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安徽省滁州市明光职业高级中学高一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5e95d15a3d882383b471a5a1e57d9c7/35e95d15a3d882383b471a5a1e57d9c71.gif)
![2021-2022学年安徽省滁州市明光职业高级中学高一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5e95d15a3d882383b471a5a1e57d9c7/35e95d15a3d882383b471a5a1e57d9c72.gif)
![2021-2022学年安徽省滁州市明光职业高级中学高一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5e95d15a3d882383b471a5a1e57d9c7/35e95d15a3d882383b471a5a1e57d9c73.gif)
![2021-2022学年安徽省滁州市明光职业高级中学高一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5e95d15a3d882383b471a5a1e57d9c7/35e95d15a3d882383b471a5a1e57d9c74.gif)
![2021-2022学年安徽省滁州市明光职业高级中学高一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5e95d15a3d882383b471a5a1e57d9c7/35e95d15a3d882383b471a5a1e57d9c7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安徽省滁州市明光职业高级中学高一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守住你的瓦尔登湖杨虎1949年,梭罗和他的湖首次来到了中国。译者徐迟在序言中这样说道:“你能把你的心安静下来吗?如果你的心并没有安静下来,我说,你也许最好是先把你的心安静下来,然后你再打开这本书,否则你也许会读不下去,认为它太浓缩,难读,艰深,甚至会觉得它莫名其妙,不知所云。”那时正值天翻地覆,安静的梭罗不知能走进多少人的内心?中国内地的读者再次看到大洋彼岸这个“怪人”的身影已是33年后的1982年了。但这一次,席卷古老大陆的文学热潮即将汹涌起马尔克斯的魔方、乔伊斯的呓语,而狂热的读者们则兴奋地从小说中检索着改革、承包等字眼,为物质时代正义凛然地登场暗暗兴奋不已。又一次,梭罗和他的瓦尔登湖被时代的喧嚣所淹没。其实,这本书本来就是为人类中那些安静的内心写的,小众化正该是它的命运。这本诞生在湖边的书,或许是大自然最美的精灵之一湖泊为寻找芸芸众生中和她质地一样的心湖而假手梭罗发出的信号。共鸣,从来只发生在知己之间。水是大地的灵者,是人生的天籁表达。如果河流象征着人生奔突冲撞的青年时代,海洋则像是童年和老年的重叠,而湖泊这大地上晶亮的眼睛,则是人生静穆平和信念坚定的中年。我不知道梭罗是怎么下决心要为人类写这一本宁静的中年之书的。或许,是瓦尔登湖翻卷的浪花突然击中了他的灵魂;或许,这一需求潜伏已久,也许更早以前,他在某个喧闹的时刻突然听到了自己内心的低语,就像叶芝在伦敦的街头忽然热泪盈眶:“我就要动身走了,去茵纳斯弗利岛;我就要动身走了,因为我听到,那水声日日夜夜轻拍着湖滨;不管我站在车行道,还是人行道,我都在心灵深处听见这声音。”这样的向往,也许也曾多次在你我的内心翻涌,只是,我们不愿像梭罗那样去正视一个真实的自己,不敢像他那样舍弃世俗的一切去寻找和守住自己的瓦尔登湖。人类中那些柔软与敏感的心灵总是代替凡夫俗子去感受天籁,并九死不悔地承担由此落在自己命运中的狂喜与极苦。梵高如是,高更如是,梭罗也如是。但这一次,是人类与大自然最美丽的邂逅。1844年一个落叶纷飞的秋日,27岁的亨利·戴维·梭罗只影单身,仅带着一柄斧头和二十五美元二十一美分,住进了杳无人迹的瓦尔登湖边的山林中。在此之前,他已给爱默生当了两年助手。再往前,他亲眼目睹了恋人的他嫁和相依为命的哥哥的死亡。再往前,1837年,他毕业于著名的哈佛大学。大自然是灵魂永恒的港湾。犹如母亲和情人,瓦尔登湖澄净的色彩让梭罗翻涌的内心一下子抵达了安静并狂热起来。安静的是他的情绪,狂热的是他的思绪,是他长久以来寻找的对话与表达。从1844年秋到1847年,短短一千多个日夜,瓦尔登湖拍岸的水声从梭罗心上流过,再一次流出就成了芬芳的墨香。但这本书绝不是隐逸者说。事实上,它隐含的最重要的主题之一就是对自我的尊重与发现,对生命的真实与神圣的寻求。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都可能是一块小小的瓦尔登湖。只是,碌碌红尘里的你我总是在对碌碌红尘的房子、职务与收入等的追赶与算计中忽略了自己的内心。静静跟着梭罗的脚印走下去,你蛰居的生命就会豁然舒伸,你内心的瓦尔登湖就会为你打开美丽的四季。发现并守住你的瓦尔登湖吧,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自己的梭罗。要知道,人间每走一个人,天上就会落一颗星。(选自《文苑·经典美文》,有删改)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段中的序言,向读者介绍了梭罗的《瓦尔登湖》的阅读方式,并委婉含蓄地对《瓦尔登湖》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评价,采用徐迟的话在修辞上属于引用。B.“共鸣,从来只发生在知己之间”,这句话的内涵既指梭罗和安静的瓦尔登湖产生了共鸣,也指心灵安静平和的读者会和梭罗的《瓦尔登湖》这本书产生共鸣。C.文章将梵·高、保罗·高更和梭罗这些伟大的艺术家、文学家并举,是为了证明拥有柔软和敏感心灵的人们比普通人更能感受大自然触动心灵带来的狂喜与极苦。D.之所以说梭罗和瓦尔登湖的相遇“是人类与大自然最美丽的邂逅”,是因为瓦尔登湖使梭罗的心灵抵达了宁静,而思绪却狂热起来,进而催生了一部伟大的书籍。5.联系上下文,分析作者为什么要在第三段中提及“又一次”。6.请简要探究尾段画横线句子的含意与作用。参考答案:4.A
5.“又一次”指《瓦尔登湖》在中国被时代的喧嚣淹没不止一次,第一次在新旧交替的1949年,第二次在改革开放初期的1982年。表达了作者对中国读者错失《瓦尔登湖》的遗憾之情。
6.①瓦尔登湖是心灵宁静的象征。作者呼唤我们“发现并守住你的瓦尔登湖吧”,意思是呼唤人们不要在喧嚣的物质社会中迷失自我,而要让心灵回归宁静并坚守宁静。②“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自己的梭罗”,意思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像梭罗一样,摆脱碌碌红尘、纷扰世事、功名利禄的羁绊,都能像梭罗一样尊重自我,发现自我,追求生命的真实与神圣。③这句话起到了点明文章主题、呼应标题的作用。【4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A“并委婉含蓄地对《瓦尔登湖》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评价”分析不当。译者徐迟的话只是说明心灵的安静对正确理解《瓦尔登湖》的重要性,并指出如果没有一颗安静的心,就会误读这本书,就不能理解其真正的内涵,并没有涉及对这本书的客观公正的评价。【5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本题需要回答“又一次,梭罗和他的瓦尔登湖被时代的喧嚣所淹没”的原因,答案应该在前两段,原文是:(1)1949年,梭罗和他的湖首次来到了中国。安静的梭罗不知能走进多少人的内心?(2)中国内地的读者再次看到大洋彼岸这个“怪人”的身影已是33年后的1982年了。但这一次……,由此可知,作者用“又一次”表达了作者对中国读者错失《瓦尔登湖》的遗憾之情。
【6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句子的含义和作用,划线句子在文章的结尾部分,应该和表现主旨有关系。“发现并守住你的瓦尔登湖吧,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自己的梭罗。”理解这句话,只需要解释清楚两个为什么,一是为什么要“发现并守住你的瓦尔登湖”,二是为什么“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自己的梭罗”。需要到文中找到“瓦尔登湖”和“梭罗”的象征含义,原文有:这本书本来就是为人类中那些安静的内心写的;我们不愿像梭罗那样去正视一个真实的自己,不敢像他那样舍弃世俗的一切去寻找和守住自己的瓦尔登湖;它隐含的最重要的主题之一就是对自我的尊重与发现,对生命的真实与神圣的寻求。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都可能是一块小小的瓦尔登湖。围绕这几个方面来回答即可。作用主要围绕表现主旨来回答即可。2.(9分,每小题3分)边塞与边塞诗
①边塞诗的兴盛在唐代,那时候,边塞的概念是具体的——基本上是陇右。陇右自古为羌戎之地、华夏边陲,是历史上民族大迁徙、大融合的舞台,历经汉唐王朝的大力开发和“丝绸之路”的畅通,这里便成了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乃至西方文明交流、融合最活跃的地区。广义的陇右,东起陕西甘肃的界山陇山,西达沙州(今甘肃敦煌);狭义的陇右则具体为甘肃黄河以东、青海青海湖以东至陇山。在古代,军事家们有一个共识:欲保关中,先固陇右;欲保陇右,先固河西;欲固河西,必斥西域。陇右,一直是历代中原王朝军事防御的核心区域,在唐初,突厥军队曾经逼近大唐帝国的首都长安城,甚至差点迫使大唐帝国迁都。此时的突厥汗国,已控制了东至辽河上游、西至里海沿岸、南至大漠以北、北至贝加尔湖的广大地区。中原内地自然早成了他们觊觎的对象。因而那时边塞逐步收缩于陇右的狭义概念上。边塞的战事,使众多的诗人们豪情满怀或者悲苦结肠,尤其是河西走廊,在石羊河流域、黑河流域、疏勒河流域,留下了不朽的边塞诗篇章。
②追溯历史,西汉与匈奴南北对峙,互相抗衡,汉朝为防御匈奴南犯,不惜倾尽国力,修筑了扼守边防的长城,当时称为边塞,简称塞,或称障塞。沿边塞修筑的障、城、亭、燧,是驻军防戍的军事建筑。一段时期,这样的地区成为典型的边塞。随着时间的推移,唐朝的国力逐渐殷实。突厥的骚扰逐渐平息,就在高昌设立了驻守西域的最高统治机构——安西都护府,管辖天山直至碎叶河以南地区。在那个鼎盛的时期,边塞又指向了敦煌郡的阳关和玉门关以西的地方,不少的优秀诗作已经涉及到了新疆的广大地区。《汉书》、《后汉书》、《魏书》、《北史》、《隋书》直到《明史》都为边塞立传。唐代边战频繁的地区,主要在三边——西北、朔方、东北。一部《全唐诗》中,边塞诗约2000首,而其中1500首与西北边塞有关。③到唐代,由于中国历史舞台上活跃着唐、吐蕃、突厥以及后起的回鹘、南诏等几大政权,他们相互角逐、相互兼并,相互扩充各自的势力范围,这就促使唐朝政府大力在边地修筑城堡,以增强边地的防御能力。因为边防的战事,一座座城堡拔地而起,这是军事防卫的需要。另一方面。地方的行政核心区逐渐发展为城市,城市的经济文化辐射力又影响和促进了整个边防线上的生产发展和商贸往来。这些,在边塞诗的歌吟中;是不可回避的。然而,随着战争的发生.城堡遭遇了强大的破坏力,民不聊生,生灵涂炭。格调高挑的边塞诗也开始黯然神伤。④边塞毕竟是边塞,其地理上的偏远,文化上的边缘,物质上的单调,环境上的严酷,也是锤炼边塞诗不可或缺的元素。如果没有边塞的艰苦和遥远,就没有边塞诗的磅礴气势和苦难锋刃。在边塞诗中旅行,边塞的风,边塞的沙尘,边塞的壮丽与辽阔,边塞的风俗与美味,会磨砺我们的风骨,会滋生我们的豪情。放这的人生,尽在边塞诗中。
(节选自《中国国家地理》2009年第2期)6.根据第③段,下列选项不属于边塞诗内容涉及范围的一项是(
)A.为了增强边地的防御能力,唐朝政府大力在边地修筑城堡,一座座城堡拔地而起。B.格调高挑的边塞诗开始黯然神伤。C.战争的发生,使城堡遭遇了强大的破坏力,民不聊生,生灵涂炭。D.地方的行政核心区逐渐发展为城市,城市的经济文化辐射力又影响和促进了整个边防线上的生产发展和商贸往来。7.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边塞即陇右。广义的陇右,东起陕西甘肃的界山陇山,西达沙州;狭义的陇右则是
甘肃黄河以东、青海青海湖以东至陇山。
B.边塞就是指西汉与匈奴南北对峙时期,汉朝为防御匈奴南犯而修筑的扼守边防的长
城和沿之修筑的障、城、亭、燧等驻军防戍的军事建筑。
C.唐初,突厥汗国觊觎中原内地,因而那时的边塞是指东起陕西甘肃的界山陇山,西
达沙州一带地区。
D.边塞是羌戎之地,华夏边陲,是历史上民族大迁徙、大融合的舞台;是农耕文明与
游牧文明乃至西方文明交流、融合最活跃的地区。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原文中引用古代军事家们的共识,意在强调只要排斥、打击甚至消灭西域的各少数
民族就可以保全关中地区。
B.一部《全唐诗》中,边塞诗约2000首,而其中1500首与西北边塞有关,这说明唐
代边战主要发生在包括西北在内的三边地区。C.边塞诗形成的原因之一是边塞特有的地理、文化、物质、环境特点。文化上的边缘,物质上的单调,环境上的严酷,造就了边塞诗、锤炼了边塞诗。D.边塞诗记录着边塞,表现着边塞。阅读边塞诗,可以让我们的风骨、豪情得到磨砺、滋生,边塞诗包含了人生的放达。
参考答案:6.B(B项是边塞诗格调发生的变化,并没有直接进入边塞诗中。ABC项根据文章第③段的信息可知为正确选项。)
7.D(A项概念范围扩大,在原文①段中有“边塞的概念是具体的——基本上是陇右”的信息。B项时间范围缩小,在原文②段中有“当时被称为边塞”的信息。C项强加因果,综合原文①段中信息,唐初“边塞逐步收缩于陇右的狭义概念上”最重要的原因是“此时的突厥汗国,已控制了东至辽河上游、西至里海沿岸、南至大漠以北、北至贝加尔湖的广大地区”,而不仅仅是因为“突厥汗国觊觎中原内地”。)
8.(A项“只要……就……”的判断过于绝对。)
略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刺客列传》与《游侠列传》写的都是侠肝义胆、急人所难、为知己者死的侠义之士。他们最为可贵的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奋斗,不为名利而改变志节,不为权贵而放弃操守,在他们的心目中,“义”才是至高无上的。他们本着“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的为人准则,坚守自己的独立意志,即使付出生命的代价也无怨无悔。《刺客列传》中以荆轲为代表的义士,思想境界虽有高下、阔狭之分,但他们视道义高于生命、“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的优秀品质令司马迁大加赞扬。豫让宁可让自己承受涂厕之辱、漆身吞炭之苦,也要采取他认为最正当的方式,不惜牺牲生命为智伯报仇;聂政为完成严仲子所托,最后竟“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遂以死”;荆轲为捍卫自己的尊严帮助燕太子丹刺杀秦王,而使自己走上了不归路。司马迁在《游侠列传》中这样表现朱家的侠义:“终不伐其能,歆其德,诸所尝施,唯恐见之。振人不赡,先从贫贱始。家无余财,衣不完采,食不重味。”他“专趋人之急,甚己之私”的助人为乐精神已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为了体现郭解的侠义,司马迁则不厌其烦地列举了数例。郭解姐姐的儿子被杀害的事例,说明了郭解明善恶、辨是非的正直;邻里从傲视他到“肉袒谢罪”的改变,说明了郭解以德服人的豁达……《史记》中的侠义之士是有着真正作为“人”的意义上的独立意志与高尚人格的。《刺客列传》中的义士,所作所为均是为报答知遇之恩。“士为知己者死”是他们最高的道德标准与行为准则。专诸与公子光、豫让与智伯、聂政与严仲子、荆轲与燕太子丹……他们不是仆与主、臣与君的隶属或等级关系,也不是雇佣或利益交换关系,他们是平等的。专诸、豫让、聂政、荆轲等的壮举不是为了获利,也不是为了谋权,完全是因为他们得到了一份信任、一份赏识、一份重托,就因为这份厚重的情谊,他们愿意赴汤蹈火,他们明知走上的是一条不归路,却无怨无悔,视死如归。《游侠列传》中的游侠,就是在社会底层的平民中敢于坚持自我、敢于对抗强权、敢于对抗卑鄙与丑恶的侠士与义士,他们因为不代表统治者,所以没有名分,故而被称作“游侠”。正因为如此,他们的意志不受名分与职责所限,当然也就没有了统治者意志的羁绊;他们的行为不因权势而改变,因为他们既不弄权也不接受权势的约束;他们的操守不因利益的诱惑而改变,因为他们“急人之难,甚己之私”。侠义之士的人格是独立的、高尚的,但在那样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却因此而注定成为悲剧。《刺客列传》中的刺客,为报知遇之恩,便心甘情愿地去冒险。专诸受公子光所托去刺杀吴王僚。专诸的行刺行动是他高尚人格的悲壮表现。豫让、聂政、荆轲的刺杀行动无一不是如此,他们的人生选择又是惊人的相同,原因就在于他们有着相同的人格基础——悲剧人格。《游侠列传》中的游侠,他们没有显赫的权势,甚至所为有悖统治者的规矩,但却比为官者更坦荡磊落、重情重义。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是与传统的礼法、虚伪的道德相对抗的表现;“义不苟合当世”,是绝不为了官爵俸禄而改变个人的品格、操行的坚守。而这样的游侠,其所作所为却偏偏是违犯当时的法律法规的。可见,游侠们高尚的人格、独立的意志与统治者的专制统治相违背,这也注定了他们的人生悲剧,其人格注定是悲剧人格。郭解为御史大夫公孙弘所害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选自《<史记>侠义之士的独立意志与悲剧人格》,有删改)1.下列关于《史记》中对“侠义之士”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侠义之士具有侠肝义胆、急人所难、能为知己者死的精神。他们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奋斗,坚持操守,不改志节。B.在义士眼里,道义和生命都一样珍贵,“士为知己者死”是他们最高的道德标准。他们为报答知遇之恩视死如归。C.侠义之士奉行言必信、行必果、不惜死的为人准则。他们有着真正作为“人”的意义上的独立意志与高尚人格。D.游侠们高尚的人格、独立的意志与统治者的专制统治相违背,这注定了他们的人生悲剧,其人格注定是悲剧人格。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侠士、义士的人格是独立的,也是高尚的,有着相同的人格基础,但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却注定了他们的人生悲剧。B.从朱家的急人所难而不矜其功的处世方式,足可以看出朱家是一位“专趋人之急,甚己之私”的助人为乐的侠士典型。C.《游侠列传》中的游侠,没有权势,但他们坦荡磊落、重情重义,不为名利而改变志节,不受权势约束,如专诸、豫让等。D.荆轲为捍卫自己的尊严帮助燕太子丹刺杀秦王,他明知走上的是条不归路,却无怨无悔,在死亡面前大义凛然。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侠义之士的思想境界都非常高,专诸、豫让、聂政、荆轲、朱家等人对当时社会的道德风尚,以及现代人的思想觉悟都有很大的影响。B.游侠没有显赫的社会地位,没有名分,但他们却坚持自我、敢于对抗现实中的卑鄙与丑恶,他们不代表统治者,代表的是社会底层的平民。C.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义不苟合当世”的所作所为与当时的统治阶级的法律法规是相违背的,这是他们不受统治阶级欢迎的原因。D.“济穷救急”是游侠之“义”,“报答知遇之恩”是刺客之“义”。他们对道义的尊崇得到了司马迁的极力赞扬。参考答案:1.B
2.C
3.A【1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文中概念或词语的理解能力。考核概念的题目的命题点注意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注意的错误主要是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曲解文意、答非所问等类型。命题的方式经常是对文中相关概念的要点进行组合,或对文中的句子进行转换,或是改变文中句子之间的关系。选项B,“道义和生命都一样珍贵”一句理解有误。原文第二段说“思想境界虽有高下、阔狭之分,但他们视道义高于生命”。一定理解作者的观点,紧扣原文,辨明句意。故答案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题干问的是“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选项C,错在于:“专诸、豫让”是《刺客列传》中的刺客,而不是《游侠列传》中的游侠。注意两部书“狭义之士”的区别,不能混淆。结合原文第2、4段内容可知。故答案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理解文本内容及概括和归纳文章观点的能力。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选项A,“侠义之士的思想境界都非常高”一句说法错误,文中第二段有“思想境界虽有高下、阔狭之分”。一定读清内容,明辨句意。故答案选A。【点睛】这类题目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总之,考生要根据对原文内容的把握,充分理解内容和选项,认真细心的去比对分析,这样就能很好的作答这类试题。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19分)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⑤,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畏,慕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4.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是(
)A.太子迟之
迟:认为……晚了
B.请辞决矣
请:请求C.今日往不反者
反:反复
D.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遗:给5.下列句子中特殊句式现象与其它三句不同的是(
)A.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B.见燕使者咸阳宫C.嘉为先言于秦王
D.使毕使于前6.下列句中的“之”与例句意义与用法都相同的是(
)例:慕大王之威A.千金之资币物
B.太子迟之
C.皆白衣冠送之
D.顷之未发7.翻译下列句子(10)(1)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2)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参考答案:4.C5.A6.A7.(1)现在只提着一把匕首深入不可预测的强暴的秦国,我所以停留,是在等待我一个朋友同他一起去。现在太子嫌动身晚了,我就辞别了。(2)用木匣封好,燕王在朝廷行跪拜之礼,派遣使者来禀告大王,一切听从大王的吩咐5.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各题。危稹,字逢吉,抚州临川人,淳熙十四年举进士。时洪迈得稹文,为之赏激。调南康军教授。转运使杨万里按部,骤见叹奖,偕游庐山,相与酬倡。调广东帐司,未上,服父丧,免,调临安府教授。倪思荐之,且语人曰:“吾得此一士,可以报国矣。”丁母忧,免,干办京西安抚司公事。入为武学谕,改太学录。明年,迁武学博士,又迁诸王宫教授。稹谓以教名官,而实未尝教,请改创宗子学,立课试法如两学,从之。嘉定九年,新学成,改充博士,其教养之规,稹所论建。迁秘书郎、著作佐郎,兼吴益王府教授。升著作郎兼屯田郎官。稹始进对,请叙复军功之赏以立大信,抆拭功臣之罪以厉忠节,置局以立武事,遣使以省边防,厚赏以精间谍。次论和、战、守利害,而请专意于守。柴中行去国,稹赋诗送之,迕宰相,出知潮州。寻以通金华徐侨书论罢,提举千秋鸿禧观。久之,知漳州。漳俗视不葬亲为常,往往栖寄僧刹,稹命营高燥地为义冢三,约期责之葬,其无主名、若有主名而力弗给者,官为葬之,凡二千三百有奇,刻石以识。郡有临漳台据溪山最胜处作龙江书院其上既成横经自讲人用歆动邑令有贿闻者劾去之籍其财以还民。郡有经、总制无名钱岁五千缗,厉民为甚,前守赵汝谠奏蠲五之二,稹疏于朝,悉罢之。会常平使有言,稹不欲辩,即自请以归。久之,提举崇禧观,与乡里耆艾七人为真率会。卒,年七十四。稹性至孝,父疾,愿损己算益亲年,疾寻愈。真德秀登从班,举稹自代,没,又为铭其墓。所著有《巽斋集》,诸经有讲义、集解,诸魏、晋、唐诗文皆有编,辑先贤奏议曰《玉府》、曰《药山》。(选自《宋史·危稹传》)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郡有临漳台据溪山/最胜处作龙江书院/其上既成/横经自讲人/用歆动/邑令有贿/闻者劾/去之籍/其财以还民。B.郡有临漳台/据溪山虽胜处作龙江书院/其上既成/横经自讲/人用歆动/邑令有贿/闻者劾/去之/籍其财以还民。C.郡有临漳台/据溪山最胜处/作龙江书院其上/既成/横经自讲/人用歆动/邑令有贿闻者/劾去之/籍其财以还民。D.郡有临漳台据溪山/最胜处作/龙江书院其上/既成/横经自讲人/用歆动邑令/有贿闻者劾/去之籍/其财以还民。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教授,职官名,宋、元以后府、州、县学的学官,掌管学校的考核、测验等职务。B.酬倡,亦作“唱酬”“唱和”,是指朋友之间用诗词、散文等文学作品来相互酬答唱和。C.自请以归,朝廷官员上书皇帝请求辞官回到家乡,与“乞骸骨”词义相近。D.耆艾,六十曰耆,五十曰艾,耆艾之年泛指老年人。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危稹文采高妙,受到高官赞叹。危稹有很高的文学才华,洪迈看到他的文章时十分赞赏,杨万里也对他夸赞不已,倪思认为危稹这样的儒学之士将来一定能够报效国家。B.危稹重视教育,创建学校规矩。嘉定九年时,由危稹提议的学校建成,危稹改职充任博士,这个学校的教育、修养等有关规定都是危稹通过奏议论对要求建立起来的。C.危稹注重军事,派遣使者到边疆省察,用丰厚的赏赐提高间谍的水平,同时也讨论了和、攻、守问题。D.危稹关注民生,请求减免赋税。漳州每年有经制钱、总制钱及其他无名钱五千缗,为此勒索民众特别历害,危稹向朝廷上疏请求免除,但常平使对这个请求有不同意见。6.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倪思荐之,且语人曰:“吾得此一士,可以报国矣。”丁母忧,免。(2)柴中行去国,稹赋诗送之,忤宰相,出知潮州。参考答案:3.C
4.B
5.A
6.(1)倪思推荐他,又对别人说:“我得到这样的一个儒学之士,可以报效国家了。”(危稹)因服母丧而免职。(2)柴中行离开,危稹赋诗送他,违背了宰相的意愿,被贬出朝廷,担任潮州知州。【3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本句,根据名词代词“郡”“临漳台”“溪山”“最胜处(最优美的名胜之地)”“龙江书院”“经”“自(自己)”“人”“邑”“贿闻者”“财”“民”,虚词“其”“既”“以”,回答问题注重把握四个选项中不同的停顿点的正误,然后按照排除法得出答案。比如A、B两项中,不同的停顿点有“郡有临漳台掘溪山/最胜处作龙江书院”“郡有临漳台/据溪山最胜处作龙江书院/其上既成”和“横经自讲人/用散动/邑令有贿/闻者劾/去之籍/其财以还民”“横经自讲/人用散动/邑令有贿/闻者劾/去之/籍其财以还民”等。前一部分中,从“溪山”作“最胜处”的定语的角度分析,“处”后要停顿;从“其上”的前面省略介词“于”判断,“其上”是“龙江书院”的倒置状语,可以判断“其上”后要停顿;“既成”的意思是完工,可以判断単独成句。第二部分,从主语“自”分析,谓语“讲”后要停顿;从动词谓语“有”分析,“者”后要停顿;从动词“劾”判断,其宾语“之”后停顿等。再结合本句意思:漳州境内有临漳台,位处溪山最优美的名胜之地,在这上面修建龙江书院。建成之后,据经典自己讲习,人们为之心动、羡慕。城邑县里有令,如有人被告发受贿,就弹劾罢免他,(然后)没收他的财产用来还给民众。句子可以断开为:郡有临漳台/据溪山最胜处/作龙江书院其上/既成/横经自讲/人用歆动/邑令有贿闻者/劾去之/籍其财以还民。故选C。【4题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题中B项,“是指朋友之间用诗词、散文等文学作品来相互酬答唱和”说法错误,酬唱,只用诗词,没有散文。故选B。【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A项,“倪思认为危稹这样的儒学之士将来一定能够报效国家”说法错误,倪思的意思是他能够得到危稹这样的人,传记就可以报效国家了。故选A。【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1)中的“荐”,推荐;“且”,又;“语”,动词,对……说;“报”,报效;“丁”,遭到;“忧”,父母的丧事;“丁母忧”,省略了主语“危稹”,翻译时补齐;“丁母忧,免”,危稹因服母丧而免职。(2)中“去”,离开;“之”,代词,他,代指柴中行;“出”,被动,被贬出;“忤”,违背;“知”,动词,担任……知州。【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危稹,字逢吉,抚州临川人。淳熙十四年中举为进士。当时洪迈得到危稹的文章,为之赞赏激动不已。调至南康军担任教授。转运使杨万里到南康军巡视,与他相见聚会,对他夸奖、叹服不已,同他一起游览庐山,互相酬唱应对。调至广南东路担任账司,没有到任,因为父亲去世免去职务,调至临安府担任教授。倪思推荐他,又对别人说:“我得到这样的一个儒学之士,可以报效国家了。”危稹因服母丧而免职,不久,干办京西安抚司公事。入朝为武学谕,改任太学录。第二年,迁升为武学博士,又迁升为诸王宫教授。危稹虽是以教职为官名,实际上并没有教授,请求改设创立宗子学,设置课试法如太学和武学两学一样,朝廷听从了他的建议。嘉定九年,新学建成,危稹改职充任博士,这个学校的教育、修养等有关规定,都是危稹通过奏议论对要求建立起来的。迁升秘书郎兼任屯田郎官。危稹初上殿奏对,请求按次序恢复军功赏赐以树立崇高威信,洗抵功臣的罪责激励忠诚节义,设置武局以提倡习练武事,遣派使者以省察边防,给予厚赏使间谍精干。其次,讨论讲和、攻战、坚守的利益与害处,为此请求专心一意坚守。柴中行离开,危稹赋诗送他,违背了宰相的意愿,被贬出朝廷,担任潮州知州。不久,因与金华徐侨通信的文字而被议论,罢黜职务,提举千秋鸿禧观。很久以后,担任漳州知州。漳州的习俗以不葬亲属为常事,往往停留寄存僧庙古刹,危稹令人在高台、干燥之地开挖、填封三个义冢,规定期限,安葬死者,其中没有属主的无名死者,或有属主而亲属没有财力安葬者,官府代为安葬,一共有二千三百多,并刻石为碑,以便识别。漳州境内有临漳台,位处溪山最优美的名胜之地,在这上面修建龙江书院。建成之后,据经典自己讲习,人们为之心动、羡慕。城邑县里有令,如有人被告发受贿,就弹劾罢免他,(然后)没收他的财产用来还给民众。漳州每年有经制钱、总制钱及其他无名钱五千缗,为此勒索民众特别厉害,前任漳州知州赵汝谠奏请减免五分之二,危稹又向朝廷上疏,全部罢免。恰巧遇常平使有不同意见,危稹不想同他争辩,于是自己请求离职回家。很久以后,提举崇禧观,与乡里七十岁的几个老人为真率会。死时,七十四岁。危稹生性特别孝顺,父亲生病,希望减损自己的寿命来增益父亲的生年,病情不久就痊愈了。真德秀荣登从班,推举危稹以代替自己。危稹死后,又为他撰写墓志铭。他写的著作有《巽斋集》,对于各种经书有讲义、集解,编辑了各种有关魏、晋、唐各朝时期的诗词、文章,辑录了先前各朝圣贤的奏议称《玉府》《药山》。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8题。郑当时者,字庄,陈人也。其先郑军尝为项籍将,籍死,已而属汉。郑庄以任侠自喜,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孝景时,为太子舍人。每五日洗沐①,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庄好黄老之言,其慕长者,如恐不见。年少官薄,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天下有名之士也。武帝立,庄稍迁为鲁中尉、济南太守、江都相,至九卿为右内史。以武安侯、魏其时议,贬秩为詹事,迁为大农令。庄为太史,诫门下:“客至,无贵贱,无留门者。”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庄廉,又不治其产业,仰奉赐以给诸公。然其馈遗人,不过算②器食。每朝,候上之间,说未尝不言天下之长者。其推毂③士及官属丞史,诚有味其言之也,常引以为贤于己。未尝名吏,与官属言,若恐伤之。闻人之善言,进之上,唯恐后。山东士诸公以此翕然称郑庄。郑庄使视决河,自请治行五日。上曰:“吾闻‘郑庄行,千里不赍粮’,请治行者何也?”然郑庄在朝,常趋和承意,不敢甚引当否。及晚节,汉征匈奴,招四夷,天下费多,财用益匮。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人④,多逋负⑤。司马安为淮阳太守,发其事,庄以此陷罪,赎为庶人。顷之,守长史。上以为老,以庄为汝南太守。数岁,以官卒。郑庄始列为九卿,廉,内行修洁。中废,家贫,宾客益落。及居郡,卒后家无余赀财。太史公曰:夫以郑之贤,有势则宾客十倍,无势则否,况众人乎!下邦翟公有言:“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翟公复为廷尉,宾客欲往,翟公乃大署其门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郑亦云,悲夫!(选自《史记·汲、郑列传》)【注】①洗沐:沐浴,此指官吏休假。汉制,官吏每五日例得休假。②算:竹器。③推毂:推举。④僦人:这里指承揽运输的人。⑤逋负:拖欠款项。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常置驿马长安请郊,存诸故人
存:问候B.贬秩为詹事
秩:官阶C.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
下:下等D.郑庄行,千里不赍粮
赍:携带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其先郑君尝为项籍将
为大王为此计者B.闻人之善言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C.客至,无贵贱,无留门者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D.一死一生,乃知交情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6.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郑庄清廉节俭的一组是(3分)①存诸故人,请酬宾客
②又不治其产业,仰奉赐以给诸公③然其馈遗人,不过算器食
④候上之间说,未尝不言天下之长者⑤郑庄行,千里不赍粮
⑥卒后家无余赀财A.①④⑤
B.①③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7.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郑庄在任用官吏的问题上,与司马安意见不合,后来司马安乘隙诬陷,使他一度丢了官职。B.郑当时以行侠仗义为自豪,解救了张羽,名声传扬在梁楚一带。他喜欢结交朋友,常常夜以继日邀请拜谢宾客。C.郑当时喜欢黄帝、老子的言论,仰慕年高有德的人;他年轻,官位卑微,但交游的朋友都是与他祖父同辈的人。D.郑当时曾位列九卿,中途罢官回家,家境贫寒,门庭冷落。晚年,担任汝南郡太守且在任上去世。8.翻译下列句子。(10分)(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3分)(2)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3分)(3)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4分)参考答案:附:译文:郑当时,字庄,是陈县人。他的祖先郑君曾做项籍手下的将领;项籍死后,不久就归属了汉朝。高祖下令所有项籍的旧部提到项籍时都要直呼其名,唯独郑君不服从诏令。高祖下旨把那些肯直呼项籍名讳的人都授官为大夫,而赶走了郑君。郑君死于孝文帝时。郑庄自己把仗义行侠当作乐事,从危难中解救了张羽,声名传遍梁、楚之间。孝景帝时,他做太子舍人。每逢五天一次的休假日,他经常把驿马安放在长安四周的郊区,问候朋友,邀请拜谢宾朋,夜以继日,通宵达旦,还总是担心不够周到。郑庄喜爱道家学说,仰慕年长(的心情)就好像惟恐见不到人家一样。他年纪轻,官职卑微,但交游的相知友人都是祖父一辈的天下知名的人士。武帝即位后,郑庄由鲁国中尉、济南郡太守、江都国相,一步步地升到九卿中的右内史。由于评议武安侯田扮和魏其侯窦婴的纷争,他被贬为詹事,又调任大农令。郑庄做太史时,告诫属下官吏说:“有来访的客人,不论尊贵或低贱,一律不得让人滞留门口等候。”他施行主人待客的礼节,以自己的高贵身份谦恭待人。郑庄廉洁,又不置办家产,仅依靠官俸和赏赐所得供给各位年长的宾朋,而所馈送人的礼物,只不过是用竹器盛的食物。每逢上朝,等到皇上空闲的时候,他没有不称道天下的年高望重的人。他推举士人和属下的丞、史诸官吏,委实津津乐道,饶有兴味,言语中时常称举他们比自己贤能。他从不对吏员直呼其名,与属下谈话时,(谦和得)好像生怕伤害了对方。听到别人有高见,便马上报告皇上,唯恐延迟。觳山以东广大地区的士人和知名长者因此都众口一词称赞他的美德。郑庄外出视察黄河决口,他请求给五天时间准备行装。皇上说:“我听说‘郑庄远行,千里不带粮’,为什么还要请求准备行装?”郑庄在朝中常常附和顺从皇上之意,不敢太明言是非。到他晚年,汉朝征讨匈奴,招抚各地少数民族,天下耗费财物很多,国家财力物力更加匮乏。郑庄保举的人及其宾客替大农令承办运输,多有延迟亏欠。司马安任淮阳郡太守,检举揭发此事,郑庄因此落下罪责,赎罪后削职为平民。不久,代理长史之职。皇上认为他年事已高,让他去做汝南郡太守。几年后,死在任上。郑庄当初位列九卿,为政清廉,平日居家品行也纯正。这两人中途都曾被罢官,家境清贫,宾客逐渐零落散去。等到做郡守,死后家中没有剩余的财物。郑庄的兄弟子孙因他的缘故,官至二千石者有六、七人之多。太史公说:凭着郑庄当时为人那样贤德,有权势时宾客十倍,无权势时情形就全然相反,(他们尚且如此)更何况一般人呢!下邽县翟公曾说过,起初他做廷尉,家中宾客盈门;待到一丢官,门外便冷清得可以张罗捕雀。他复官后,宾客们又想前往拜见,翟公就在大门上写道:“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郑庄也是如此,可悲啊!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7.北京市消费者协会昨日发布了“在知道吸烟会引发多种疾病的前提下,是否还会吸烟”的调查数据。请把下面的图表写成一段话。要求: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参考答案:“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李白那藐视权贵的不羁与洒脱“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那蹈死不顾的英勇与豪迈。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图文转换类图示题,图表内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关于“是否吸烟”的调查,一部分是对吸烟危害的展示。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吸烟的危害有肺癌、肺气肿、心脏病、口腔癌等多种疾病,而对是否吸烟的回答中,有59%的人选择了“否”,41%的人选择了“是”。考生只需把这些信息表述清楚即可。【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技巧点拨】本题属于图文转换中的图示题,是课标卷的常考题型,指向明确,难度适中。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应审清题干,勾画出要点;然后解读图示,确定起点顺序,理清图表中有哪些内容,可分为几部分,然后逐一用文字表述出来,表达时要注意准确连贯,内容全面完整,思路清晰。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2分)(
)A.假日旅游所到之处山清水秀,风光迷人,华屋山丘,美景非常。
B.许多网络小说之想以离奇的情节吸引读者,不管架构是否合理,逻辑是否通顺,三观是否正常,让人不堪卒读。C.有的为提前开始复习备考拼命抢时间,赶进度,这种寅吃卯粮的做法不可取。D.现代化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不学会技术,长期当外行,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能担当好现代的领导重任的。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成语的运用。华屋山丘:壮丽的建筑化为土堆,比喻迅速衰亡。属于望文生义;不堪卒读:指文章粗劣,使人不肯读下去,易与“不忍卒读”混淆。语境不合;“寅吃卯粮”乃因入不敷出而为,本句所言是“急于事功”,欲速则不达。不和语境;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孟子?尽心下》:“孟子曰:‘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昭昭:明白;明智。昏昏:糊涂;愚昧。今多以此语说自己不懂,却要让别人懂得;也用以说外行人胡乱指挥内行人。【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技巧点拨】对于成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例如题中A华屋山丘:壮丽的建筑化为土堆,比喻迅速衰亡。属于望文生义;不堪卒读:指文章粗劣,使人不肯读下去,易与“不忍卒读”混淆。语境不合;“寅吃卯粮”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陈涉世家笔记》课件
- 《雾化吸入医学》课件
- 2025年西双版纳货运上岗证考试题库答案
- 我国学前教育质量监测的现实困境及发展对策
- 急诊专科护士角色认知的研究进展
- 月度团队协作报告模板
- 智能家居产品路演模板
- 祝福追梦人生日模板
- 小学家委会活动方案
- 怎么申请死亡申请书
- 肉山羊规模饲养生产技术规程
- 妇产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验收汇报
- 绘本故事PPT课件之我不敢说我怕被骂
-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报书:34.《高质量数字教材建设研究》
- 社区干部培训班交流发言(通用6篇)
- 小学语文-5 对韵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课件 第四章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 【课件】免疫系统组成和功能(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 采购部组织结构图
- 股票入门-k线图基础知识
-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