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山西省临汾市罗云中学高二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启蒙思想家的共同主张是:①倡导民主共和
②自由、平等
③重视个人的作用和价值④批判封建制度
⑤为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条件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②③④
D、②③参考答案:C2.“你们想让别人怎么对待自己,就应该怎么对待别人。”下列各项所述于此相近的是A.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D.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参考答案:B【详解】所谓“你们想让别人怎么对待自己,就应该怎么对待别人”是指自己对待别人的态度就是别人对待自己的态度,即所谓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故选B项;A项反映了儒家的道德自省的主张,C项反映了道家朴素的辩证法思想,D项反映了儒家的气节情操主张,都和题意不符,故排除。3.“在这个思想世俗化的时代,古老的神话被怀疑,甚至连上帝也遭遇了审查,因为人们已经习惯于盘根问底。”该“时代”A.人生活的世界开始被关注B.人文主义在欧洲复兴C.人们逐渐摆脱基督教束缚D.社会转型已全面展开参考答案:D启蒙运动时期批判宗教特权和君主专制,倡导世俗化政治,材料“甚至连上帝也遭遇了审查”说明是启蒙运动时期思想主张,该时期欧洲属于思想、政治和经济的全面转型时期,故D项正确;A是智者运动时期;B是文艺复兴时期;西方人们一直信仰基督教,故C项错误。点睛:人文主义在各时期的侧重点古希腊时期侧重于哲学领域,文艺复兴时期侧重于文艺领域,宗教改革时期侧重于宗教领域,启蒙运动时期侧重于政治领域。4.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的是谁A.梭伦
B.伯利克里
C.亚历山大
D.屋大维参考答案:A5.《宋史?艺文志》,载有宋一代,集部(收历代作家的散文、骈文、诗、词、曲和文学评论等)凡二千三百六十九部,三万四千九百六十五卷,较之自战国迄唐之集部,增二倍有余。该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封建政府鼓励民间印刷书籍 B.对外文化交流的需要C.科举考试内容发生较大变化 D.科技、文艺获得较大发展参考答案:考点:3O:宋词和元曲.分析:本题考查宋词和元曲,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唐代开放的社会、繁荣的经济,促进了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期,特别是科举“以诗取士”,直接刺激了诗歌创作的迅猛发展;中外之间和民族之间频繁的文化交流也是推动唐诗辉煌发展的原因.解答:材料“集部(收历代作家的散文、骈文、诗、词、曲和文学评论等)凡二千三百六十九部,三万四千九百六十五卷,较之自战国迄唐之集部,增二倍有余”的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宋代科技、文艺获得较大发展,故D正确;ABC均不符合题意,故ABC错误.故选D.【点评】宋代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以及市民数量的增加,是促使词成为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和标志的物质基础.句子长短不一、能够歌唱的词更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因而受到市民的欢迎,这是词本身的优势.另外,两宋时期社会矛盾尖锐,政治动荡,边患不断,文学家用词更能表达思想感情,这些构成了宋词辉煌的基本原因.6.据《后汉书·蔡伦传》记载:“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筒;其用缣(细绢)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B.文字记载是获得历史结论的首要依据C.社会需求是技术进步的重要原因
D.原料的选择和造纸成本关系不大参考答案:C四大发明。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说明了蔡伦改进造纸术的原因在于竹简太重不便携带,而帛书又太贵不易推广,应该寻找造价低廉而又携带方便的书写载体,这反映出人们对纸的大量需求是推进造纸术改进的重要原因,所以C项符合题意。7.洛克说,某些贵族优于普通人,不是因为他们天生有某些特殊知识或品质,而仅仅是因为他们受到更好的训练。据此可知,洛克()A.主张美德即知识
B.认为权利天赋C.推崇民主共和
D.强调人民主权参考答案:B8.淳熙二年,朱熹与陆九渊兄弟“鹅湖之会”。“鹅湖之会,论及教人。元晦(朱熹)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据此可知,两者的分歧在于()A.世界本原之争B.道统思想之争C.理气关系之争D.治学方法之争参考答案:D【详解】根据题干可知,“鹅湖之会,论及教人”,即双方围绕教人、治学进行了相关讨论,而其中朱熹主张先博览群书而后归之约;二陆兄弟则主张先发明本心而后博览群书,更显示出此处朱熹与二陆兄弟的分歧为治学方法之争。世界本原、理气关系、道统思想等在本题中均未体现。故D项正确;排除ABC三项。9.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上述语句依次运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A.楚辞、汉赋、唐诗
B.楚辞、唐诗、宋词C.唐诗、宋词、楚辞
D、唐诗、宋词、元曲参考答案:C10.在中国古代史上,经常出现地方分裂或叛乱的现象,对这种现象的评述,正确的有:①根本原因是封建经济的分散性②主要原因是某统治政策的失误导致中央弱地方强③破坏生产,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④给我们的启示是地方政权不宜过大,必须保持中央政令的畅通A.①②③B.①②C.②③④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根据材料关键信息,本题考查对古代中国地方分裂或叛乱现象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①②两项是从原因角度进行认识的,正确;③项是从带来的影响角度认识的,正确;④项是从启示角度进行认识的,正确。综上,本题正确答案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地方分裂或叛乱现象·对地方分裂或叛乱现象的认识11.从适应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下列著作最具有进步意义的是(
)A.《海国图志》
B.《农政全书》
C.《资政新篇》
D.《天朝田亩制度》参考答案:C12.《沈氏农书》中记载:“家有织户,织与不织,总要吃饭,不算工本,自然有赢。”这段话反映了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A.与农业相结合,竞争力强B.生产方式落后,效率较低C.以营利为目的,面向市场D.生产成本较低,自给自足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原文意思是说:家里有织布机,不管织不织布,由于人总是要吃饭的,所以不算人工的成本,所以织布总归会有盈余。说明了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是一个生产成本低廉,自给自足的现象,因此D符合题意。A项家庭手工业主要满足自身需求,竞争力不强,故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家庭手工业主要满足自身需求,不以营利为目的,故C项排除。考点:中国古代经济结构的特点·中国古代的手工业·家庭手工业【名师点睛】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考查小农经济的特点,这也是高考的重点考察点之一。小农经济特点: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具有分散性。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少有交换,具有封闭性。③注重精耕细作,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具有落后性。13.自元代起直至清末废科举,“四书”始终与“五经”并列,而且被视为“六经之阶梯”,为初学者所必读,而其实际地位和影响则是凌驾于“五经”之上的。“四书”地位的提升A.巩固了孔孟在儒学中的地位B.冲击了孔子在儒学中的影响C.取代了“五经”的文化价值D.源于程朱理学地位的官方化参考答案:D【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四书”“五经”是朱熹提出的,因此,题干材料“自元代起直至清末废科举……‘四书’地位的提升”中“四书”地位的提升,反映了理学地位上升,源于程朱理学地位的官方化,故D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孔、孟在儒学中的地位西汉后始终是稳固的。因此,题干材料“自元代起直至清末废科举……‘四书’地位的提升”并没有巩固孔、孟在儒学中的地位,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孔、孟在儒学中的地位西汉后始终是稳固的,“冲击了孔子在儒学中的影响”是近代的“新文化运动”,不符合题意,故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以“四书”“五经”为主,并没有取代“五经”的地位,也不会取代“五经”的文化价值,故C错误。14.《宋史》中出现了一批下列人物名字——王克己、张先忍、陈从信、赵安仁、钱端礼、张忠恕。从中可以推测他们深受当时哪种思潮的影响A佛学
B法学
C道学
D理学参考答案:D15.某中学举办一次文艺活动,邀请一些专家学者来校演讲,演讲的主题包括:司汤达的小说创作、巴尔扎克与人间喜剧、列夫·托尔斯泰与俄国革命等,还安排了一个音乐会,由钢琴家表演一场“柴可夫斯基之夜”。这次文化活动的风格,应当定为:A.印象派的
B.浪漫主义的
C.批判现实主义的
D.后现代主义的参考答案:C16.卢梭说:“行政权力的受任者决不是人民的主人,而只是人民的官吏,只要人民愿意就可以委任他们,也可以撤换他们;对这些官吏来说,这决不是订立契约的问题,而只是服从的问题”。这体现他主张A.制定契约限制官吏滥用职权
B.个人意志凌驾于公权之上C.反对用暴力手段解决官民对立
D.官吏行使权力需接受人民监督参考答案:D17.“凡在自己的土地和邻地之间筑篱笆的,不得越过自己土地的界限;筑围墙的应留空地一尺;挖沟的应留和沟深相同的空地;掘井的应留空地六尺”(《十二铜表法》)这表明罗马法
(
)A.调节个人财产关系的法律已见端倪
B.意在保护贵族阶层利益C.以《十二铜表法》为其成熟的标志
D.利于稳定罗马帝国秩序参考答案:A18.戴维·格雷斯《西方的敌与我》一书中写道:“在1947—1949年欧洲外交的主要目的,就是说服美国在1945年胜利的仅仅几年后再次回到欧洲,并无限期地停留下来。”这一“目的”达成的标志是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D.“柏林墙”的修建参考答案:C【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是要求美国把重心放在欧洲,材料涉及到是美国在1945年胜利以后再次回到欧洲,意思是说,要把美国的军事重心转移到欧洲,这主要体现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上,故C正确;杜鲁门主义是政治方面遏制苏联,不是军事“无限期地停留下来”,故排除A;马歇尔计划是经济援助西欧帮助西欧复兴,与军事无关,故排除B;“柏林墙”并非美国修建且晚于北约的成立,是美苏冷战的重要标志建筑,与材料无关,故排除D。19.苏轼曾经指出“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农,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旱之岁,必须放免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散而田荒,后日之失必倍于今故也。”材料说明宋朝()A.地主具有开展民间赈济的社会责任感B.农村中租佃经营关系已经非常普遍C.地主与佃户之间存在相互依存关系D.减免租税已经成为地主的经常行为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文字“非行仁义……必须放免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散而田荒,后日之失必倍于今故也”说明宋代地主减免佃农地租并非是为了行善或施行仁义,而是因为佃农在无力生产和逃亡时地主的损失会更加严重,这表明地主与佃户之间存在紧密的相互依存关系,所以答案选C,A项显然与题意相反,BD两项材料无法直接体现。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古代农业的特点20.“未经检讨反省的生命是没有生存价值的生命。”表明苏格拉底
A.探讨人类社会,开创希腊哲学的新方向
B.强调生命的伟大意义、决定作用C.追求美德、教化人民、改善人类的灵魂
D.主张不断认识自我,追求生命真谛参考答案:D21.“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停止内战,一致对外”、“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将革命进行到底”,上述口号所反映的历史发展主题是A.工农武装割据
B.抗击外国侵略
C.民主革命
D.推翻国民政府统治参考答案:C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指在工农武装割据理论下的革命发展趋势,“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是抗击日本侵略时的口号,“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将革命进行到底”是三年解放战争时为推翻国民政府统治的口号,总之,这些口号都反映了反帝反封这一主题思想,都属于民主革命范畴,答案为C。22.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说,文化辐射有各种成分,其中“非重要成分所引起的阻力小于决定性成分引起的阻力,因为非重要成分不会引起因社会的传统生活方式受冲击而造成的猛烈、痛苦的动乱……”。中国近代前期的西学,“非重要的成分”主要指A.修铁路、办船政、建设海军B.采择万国律例,定宪法公私之分C.倡民主、谈科学、写白话文D.提高中华民族的心理和文化素质参考答案:A洋务派所提出的“中体西用”思想,只主张学习西方技术,没有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修铁路、办船政、建设海军”也只是停留在器物层面,属于“非重要成分”,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相对温和,故A项正确;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借鉴西方法律,在中国设立宪法,实际上意味着对君主专制的否定,这是制度层面的学习,属于“重要成分”,故B项错误;“倡民主、谈科学、写白话文”是从政治、科学、文化等角度对社会进行全面的、猛烈的、痛苦的改造,属于“重要成分”,故C项错误;“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与“中国近代前期的西学”不符,D错误。23.如果道路因水灾或其他变故而毁坏时,邻近该道路的土地所有者,应该在道路未修复前任他人在自己土地上行走。罗马法这一规定反映了A.法律制度有重大缺陷B.个人权益无关紧要C.公共利益高于个人权益D.奴隶主特权受保障参考答案:C【详解】依据材料可知,道路两岸的土地虽是个人所有,但由于涉及到公众利益,而规定允许在必要范围内让公众使用,这体现了公共利益为先的原则。故答案为C项。A项,材料体现了罗马法规定的详细,不能说明法律制度不健全,排除;B项,材料中所有权人提供“义务”的前提是“道路未修复前”,虽然在一定程度损害了个人利益,但不等于说个人利益无关紧要,排除;D项,材料信息没有体现对奴隶主利益、特权的保护,排除。【点睛】表明类选择题是高考中相对稳定的题型,该类选择题主要借用了“表明”或“说明”、“反映”、“旨在”、“体现”一词“相当肯定地显示”的含义。它要求考生获取材料中比较确切的信息,重点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试题的题干部分一般描述历史现象,考生需要根据所学知识,用简洁的语言准确、清楚地概括现象背后的历史结论。一般解题步骤有三步,第一步:概括材料的主体信息;第二步:联系选项,进行“等价转换”。“等价转换”是指第一步概括出的主体信息要与选项完全匹配;第三步:检验其他选项的正确性。24.“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该历史事件记载于A.《诗经·国风·秦风》;《春秋·鲁桓公十八年》B.《诗经·国风·秦风》;《战国策·秦策》C.《战国策·秦策》;《史记·秦始皇本纪》D.《战国策·秦策》;《史记·商君列传》参考答案:D25.1645年左右,英国一批科学家开始每周在伦敦聚会讨论科学研究等问题。……1662年,查理二世颁发特许状,批准成立英国皇家学会,旨在利用和完善自然知识,促进自然知识的增长。上述历史现象得以出现的历史条件有()A.工业革命的展开
B.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C.生物进化论的确立
D.牛顿力学体系的形成参考答案:D本题解题要抓住时间信息和主题来分析,采用排除法。工业革命的展开是在18世纪,生称进化论的确立在19世纪,牛顿力学体系的形成在17世纪中后期,ACD项排除。26.欧洲共同体的建立,是战后欧洲走向联合的步骤。它的形成和发展产生的影响不包括A.使西欧经济走向繁荣
B.美国经济霸主地位严重动摇
C.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D.消除西欧国家的矛盾使政治走向稳定参考答案:D27.“春者天之所以生也。仁者君之所以爱也;夏者天之所以长也,德者君之所以养也;霜者天之所以杀也,刑者君之所以罚也。……天有春生夏长冬杀,人也有仁慈德爱刑罚,天有是理,人有此行。”材料主要论述A.大一统思想B.“天人感应”思想C.万物的本原是道D.“君权神授”理论参考答案:B【详解】材料“天有春生夏长冬杀,人也有仁慈德爱刑罚,天有是理,人有此行”反映了天与人有相通之处,这体现了“天人感应”的思想,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大一统思想和君权神授的思想,故AD项排除;C项是道家思想,排除。【点睛】解题时抓住题干关键信息“天有春生夏长冬杀,人也有仁慈德爱刑罚,天有是理,人有此行”。28.顾炎武说:“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他批判的是A.贵族专权 B.君主专制 C.地方割据 D.八股取士参考答案:B本题考查了明末清初顾炎武的思想。明末清初不存在贵族专权,所以A不符合题意;明末清初没有地方割据,故排除C;由“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可知题干主要反映了君主专制的相关内容,与选官制度无关,所以D不符合题意,故选B。29.中国近代化的历程起步于()A.鸦片战争时期B.洋务运动时期C.百日维新时期D.辛亥革命时期参考答案:B30.古代中国人对牛有着特殊感情:吃猪肉但很少吃牛肉,杨柳青年画等民间风情画很多以牛为题材,民间有“牛郎织女”“太上老君骑牛入函谷关”等传说……造成这一现象的关键因素是()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B.佛教的广泛传播C.封建统治者实施愚民政策
D.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参考答案:D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孔子作为一个文化符号,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被赋予了不同的象征意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史记?孔子世家》的记载中,有许多同时代的隐士对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孔子极尽嘲笑之能事,或讽刺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或嘲笑他“自腰以下不及禹者三寸,垒垒若丧家之犬”等。材料二
“孔子之道,其本在仁,其理在公,其法在平,其制在文,其体在各明名分,其用在与时进化……故曰孔子‘圣之时者’也。”——康有为《春秋笔削大义微言考序》“孔学则严等差,贵秩序,而措而施之者,归结于君权。……于帝王驭民,最为合适,故霸者窃取而利用之以宰制天下”“儒教之最缺点者,在专为君说法,而不为民说法”。——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儒学统一时代》材料三
大思想家伏尔泰从18世纪后期起开始接触中国文化,他特别推崇中国的儒家思想,对孔子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房间里常年挂着一幅孔子画像。他反对君主专制,希望有一位开明君主,因此,儒家的“民为贵,君为轻”被他当做武器来攻击封建君主专制。伏尔泰推崇孔子的另一方面,是他认为孔子是用道德的说服力而不是用宗教的狂热和个人崇拜来影响别人。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同时代人“矮化”孔子的原因。(2分)(2)依据材料二中的两则材料,概括康有为、梁启超对儒学看法的异同。(3分)(3)根据材料三,说明伏尔泰推崇儒家思想的原因(不得照抄原文)。(2分)参考答案:(1)当时百家争鸣,各学派之间相互攻击;孔子思想不适合当时社会变革的需要。(2分)(2)同:都认为儒学强调“贵贱有序”的统治秩序;(1分)异:康有为认为儒学具备平等、进化的思想(1分);梁启超认为儒学是维护专制的思想根源,是民主的障碍。(1分)(3)儒家的某些观点是抨击封建君主专制的有力武器;儒家思想注重道德的说教。(2分)32.(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鸦片战争前,一些具有反封建民主思想的人士,如頋炎武、吴敬梓、曹雪芹等人开始对科举制度进行大胆、辛辣的批判:鸦片战争后,受西方民主启蒙思想影响的人士对科举制进行了更猛烈更深入的批判。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对科举制的批判尤为激烈,称其“箍人心”,“坏人才”,“毁实业”。在社会舆论的巨大压力下,清政府于1905年正式废除了科举制.此后一个世纪,对科举制的上述评价一直是史学界的主流现点。近年来,史学界对科举制重新评价的观点抬头,并且得到越来越多的支持。新现点认为科举制度是古代中国的伟大创举,它不仅对古代中国的政治、教育、文化等多个领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而且对近代以后的中国和世界的文明进步产生了推动作用。科举制实际上是近代欧洲兴起的文官制度(即公开考试选拔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源头。现在我国实行的高考制度某种意义也是古代科举制的继承和发展。评论材料中有关科举制度的观点。(12分)(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参考答案:1、赞成第一种观点:科举制度对历史发展起消极作用。理由:(1)单纯以儒家文化考试成绩录用人才,使具有真才实学的优秀人才,特别是技术性人才受到排斥;(2)科举考试以四书五经为主命题,以八股文进行考试,强化了儒家的正统地位,培养顺从皇帝的奴仆,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民主启蒙思想的发展;(3)科举考试忽视科技知识,不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是近代中国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4)科举考试选拔的人才缺乏科技和实用知识,无法满足近代工业发展的人才需要;(5)科举制不利于学习西方近代科技文化,不利于近代新式学校发展和教育近代化。2、赞成第二种观点:科举制度对历史发展起积极作用。理由:(1)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2)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3)促进了唐诗的繁荣;(4)促进了古代儒学教育的发展,弘扬了重文重教的社会风气;(5)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对近代欧洲兴起的文官制度和现在我国实行的高考制度具有借鉴作用。(观点明确给2分,论述严谨合理给10分,合计12分。其他情况酌情给分。)
33.(23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
(1950年9月27日)当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时……在俄国代表缺席的情况下,安理会以九票对零票通过一项决议,谴责北朝鲜的这次侵略行为,并要求共产党军队从朝鲜撤出。
材料三
威胁世界和平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天下并不太平。近几十年来,虽然世界范围的大战没有打起来。但小规模的地区性冲突乃至战争时起时伏。据统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上发生过120多次较大的战争,死亡人数约1200万。
材料四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了新的表现,是危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某些国家大肆鼓吹“新干涉主义”,妄图建立由西方价值观主导的世界,竭立推行单边主义,四处插手,干涉别国内政,导致了一些国家和地区矛盾激化,局势紧张。
材料五
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总之,南方得不到适当的发展,北方的资本和商品出路就有限得很,如果南方继续贫困下去,北方就可能没有出路。——邓小平《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二战后德国和朝鲜半岛的分裂状况有何共同特点?(3分)概括指出造成两者分裂状况的最重要原因。(3分)
(2)材料二中投票表决结果的高度一致反映了什么问题?(4分)朝鲜战争与冷战格局是怎样的关系?(4分)
(3)依据材料三、四,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人类的和平事业面临的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有哪些?(4分)
(4)材料五中邓小平就当今世界局势着重阐述了哪两大问题?(2分)这两大问题之间有何关系?(3分)参考答案:(23分)(1)共同特点:先被分区占领,后又分裂为两个独立国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