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_第1页
某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_第2页
某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_第3页
某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_第4页
某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某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前言根据xx有关文件精神,作过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的县、市、区须编制“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本规划由xx分局承担编制,xx作技术指导,并提交xx批准执行。编制依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第394号令《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地质灾害管理暂行办法》******人民政府令第33号《******地质环境管理条例》《******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实施细则--(修订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建议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建议稿)第一章地质灾害现状、发展趋势预测与防治工作进展******风景名胜区(以下简称******)位于******北东部,地处***北山原向丘原过渡的斜坡地带,地形起伏大、地质构造较为复杂,地质环境脆弱,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山地面积占85%,是典型的山地。地理坐标为:。。。。。。。。。。。。。。。。。。。。。。。。。。。。。。。。。。。。。。。。。南北宽28.11km,面积425.73km2。其东、东南、东北部与***接壤,西、西南、西北与***相连。下辖4个乡,54个行政村居。本区属中山缓坡谷地和丘陵洼地,地势西高东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在1200米至1800米之间,境内高差悬殊大,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地面零星破碎,属溶蚀侵蚀山地地貌。******属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气候区,夏季盛行东南风,冬春季盛行西北风,因位于低纬度、高海拔的高原山地,具有低纬度、高海拔高原山地气候区的特点。根据******相邻气象局的统计资料反映:多年平均气温13.89C。一月平均气温3.627C,七月平均气温23.31C。极端最高气温35.4C(1958年4月23日),极端最低气温为-10.0C(1977年2月9日),全年平均日照时数1300小时左右,多年平均蒸发量1234.90mm;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0%,最大92%,最小69%,多年平均降水量954.88mm(1969~1999年),最大年降水量1265.10mm(1996年),最小年降水量718.20mm(1981年)。年内降水量时空上分布也不均匀,雨季为四月至十月,降雨量达834.76mm,占全年降水量的87.42%,一月至三月以及十一至十二月为枯季,降雨量为120.13mm,占全年降雨量的12.58%。见表1-1多年月平均降雨量表表1-1单位:mm月份123456789101112多年降雨量19.2917.8926.3576.97139.66177.55146.61113.39114.4266.1633.1923.4954.88比例(%)2.01.872.768.114.6218.6015.3511.8711.986.933.472.45100岩土体的物理、化学、生物等风化作用强烈。在这些复杂的地质构造、地层岩性、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地形地貌及气象水文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构成了区内复杂的地质环境,并在自然和人类工程活动的共同作用下,引发了多种地质灾害,使区内生态地质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带来较大的损失和严重的危害。地质灾害的产生与发展,与******人类工程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应该认识到,地质灾害的防治,不仅仅是对已发生或将发生的地质灾害进行综合治理,更重要的是制定合理措施,避免或减少有利于地质灾害发展的因素,科学地制定防灾、减灾对策,并有效地组织实施,可以避免和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一、地质灾害现状实地调查显示,区内地质灾害的发育与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形地貌、人为工程活动及降雨量等有密切联系。地质灾害在全区各个乡镇均有分布,在分布数量上、密度上,以**乡为最,**次之;在空间分布上,受地质构造因素和人类工程活动的综合影响,其空间展布格局不均衡,其次为人类工程活动强烈的地区成带出现,如沿煤矿开采区有多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在时间上,主要发生在每年的雨季,一般每年的5~8月为集中降雨期,是区内地质灾害的高发期,约占调查总数的85%。据本次调查,共发现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66处,其中地裂缝25,滑坡15处,崩塌15处,泥石流7处,地面塌陷4处。共造成财产损失914.万元。地质灾害隐患点共威胁居民4125人,威胁财产3744.5万元(表1-1)。表1-1******风景名胜区地质灾害点汇总表单位地质灾害点数(个个)总数重要一般******661353**乡22418**乡21615乡211乡21219二、地质灾害发展趋势全县稳定性差的地质灾害点61处,占地质灾害点总数的92.4%;稳定性较差的地质灾害点3处,占地质灾害点总数的4.5%;评价结果详见表1-3、1-4、1-5。其险情按1-2表划分:表1-2地质灾害灾情和险情分级标准险情分级受威胁人数(人)潜在经济损失(万元)小型<10<500中型10~100500~50000大型100~100005000~100000特大型≥1000≥10000表1-3******各乡(镇)地质灾害稳定性统计一览表稳定性分级乡、镇稳定性差稳定性较差稳定合计221832191合计6131表1-4******地质灾害稳定性统计表稳定性分级灾害类型稳定性差稳定性较差稳定合计地裂缝2525滑坡113115崩塌1515泥石流77地面塌陷44合计55101=SUM(ABOOVE)66表1-5******风景名胜区地质灾害点一览表序号野外编号位置灾害类型规模(m3)稳定性威胁对象人数(人)威胁财产(万元)险情1001xx村桶井地裂缝小型差01.0小型2002xx村石笋地面塌陷小型差01.0小型3003xx村化窝滑坡中型较差01.0小型4004xx村白泥嘎地裂缝小型差52.25小型5005xx村中寨滑坡小型较差01.0小型6006xx村化窝滑坡小型较差01.0小型7007xx村硫磺厂潜在滑坡小型差212.55中型8008xx村石垭口地面塌陷小型差01.0小型9009xx村石笋三组滑坡小型差01.0小型10010雨灌小学滑坡小型差29020中型11011xx村歪嘴坡地裂缝小型差728500大型12012xx村岩脚崩塌中型差18261.5大型13013xx村大水井地裂缝小型差2011.0中型14014xx村祝家塘地裂缝小型差2011.0中型15015锦星村五指山地裂缝小型差7236.6中型16016石笋村马家洞滑坡小型差10060大型17017岩脚村薄刀山崩塌小型差100108大型18018岩脚村七组崩塌小型差6419019石笋村小箐组崩塌小型差140120大型20020岩脚村八组地面塌陷小型差111021021岩脚村七八组地裂缝小型差252422022xx村岩口潜在崩塌中型差6529.25中型23023xx村岩口地裂缝小型差3921.95中型24024xx村岩口崩塌小型差01.0小型25025xx村堰塘垭口滑坡小型差02.0小型26026xx村枫香沟地裂缝小型差6023中型27027永兴村税门口地裂缝小型差134.65中型28028竹盈村田坝崩塌小型差2013.0中型29029xx村枫香沟潜在崩塌小型差144.7中型30030xx村大洞口潜在崩塌小型差62.3小型31031永兴村响水滑坡小型好01.0小型32032竹盈村公岩脚潜在崩塌小型差94.45小型33033xx村苏家洞潜在崩塌小型差158.75小型34034xx村二道门滑坡小型差62.3小型35035桃园村干田坎滑坡小型差00.5小型36036xx村犁树坪地裂缝小型差131100大型37037永兴村吕家寨地裂缝小型差165250大型38038xx村高家寨地裂缝小型差1212中型39039永兴村皮家寨尖山山地裂缝小型差8080中型40040xx村风堡洞地裂缝小型差2415中型41041青杠村关塘南滑坡小型差01.0小型42042白岩脚煤矿中间地裂缝小型差64小型43043炉山村箐脚组滑坡小型差12小型44044后坝村高枧组滑坡小型差14650大型45045东风村松林组崩塌小型差52150中型46046东风村岩口组崩塌小型差96200中型47047东风村岩脚组崩塌小型差123120大型48048东风村发新组崩塌小型差155125大型49049沙沟村箐口组地裂缝小型差4220中型50050庆丰村庆丰组地裂缝小型差4120中型51051迎丰村群益组地裂缝小型差83120中型52052迎丰村香樟组地裂缝小型差61160中型53053迎丰村凉境组地裂缝小型差9360中型54054迎丰村永丰组地裂缝小型差95小型55055大水村大水组地裂缝小型差238300大型56056庙脚村岩脚组地裂缝小型差4630中型57057庆丰村地裂缝小型差1318中型58058在拱村桃元组滑坡小型差5015中型59059龙峰村林山组地面塌陷小型差65180中型60060龙峰村大炉组泥石流小型中易发2021中型61061龙峰村纸厂泥石流小型中易发203300大型62062龙峰村小坡组泥石流小型中易发77100中型63063龙峰村岩脚组泥石流小型中易发3930中型64064龙峰村天桥组泥石流小型中易发3340中型65065龙峰村塘坊组泥石流小型中易发3020中型66066龙峰煤洞泥石流小型中易发24100中型合计三、防治工作进展******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对一些危害较大的地质灾害进行了应急处理,如因人工采矿等引发的地质灾害进行了搬迁处理,截止到xx年xx月,已经将受威胁的278户1237人迁出地质灾害影响范围。对崩塌等地质灾害点,监测比较困难,大多采取巡查措施。第二章地质灾害防治原则和目标根据******地质灾害的产生,发展及其防治管理现状以及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目的,系统地规划和综合防治地质灾害。在地质灾害现场调查及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城镇开发建设、重要工程布置、矿山开采和规划,划分地质灾害防治等级区段,制定防治方案,实施安排及保障措施,为******有计划、科学的进行防灾和地质灾害防治监督管理提供基本依据。同时,为地方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城镇建设提供依据。一、防治指导思想******地质灾害防治的指导思想是: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把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与经济发展、旅游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处理好长远与当前、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以群测群防为主要手段,以调查监测评价为科学基础,以维护人民财产安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保障社会稳定为基本出发点,围绕构筑******防灾体系目标,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在地质灾害防灾减灾中的主导地位,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防灾预警系统,加大地质灾害的治理力度,不断改善生存环境,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社会稳定,实现国民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二、******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对地质灾害防治的要求******全区类型复杂多样,区域环境地质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地质灾害发育,这不仅给当地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危害,同时也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影响了社会的安定。由于受地理、地质环境制约和各种因素及人类工程活动影响,在自然和人为工程活动的作用下,地质环境条件遭到破坏,生态环境失调,地质灾害频发,不仅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而且制约了当地国民经济的发展。为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目标,促进社会稳定与发展,必须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采取“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的方针,从保护自然生态和地质环境入手,从国民经济建设的各项规划着手,大力宣传并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强化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矿山、厂矿企业及公路部门的环保意识,采取多种措施和技术手段搞好环境保护工作,防止自然生态和地质环境进一步恶化,尽可能避免和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将地质灾害的损失和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逐步改善自然生态和地质环境,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三、防治的基本原则1、以人为本;2、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3、按客观规律办事,因地制宜,讲究实效;4、统筹规划,重点突出,量力而行,分步实施;5、各级政府实行辖区负责;6、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谁受益谁出资;7、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8、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和水平;9、国土资源行政部门监督管理下的部门责任制。四、防治目标根据***、***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成果,结合******国民经济建设发展需要,对已有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防治,预防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产生,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和规章制度,使各类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危害减少到最低限度。(一)总体防治目标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十一五”及今后一段时期全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总体目标是:掌握******内地质灾害的分布状况与危害程度,加强地质灾害治理工作力度,使已有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得到治理。建立起相对完善的地质灾害法律法规体系和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地质灾害防治监督管理体系,认真执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严格控制人为引发地质灾害的发生,使新的地质灾害隐患发生率降低。将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覆盖到全区范围,并初步形成全区专业监测骨干网络,在各乡镇等地质灾害实行立体监测。建立和完善全区地质灾害空间数据库,向社会提供主要地质灾害信息实时查询。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努力实现从过去分散的、被动应急的状况向有组织、专门化、主动性的状况改变,同时加大地质灾害宣传教育力度,使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得到加强。(二)分期防治目标近期(2008年—2010年)防治目标:完善地质灾害防治监督管理体系,积极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宣传,通过工程技术措施使地质灾害得到初步控制。将区内66处地质灾害隐患点落实监测责任人,实行监测岗位负责制,逐级签定责任书。完成区内大型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防治工作,消除对2701人,财产2114.5万元的威胁,。中期(2010年—2015年)防治目标:建议健全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完善地质灾害奖惩制度,完成区内中小型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防治工作,消除对1424人,财产1630.25万元的威胁,降低地质灾害发生频率和损失。远期(2016年—2020年)防治目标:加大地质环境管理保护措施,以改善地质环境为根本目的,使全县地质灾害发生频率和损失有明显降低。(三)分期防治任务1、将各期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纳入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规划中,并付诸实施;积极争取国家、省政府和市政府的支持,利用西部开发机遇,力争专项资金以弥补地方财政的不足;依据规划和管理原则结合县经济实力,有计划有重点地安排防治工作。2、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生态环境法规制度的建设,加大依法管理力度,理顺管理体制,完善地质环境管理机构。3、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如电视、广播、报纸、文艺节目等)形式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提高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管理部门人员专业知识,使之能适应、胜任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工作。4、通过近、中、远期的防治工作,总体规划在2015年前对管理区境内66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实施地质灾害防治措施,消除4125人生命财产安全的灾害隐患,预测可避免或减少经济损失3744.75万元。第三章地质灾害易发区和重点防治区第一节易发分区的划分与评价一、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原则地质灾害易发区主要依据地质环境条件,参考地质灾害现状和人类工程活动划定,地质灾害易发分为高易发区、中易发区和低易发区三类。经调查,******主要地质灾害为地裂缝,其次为滑坡及崩塌。区内地质灾害发育,矿山分布广泛,故全区均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分区命名原则:以“区域地理名+易发程度”进行分区命名。二、地质灾害分区特征及评价按上述原则,各分区详述如下(表4-3):地质灾害高易发区(A):面积425km2,为******全部,包含**乡、—乡、**乡、**乡54个村,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区内地表水系发育,地形坡度变化大,一般20-50度,地貌类型复杂多样,侵蚀地貌为主,也有中低山溶蚀-侵蚀峰丛洼地、峰林谷地地貌。区内构造较复杂,最新地层为河谷地段的第四系,其次为三叠系,最老地层为前旦系板溪群,包括Q、T2g、T1f、P3w、P2m+q岩性变化大,为灰岩、白云岩、泥质灰岩、页岩、石英砂岩等。区内人类工程活动强烈,主在表现为采矿、切坡修路、工业和民用建设等。该区内地质灾害点分布密集,规模较大,共有各类地质灾害点66处。其中:地裂缝25处,占地质灾害点的37.9%,滑坡15处,占地质灾害点的37.9%,崩塌15处,占地质灾害点的37.9%,泥石流沟7条,占地质灾害点的37.9%,地面塌陷4处,大型地质灾害隐患点13处。主要危害对象为公路设施及住户等,共威胁4125人,威胁财产3744.75万元。第二节重点防治分区的划分原则与评价一、基本原则地质灾害防治分区主要依据灾害点和隐患点的重要性、易发分区以及******经济建设发展规划来划分。可划为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重点防治区根据地质灾害现状和需要保护的对象确定。地质灾害防治点根据地质灾害隐患点重要性和危害程度,将地质灾害防治重要性分为重要防治点和一般防治点二类。根据《******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管理办法》,地质灾害等级根据表3-3划分,防治级别为大型或以上的地质灾害为重要防治点(表3-4),防治级别为中小型的地质灾害为一般防治点(表3-5)。表3-4地质灾害防治等级分级标准死亡人数(人)受威胁人数(人)直接经济损失(万元)潜在经济损失(万元)小型<3<100<100<500中型3~10100~500100~500500~50000大型10~30500~1000500~100005000~100000特大型≥30≥1000≥1000≥10000表3-3地质灾害点防治表序号灾点编号灾害名称位置威胁人数(人)预测经济损失(万元)稳定性防治级别防治点分级防治期防治措施1011地裂缝张xx村歪嘴坡728500差大型重要防治点近期防治搬迁表3-4******中小型地质灾害点隐患点防治表序号灾点编号灾害名称位置威胁人数(人)预测经济损失(万元)稳定性防治级别防治点分级防治期防治措施1001地裂缝xx村桶井01.0差小型一般防治点中期防治填埋2002地面塌陷xx村石笋01.0差小型一般防治点中期防治填埋3003滑坡xx村化窝01.0较差小型一般防治点中期防治清除滑体4004地裂缝窝村白泥嘎52.25差小型一般防治点中期防治搬迁避让5005滑坡xx村中寨01.0较差小型一般防治点中期防治清方支挡6006滑坡xx村化窝01.0较差小型一般防治点中期防治清方支挡8007潜在滑坡xx村硫磺厂212.55差小型一般防治点中期防治清方支挡9008地面塌陷xx村石垭口01.0差小型一般防治点中期防治填埋10009滑坡xx村石笋三组01.0差小型一般防治点中期防治清方010滑坡雨灌小学29020差中型一般防治点近期防治支挡截排水012崩塌xx村岩脚18261.5差中型一般防治点近期防治搬迁11013地裂缝xx村大水井2011.0差小型一般防治点中期防治搬迁避让12014地裂缝xx村祝家塘2011.0差小型一般防治点中期防治搬迁避让13015地裂缝锦星村五指山7236.6差小型一般防治点中期防治搬迁避让016滑坡石笋村马家洞10060差中型一般防治点近期防治支挡截排水017崩塌岩脚村薄刀山100108差中型一般防治点近期防治清除危岩14018崩塌岩脚村七组64差小型一般防治点中期防治搬迁避让019崩塌石笋村小箐组140120差中型一般防治点近期防治清除危岩15020地面塌陷岩脚村八组1110差小型一般防治点中期防治搬迁避让16021地裂缝岩脚村七八组2524差小型一般防治点中期防治搬迁避让17022潜在崩塌xx村岩口6529.25差小型一般防治点中期防治搬迁避让18023地裂缝xx村岩口3921.95差小型一般防治点中期防治搬迁避让19024崩塌xx村岩口01.0差小型一般防治点中期防治清除危岩025滑坡xx村堰塘垭口02.0差小型一般防治点中期防治清除滑体20026地裂缝***xx村枫香香沟6023差小型一般防治点中期防治搬迁避让21027地裂缝***永兴村税门门口134.65差小型一般防治点中期防治搬迁避让22028崩塌***竹盈村田坝坝2013.0差小型一般防治点中期防治搬迁避让23029潜在崩塌***xx村枫香香沟144.7差小型一般防治点中期防治搬迁避让24030潜在崩塌***xx村大洞洞口62.3差小型一般防治点中期防治搬迁避让25031滑坡***永兴村响水水01.0好小型一般防治点中期防治清除滑体032潜在崩塌***竹盈村公岩岩脚94.45差小型一般防治点中期防治清除危岩033潜在崩塌***xx村苏家家洞158.75差小型一般防治点中期防治清除危岩034滑坡***xx村二道道门62.3差小型一般防治点中期防治支挡排水035滑坡***桃园村干田田坎00.5差小型一般防治点中期防治支挡排水036地裂缝***xx村犁树树坪131100差中型一般防治点近期防治搬迁避让037地裂缝***永兴村吕家家寨165250差中型一般防治点近期防治搬迁避让038地裂缝***xx村高家家寨1212差小型一般防治点中期防治搬迁避让039地裂缝***永兴村皮家家寨尖山8080差小型一般防治点中期防治搬迁避让040地裂缝***xx村风堡堡洞2415差小型一般防治点中期防治搬迁避让041滑坡***青杠村关塘塘南01.0差小型一般防治点中期防治清方042地裂缝***白岩脚煤矿矿中间64差小型一般防治点中期防治搬迁避让043滑坡大水乡炉山村箐脚脚组12差小型一般防治点中期防治搬迁避让044滑坡大水乡后坝村高枧枧组14650差中型一般防治点近期防治支挡截排水045崩塌东风村松林组52150差小型一般防治点中期防治搬迁避让046崩塌东风村岩口组96200差小型一般防治点中期防治搬迁避让047崩塌***东风村岩脚脚组123120差中型一般防治点近期防治清除危岩048崩塌***东风村发新新组155125差中型一般防治点近期防治清除危岩049地裂缝沙沟村箐口组4220差小型一般防治点中期防治搬迁避让050地裂缝庆丰村庆丰组4120差小型一般防治点中期防治搬迁避让051地裂缝迎丰村群益组83120差小型一般防治点中期防治搬迁避让052地裂缝迎丰村香樟组61160差小型一般防治点中期防治搬迁避让053地裂缝迎丰村凉境组9360差小型一般防治点中期防治搬迁避让054地裂缝迎丰村永丰组95差小型一般防治点中期防治搬迁避让055地裂缝***大水村大水水组238300差中型一般防治点近期防治搬迁056地裂缝庙脚村岩脚组4630差小型一般防治点中期防治搬迁避让057地裂缝庆丰村1318差小型一般防治点中期防治搬迁避让058滑坡在拱村桃元组5015差小型一般防治点中期防治搬迁避让059地面塌陷龙峰村林山组65180差小型一般防治点中期防治搬迁避让060泥石流龙峰村大炉组2021差小型一般防治点中期防治疏导排挡061泥石流百纳乡龙峰村纸厂厂203300中易发中型一般防治点近期防治疏导排挡062泥石流龙峰村小坡组77100差小型一般防治点中期防治疏导排挡063泥石流龙峰村岩脚组3930差小型一般防治点中期防治疏导排挡064泥石流龙峰村天桥组3340差小型一般防治点中期防治疏导排挡065泥石流龙峰村塘坊组3020差小型一般防治点中期防治疏导排挡066泥石流龙峰煤洞24100差小型一般防治点中期防治疏导排挡主要城镇分布区、规划的新城镇区、经济开发区、省级以上风景名胜区、遗迹、矿产资源规划区,主要河流、铁路、国道、省道、重要厂矿等划为重点防治区。三、重点防治区分区评价根据以上划分原则将******全部划分为重点防治区,分述如下。******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A1)该区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66处,地裂缝25处,滑坡15处,崩塌15处,泥石流沟7条,地面塌陷4处,重要防治点1处,一般防治点65处,受威胁4125人,财产3744.75万元。重要防治对象:景区公路、管委会及***、***、大水乡、***政府驻地,煤矿山等。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中等,区内地表水系不甚发育,地形坡度变化一般20-40度,地貌组合类型为中、浅切脊状山沟谷。区内构造简单,有少量断裂通过;地层主要为二叠系。岩性变化大,为灰岩、白云岩、泥质灰岩、页岩、煤系地层等。区内人类工程活动较强烈,主要表现为采矿,少量房屋及公路建设等;修公路、建房等切坡活动应加强支护,矿山弃渣应合理堆放,矿山及工程建设场地应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四、重点防治的灾害种类、城镇、重要居民点及重要工程设施一、重点防治的灾种本次调查,******地裂缝25处,滑坡15处,崩塌15处,泥石流沟7条。地面塌陷4处。******重点防治的地质灾害是地裂缝,其次是滑坡、崩塌。二、重点防治的城镇人口密度大,地质灾害较发育,城镇规划区,矿产资源规划密集的乡镇确定为重要防治乡镇,即***、***、***。(一)***乡******政府驻地,主要的城镇规划区,拟建中的***通xx高速的二级公路。地质灾害隐患点22处,重要防治点4处,一般防治点18处,威胁1593人,财产2134万元,近中期防治,采取搬迁避让措施,该乡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主要由人为因素引发,共有8处为采矿引发,7处为其他人类工程活动引发。拥有多个煤矿山等,今后进行矿产开发时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需重点防治。(二)***乡地质灾害隐患点21处,重要防治点6处,一般防治点15处。威胁1720人,财产977.9万元。该乡的地质灾害隐患点4处与人为工程活动有关(主要为采煤),其他为自然原因。根据隐患点的具体情况,采取局部支挡、清方、地表排水等措施来进行防治。(三)***地质灾害隐患点21处,其中重要防治点2处,一般防治点19处。威胁665人、财产580.85万元。该镇地质灾害隐患点中,4处与人为活动有关,17处为自然因素引发。根据隐患点的具体情况,采取搬迁避让、疏导排挡等措施。三、重点防治的居民点重要防治居民点主要有***雨灌小学,xx村,有1个重要防治点,2个一般防治点,共威胁775人,财产522万元;***永兴村,有4处地质灾害隐患点,重要防治点1处,一般防治点3处,威胁258人,财产343万元;***龙峰村,有8处地质灾害隐患点,重要防治点3处,一般防治点5处,威胁492人,财产790万元,大多为泥石流沟,采取疏导排挡措施治理。四、重点防治的工程设施(一)景区公路扩建中,有较大人为切坡工程活动,沿线存在多处滑坡及崩塌的可能,须加强防范。(二)景区设施扩建中,有较大人为切坡工程活动,须加强防范。(三)矿山及其他工程开采中,引发了25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应加强防治。五、重点防治工程***规划建设、***连接xx高速二级公路,矿产资源规划区第四章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第一节总体部署和主要任务一、总体部署和主要任务根据******地质环境条件和地质灾害分布特点,结合国土总体规划以及国民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规划,全面安排地质灾害调查、区划,建立和完善地质灾害监测预报系统,有计划地开展治理工程。******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以地裂缝为主,其次为崩塌及滑坡。以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全面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学习,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建立健全群测群防网络,加强监测预警工作,分期分批对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防治,采取主要措施为避让,少量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勘察治理,部分隐患点采取填塞地裂缝、地表排水、简易支挡等有效的防治措施。处于危险区住户居民应及时撤离。二、具体任务由于******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地质灾害种类齐全,数量众多,需各职能部门紧密配合,共同搞好防灾工作,具体任务如下:1.国土资源部门负责管理区地质灾害的防治管理工作,对各乡地质灾害隐患进行监控的同时,加强防灾预报工作,对现有地质灾害隐患进行分期分批防治,对新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到现场实地调查,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并纳入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积极投抢险救灾,做好搬迁选址地质灾害的评估工作。2.各乡加强对地质灾害预防知识的宣传,在对现有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防治同时,加强对本乡辖区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对发现新的隐患点纳入监测,必要时编制防灾预案及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地质灾害重灾区,应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力度,尤其要加强对人为工程活动的管理,对村民修建房屋要作有建设性的指导,避免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内建房,对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地段建房,修公路及其它设施应作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3.气象部门加强气象预报工作,特别是各区域暴雨或长时间的降雨预报,特别是短期预报,及时将降雨预报送有关部门、乡镇。4.民政部门配合各乡镇投入抢险救灾,做好灾民的善后安排工作,以及做好受地质灾害隐患威胁的居民住户撤迁工作。5.交通部门加强对交通干线,特别是新建的***连接xx高速二级公路、景区其他公路及各通乡公路等,同时,新建或改扩公路干线应作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对易产生滑坡地段要及时支护;崩塌地段要及时清方护壁;对泥石流沟,能避则避,不能避要充分估计泥石流的危害,修建排导渠、防洪沟等。6.工业管理部门加强对工矿企业防治。同时,新建或改扩建企业应作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对易产生滑坡地段要及时支护;崩塌地段要及时清方护壁。加强矿山开采管理,针对矿山弃渣堆放,应修挡墙支挡进行合理堆放,避免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7.城建部门加强对规划新城等的防治,管理区内新建或改扩建企业应作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对易产生滑坡地段要及时支护;崩塌地段要及时清方护壁。8.教育部门配合政府作好学校的监测预警与防治。9.水利水电部门配合政府作都xx江、xx河等河流监测预警与防治。加强水利水电设施隐患排查、防治。10.林业部门合理规划林业用地,加大退耕还林还草力度,对存在地质灾害隐患地段及陡坡耕地进行退耕还林还草。第二节地质灾害隐患点防治分期安排根据地质灾害隐患的危害大小,危险程度,按轻急缓重对27个地质灾害隐患进搬迁避让和治理分期安排建议见表3-3、3-4。第三节防治方案地质灾害治理首先要根据产生地质灾害的原因,界定治理责任,并根据地质灾害特点及地质环境,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根据县内地质灾害特点,治理方案主要有:1.避让方案******内地地质灾害隐患患点多,但较较为分散,避避让是防治区区内绝大多数数地质灾害隐隐患点经济又又合理的措施施,近期搬迁迁主要考虑大大型地质灾害害隐患点和稳稳定差的一般般隐患点,其其他一般隐患患点可以考虑虑在中期搬迁迁。建议见表表3-3、3-4。2.生物治理方案风景内局部地区水水土流失现象象较严重,间间接导致地质质灾害的发生生发展,需从从改善生态环环境出发,严严禁破坏植被被,25度以上坡耕耕地应退耕还还林。3.工程治理方案危险性大,花少量量的经济就可可解决的可采采取应急整治治措施,方法法有:削方减载:即将不不稳定的岩、土土体消除。削削方时应注意意避免形成新新的灾害隐患患。截排水:即修沟拦拦截大气降水水,减少地表表水下渗。护坡:可采用抹面面、沟缝喷浆浆、堵塞裂缝缝、陷坑的方方法。支挡:对于切坡地地段,可采取取简易支挡措措施。第四节群测群群防网络与专专业监测方案案一、群测群防网络络地质灾害群测群防防是指地质灾灾害易发区的的县、乡(镇)两级人民政政府和村(居)发委员会,组组织辖区内企企事业单位和和广大发民群群众,在国土土资源主管部部门和相关专专业技术单位位的指导下,通通过开展宣传传培训、建立立防灾制度等等手段,对崩崩塌、滑坡、泥泥石流等突发发地质灾害前前兆和动态进进行调查、巡巡查和简易监监测,实现对对灾害的及时时发现、快速速预警和有效效避让的一种种主动减灾措措施。能对大范围内大量量的地质灾害害隐患点实施施监测和预警警,能迅速发发现险情并及及时上报,对对滑坡、崩塌塌、泥石流短短临预报来说说,能及时预预警自救,减减少人员伤亡亡和灾害损失失。群测群防系统使专专业监测耳聪聪目明,反应应快捷,能及及时发现隐患患险情,及时时临灾预警,提提高专业监测测的能力和成成效。1.地质灾害群测群防防网络结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防体系由管委委会、乡、村村三级网络和和群测群防点点,以及相关关的传输渠道道和必要的管管理制度组成成。成立各级级的地质灾害害防治领导小小组,管委会会、乡长、村村主任或分管管领导分别任任各级组长,管管委会有关部部门、乡、村村有关人员为为防灾害领导导小组成员。设设立防灾领导导小组办公室室(设在国土资资源部门)及报灾电话话。防灾领导导小组主要责责任是对地质质灾害隐患点点进行监测、预预警、组织搬搬迁撤离,实实施抢险救灾灾以及灾后的的措施。2.监测预警系统管委会防灾领导小小组直管全县县各乡的防灾灾工作,在管管委会和州国国土资源局的的领导下,由由*******国土资源源局组织实施施。主要任务务是:听取各各乡防灾领导导小组的防灾灾工作汇报,收收取各乡地质质灾害隐患点点的监测数据据,绘制各隐隐患点的变化化曲线图,如如发现异常将将信息反馈到到乡防灾领导导小组,同时时指导乡级防防灾害领导小小组的防灾工工作,并于每每年汛前将管管理区地质灾灾害防灾工作作向省国土资资源厅作一次次汇报。乡级防灾害领导小小组分管本乡乡各村的防灾灾工作,在乡乡级人民政府府和国土分局局指导下,由由各乡国土资资源所组织实实施。主要任任务是:编制制大型地质灾灾害隐患点、中中型地质灾害害隐患点防灾灾预案表;听听取村级防灾灾领导小组的的防灾工作汇汇报及收取各各地质灾害村村地质灾害隐隐患点监测数数据,并将信信息传输和数数据报送到上上一级防灾领领导小组;如如发现危险点点立即组织撤撤迁;每年汛汛前前期对本本乡的大型地地质灾害隐患患及在中型地地质灾害隐患患组织一次巡巡查,将巡查查结果报送到到上一级防灾灾领导小组。村级防灾领导小组组负责本村的的地质灾害防防灾工作,由由村委会组织织广大群众,针针对本村的具具体地质灾害害隐患点,实实施群测群防防工作;听取取本村各隐患患点的防灾工工作汇报,收收取各隐患点点的监测数据据,并报送乡乡防灾领导小小组,每年汛汛前初期对本本村灾害隐患患点进行一次次巡查及配合合上一级防灾灾领导小组对对本村大型、中中型隐患点的的巡查工作,将将巡查结果汇汇报到上一级级防灾领导小小组。主要职职责是:1)按照乡地质灾灾害群测群防防工作的要求求,组织开展展本村地质灾灾害群测群防防工作。2)根据隐患点具体情情况,安排、管管理各隐患点点的监测人员员;落实临时时避灾场地和和撤离路线,规规定预警信号号,准备预警警器具;在乡乡防灾领导小小组指导下,填填写避灾明白白卡,向受威威胁村民发放放。3)按要求做好隐患点点的监测记录录和资料上报报。对隐患点点进行变化动动态趋势分析析,根据变化化情况,及时时调整监测工工作,并将调调整情况报告告乡防灾领导导小组。4)按照上级命令,及及时组织群众众疏散避灾;;经上级主管管部门,在危危急情况下可可以直接组织织群众避灾自自救。各级网络工作紧密密配合,逐级级监督、检查查、逐级汇报报,形成信息息传输与反馈馈网络,真正正做到群测群群防。群测群防网络的建建设和运行由由当地政府和和群众完成,各各级地质灾害害防治领导小小组构成*******群群测群防网络络。由地质灾灾害隐患点所所在地的负责责人任监测负负责人,受威威胁的住户或或对象为监测测人进行长期期监测。对已建立好观测点点的隐患点由由确定的监测测人每月定日日观测一次并并记录,记录录下观测的数数据、日期、天天气(睛、阴阴、小雨、大大雨)、观测测人,4~10月为15天监测一次次,遇下雨,雨雨前(刚下雨雨时),雨后后各观测一次次,若下雨时时间长,应一一天观测一次次,注意观测测隐患点其他他变化,发现现异常及时上上报,以便作作好应付,若若遇险情及时时发出预定好好的信号,通通知群众按预预定的路线转转移。对未建建立观测点的的隐患,若建建点及观测有有利可设立简简易位移观测测点,进行观观测,若建点点及观测不利利着目视监测测,随时留心心注意隐患点点的发展变化化,若遇险情情及时通知受受威胁群众避避让,若遇异异常向上级汇汇报。3.地质灾害隐患点防防灾预案包括括以下内容::1)灾害体基本特征,名名称、位置、灾灾害类型、规规模、环境地地质条件、发发展历史、稳稳定性分析、潜潜在危害等;;2)监测方案,监测责责任人、监测测方法、监测测周期、临灾灾状态预测等等;3)应急方案,报警人人、报警方法法、报警信号号、人员撤离离路线等;4)防治建议,群测群群离、专业监监测、搬迁避避让、工程治治理等。二、专业监测建设设方案对******崩塌塌滑坡地质灾灾害隐患点进进行监测,主主要是评价地地质灾害体的的活动性及稳稳定性,通过过动态监测可可以得到崩滑滑变形块体变变形的分布、规规模、位移方方式、方向和和速率等,为为防治工程设设计提供重要要依据;对泥泥石流进行监监测,主要是是确定自然因因素和人为因因素对泥石流流扩展速度和和范围的影响响,为泥石流流防治工程设设计提供一定定的依据。(一)崩塌监测1.监测的任务1)查明崩塌体正在变变形的主要块块体、主要部部位、主要破破坏方式、主主要变形方向向和变形速率率;2)进一步认识崩塌体体的形体特征征,分析其变变形规律、发发展机制,分分析评价崩塌塌体的稳定性性;3)监测崩塌成灾因素素及其强度,分分析评价它们们对崩塌体稳稳定性的影响响。2.监测的方法在崩塌监测中,由由于危岩体位位于陡坡陡崖崖上,给监测测带来较大困困难,近距离离观测可能危危及监测人员员,对大型崩崩塌隐患采用用光学仪器或或光电测量仪仪器进行绝对对位移监测,中中小型隐患采采取巡查方式式进行监测。当当人类活动影影响崩塌体的的稳定性时,应应予监测并建建议其停止。3.监测周期正常监测周期为115天一次,汛汛期、雨季、人人类工程活动动影响时、变变形加剧时一一天一次。4.监测资料的整理与与分析根据所采用的监测测方法和所取取得的监测数数据,采用相相应的数据处处理方法,并并编制水平位位移矢量图、垂垂直位移矢量量图、水平与与垂直位移迭迭加分析图和和位移历时曲曲线。监测过程中,若发发现崩滑体变变形加剧时,应应进行变形破破坏预报的研研究,主动加加密监测,制制定灾情预报报与紧急预防防程序,并立立即上报主管管部门审批。(二)泥石流监测1.监测的目的确定自然因素和人人为因素对泥泥石流扩展速速度和范围的的影响,为泥泥石流防治工工程设计提供供一定的依据据。2.监测内容和要求1)降雨观测根据流域大小,在在流域内的控控制点设置1-3个自记式雨雨量观测点,便便于掌握整个个流域内的雨雨量分布情况况与降雨的不不均匀性。观观测点不要设设在风力影响响较强和周围围有高大树木木的地方。定定时观测巡视视。2)泥位观测观测站尽可能设在在两岸稳定、顺顺直的泥石流流流通河床段段。观测断面面可设置2个或2个以上,精精度要求0.1m。3)流速观测与泥位观测同时进进行,数值记记录要和泥位位相对应。一一般采用水面面浮标测速法法。4)预警预报确定预警预报的参参数临界值,泥泥位观测报警警的泥位临界界值,暴雨报报警的雨强临临界值。当断断面泥位达到到警式值或降降雨强度达到到临界值,则则发出警报信信号。3.监测资料的整理分分析除对泥石流监测原原始记录进行行整理经编目目外,还应将将监测数据进进行重新编号号,形成泥石石流监测的正正式项目。(三)滑坡监测1.目的任务为了分析滑坡的形形成机理,活活动状态及其其发展趋势,分分析预报滑坡坡体的未来发发展趋势。2.观测方法及内容1)方法管理区只有1处大大型滑坡隐患患,其他中小小型滑坡隐患患根据实际情情况可以采用用简易方法观观测(已建立立监测点2处处),即在滑滑坡裂缝两侧侧平行滑动方方向打桩,用用钢尺水平位位移值。1)滑坡位移观测观测滑坡不同部位位位移的方向向和速度,确确定滑坡主轴轴位置,圈定定滑坡最大推推力范围,为为整治滑坡提提供依据。2)建筑物变形观测在建筑物变形处设设置相对位移移观测点并进进行观测,其其变化可清楚楚反映出建筑筑物变化发展展情况。3.观测时间的的确定正常情况下一般115天一次,雨雨季加密观测测,一天一次次。对滑动速速度大、发展展快的滑坡,观观测次数间隔隔时间要缩短短,甚至24小时连续观观测,实时分分析资料,及及时预测预报报。建筑物的的变形观测与与滑坡位移观观测同时进行行,以便分析析对比。4.滑坡地下水的动态态观测观测滑坡地下水是是为了分析滑滑坡的形成机机理及其影响响因素,观测测点按剖面线线布置,重点点观测滑体不不同层位、不不同深度地下下水的渗流方方向与动态变变化。每5天观测1次,雨季或或其他特殊情情况,一天一一次。观测内内容包括:水水位、水温、水水质及水量。5.预测预报滑坡体已经开始连连续缓慢地滑滑动,预报其其加速滑动的的时间,以位位移速度或加加速度作为临临滑预报参数数。三、群测群防系统建建议方案(一)选点原则对境内稳定性差、危危险性大、危危害程度严重重的,并严重重威胁集镇、学学校、村庄、工工矿及重要设设施等人民生生命财产安全全的地质灾害害隐患点进行行监测。对于于稳定性差的的中小型地质质灾害隐患(近期防治点)适合建立相相对位移监测测,分别建立立相对位移监监测点,其他他地质灾害隐隐患点定期巡巡视。(二)网络总体情况******成立立管委会、乡乡、村三级地地质灾害防治治领导小组(名册附后),各级地质质灾害防治领领导小组之间间沟通情况良良好。(三)责任落实情况各灾害隐患点责任任完成落实到到个人头上,各各乡负责人是是各乡镇地质质灾害防治的的第一责任人人,各村负责责人是各灾害害隐患的监测测负责人,受受威胁的受灾灾对象是为监监测人,职责责明确,责任任到位。(四)宣传与培训情况员向受威胁住户宣宣传了地质灾灾害预防知识识,邀请专家家举办地质灾灾害的识别与与防治基层干干部培训班,对对各灾害隐患患填写防治明明白卡,有针针对性地对各各灾害隐患进进行宣讲。(五)监测信息反馈渠道道建设情况原则上监测人员每每月将记录向向村级防灾领领导小组汇报报一次,村组组防灾领导小小组向上一级级防灾领导小小组汇报。大型地质灾害隐患患点由指定专专人汇总,原原则上每季度度将隐患点监监测记录汇总总后上报管委委会地质灾害害防治领导小小组,雨季每每半月向上汇汇报一次,遇遇异常变化随随时汇报。第五章预期效果果本规划是在《***********地质灾灾害与区划报报告》与《***********地质质灾害调查与与区划报告》基基础上,由**************国土分分局与*******地质质大队共同配配合完成的,在在上述二县区区划调查基础础上,针对风风景风地质灾灾害进行了专专门的地质灾灾害补充调查查。整个调查查工作突出了了“以人为本”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