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峡工程中突显出的环境伦理问题摘要:基于三峡工程的负面环境影响,分别从动物权利论、生物中心论、生态中心论对三峡工程进行环境伦理学思考,从而引出三峡工程中存在的环境伦理问题。在对环境伦理问题的分析中,进行反思,以期将科学的环境伦理观贯穿到工程建设的规划、论证、施工、监控、补救等过程中,以求在工程建设中更多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建立和谐社会关键词:三峡工程;环境伦理;问题中图分类号:D82-0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841(2008)04—0078—04三峡工程是举世瞩目的大型水利工程,就工程的发电防洪而言,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然而其对自然环境的巨大改变,却造成了不可忽视的负面环境影响。环境伦理学是倡导关爱自然、和谐人与自然关系的学科,从环境伦理学的角度对三峡工程的负面环境影响进行分析思考,有利于从观念上更新决策者及工程建设者的环境保护意识,从而在思想源头上减少工程建设对环境的损伤与破坏。环境伦理学有三个重要的部分,即:动物权利论,生物中心论,生态中心论。这些理论都主张突破传统伦理道德只强调人与人之间存在伦理关系的界限,希望将伦理学的应用范围扩展到人与非人存在物(包括动物或所有生物或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因此,基于环境伦理学自身所具有的结构及特点,我们拟从动物权利论、生物中心论、生态中心论三个方面对三峡工程所带来的负面环境影响进行环境伦理学的思考。一、从动物权利论看三峡工程对动物权利的否定动物权利论从肯定动物与人类权利平等入手,为动物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其支持者认为让动物痛苦是在作恶、是不道德的。三峡水库蓄水预备期第一天,“水足足涨高了3米。他们看到无数各种昆虫,从刚被淹没的水草中爬出来。许多蚯蚓离开水边没多久,就因自身行动迟缓被太阳暴晒而死。此外,还有两条大蛇在水面游动逃命,不一会儿就被水给淹没,再也没有抬起头来。随后几天水位大幅度上升,也出现了野兽昆虫大逃亡的景象。这似乎是另一种‘移民,,相比于人类有组织的移民,却要惊慌、凄凉得多”。水库的淹没和坝下自然水位变化趋小都直接导致河流沿岸带生境层次简化,有些对流水性鱼类比较关键的生境消失。此外,库区江水流速变缓使上游产漂流性卵的鱼类所产的卵没有足够的漂流距离,增加了鱼类的早期死亡率;坝下江段洪水的人为调节又使波峰型产卵的鱼类所需要的繁殖生态条件不能满足,从而致使很多原有的、适应流水环境的鱼类种群逐步消失,鱼类种类结构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需要从下游溯流而上产卵的中华鲟撞死在大坝上,该类物种几乎灭迹于长江。早在20世纪90年代起,国家就启动三峡移民计划,分批将需要淹没地居民迁往别处,可见,对于三峡水库蓄水,人类已经准备好了。可是,三峡库区周围的野生动物们却毫不知情,水是动物们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动物们大多向水而居,把家安置在离江边不远的地方,早已习惯了这里的自然环境。三峡水库蓄水对于它们而言,绝对是一场'人祸”。仿佛一夜之间,江水陡然上涨,动物们只好出于本能匆忙逃命,由于能力所限,并非所有动物都能逃过此劫。残酷地对待活着的动物,会使人类道德堕落,并变得野蛮起来。如果一个民族不能阻止其成员残酷地对待动物,也将面临危及其自身和衰落文明的危险。动物权利者们的标准是:如果一个存在物能够感受苦乐,那么拒绝关心它的苦乐就没有道德上的合理性。由此可见,动物权利论者对三峡工程当是持否定态度的。辛格要求我们在选择自己的行为时必须要把受到该行为影响的每个人(包括动物)的利益都考虑进去,而且要把每一个人(包括动物)的类似利益都看得与其他人的类似利益同样重要。三峡工程虽然在保护人文量观、珍稀动物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从某种程度上,仍然没有充分考虑到绝大多数动物的利益,令其遭遇劫数。这是一项人类的伟大工程,却是一场动物们的生死浩劫。“动物解放运动比起任何其他的解放运动,都更需要人类发挥利他的精神。动物自身没有能力要求自己的解放,没有能力用投票、示威或者抵制的手段反抗自己的处境。人类才有力量继续压迫其他物种……我们是继续延续人类的暴政,证明道德若是与自身利益冲突就毫无意义?还是我们应该当得起挑战,纵使并没有反抗者起义或者恐怖分子胁迫我们,却只因为我们承认了人类的立场在道德上无以辩解,遂愿意结束我们对于人类辖下其他物种的无情迫害,从而证明我们仍然有真正的利他能力?”辛格如是说。三峡工程在能够为人类自身带来无穷无尽的经济社会利益的同时,也极端伤害着两岸动物的权利——最基本的生存权利。雷根说:“动物不是为我们而存在的,它们拥有属于它们自己的生命和价值。”在动物权利论者看来,人与动物是平等的,人在对他人负有义务的同时,还对动物也负有直接的道德义务,因为动物也具备成为道德顾客(因为它们对痛苦也有感受)的资格。人类那种伤害动物的行为之所以是不正确的,是由于这种伤害会给动物带来不必要的痛苦。生存家园的丧失,生命受到威胁,或者干脆就是无法逃脱的死亡,三峡工程给动物带来的伤害是显而易见的,人类在此刻表现出了极端的利己主义。辛格指出:“动物的解放是人类的解放事业的继续。”“凡是解放运动总是要我们把我们的道德领域扩充的更广,平常视为理所当然之事,细察之下原来是起于不公的偏见。”三峡工程中对动物权利的漠视,反映出了我们道德领域有待完善的现状。我们道德关怀的眼界毕竟应当更为宽泛些。保护野生动物,维护自然界的物种多样性和生态平衡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显著标志。二、从生物中心论看三峡工程中“道德代理人”的缺席生物中心论与动物权利论相比,生物中心论在人类与生物之间的道德关系方面又迈出了一大步。其代表人物施韦泽认为:“敬畏生命的伦理学否认高级的和低级的、富有价值的和缺少价值的生命之间的区别。”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包括植物)都是神圣的、平等的。从三峡工程开工至今,大量沿岸植物被淹,其中,水库建成后会有7%的古树沉入海拔175m水线以下。三峡工程因土地淹没、移民开发和工程施工对库区特有植物和国家保护植物造成一定影响。移民开发,垦荒、筑路,将带来原生植被的进一步破坏。龙须草在整个库区被淹没损失贮量约50000担。气候的改变也会对植物造成不良影响,如因库区的形成,冬季气温升高,会有很多植物,特别是落叶阔叶树这种在休眠期内要求有足够的低温的植物,会因达不到或因减弱了这种要求,使其不能适时终止或进入休眠,导致出现枯萎、死亡或产量低下等现象。移民也会对植物造成不利影响,70多万的移民,在人口后靠、城镇迁建过程中,必然影响自然植被,破坏植物资源。另外,对于江中的鱼类而言,长江整体水质的变差,水体自净能力的减弱,水中鱼类产卵洄游受到严重影响,我们可以看到,三峡工程给沿岸的整个生物圈都带来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美国学者保尔•泰勒作为生物中心主义的代表,认为所有活着的生物体都有与生俱来的价值,因而都是道德共同体的一部分。他提出了四个实践伦理规范:不作恶原则(nomalef,cence),即不毁灭其他生命个体和种群;不干涉法则noninterfer—ence),即让“自然之手”进行控制和管理;忠诚法则(fidehty),即人类须认真履行道德代理人的责任;补偿原则(resntutivejusuce),即对被伤害的生物种群予以补偿,保持种间的自然资源均衡分享关系。而从三峡工程的整个建设过程来看,不作恶原则、不干涉原则、忠诚原则都没有得到体现。生命个体遭到毁灭,“自然之手”被隐藏,人类忘记了自己道德代理人的身份。各类生物或多或少、或短期或长期、或严重或轻微地受到伤害。生物个体的内在价值被彻底遗忘。人优越于其他物种的思想在这里展露无遗。“自然之手”在此时显得无能为力,生物圈内物种的复杂种间伦理关系在这里显得毫无意义,更毋庸置言人类的道德代理人身份。泰勒还提出了解决生物之间公平问题的方法,那就是:(1)自卫原则;(2)均衡原则;(3)最小失误原则;(4)分配公平原则;(5)重构公平原则。自卫原则出现在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受到非人类生物的威胁的情形下,满足人类的利益获得合法性。当然,在没有出现这种情形的时候,其他四个原则则起到重要的作用。当非人类生命的基本利益与人类的非基本利益出现冲突时,均衡原则禁止我们为了满足人类的利益而牺牲非人类的基本利益。而当人类的非基本利益与非人类的基本利益相兼容时,则可以满足人类的非基本利益,但是以最大程度上降低对非人类生物的损害为前提。而分配公平性原则则要求在人类生物与非人类生物之间,义务分担,利益共享。重构公平性原则是在没有满足最小失误原则和分配公平性原则的条件下进行恢复。三峡工程建设的本身目的主要在于发电、防洪和增强航运能力。从这三项来看,仅洪水这一项可以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命造成威胁,达到了自卫原则的要求,然而事实并非是受到来自非人类生物的威胁。全球性的气候变暖,上游植被的不合理开发等等,才是造成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洪水频发的主要原因。人类无法承担自己的错误所造成的严重后果的时候,他们试图把灾难转嫁。即使是不考虑自卫原则,就算是为了人类的利益,牺牲部分非人类生物的基本利益的时候,起码我们也应该最大程度降低对非人类生物的损害。但是,从三峡工程的修建过程当中以及其后所表现出来的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中,对非人类生物生命的保护行动都少得可怜。我们没有在人类与非人类之间义务分担,利益共享。值得欣慰的是,三峡工程采取了一系列的弥补措施,2001年7月决定成立的三峡水污染防治领导小组,着手组织编制了“三峡水库及其上游地区水污染防治规划”,并于同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实施,该规划共安排了3847.5亿元资金,用于兴建三峡库区及上游地区的污水处理厂及固体废弃物处理设施;为保护水生生物,规划了“长江上游特有鱼类自然保护区”、“长江葛洲坝下游江段珍稀鱼类自然保护区”和“长江口中华鲟和白鲟幼鱼自然保护区”等;实施了中华鲟人工繁殖放流计划;建立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专为一个水利水电工程所建立的监测系统等等。这些都是中国政府对三峡工程中遭受伤害的生物所做出的补偿性措施,体现出了一定的公平重构意识。三、从生态中心论看三峡工程对生态系统内在价值的忽视生态中心论区别于生物中心论的主要论断是人类应当把道德关怀的重点和伦理价值的范畴从生命的个体扩展到自然界的整个生态系统。奥尔多‘利奥波德是生态中心论的先驱,他在“大地伦理”一文中表述了土地的生态功能,想借此激发人们对土地的热爱和尊敬,强化人们维护这个共同体健全的道德责任感。利奥波德通过他智慧的语言告诉我们,土地伦理范畴包含土壤、水、植物和动物,以及大地上存在的一切。土地的伦理观就是让人放弃征服者的角色,对每一个伦理范畴内的成员暗含平等和尊敬,把它们当成跟自己一样平等的分子。他认为,保护环境要做到人和土地要像朋友一样和谐共存。人类需要而且也必须“像山一样思考”,才能够理智地停止对土地和自然的无休止的掠夺。三峡库区两岸潜在的岩崩、滑坡体很多,水库蓄水后,岩层经水浸泡,使滑坡体坍塌的可能性加大;长江中下游江河体系的水位会发生变化,可能导致排泄不畅,成千上万亩田地沼泽化;长江的人海口会出现盐水入侵,土壤盐渍化。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06年10月宣布将长江和珠江入海口列入“死亡区”,因为那里的水无法为鱼类生存提供充足的氧气。一方面,水库淤积上游的泥沙,库容量逐渐减少,对大坝安全造成威胁,库区环境质量进一步恶化;另一方面,下游则因泥沙量的减少,对坝下的江段产生严重的冲刷,发生岸崩,进而改变河道。这一切,都显示出了三峡工程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地质的负面影响。大地伦理的观点认为人类与大地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人类的伦理道德观念应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扩大到人与大地之间的关系,大地的景观审视与伦理审视应当是一致的,人类从大地的主人变成了生物群落的成员。而三峡工程却正在改变河床本来的面目,呈现出典型的“技术决定论”思维。人类漠视大地本身的需要,按照自己的意志,以“人定胜天”的执著,偏执地自以为是在追求最大化的经济社会利益,却忽视了河流山川中缺少经济价值的部分,或者是目前看上去缺少经济价值的部分——大地本身的完整和平衡。而事实上,那些有经济价值的部分却恰恰是在无经济价值部分存在的情况下才得以正常运转的。美国哲学家H•罗尔斯顿三世是生态中心论的重量级人物,他创造性地提出了自然价值论,促使环境伦理学进一步系统化。他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不仅像动物权利论、生物中心论一样承认非人类存在物的内在价值(“凡自发创造的地方,都存在价值”),同时,他也强调了非人类存在物的工具价值,他追求二者的辩证统一,而不是像动物权利论或者生物中心论者,强调的重心在非人类存在物的内在价值,从而出现了人类与非人类存在物的利益冲突。他甚至还提出自然界价值的多样性,包括支持生命的价值、经济价值、科学研究价值、基因多样性价值、历史和文化价值、治疗价值、哲学价值等等。从他的观点出发,三峡工程充分认识到了大自然的工具价值,总装机1820万千瓦,年发电量864.8亿千瓦时,但是与此同时,似乎对大自然的内在价值的尊重却有所轻怠。生态中心论比动物权利论及生物中心论都更重视整体性与系统性,动物权利论目光所及仅仅是有感受能力的动物,生物中心论虽然将伦理关怀的范围扩大到了所有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但无可否认,它所关心的主体仍然是以个体为主。生态中心论则不然,它要求我们把伦理道德的关怀范围从生命个体扩展到自然界的整个生态系统。当我们评价的对象是系统而不是个体时,我们立刻认识到,生态系统对于所有生物体的生长和繁衍至关重要。如果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个体要么适应变化,要么死亡。系统论告诉我们,在系统内一个要素的存在价值,不应以其个体的优劣作为标准,应视其是否优化整体作为标准。人类作为生物系统中的一员,是个体,生态系统整体的协调和谐发展才是人类进步的基础。三峡工程显然是从其利人方面主要考虑的,却忽略了人类仅仅只是大自然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个体”。因局部利益的最优化而牺牲整体利益的最优化是生态中心论所不支持的。综上所述,于动物权利论而言,三峡工程百弊而无一利;于生物中心论而言,三峡工程虽然对有生命的生物有所损害,但补偿工程仍然是值得称道的;最后,于生态中心论而言,三峡工程固然是看到了大自然的工具价值,但于其内在价值方面却考虑甚少,尤其是从生态中心论所倡导的整体性、系统性而言,三峡工程是较为偏重于人类的“个体”价值的。但是,我们不可能也不能仅仅依照西方的环境伦理标准来判定三峡工程的环境影响,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上升阶段,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社会现实有着巨大的差异,因此,我们并不能一味地全盘照搬西方的环境伦理观,例如,动物权利论中要求人与动物绝对平等,完全忽视人作为人而具有的主观能动性,盲目追求动物与人的平等,只会令人类重新回到蛮荒时代,已经被受到损害的自然也得不到应有的修复与补偿。当然,西方环境伦理观中的某些积极因素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如生态中心论所提出的系统性原则,可以使我们在进行工程建设时眼界更宽泛,目光更长远,从而尽可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为构筑和谐社会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对三峡工程的环境伦理研究与批判左媚柳【摘要】:随着党中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的提出,我们在工程建设中所产生的环境问题显得日益突出。为了能够在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之中寻求一个平衡,达到可持续发展的长期目标,我们应当在引入西方环境伦理学、继续中国传统伦理价值观的基础上,建立起中国式的工程环境伦理学,以期能够在工程建设中,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价值支持。以三峡工程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为例,以国外的环境伦理学理论为基础,分析三峡工程在动物保护、环境保护工作中的利弊得失。本文分别从动物权利论、生物中心论及生态中心论来展开对三峡工程环境影响的环境伦理学讨论。从动物权利论而言,三峡工程百弊而无一利;从生物中心论而言,三峡工程在补偿措施方面的工作值得称道;就生态中心论而言,三峡工程在充分重视了自然环境的工具价值的同时,却没把同样的重视放在其内在价值上。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就国外的环境伦理学理论分析而言,总的来说,对三峡工程的环境影响是持批判态度的。三峡工程有利有弊,就工程的发电防洪而言,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但是就其环境的影响而言,却是不容乐观的。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而言,应该如何来协调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是工程环境伦理学应当考虑的重大问题。建设中国式工程环境伦理观是解决这一矛盾的良好途径,中国式工程环境伦理观本着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原则,把中西文化中凡是有利于中国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成份予以吸收,一方面,承认人类对自然的保护义务且承担起道德代理人的责任;另一方面,又充分发挥人类在充当道德代理人时所具有的能动性,倡导在建设中保护,在工程建设中引入工程环境伦理观,以提高工程师环境伦理素质,从思想源头上减少工程对环境的破坏。为了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调整人类的价值观,树立起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中国式工程环境伦理观,把尊重自然作为工程师职业道德中的基本准则,才能最终真正实现文明与自然的和解。谈三峡工程外迁移民社会整合过程中的文化融合【内容提要】人口迁移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文化迁移运动。三峡移民能否“稳得住,逐步能致富”,和谐融入安置区,移民与安置区的文化融合成为一个重要因素。外迁移民文化融合过程中既存在着许多不利因素,也有许多有利条件。政府必须创建良好的文化融合的外部环境;移民和安置区居民也要改变观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文化融合的主体意识。【摘要题】文化建设【关键词】三峡/移民/文化融合【正文】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06)03-0126-03三峡工程引发的移民是迄今为止动迁规模最大、涉及面最广的水库移民。随着三峡工程的进展,三峡工程移民特别是外迁农村移民的大量增加,更由于安置方式的改变,移民安置区社会整合过程中的文化融合越来越成为一个重要问题。一、三峡工程外迁移民文化融合过程中的不利因素从历史文化来看,三峡库区属于巴蜀文化,而安置区则分属于不同的亚文化群体三峡库区移民外迁安置始于1999年,安置地为沿江沿海的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12个省市,安置方式也由过去的“集中安置”改为“分散安置”。三峡地区和沿海12省市虽然同属于儒家文化圈,但远隔千山万水,分属于东西两个不同的社会区域,因而建立在物质生产活动基础上的生产关系是不同的,其生活习惯、文化、观念、风俗习惯、社会关系以及社会心理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从历史文化来看,三峡库区移民属于巴蜀文化,而安置区从北到南纵跨黄河、淮河、长江、钱江、闽江、珠江几条大河流域,分属于不同的亚文化群体,包括齐鲁文化、吴越文化和岭南文化等,各自地域文化特征非常显著。因此,移民的举家搬迁不仅仅意味着居住地点的改变,更意味着其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文化、观念、社会关系以及社会心理的改变,即要完成由内陆三峡人到沿海上海人或山东人或广东人等的改变。这些自古以来就形成的地域文化差异成为移民安置工作中尤其是文化融合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不利因素①。从经济文化来看,三峡库区农耕文化特征较为明显,而安置区则带有更多的商业文化特征生活在地大物博、具有多样性的自然生态环境的中华民族在不同的地方适应不同的地理气候条件创造出各具特色的谋生方式即不同的经济形态或经济文化。三峡库区地处内陆封闭的山区,自古以来即形成以农耕为主的谋生方式,具有明显的农耕文化特征。目前仍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十分低下的贫困山区,市场闭塞,生产力落后,移民素质低,文盲半文盲多。由于受多年来种粮或果木等单一经济结构的影响,库区移民主要是农村移民所掌握的生产和生活技能比较单一,基本上只会种田、养猪、料理家务,且所掌握的技能也比较落后。因而三峡外迁移民从故乡迁往异地,面临着耕作方式和生产技能的转变,必须重新学习新的耕作方式、新的技术技能,才能适应新的环境,开始新的生产,求得生存和发展。这对于技能普遍比较单一并且落后、致富能力弱、缺乏自我开发能力的移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困难和挑战。安置区西联内陆、东濒大海,其先民主要从事渔业,自宋明以来,就是中国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也是风气比较开放、科学技术比较发达的地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这一地区是我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源地,近代以来,最先沐浴欧风美雨的也是这一地区,目前又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因此,安置区与三峡库区虽属于同一经济文化类型,自古就形成了火耕水耨、饭稻羹鱼的经济结构和饮食习惯。但安置区则带有更多的商业文化特征,齐鲁文化、吴越文化和岭南文化都有一个重要特征,即'重商”谋利,历史上一代又一代徽商、宁波帮和上海商人走南闯北,聚敛财富,充分表现了这种文化的开拓勇气和竞争精神②。从社会心理特征来看,三峡库区移民较为封闭,而安置区居民则更具有开放性社会心理是人们对社会结构和社会运行现状较为直接的主观反映。社会心理在个体层面主要表现为社会认知、社会感情、行动意向,在群体层面主要表现为风俗、习惯、成见等等。从社会心理特征看,三峡库区移民和安置区人民存在着较大差异。如前已述安置区自古至今经常处在开风气之先的地位,形成了安置区开放、多样、宽容、活跃的社会心理特征,具有不墨守成规、能迎合时代潮流、敢于吸纳新事物来变革传统文化的特点,人们的商品经济观念和竞争意识都比较强。而三峡库区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使人们长期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状态,与外界的信息、物资、资金、人才交换频率不高且流量较小,容易使人们形成封闭、狭隘、僵化保守、封闭的思想观念,缺乏开拓创新精神。加上三峡移民属于非自愿性移民,不少移民的主体意识相对薄弱,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依赖性。尽管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国人的社会心理正在经历巨大而又深刻的变化,但是,从传统向现代的社会转型并非一蹴而就;也由于三峡工程外迁移民自身能力的有限性,对于改变现状缺乏充分把握等等,这一切都会造成一定的消极观念、落后心态;更由于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传统力量或习俗惯性在较为落后的地区可能还很强大。因此,三峡工程外迁移民和安置区人民在社会心理特征方面的差异也是移民安置区文化融合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不利因素。二、三峡工程外迁移民文化融合的有利条件共同的民族文化和心理特征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融合汇聚、共同创造、不断发展的文化共同体。因此无论是三峡移民,还是安置区居民,毕竟同文同种,在长期共同生活和共同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共同的民族文化和心理特征。包括吃苦耐劳、矢志不渝、自强不息、温柔敦厚、择善而从的民族性格和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伦理观念。其中最能代表中华民族息息相传的、最具有中华民族文化个性特质的就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文化个性特质所赋有的一种自我超越、不断进取的品质,它体现了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一种不屈不挠、顽强奋斗的意志力。“厚德载物”蕴含了民族文化个性特质对道德、人格、气节、情操的尊重,讲求博大的胸怀,纯厚的德行,能容纳各方面的人,兼蓄多样纷繁的意见。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构成一个彼此补充协调的统一整体,既奋斗拼搏、永远进取,又海纳百川、兼收并蓄,共同构成中华民族延续发展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柱,也是三峡工程外迁移民在经济上迅速缩小与安置区的差距并赶上安置区的发展水平、在文化上逐步融入安置区的重要有利条件。共同的移民文化特征人口的迁移始终与人类发展历程相伴随。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移民史。历史上,在汉族内部、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由于战乱、人口的压力或是政治方面的原因发生过一次又一次的移民潮,或是自愿的,或是强制性的。三峡地区历史上就有多次大规模的移民潮,先后发生在夏末商初、春秋中叶、战国时期、三国时期、元、明、清时期的两次湖广填四川”运动、抗日战争时期。在一次又一次的移进移出的过程之中,促进了不同的文化在三峡地区的碰撞与交融,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三峡本土文化的生长与发育,并使之成为了中华大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枝独放异彩的奇葩。安置区的很多地方也是多次移民融合的结果。如上海就是一个海纳百川的移民城市。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的流动人口,大批农村人口流入经济特区、沿海和南方发达地区、大城市,又形成了像深圳这样的外来人口占绝大多数的移民城市。移民不仅促进了各地经济的发展,也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传播和民族融合,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的移民文化特征:一是具有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移民一般来自于穷乡僻壤、蛮荒之地,面对环境的严峻挑战,移民只有敢冒风险,拼命劳作,勇于开拓,锐意进取,才能生存和发展。二是具有善于开放的精神品质。来自不同地区的移民带来各自的地域文化,这些色彩多样的地域文化在移民社会中互相交流融合,使移民社会具有一种开放的文化心态。三是具有宽容精神和兼容性特征。兼收并蓄必然使移民文化表现为多元化的文化形态。在三峡移民和安置区居民中都带有移民社会习性和移民文化性格,既是三峡百万移民顺利迁移的文化性格原因,也是安置区愉快接纳移民并能够较快在文化上认同和融合的重要条件。经济差异的逐渐缩小和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三峡库区多为国家级贫困地区,经济落后,人们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普遍较低。而安置区如上海、广东、江苏等省市,都是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从三峡库区的穷山僻壤迁到中国大都市的后花园,在安置初期移民一定会有一些心理落差。因此一方面必须善于利用这种心理落差中的积极因素,利用移民普遍求富的心理,引导他们努力掌握适应安置区经济发展的劳动技能,通过自己的勤奋劳动致富;另一方面利用国家的政策,抓住机遇,使绝大多数移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逐步缩小与安置区的差距,这也是促进融合的重要因素③。三、促进三峡工程外迁移民文化融合的主要途径创建良好的文化融合的外部环境三峡移民是政府的一种有组织有计划的行为,因此,在移民后期的社会整合的过程中,政府应该承担创建良好外部环境的主要责任。首先最主要的是政府要尽快出台促进移民文化融合的相关政策。当前的移民政策法规基本上是在总结我国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移民安置实践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制订的,这些政策法规的部分规定已经不能适应移民安置实践的需要,如目前关于移民与安置区文化融合政策在移民政策法规中仍是空白。因此,为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政府有必要尽快出台促进移民与安置区文化融合的政策。其次,加强移民原住地与安置区文化差异问题的研究。文化差异可能导致文化冲突,进而导致移民安置和社会整合的失败。如果顺利融合则可以创造文化价值。因此,政府必须加强文化差异问题的研究,其目的就是尽量减少、化解差异造成的文化冲突,增加文化差异创造的文化价值。再次,必须充分认识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当前,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已成为必然趋势,经济增长中文化的推动力越来越突出,经济效益中的文化附加值越来越明显,经济发展中文化产业越来越成为新的增长点,经济竞争中文化资源的作用也越来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至2030年沙钟大座草坪灯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至2030年欧式防盗窗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籽棉卸料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年纸包装椰子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中国纯麦威士忌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年中国探纬线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年度工厂设备采购与安装合同
- 2024版电影拍摄演员选秀活动合同
- 2024年度彩钢房智能制造生产线建设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加工承揽合同标的加工物品规格与质量要求
- 小学语文人教六年级上册“走近鲁迅”群文阅读课件
- 篮球场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小学生飞机知识科普课件
-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比的化简》 (共14张PPT)北师大版(2014秋)
- DB11-T 2000-2022 建筑工程消防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生态学(第四章群落演替)课件
- 分拣作业流程图
- GB∕T 13610-2020 天然气的组成分析 气相色谱法
- 工商银行 最终
-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79张)课件
- 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课件(共20张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