述美学在中国的产生过程,论证了审美功利主义的作用和学术地位。C.文章对中西美学、中国古代与现代美学进行比较、论证了审美功利主义的特征。D.文章从开始的分析概念到最后谈审美功利主义面临的现实问题,论证不断深入。3.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审美功利主义认为,虽然审美和艺术相背离,但都具有纯洁情感、养育道德等功能。B.和西方美学相比,审美功利主义美学是具有现实性的美学,有利于培养务实的精神。C.就美育和德育的关系看,审美功利主义美学更强调德育,因为它以养育人心为目标。D.关于审美功利主义美学的建设还不完善,要让它更好地发挥作用,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参考答案:1.C
2.B
3.D【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原文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的是“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本题中,C项,“强调解决人们在生活中的矛盾,使人达到道德境界”错误,从文章第二段来看,审美功利主义强调审美内在的育人功能,即通过审美培养情感纯洁、道德高尚的国民。故选C项。【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本题中,B项,“简述美学在中国的产生过程”错误,从文中来看,文章主要谈了现代美学在中国的产生缘由,而非“产生过程”。故选B项。【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这是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中,A项,“审美和艺术相背离”错误,选项曲解原文,原文说审美功利主义主张审美、艺术独立,并不是指审美和艺术相背离。B项,审美功利主义美学相较于西方美学,应是更具现实性。“有利于培养务实的精神”错误,选项对“现实性”的理解错误,原文第三段有“而‘现实性’是目的,那就是新型国民,具体说就是情感纯洁、道德高尚的国民”。C项,“审美功利主义美学更强调德育”错误,原文有“中国现代的审美功利主义的一个现实落脚点就是美育”。另外,“因为它以养育人心为目标”也不当,犯了强加因果的错误。故选D项。【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世界需要“中国新思想”乐黛云
①1937年,林语堂用英文写了一本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的书——《生活的艺术》。书一出版就引起轰动,持续52个星期位居美国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在美国重印40多次,被翻译成10多种不同的文字。这种现象说明世界需要于中国的,是不同于他们自己原有思想的另一种思想,不同于他们惯常生活方式的另一种生活方式。
②但是,百余年来,我们很少有这样的自觉。对中国文化来说,通过今人的自觉,从深厚的中国文化土壤中生长出“中国新思想”,是根本之道。
③当代世界深陷各种冲突之中。从军事战争到经济战争,从资源争夺到社会斗争,从国际冲突到文化对峙,如何克服冲突、形成合作,是人类一直未能解决的最大问题。
④中国先哲认为,个人无法独立生存,人的初始状态就是与父母和他人的关系,这首先就是一种社会合作状态。社会的基因不是个人,而是人与人的关系。我国学者从中国文化的这个立场出发,参与世界大问题的思考和讨论,这种出发点已引起国际学术界重视。中国学者李泽厚在《伦理学纲要》中,提出了中国文化的“情本体”,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对中国的“情理”与西方“理性”的讨论,也引发西方文明对自身的反思。
⑤中国文化的影响,并不是按我们的主观愿望设计制作好再端出去的一盘点心,而是在长期互动过程中,通过相互影响和双向自由选择逐渐形成的。中国文化面向世界,与他种文化进行对话沟通,已有悠久的历史。18世纪以来,中国文化通过伏尔泰、莱布尼兹、荣格、白璧德、布莱希特①等人吸收,包括误读和改写,才真正进入西方文化主流。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
⑥当西方学者吸收中国文化时,首先不是大量知识的掌握,而是一种灵感的共鸣,需要从各自的需要和文化处境出发。我们必须重视长期以来跨文化交流的历史,尊重对方的处境、意愿和兴趣,而不是主观地强加于人。同时也必须看到,西方人对中国文化的一些认识,虽然本来就是真知与误解并存,自有其片面性,但这些认识也给我们提供了崭新的异文化视角,大大加深了我们对自己文化的认识。
⑦在全球化的大潮中,必须看到我们所说的复兴是一个五千年连绵不断的伟大文明的复兴,我们所说的发展是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发展,这种复兴和发展的深度、广度和力度都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见的。我们有能力对世界文明作出原创性的贡献,也有能力汲取其他文明的一切长处而不失去自我。这就是我们面对世界文化的根本出发点。
[注]①伏尔泰(1694—1778):法国哲学家、文学家,18世纪启蒙运动的领袖之一。莱布尼兹(1646—1716):德国哲学家、数学家。荣格(1875—1961):瑞士心理学家、精神病理学家,分析心理学创始人。白壁德(1865—1933):美国文艺评论家、教育家。布莱希特(1898—1956):德国剧作家、诗人。10.下列对文章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篇写《生活的艺术》一书在国外的畅销,引出“世界需要‘中国新思想’”这一论题。B.“中国新思想”根植于中国文化,是解决国际冲突、文化对峙等重大问题的根本之道。C.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是建立在中西文化对话交流的基础上,在互动中逐渐形成的。D.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新思想”的创生对于中国文明乃至世界文明都有积极的意义。11.第④段以李泽厚为例,其论说目的是什么?请根据全文简要分析。(3分)
12.怎样才能促进中国文化进入西方文化主流?根据全文从中国文化的角度简要分析。(3分)
参考答案:10.B(“是解决国际冲突、文化对峙等重大问题的根本之道”,于文无据。)11.①说明从中国文化的伦理立场出发,中国学者参与世界大问题的讨论才能产生国际影响力。②说明世界需要的正是中国有别于西方的另一种思想。(第一点1分,第二点2分;意思对即可。)12.①提高中国文化自觉,创生“中国新思想”。②关注异文化视角及其给我们的启迪,汲取其他文明的长处,提升中国文化的实力与影响力。③重视西方的需要和文化处境,积极主动推广中国文化。3.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文人具有深厚的精神担当的品格,这种品格突出表现为一种忧国忧民、济世救国的政治情怀。从孔夫子的“大道天下”,到屈原的“众人皆醉我独醒”,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切编织成一个绵延的思想传统。这一思想传统移植到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身上,蝶化成“五四”启蒙精神。因此从精神谱系上说,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和中国传统文人是一脉相承的。这就决定了中国现代文学强烈的现实品格和浓郁的政治情怀。中国现代文学正是以其浓郁的政治情怀,才成为思想启蒙的重要营垒,才密切融入中国现代化运动中,也才有效地承载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担当。知识分子的政治情怀不会始终与政治现实尤其是政治权力协调一致,二者之间的矛盾对立往往导致文学屈从于政治现实、知识分子逐渐丧失独立品格。改革开放为知识分子独立意识的觉醒创造了条件,但当时不少知识分子把独立品格与政治情怀对立起来,甚至质疑忧国忧民传统的正确性,从而放弃了对于社会的精神担当。因为对社会职责的放弃,知识分子独立意识的觉醒反而导致了知识分子的自我放逐。这一点在文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上世纪80年代的文学一度引领着思想解放的潮流,但到了80年代末期,伴随着“向内转”,文学逐渐从政治、思想、社会批判等阵地大幅度的后撤。
所幸的是,淡薄政治情怀并没有成为文学的主潮,更多作家则是在尝试着以新的文学叙事来表达政治情怀,日常生活叙事逐渐兴起并蔚为大观,从根本上改变了宏大叙事的一统天下,但是日常生活叙事并没有取代宏大叙事,相反激发宏大叙事突破过去的僵化模式,构成了当代文学中宏大叙事和日常生活叙事交相辉映的状况。两种文学叙事表达了解放政治和生活政治两种不同的政治情怀。新时期以后的拨乱反正,也就是中国本土在20世纪末期重新启动现代化的“解放政治”。但发生在中国本土的现代化又是一种后发式的现代化,它使前现代、现代、后现代处在同一时空之中,具有鲜明的“时空压缩”的文化特征,因此生活政治在社会领域中占据着越来越多的空间,它们需要通过文学叙事获得认同。解放政治的情怀和生活政治的情怀在中国当下的现代化处境中互相依存,互相补充,形成纠缠在一起的难舍难分的关系。这对于新世纪以来的文学叙事来说,便提供了更为广泛的选择,因而决定了文学叙事的多样性和变异性。
中国的改革开放向着纵深发展,在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成绩的同时,现代性所带来的问题也凸显出来,如欲望扩张、精神匮乏、贫富悬殊、城乡差距、生态恶化等等,这些问题关乎民族的命运和未来,也关乎每一个人的个体精神的健康健全的成长发展。因此,一个真正有着精神担当的作家应该既有生活政治的政治情怀,又有解放政治的政治情怀。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解决当今社会的问题。事实上,当代文学进入到新世纪以来,这两种叙事的融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它让作家们的精神担当越来越落到实处。1从原文看,下列关于“精神担当”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忧国忧民、济世救国的政治情怀是中国文人精神担当的突出品格。B、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担当有着悠久绵延的思想传统。C、中国现代文学只有有效承载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担当,才能表现其浓郁的政治情怀。D、“五四”启蒙精神体现了中国现代知识分子深厚的精神担当的品格。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政治情怀与政治现实之间的矛盾,必然导致知识分子丧失独立品格。B、因为改革开放为知识分子独立意识的觉醒创造了条件,所以不少知识分子品格独立,放弃了对社会的精神担当。C、上个世纪80年代末,文学从政治、思想、社会批判等阵地大幅度后撤,意味着部分作家对社会职责的放弃,是一种不可取的做法。D、上世纪80年代,淡薄政治情怀并没有成为社会的主流,文学始终引领着思想解放的潮流。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学家放弃精神担当,就意味着他们政治情怀的淡薄,对社会职责的放弃。B、鲁迅先生写小说声援“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体现了鲁迅先生具有浓郁的政治情怀。C、新世纪文学叙事具有多样性与变异性,从而决定了解放政治情怀和生活政治情怀的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关系。D、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真正有着精神担当的作家应该关注现代性带来的欲望扩张、精神匮乏等问题。参考答案:1C(在文章的第一段里,中国现代文学正是凭借浓郁的政治情怀,才有效地承载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担当。题中把条件关系弄反了。)2C(A选文第二段中说:“二者之间的矛盾对立往往导致……知识分子逐渐丧失独立品格”是或然关系,并非必然。B第二段中说:“当时不少知识分子把独立品格与政治情怀对立起来,甚至质疑忧国忧民的传统的正确性,从而放弃了对于社会的精神担当”,“放弃了对于社会的精神担当”并不是因为“改革开放为知识分子独立意识的觉醒创造了条件”,应注意到文中的“但”。D第二段中说:“上世纪80年代的文学一度引领着思想解放的潮流”,并非“始终”。)
3C(从第三段中可以看出,因果关系不当,因与果颠倒了位置)
略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任延,字长孙,南阳宛人也。年十二学于长安,显名太学,更始元年,拜会稽都尉。时年十九,迎官惊其壮。时避乱江南者未还中土,会稽颇称多士。延到,皆聘请高行,敬待以师友之礼。掾吏贫者,辄分奉禄以赈给之。省诸卒,令耕公田,以周穷急。每时行县,辄使慰勉孝子,就餐饭之。吴有龙丘苌者,隐居太末,王莽时四辅三公,连辟不到。掾吏白请召之,延曰:“召之不可。”遣功曹①奉谒,修书记②,致医药,吏使相望于道。积一岁,苌乃乘辇诣府门,愿得先死备录。是以郡中贤士大夫争往宦焉。
建武初,诏征为九真太守。九真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民常告籴交趾④,每致困乏。延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
视事四年,拜武威太守。帝亲见之,戒曰:“善事上官,无失名誉。”延对曰:“臣闻:忠臣不私,私臣不忠。履正奉公,臣子之节。上下雷同,非陛下之福。‘善事上官’,臣不敢奉诏。”帝叹息曰:“卿言是也!”既之武威,时将兵长史田绀,郡之大姓,其弟子宾客为人暴害。延收绀系之,父子宾客伏法者五六人。绀少子尚乃聚会轻薄数百人,自号将军,夜来攻郡。延即发兵破之。自是威行境内,吏民安息。郡北当匈奴,南接种羌,民畏寇抄,多废田业。延到,选集武略之士千人,明其赏罚,屯据要害,其有警急,迎击追讨,虏遂绝。河西旧少雨泽,乃为置水官吏,修理沟渠,皆蒙其利。又造立校官,自掾吏子孙,皆令诣学受业,郡遂有儒雅之士。后坐擅诛羌,不先上,左转召陵令。永平二年以为河内太守,视事九年,病卒。
(《后汉书·循吏列传》)
[注]①功曹:官名。②修书记:写好书信。③议曹祭酒:官名。④交趾:地名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苌寻病卒,延自临殡
寻:招致20081030
B.民常告籴交趾
告:请求,要求
C.龙丘先生躬德履义
履:实行
D.后坐擅诛羌不先上
坐:由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①延乃令铸作田器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B.①父子宾客伏法者五六人
②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C.①敬待以师友之礼
②作《师说》以贻之
D.①有原宪、伯夷之节
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11.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说明任延尊重、任用、培养人才的一组是
(
)
①会稽颇称多士
②聘请高行,敬待以师友之礼
③躬德履义,有原宪、伯夷之节
④延自临殡,不朝三日
⑤郡中贤大夫争往宦焉
⑥造立校官,自掾吏子孙,皆令诣学受业
A.①③⑤
B.①②⑤
C.②④⑥
D.③④⑥12.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任延敢于除暴安民。他任武威太守后首先镇压了凶暴为害的田绀父子及宾客多人,又平定了田绀之子田尚策动的暴乱,使官吏民众非常敬畏。
B.任延济困敬老。对贫穷的属官,分出自己的俸禄周济他们;对孝子,经常予以慰问和勉励。
C.任延直言敢谏。他认为某些有着很好声望的上级长官其实一味利己,不是忠臣,因此拒绝了皇帝要求他遵从上级长官的劝告。
D.任延任地方官时注重发展生产。不善农耕的九真之民,在他的指导下制造农具,开垦荒地,逐渐由贫穷变为富足。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辄使慰勉孝子,就餐饭之。译文:
②掾吏白请召之。译文:
③皆令诣学受业。译文:
④履正奉公,臣子之节。译文:
参考答案:
9.A(寻:不久)
10.B(都是称代助词,“……的人”A连词,“于是”/副词,“竟然”;C介词,“用”,表方式/连词,表目的;D结构助词,“的”/宾语前置的标志。)11.C(①介绍会稽士人多的情况;③是称赞成丘先生的话;⑤表现郡中贤士大夫愿意为他所用。)12.C
13.略略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词解释错误的是(
)A.无物以相之
相:帮助
B.苏子愀然
愀然:容色改变的样子C.虽趣舍万殊
趣:兴趣
D.酾酒临江
酾酒:斟酒
参考答案:C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舟人传[清]张光纬舟人不知何姓名,亦未悉其里居,及其所操何业。偶遇之舟,遂以舟人名。吾郡陈泰岩者,文士也,遣仆买舟,收债远乡。携其侄与仆抵舟,见舟人髯如戟,目如炬,风仪伟甚,裸而刺船①。泰岩心异之。至舟中,复见一十六七女郎,依约闺中之秀。泰岩又窃窃然疑之。既放舟,鼓棹如飞,顷刻至岸。岸旁有牛三头,蹲水中,妨舟泊。舟人招牧者牵之起,二牛起,其一犹浮沉水滨,格格不就牵。舟人乃探手掇牛后肘,掷岸上。岸上聚观,无不辟易,泰岩愈疑。收债毕,泰岩持金数十归舟。语舟人曰:“日且西,盍止诸?”舟人曰:“毋恐。虽数百万缗,行数万里,可不辱命,何虑此琐琐也。”泰岩不能强,姑听之。至中流,落日衔山,微风拂波,舟人忽舣舟就岸。泰岩恐甚,询泊故。舟人曰:“风雨至矣。”稍顷,天半霹雳,水立云飞,舟依巨柳而荫。雨止,复行,卒无恙。未抵郡数里,泰岩复语舟人曰:“前村隐隐,帘出树杪,可沽酒乎?”舟人曰:“诺。”提壶去。泰岩乃询船尾女郎曰:“子何为?子何自从彼髯者行乎?吾恐彼髯非良人,且彼髯复何为?子心知之,试语余。”女郎掩涕曰:“不然,妾亦宦之息也。向从父母行三泖②间,夜遇强盗,杀父母投之湖,掳资财及妾行。忽见此髯从暗中跃入舟,手刃群盗数十人,复携妾去,妾涕泣请死。彼髯者曰:‘今子父母既死,茕茕何依。幸子仇既歼,吾当徐访子亲属,送子归,纵无所归,吾更当觅倩③嫁子。吾义勿污子,效彼群盗为也。’妾故忍死留此。”言讫,泪如雨下。泰岩又曰:“舟甚窄,奈起居何?且彼髯终何为?”女郎曰:“自妾来,彼髯恒卧篷橹间,虽风雨无所苦。舣舟亦无定踪,所往来不一人。所谈者,妾皆不解,每痛饮辄去。夜必登高陵星斗,还舟恒猝猝不乐,亦未知甚何为。”舟人沽酒至,斜睨女郎,若已知其所言而嗔之者,泰岩乃稔为异人,长揖请罪。因煮酒扶坐,相语甚欢。舟人乃曰:“萍踪相遇,愿赠以言。天下大乱,各自爱,余亦从此去。”讯之姓氏里居,舟人曰:“四海紊紊,安用此乎?”竟勿言。至郡,慷慨分手,后卒不遇。
(选自《息庐剩稿》,有删节)【注】①刺船:用篙撑船。②三泖:湖名。③倩:古代男子的美称。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未悉其里居
悉:知道B.吾当徐访子亲属
访:拜访
C.妾亦宦之息也
息:子女D.天下大乱,各自爱
爱:爱惜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舟人招牧者牵之起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B.泰岩乃询船尾女郎曰
今君乃亡赵走燕C.且彼髯复何为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D.萍踪相遇,愿赠以言
险以远,则至者少14.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体现舟人义行的一组是(
)①见舟人髯如戟,目如炬,风仪伟甚②舟人乃探手掇牛后肘,掷岸上③虽数百万缗,行数万里,可不辱命④手刃群盗数十人,复携妾去⑤彼髯恒卧篷橹间,虽风雨无所苦⑥夜必登高陵星斗,还舟恒猝猝不乐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①③⑥
D.②④⑥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1)语舟人曰:“日且西,盍止诸?”(4分)
(2)今子父母既死,茕茕何依。(4分)
(3)讯之姓氏里居,舟人曰:“四海紊紊,安用此乎?”竟勿言。(4分)
参考答案:12.C13.C14.B15.(1)陈泰岩告诉舟人:“太阳就要落山,为什么不在这里住宿呢?”(语、盍、诸,各1分)(2)现在你父母已经死了,你孤单单的一个人要依靠(投奔)谁呢?(或:你孤身一人,无人可依靠)(既、茕茕、依,各1分)(3)问起他的姓氏和家乡,舟人说:“现在天下这么乱,哪里还需要这些呢?”最终没有说。(讯、紊紊、安用、竟,各1分)12.试题分析:此类题目一定要在答题时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进行结合具体语境和上下文来理解。访:查访,这里是“寻找”的意思。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13.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注意“意义和用法”必须都相同,分析思考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根据所在句子的前后词语的词性来判断。A项,代词,它,牛/动词,到。B项,表承接,可译为“就”/表转折,可译为“竟”。C项,连词,表递进,可译为“况且”/连词。D项,是介词,可译为“拿”“用”/连词,而且。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14.试题分析:①是描写舟人的相貌,②是写舟人的力气大,⑥舟人的情感。这三句都与义行无关。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15.试题分析: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参考译文:没有人知道舟人的姓与名,也不知道他的家乡住处,以及从事什么职业。与他偶然在舟中相遇,就用“舟人”来称呼他。我们郡中的陈泰岩,是一位文士,派仆人雇船,到远乡收债。他同侄子与仆人来到船上,看到舟人胡须如戟,眼光如炬,仪态风度十分壮伟,光着膀子用篙撑船。陈泰岩心中就觉得他与众不同。来到舟中,又看见一个十六七岁的女子,依稀有大家闺秀的风度。陈泰岩又私下里感到疑虑。等撑起船后,划船像飞一般,一会儿就到了岸边。岸边有三头牛在水中,妨碍小船停泊。舟人招呼放牛的人牵牛起来,两头牛被牵走了,另一头仍在水中,牵不走。舟人就伸出手,抓住牛后肘,将牛扔到岸上。岸上的人原本聚集在一起观看,见这举动,都躲避了。这令陈泰岩更加疑虑。收完债,陈泰岩拿着数十金回到舟中。对舟人说:“太阳将要落山,为什么不在这里住宿呢?”舟人说:“你不要害怕。即使是带着几百万缗钱,行数万里路,我也不会辱没使命,你为什么要担心这么点儿钱呢。”泰岩不能勉强他,姑且听从了他。船在河中行驶,太阳快落山了,微风吹动着波浪,舟人忽然撑着船靠了岸。泰岩非常害怕,询问泊船的原因。舟人说:“风雨来到了。”一会儿,半空中电闪雷鸣,大雨瓢泼而至,船依在柳树下,被柳树遮蔽着。雨停后,又起程,最终安然无恙。距离郡中还有数里,泰岩又对舟人说:“前面村子树木掩映,有酒旗从树梢中露出,应该能买到酒吧?”舟人说:“好的。”就拿着酒壶离开了。泰岩就询问船尾的女子:“你是干什么的啊?你为什么一个人跟从那个髯者行舟呢?我担心那髯者不是个好人,更何况那髯者又是做什么的啊?你心里一定明白,向我说一说吧。”女子抽泣着说:“你说得不对,我也是为官者的女儿。从前跟从父母出行到三泖湖,夜里遇到了强盗,他们杀死了我的父母,扔到湖中,掳掠了钱财和我。忽然见那髯者从黑暗中跃入舟中,一个人杀死了数十名强盗,又带着我离开,我哭着求死。那髯者说:‘现在你父母已经死了,你孤单单的一个人要依靠谁呢?幸而你的仇人已被杀死,我会慢慢地寻找你的亲戚,送你回去,即使找不到你的亲戚,我也会给你找一个好男子,让你出嫁。我坚守道义不会污辱你,不会像那群强盗的做法一样。’我因此忍死留在此处。”说罢,泪如雨下。泰岩又说:“船很小,你们两个人怎么一起生活呢?那髯者最终怎么做的?”女子说:“自从我来了后,那髯者总是睡在船板上,即使刮风下雨也不叫苦。他停船没有固定的地方,所交往的,也不止一个人。他们在一起所谈论的话,我都不明白,他们每次都是痛饮后离去。夜晚,他一定登到高处观星斗,回到舟中常闷闷不乐,我也不太了解他为什么这样。”舟人买酒回来后,斜视着那女子,好像已知道她所说的话,看起来有点儿生气的样子,泰岩了解这些后,对他佩服为异人,作长揖向他请罪。于是煮酒坐下,相谈甚欢。舟人就说:“我和您萍水相逢,希望拿几句话赠送给您。天下大乱,各自珍重,我也从此离开。”问起他的姓氏和家乡,舟人说:“现在天下这么乱,哪里还需要这些呢?”最终没有说。到了郡里,两人感慨叹息着分手,以后最终没有再相遇。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7.下面是一份求职信的正文部分,其中有五处用语不得体,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日前惠顾贵校网站,得知招聘教师的消息,很希望能到贵校高就。本人毕业于天一大学化学专业,是一名有四年工作经验的高中化学教师。现附上我的简历,请您拜读。如有意向,可以与我洽谈。不胜感谢!参考答案:(1)“惠顾”改为“浏览”;(2)“高就”改为“就职”或“工作”;(3)“拜读”改为“阅读”;(4)“可以”改为“请”;(5)“洽谈”改为“联系”。【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要依据语境,看准对象,注意适应场合,把握语体,仔细判断。(1)“惠顾”,指光临;惠临。商家多用于欢迎顾客。文中用于自己浏览网站,不恰当,应改为“浏览”。(2)“高就”意思是放弃原来的工作,去担任地位较高的工作,现常用于问别人在什么地方工作,是一种尊称。材料中用来指自己去对方学校工作,不得体,可改为“就职”或“工作”。(3)“拜读”,读别人作品或书信的敬词。材料中指对方阅读自己的简历,不得体,应改为“阅读”。(4)“可以”语气不够尊重,应改为“请”。(5)“洽谈”,是指对一定的经济事项,双方当事人之间进行初步的接洽、商谈,以探索其实现可能性的行为。用在此处不得体,应改为“联系”。【点睛】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这类题目命题往往着眼于:①依据语境,用语准确句式恰当;②看准对象,用语讲究分寸;③适应场合,巧妙用语;④把握语体,既要注意区分书面语和口语,还要注意区分各类文章的语体要求,如书信、公文、广播稿等等。因此学生在平时学习和复习中要注意积累并能够正确使用生活中常见的谦敬词语,解答时一定要考虑交际场合、对象和目的。8.下列诗句与画面意境最不相符的一项是(
)A.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B.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C.对局清宵解客醺,坐窥玄妙杳难群。D.春来故国归无期,人言秋悲春更辈。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诗句中的内容是“对局”,画面中只有一个人,诗歌和画面的内容不吻合。9.以下面的语句为开头,续写一段话。要求至少引用一句名言,举出一个事例,段末引出结论。100个字左右。《菜根谭》有句话:“处世让一步为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示例:“让”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美德。孔融让梨,折射出尊长敬兄的修养操守;鲍叔牙让利管仲,彰显出宽容大度的人格魅力;张英“让他三尺又何妨”,成就了“六尺巷”的千古美谈。为人懂得谦让,不斤斤计较,不锋芒毕露,内心定会云淡风轻,生活定会安宁幸福。【详解】本题考查扩展语段、续写语段。首先审题,注意细节要求。本题实质是考查考生议论段的写作。开头语句其实已经明确语段的话题,即谦让。考生可以稍微分析一下第一句,然后提出自己的论点,如为人处事要懂得谦让、“让”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美德等。后面按照要求围绕观点运用道理论据(名人名言),事实论据证明观点;最后回扣论点,引出结论。注意字数要求。10.下面是国内第一部深入探索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纪录片《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的宣传语,请在空缺处填上适当的词或句子,使语段逻辑严谨,语言流畅。(5分)文明走向不同的道路,
①
。当希腊雕塑遇见中国书法,当罗马帝国遇见
②
,当达芬奇遇见
③
,当巴洛克遇见东方水墨。因遇见而超越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农村土地置换与现代农业发展合作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公寓租赁与绿化养护合同2篇
- 2025年度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合同3篇
- 2025年度物流企业人事员工劳动合同更新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网络安全公司股权合作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智能门窗控制系统开发与应用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养殖场土地流转与租赁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全新托管班节假日托管服务合同2篇
- 2025年度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项目合同管理细则3篇
- 2025年度年度新材料股份收购投资合同3篇
- 建立创新攻关“揭榜挂帅”机制行动方案
- 仓库安全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正式版)SH∕T 3548-2024 石油化工涂料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高清版)JTG 3370.1-2018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第一册 土建工程
- 2024年中国雄安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软件开发含演示评分细则100分
- 2013天津中考满分作文
- 高等数学同济大学第7版 课后习题答案解析完整版
- 单模光缆检验报告
- 公共政策分析简答题
- Q∕SY 1829-2015 抽油机用橡胶盘根验收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