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实验中学2022年度高二数学文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实验中学2022年度高二数学文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实验中学2022年度高二数学文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实验中学2022年度高二数学文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实验中学2022年度高二数学文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实验中学2022年度高二数学文模拟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是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1.函数在处的切线与直线平行,则(

)A.

B.

C.

D.2

参考答案:D2.点P极坐标为,则它的直角坐标是(

)A. B. C. D.参考答案:B【分析】由题意设点,由点极坐标可得解得即可得到答案。【详解】根据题意设点,因为点极坐标为,所以解得,所以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属于简单题。3.已知二次函数f(x)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其导函数f′(x)的图象大致形状是()参考答案:C略4.若对可导函数,当时恒有,若已知是一锐角三角形的两个内角,且,记则下列不等式正确的是(

)A.

B.C. D.参考答案:C5.已知,是两条不同的直线,是一个平面,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若,,则

B.若,,则C.若∥,,则∥

D.若∥,∥,则∥参考答案:A6.已知a为常数,函数有两个极值点,则()A.

B.C.

D.参考答案:D7.已知命题p:?n∈N,n+<4,则?p为()A.?n∈N,n+<4 B.?n∈N,n+>4 C.?n∈N,n+≤4 D.?n∈N,n+≥4参考答案:D【考点】命题的否定.【分析】根据特称命题的否定是全称命题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命题为特称命题,根据特称命题的否定是全称命题得命题的否定为:?n∈N,n+≥4,故选:D.8.无穷数列1,3,6,10……的通项公式为(

)A.an=n2-n+1

B.an=n2+n-1C.an=

D.an=参考答案:C略9.已知函数是奇函数,当时,=,则的值等于

A

B

C

D

参考答案:D略10.阅读如图的程序框图,若输出的S的值等于16,那么在程序框图中的判断框内应填写的条件是(

)A.i>5? B.i>6?C.i>7? D.i>8?参考答案: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1.在等比数列中,,则______参考答案:-212.若,则

.参考答案:713.若点的坐标是,为抛物线的焦点,点在抛物线上移动时,的最小值为______参考答案:14.直线为参数)上与点A(﹣2,3)的距离等于的点的坐标是.参考答案:(﹣3,4)或(﹣1,2)【考点】QJ:直线的参数方程;IS:两点间距离公式的应用.【分析】根据点在直线上,设直线上的点的坐标为(﹣2﹣t,3+),然后代利用两点间距离公式列出等式,求出参数t的值,最后回代入点的坐标即得.【解答】解:设直线上的点的坐标为(﹣2﹣t,3+),则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得:得:t=,∴距离等于的点的坐标是:(﹣3,4)或(﹣1,2),故答案为;(﹣3,4)或(﹣1,2).【点评】本小题主要考查直线的参数方程、两点间距离公式的应用、方程的解法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方程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属于基础题.15.如图,已知在一个二面角的棱上有两个点A、B,线段AC、BD分别在这个二面角的两个面内,并且都垂直于棱AB,AB=4cm,AC=6cm,BD=8cm,CD=2cm,则这个二面角的度数为.参考答案:60°【考点】二面角的平面角及求法.【专题】计算题;运动思想;数形结合法;空间角.【分析】首先利用平行线做出二面角的平面角,进一步利用勾股定理和余弦定理解出二面角平面角的大小,最后求得结果.【解答】解:在平面α内做BE∥AC,BE=AC,连接DE,CE,∴四边形ACEB是平行四边形.由于线段AC,BD分别在这个二面角的两个面内,并且都垂直于棱AB,∴AB⊥平面BDE.又CE∥AB,CE⊥平面BDE.∴△CDE是直角三角形.又AB=4cm,AC=6cm,BD=8cm,CD=2cm,则:DE=2cm,利用余弦定理:DE2=BE2+BD2﹣2BE?BDcos∠DBE,解得cos∠DBE=,∴∠DBE=60°,即二面角的度数为:60°.故答案为:60°.【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要点:余弦定理的应用,勾股定理的应用,线面垂直的性质,二面角的应用.属于中档题.16.用数字0,1,2,3,4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五位数,则其中数字1,2相邻的偶数个(用数字作答).参考答案:2417.命题“正方形是平行四边形”逆否命题为 .参考答案:如果一个四边形不为平行四边形,则这个四边形不为正方形【考点】四种命题.【专题】应用题;对应思想;定义法;简易逻辑.【分析】根据原命题“正方形是平行四边形”及四种命题的定义,我们可以写出其逆否命题.【解答】解:逆否命题为:“如果一个四边形不为平行四边形,则这个四边形不为正方形”,故答案为:如果一个四边形不为平行四边形,则这个四边形不为正方形【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四种命题的之间的关系,属于基础题.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8.已知命题p:x2﹣4x﹣5≤0,命题q:x2﹣2x+1﹣m2≤0(m>0).(1)若p是q的充分条件,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2)若m=5,p∨q为真命题,p∧q为假命题,求实数x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考点】2K: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2L: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判断.【分析】(1)求出命题p,q成立时的x的范围,利用充分条件列出不等式求解即可.(2)利用命题的真假关系列出不等式组,求解即可.【解答】解:(1)对于p:A=[﹣1,5],对于q:B=[1﹣m,1+m],p是q的充分条件,可得A?B,∴,∴m∈[4,+∞).(2)m=5,如果p真:A=[﹣1,5],如果q真:B=[﹣4,6],p∨q为真命题,p∧q为假命题,可得p,q一阵一假,①若p真q假,则无解;②若p假q真,则∴x∈[﹣4,﹣1)∪(5,6].19.(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点、,若动点满足.(1)求动点的轨迹曲线的方程;(2)在曲线上求一点,使点到直线:的距离最小.参考答案:(1)设点坐标为,则,,,.因为,所以,化简得.所以动点的轨迹为………6分(2)设与椭圆相切并且直线平行的直线的方程为:由得故当时,直线与已知直线的距离最小,并且

……………12分将代入中得代入中得即点坐标为.………………14分20.已知命题p:?x0∈[﹣1,1],满足x02+x0﹣a+1>0,命题q:?t∈(0,1),方程x2+=1都表示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若命题p∨q为真命题,p∧q为假命题,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考点】复合命题的真假.【分析】在命题p中,因为?x0∈[﹣1,1],满足,所以只要的最大值满足不等式即可,这样求出该最大值,即可得到a的取值范围.同样根据命题q中的方程表示椭圆,求出a的取值范围.容易判断命题p和q中一真一假,所以分p真,q假和p假,q真讨论,求对应的a的取值范围,然后求这两种情况的并集即可.【解答】解:因为?x0∈[﹣1,1],满足,所以只须;∵,∴x0=1时,的最大值为3﹣a,∴3﹣a>0,所以命题p:a<3;因为?t∈(0,1),方程都表示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所以t2﹣(2a+2)t+a2+2a+1>1即t2﹣(2a+2)t+a2+2a=(t﹣a)(t﹣(a+2))>0对t∈(0,1)恒成立,只须a+2≤0或a≥1,得a≤﹣2或a≥1;根据已知条件知,p和q中一真一假:若p真q假,得,即﹣2<a<1;若p假q真,得,得a≥3综上所述,﹣2<a<1,或a≥3;∴a的取值范围为(﹣2,1)∪[3,+∞).21.已知椭圆ε:(a>b>0),动圆:,其中ba.若A是椭圆ε上的点,B是动圆上的点,且使直线AB与椭圆ε和动圆均相切,求A、B两点的距离的最大值.参考答案:解析:设A、B,直线AB的方程为因为A既在椭圆上又在直线AB上,从而有将(1)代入(2)得由于直线AB与椭圆相切,故从而可得,

(3)……5分同理,由B既在圆上又在直线AB上,可得,

(4)……10分由(3)、(4)得,即,当且仅当时取等号所以A、B两点的距离的最大值为.…………20分.22.设椭圆C:+=1(a>b>0)过点(0,4),离心率为.(1)求C的方程;

(2)求过点(3,0)且斜率为的直线被C所截线段的中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