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大障镇大障中学高三生物月考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是生物体内的有关化学反应,其中一定在细胞器中进行的是()A.氨基酸的脱水缩合 B.RNA的合成C.二氧化碳的固定 D.丙酮酸的氧化分解参考答案:A【考点】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分析】叶绿体:分布在绿色植物细胞中,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核糖体:普遍分布在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此外是细胞质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能进行转录过程.【解答】解:A、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在核糖体上形成,A正确;B、转录形成RNA,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B错误;C、真核生物光合作用中二氧化碳的固定发生在叶绿体中,而原核生物光合作用中二氧化碳的固定发生在细胞质中,C错误;D、丙酮酸在无氧条件下在细胞质基质中氧化分解,在有氧条件下在线粒体中氧化分解,D错误.故选:A.2.下列有关遗传物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A.任何生物个体的遗传物质只有一种
B.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C.正常情况下,同一生物的不同组织,DNA结构一定相同,数量可能不同
D.正常情况下,同一生物的不同组织,DNA结构一定相同,数量也一定相同参考答案:D3.Na+―K+泵由4个亚基(多肽)组成,其中一个亚基向着细胞溶胶的一侧有一个ATP结合位点和三个Na+结合位点,而外表面有两个K+结合位点。这一结构可利用ATP,将Na+从细胞内逆浓度梯度排出,将K+从细胞外逆浓度梯度运入。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细胞吸收K+和排出Na+是主动转运过程B.Na+—K+泵是一个可同时反向转运两种离子的载体蛋白,该过程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无关C.细胞利用1molATP可吸收2molK+,同时排出3molNa+D.这一过程可能与细胞膜内外产生电位差有关参考答案:B4.如图1表示三磷酸核苷的结构,图2表示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据图判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1中N表示含氮碱基,若N为鸟嘌呤,则可表示GTPB.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和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C.UTP、GTP分子中的高能磷酸键是直接由物质氧化获能产生的D.人体成熟红细胞没有线粒体,但能产生ATP参考答案:C【考点】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的综合.【分析】阅读题干可知,该题的知识点是ATP的结构简式和特点,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和意义,先梳理相关知识点,然后结合题干信息进行解答.【解答】解:A、图1中,如果N是鸟嘌呤,则该化合物表示GTP,A正确;B、对于植物来说,ATP可以自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对于动物细胞来自呼吸作用,因此ATP中的能量来源可以是光能,也可以是化学能,由题图2可知,ATP中的能量可以转化成光能和化学能,B正确;C、由题图2可知,UTP、GTP中的能量是由ATP水解释放的,C错误;D、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线粒体,可以通过无氧呼吸合成ATP,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题图获取信息的能力,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并结合题干信息,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判断的能力.5.限制酶a和b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在相同的DNA分子中a酶的识别位点一般明显要比b酶多
B.能被a酶识别并切割的序列也能被b切割
C.a酶与b酶切断的化学键相同
D.将大量a酶和b酶切割后的片段混合,重新连接后的DNA片段不一定全都能被b切割参考答案:B6.下列关于DNA结构的描述错误的是()A.DNA两条链上的碱基间以氢键相连B.DNA的两条链等长,但是反向平行C.DNA双螺旋结构中嘧啶数不等于嘌呤数D.外侧是由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连结构成基本骨架,内部是碱基参考答案:C【分析】DNA的双螺旋结构:①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②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测.③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起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解答】解:A、DNA两条链上的碱基间以氢键相连,A正确;B、DNA的两条链等长,但是反向平行,B正确;C、由于DNA分子的两条链上遵循A与T配对、G与C配对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因此嘧啶数等于嘌呤数,C错误;D、外侧是由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连结构成基本骨架,内部是碱基,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7.家庭酿酒过程中,密闭容器内酵母菌呼吸速率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0~8h间,容器内的水含量由于酵母菌的呼吸消耗而不断减少B.0~6h间,酵母菌的能量转换效率与6~12h间能量转换效率大致相同C.0~8h间,容器内压强不断增大,在8h时达到最大值D.6h左右开始产生酒精,6~12h间酒精产生速率逐渐增大参考答案:D8.将含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均分为4份,分别置于甲、乙、丙、丁四种条件下培养,测得CO2和O2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甲条件下,细胞呼吸的产物除CO2外,还有乳酸B.乙条件下,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C.丙条件下,细胞呼吸产生的ATP最少D.丁条件下,产物中的CO2全部来自线粒体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酵母菌的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不是乳酸,A错误;乙条件下,二氧化碳的释放量大于氧气的消耗量,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同时进行,在b点时,由图可知,CO2的释放量为8mol,则O2的吸收量为3mol,因为有氧呼吸消耗氧气的量等于释放的二氧化碳的量,所以吸收3mol的氧气就释放3mol的二氧化碳,这样无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就是8mol-3mol=5mol,根据有氧呼吸的方程式释放3mol的二氧化碳需要消耗0.5mol的葡萄糖,根据无氧呼吸的方程式释放5mol的二氧化碳需要消耗2.5mol,所以氧浓度为b时,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无氧呼吸消耗的少,B错误;丙条件下产生的ATP不是最少的,产生ATP最少的是甲仅仅只进行无氧呼吸的条件下,C错误;丁条件下,二氧化碳的释放量等于氧气的消耗量,所以只进行有氧呼吸,二氧化碳只来自于线粒体,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等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9.图甲表示全光照和不同程度遮光对某植物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图乙表示初夏某天在遮光50%条件下,温度、光照强度、该植物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气孔张开的程度)的日变化趋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图甲
图乙A.图甲中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可先用无水乙醇提取叶片中的色素B.据图甲推测,该植物可通过增加叶绿素含量以增强对弱光的适应能力C.图乙中8:00到12:00净光合速率降低的原因一定是光合作用速率减弱D.图乙中18:00时光合作用固定CO2速率和呼吸作用释放CO2速率相等参考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判断能力。提取叶绿素可用无水乙醇;根据甲图,随着遮光强度的增加,叶绿素含量上升,由此推测植物可以通过增加叶绿素的含量来增强对弱光的适应能力;8:00到12:00温度升高,可能呼吸作用强度上升,导致净光合速率降低;18:00时净光合速率为0,则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10.神经细胞在兴奋时,下列几种酶中最活跃的是
A.RNA聚合酶
B.DNA解旋酶
C.蛋白酶、脂肪酶
D.与ATP和ADP相互转化有关的酶参考答案:D11.下列有关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各种遗传病都是先天性疾病B.遗传病患者都携带致病基因C.高胆固醇血症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D.环境因素对苯丙酮尿症的影响要大于青少年型糖尿病参考答案:C遗传病不一定是先天性疾病,先天性的疾病也不一定是遗传病,A错误;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可能不携带致病基因,B错误;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有家族性的特征,C正确;青少年型糖尿病是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影响,D错误。12.基因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下列性状的控制与此相符的是
A.白化病
B.苯丙酮尿症
C.豌豆的皱粒
D.囊性纤维病参考答案:A13.用测微尺测量某个洋葱表皮细胞的长度时,下列目镜和物镜的组合中,视野内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最小的是
①目镜10x
②物镜10x
③目镜16x
④物镜40x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参考答案:C14.下图为某二倍体动物细胞分裂图像,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甲到乙的过程属于减数分裂
B.乙到丁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
C
甲和丙细胞中发生了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D
乙细胞中大小、形态相同的两条染色体组成一个染色体组参考答案:B15.某一生物有四对染色体.假设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产生精细胞的过程中,其中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极,则这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正常精细胞和异常精细胞的比例为(
)
A.1:1
B.1:2
C.1:3
D.0:4参考答案:A16.下列关于物质鉴定中选用的试剂、实验操作方法及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项目脂肪DNA葡萄糖蛋白质试剂苏丹Ⅳ染液健那绿染液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水浴加热不加热加热加热加热观察显微镜观察直接观察直接观察直接观察现象红色蓝色砖红色沉淀紫色A.脂肪,DNA
B.DNA,蛋白质C.脂肪,葡萄糖
D.葡萄糖,蛋白质参考答案:C脂肪可以用苏丹III或苏丹IV鉴定,不需要加热,苏丹III可以将脂肪染成橘黄色,苏丹IV可以将脂肪染成红色,要用显微镜观察到。鉴定DNA用甲基绿,不需要加热,经甲基绿-吡罗红染色后出现绿色。葡萄糖是还原糖,用斐林试剂鉴定,需要水浴加热,能直接观察到砖红色沉淀。蛋白质用双缩脲试剂检验,不需要水浴加热,能直接观察到紫色,故C正确,A、B、D错误。17.生物膜在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右下图所示的过程不能体现生物膜
A.具有信息传递功能B.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具有排泄功能D.具有物质运输功能参考答案:答案:C18.生物多样性是共同进化的结果。下列事实不属于共同进化的是
A.工业的发展导致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全球气温升高B.随着光合生物的出现,大气中有了氧气,为好氧生物的出现创造了条件C.生活在草原上的斑马和猎豹都能迅速奔跑,这是它们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D.4亿年前形成了原始的陆生植物,随后出现了适应陆地生活的动物参考答案:A19.某种群进入一个适合其生长和繁殖的环境中,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内该种群的增长曲线可能为参考答案:D20.如果一个人食物有1/2来自绿色植物,1/4来自小型肉食动物,1/4来自羊肉,若能量传递效率为10%,那么该人每增加1千克体重,约消耗植物(
)A.10千克
B.28千克
C.185千克
D.280千克参考答案:D【分析】对于食物网中能量流动的计算,先应根据题意写出相应的食物链并确定各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按照从不同食物链获得的比例分别进行计算,再将各条食物链中的值相加即可。【详解】由题可知,该题涉及到三条食物链:①绿色植物→人;②绿色植物→羊→人;③绿色植物→羊→小型肉食动物→人。根据题目信息可知,在食物链①中,约消耗植物的质量为1/2÷10%=5kg;在食物链②中,约消耗植物的质量为1/4÷10%÷10%=25kg;在食物链③中,约消耗植物的质量为1/4÷10%÷10%÷10%=250kg;因此,该人每增加1千克体重,约消耗植物的质量为5+25+250=280kg。D正确,A、B、C均错误。【点睛】本题的难点是根据题意画出相对应的三条食物链,再根据已知的能量传递效率进行相关计算。21.右图为甲种遗传病(设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和乙种遗传病(设显性基因为H,隐性基因为h)的遗传系谱图,其中一种遗传病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就乙病来看,I2、Ⅱ2的基因型一定相同
B.Ⅱ1、Ⅱ2产生的基因型为aXH的生殖细胞含有完全相同的遗传物质
C.Ⅱ1、Ⅱ2所生的子女中,两病兼发的几率为1/8
D.两种病的相同特点都是来自于基因重组参考答案:C22.某多肽链(如右图所示)有多少个肽键()A.369B.120
C.119D.99参考答案:C23.近期,一种可耐受大多数抗生素的超级细菌“NDM—1”在英国、美国、印度等国家小规模爆发。下列有关超级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A.“NDM—1”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B.“NDM—1”的核糖体分布在细胞溶胶中和内质网上C.“NDM—1”在细胞分裂前先进行DNA复制D.“NDM—1”的细胞壁可用纤维素酶、果胶酶除去,且不影响细胞活性参考答案:C24.下列关于细胞共性的描述正确的是()A.所有细胞内都含有糖原B.细胞都能进行分裂和分化C.细胞都具有细胞质和细胞膜D.用健那绿给细胞染色都能观察到蓝绿色的棒状结构参考答案:C解析:糖原只存在于动物细胞中。已经成熟的细胞不再进行分裂和分化。无线粒体的细胞(如原核细胞)用健那绿染色后,不能观察到蓝绿色的棒状结构。细胞都具有细胞膜和细胞质。2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以樱桃番茄为材料进行果酒、果醋发酵实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酵母菌是嗜温菌,所以果酒发酵所需的最适温度较高B.先供氧进行果醋发酵,然后隔绝空气进行果酒发酵C.与人工接种的发酵相比,自然发酵获得的产品品质更好D.适当加大接种量可以提高发酵速率、抑制杂菌生长繁殖参考答案:D26.下列有关细胞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导致的各种细胞癌变均可遗传B.石棉和黄曲霉毒素是不同类型的致癌因子C.人体的免疫系统对癌变细胞具有清除作用D.癌变细胞内酶活性降低导致细胞代谢减缓参考答案:C27.下面图1为某二倍体动物精原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的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图2表示该动物的一个细胞减数分裂某时期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CD段含有4个染色体组,12个DNA分子B.FG段可发生基因重组C.若染色体②上有基因B,⑤的相同位点上有基因b,则其原因是在AB段发生了基因突变D.图2所示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处于曲线图的HI段参考答案:C【分析】由图1可知,CD段细胞中发生了同源染色体对数的暂时加倍,据此可推知,包含了CD段的AF段为精原细胞发生有丝分裂的时期,且CD段为有丝分裂后期。FI段为精原细胞发生减数分裂的时期,G点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开,即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HI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详解】A、由图2可知,该动物次级精母细胞中存在6个DNA分子,据此可推知该动物未进行DNA复制的体细胞中DNA分子数为6。由分析可知,处于CD段的细胞由于有丝分裂间期DNA的复制,其所含DNA分子数及染色体组数均为正常体细胞中的2倍。由题干可知,该动物为二倍体生物,则CD段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和12个DNA分子,A正确;B、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的过程。该过程发生在有性生殖生物通过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即发生在FG段,B正确;C、图2中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处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此时细胞中含有的②和⑤为两条子染色体,其上等位基因的存在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交叉互换,二是在AB段有丝分裂间期发生了基因突变,C错误;D、图2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且子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级,据此可推测其为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与HI段相对应,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点,考生要清楚二者分裂过程的相关变化。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28.有一瓶混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C2H5OH和CO2的量如表所示。通过对表中数据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
)氧浓度(%)abcd产生CO2的量9mol12.5mol15mol30mol产生酒精的量9mol6.5mol6mol0molA.a浓度时酵母菌有氧呼吸速率等于无氧呼吸速率B.b浓度时酵母菌有氧呼吸速率大于无氧呼吸速率C.c浓度时有50%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的酒精发酵D.d浓度时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未进行无氧呼吸参考答案:D29.现在有一个婴儿在出生后医院为他保留了脐带血,在以后他生长发育过程中如果出现了某种难治疗的疾病,就可以通过血液中的干细胞来为其治病,关于这个实例,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A.用干细胞培育出人体需要的器官用来移植治病,需要激发细胞的所有全能性
B.用脐带血中的干细胞能够治疗这个孩子所有的疾病
C.如果要移植用他的干细胞培育出的器官,需要用到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D.如果要移植用他的干细胞培育出的器官,应该要长期给他使用免疫抑制药物参考答案:C30.关于基因与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类血型基因IA、IB、i分别位于三对染色体上B.每条果蝇唾液腺巨大染色体含有很多对等位基因C.检测人类基因组碱基序列需要研究23条染色体D.碱基缺失或增添会导致染色体片段的缺失或重复参考答案:B31.右图①②分别代表不同的细胞,A表示物质,符合该模型的是:
A.①效应T细胞,②被病原体侵染的细胞,A抗体
B.①传出神经元,②传入神经元,A神经递质
C.①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②垂体细胞,A促甲状腺激素
D.①甲状腺细胞,②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A甲状腺激素参考答案:D32.下列关于免疫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吞噬细胞只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B.二次免疫比初次免疫效果强,是由于记忆细胞的缘故C.机体自身的组织和细胞不可能成为抗原D.体液免疫过程中发挥作用的主要是效应T细胞参考答案:B33.用高倍显微镜观察黑藻叶绿体时,可见叶绿体A.具有双层膜 B.呈绿色带状C.内部有许多基粒D.呈绿色椭球形参考答案:D【Ks5u解析】双层膜、基粒属于亚显微结构,用高倍显微镜无法观察到;黑藻叶绿体呈绿色椭球形,可用高倍显微镜观察。34.关于性染色体及其基因遗传方式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性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方式与性别相联系B.XY型生物体细胞内含有两条异型的性染色体C.体细胞内的两条性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D.XY型的生物体细胞内如果含有两条同型的性染色体可表示为XX参考答案:B35.生物膜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下列现象或生理活动可能与生物膜无关的是
(
)A.抗体与HIV病毒特异性结合
B.性激素的合成和分泌C.老年人皮肤色素沉积出现“老年斑”
D.酵母菌有氧呼吸过程中O2的消耗参考答案:A36.南宋词人李清照用“绿肥红瘦”来形容海棠花的叶片和花,成为不朽名句。请问此处和“绿”、“红”相关的色素分别位于植物细胞的哪个部位(
)
A.叶绿体和细胞质
B.叶绿体和线粒体
C.叶绿体和液泡
D.细胞核和细胞质参考答案:C37.油菜籽的含油量随世代选择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据图分析,选择育种对高含油量油菜籽品种的产生所起的作用是
A.改变了控制产油的一对等位基因的总频率B.淘汰部分表现型,使高含油量基因的基因频率增大C.定向诱导了控制高含油量基因的自由组合D.改变了油菜籽的基因库,导致新物种的产生参考答案:B一对等位基因的总频率等于1,选择育种对其无影响,A错误;选择育种淘汰含油量低的个体,使高含油量高的基因频率增大,B正确;自由组合发生于两对或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并且自由组合也不是人能定向诱导的,C错误;由于基因频率改变,基因库改变,但不一定形成新物种,因为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D错误。38.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不同细胞内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例相差不大B.在细胞代谢过程中,核糖体、叶绿体、线粒体都能产生水C.粮食贮藏过程中,有时会发生粮堆湿度增大现象,这是因为呼吸作用产生了水D.自由水和结合水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休眠的种子中结合水比例增加参考答案:A【分析】细胞内水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形式,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由于不同细胞代谢强度不同,其两种形式水所占的比例在不同的细胞中相差较大。其中结合水主要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自由水之所以与细胞代谢紧密相关,主要是自由水是细胞内物质的良好溶剂、甚至直接参与细胞内许多代谢反应,如有氧呼吸、光合作用、水解反应等,同时运输细胞内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等。当然细胞内许多代谢反应也会产生水,如氨基酸的脱水缩合、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生成水、光合作用等过程也有水的产生。【详解】由于不同细胞内含有的亲水性物质含量差别较大,所以不同细胞内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例相差较大,A错误;在细胞代谢过程中,核糖体发生氨基酸脱水缩合、叶绿体中发生光合作用、线粒体有氧呼吸等都能产生水,B正确;粮食贮藏过程发生粮堆湿度增大的现象,主要是因为细胞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会产生水,C正确;自由水和结合水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休眠的种子中由于自由水减少,细胞代谢减弱,所以细胞内结合水比例相对增加,D正确。【点睛】关键点:细胞内与细胞代谢紧密相关的主要是自由水,其所占比例越大,细胞代谢越旺盛,如萌发种子中自由水/结合水的比值就比休眠中种子高。39.(08四川卷)将蛙的卵巢放入含有蛙垂体提取液的培养液中,同时检测某种急速的含量,经过一点时间培养后,再检测培养液中该激素的含量,发现该激素含量增加,这种激素是A.促性腺素释放激素B.促性腺激素C.促甲状腺激素D.雌激素参考答案:答案:D解析:卵巢主要产生雌性激素,它的合成和分泌又受脑垂体的促性腺激素的控制。激素是通过体液运输而发挥作用的,脑垂体提取液中的促性腺激素可通过培养液直接作用于卵巢。没有下丘脑和垂体的存在,A、B、C项的激素含量不可能增加。40.实验中,一只供水充足但缺少食物的羊,在饥饿致死前一段时间,会出现尿量增多的现象,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脂肪氧化供能时,产生了大量的水需要排出B.蛋白质氧化供能时,产生了大量的水需要排出C.脂肪转变成糖时,产生了大量的水需要排出D.蛋白质分解供能时,通过脱氨基作用等产生了大量的尿素需要排出参考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41.某油料作物种子中脂肪含量为种子干重的70%。为探究该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干重及脂肪的含量变化,某研究小组将种子置于温度、水分(蒸馏水)、通气等条件适宜的黑暗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查萌发种子(含幼苗)的脂肪含量和干重,结果表明:脂肪含量逐渐减少,到第11d时减少了90%,干重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观察胚乳中的脂肪,常用 染液对种子胚乳切片染色,然后再显微镜下观察,可见
色的脂肪微粒。(2)实验过程中,导致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
(填“C”、“N”或“O”)。(3)实验第11d如果使萌发种子的干重(含幼苗)增加,必须提供的条件是
和
。参考答案:(1)苏丹III(或苏丹IV)
橘黄(或红)
(2)O(3)光照
所需的矿质元素离子42.下图为哺乳动物胚胎分割和性别鉴定示意图。据图作答:(1)该图胚胎所处的时期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宿州学院《乌克兰语语法与写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州南方学院《军训(含军事理论教育)》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正德职业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基础与应用A》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写作(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4-2025学年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
- 周口职业技术学院《EDA技术及应用A》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延边大学《生态毒理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物理有机化学选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黄河交通学院《药学分子生物学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贵州省安全员A证考试题库
- 一年级写字下学期课件(PPT 38页)
- 《实用日本语应用文写作》全套电子课件完整版ppt整本书电子教案最全教学教程整套课件
- 怎样处理课堂突发事件
- 采矿学课程设计-隆德煤矿1.8Mta新井开拓设计
- 中药药剂学讲义(英语).doc
- 【课件】Unit1ReadingforWriting课件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 Q∕GDW 10799.6-2018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 第6部分:光伏电站部分
- 滴灌工程设计示例
- 配套模块an9238用户手册rev
- 医院室外管网景观绿化施工组织设计
- 霍尼韦尔DDC编程软件(CARE)简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