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陕西省榆林市玉林城东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4题两块面包欧?亨利玛莎?米查姆小姐在拐角处经营一家小面包店(就是那个你往上走三个台阶,一开门,铃就玎玲玲玎响的那家小店)。玛莎小姐年方四十,银行存折上标明2000美元的存款,她还拥有两颗假牙和一颗同情心。许多结婚机会远不如玛莎的人都已结婚。有一位顾客,她一周要接待两三次,对这位顾客她开始有了兴趣。他岁值中年,戴一副眼镜,留着橙黄色的胡须,修剪得很仔细,说起英语来带着很浓的德国味。他衣服褴褛,上有补钉、褶皱,有些地方松胀不平,但人看起来却还清洁,彬彬有礼。他总是买两块不新鲜的面包——新鲜面包5分一块,而不新鲜面包则5分两块。除了陈面包外,他从不要任何别的。一次,玛莎注意到他手指上有几块红色和橙色污点,于是断定他是个正在拼搏的艺术家。毫无疑问他住在小阁楼里,在那里绘画,吃陈面包,想着玛莎小姐面包店里的好东西吃。想到这情景,她的同情心跳得更快了。为了证实她对他的职业的猜测,玛莎小姐有一天从屋里拿出一张削价买来的画,有意把它靠在面包柜台后面的架子上。这是一幅威尼斯风景,画上有一座辉煌至极的大理石宫殿,还有一个女子在一叶轻舟上用手嬉水。任何一个艺术家都不会忽略它。两天后,那位顾客又来了,而且确实注意到了这张画。“夫人,您这有一张很漂亮的画。”“是吗?”玛莎小姐说,她一边包着陈面包,一边沉醉在自己的计谋中,“我真是太羡慕艺术和绘画了……您看这是一张好画吗?”那位顾客说:“色调不好,远近度不真实。早晨好,夫人。”他拿起陈面包,礼貌地鞠了个躬,匆匆忙忙地走了。玛莎小姐把画拿回到屋里。眼镜后面的那双眼睛多么温柔和善啊!能一眼就看出远近度来——却吃陈面包生活!但玛莎小姐认识到:虽然这很不幸,但天才在被承认之前常常要经过一番搏斗的。从那以后,她和这位态度和蔼的艺术家(即她现在所认为的他)总要聊一小会儿。他还像往常那样要陈面包——从不要块蛋糕、水果饼以及柜台里别的好吃的点心什么的。他看起来日益消瘦下来,并且很沮丧。玛莎小姐开始关心起来,她那颗同情心隐隐作痛,要给他那可怜的食品加点儿佳肴,可又无此胆量。她不敢冒犯他,因为她理解艺术家的骨气。玛莎小姐开始穿她那件缀有蓝点儿的丝绸衣服站在柜台后面。一天,那位顾客像往常一样进来,把镍币往柜台上一放,然后要他的陈面包。正在她伸手去拿陈面包时,外面传来一阵猛烈的警笛声和轰隆声,一辆消防车笨重地驶过。那位和善的顾客急忙跑到门前去看个究竟,谁处在这种情况下都会这样做的。玛莎小姐灵机一动,抓住这个凑巧的机会。柜台底格放有一磅新鲜黄油,是几分钟前牛奶货主留下的。玛莎小姐用切面包的刀在两块陈面包上迅速切了两个很深的口子,塞进满满的黄油,然后再把面包夹紧。当那位绅士转回到柜台时,她像往常一样正用纸给面包打包装。他们又非常愉快地聊了一会儿,然后这位顾客便离开了。玛莎暗自微笑,她为自己有胆量的、大方的举动感到满意,但她那颗心却狂跳不宁。是不是过于大胆而有失体面了呢?她陷入沉思中,久久地想象他何时能发现她的小把戏的情景。可能是这样的:他放下画笔和调色板,站在画架旁,上面铺着他正在画的那张画──当然远近度是无可挑剔的。然后他要准备享用那干面包加水组成的午饭了。他要切那块面包了──呀!玛莎小姐想到这脸一红。吃着面包的他会不会想到往里塞东西的那只手?他会不会……门前的铃响了起来,打断了她愉快的心情思绪。玛莎小姐叹了口气,赶忙走上前去因为不知是谁弄出了很大的响动。柜台前站着两个男子,一个是叼着烟斗的年轻人(她以前从未见过),另一个就是那位和善的、穷困潦倒的艺术家,为了他,她那颗同情心只是在今天早晨才动了动情。他一反常态──满脸通红,帽子扣在脑后,头发乱糟糟的,双拳紧握,在玛莎小姐面前凶狠地抖动着,对着玛莎。“蠢货!”他声嘶力竭地喊着,把玛莎小姐的柜台当做大鼓来鼓打。“你毁了我,”他喊道,眼镜后面那双蓝眼睛冒着愤怒的光芒,“我要告诉你,你是个爱管闲事的老猫!”玛莎小姐无力地靠在柜台上,一只手放在她那最漂亮的缀有蓝点的丝绸胸衫上。这时叼着烟斗的陌生人抓住那位叫喊着的顾客的脖领子“好啦,你说得够多了!”他把这暴躁的家伙拽到门口,然后又折回到玛莎小姐这里来。“想必应该告诉你,夫人──他是布卢姆伯格,是我工作的那个单位的建筑设计师。为设计一座新的市厅大楼的建筑方案,他一直艰苦工作了3个月。他要拿它去参加一个有奖竞赛。他昨天用墨水描出了底线。你知道,一个设计师总是先用铅笔描好草图,当一切都完成以后再用陈面包把铅笔道擦去。”“布卢姆伯格一直在这里买面包。唉,今天──怎么说呢,你知道,夫人,那黄油可不──唉,现在布卢姆伯格的设计毫无用场了。”玛莎?米查姆小姐进了后屋,脱下缀有蓝点的丝绸上衣,又穿上了那件旧橙色毕叽上衣,然后回到柜台前坐了下来。11.简要概括玛莎这一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4分)答:12.请联系全文分析划线段落的作用。(6分)答:13.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小说的情节是如何围绕这一线索展开的?(7分)答:14.这篇小说的结局很有特色。请联系全文,试着从情节设计、人物塑造或主题揭示三者中,选择两个角度探究这种结局的艺术效果。(8分)答:参考答案:略2.阅读下面文章,完成6~8题。经典阅读与文明之根丁刚
夜深人静时,捧一本莎士比亚的剧本细读,让经典的纤指轻轻拨动心灵的琴弦……在这个繁忙的网络时代,不知还有多少人会有这样的阅读经历。
人文经典是文明的土壤,是文明延续的血脉。它饱含着民族文化的精髓,凝聚着民族文化的气质,构成了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价值观与道德观的基础。经典之中,跃动的是文明的灵魂。
一种文明能否长青,取决于人文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取决于这个民族的子孙后代读什么经典,拥有怎样的人文经典阅读经历。
现代社会的通病,往往与经典的远去相关。很多人把几乎所有的闲暇时间都用来应对社交媒体互动,年轻一代花费在电视、客户端和网络游戏上的时间远远超过读书时间,学校课本中仅存的那一点点人文经典,也早就沦落成为考试的工具。目光由此开始变得短浅,精神多了一些浮躁,胸怀也变得越加狭小……
不止一位美国学者认为,美国文明的真正衰落将从年轻人读书时间,尤其是阅读经典时间大幅减少开始。当年轻人被现代科技层出不穷的成果搞得眼花缭乱,他们也越来越相信所有的进步都是技术的。但是,世界历史告诉我们,很多伟大的进步实质上却是人文的。美国《时代周刊》专栏作家斯坦因为美国大学人文教育的衰退而深感焦虑,他在文章中这样写道:“大学新生应当是为了学习伟大的书籍,不应是为了要跟上那些伟大的应用程序而走进校门。”
美国学者马克·鲍尔莱恩则将不再喜欢阅读的年轻人称作是“最愚蠢的一代"。他在同名著作中略带悲伤地写道,那些坚信“书籍早已被互联网所取代”的年轻人,根本不知道他们是在丢弃人类文明的成果啊。
当阅读经典成为奢侈,甚至成为痛苦,文明的光亮也就会变得逐渐黯淡。哈佛大学历史学家弗格森近年来不断提醒人们注意,能够让西方文明避免衰落的关键就在于人文教育。
文明的传承更多的是通过后天继承与培养的。我们不可能服用一种药丸,就一劳永逸地成为某种文明的成员,而只能通过持续不断、潜移默化的人文教育来延续文明的精神,其主要方式之一就是阅读经典,因为一种文明密码的关键部分往往就隐藏在经典之中。
美国专栏作家弗兰克·布鲁尼在《大学真正的价值》一文中写道,他不知道《李尔王》该如何满足劳动力的需求。但是学习莎士比亚戏剧是一个石阶,帮助我们进入一种更有知觉、更缜密的存在,“大学就应当是这样一座金矿”。
文明是有根的。世界上那些具有影响力的人文学者们,如今有很多都在忙于寻找不同文明的来源,文明的兴衰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时髦话题。
在全球化的今天,寻找一种文明延续的路径与探索一种文明崛起的道路,已经不是某一个国家的故事,更不是美国或西方的故事,而是一个世界的故事。现在,这个沿着历史长河走来的故事正不断地叩问着我们这些现代人的心灵:当经典越来越远,文明之根还会有多深?
(选自2015年4月23日《人民日报》23版)
6.下列关于“人文经典"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文经典是文明的土壤,是文明延续的血脉,经典之中,跃动的是文明的灵魂。
B.人文经典饱含着民族文化的精髓,构成了民族和社会的价值观与道德观的基础。
C.人文经典阅读的缺失会让人的目光变得短浅,精神多了浮躁,胸怀变得狭小。
D.学习人文经典,必须认真学习莎士比亚戏剧,这样才能找到通往文明的石阶。
7.对“经典阅读与文明之根’’关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种文明能否长青,取决于这个民族的子孙后代阅读什么经典,拥有怎样的人文经典阅读经历。
B.有些学者认为,美国文明的真正衰落将从年轻人读书时间,尤其是阅读经典时间大幅减少开始。
C.有人认为,坚信“书籍早已被互联网所取代"的年轻人,放弃经典阅读,就是在丢弃人类文明的成果。
D.文明的传承只能通过后天的继承和培养,阅读经典就是人文教育中用来延续文明精神的主要方式之一。
8.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年轻一代花费在电视、客户端和网络游戏上的时间远远超过读书时间,这已成为现代社会的普遍现象。
B.课本中仅存的少量人文经典已沦落为考试工具,因此学生们把大量的闲暇时间用来应对社交媒体互动。
C.年轻人越来越相信所有的进步都是技术的,但世界历史告诉我们,很多伟大的进步实质上却是人文的。D.在全球化的今天,寻找文明延续的路径与探索文明崛起的道路,是全世界人民需要共同面对的课题。参考答案:6.D
7.D
8.B3.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做“鸡蛋”也不坏王开林石头问鸡蛋:“你怕不怕我?”鸡蛋反问:“谁使你行恶?”石头问鸡蛋:“你恨不恨我?”鸡蛋反问:“谁使你成魔?”石头问鸡蛋:“你服不服我?”鸡蛋回答:“谁使你受挫?”你也许会说,鸡蛋的反问不够给力,更给力的反问该当如何?甩出几句狠话并不难,但石头何时又会把鸡蛋的狠话当回事?狠角色不该是鸡蛋的自我定位,就像水不该拿山的尺码来自量身高一样。何况弱者的胜机恰好出现在强者的无限度耍狠之后。当年,甘地以“非暴力”思想引领印度脱离英国殖民统治,走向独立。起初谁也不看好他,一个简单的推理似乎就可以将他的“非暴力”主张变成大笑话:鸡蛋能禁得起石头砸吗?脑袋能禁得住棍棒敲吗?一边是“非暴力”,一边是血腥的镇压,谁都在想,甘地的忍耐力何时耗完?他会不会有忍无可忍的时候?但他以人道抗衡兽性,百折不回,百忍成钢,达到了人类从未达到过的忍耐边际。这时候,耍狠的石头竟然疲软下来,鸡蛋居然赢下了决赛,人类以非暴力的手法取得反暴政的胜利,这不是第一次,却是最为重大的一次。在乱石纷飞的年代,做一个暴露于野的鸡蛋是异常艰危的,但并非毫无生机和胜机,关键是鸡蛋与鸡蛋之间不能自行割断爱的纽带,这种爱既是世俗的手足之情,也是超越世俗的恻隐之心。当狰狞的凶神恶煞在慈悲和善面前自惭形秽的时候,石头会对鸡蛋说:“原来你们是最懂得爱的,难怪会团结得如此紧密,相处得如此和谐。我们并不能从毁坏你们的快乐中得到快乐,也并不能从夷灭你们的幸福中得到幸福。对立不是最佳选择,对话会更为适当。”一个孤绝的鸡蛋之所以不再感到孤绝,是因为它看到了另一个孤绝的鸡蛋没有放弃友爱之情;一个脆弱的鸡蛋之所以不再感到脆弱,是因为它发现另一个脆弱的鸡蛋破壳诞生了新的生命。他们彼此关注得越多,联系得越紧,采集的温情和善意也会愈加丰富。鸡蛋问石头:“你认不认识虚妄?”石头回答:“虚妄就是我的父亲。”鸡蛋问石头:“你认不认识绝望?”石头回答:“绝望就是我的母亲。”鸡蛋问石头:“你认不认识希望?”石头沉默了,因为“希望”是他的梦中情人,总是披着月光婚纱在江边缥缈来去。鸡蛋知道,石头是需要黑夜的,因为黑夜能给他安排奇幻的梦境。于是鸡蛋告诉石头:“当希望降临的时候,你的父母就会死去,你怎么办?”石头回答:“只要她肯来到我身边,让老朽归天又有何妨!”鸡蛋笑了,石头却毫无表情。在石头群中,笑的失传甚至比爱的失传更彻底。真正值得同情的何尝不是内心阴暗的石头?他们不会爱,更不会笑。做“鸡蛋”并不坏,这一点粗浅的认识你还不至于没有吧?“石头”变不成“鸡蛋”,这是石头不敢透露的最大的痛苦。当恶类无法行善时,它并不像我们以习惯思维想象的那样开心惬意。(有删改)16.文中的“鸡蛋”与“石头”各比喻什么?为什么说“真正值得同情的何尝不是内心阴暗的石头”?17.请简要概括甘地“非暴力”思想成功的原因。18.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析开头“石头”与“鸡蛋”对话中“鸡蛋”反问的寓意。参考答案:16.“鸡蛋”喻指充满爱与善的弱者;“石头”喻指行恶(内心阴暗)的强者。因为这类人不会爱,更不会笑,他们无法行善。
17.①有着极强的忍耐力;②有爱相连,这种爱既是世俗的手足之情,也是超越世俗的恻隐之心;③不断有新的力量注入,彼此团结。
18.①弱者要善于打破常规(习惯性思维),从而找出问题的根源;②弱者要能准确定位自己,从而赢得胜利;③弱者要能看清强者的弱点,坚定自己的信念。【16题详解】本题考核考生把握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答题时先找出概念出现的文段,之后联系文章的中心,答出概念隐含的意思。阅读全文,我们会发现,文中“鸡蛋”喻指充满爱与善的弱者;“石头”喻指行恶(内心阴暗)的强者。因为这类人不会爱,更不会笑,他们无法行善。答出以上内容即可。【17题详解】此题考核考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和把握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答题时,首先要整体感知文意,之后根据题干要求找出文中对应的文字,再归纳概括。文中甘地“非暴力”思想成功的原因,要从文本第二三段的内容进行归纳。第二段说“甘地的忍耐力何时耗完”“他以人道抗衡兽性”,第三段说“这种爱既是世俗的手足之情,也是超越世俗的恻隐之心”“难怪会团结得如此紧密,相处得如此和谐”“他们彼此关注得越多,联系得越紧,采集的温情和善意也会愈加丰富”,考生由此可以归纳出,甘地“非暴力”思想成功的原因归于三个方面,一是甘地极强的忍耐力,二是像甘地思想中体现的手足情和恻隐心,三是甘地的思想使人们彼此团结。【18题详解】本题考查把握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答题时先要通读全文,之后结合下文的内容来分析,最后分条分角度来归纳概括。本题中作者之所以这样安排,是想利用鸡蛋的反问的话语来告诉读者,开头一段,鸡蛋反问了三个问题,“谁使你行恶?”“谁使你成魔?”“谁使你受挫?”三个问句,答非所问,可见鸡蛋面对强者的威吓善于打破常规(习惯性思维),试图找出问题的根源。再根据文本第二段的启示“狠角色不该是鸡蛋的自我定位”,可见,弱者要能准确定位自己,从而赢得胜利。再根据第二段中“弱者的胜机恰好出现在强者的无限度耍狠之后”这句话的提示,可知弱者要能看清强者的弱点,坚定自己的信念,找到胜出的机会和方法。【点睛】归纳内容要点一般可运用如下几种方法:①提取精要法,即提取紧扣材料的关键语句,重点理解关键词、中心句、重点段。②筛选归纳法。有些句群、段落、篇章,没有明显的中心句、重点段,我们就必须对句意、段意综合归纳,提取重点信息,归纳内容要点。③由此及彼法,有些文章,其内涵往往通过整体来显示,甚至借助“弦外之音”,通过“潜台词”曲折表达。这时就要统观全文,联系主旨,归纳要点。解答归纳内容要点题,特别是主观表述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①注意材料的文体特点。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不同的表达方式在不同的文体中又有不同的作用。归纳内容要点时一定要注意就这些特点。②充分挖掘题干中的隐含信息。题干中的隐含信息越多,难度越大,挖掘题干中的隐含信息也是审题的重要一环。③找准文中相关信息点。相关信息点找准了,归纳内容要点就有了基础。如果是客观题还要注意将文中相关信息与题支进行比较。④组织文字要做到准确规范。注意答题角度,注意题目要求,如有的要求用原句回答,有的要求用自己的话来回答,有的有字数限制等。⑤语言表述力求简洁。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世为农。幼有异质,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曰:“取科第耳!”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久之,师谓其父母日:“儿颖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人者,吾非其师也。”遂辞去,父母强之不能止。如是者凡更三师。稍长,嗜学如饥渴,然遭世乱,且贫无书。既逃难徂徕山,始得《易》王辅嗣说。时兵乱中,衡夜思昼诵,身体而力践之,言动必揆诸义而后发。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无主。”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转鲁留魏,人见其有德,稍从之。居三年,闻乱且定,乃还怀。凡丧祭娶嫁,必征于礼,以倡其乡人,学者浸盛。家贫躬耕,粟熟则食,粟不熟则食糠核菜茹,处之泰然,讴诵之声闻户外如金石。财有余,即以分诸族人及诸生之贫者。人有所遗,一毫弗义,弗受也。姚枢尝被召入京师,以其雪斋居衡,命守者馆之,衡拒不受。庭有果熟烂堕地,童子过之,亦不睨视而去,其家人化之如此。甲寅,世祖出王秦中,思所以化秦人,乃召衡为京兆提学。秦人新脱于兵,欲学无师,闻衡来,人人莫不喜幸来学。郡县皆建学校,民大化之。世祖南征,乃还怀,学者攀留之不得,从送之临潼而归。中统元年,世祖即皇帝位,召至京师。未几,衡谢病归。至元二年,帝以安童为右丞相,欲衡辅之,复召至京师,命议事中书省。阿合马为中书平章政事,领尚书省六部事,因擅权,势倾朝野,一时大臣多阿之,衡每与之议,必正言不少让。俄除左丞,衡屡入辞免。帝久欲开太学,会衡请罢益力,乃从其请。八年,以为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亲为择蒙古弟子俾教之。衡闻命,喜曰:“此吾事也。国人子大朴未散,视听专一,若置之善类中涵养数年,将必为国用。”时所选弟子皆幼稚,衡待之如成人,爱之如子,出入进退,其严若君臣。课诵少暇,即习礼,或习书算。以疾请还怀。十八年,衡病革。已而卒,年七十三。怀人无贵贱少长,皆哭于门。四方学士闻讣,皆聚哭。有数千里来祭哭墓下者。
(节选自《元史·列传第四十五》)4.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浯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
) A.衡独危坐树下自若
危:高处 B.家贫躬耕
躬:亲自 C.人有所遗
遗:馈赠 D.俄除左丞,衡屡入辞免
除:授职5.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许衡为教化百姓所做努力的一项是(3分)(
) ①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
②凡丧祭娶嫁,必征于礼 ③郡县皆建学校,民大化之
④必正言不少让 ⑤会衡请罢益力,乃从其请
⑥课诵少暇,即习礼 A.①②⑥
B.②③⑥
C.②③⑤
D.③⑤⑥6.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3分)()
A.许衡出身于世代农家,有与众不同的气质,七岁上学时,就表露出对单纯读书做官不以为然的态度,其不凡的颖悟力,使几任老师都感到难以胜任对他的教学。
B.许衡具有很强的自律意识,一次酷暑天外出,别人都摘路旁的梨吃,唯有许衡毫无所动:许衡做事又严格遵从礼法,姚枢上调京师,要把原住宅让他住,他坚辞不受。
C.许衡曾担任京兆提学,其间,各地郡县纷纷建立起了学校,百姓因此大受教育感化。后来当许衡离职还乡时,学生们依依不舍,一直将他送到临泣才回来。
D.许衡后来被任命为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洒,皇帝亲自选拔蒙古子弟让他进行教育,他既严格要求,又爱之如子。后来当他因病去世,这些学生纷纷哭拜在他的灵前。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儿颖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人者,吾非其师也。
(2)世祖出王秦中,思所以化秦人,乃召衡为京兆提学。
参考答案:
参考译文: 许衡,字仲平,怀州河内人,世代务农。自幼就有与众不同的气质,七岁入学,老师交给学生剖章析句,许衡问他的老师说:“读书是为了干什么?”老师说:“为了科举考试中举!”许衡说:“就为了这个吗?”老师大为惊讶。每次叫他读书,他都要问书文的旨义。时间长了,老师对他的父母说:“这个孩子聪明非凡,将来有一天肯定能远远超出常人,我不适合当他的老师。”于是告辞离去,许衡的父母极力挽留也没能留住。像这样共换了三任老师。逐渐长大之后,许衡嗜好读书如饥似渴,可当时遭遇天下大乱,且家里贫穷,没有藏书。后来逃难到徂徕山,才开始得到王辅嗣对《易》的解说。当时正处在战乱时期,许衡晚上思考,白天诵读,亲身体验,努力践行,举止言谈一定要揣度书中的大义然后才实行。曾经在酷暑天路过河阳,渴得很厉害,道旁边有棵梨树,大家都争着摘梨吃,唯独许衡在树下正身独坐,神情自若。有人问他为什么不摘梨吃,他回答说:“不是自己的而拿来吃,是不可以的。”那人说:“世道混乱,这棵树是没有主人的。”许衡回答:“梨树无主,我的内心难道也没有主人吗?” 许衡后来迁移到山东,留在了魏州,人们见他道德高尚,逐渐的开始追随他。许衡在魏州呆了三年,听说战乱将要平息,于是又回到了怀州。凡是婚丧娶嫁,他必定要根据礼法,并以此倡导同乡的人如此做,学习的人逐渐多起来。因为家境贫穷,许衡亲自下田耕作,谷物熟了就吃谷物,谷物不熟就吃糠咽菜,处之泰然自若,朗读诗书的声音传到屋子外就如音乐一样优美动听。如果家里财产有余,许衡就把他分给同族人以及贫困的学生。人们如果有所馈赠,只要有一丝一毫不符合礼义,他就不会接受。姚枢曾经被召入京师,就把自己的雪斋让许衡居住,命令留守的人招待他,许衡坚辞不受。庭院中有水果熟透掉到地上,许衡的小孩由此经过,不用睁眼看一下就离开,许衡的家人受他感化如此之深。 甲寅年,世祖受封秦中为王,想如何感化教育秦人,于是征召衡担任京兆提学。秦地百姓刚刚脱离战乱,想要学习没有老师,听说许衡前来主管教育,所有人没有不高高兴兴前来学习的。所属郡县都建起了学校,百姓大受教育感化。世祖率军南征,许衡于是返回怀州,学生们纷纷挽留而没有成功,就跟着送他到临潼才回来。 中统元年,世祖登上皇帝大位,召请许衡回到京师。过了不久,许衡称病辞职还乡。 至元二年,皇帝任命安童担任右丞相,要许衡辅佐他,就又将许衡召至京师,让他在中书省参与议事。 阿合马担任中书平章政事,兼管尚书省六部事情,于是揽政专权,权势远超朝野其他人,一时之间大臣多对他阿谀奉承,许衡每次与他讨论,必定直言不讳,一点也不让步。不久调任左丞,许衡屡次请求辞职。 皇帝早就想要开设太学,正巧许衡一再尽力请辞,于是就先答应了他的请求。(至元)八年,命许衡担任集贤大学士,兼任国子祭酒,亲自为许衡选择蒙古弟子让他进行教育。许衡接到任命,高兴的说:“这才是我应当做的事啊。国人子弟原始质朴的素质还没有丧失,对所看到与听到的都很专心学习,如果把他们放在善良有德人士中培养几年,一定会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当时所选的弟子都还幼小,许衡对待他们如同成人,爱护他们就像自己的孩子,出入进退的礼节,严格得就如同君臣关系。课余吟诵的空余时间,就让他们学习礼仪,有时练习书法算术。 (后来)许衡因疾病请求返回家乡怀州。(至元)十八年,许衡病重。不久去世,年七十三。怀州人无论富贵贫贱年轻年长,都哭拜于许衡灵前。四方学者听到许衡去世的消息,都聚在一起失声痛哭。有的人不远数千里前来许衡墓前祭痛哭祭拜。
略5.阅读下列文字,完成20-23题。(12分)
(一)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①也,而用②其不得为非也。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什数③;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韩非子》)【注】①为吾善:自我完善。②用:使。③不什数:不能用十来计算,即不到十个。20.从上面两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和韩非子的为政观。(2分)
孔子:
韩非子:
21.对这两种为政观进行简要评析。(4分)
(二)
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22.你认为楚狂接舆会赞成谁的观点?颜回会赞成谁的观点?(2分)23.你赞成谁的观点?为什么?(4分)
参考答案:20.为政以德(或“以德、礼治国”)
以法治国
第一段文字选自《以德治国》里的篇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显然孔子提倡的是以德、礼治国。第二段文字从最后一句“故不务德而务法”看,韩非子强调治国必须“务法”,即“以法治国”。21.孔子认为“法治”虽有一定的作用,但也有缺陷,所以要“德治”;韩非子认为能够自我完善的人很少,要管理众人,必须以法治国。两种观点各有侧重,各有偏颇,应互相补充。(分析2分,评论2分)22.楚狂接舆会赞成桀溺的观点,颜回会赞成孔子的观点。23.示例一:赞成孔子的观点。①孔子的言论反映了儒家改革社会的良好愿望和积极入世的思想。儒家不倡导消极避世,正因为社会动乱、天下无道,才更需要有志之士为改革社会现状而努力,这是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
②假如乱世之中,人人明哲保身,那么乱就得不到抑制,其乱更甚,“知其不可而为之”实则体现了一种承担、奉献和牺牲的精神。③孔子的观点对现实生活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人生中总会遇到各种看似“不可为”难题,倘若都以退避的姿态对待,问题永远存在,“为之”才有希望,而且孔子逆流而上的精神也给我们以示范和动力。
示例二:赞成桀溺的观点。①乱世之中,不能靠一己之力来改变社会,这是必须正视的现实,这一点上不能自欺欺人。
②洁身自好、修身养性、保存实力以待治世,这在乱世之中不失为一种以退为进的方法。
③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精神虽可嘉,但事实上是时间和精力的无谓浪费。
【解析】略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仲由字子路,卞人也。少孔子九岁。
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①,陵暴孔子。孔子设礼稍诱子路,子路后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
子路问政,孔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
子路问:“君子尚勇乎?”孔子曰:“义之为上。君子好勇而无义则乱,小人好勇而无义则盗。”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孔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季康子问:“仲由仁乎?”孔子曰:“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不知其仁。”
子路喜从游,遇长沮、桀溺、荷蓧丈人。
子路为季氏宰,季孙问曰:“子路可谓大臣与?”孔子曰:“可谓具臣矣。”
子路为蒲大夫,辞孔子。孔子曰:“蒲多壮士,又难治。然吾语汝:恭以敬,可以执勇;宽以正,可以比众;恭正以静,可以报上。”
初,卫灵公有宠姬曰南子。灵公太子蒉聩得过南子,惧诛出奔。及灵公卒而夫人欲立公子郢。郢不肯,曰:“亡人太子之子辄在。”于是卫立辄为君,是为出公。出公立十二年,其父蒉聩居外,不得入。子路为卫大夫孔悝之邑宰。蒉聩乃与孔悝作乱,谋入孔悝家,遂与其徒袭攻出公。出公奔鲁,而蒉聩入立,是为庄公。方孔悝作乱,子路在外,闻之而驰往。遇子羔出卫城门,谓子路曰:“出公去矣,而门已闭,子可还矣,毋空受其祸。”子路曰:“食其食者不避其难。”子羔卒去。有使者入城,城门开,子路随而入。造蒉聩,蒉聩与孔悝登台。子路曰:“君焉用孔悝?请得而杀之。”蒉聩弗听。于是子路欲燔台,蒉聩惧,乃下石乞、壶魇攻子路,击断子路之缨。子路曰:“君子死而冠不免。”遂结缨而死。
孔子闻卫乱,曰:“嗟乎,由死矣!”已而果死。故孔子曰:“自吾得由,恶言不闻于耳。”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第七·仲由》)【注】①豭(jiā)豚:猪。豭,公猪。豚,小猪。指以豭豚皮装饰的剑。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子路性鄙,好勇力
性鄙:性情粗朴。
B.子路后儒服委质
委质:带着礼物。
C.遂结缨而死
结缨:上吊而死。
D.恭而敬,可以执勇
执勇:驾驭勇武的人。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子路性情粗朴,喜欢逞勇斗力,志气刚强,性格直爽,头戴雄鸡式的帽子,佩戴着公猪皮装饰的宝剑,还欺负过孔子,但是,孔子不计前嫌,以礼教导他,最终使他成为懂礼之人。
B.子路勇于行动,听到就干,但他过于鲁莽,只听单方面的言辞就决断案子,造成了很多冤假错案。
C.子路跟从孔子学习,学会了如何处理政事,懂得礼节,坚守正义,能管理千乘之国的军政事务,很有才干,但孔子还是认为他只登堂未入室。
D.卫国出现动乱,别人唯恐避之而不及,子路本来在外有事,听到消息急忙赶回,城门已经关了,别人也劝他不要惹祸上身,子路却不顾自身危险,挺身而出,要惩治叛贼,但寡不敌众被杀。6、把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孔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5分)(2)蒉聩乃与孔悝作乱,谋入孔悝家,遂与其徒袭攻出公。(5分)参考答案:4.C
C项:结缨:系好帽缨子。5.B
文章中是说子路诚实正直,打官司的人都跟他说实话,所以子路只要根据一方的话就可以判案,文中没说有冤假错案。6.(1)孔子说:“只听了单方面的供词就可以判决案件的,大概只有仲由吧!”
(2)蒉聩和孔悝合谋作乱,他们到孔悝家商议,于是和同伙袭击卫出公。【参考译文】仲由,字子路,是卞邑人。比孔子小九岁。子路生性质朴,喜好勇猛武力,心地刚强直率,头带雄鸡样式的帽子,身佩叫做豭豚的长剑,曾经冒犯欺凌过孔子。孔子设施礼教,逐渐诱导子路,子路后来改穿儒服,送上拜师的礼物,通过孔子的门人请求做弟子。子路询问为政。孔子说:“先给百姓作出样子,并慰劳关心百姓。”子路要求多说几句。孔子说:“永远不要懈怠。”子路问道:“君子崇尚勇武吗?”孔子说:“义是至高无上的。君子爱好勇武而没有义理,就会作乱造反;小人爱好勇武而没有义理,就会偷盗抢劫。”子路听到一件事,还没能去做,就唯恐又听到别的事。孔子说:“根据片言只语就可以判决诉讼案件的,大概只有仲由吧!”“仲由喜好勇武超过了我,但没地方取得制造渡海木筏的材料。”“像仲由这样,将会不得好死。”“穿着用乱麻作絮的旧袍同穿着狐貉皮大衣的人站在一起而不以为耻的,大概只有仲由吧!”“仲由的学问吗,已到了登堂的地步,但还没达入室的境界。”季康子问道:“仲由称得上仁吗?”孔子说:“有千辆兵车的大国可以让他去管理赋税,但不知道他的仁德。”子路喜好跟随孔子出游,途中遇到过长沮、桀溺、荷蓧丈人。子路担任季氏的家宰,季孙询问孔子道:“子路可以说是辅佐大臣吗?”孔子说:“可以说是备位充数的臣子罢了。”子路出任蒲邑大夫,向孔子辞行。孔子说:“蒲邑有许多壮汉勇士,而且难于治理。但我告诉你几句话:谦恭敬谨,可以驾驭勇士;宽厚中正,可以安抚民众;恭敬中正而清静,就可以回报君上了。”当初,卫灵公有宠爱的姬妾叫做南子。卫灵公的太子蒉聩得罪了南子,因为惧怕诛杀而出国逃奔宋国。等到卫灵公去世,夫人南子想立公子郢为国君。但公子郢不肯,说:“流亡人太子的儿子辄在此。”于是卫人拥立辄为国君,这就是卫出公。卫出公在位十二年,他的父亲蒉聩居住外地,不能进入卫国都城。子路担任卫国大夫孔悝的采邑之宰。蒉聩于是与孔悝发动叛乱,设法进入孔悝家中,接着和他的党徒袭击进攻卫出公。卫出公逃奔鲁国,从而蒉聩进入国都即位,这就是卫庄公。当孔悝发动叛乱时,子路正在国外,闻讯后飞驰前往卫国。子路遇到子羔出卫都城门,子羔对子路说:“卫出公已经离去了,而城门也已关闭,你可以返回了,不要白白遭受那里的祸害。”子路说:“我吃孔悝的饭就不能躲避孔悝的危难。”子羔结果离去。有使者进入卫都城中,城门打开,子路跟随而进入。子路赶到蒉聩处,蒉聩和孔悝登上孔宅内的高台。子路说:“国君哪里用得着孔悝?请求让我得到孔悝而杀死他。”蒉聩不听从。于是子路准备焚烧高台,蒉聩恐惧,就命令石乞、壶黡下台攻打子路,打断了子路系帽的带子。子路说:“君子死了但帽子不能脱掉。”于是结好帽带而被杀死。孔子听说卫国内乱,说:“唉,仲由要死了。”不久果真接到子路的死讯。所以孔子说:“自从我得到仲由后,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商场美食节临时摊位租赁合同
- 2024年度健身器材购销合同
- 2024年度国际贸易仲裁与诉讼合同
- 2024年定制LED高炮广告牌建设合同
- 2024乙公司向甲方提供跨境电商服务的详细合同条款
- 2024年度grc材料研发与技术转让合同
- 航天英雄课件教学课件
- 2024年住宅租赁协议:个人与房东间的权利义务规定
- 04版0千伏电力施工合同样本
- 2024年工程招投标合同管理实操手册
- GB/T 14337-2008化学纤维短纤维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 《原子物理学》(褚圣麟)第六章-磁场中的原子
- 送电线路工程施工质量检验计划
- 无违反计划生育证明(3篇)
- 水稻的形态结构分析课件
- 烟草制品零售点合理布局管理规定
- 印象江苏课件
- 企业团委书记竞聘演讲稿课件
- 口腔材料学知识点
-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MSDS(甲胺)
- 锚喷支护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2022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