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安徽省亳州市马园中学高三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1-2022学年安徽省亳州市马园中学高三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1-2022学年安徽省亳州市马园中学高三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1-2022学年安徽省亳州市马园中学高三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1-2022学年安徽省亳州市马园中学高三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安徽省亳州市马园中学高三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论语·为政》中记载:“《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思想纯正)!”这说明A.《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B.《诗经》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C.《诗经》开创了中国古典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D.《诗经》反映了宏大进取的大一统时代风貌参考答案:B2.乾隆年间,“闽省客商赴浙江湖州一带买丝,用银三四十万至四五十万不等;至于广(今广东地区,下同)商买丝银两动至百万,少亦不下八九十万两;此外苏杭……商人贩入广省尚不知凡几”。这表明①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兴盛②广东商人比福建商人资金雄厚③苏杭是丝织品的主要产地④对外贸易使广东商人生意兴隆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D3.右图是1908年《申报》上刊登的一幅讽刺时局的漫画。代表清末某派的人物想要把具有生命力的新枝嫁接在“专制”的朽根上。图中的“新枝”应该指代A.洋务

B.维新

C.立宪

D.革命参考答案:C4.(明)何良俊在《四友斋丛说》卷八讲了一个宦官对这种权势变化的亲身体会。嘉靖年间的一位

宦官说:“我辈在顺门上久,见时事几复矣。昔日张先生(内阁大学士申的首辅张璁)进朝,我们多要打个躬。后至夏先生(首辅夏言),我们只平着眼看望。今严先生(首辅严嵩)与我们拱拱手,方始进去。”这则材料说明的实质问题是A.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B.内阁首辅在朝臣中的权威逐渐下降C.明朝的礼仪制度曰益规范

D.皇帝的威权被宦官分割参考答案:A2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明代宦官专权D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宦官权力不断增大的现象。中国古代的统治者,为加强集权,防止大臣擅权,往往重用身边的人。宦官作为皇帝身边的人,在这时通常会受到重用,宦官又利用自己的这种身份,假借皇帝的名义,作威作福。从本质上来看,宦官专权实际上是专制统治的产物。故选:D【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明代宦官专权与君主专制的关系的准确理解。5.通用汽车公司驻15个国家的49位海外代表,向华盛顿发了106封电报,说的都是同一件事:“新的关税法将会孤立美国经济,并招致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萧条。”大约一千名美国经济学家联名上书胡佛总统,但是《斯姆特—赫利关税法》最终还是通过了。对于此事件,下列说法准确的有①该事件的历史背景是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②“新税法”会激化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③该历史事件严重阻碍了世界自由贸易的发展④巩固了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从胡佛总统执政时间可知是1929-1933年经济危机时期,故①正确;从“新的关税法将会孤立美国经济”,可知新关税法保护了国内企业,不利于美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会激化各国间矛盾,故②正确;从“并招致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萧条”,可知新关税法阻碍世界自由贸易发展,故③正确;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建立于1944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6.有学者认为:“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该学者揭示了A.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B.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C.宗法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D.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参考答案:B根据题干“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可知分封制下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B项正确。题干强调分封制下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没有涉及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排除A。宗法制是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分封制在历史上有利有弊,如在西周时期,利大于弊;东周时,弊大于利,因此D项不准确,排除。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B。7.中国人的政治智慧是无与伦比和无限美妙的。周恩来教会人类怎么为人处世;邓小平教会人类怎么解决恩怨情仇。符合该材料主题的理论或政策分别是()A.求同存异、四项基本原则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国两制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D.求同存异、市场经济理论参考答案:B【考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材料中“人类怎么为人处世,人类怎么解决恩怨情仇”,其中所指是处理国际国内事务的技巧,在此方面周恩来的主要贡献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而求同存异则是五项原则的具体应用,邓小平教人类怎么解决恩怨情仇,主要是处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具体体现在一国两制上,故B项正确;四项基本原则适用国内,不具备普适应,故A项错误;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不能解决人类恩怨,故C项错误;解决人类恩怨更多的是政治问题,而市场经济理论用于解决经济问题,故D项错误。8.有学者认为,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可以做为该观点直接证据的是(

)A.19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从前如江北内地各州县,均用洋布,近则用土布者渐多”B.20世纪初有人指出“商市展扩所及,建筑盛则农田少,耕者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场,必然之势也。”C.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D.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这里对棉织品的需要,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参考答案:C9.1947年,苏联代表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言指出:“布雷顿森林体系只不过是华尔街的分店,世界银行从属于政治目的,这让它成了一个大国的工具。”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当时世界银行致力于战后欧洲经济复兴,与政治目的无关B.随着马歇尔计划公开和冷战加剧,苏联对美国经济政策产生反感情绪C.为了遏制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美国主导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D.美国为了建立美元的霸权地位,把苏联排斥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之外参考答案:B苏联参加了1944年代布雷顿森林会议并同意了相关协定,但是到了1947年,美苏冷战开始,美国提出具有遏制共产主义意图的马歇尔计划。世界银行成立初期的宗旨是致力于战后欧洲经济复兴,此时实际上变成了致力于西欧经济复兴,引起苏联不满,B正确,AD错误。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目的是建立有利于世界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机制,当时美苏还是同盟关系,没有特别针对苏联的意图,故C错误。10.2010年10月,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在《证券时报》上发表观点:全世界都在努力生产美元购买的商品,而美国则负责生产美元……以印刷品的价格换取石油。对他的这一观点理解准确的选项是A.美国已经获取了世界经济霸权B.美元在世界货币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C.美国利用美元的特殊地位,掠夺世界资源D.美国乱发纸币只能加深经济危机参考答案:C11.11.自秦汉至宋元,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是A.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B.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C.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D.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参考答案:A12.中共某会议公报:“我们在明年把工作中心转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取得应有的成就,将是对建国三十周年的最好献礼。”此次会议是中共(

)A.七大 B.八大二次会议C.十一届三中全会 D.十二大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由题目中的信息“明年......建国三十周年”可知此次会议召开于1978年。A、B、C、D四项分别召开于1945年、1958年、1978年和1982年,故本题应选C项。13.热播电视剧《芈月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芈月的儿子嬴稷在位时期,周赧王号令六国诸侯临时组建了一支6000人的队伍,等到了约定出兵的日子,韩、赵、魏自顾不暇,齐国不予理睬,最终勤王不成。”这一情节充分表明A.贵族政治彻底瓦解B.天子权力开始削弱C.宗法制度遭到破坏D.分封制受到冲击参考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西周分封制规定,分封的诸侯听命于周天子,有出兵勤王的义务,从材料内容可知,这是处于战国后期,周天子的命令诸侯已不予理睬,说明分封制受到了冲击。D项正确;战国时期贵族政治仍然存在,排除A项;材料不能证明天子的权力从此时才开始削弱,天子的权力应该在这之前就已经开始削弱了,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分封制遭到破坏而不是宗法制,排除C项。14.国际制度、国际组织、国际规则和国际法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性自冷战结束后明显增加。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全球化时代各国联系不断加强B.多极化时代国家之间利益之争淡化C.谈判协调己经代替了战争对抗D.各国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逐步趋同参考答案:考点:EP: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分析: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在世界市场上,发达国家经济实力占优势,往往是获利者;而发展中国家经常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2)经济危机的传染性和破坏性空前增强;(3)破坏发展中国家的自然环境,并进一步引发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威胁着人类生存.解答:冷战结束后,全球化进程加快,各国之间的联系强化,为加强各国的协调合作与化解矛盾,各种国际组织应运而生并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故A正确;BD两项表述错误,排除;C是表象而非实质,排除.故选A.15.一位欧洲著名学者指出:“我们已经很难从传统的观点来看欧洲是否算是统一。从形式上来看是没有,如果从实质内容来看,他们已经有了共同的认同。统一的国家要做的事,他们不已经在做了吗?而且做得比主权国家还好”。此学者的核心主张是A.建立政治、军事一体化的欧洲

B.欧盟是超越主权国家的区域实体C.建立经济全球化对欧洲更重要

D.区域集团化是当今世界正确潮流参考答案:B本题主要考查欧洲一体化进程。题干材料反映的是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及效果。从材料“从实质内容来看,他们已经有了共同的认同”、“做得比主权国家还好”说明欧洲一体化进程效果显著。分析选项,A、D明显错误,C与题意无关。所以应选B。16.1952年3月,毛泽东在修改中共中央统战部的一个文稿时写道:“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即允许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存在的时期”“不允许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有自己的立场和思想”的想法,是“脱离马克思主义的,是一种幼稚可笑的思想”。这表明毛泽东()A.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重大的发展B.承认当时国内存在阶级对立和斗争C.认识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长期性D.认为资产阶级应该保留自己的立场参考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考查学生理解材料、分析材料以及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难度中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体会材料的基本信息,即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允许存在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以及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自己的立场和思想,这一认识符合过渡时期的基本思想,是符合实际的,同时可以看出毛泽东认识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长期性,这种认识是符合国情的,但谈不上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故C项正确、A项错误;承认当时国内存在阶级对立和斗争是对材料的简单重复,故排除B项;同理,D项也是对材料的简单重复,故排除。17.苏格拉底认为知识就是德性,真正的知识是对“是什么”的探讨。正如亚里士多德所指出的,“他在把德性看作知识时,取消了灵魂的非理性部分,因而也取消了激情和性格”。这表明,苏格拉底对“知识”的思考A.否定了人的内在本性B.具有鲜明的理性主义色彩C.开始树立人的主体地位D.为城邦民主制提供理论基础参考答案:B【详解】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对“是什么”的探讨体现了对知识和智慧,即理性的探求,苏格拉底对“知识”的思考并未否定人的内在本性,这表明苏格拉底对“知识”的思考具有鲜明的理性主义色彩,故B项正确,A项错误;C项是智者学派的影响,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到城邦的民主制度,故D项排除。18.宋朝“广开科举之门,俾人人皆有觊觎之心,不忍自弃于盗贼奸宄”,这表明宋代科举制的实行A.活跃了人们的思想B.使社会各阶层热衷科举C.扰乱了社会的秩序D.影响了社会的价值取向参考答案:D19.以下统计数据最能体现美国罗斯福新政特点的是A.1935年农民的现金总收入从1933年的40亿增加到70亿美元B.1932年美国出现了约200万人的流浪大军,次年失业人数将近1700万C.1933年建造了20座大型水坝,开凿了652英里长的水道D.到1938年美国建立了几十个委员会和管理局,国家支出达350亿美元参考答案:D美国罗斯福新政特点是国家全面干预经济,加强对经济的指导。A项反映了新政的影响之一是改善了农业状况,提高了农民收入,但不是特点,排除A。B项反映的是经济危机的表现之一即失业率上升,但不是特点,排除B。C项是新政的具体措施之一即兴办公共工程,排除。D项根据“美国建立了几十个委员会和管理局,国家支出达350亿美元”可见是美国政府干预经济的典型表现,排除D。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名师点睛】罗斯福新政是美国资产阶级政府为应付危机作出的政策调整,它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美国生产关系进行局部上的改变,以使其适应社会生产的需要。国家对经济加强干预的政策,加强了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它不仅成为现代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开端,而且对其他许多国家经济政策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20.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A.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

B.“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

D.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参考答案:B21.1824年,法国史学家米涅的《法国革命史》问世,在书的最后他写到:“1814年是延续了25年的大动荡结束的一年。今后要长期治理法国,就只能首先满足引起法国革命的双重需要,在政府中,要有真正的政治自由,在社会方面,要有物质福利,这是不断提高的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米涅认为法国未来社会的时代任务是A.警惕封建主的反攻倒算和君主制的复辟B.改善工人待遇以避免社会革命C.建立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和经济基础D.制定宪法确立资产阶级共和体制参考答案:C22.有位历史学家指出:“在此制度下,可以根本消融社会阶级之存在,人民优秀分子均有参政之机会,新陈代谢,绝无政治上之特权阶级。”他所评价的是A.察举制维护了特权等级利益B.九品中正制打破了门第界限C.科举制为知识分子提供了参政机会D.三省六部制保证了皇权的独尊参考答案:C23.有学者通过计量化的统计得出,在1938年底到1941年底,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了南昌会战等9次大规模战役,占国民党22次会战的41%,甚至有过一些攻势作战。这一时期国民党还有大的战斗496次,占整个抗战时期战斗的44%,共伤亡137.6万人,占整个抗战时期伤亡人数的43%。材料可以表明A.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

B.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密切配合C.在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仍在积极抗日

D.正面战场牵制了日军侵华的全部力量参考答案:考点: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解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从题中数据看出,国民党在相持阶段仍然积极抗日,付出重大的牺牲,故C项正确;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也牵制日军一部分,故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国共合作抗战、以及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故B、D项错误。答案:C24.1922年3月,列宁指出,俄共要同从小农经济中成长起来的、得到小农经济支持的俄国资本主义进行“最后的斗争”;1923年,列宁则在《论合作社》中重新审视了合作社和农民的作用,要让所有小农参加社会主义建设。这表明A.改造农业是“新经济政策”主要目的

B.新经济政策旨在调动生产积极性C.列宁认识到改造小农经济的重要性

D.农业合作社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参考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主要目的是解决1921年出现的政治和经济危机,故A项和B项错误;由1922年“俄共要同从小农经济中成长起来的、得到小农经济支持的俄国资本主义进行最后的斗争”到1923年“要让所有小农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体现了列宁认识到改造小农经济的重要性,故C项正确;题干材料的重心是强调改造小农经济的重要性,没有强调社会主义经济基础问题,而且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应该是公有制,故D项错误。25.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于1922年出版了长篇小说《尤利西斯》。小说大量运用细节描写和意识流手法构建了一个交错凌乱的时空,语言上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下列美术作品与小说所反映的时代特征相似的是

)A.《日出?印象》

B.《毕加索自画像》

C.《卢昂大教堂》

D.《干草堆》参考答案:B26.“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荆轲为燕太子丹刺秦王告别时所吟唱的诗句。从分类上看燕国属于A.功臣 B.姬姓贵族 C.商朝旧贵族 D.夏禹后代参考答案:B本题主要考查分封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分封的对象有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其中燕(王室召公奭)鲁(周公子伯禽)卫(武王弟康叔)晋(成王弟叔虞)吴(周王室周章)等都属于王族,即姬姓贵族,故B项正确;A、C、D三项与题目要求不符,故排除。27.竹枝词是风土诗的一种,保存了大量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如要研究近代上海开埠后的商业活动,可选用的竹枝词是:A.“邑志详陈旧土风,镇升为县百年中。田家妇女帮农作,镇市夫男晓女工。蓬首晨兴遥入市,归家手挈米和盐。”B.“南北分开两市忙,南为华界北洋场。有城不若无城富,第一繁华让此方。”C.“菜圃瓜畦拓百弓,杭家村北夕阳红。楝花倒覆三间屋,酒幔低垂十里风。”D.“北口山头民力忙,耕牛无恙乐平康。一鞭残照吹横笛,蚕豆青青麦半黄。”参考答案:B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本题考查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回顾已学史实可知鸦片战争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一直占据主导地位。鸦片战争后,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小农经济开始解体。ACD均反应的是自然经济的情况。B“北洋场”指租界中的“北市”。北市的繁华已经超过了南市(城隍庙)。反映了上海开埠后的情况,因此符合题意。故选B。28.1933年,罗斯福要求农民缩减大片耕地,屠宰大批牲畜,并为其提供相应补贴;十年后的1943年,罗斯福转而鼓励农业增产,导致其中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从事农业的劳动力数量B.通货膨胀的程度C.农产品市场的有效需求D.当时政局是否稳定参考答案:C1933年罗斯福要求农民缩减大片耕地,屠宰大批牲畜,是因为生产相对过剩,为了缓解生产相对过剩鼓励农民破坏部分农产品;1943年罗斯福转而鼓励农业增产,说明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较大,导致其中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市场,故C正确,ABD错误。29.贝多芬历经法国大革命前后欧洲社会剧变,给后人留下震撼人心的音乐史诗。对其《第三(英雄)交响曲》解读有误的是()A.作品充满时代气息B.作品有田园风光般的抒情C.作品含蓄地献给一位无名英雄D.作品具有英雄史诗般的雄伟气势参考答案:B浪漫主义音乐。《第三交响曲》作于1804年,此时正处于动荡的法国大革命时期,它的标题是《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伟人而作》,是应法国驻维也纳大使的邀请为拿破仑写的。但当贝多芬听到拿破仑称帝消息时,愤然撕去标题页,改成了现在曲名。这首交响曲从内容到形式都富于革新精神,感情奔放,篇幅巨大,完全体现英雄性格的作品。作品贯穿着严肃和欢乐的情绪,始终保持着深沉、真挚的感情,呈现出强烈的浪漫主义气氛,故ACD的表述都正确,B项错误。30.右图为清乾隆十九年江浙盐运使司发给黟县商人汪岫云的运销执照。此现象反映了清政府①废止了盐铁官营制度②允许私人经营盐业③对盐业经营严格监管④实行海禁政策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参考答案:B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阅读材料,按要求完成下列题目。材料: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马勇在《重寻近代中国》中写到:如何评估1928年之前的中华民国史,过去的言说,不论是中共,还是国民党,都将这一时间段看作是“北洋军阀反动统治”,即便是中性表述,也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或“北洋时期”。如果从大历史视角观察,1912年至1928年的中华民国是中国历史的正统。继续妖魔化这段历史,其实是对中国历史的不尊重。概括材料观点,结合所学知识从现代化角度对这一观点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参考答案:答案:观点:北洋政府统治时期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2分)论证: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获得迅速发展,工业化进程进一步推进。政治上,资产阶级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为民主政治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思想上,民主共和观念深人人心、新文化运动兴起、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三民主义的提出,促进了民主思想的发展外交上,出席巴黎和会,拒绝在和约上签字,捍卫了国家主权。社会生活上,“断发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的颁布,有利于社会的进步。(评分标准:①紧扣论证对象,观点明确;②合理引用史实,从多角度进行论证。每个要点2分,共10分)解析:不尊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政治、经济、思想方面评论北洋政府时期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属于开放性试题,例如:北洋政府时期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不应该继续被妖魔化。论证: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获得迅速发展,工业化进程进一步推进。政治上:资产阶级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为民主政治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思想上: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新文化运动兴起、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三民主义的提出,促进了民主思想的发展。总之,北洋政府时期中国在工业化、政治民主化、思想文化的解放发展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进步,不应该继续妖魔化这段历史。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北洋政府时期32.1840~1919年期间,我国文化教育领域的发展与进步,折射了思想领域的变迁,其影响至深至巨。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迫于时势,清政府创办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上海同文馆,组织李善兰、徐寿、华蘅芳等人,译介了《垛积比类》、《化学鉴原》、《地学浅识》、《声学》、《电学》等;甲午战后,译书之风骤变,梁启超自办大同译书局,留日学生自办译书出版社,相继出版了严复翻译的《天演论》(赫胥黎著)和《原富》(亚当·斯密著)、马君武翻译的《卢梭民约论》(即《社会契约论》)、杨廷栋翻译的《万法精理》(孟德斯鸠著)。——《中国近代通史资料选缉》材料二、1904年清政府京师大学堂专业设置简表科目专业备注经学科周易、论语、春秋、理学等各科预科阶段均须开设的课程经学大义人伦首先中国文学外国语体操政法科政治、法律文学科中国史学、地理、文学等商科银行及保险、关税等格致科算学、化学、物理等农科农学、林学等工科机器、造船、电气等医科医学、药学——据1904年《奏定大学堂章程》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出近代“西学”在我国传播具有怎样的特点?其中,我国“甲午战后译书之风骤变”的主要原因有哪些?(10分)(2)依据材料二说明京师大学堂专业与课程设置体现的“中体西用”办学思想,并从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分析其对我国现代化的影响。(12分)参考答案:(1)特点:在列强侵略与反侵略的时代背景之下展开;传播重点由西方科学技术到社会政治学说(或“人文社会科学著作取代西方科技成为主导”)。(4分,如答“从专制政府被动接受到先进知识分子主动选择”亦可)原因:列强侵华致使民族危机空前地严重;封建制度面临资本主义的严峻挑战;中国的近代民族工业得到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形成且渴求民主政治;先进知识分子的不断反思及其探索(或“洋务运动破产促使先进知识分子进行反思”);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发展成社会思潮。(6分,答出其中3点即可)(2)“中体西用”办学思想的体现:经学大义、人伦道德等课程列为预科基础课程,大学阶段设置经学科,体现了“中体”思想;设置工科、格致等科,学习近代化学、物理、电气等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体现了“西用”思想。(6分)对我国现代化的影响:经济上,从推动中国经济现代化发展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政治上,从“以经学维护清政府的统治,不利于政治民主化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具有新思想的知识分子,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任一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6分,如答其他且符合题意亦可)33.某班开展了一个以“从大历史角度探寻各国发展模式变迁”的世界现代化经济发展的研究性学习。以下是各小组的材料:第一组、西方——英、美模式材料一、总之,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发生……如意大利著名经济史学家卡洛·M·奇波拉所总结的那样: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在英国,主要是由于该国……社会和政治结构、人民精神面貌以及价值标准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工业革命在漫不经心的观察者看来仅仅是经济和技术问题,实际上它是可怕的非常复杂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大变动问题。——摘自《大国崛起》解说词材料二、他是一个精明的统治者,在驾驭政府与时代方面有无与伦比的胆略和才能,又由于他在内政方面的巨大建树和在与法西斯斗争中的不朽功绩,而被世人公认为同华盛顿、林肯相比肩的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是他,把美国人民从苦难和经济大萧条中拯救出来,扩大了中央政府的权力,首创干预经济生活的先例。(1)据材料一及所学,分析英国进行工业革命的必要性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的有利政治条件。(2分)(2)材料二中的“他”指谁?(1分)“他”对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突出贡献是什么?(1分)第二组、苏联——斯大林模式材料、斯大林提出了他的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大体上包括这样几点:一是苏联可以单独建成社会主义,二是经济行政计划化,三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四是高积累高投资,也就是要求轻工业和农业为重工业作出牺牲,这与第三点紧密联系。——摘自凤凰网《从大历史角度探寻各国发展模式变迁》(3)据材料及所学,说一说斯大林模式的特征。(3分)第三组、中国——邓小平模式材料、新中国的发展则不同,它根据自己的历史和经验,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借鉴“苏联模式”,设计了计划经济体制。经二十多年的计划经济实践后,又转而进行“面向市场”、建立全面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国30年的经历走过了西方300年的路程。(4)据材料及所学,指出中国建国初实行的计划经济模式的弊端及邓小平克服以上弊端的努力和经验教训。(6分)参考答案:(1)必要性(市场):殖民扩张,海外市场日益扩大。(1分)政治条件(制度):英国最早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建立君主立宪制,政局稳定,统治巩固。(1分)(2)罗斯福;(1分)贡献: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或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模式)。(1分)(3)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单一的公有制;优先发展重工业。(3分)(4)弊端: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僵化的体制挫伤了企业和生产者的积极性。(2分)克服:解放思想,改革开放;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分)经验教训:必须从国情出发,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必须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坚持对外开放。(2分)34.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是“三位一体”的关系,正确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协调与可持续发展。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美国工业化道路除了与西欧工业化相类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