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节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课件1_第1页
《第7节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课件1_第2页
《第7节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课件1_第3页
《第7节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课件1_第4页
《第7节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课件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水循环复习提问1、空气的组成成分有哪些?2、在自然界,一切生物都在不断地呼吸,吸进_____,放出_____。3、光合作用需要吸收___和___,制成有机物,同时释放出_____。问题:在自然界中,生物不断地进行呼吸,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那么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否会因此而增加,而氧气是否会因此而减少呢?一、自然界中的氧循环讨论:鱼缸内养的鱼多了,鱼会因缺氧而死亡,有什么办法让鱼缸内的氧气增多?换水、使用增氧气泵、养水草等。【实验】取A、B两个密闭的钟罩,在A、B钟罩中分别放入植物和蜡烛、然后将两个钟罩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观察A钟罩内蜡烛熄灭时间为____________;而B钟罩蜡烛熄灭的时间为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快慢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能释放氧气AB产生氧气的途径:绿色植物的光合植物消耗的氧气途径1、各种燃料的燃烧2、动植物的呼吸作用3、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机物【讨论】大自然中,氧气消耗的途径有哪些?产生氧气的途径主要在哪些?CO2O2大气中的O2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物质燃烧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大自然中氧气随着__________而减少,但随着植物的_____而增加,周而复始地进行循环,这就是自然界的氧循环。生物呼吸物质燃烧植物光合作用微生物分解有机物O2CO2生物的呼吸和物质的燃烧光合作用【思考】根据氧的循环原理,在塑料大棚可以用什么方法使农作物产量增加?【思考】根据氧循环的原理,在屋内可以用什么方法来使空气保持清新?

开窗通风,使用空气清新装置、白天放置绿色植物。适量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肥水管理,增强光照,夜间适当降温等。阳光,是朋友还是敌人?臭氧层二、保护臭氧层②O2====2O紫外线O+O2======O31、臭氧(O3)③臭氧不稳定

O3======

O+O2

大气中的臭氧90%聚集在距地面20-35千米处的大气平流层里,即臭氧层。

①是氧气(O2)的同素异形体;蓝色、带有腥臭味的气体。2、臭氧层【讨论】臭氧层对人和生物的影响?

臭氧层可以把太阳射来的大部分致命的紫外线吸收,从而阻挡和削弱过强的紫外线直接射到地面上而危害生命。3.臭氧层位于距地面

处的

里,集中了地球上约

的臭氧。20~30千米平流层90%大气分为五层:外层暖流层;中间层;平流层;对流层;臭氧层:物质是地球3/4的大气质量和全部水汽以及固体杂质。特点:有强烈的对流运动。使天气发生复杂多变的现象,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厚度:两极是8千米,赤道是17---18千米。阻挡和削弱过强的紫外线,对生物起保护作用南极臭气空洞①臭氧层的现状:臭氧层正遭受破坏,变薄,并出现臭氧空洞。

3、保护臭氧层

地球南北两极的臭氧空洞,大如北美、高似珠峰。

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就像一个巨大的蓝色的水滴。计算机模拟表明:大气层中臭氧每减少1%,皮肤癌患者就增加2%,白内障患者增加0.6%;大气层中臭氧减少2.5%,

每年死于皮肤癌的人数就

增加1.5万;大气层中臭氧减少10%,

海洋中10米深的鱼苗会在15天内死亡,大豆会减产4成……

1、电冰箱、空调器的致冷剂氯氟烃的排放;2、过量的二氧化碳渗入;3、太空火箭喷出的氧化氮以及高空飞行的飞机喷出的尾气;4、大量使用化肥等。②臭氧层被破坏的原因:氯氟烃等物质对大气中臭氧的破坏作用电冰箱与氟里昂

氟里昂(“氯氟烃”)是一种电冰箱常用的冷冻剂。它还可以作喷雾剂、电子元件清洗剂、塑料发泡剂等。这种化合物不断排入大气到达平流层,遇太阳光照射就分解臭氧的氯气和氯的化合物,使臭氧结构浓度大量降低。最新的计算表明:由于氟氯烃在世界范围的广泛使用,今后30年中,大气层的臭氧将减少16.5%。其后果将是十分严重的。阅读:③保护臭氧层的措施禁止生产、使用含氯氟烃的致冷剂、发泡剂、洗洁剂、喷雾剂等化学物质。

1、国际上先后于1985年和1987年制定了《维也纳公约》和《蒙特利尔议定书》。我国1989年加入了维也纳公约,1991年加入了减少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保护臭氧层,中国在行动2、使用无氟冰箱。3、我……小结本节知识点生物呼吸物质燃烧植物光合作用微生物分解有机物O2CO2一、氧循环:二、保护臭氧层1、臭氧:蓝色、带有腥臭味的气体;2、臭氧层在距地面20~35千米的平流层里;3、臭氧层可吸收太阳中的大部分紫外线;4、氟里昂等气体会破坏臭氧层。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A植物白天进行光合作用,晚上进行呼吸作用()

B动植物的呼吸作用相似,都是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C少量的紫外线对生物有一定的好处()

D臭氧层在距离地面10—12千米()2.大自然中,消耗氧气的途径主要有()

A各种燃料的燃烧B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C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机物D以上都是课堂练习3.大气中的臭氧层是保护地球上生物免受紫外线伤害的“保护伞”,臭氧是一种()

A混合物B氧化物C单质D化合物4.空气中氧气在紫外线的作用下,变成臭氧的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臭氧和氧气是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

B臭氧是多个原子构成的化合物

C氧气转化为臭氧的变化为化学变化

D臭氧和氧气都存在于大气中1.√√×

×

2.D

3.C4.B练习1、自然界中产生氧气的途径主要是_______,消耗氧气的途径主要是___________。2、臭氧的化学式是_______,臭氧能阻挡过强的紫外线对人的皮肤、眼睛甚至___________都会造成伤害,会影响_________的生长,会破坏____________,组碍各种农作物和树木的___________作用。为什么把动物和植物同处在一个空间里,能使动物和植物的生命活动都能较长时间地维持下去?动物呼出的二氧化碳供给植物光合作用需要,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供给动物呼吸,这样在一定时空内建立起了一种平衡,使动物和植物的生命活动能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维持下去。讨论

近些年,深圳等地家里流行一种生态球,其构造是外部用透明玻璃制成的密封球,球内有水,水中有几条小鱼,还有一些水草等。请你分析这种球放在家里的什么位置合适,为什么?并说明球内水草和小鱼能共同长期生存的原因?答:这种球放在窗户边阳光照到的位置较为合适,因为只有在阳光照到的位置,球内的水草才能进行光合作用。球内的小鱼和水草能长期共同生存的原因是水草靠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这些刚好能为小鱼提供食物和氧气,而小鱼产生的二氧化碳恰好是水草光合作用的原料,小鱼消化的排泄物又能为水草提供肥料,所以它们能长期共同生存。【课外作业】1、写一篇关于保护臭氧层的小论文,题目自拟,字数在800字左右。

2、探究温室效应的成因,了解温室效应的利弊,以及控制、防止过度温室效应的措施。写成一篇1000字左右的小论文。题目自拟。碳是构成生物的基本元素之一,自然界中的碳可以是单质或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在大气中二氧化碳占空气总体积的0.03%,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是通过二氧化碳来完成的。我们生活中,哪些物质含有碳元素?呼吸作用表达式为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与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之间有什么关系?分析上述两个表达式,你有什么发现?光合作用的表达式为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酶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淀粉)+氧气光叶绿素煤石油和天然气光合作用呼吸死亡的生物水生植物死亡微生物分解作用CO2CO2呼吸光合作用腐败生物呼吸自然界中碳的循环主要有哪些途径?自然界中碳的循环讨论作用→CO2光CO2作用物光CO2作用物吸收→体内氧化→CO2动植物光CO2作用物光CO2作用物残体→微生物分解作用→CO2残体→地下漫长反应→煤、石油、天然气动植物动物植物呼吸有机光合有机有机有机光合光合光合燃烧读P67图:自然界中碳的循环主要有哪些途径?光合作用

植物呼吸作用

动物吸收→体内氧化

动植物残体→微生物的分解二氧化碳

有机物地下漫长反应→煤、石油、天然气→燃烧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通过什么被消耗的?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被消耗,又随动植物的呼吸作用、有机物的燃烧以及腐烂分解等过程,源源不断地重新释放出来,结果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数量与重新释放出的数量大至相等。碳循环现代工业迅速发展,人类大量燃烧煤和石油等燃料,这对碳循环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增加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的量,从而破坏了碳在自然界的平衡,致使大气温室效应增强,从而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并引起一系列的后果。讨论清水把它们同时晒一小时左右的杯内水温高。你认为其中的原因是:盖玻璃片太阳光能透过玻璃,使水面温度升高,而水面的放射却很少能穿透玻璃,因此有保温作用。

将两只塑料瓶中分别标上记号:甲、乙,在甲、乙中分别装满空气和二氧化碳,塞上带玻璃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在水平位置各放入一滴红墨水,将它们放在同一环境下(如同一地点的太阳下或灯光下照射),观察玻璃导管中红墨水的位置变化。结果发现乙瓶中红墨水向外移动得快,这个实验可证明什么?空气二氧化碳甲乙证明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大气中二氧化碳具有与温室玻璃相似的作用,对地球起着保温作用,这种作用称为温室效应。温室效应二氧化碳像温室玻璃一样,来自太阳的光能能很好地穿过到达大地使地面温度升高,而地面的反射却很少能穿透这层二氧化碳,使得它具有保温作用。温室效应的成因:温室效应有什么利弊?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防止温室效应的加剧?提倡植树造林,使用氢能、水能、太阳能等不产生二氧化碳的燃料等。适度的温室效应能保证地球上的气温衡定,适于动植物生存。近百年来,由于大量使用燃料,加上森林面积因滥砍滥伐而急剧减少,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量增加较快,致使温室效应加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并引起一系列恶果。全球变暖可能引起海平面上升,直接淹没沿海城市和良田。变暖的地球通过破坏食物和淡水资源,使千百万人无家可归,并以各种难以预测的方式传播疾病。同时,由于气候异常,将造成农作物蛋白质含量下降,病虫害增加,粮食大幅度减产等。利:弊:讨论措施:1、CO2占空气总体积的0.03%;自然界中CO2的循环如下图所示,在A处不参与该循环的是()

A、生物的呼吸作用B、含碳燃料的燃烧C、发展利用氢燃料D、人和动物的呼吸练一练C2、下列情况会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多()A、利用石灰水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B、汽车数量增加C、发展太阳能、水能以代替煤、石油等燃料D、植树造林

3、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是通过二氧化碳来完成的,自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