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山西省长治市第六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山西省长治市第六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2山西省长治市第六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2山西省长治市第六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2山西省长治市第六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山西省长治市第六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调查发现,82.55%的高校有报纸;84.29%的高校有广播;46.07%的高校有新闻网;71.2%的高校有通讯社;45.9%的高校有电视台;39.62%的高校有新闻类杂志;87.26%的高校有微信公众号;72.25%的高校有微博。可见,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微信公众号发展迅速,跃居第一位。报纸、广播、微博等紧随其后。对比中国高校传媒联盟2011年发布的《校园媒体发展白皮书》中的数据,传统校园媒体数量均有缩减。其中报纸下降8.95%,广播下降5.91%,电视台下降12.1%,新闻类杂志波动最小,下降0.33%。传统的校园媒体形态中,仅通讯社类校园媒体呈上升趋势,上升1.6%。相比其他类型的校园媒体,校园电视台需要的技术、资金投入较多,专业性更强,普及率相对偏低。但值得注意的是,调查结果显示,64.57%的校园媒体有独立的视频生产能力,生产的视频类型最主要的三种为文艺娱乐类(74.32%),新闻类(61.08%),谈话类(42.16%)。调查发现,融合型校园媒体大幅增加。在此次调查中,4.19%的校园媒体组织仅有一种媒体形态,其他校园媒体组织均具有一种以上的媒体类型。而在《2011年校园媒体发展白皮书》中,单一类型的校园媒体组织占总数的76.7%。数据显示,39.92%的校园微信公众号在2013年以前成立,16.53%在2013年成立,2014年到达校园微信公众号成立的高峰期,比例为24.6%;2014年以后,校园微信公众号成立趋势减缓,2015年成立的校园微信公众号为13.91%,2016年仅为5.04%。移动互联网的大潮汹涌而来,越来越多的传统校园媒体顺势转型,通过开通微信公众号等新的媒体形态寻求长远发展。在已经建立了微信公众号的校园媒体类型中,92.37%的通讯社建立了微信公众号,87.65%的纸媒建立了微信公众号,82.86%的电视台有微信公众号,广播(电台)有78.02%,网站有76.32%。(摘编自《2016年中国高校校园媒体发展报告》)材料二:现在的大学生人手一部手机,几乎是手不离机。绝大部分大学生从新媒体平台中获取最新信息。校园市场将是一个万亿级的市场,大学生是“下一代消费者”,是未来的消费主力,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布局下一代消费者、保持品牌的持续年轻态。从2013年开始,广告主数量持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量率。2016年,校园广告主數量达95万个,预估2017年会达到120万个,随着消费升级和越来越多的中产阶级子女进入大学,未来进行校园营销的企业将会持续高速增长。然而,传统媒体并不能高效地满足“企业进校园”的需求。高校新媒体的出现,部分解决了这一困扰,但投放效果需要进一步优化。目前,70%的高校新媒体主要通过软文广告来实现盈利,在当下的高校品牌营销,软文投放并不能完美地解决企业营销诉求。(摘编自《2016年中国高校新媒体蓝皮书》)材料三:当前一些校媒的“媒体融合”只能算作“多媒体合作”,并没能按各类媒体的传播特点和优势进行深度融合,没有丰富受众的信息获取体验,反而不少受众产生了信息雷同的阅读疲劳。(摘编自左军《全媒体时代校园媒体融合发展状况研究》)材料四:新媒体相较于传统媒体具有很多优势,如传播速度快、传播成本低、互动性强、用户参与感强等。材料五:7.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项是A.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高校校园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其中微倍公众号的普及率跃居第一位。B.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髙校传统校园媒体数量,除通讯社类校园媒体略有上升外,其余的均不同程度地呈现缩减趋势。C.超过六成的校园媒体有独立的视频生产能力。生产的视频有文艺娱乐类,新闻类等,这表明,视频类节目将迎来大发展时期。D.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髙校传统校园媒体转型加快,通过开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形态以求长远发展是一大趋势。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A.校园电视台普及率相对偏低,是因为校园电视台相较于其他校园媒体需要投入更多的技术与资金,而且专业性更强。B.2014年以后,中国髙校校园微信公众号成立趋势减缓,这表明这种校园新媒体必将被其他类型校园新媒体取代。C.调査表明,2011年,只有23%左右的校园媒体有不同程度的融合,而到了2016年,融合型校园媒体占比已超过95%。D.现在的校园媒体融合,不是按各类媒体的传播特点和优势进行深度融合,只是多媒体合作,让人产生阅读疲劳感。E.髙校新媒体的出现一定程度上能满足“企业进校园”的需求,它以软文广告等形式实现盈利,这是传统媒体办不到的。9.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高校校园新媒体为什么具有很高的营销价值。参考答案:7.C

8.AC

9.①新媒体营销,回报率高:校园新媒体广告投放回报率不低于预期的接近80%;②新媒体影响力越来越大:大学生是未来的消费主力,而新媒体成为绝大多数大学生获取最新信息的途径;③新媒体有优势:新媒体较传统媒体传播速度快、传播成本低、互动性强、用户参与感强。7.试题分析:“视频类节目将迎来大发展时期”于文无据。8.试题分析:B项,推断不成立,实据不足。“这表明这种校园新媒体必将被其他类型校园新媒体取代”,这一推断于原文而言,依据不足。D项,“现在的校园媒体融合”错,范围扩大,应是“一些校园媒体的融合”。E项,“这是传统媒体办不到的”,这一表述缺乏依据。9.试题分析:注意从新媒体的“回报率高”“影响力越来越大”“优势”的角度进行分析概括。点睛:信息筛选、概括内容要点或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的题目,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的题目,有局部和综合两种,局部指答题的区间集中在文章的某个段落,综合指答题的区间在文章的某个部分或全文。答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还是综合,局部要对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综合注意对局部或全文内容的概括,重点注意各段的段首和短尾的句子。答题时注意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分析作答。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吴宓的1944①对吴宓先生而言。1944年是他生命里最逍遥的一个年度——这一年的夏天,他获得了当时国民政府教育部批准的国内带薪一年假期,他接到这个消息是在1944年的9月初,而在此之前的8月20日,恰恰是他50岁的生日。②这一年的春天,和所有颠沛流离到大后方的大学教授一样,吴宓先生在昆明的清华大学(西南联大)艰难而且庄严地为华夏土壤培养“知识的种子”。这个时候的抗日战争已经接近尾声,日本军队的飞机已经没有能力轰炸昆明,国民政府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力量正在对日伪展开反击,原来的西南联合大学也悄悄地分裂,几所顶尖学府虽然名义上还在联大的招牌下,暗地里却各自为政,各自发展。这一年是昊宓先生在清华任教的第三十个年头,也是最后一年。③1944年的春天,吴宓先生在艰苦的环境里写成了三部英文版著作:《世界文学史大纲》、《欧洲文学史大纲》和那部见解独到的《文学与人生》。也正是为了校订修改和翻译成中文,以培育桃李为己任的吴宓先生才接受了校长梅贻琦的休假建议。也有人说,吴宓先生之所以接受休假是因为和当时的系主任陈福田发生了激烈争执,二人矛盾重重,无法共事,天性率真的吴宓教授才动了离开清华的念头,于是,1944年的9月23日吴宓先生离开了风景如画的昆明,经过贵阳来到遵义的浙江大学,会见他的哈佛同窗竺可桢、梅光迪。10月13日,吴宓先生从遵义出发去重庆,和茅以升、潘伯鹰会面后,马不停蹄地赶到成都的燕京大学,去见他亦师亦友、寤寐思之的陈寅恪。④关于吴宓、陈寅恪二先生的友情,实在是中国学界的一段佳话。在“文人相轻”、动辄诋毁诽谤的新文化以降的学者圈子里,吴陈二人的友情堪做万世楷模。且不说二位先生留学海外期间的真挚友谊,且不说共事清华的巅峰岁月,且不说1944年吴宓先生竞为了能够和陈寅恪先生做同事而留在燕京,且不说1961年吴宓先生南下广州拜会睽违16年的陈寅恪;即使到了山穷水尽的1971年,被摔断腿、被批斗到凡近心理崩渍的昊宓先生曾着极大的政治压力,给中山大学“革委会”写信,询问中山大学最大的“反动学术权威”陈寅恪的下落。吴宓先生根本不知道,陈寅恪夫妇早在两年前悲愤去世。60年后的2004年,作家叶兆言写到吴陈这一段情谊,动情地说:“友谊有时候正是因为距离,因为离乱,会产生特殊的美感。”⑤1944年整个漫长的春天,吴宓先生都住在昆明大西门附近一栋老式木制楼房的阁楼里。每天从学校回来,吴宓先生要爬50多级楼梯,扶手已经很老了,像是经过了一百年,仿佛稍一用力就能拉倒。吴宓先生每次爬楼梯的时候心里总在嘀咕,“是它扶我还是我扶它”?战时的大后方没有电灯,晚上吴宓先生只能屏气吞声,慢慢地摸上楼去,像一条史书里的蠹鱼,没有丝毫的波澜。和昆明所有阁楼一样,屋子中间高四面低,吴宓先生进到屋里必须低头弓腰,才能过他一桌一椅一床一书架的教授日子,而他的三本英文著作,正是在这里写成的。⑥就在吴宓先生即将离开昆明的时候,几名研究生去看他,好客而又寒酸的吴宓先生带着弟子们上街下馆子。先生要来菜单子,对照墙上悬挂韵菜谱,亲手在点菜单子上写上菜名和单价,一笔一划,工工整整,认真地计算总数,把钱数算好,和自己口袋里的钱数相符、不超,这才交给堂倌下厨。⑦昆明的晚上有雾,师徒一行出得饭馆,光滑整齐的石板路在雾气里湿漉漉,雾蒙蒙。学生拥着老师,像一群依恋母亲的孩子。吴宓先生穿长衫,戴礼帽,携一文明棍,在那样一个浓雾弥漫的晚上走在薪火相传的古道上,所有的喧哗和市声都被雾气清洗。没有人知道吴宓先生想什么、看什么,每个人心中都是对先生无比的依恋和浓浓离情,夜色渐深,两旁商铺的檐角偶尔有水滴滴落,打在同学的头上,打在吴宓先生的帽子上,打在后人记忆的湖面上,直到如今还在泛起层层涟漪,荡漾成1944年有关吴宓、有关清华、有关抗战、有关知识分子的种种回想。19.结合全文,请简要概括吴宓的性格特征。(4分)20.文中画线句子含意丰富,请简要分析。(4分)

吴宓先生穿长衫,戴礼帽,携一文明棍,在那样一个浓雾弥漫的晚上走在薪火相传的古道上,所有的喧哗和市声都被雾气清洗。21.文章第6段对于酒馆算钱的描写是不是有损吴宓的形象?为什么?(4分)22.吴宓先生一生的经历非常丰富,作者为什么单单选择1944年发生的故事为吴宓作传?(6分)参考答案:略3.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1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青草萋萋陈甲元①我站在巨大的青冢前。这青冢,不是出塞的美女王昭君的冢,这青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比王昭君,来得更为深远,厚重和苍茫。这是我们始祖炎帝的坟墓。②走出多山、凝重、古朴的炎陵县城往西,山水便慢慢地雄奇俊秀。一方水土一方人,一方水土也有幸收纳了祖先最后的精魂。正是炎日,头顶的天空干净蔚蓝,空中流动的风有水样的质感,而远山、稻田、沟渠,你怎么看,都能看得出它们起于这一片黄土,有和黄土相似的品质。它们和这片土地上的百姓一样,出生,轮回,萌长。③这确实是一片钟灵毓秀的土地。这个叫鹿原陂的山坡,我们先祖的坟墓就这样依山而建。面积将近二分地的椭圆形大土堆,坟堆上是疏密有间绿意盎然的无数青草,坟堆四周,是参天的古树,清澈的阳光漏下来打下斑驳的树影。没有人说话,只有默默凝望,心中的虔诚敬畏和对于五千年漫漫时光的追溯,坟堆坡下,是日夜流淌的洣水,它就这样安静地流淌着,日夜不歇,为我们的老祖宗唱一曲天地悠然的歌谣。④这就是炎帝陵,是我也是海内外广大游子魂牵梦绕的地方,是我们的来路。当我在没有多少准备的情况下兀立陵前,我思想的轰鸣是无法用文字来形容的。⑤我鞠躬,敬香,噤声行走。这些,都不足以代表我心的虔诚和皈依。我往来于大厅和偏殿,我在正厅看后人立起的炎帝的塑像,我看到我的祖先,他赤着脚,绾着裤腿,一副劳动的样子;再看他的表情,很可亲,就像我的祖父,他饱经了忧患和风霜,却又坚强,淡然和执著。我伫立在巨大的青冢前,良久沉思。⑥土,是这个世界多么可贵的存在,我们来于尘土,亦将归于尘土。此处的泥土,又是多么厚重和朴实,它厚重,是因为不是所有的尘土都能有幸拥抱祖先的骨殖。而青青绿草,它又多么的和煦和顽强。所谓青草萋萋,岁岁枯荣,冬去春来,一茬茬地返青着,何尝不是最好的象征?⑦这位史书上记载的老人,制耒耜,种五谷;立市廛,织麻布,教民着衣裳;作五弦琴,以乐百姓;削木为弓,以威天下。他来到炎陵,为了子民的福祉误尝断肠草,三十六个精壮汉子拉他的灵柩一路往北,然路经此处,山河咆哮,真龙献身,将它的灵柩护住,落定于此。这是这一片土地最幸福的渊薮和吉祥。⑧红烛摇曳,青烟缭绕;青冢无言,青草盎然。这景象肯定是不敢轻易忘记的。回家的时候,衡炎高速两旁有的是绵延葱翠的青山,放眼远方,有的是飘荡的白云和蔚蓝的天际。车到中途,头有些眩晕的时候,我能感觉到我就是青冢中清脆的草芽一根。而车窗内车载电台里,弘一大师李叔同的“长亭外,古道边,荒草碧连天”的稚嫩童声的歌谣一波波涌进我的耳膜。⑨那一刻,我突然明白:这一次,和青冢的相见,会是一场刻骨的相思,从我站在偌大的青冢前鞠躬的一刻开始,有一种和青草一样顽强的事物,像灵光一样,渗透到我的血脉里。

1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词义。(4分)①当我在没有多少准备的情况下兀立陵前。(2分)②我伫立在巨大的青冢前。(2分)16.理解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4分)①这是这一片土地最幸福的渊薮和吉祥。(2分)②我能感觉到我就是青冢中清脆的草芽一根。(2分)17.开头一段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试加以分析。(5分)18.结合全文,谈谈文章标题“青草萋萋”的作用。(8分)参考答案:15①兀立,直楞楞地站着的意思。(1分)通过神态描写,生动地写出了我瞬间被炎帝陵震撼而不知所措的样子,这种震撼是“我”事先没有预想到的。(1分)②伫立,长时间站立的意思。(1分)通过动作描写,生动地写出了质朴亲切、坚强执着的炎帝塑像深深打动了我,引起了我长时间的思考。(1分)

16.①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炎帝的灵柩最终落定于此说成是这一片土地的最大幸福与吉祥,(1分)从侧面表达出作者对始祖炎帝的最大敬意。(1分)②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通过心理描写,(1分)委婉含蓄地表现出我对由炎帝而绵延至今的、一脉相承的血脉的认同,以及对由炎帝而传承至今的平凡质朴、顽强执着的民族精神的认同。(1分)17.站在巨大的青冢前”这一环节,突出炎帝陵墓的非同寻常。②(结构方法)开篇点题。突出始祖炎帝陵墓“青草萋萋”的特点,将炎帝的形象与青草联系起来,从而暗示文章主旨,蕴含作者对像小草一样质朴顽强、执着坚韧的始祖炎帝的敬仰之情。③(表现手法)对比。开篇即将炎帝陵墓与读者熟知的昭君墓对比,从正面衬托出炎帝陵墓意义的深远,厚重和苍茫。18①(叙述方式)倒叙。先写“我站在巨大的青冢前”,再回过头去叙述来的过程。强调“我(任答二点并分析给4分,答三点给5分)①具有象征意义。(1分)作者用萋萋青草象征平凡质朴、顽强执着的民族精神。(1分)②提示作者情感。(1分)青草萋萋是一个主谓短语,“萋萋”,指草长得茂盛的意思。这个短语渲染出一种蓬勃茂盛、生机盎然的意境,透露出作者的褒扬之情。(1分)③标题即文章线索。(1分)文章内容多次出现“青草”这个意象,在这个意象下涌动着的情感成为作者选材组材的感情线索。(1分)④暗示文章主旨。(1分)作者通过这个透出无限生机与活力的标题,用象征手法,暗含对像小草一样质朴顽强的始祖炎帝的赞颂,以及由此而绵延至今的质朴顽强的民族精神的赞颂。(1分)

略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王鼎字鼎臣,以进士第,累迁太常博士。时天子患吏治多弛,监司不举职,而范仲淹等方执政,择诸路使者令按举不法,以鼎提点江东刑狱。与转运使杨纮、判官王绰竞擿发吏,至微隐罪无所贷。于是所部官吏怨之,目为“三虎”。仁宗闻之,不说,后傅惟几奉使江东,戒以毋效“三虎”为也。仲淹等罢,鼎与纮、绰皆为人所言,时鼎提点两浙刑狱,降知深州。

明年,河北大饥,人相食,鼎经营赈救,颇尽力。徙建州,其俗生子多不举,鼎为条教禁止。时盗贩茶盐者众,一切杖遣之,监司数以为言,鼎弗为变。徙提点河北刑狱,治奸赃益急,所劾举,不避贵势。召为开封府判官,改盐铁判官,累迁司封员外郎、淮南两浙荆湖制置发运副使。内侍杨永德奏请沿汴置铺挽漕舟,岁可省卒六万,鼎议以为不可。永德横猾,执政重违其奏,乃令三司判官一员将永德就鼎议,发八难,永德不能复。鼎因疏言:“陛下幸察用臣,不宜过听小人,妄有所改,以误国计。”于是永德言不用。

居二年,遂以为使。前使者多渔市南物,因奏计京师,持遗权贵。鼎一无所市,独悉意精吏事,事无大小,必出于己。凡调发纲吏,度漕路远近,定先后为成法,于是劳逸均,吏不能为重轻。官舟禁私载,舟兵无以自给,则尽盗官米为奸。有能居贩自赡者,市人持以法,不肯偿所逋。鼎为移州县督偿之,舟人有以自给,不为奸,而所运米未尝不足也。鼎性廉不欺,尝任其子,族人欲增年以图速仕,鼎不可。父死,分诸子以财,鼎悉推与其弟。尝知临邛县,转运使选摄新繁,新繁多职田,斗粟不以自入。奉使契丹,得千缣,散之族人,一日尽。所至不扰,唯市饮食日用物,增直以偿。事继母孝,教育孤侄甚至,而自奉养俭约。当官明敏,强直不可挠。所荐士多知名,有终身不识者。

(选自《宋史?列传第五十九》,有删改)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择诸路使者令按举不法

按:追究,查办

B、时盗贩茶盐者众,一切杖遣之

遣:发配

C、发八难,永德不能复

难:为难D、族人欲增年以图速仕,鼎不可

仕:做官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乃令三司判官一员将永德就鼎议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B、父死,分诸子以财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C、教育孤侄甚至,而自奉养俭约

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D、仁宗闻之,不说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傅惟几奉命出使江东,仁宗就拿“三虎”的做法告诫他,要他像王鼎等人那样检举不法,坚持原则,刚正不阿。B、黄河以北地区发生大灾荒,人吃人,王鼎想方设法救济灾民。调为建州知州,那里的风俗是生了孩子多不抚养,王鼎就制定条例教育州民,禁止他们这样做。C、杨永德横暴狡猾,执政难于违背他的奏请,就让三司判官中的一个人带永德来和王鼎辩论,王鼎连发八问,杨永德回答不出。D、王鼎担任临邛县知县时,在新繁办公,新繁有很多官田,但王鼎一斗粟也不拿回家。他奉命出使契丹,得到一千匹缣,就把他分给了族人。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①与转运使杨纮、判官王绰竞擿发吏,至微隐罪无所贷。(3分)译文:②陛下幸察用臣,不宜过听小人,妄有所改,以误国计。(3分)译文:③鼎为移州县督偿之,舟人有以自给,不为奸,而所运米未尝不足也。(4分)译文:9、下列文句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是故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B、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年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C、所谓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民怨其上不遂亡者\未之有也D、昔者有馈鱼于郑相者\郑相不受\或谓郑相曰\子嗜鱼\何故不受\对曰\吾以嗜鱼\故不受鱼\受鱼失禄\无以食鱼\不受得禄\终身食鱼参考答案:5、C。(难:问)(3分)6、B.(A项前一个“乃”是副词“就”,后一个“乃”是副词“竟”;B项“以“均是介词“把”;C项前一个“而”是连词,表转折,后一个“而”是连词,表并列;D项前一个“之”是代词,后一个是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3分)7、A.(曲解原文,应是仁宗用不要效仿“三虎”的做法告诫傅惟几。)(3分)8、①(王鼎)与转运使杨纮,判官王绰竞相揭发贪官污吏,甚至对微小隐蔽的罪行也不宽恕。(计分点:擿:揭发,微隐罪:微小隐蔽的罪行,贷:宽恕。共3分)②陛下幸亏考察任用了我,不应该过分听从小人的话,胡乱有所改变,因而耽误国家大计。(计分点:幸察:幸亏考察,妄:胡乱,随意。以上共2分,语言通顺1分,共3分)③王鼎就发文书要州县监督偿还,舟人有办法自给了,就不再干坏事了,而所运的米也不再短缺了。(计分点;督偿:监督偿还,有以:有……办法,奸:坏事,以上共3分,语言通顺计1分,共4分)9、A。(3分)[A、把财物分给别人叫做惠,教导别人向善叫做忠,为天下找到贤人叫做仁。所以把天下让给别人是容易的,为天下找到贤人却很难。B、历史上每过五百年必定有圣君兴起,其中还必定有声望很高的辅佐者。从周(武王)至今,已有七百多年了,算年头已经超过(五百年了);按时势(需要)而论也该是可以有作为之时了。C、(我)所说的‘天’,不是苍苍莽莽无边无际的天;当君王的人,要把百姓当作天。(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百姓亲附,就可安宁;百姓辅助,就能强盛;百姓反对,就很危险;百姓背弃,就要灭亡。D、从前有人赠送鱼给郑国的宰相,郑国的宰相不接受.有人问郑国的宰相,说:"你平时爱好吃鱼,什么原因不接受赠送的鱼呢?"郑国的宰相回答说:"因为接受别人送来的鱼会使自己失去官职,没有俸禄也就无鱼可吃,不接受,则可清廉,保官职,可一辈子有鱼吃。"]

参考译文王鼎字鼎臣,凭借进士及第,多次升迁担任太常博士。当时天子担忧吏治大多毁坏,监察部门不履行职责,而范仲淹等人刚刚执政,就挑选各路使者让他们查究检举不法官吏,任命王鼎提点江东刑狱。王鼎与转运使杨纮、判官王绰竞相揭发贪官污吏,甚至微细隐藏的罪行也不宽恕。因此他们属下的官吏怨恨他们,把他们看作“三虎”。仁宗听到了这些情况,很不高兴,后来傅惟几奉命出使江东,仁宗就拿不要效仿“三虎”的做法告诫他。范仲淹等人被罢免,王鼎与杨纮、王绰都被人指责,当时王鼎提点两浙刑狱,因此被贬为深州知府。第二年,河北地区发生大灾荒,人吃人,王鼎想方设法赈救灾民,非常尽力。迁为建州知府,那里的风俗生了孩子多不抚养,王鼎就制订条例教育乡民,禁止他们这样做。当时偷贩茶叶和盐的人很多,(王鼎)全都打棍子发配他们,监司屡次替他们说话,王鼎不为此改变。王鼎迁任提点河北刑狱,处理贪官污吏更加急迫,他弹劾检举官员,不回避权贵和有势力的官员。他被召为开封府判官,改任盐铁判官,多次升迁担任司封员外郎、淮南两浙荆湖制置发运副使。内侍杨永德奏请沿汴河设置驿站牵引漕舟,每年可节省役夫六万,王鼎议论以为这样做不行。杨永德横暴狡诈,宰相难于违背他的奏请,就让三司判官一员带永德来和王鼎辩论,王鼎根据实际情况连发八问,杨永德均不能回答。王鼎于是上疏说:“陛下幸亏考察任用了我,不应该过分听从小人的话,胡乱有所改变,因而耽误国家大计。”于是永德的奏请没有被采纳。过了二年,王鼎被任命为使者。先前,使者大多索取购买南方的特产,趁着到京城述职,就拿着这些特产赠送权贵。王鼎一样特产也没买,独自全心全意去精心处理政事,事情无论大小,一定自己亲自处理。凡是调发负责成批运输货物的官员,王鼎估计漕路的远近,确定运期的先后,制订成规章制度,因此劳逸均等,官员不能肆意妄为。官船禁止私人搭载物品,舟兵不能养活自己,就偷官船上的米来干坏事。有舟兵贩米养活自己,买米的人抓住他们违法的把柄,不肯偿还拖欠的米。王鼎就发文书要州县监督偿还,舟人有办法自给了,就不再干坏事了,而所运的米也不曾短缺了。王鼎生性廉洁不欺骗人,曾经任用过他的儿子,族人想让他给儿子虚报年龄来谋求早点做官,王鼎不允许。王鼎的父亲死了,就把他的遗产分给儿子们,王鼎把遗产全部分给他的弟弟。他曾经担任临邛县知县,转运使选择在新繁办公,新繁有很多官田,但王鼎一斗粟也不拿回家。他奉命出使契丹,得到一千匹缣,就把它散给族人,一天就送光了。所到之处不扰民,只买一些饮食日用物品,并且加价来补偿他们。他事奉继母很孝顺,教导哺育孤侄很周到,但自身的奉养十分节俭。当官明智敏捷,坚强正直不可屈服。他所推荐的士人中有许多人很知名,其中有些人王鼎终身不认识他们。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梁彦光,字修芝,安定乌氏人也。祖茂,魏秦、华二州刺史。父显,周邢州刺史。彦光少岐嶷,有至性,其父每谓所亲曰:“此儿有风骨,当兴吾宗。”七岁时,父遇笃疾,医云饵五石①可愈。时求紫石英不得。彦光忧瘁不知所为,忽于园中见一物,彦光所不识,怪而持归,即紫石英也,亲属咸异之,以为至孝所感。魏大统末,入太学,略涉经史,有规检,造次必以礼。解褐秘书郎,时年十七。周受禅,迁舍人上士。及高祖受禅,以为岐州刺史,兼领岐州宫监,甚有惠政。开皇二年,上幸岐州,悦其能,乃下诏曰:“彦光操履平直,识用凝远,布政岐下,威惠在人,廉慎之誉,闻于天下。三载之后,自当迁陟,恐其匮乏,且宜旌善。可赐粟五百斛,物三百段,御伞一枚,庶使有感朕心,四海之内,凡曰官人,慕高山而仰止,闻清风而自励。”后数岁,转相州刺史。彦光前在岐州,其俗颇质,以静镇之,合境大化,奏课连最,为天下第一。及居相部,如岐州法。邺都②杂俗,人多变诈,为之作歌,称其不能理化。上闻而谴之,竟坐免。岁余,拜赵州刺史,彦光言于上曰:“臣前待罪相州,百姓呼为戴帽饧。臣自分废黜,无复衣冠之望,不谓天恩复垂收采。请复为相州,改弦易调,庶有以变其风俗,上答隆恩。”上从之,复为相州刺史。豪猾者闻彦光自请而来,莫不嗤笑。彦光下车,发摘奸隐,有若神明,于是狡猾之徒,莫不潜窜,合境大骇。初,齐亡后,衣冠士人多迁关内,唯技巧、商贩及乐户之家移居州郭。由是人情险诐,妄起风谣,万端千变。彦光欲革其弊,乃用秩俸之物,招致山东大儒,每乡立学,非圣哲之书不得教授。常以季月召集之,亲临策试。有勤学异等、聪令有闻者,升堂设馔,其余并坐廊下。有好诤讼、惰业无成者,坐之庭中,设以草具。于是人皆克励,风俗大改。有滏阳人焦通,性酗酒,事亲礼阙,为从弟所讼。彦光弗之罪,将至州学,令观于孔子庙。于时庙中有韩伯瑜,母杖不痛,哀母力弱,对母悲泣之像,通遂感悟,既悲且愧,若无自容。彦光训谕而遣之。后改过励行,卒为善士。以德化人,皆此类也。后数岁,卒官,时年六十。

(节选自《隋书》卷七十三,有删节)①五石:道教炼丹的五种石料。紫石英是其中一种。②邺都:北齐都城,即相州。4.下列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彦光少岐嶷,有至性

岐嶷:幼年聪慧B.彦光下车,发摘奸隐

下车:走下公车C.由是人情险诐,妄起风谣

险诐:阴险狡诈D.乃用秩俸之物,招致山东大儒

招致:招纳5.下列各句中,全能展现梁彦光“以德化人”举措的一项是

)(3分)①有规检,造次必以礼

②以静镇之,合境大化

③乃用秩俸之物,招致山东大儒

④常以季月召集之,亲临策试

⑤彦光弗之罪,将至州学,令观于孔子庙

⑥后改过励行,卒为善士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②③⑥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梁彦光小时候就显露出卓越的品性,父亲认为他能够使家族兴旺。进入太学之后更注意遵循规矩法度,十七岁就开始当官。B.梁彦光在担任岐州刺史的时候,治理地方很得法,皇上给予他很高的评价,希望他坚持这种品性,成为天下效仿的楷模。C.梁彦光第一次担任相州刺史,仍然采用在岐州的方法治理当地,没有收到成效,最终被皇帝免职。D.梁彦光第二次担任相州刺史期间,根据当地风俗,不再采取强硬方式,着力推行以德化人的政策,开办学校,以儒家思想教化当地人。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1)彦光忧瘁不知所为,忽于园中见一物,彦光所不识,怪而持归,即紫石英也,亲属咸异之,以为至孝所感。(4分)(2)请复为相州,改弦易调,庶有以变其风俗,上答隆恩。(3分)参考答案:4、B。下车:到任。5、C。①自己恪守道德②不是以德化人的举措⑥不是梁彦光的作为6、D。“发摘奸隐”就是强硬政策。7、(1)梁彦光担心忧虑不知道应该怎么办,忽然在园中看到一个物件,是梁彦光所不认识的,感到奇怪就拿回家,(发现)正是紫石英。亲属都感到惊异,认为是被他的至诚孝心所感动。(4分)(2)请求再次治理相州,改变方法,希望有用来改变当地风俗的方法。向上报答皇上深厚的恩典。(3分)6.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青霞先生文集》序

【明】茅坤青霞沈君①,由锦衣经上书诋宰执,宰执深疾之。方力构其罪,赖明天子仁圣,特薄其谴,徙之塞上。当是时,君之直谏之名满天下。已而君累然携妻子出家塞上。会北敌数内犯,而帅府以下束手闭垒,以恣敌之出没,不及飞一镞以相抗。甚且及敌之退,则割中土之战没者与野行者之馘②以为功。而父之哭其子,妻之哭其夫,兄之哭其弟者,往往而是,无所控吁。君既上愤疆埸之日弛,而下痛诸将士日菅刈我人民以蒙国家也。数呜咽欷歔,而以其所忧郁发之于诗歌文章,以泄其怀,即集中所载诸什是也。青霞沈炼君,以锦衣卫经历的身份向皇帝上书斥责宰相。宰相因此非常忌恨他,正当宰相要极力罗织罪名陷害他时,幸亏皇帝仁慈圣明,特地减轻他的罪罚,只把他贬谪到塞上。当时,沈君直谏的声名传遍天下。不久,沈君满怀郁懑,携带家小,迁居塞上。正逢北方的敌人多次侵犯内地,而帅府以下的各级官员都束手无策,关闭城垒,任由敌人往来出没,连向敌人发一支箭来抵抗都做不到。甚至等到敌人退走以后,他们就割下在战争中阵亡的中原士兵和在郊野中赶路的人的耳朵来当作军功。而百姓中父亲哭儿子、妻子哭丈夫、哥哥哭弟弟的,到处都是,怨愤之情无处可诉。沈君既对上愤慨于边疆防务的日益懈怠,对下又痛心于将士们肆意残害百姓、欺骗国家。他多少次为之哭泣哀叹,于是就将他满腔郁愤表现在诗歌文章中,从而抒发他的情怀,文集中所载录的各篇就是他这类的作品。君故以直谏为重于时,而其所著为诗歌文章又多所讥刺,稍稍传播,上下震恐,始出死力相煽构,而君之祸作矣。君既没,而中朝之士虽不敢讼其事,而一时阃寄③所相与谗君者,寻且坐罪罢去。又未几,故宰执之仇君者亦报罢。而君之门人给谏俞君,于是裒辑④其生平所著若干卷,刻而传之。而其子以敬,来请予序之首简。

沈君本来就因为敢于直谏而为当世人所敬重,而他所作诗文又多所讥刺,稍一传播,上下都感到震惊恐慌,于是他们就竭力造谣、陷害,而大祸也就落到了沈君头上。沈君遇害之后,那些曾身居军中要职、一同陷害沈君的人,不久也都因罪被罢官。又过了不久,原来仇视沈君的宰相也被罢官。而沈君的门人、给事中兼谏议大夫俞君,就搜集编纂了沈君生前的著述若干卷,并加以刊刻流传。沈君的儿子沈以敬,来请我为文集作这篇序文。茅子受读而题之曰:若君者,非古之志士之遗乎哉?孔子删《诗》,自《小弁》之怨亲,《巷伯》之刺谗而下,其忠臣、寡妇、幽人、怼士之什,并列之为“风”,疏之为“雅”,不可胜数。岂皆古之中声也哉?然孔子不遽遗之者,特悯其人,矜其志。犹曰“发乎情,止乎礼义”,“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为戒”焉耳。予尝按次《春秋》以来,屈原之《骚》疑于怨,伍胥之谏疑于胁,贾谊之疏疑于激;叔夜之诗疑于愤,刘贲之对疑于亢,然推孔子删《诗》之旨而裒次之,当亦未必无录之者。君既没,而海内之荐绅大夫至今言及君,无不酸鼻而流涕。呜呼!集中所载《鸣剑》、《筹边》诸什,试令后之人读之,其足以寒贼臣之胆,而跃塞垣战士之马,而作之忾也,固矣!他日国家采风者之使出而览观焉,其能遗之也乎?予谨识之。

我拜读了沈君文集后,题写道:像沈君这样的人,难道不就是古代那些志行高尚的一类人吗?孔子删定《诗经》,从怨恨亲人的《小弁》、讽刺奸谗的《巷伯》以下,那些忠臣、寡妇、隐居之士、愤世嫉俗者的作品,一概被列入“国风”,并入“小雅”,这样的作品不可胜数。难道这些都是古代的合乎音律的诗歌吗?然而孔子之所以不轻易删掉它们,只是怜悯那些受谗害的人,彰显他们的志向,他还说过“这些诗歌都是发自真情实感,都合乎礼义的要求”,“说话的人没有罪,听的人完全可以把它作为借鉴”。我曾依次考察了自《春秋》以来的作品,发现屈原的《离骚》好像是在发泄怨恨,伍子胥的劝谏像是在进行威胁,贾谊的奏疏很激切,叔夜的诗歌又像是在抒发愤恨,刘蕡的对策像是在表现亢直的个性。然而按照孔子删定《诗经》的原则而收集、编辑它们,应该是未必没有值得收录的。沈君已经辞世,然而海内的官员大夫到现在谈到他,没有不鼻子发酸流下眼泪的。唉!文集中所载的《鸣剑》、《筹边》等篇,假使让后人读了,那么它们完全可以使奸臣胆寒心折,令守边将士战马腾跃,振奋起同仇敌忾的义愤,这是必然的。今后,国家负责采诗的官员看到这些诗篇,难道会把它们给遗漏掉吗?在此,我怀着一片恭谨之情记在这里。(文章引自《<古文观止>名家精译》,有删节,中华书局2007年版)【注】①沈君:沈炼,即文题中的青霞先生,明嘉靖年间名臣。②馘(guó):被杀者的左耳。③阃寄:被委以军事重任。④裒(póu)辑:搜集、编辑。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上书诋宰执

诋:斥责

B.以恣敌之出没

恣:任凭C.然孔子不遽遗之者

遗:留下

D.而作之忾也

忾:愤恨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沈炼为人刚直,被权臣构陷,曾遭遇贬谪而携带家小远赴塞上,但他仍然为国事担忧,关心民生疾苦。B.沈炼死后,他平生所作诗文被门人刊刻传布,本文作者茅坤应沈炼儿子的请求为青霞先生的文集作序。C.沈炼以直谏闻名,以诗文抒发悲忧天下的情怀,他的诗文也对黑暗的社会现实多有讥刺,最终引来杀身之祸,D.茅坤将沈炼的遗作与屈原的《离骚》等著作相提并论,认为沈君的文章符合古人“中声”的要求,给予了极高评价。8.下列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不知东方之既白C.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D.不赂者以赂者丧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9.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7分)(1)又未几,故宰执之仇君者亦报罢。(3分)(2)君既没,而海内之荐绅大夫至今言及君,无不酸鼻而流涕。(4分)10.试列举沈炼远赴塞上所见的诸多乱象。(4分)参考答案:6.C7.D

8.B9.(1)又过了不久,原来仇视沈君的宰相也被罢官。(定语后置句式1分,报罢1分,意思通顺1分)(2)沈君已经辞世,然而海内的官员大夫到现在谈到他,没有不鼻子发酸流下眼泪的。(没、荐绅、流涕各1分,意思通顺1分)10.①将领们面对敌人的内犯束手无策;②有将领割下阵亡者和“野行者”的左耳邀功请赏;③到处是百姓因亲人失去痛哭的惨状;④百姓们没有可以控诉呼吁的地方。6.试题分析:实词题目近些年考核有难度加大的趋势,一般刻意回避考纲规定的120个实词,并且考题选项中夹杂出现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C项,“然孔子不遽遗之者”中的“遗”应解释为“舍弃”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然而孔子之所以不轻易删掉它们”。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7.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D项,“认为沈炼的文章符合古人‘中声’的要求”说法法有误;文章最后一段的原句是“岂皆古之中声也哉”,这是一个反问句,意思是“难道这些都是古代的合乎音律的诗歌吗”,由此可以知道选项的说法有误。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8.试题分析:A项前一个连词,递进关系,后一个转折关系;B项均为主谓间取独;C项前一个介词“跟、和”的意思,后一个连词“和”的意思;D项前一个介词,“因为”的意思,后一个介词,“用、凭”的意思。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9.试题分析:翻译文言首先要结合上下文大体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关键字、辨识该句句式,然后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某些特殊词语,如官职名、地名、年号名等可不译),注意字句的落实。翻译时还要注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本题中,第(1)句中的定语后置句式,报罢;第(2)句中的没、荐绅、流涕。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10.试题分析:题干要求“试列举沈炼远赴塞上所见的诸多乱象”,这是考查学生筛选概括的能力。可以到文中找到答题的区域,筛选出相关的内容,然后用自己的话概括或者翻译。第一段有提示性的句子“已而君累然携妻子出家塞上”,可见所见的乱象应在第一段。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文言文翻译】沈君青霞,以锦衣卫经历的身份,上书抨击宰相,宰相因此非常痛恨他。正在竭力罗织他罪名的时候,幸亏皇帝仁慈圣明,特别减轻他的罪责,把他流放到边塞去。在那段时期,沈君敢于直谏的美名已传遍天下。不久,沈君就拖累着妻子儿女,离家来到塞上。正巧碰上宣府镇、大同镇一带频频传来敌人入侵的告急警报,而帅府以下的各级将领,都束手无策,紧闭城垒,任凭敌寇出入侵扰,连射一支箭抗击敌人的事都没有做到。甚至等到敌人退却,就割下自己队伍中阵亡者和在郊野行走百姓的左耳,来邀功请赏。于是父亲哭儿子,妻子哭丈夫,哥哥哭弟弟的惨状,到处都是,百姓们连控诉呼吁的地方都没有。沈君对上既愤慨边疆防务的日益废弛,对下又痛恨众将士任意残杀人民,蒙骗朝廷,多次哭泣感叹,便把他的忧郁表现在诗歌文章之中,以抒发情怀,就成为文集中的这些篇章。沈君原来就以敢于直谏,受到时人的敬重,而他所写的诗歌文章,又对时政多所讽刺,逐渐传播出去,朝廷上下都感到震惊恐慌。于是他们开始竭力进行造谣陷害,这样沈君的大祸就发生了。沈君被害死以后,虽然朝中的官员不敢为他辨冤,但当年身居军事要职、一起陷害沈君的人,不久便因罪撤职。又过了不久,原来仇视沈君的宰相也被罢官。沈君的老朋友俞君,于是收集编辑了他一生的著述若干卷,刊刻流传。沈君的儿子沈襄,来请我写篇序言放在文集前面。我恭读了文集后写道:像沈君这样的人,不就是古代有高尚节操的那一类志士吗?孔子删定《诗经》,从《小弁》篇的怨恨亲人,《巷伯》篇的讥刺谗人以下,其中忠臣、寡妇、隐士和愤世嫉俗之人的作品,一起被列入“国风”、分入“小雅”的,数不胜数。它们难道都符合古诗的音律吗?然而孔子所以并不轻易删掉它们,只是因为怜悯这些人的遭遇,推重他们的志向。还说“这些诗歌都是发自内心的感情,又以合乎礼义为归宿”,“说的人没有罪,听的人完全应该引为鉴戒”。我曾经按次序考察从春秋以来的作品,屈原的《离骚》,似乎有发泄怨恨之嫌;伍子胥的进谏,似乎有进行威胁之嫌;贾谊的《陈政事疏》,似乎有过于偏激之嫌;嵇康的诗歌,似乎有过分激愤之嫌;刘蕡的对策,似乎有亢奋偏执之嫌。然而运用孔子删定《诗经》的宗旨,来收集编次它们,恐怕也未必不被录取。沈君虽已去世,但海内的士大夫至今一提到他,没有一个不鼻酸流泪的。啊!文集中所收载的《鸣剑》、《筹边》等篇,如果让后代人读了,它们足以使奸臣胆寒,使边防战士跃马杀敌,而激发起同仇敌忾的义愤,那是肯定的!日后假如朝廷的采风使者出使各地而看到这些诗篇,难道会把它们遗漏掉吗?我恭敬地记在这里。至于说到文采辞藻的精美不精美,以及与古代作家为文的宗旨是否符合,那不是评论沈君大节的东西,所以我就不写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7.在回国后的十年中,为搜集我国第一手真菌资料,他手提竹篮,攀山入林,一样一样地采集,逐一鉴定,定名分类。他先后研究鉴定的真菌种类达一两千种,分隶于数个属,其中首次发现的新属5个,新种121个,()在世界著名真菌分类学家考尔夫教授总结的康奈尔大学120年来作出突出贡献的41位真菌学家中,他是唯一的东方人。A.向世界宣告了中国有自己的真菌科学,为世界真菌资源宝库增添了新标本,在世界真菌学史上为我国的真菌科学谱写了重要的第一章.B.在世界真菌学史上为我国的真菌科学谱写了重要的第一章,为世界真菌资源宝库增添了新标本,向世界宣告了中国有自己的真菌科学.C.为世界真菌资源宝库增添了新标本,在世界真菌学史上为我国的真菌科学谱写了重要的第一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