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南溪中学高一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南溪中学高一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2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南溪中学高一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2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南溪中学高一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2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南溪中学高一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南溪中学高一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以下哪一项能够证明我国古代钢铁冶炼技术的高超?(

)①西周晚期,已有铁器出现②两汉时期有了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③东汉杜诗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④南北朝出现灌钢法⑤16世纪以前,中国钢铁冶炼技术和产量一直领先世界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参考答案:D2.到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沿海地区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A.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B.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C.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D.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参考答案:C3.在西周分封制下,诸侯对周王的义务主要有①世袭统治②定期朝贡③镇守疆土④随从作战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参考答案:D4.明清时期,徽州木刻版画蓬勃发展,作品内容多为《二十四孝图》《状元及第》《包公打龙袍》《昭君出塞》等。这一现象反映了A.程朱理学的传播B.地域性商帮的形成C.市民阶层的兴起D.活字印刷术的发展参考答案:A【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十四孝图》中主要强调“孝”等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内容,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包公打龙袍》通过故事情节体现了忠孝的观念;《昭君出塞》通过歌颂昭君为了汉匈两族的边疆安宁和百姓免遭战争之苦而远嫁塞外的故事,宣扬忠孝观念。根据所学知识,明清时期,歌颂忠孝观念的木刻版画蓬勃发展说明这时期程朱理学的传播有关,故A选项正确;地域性商帮的出现原因更多与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有关,材料没有体现商帮的问题,故B选项与材料无关;材料体现的是明清时期忠孝观念广泛传播的原因,与市民阶层的兴起无关,故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明清时期,徽州木刻版画蓬勃发展”,与活字印刷术的发展无关,故D选项错误。5.“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这一商业现象不可能出现在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参考答案:B6.“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这反映出的手工业生产形态是A.工场手工业B.家庭手工业C.官营手工业D.民营手工业参考答案:B【详解】“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这反映出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这是古代中国小农经济特点,小农的家庭手工业生产的产品多供自己消费和缴纳赋税,具有自给自足的特征,故B正确;工场手工业是资本主义经济早期的生产组织形式,不符合题意,排除A;官营手工业和民营手工业不符合“一夫不耕……一女不织”,排除C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一夫不耕……一女不织”联系所学小农经济的特点分析解答。7.明清时期,京杭大运河沿岸出现了许多会馆。下列对这一历史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会馆管理商业贸易的政府机构

B.会馆的出现是各地政府重视商业发展的结果C.会馆是孕育资本主义萌芽的场所

D.会馆出现与明清商帮密切相关参考答案:D本题主要考查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状况,根据所学知识,会馆是商业机构;会馆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反映了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即商帮的实力的增长;会馆是商业领域出现的现象,资本主义萌芽是在生产领域里出现的。故选D。8.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最为密集和完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内在的原因在于A.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

B.“重农抑商”、“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C.由于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

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参考答案:B9.1919年,俄国兴起了“背口袋活动”。人们背着口袋往城市运粮,解决自己的粮食问题或工业品短缺问题。莫斯科居民所需粮食的2/3是这些人解决的。这说明:A.“背口袋”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

B.苏俄政府支持这种交换活动C.“背口袋”暂时填补了市场的缺失

D.工农业发展失衡的弊端显露参考答案: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对材料信息的提取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材料“1919年”可知,这时的苏俄采取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排斥市场,因此“背口袋活动”有助于暂时填补了市场的缺失,所以答案选C,排除A;B并不是主要的说明,排除;D与材料无关,排除。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0.二十世纪末,我国第一次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载入宪法。外电评沦:“这是中国第三代党中央核心人物关于未来治国方略和政治走向上的一个公开宣示。”将这一治国方略写入宪法的会议是A.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C.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

D.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参考答案:D11.“日本鬼子野心狼,侵略中国逞凶狂。全国军民齐奋起,打得日寇投了降。”此童谣反映了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A.得到了海外华侨的大力援助

B.进行了正面战场的抵抗C.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D.实行了全民族抗战参考答案:D12.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裹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裹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B.英国的棉布价格更具优势C.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D.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参考答案:C由题干材料“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及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由于中国自然经济的强烈抵制,外国商品在中国滞销,这才导致英国商人用滞销的棉布包装中国生丝,故C项正确;包装布变化与质量无关,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可以满足外包装的需要,故A项排除;英国棉布运到中国是为了销售,不是为了包装,故B项排除;包装布的变化不能体现出中国生丝在英国的销售情况,故D项排除。点睛:材料“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是解题的关键。13.“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是《诗经·大雅》中记载的有关西周宗法分封制的史料,其译文为“大国是屏障,大族是栋梁。为政有德国安宁,宗子是城墙”。该史料反映了西周①国家的管理方式②血缘家族的特点③官僚政治的特点④实行分封制的目的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诸侯是国家的屏障说明分封的目的;大宗是国家的主干说明血缘家族的特点,因此②④在题干中都是分封制的具体内容之一,都体现了国家的管理方式这一整体概念。故选C。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14.《英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如果把1688年前后的历史变化联系起来看,谁也无法否认它是英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次以政变为形式的革命,而且视野拉的越长,其革命性就越明显。”这种革命性主要表现为A.国家权力的重心决定性地自国王转至议会B.推翻了封建专制王权,建立了议会制共和国C.实现了从传统社会向近代民主社会的转变D.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参考答案:C15.下图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过的材料。据此判断,他的研究课题应该是A.“中英较量”

B.“屈辱中国”

C.“跨洋交接”

D.“血溶于水”参考答案:A16.下列言论反映的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是A.“海内一命以上之官幷出于朝廷,州郡无复有辟署之事”B.“我朝罢相┄分理天下事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C.“军国大计,罔不总揽┄┄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D.“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参考答案:A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海内一命以上之官幷出于朝廷,州郡无复有辟署之事”指的是中央统一任命地方官员,这是反映了中央集权思想,故A项正确;“我朝罢相,分理天下事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指的是明太祖废除丞相,这是加强皇权的表现,故B项错误;“军国大计,罔不总揽,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指的是设立军机处,这是加强皇权的表现,故C项错误;“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指的是地方权力的扩大,这不利于中央集权,故D项错误。17.“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工农学兵,工农学兵,大联合,大联合。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帝国主义,齐奋斗,齐奋斗!”以上是北伐军歌的歌词,据此我们可以判断北伐战争的时代新特点有()①各革命阶级阶层实现大联合②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③共同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④革命志士前赴后继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工农学兵,工农学兵,大联合,大联合。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帝国主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伐战争是各革命阶级阶层实现大联合,故①正确;当时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故②正确;北伐战争是各革命阶级共同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故③正确。材料无法体现革命志士前赴后继,故④排除。故①②③组合正确,故A正确。②③④组合错误,故B排除。①③④组合错误,故C排除。①②③④组合错误,故D排除。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北伐战争18.毛泽东著名的词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抒发了博大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这首《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的陕北。毛泽东写这首词的时候,中国工农红军A.开创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粉碎了国民党的三次军事“围剿”C.开赴抗日战争的前线

D.胜利完成了两万五千里长征参考答案:D19.公元前215年,秦始皇下令毁天下城郭;刘邦建立汉朝后,要求县以上的治所一般均须筑城。两位皇帝,一个“毁城”,一个“筑城”,看似矛盾,但其意图均在于()A.巩固中央集权B.承认土地私有C.发展商品经济D.抑制诸侯势力参考答案:A【详解】材料中“秦始皇下令毁天下城郭”是为了消除六国贵族的势力,巩固统一;“刘邦建立汉朝后,要求县以上的治所一般均须筑城”,均是为了加强对这些地方的管理,其共同目的都可概括为巩固中央集权,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土地制度及商品经济内容,故BC排除;秦始皇没有分封诸侯,所以说不上抑制诸侯势力,故D项错误。20.明朝时,出现了刘球、将钦、海瑞等一大批士大夫,他们与皇权抗争时表现出了不屈不挠、前仆后继的精神;同时,也有许多大臣撰写“青词”巴结崇道的世宗,相当部分土大大形成“阉党”。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是A.宦官权力的加强B.宰相制度的废除C.士大夫信仰的丧失D.君主专制的强化参考答案:D材料体现贤臣和君主之间的抗争不断,也有巴结君主以提高自身地位的大臣的出现,究其原因在于君主专制的强化,引起贤臣的不满和被一些别有用心的大臣所利用,D符合题意;A说法较为片面,不能反映全部材料信息;材料没有涉及丞相制度的废止问题,B不正确;D与材料“一些士大夫与皇权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争”不符。点睛:本题考查了明代政治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他们与皇权抗争时表现出了不屈不挠、前仆后继的精神;同时,也有许多大臣撰写‘青词’巴结崇道的世宗,相当部分土大大形成‘阉党’”的理解和掌握,结合所学材料所述现象的出现均源于君主专制的强化。21.《唐律》规定:“距府十丈无市,商于舍外半丈,监市职治之”,“诸侵巷街阡陌者,杖七十;若种植垦食者,笞五十。各令复故。”材料主要说明唐朝A.商品经济繁荣B.重视城市治理C.刑罚较为严酷D.城市秩序混乱参考答案:B【详解】依据材料可知,唐代对商业活动进行严格的管理,并实行相应的处罚措施,这说明唐朝重视城市的治理,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唐朝政府对商业活动的严格限制,并未体现此时商品经济繁荣;C选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对违反规范的商业行为进行处罚,无法看出刑罚的程度严酷;D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对商业行为严格规范,并未体现出城市秩序混乱。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22.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A、英国基本上接受美国的“怀特计划”并接受美国领导

B、“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成立确立了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霸主地位C、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的召开使美国取得了对会议的控制权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成立及其投入运作参考答案:D考察世界货币体系建立。1945年,根据《布林顿森林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成立和运作。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取得了这两个机构的控制权。这样,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建立起来了,即布林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故应选D。23.“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这则纪功石刻说的是()A.周天子分封天下B.秦统一六国C.“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D.嫡长子继承制确立参考答案:B“六合”代表的是战国七雄中除秦国外的六国,“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说明六国已经被统一;而“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说明了皇权的至高无上和封建社会“家天下”的本质。因此选B。A是分封制;C是夏朝;D是宗法制。24.孟德斯鸠指出:“暴君之所以有权力,正在于他剥夺别人的生命”,“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基于此认识,他提出A.人民主权B.天赋人权C.三权分立D.自由平等参考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孟德斯鸠主张实行三权分立来限制权力,选项C正确;孟德斯鸠并未提出人民主权说,选项A排除;天赋人权是卢梭的理论,选项B排除;自由平等不符合材料中要求限制权力的认识,选项D排除。【点睛】解题关键是对“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的理解。25.《奥巴马执政百日》一文对中美关系的概述:美国是中国之民国立宪的榜样,二战抗日的盟军,朝鲜战争的对手,七十年代制衡苏联的新盟友,改革开放的模仿对象,九十年代制裁中国的牵头人,世贸组织的介绍者,台湾现状的维持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下列说法能够印证上述材料观点的是①维新派主张以美国式政体改造中国政治

②朝鲜战争是冷战背景下的局部“热战”③美国的干涉是中国分裂的重要国际因素

④制衡苏联是中美关系正常化的重要因素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参考答案:A26.《贸易打造的世界》一书中说:“17、18世纪时,英国的纺织业靠着差不多100%关税的保护,避免了廉价的印度纺织品的进口冲击。直到成为全世界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英国才拆掉这些壁垒。即使在19世纪末自由贸易的鼎盛期,印度作为英国殖民地,仍然是自由贸易的禁区,多种工业品的市场基本上只准英国人插足。”材料旨在说明A.英国的贸易政策取决于国家利益B.工业革命瓦解了英国的贸易壁垒C.英国始终固守贸易保护主义政策D.英国与印度之间的不平等贸易关系参考答案:A题干中说到英国从17、18世纪到19世纪末的贸易政策变化是从“差不多100%关税的保护”到“拆掉这些壁垒”和“印度作为英国殖民地,仍然是自由贸易的禁区”,这表面看起来自相矛盾的贸易政策都是为了保证英国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故选A;由“即使在19世纪末自由贸易的鼎盛期,印度作为英国殖民地,仍然是自由贸易的禁区”可以说明B的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B;由“直到成为全世界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英国才拆掉这些壁垒”可知英国并没有始终固守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所以可以排除C;D仅仅是题干材料的一部分,故没法完整反映材料主旨,所以排除D。点睛:在选择题里有一类题,是考查考生准确表达的能力的,就是选项中会有若干个说法比较绝对的选项,这种选项一般情况下是违背史实的,只要是看到类似“全”“都”“最”“完全”“彻底”“一切”等类的词汇时,考生需要特别关注,根据所学知识就可以很轻易的判断其对错,如果将错误的直接排除掉,就可以大大减小试题的难度,甚至于排除之后直接就出现了正确答案。这一题就可以据此排除掉ABD,直接出现正确答案了。27.史学家傅斯年认为,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表中摘编自明清相关史志资料,显示了明清时期江南经济的主要变化。根据傅斯年的观点,此表可以证明松江府“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由供百万之赋……全赖此(棉织)一机一杼”。苏州府“郡城之东,皆习机业。……计日受值”;盛泽镇“供以蚕桑为业”。嘉兴府王江泾镇“多织绸,收丝缟之利,居者可七千余家……”湖州府“俗皆织绢”;“惟湖以蚕……官赋私负咸取足焉”;南浔镇“烟火万家”。①商品经济比较发达

②纺织业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③市镇经济繁荣

④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迅速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参考答案:C28.西汉“文景之治”垂范后世。汉高祖“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至文帝时,“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百姓“皆背本趋末”。晁错称这种现象是“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上下相反,好恶乖迕(违背.抵触)”。这表明汉初A.商业活动的发展有利于经济恢复B.商业畸形发展造成了农民的贫困C.官商勾结使抑商政策未取得成效D.重农抑商政策背离了农民的意愿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看,虽然汉初实行了重农抑商政策,但至文帝时,“商人已富贵矣”,百姓“皆背本趋末”,表明商业活动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发展,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农民的贫困,也没有体现官商勾结,排除B,C。重农抑商政策是我国封建时代的基本经济政策,在一定时期内符合封建社会小农经济的要求,因此排除D。正确答案为A。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重农抑商政策·重农抑商政策的作用29.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原则,其中“存异”主要是指保留各国的A.风俗习惯

B.宗教信仰

C.社会制度

D.不同目标参考答案:C30.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文中的两个“制”分别是A.分封制和郡县制

B.宗法制和郡县制

C.分封制和皇帝制

D.世袭制和行省制参考答案:A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下图为1950~1980年美国军费开支变化图。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1)导致A阶段军费上升的主要历史事件是什么?B阶段军费下降的主要原因有哪些?(2)中美关系在A、B两个阶段分别具有怎样的特点?参考答案:(1)主要事件:朝鲜战争。原因:20世纪70年代经济危机,国力下降;实行全球战略收缩。(2)A阶段:美国遏制和孤立中国,中美对抗。B阶段:中美逐渐结束对抗,走向缓和。本题以美国军费开支为切入点,考查中美关系。A段为1950~1953年,这个时期美国军费增长迅速,与朝鲜战争有关,这次战争导致中美对抗,美国遏制和孤立新中国;B段为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中期,美国军费呈下降趋势,原因可以放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危机和全球战略收缩的背景下考虑,随着美国实力的下降,为了对抗苏联的威胁,中美逐步结束对抗,关系趋向缓和。32.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现代化的新纪元。而五四运动以来大幅前进的中华民族的复兴,在抗日战争中得到了全面提升。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揖美追欧,旧邦新造”,十分集中地概括了以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力追不舍的社会政治目标和为之奋斗不息的方向。……当南京临时政府公布了第一首民国国歌的时候,“揖美追欧,旧邦新造”已由革命派的意向变成了中华民族的共同意向。——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二中国出席巴黎和会的代表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这是鸦片战争以来在中国民意基础上,中国政府代表第一次对国际条约说了“不”字。从此以后,由于中国社会出现新的生产力、新的阶级、新的思想和主义,中国社会在……各方面出现了新的积极向上的因素,出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沉沦”转而“上升”的趋势。——张海鹏《走向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材料三在日本军国主义者野蛮侵略下……不管是国内的居民还是海外的华侨,都同样难以抑制地热血沸腾,聚结成一个整体去抵抗外来的侵略者。……这场战争也引起国内各派政治势力彼此消长的大变化。……许许多多的中国人,正是通过在这场战争中的实际观察,才真正认识中国共产党并团结在它周围。——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请回答:(1)材料一中“旧邦新造”反映了革命派怎样的意向?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阐释以孙中山等为代表的革命党人是如何“揖美追欧”的?(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从‘沉沦’转而‘上升’趋势”的主要原因。(3)据材料三,谈谈你对中国抗日战争历史地位的理解。综合上述材料,从政治角度归纳推动近代中国走向民族复兴的重要因素。参考答案:(1)意向:建立民主共和国。阐释:借鉴美国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建立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临时约法》,依据国情,实行责任内阁制。(2)原因:(经济)民国初期民族工业的发展;(政治)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登上历史舞台领导五四运动;(思想)五四新文化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三民主义推动国共合作,开展国民革命。(3)理解: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大大增强;为共产党领导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因素:革命政党的领导;人民民族民主意识的增强。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分析史料论证观点并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意向,依据材料一,结合孙中山的民权主义分析得知,“旧邦新造”反映了革命派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国;第二小问阐释,依据材料一,结合武昌起义后,孙中山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等史实加以分析说明即可。(2)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分析史料论证观点并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二“由于中国社会出现新的生产力、新的阶级、新的思想和主义,中国社会在……各方面出现了新的积极向上的因素”,结合20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史实,从经济、阶级、思想的角度分析“从‘沉沦’转而‘上升’趋势”的主要原因。(3)第一小问理解,依据材料三“不管是国内的居民还是海外的华侨,都同样难以抑制地热血沸腾,聚结成一个整体去抵抗外来的侵略者”,结合所学抗日战争的意义,可以得出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大大增强;依据材料三“这场战争也引起国内各派政治势力彼此消长的大变化。……许许多多的中国人……真正认识中国共产党并团结在它周围第二小问因素”,结合所学抗日战争的意义,可以得出为共产党领导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第二小问因素,综合材料一二三,结合前面所回答的问题,从领导者和人民的角度分析概括即可。考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意义;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抗日战争·意义33.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虽然雅典民主制不得不以马其顿亚历山大征服而告结束,但其民主传统却得以遗赠后世,如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和《雅典政制》——这些著作流传下来,经中世纪而到近代——近代的英国两院议会制,法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议会制与中世纪英国议会制及法国三级会议,乃至古代希腊民主传统有着历史渊源。

——《浅析欧洲民主的渊源》材料二

西方国家实行的代议制度,是一种间接民主的形式,其核心是经过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议会,它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由于各国的政体不同,议会在国家政权组织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有所不同。材料三

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四

以下是新中国民主制度示意图: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雅典民主传统遗赠后世的主要途径,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雅典为后世创造了哪些民主运作方式?(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19世纪英、美、德三国的政体分别是什么?(3分)(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秦朝、元朝是如何针对现实环境的变化设置相关制度来加强对地方控制的。(3分)(4)材料四的示意图再现了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三大民主制度,请根据图中的序号写出合适的政治制度内容。(3分)参考答案:(1)途径:通过思想家的著作流传。(1分)方式:法治基础上的差额选举制、

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四选三3分)(2)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总统制共和制;德国:君主立宪制

(3分)(3)西周:分封制

秦朝:郡县制;

元朝:行省制(3分)(4)人民代表大会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分)34.近代中国内忧外患,在时人的日记中多有记录反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粤西)遍地皆盗……盖承平久,孳息(繁殖生息)繁衍……地不能增而人加众,至二、三十倍,故相率为盗以谋食……取才之涂(途)太隘。逆匪杨秀清、韦昌晖(辉)石达开之才皆非今翰詹(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