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山西省太原市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第四中学高一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2山西省太原市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第四中学高一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2山西省太原市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第四中学高一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2山西省太原市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第四中学高一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2山西省太原市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第四中学高一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山西省太原市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第四中学高一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以下为中国古代某地居民职业结构表,据此推断表中职业结构最早可能出现的时间和地区是

自耕农、地主佃农雇佣工人商人占当地总人口比例24%36%30%10%

A.唐朝关中地区B.宋朝苏湖地区C.元末广东地区D.明末江浙地区参考答案:D【详解】表格数据中有雇佣工人,占到30%,这说明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职业结构,故D项正确;唐朝、宋朝和元末中国还没有资本主义萌芽,故ABC项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准确把握表格数据,“雇佣工人占到30%”,由此定位这是明清时期。2.钱学森认为:“科学革命是人认识客观世界的飞跃,技术革命是人改造客观世界技术的飞跃。而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又会引起全社会整个物质资料生产体系的变革,即产业革命。”下列各项中,符合钱学森所述观点的是A.牛顿力学体系——蒸汽机——工业革命B.电动机——飞机——第二次工业革命C.电磁感应理论一电动机、发电机——电力工业D.电磁波——无线电——第三次工业革命参考答案:C

考察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产业革命之间的关系。电磁感应理论为电力技术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电动机、发电机的问世解决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动力问题。故应选C。3.18世纪中期以后,在英国国家财政收入的构成中,土地税所占的比例呈现了一种逐步下降的趋势。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结构的变化B.农业生产的衰退C.对外贸易的发展D.税收政策的调整参考答案:A【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后半期,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工业比重上升,农业比重下降,即国民经济结构出现了重大变化,这导致土地税比重不断下降,故A项正确;工业革命推动了农业生产的进步,农业税比重的下降不代表农业衰退,故B项错误;对外贸易的发展可以增加关税收入,但不是农业税比重下降的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税收政策的调整,故D项错误。4.有人针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在西欧实行的重要政策评论道:“阻止共产党人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下列最能体现此观点的是A.推行杜鲁门主义

B.实施马歇尔计划C.建立北约组织

D.朝鲜战争参考答案:B5.记好笔记是学好历史的前提,下图是某同学的笔记片断,请指出其试图探索的历史主题是A.禅让制B.分封制C.王位世袭制D.科举制参考答案:C根据材料“避免了因王权更替而导致的混战”、“无法保证继承人的才能、品德”和所学知识可知符合王位世袭制的特点,C项正确。禅让制注重继承人的品德和能力,与材料不符,排除A。分封制是指保证周王室强大的前提下,将亲族、功臣、姻亲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科举制把读书、考试和做官联系起来,强调才能,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点睛:抓住题眼在解题中的关键作用,本题的题眼是“避免了因王权更替而导致的混战”、“无法保证继承人的才能、品德”,根据对题眼的了解,结合王位世袭制的相关内容,逐一分析材料和选项即可知道答案。6.18世纪,有英国学者说:“英国的贸易造就着绅士,而且已使绅士布满这一国家,因为商人的孩子,或至少是他们的孙子,开始与出身最高贵和出身于最古老家族的人一样,成为地道的绅士、政治家、议员、枢密院官员、法官、主教和贵族。”这说明当时英国

A.资本主义经济正在改变社会面貌B.传统的经济政治格局已被彻底颠覆C.绅士由贸易多少和经济地位决定D.国内外贸易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完成参考答案:A题干时间限定为18世纪,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工业革命即将开始,这对整个英国社会是一个巨大冲击,人的经济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政治与社会地位,社会面貌正在发生变化,故选A项。B、C、D三项在材料中不能说明。7.在美国,不同的业界,不同的人士,对“新经济”有着不同的理解和看法。但他们有着共同的一点,即人们越来越感觉到新的技术革命特别是目前的信息技术革命,正在对社会经济生活产生着新的影响。对此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A.信息技术是“新经济”的重要内涵B.对“新经济”的理解因人而异C.“新经济”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在美国问世的D.“新经济”能够促进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参考答案:C8.“如果考虑到葡萄牙在远洋航海理论和实践方面所做的开创性工作,第一个伟大发现即美洲大陆的发现乃在西班牙的赞助下取得,这似乎是自相矛盾的。而似乎更自相矛盾的是,取得这一成果的原因竟是在于,葡萄牙人在地理知识方面比西班牙人更先进,并正确地估计出哥伦布的计算结果是错的。”这段材料表达的主旨是(

)A.哥伦布的成功有一定的偶然性B.葡萄牙在远洋航海理论和实践等方面领先于西班牙C.哥伦布错把美洲当成印度的原因是西班牙地理知识的欠缺D.哥伦布发现美洲是必然的参考答案:9.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美国总统杜鲁门说:“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它更强大了。”“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此时,为领导世界美国采取的经济措施包括①建立北约组织②推行马歇尔计划③推动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④推动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A.①②④B.②③④C.②④D.③④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注意题干要求,“此时”指二战结束不久;美国采取的“经济措施”。故①属于美国采取的军事措施;③世贸组织建立是1995年,时间不符合。故选C。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美国霸权政策10.英国曾经于1961年、1967年两度提出加入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提案,均遭否决,最终在1973年成功加入欧共体。但2016年英国经过公投,成为第一个退出欧盟的国家。以上史实表明A.英国政府奉行孤立主义B.英国与其他国家矛盾加剧C.英国意图摆脱美国控制D.欧洲一体化进程较为曲折参考答案:D英国先是要求加入欧共体,后又退出欧盟,所以材料反映的是欧洲一体化进程中既有发展较好时期,也有发展受阻的时候,故D项正确。材料中有英国加入欧共体的内容,不能反映出英国社会盛行孤立主义,故A项错误。材料仅体现了英国不同时期与欧盟的关系,不能反映出欧洲民族矛盾激化,故B项错误。英国加入欧共体和退出欧盟的意图不是要摆脱美国控制,故D项正确。点睛:英国政府奉行的孤立主义是在欧洲大陆各国中协调斡旋,避免与欧洲其他国家结盟,以保持自己的行动自由,实现“光荣孤立”。11.“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近年,一些地方为弘扬传统文化推动经济发展,根据本地历史文化举办寻根祭祖活动。这种习俗源自

A.禅让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参考答案:B12.新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的最大特点是()A.反对民族压迫

B.反对封建统治

C.反对满洲贵族

D.反对帝国主义参考答案:D略13.晚清官员卞宝第认为,“武夷北苑,夙著茶名。乃自各国通商之初,番舶云集,商民偶沾其利,遂至争相慕效,满山遍野,愈种愈多。……等良田于硗确(把良田当成用于种茶的山地),置耕织为缓图。”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西方对华经济侵略始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B.外商操纵市场使中国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C.洋商收购茶叶引起当地农业生产结构变化D.中国传统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已基本瓦解参考答案:C材料大意为,武夷山北苑等地,一向有著名的茶的名声……其实是开始于各国与中国通商之后,洋船聚集,商人、农民一旦沾上贩茶的好处,便争相效仿,满山遍野都种上茶树,越种越多……把良田也改成种茶的山地,把耕种、织布推延耽误。A项,应是开始于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排除。B项“操纵”,材料没有体现,排除。D项“基本瓦解”错误,中国大部分地区仍以小农经济为主导,排除。材料说明,因为与外通商,洋商对茶叶需求较大,农民种茶可以获得比耕种庄稼更多的收益,于是纷纷改耕地为茶山,农业生产结构由以粮食为主转变为以茶为主,C正确。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在于从材料中“乃自各国通商之初,番舶云集,……等良田于硗确,置耕织为缓图”,等关键词切入,结合列强入侵对中国的经济影响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答案。14.下图反映出的中国古代农业基本特征是

A.种植业与饲养业结合B.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C.男尊女卑的家庭关系D.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参考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中的图片可以看出,女子在家织布,男子在田间耕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中国农耕经济的经营方式为男耕女织。故答案为D项。A项,图片信息没有反映饲养业,排除;B项,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的生产模式,指的是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劳动和技术,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最大限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图片信息不能反映,排除;C项,图片信息不能反映男尊女卑的家庭关系,排除。15.明朝中后期,商人钱无尽经商致富后,其投资方向最有可能的是A.买田置地 B.放高利贷 C.扩大手工作坊规模 D.娶妻纳妾参考答案:A【详解】我国古代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在经济上,商人往往经商致富后买田置地,而不是投资扩大再生产,因此,C错误,A正确;放高利贷不是商人致富后最有可能的投资方向,排除B;娶妻纳妾不是投资,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明朝中后期,商人钱无尽经商致富后,其投资方向最有可能”,结合所学明清时期我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分析解答。16.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标志是A.开发上海浦东B.成立天津滨海新区C.设立经济特区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参考答案:D【详解】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我国新时期扩大开放的标志事件,故选D。A是在1990年,是中国进一步开放的重要标志,排除A;1994年3月,天津市决定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的基础上建成滨海新区,排除B。C是1980年,时间不符,排除C。17.《诗经·小雅·谷风之什·北山》中有这样的记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大田》中有这样的记载:“有渰(yǎn:云兴起的样子)萋萋,兴雨祈祈,雨我公田,遂及我私。”上述材料中出现从《诗经·小雅·谷风之什·北山》到《诗经·小雅·大田》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A.中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B.青铜器的制造

C.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使用

D.水利工程的兴修参考答案:C土地制度。“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是指井田制下的“公田”(名义上国有,实际是以周天子为首的奴隶主阶级私有)。“雨我公田,遂及我私”是指承认了“公田”和“私田”的等同地位,也就承认了地主阶级占有土地、剥削农民阶级这一新生产关系的合法性,这一新生产关系的出现是由于春秋以来生产力的进步,而这一生产力进步的显著标志即是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即选C项。18.有学者指出,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迎来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阶段,使改革有了一个总的、明确的目标。这在于中共十四大A.明确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启动B.系统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C.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正确回答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参考答案:C【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中共十四大”对改革制定的“总的、明确的目标”为C项;1985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启动,1987年中共十三大上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1992年春,邓小平南方谈解决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A、B、D项不符合题目要求。19.工业革命不仅导致了人口的城市化,而且促使人口在国际间的流动。19世纪,大约有6000万人离开欧洲到海外定居。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上看,这种情况(

)①为移入国提供了必要劳动力和先进技术

②有利于工业文明拓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③促进了国际间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④加速移入国经济结构解体和近代化进程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D20.“‘人民战争’迅速开展。真个是‘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全民动员,一起上阵。两三个月间,从松花江到珠江,从天山南北到东南海岸,小高炉如繁星密布,烈焰腾空,直上重霄。”这里的“人民战争”是指A.抗日战争

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参考答案:B21.1845年,御史刘良驹奏称:“银价之昂未有甚于今日者,京中纹银每两易制钱乃二千文,外省则每两易制钱二千二三百文不等”,而且“其势日就增加,尚无底止”。“其势日就增加”的原因主要是A.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中国白银开始出现外流的趋势C.中国即将进入半殖民地社会D.中国自然经济面临着解体危机参考答案:A22.有学者认为,从1492年哥伦布远航美洲使东西两半球会合之日起,全球化进程已经开始了;导致全球化进程开始的根本原因是(

A.政治因素

B.宗教因素

C.经济因素

D.技术因素参考答案:C23.《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有权召开两院的特别会议。在会议的闭会期间,如果两院有绝对多数要求开会,总统也必须召集两院。”这说明A.总统控制议会

B.总统对议会负责C.总统的权力受议会限制

D.行政权与立法权相制约参考答案:D24.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开始,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由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C.皇权日益加强,相权日益削弱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D.丞相权力日益被分割参考答案:C25.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等率领革命军在南昌起义的重要历史意义是()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第一枪C.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胜利

D.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参考答案:B应是1919年五四运动,与“1927年8月1日”不符,故A项错误;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故B项正确;应是抗日战争,故C项错误;湘赣边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部队到达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与“在南昌”不符,故D项错误。26.万民法的主要特点是(

)①民主性

②适用性

③实用性④平等性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参考答案:D27.从隋唐到明清,茶叶、棉花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这主要反映了(

)A.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

B.农业生产商品化趋势的加强C.农村耕地面积的扩大

D.农业专业生产区域的形成参考答案:B28.2011年3月10日12时58分,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发生里氏5.8级地震。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及时报道了这则信息。这体现出电视作为大众传媒的功能是A.远程教育

B.大众娱乐

C.传播资讯

D.政论宣传参考答案:C2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形成了建国初期、1956—1965年、70年代三次与外国建交的高峰。促成三次建交高峰出现的相同原因是()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C、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参考答案:C30.某瓷器收藏家的藏品有珐琅彩瓷瓶、五彩镂空云凤纹瓶、青花花卉纹执壶。该收藏家的生活时代不早于A.魏晋

B.隋唐

C.宋元

D.明清参考答案:C略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维多利亚时期(1837-1901年)是英国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社会迅速发展转型,一举成为世界头号强国。……出身高贵、温文尔雅、衣食无忧、教养良好等绅士理念逐渐弱化,边沁和穆勒提出的功利主义伦理道德观成为信条,形成所谓“维多利亚主义”道德风尚。——据李增、龙瑞翠《英国“黄金时代”道德风尚之流变》材料二由于英国煤的蕴藏量非常丰富,建立工厂十分方便。那些高耸入云的烟囟,喷出缕缕烟雾,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恬静——历史已跨进了一个新的时代。明清江南工业发展最主要的特点之一,是其重工业畸轻而轻工业畸重,从而形成一种“超轻结构”。规模庞大的轻工业加上规模同样庞大(甚至更为庞大)的农业,生活资料的生产占了社会生产的绝大比重,以重工业为主的生产资料生产在社会生产中所占比重十分微小。——李伯重《英国模式:江南道路与资本主义萌芽》(1)分析材料一英国出现“黄金时代”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历史已跨进了一个新时代”的含义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3)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与英国经济发展不同特点的成因。参考答案:(1)原因:民主代议制的发展;工业革命;启蒙运动;对外扩张。(2)蒸汽时代。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工厂制成为主要生产组织形式;工业在经济中的比重提高;近代城市兴起(城市化进程加快);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3)中国: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英国:工业革命开展。(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可以得分)【详解】(1)依据材料中“1837-1901年”的信息结合所学从民主代议制的发展、工业革命、启蒙运动、对外扩张等角度分析材料一英国出现“黄金时代”的原因。(2)依据材料“由于英国煤的蕴藏量非常丰富,建立工厂十分方便。那些高耸入云的烟囟,喷出缕缕烟雾,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恬静”结合所学可知,英国“历史已跨进了一个新的时代”指的是进入了蒸汽时代;结合所学从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工厂制成为主要生产组织形式、工业在经济中的比重提高、近代城市兴起、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等方面分析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3)依据材料“规模庞大的轻工业加上规模同样庞大(甚至更为庞大)的农业,生活资料的生产占了社会生产的绝大比重,以重工业为主的生产资料生产在社会生产中所占比重十分微小。”结合所学从中国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等角度,指出中国与英国经济发展不同特点的成因。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可以得分。32.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八国同时向清政府宣战的权力机关却不尽相同。法国是国民议会,德国是皇帝,美国是总统,英国是议会下院。(1)依据所学,任选其中一国简述其政治制度及各权力部门的分权情况。材料二:约瑟夫?奈这样评价:“中国的经济增长不仅使发展中国家获益巨大,中国的特殊发展模式包括特殊的民主方式也被一些发达国家称为可效仿的榜样。”有学者也感慨:“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恰恰是没有采用西方民主模式才取得的”。——《人民日报?新中国60年光辉历程启示之四》(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特殊的民主方式”的政治框架内容。(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政治现代化模式的看法。参考答案:(1)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或“责任内阁制”。)。议会是最高权力机构;首相掌握国家行政权力,内阁对议会负责;君主“统而不治”。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个部分,分别由国会、总统、最高法院掌握,三者独立平等,但互相制约,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法国政体为共和制,议会掌握立法权,总统掌握行政权力。德国实行君主立宪制;皇帝掌握国家大权,有权任免官员、召集和解散议会和决定对外政策等;宰相对皇帝负责;议会掌握有限立法权;德国是联邦国家。(2)内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民主制度。(3)认识:各国的国情不同决定了政治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3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天仙配》是中国的一个美丽神话故事,它寄托着下层劳动人民对自由纯真爱情的向往。其中脍炙人口的歌词唱道:七仙女:树上的鸟儿成双对,董永:绿水青山带笑颜。七仙女: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董永:夫妻双双把家还。七仙女:你耕田来我织布,董永:我挑水来你浇园。七仙女:寒窑虽破能避风雨,董永:夫妻恩爱苦也甜。材料二: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到北宋有一个新的转折。……都城开封(汴京)是最繁华的城市。市内手工业作坊众多,街道两旁商店、旅社、货摊林立,人来车往,十分热闹。——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中册》材料三:《苏州风俗考》记载的明代苏州纺织业情况是:“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1)材料一描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经济现象?(2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促进这种经济现象发展的原因是什么?(3分)(2)你是怎样理解材料二中“古代城市的发展,到北宋有一个新的转折”的?(3分)(3)材料三中反映出苏州纺织业的哪些社会现象?(2分)这些现象表明的本质是什么?(2分),材料一中的经济现象对其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参考答案:(1)自然经济(小农经济)(2分);原因:国家安定统一;农业工具的改进;国家的政策支持;水利工程建设。(任答四点、4分)(2)打破了传统的坊市界限;打破营业时间的限制;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督。(3分)(3)丝织业发达、出现工匠与机户之间的劳动雇佣关系(2分)。本质:资本主义萌芽。(2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2分)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在1377年到1904年间获取进士的人中有42%来自下层社会。这种流动作为一种吸纳机制,增强了社会结构的弹性,并有利于对社会的驾驭与整合。有学者把科举制度看作是古代联系社会动力和政治动力的纽带,是维护儒家学说正统地位的有效手段。科举制度的废除导致四民社会的解体与封建等级制的消亡,提高了农工商的地位。人们纷纷从“读书做官”的思想中解放出来,开始走向广阔的社会。1910年江苏省旧式士人从事实业者占比30.4%,新学堂毕业生与归国留学生从事实业者更是占比37%。一些士大夫开始办厂经商,如状元出身的孙家鑑、张春等在各地继续续投资办厂。科举制废除后各级各类学堂的大期実兴办,特别是女子教育的出现,扩大了教育对象。此外,新式课堂教学中逐步采用白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