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河南省安阳市田氏第二中学高二地理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下图为某地沿145°经线附近1月、7月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各题。7.关于甲、乙、丙、丁四地降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丰富 B.乙地受沿岸寒流影响,降水稀少C.丙地冬季受西风带影响,降水丰富 D.丁地位于高大山脉背风坡,降水稀少8.丁地的气候类型是()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参考答案:7.C
8.A【7题详解】图中甲地位于(145°E,15°S),不会受西南季风影响,A错;乙地位于(145°E,25°S),位于澳大利亚大分水岭西侧背风坡,降水较少,B错误;丙地位于(145°E,35°S),是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风影响,降水丰富,C正确;丁地位于(145°E,44°S),位于塔斯马尼亚岛上,没有高大山脉阴挡,D错。故选C。【8题详解】丁地位于(145°E,44°S),位于塔斯马尼亚岛上,四面环海,常年受西风控制,降水均匀,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A正确,BCD错误。
奥卡万戈河向东南流入博茨瓦纳,在河的尽头形成巨大的内陆三角洲,称为奥卡万戈沼泽。博兹瓦纳是非洲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矿产资源丰富,但能源生产不足。据此读图回答下面小题。9.为满足能源需求,博茨瓦纳适合开发的可再生能源是A.水能 B.太阳能C.生物能 D.潮汐能10.随着一带一路建设进行,我国与博茨瓦纳经济往来日益密切,最适合我国企业在该国投资的行业是A.皮革加工 B.航空航天C.汽车制造 D.电子电器【答案】9.B
10.A【解析】9题详解】读图分析可知,奥卡万戈河向东南流入博茨瓦纳,形成巨大的内陆三角洲,说明该地地形平坦,水能资源不丰富,A错误;该地纬度较低,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太阳能丰富,B正确;该地为热带草原气候,草场广布,旱季时植被枯黄,生物能
缺乏,C错误;潮汐能的开发需要资金和技术,该地经济较为落后,开发条件不足,D错误。故选B项。【10题详解】读材料可知,博茨瓦纳以养牛业为支柱产业,因此畜产品丰富,皮革加工业的原料丰富,适合皮革加工业的发展,A正确;博茨瓦纳经济较为落后,因此发展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子电器的条件较差,故BCD错误。故选A。
伏尔加河是俄罗斯的母亲河,该河自西北向东南注入里海。下图左图示意该河入湖口的三角洲面积变化,下图右图示意里海湖面海拔变化,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1.据图推测2000年时该三角洲的前缘位置可能位于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12.若该河上中游修建大型水库,将导致河口及附近水域A.三角洲面积缩小 B.生物多样性增加C.水位季节变化增大 D.河口盐碱化加剧【答案】11.B
12.D【解析】【11题详解】据图可知,2000年海平面应与1940年相似,所以2000年该三角洲的前沿位置可能位于乙处。故选B。【12题详解】若在该河中上游修建大型水库,河口泥沙来源变少,但是入湖水量减少,湖面下降,三角洲面积总体变大,A错;入湖水量减少河口盐碱度会增加,D对;水库具有调节作用,水位季节变化变小,C错;湖水的盐度增大,生物多样性减小,B错。故选D。2.读“北半球某陆地局部图”,图中X、Y为等高线(等高距为100米),L为河流,对角线为经线。据此回答5~7题5.图中河流L的流向(
)A从东流向西B.从西南流向东北C.从西流向东D从东北流向西南6.若X数值为500米,沿图中经线的地形剖面图是()7.若X数值为500米,图中Y和A的数值可能是()A.600550
B.600450
C.400550
D.400450参考答案:B
C
C3.新华社消息,我国平均每年有20个天然湖泊消亡。统计表明,湖北省五十年代共有湖泊1052个,有“千湖之省”的美誉,而目前只剩下83个。昔日“八百里洞庭湖”水面缩小四成,由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退居成第二。西部一批烟波浩森的大湖相继消亡,湖水逐渐向盐湖、干盐湖方向发展,除闻名中外的罗布泊外,东西居延海、艾丁湖(海拔一155m)已是一片荒漠。有关专家说,湖泊环境的日益恶化,已造成水灾频发,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性因素。阅读上述文字,完成第17—19题。17.使“八百里洞庭湖”退居成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的主要原因是(
)①
围湖造田
②
水土流失严重
③
蒸发和下渗
④
引水灌溉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18.湖泊环境恶化后,造成“水灾频发”的原因是(
)A.湖泊水对河水的补给量减少
B.湖泊的调蓄功能降低C.水土流失加剧
D.水资源减少19.西部地区盐湖、干盐湖逐年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恶化,年降水量减少
B.冰雪融水量不足C.引水灌溉,蒸发、下渗量增大
D.围湖造田参考答案:17.D
18.B
19.C4.读“西宁至拉萨一线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52---54题。
52.剖面线所在地区的地形特点大致是()A.山高谷深,地形崎岖
B.地面坦荡,沃野千里C.地势高峻,波状起伏
D.山河相间,纵列分布53.夏半年,与拉萨相比,西宁()A.正午太阳高度较大
B.降水较少C.气温低10℃以上
D.白昼较短54.在农业原料优势的基础上,该地区适宜发展()A.纺织工业
B.造纸工业C.地热、太阳能发电
D.制糖工业参考答案:52.C
53.B
54.A5.读某地等高线图(图1),回答1—3题。1.图示地区的地形类型是A.高原
B.丘陵C.山地
D.盆地2.图示地区最低和最高处的相对高度的最大值可能是A.60M
B.70MC.89M
D.90M3.若该地地表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在降水强度相同的情况下,甲、乙、丙、丁四地中受泥石流影响最大的地区可能是A.甲
B.乙C.丙
D.丁参考答案:1-3BCA6.阅读右图漫画,完成11~12题。11.结合漫画中小孩的话语分析老汉的行为主要有违于可持续发展的:
(
)
A.共同性原则
B.公平性原则
C.持续性原则
D.阶段性原则12.产生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厄尔尼诺现象的产生导致气候异常
B.石油污染
C.修筑人工岛和海港等设施
D.过量捕捞,使渔业资源严重衰退参考答案:11-12BD7.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有多条河流从东、南、西三面注入,北部有水道通往长江,湖泊水面呈现“冬季一条线、夏季一大片”的景象变化。鄱阳湖是候鸟迁徙途中的重要栖息地。据此完成7-9题。7、鄱阳湖在冬季成为迁徙鸟群重要栖息地的原因是(
)A.湖滩面积大,水浅 B.湖底砂砾石广布,水质好C.湖区少有大雾,能见度好 D.湖泊受人类活动影响小8、鄱阳湖冬、夏水面景象变化的原因是(
)A.湖底有线状洼地,冬季河道封冻,夏季来水量大B.湖底平坦,入湖水量夏季大于冬季C.湖底有线状洼地,水位季节差异明显D.湖底平坦,长江顶托作用季节变化明显9、过去50年来,鄱阳湖湿地大面积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
)A.水土流失加速湖泊淤积 B.围湖造田C.气候变干造成湖泊水位降低 D.湖区地壳明显抬升参考答案:7.A
8.C
9.B7、鄱阳湖“湖泊水面呈现‘冬季一条线、夏季一大片’的景象变化”,可以得出鄱阳湖在冬季成为迁徙鸟类重要栖息地的原因是湖滩面积大,湖水浅。8、鄱阳湖冬、夏季水面景象的变化本身就说明了水位季节变化明显,而材料中“冬季一条线”表明其湖底有线状洼地。9、鄱阳湖湿地面积缩小的自然原因主要是泥沙淤积,人为原因主要是围湖造田,而围湖造田则是过去50年鄱阳湖萎缩的主要原因。8.西气东输体现了区域特征的A.整体性
B.差异性
C.开放性
D.综合性参考答案:C9.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鼓励农民种粮的惠农政策,引起了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的分异。图11是1999~2011年我国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图。读图回答25—26题。
25.1999~2011年间我国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的特点是A.耕地面积加速下降
B.2003年以前粮食产量与耕地面积同步下降C.粮食产量持续上升
D.2003年以后耕地面积下降速度趋缓,粮食产量持续上升26.2003年以后影响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耕地面积减少趋缓B.转基因技术广泛使用C.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D.农业生态显著改善参考答案:D
C10.读北半球某天气系统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31.甲图中①③两地与乙图中相对应的点分别是(
)A.d、a
B.a、b
C.b、c
D.d、c32.关于图中天气现象的正确叙述是(
)A.甲图中②地不可能出现降水天气
B.甲图中①地的气温最低C.乙图中城市为晴朗天气
D.乙图中b处可能出现降水天气参考答案:31.A
32.D31.根据甲图中气团移动方向,雨区位置,甲图是冷锋天气,①在锋前,受暖气团控制。③在锋后,受冷气团控制。两地与乙图中相对应的点分别是d、a,d在冷锋前,a在冷锋后,A对。b在暖锋前,c在暖锋后,B、C、D错。32.甲图中②地正值冷锋过境,可能出现降水天气,A错。甲图中①地受暖气团控制,气温最高,B错。乙图中城市位于锋面气旋中心,为阴雨天气,C错。乙图中b处位于暖锋锋前,可能出现降水天气,D对。11.读以下两幅经纬网图,完成下题。关于甲.乙.丙.丁四地方位的正确叙述是A.甲地乙的东南方向 B.丙在乙的东北方向C.丁在甲的西北方向 D.乙在丁的西南方向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读图,根据经纬度,左图是南极部分图,自转方向是顺时针方向,甲在乙的西北方向,A错。右图中北极部分图,乙是130°W,丙是60°E,东西方向取经度差小于180°的一侧,丙在乙的西北方向,B错。丁是40°E,甲是135°W,丁在甲的东北方向,C错。乙在丁的西南方向,D对。12.2005年春晚有一大亮点,即以对联的形式描绘我国各省区的突出特点,如“苍松雪岭,沃野龙江稻谷香”;“碧草毡房,春风马背牛羊壮”;“琼海独具大手笔,五指擎天”;“石林自有高材生,群峰拔地”。以上四句对联描写的分别是(
)
A.黑龙江、内蒙古、海南、云南
B.内蒙古、黑龙江、海南、云南
C.内蒙古、海南、黑龙江、云南
D.云南、黑龙江、内蒙古、海南参考答案:A13.赤道和极圈都穿过的大洲是(
)A.北美洲
B.欧洲
C.亚洲
D.大洋洲参考答案:C14.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全国最重要的小麦、玉米产区
B.粮食种植业精耕细作C.与东北平原相比,更利于大型农业机械化操作D.人口多,粮食消费量大,长期以来需要从区域外调入粮食参考答案:B15.咸海曾是世界第四大湖,过去几十年来,咸海水量已经减少了70%以上。下图为咸海面积的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18.咸海面积减小对当地的影响最可能是A.气温年较差变大,盐尘暴频发B.气温年较差变小,降水减少C.水质恶化,地面沉降D.灌溉水源减少,农业减产19.导致咸海面积减小的主要原因是A.全球变暖,蒸发旺盛
B.气候干旱,蒸发旺盛C.湖泊沿岸植被遭破坏
D.大量引用入湖河水灌溉参考答案:18.A
19.D本题组考查湿地的利用与保护。(1)咸海面积减小意味着咸海湿地的调节功能减弱,如调节气候、净化水质等功能都将减弱或丧失。(2)咸海面积减少主要是人为大量引水灌溉导致入湖水减少造成的。18.咸海面积减小意味着咸海湿地的调节功能减弱,导致气温年较差变大,水面减少,水位下降,湖床裸露,湖盐露出,盐尘暴频发,选A。咸海面积减少不会直接引发地面沉降,咸海水盐度较高,一般不直接用于灌溉。19.咸海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咸海的补给水源阿姆河及锡尔河的水在注入咸海前被大量用于灌溉,导致入湖水量大大减少造成的,选D。16.2018年春节期间,小明一家人到一岛国进行了旅游,结合该岛国(面积为21.1平方千米)示意图,回答3-4题。3.该岛位于(
)A.东半球大西洋
B.东半球太平洋C.西半球大西洋
D.西半球太平洋4.若图中A、B之间的图上距离为5厘米,则该图的比例尺接近于(
)A.1∶10000
B.1∶50000C.1∶100000
D.1∶500000参考答案:3.D4.C17.读下图,完成14~15题。14.图中全部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的岛屿或半岛是(
)
A.④
B.③
C.②
D.①15.图中岛国的工业集中分布在濑户内海和太平洋沿岸,是因为(
)
A.沿海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B.沿海地区石油资源丰富
C.气候温暖湿润
D.可以利用便利廉价的海洋运输
参考答案:D
D18.阅读下列图表资料,回答问题。(12分)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水、旱灾害尤其突出,对我国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极大危害。
1949年到1998年我国部分地区水、旱灾害频次地区旱灾频次水灾频次三江平原及长白山地32219松辽平原169357环渤海平原415799黄淮平原8461407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9492151
(1)概括我国水、旱灾害的分布及发生频次的特点。
(2)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是水灾最严重的地区。从气候、地形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3)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地区为减少水灾的影响,分别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参考答案:1)分布特点:我国水、旱灾害集中分布在黄淮海平原和东北地区;
南方以水灾为主,北方以旱灾为主。
频次特点:我国水、旱灾害发生频次较高,且发生频次由南向北减少;
无论南方还是北方,频次均是水灾多于旱灾。(2).该地区受夏季风影响大,降水集中,易于引发洪涝灾害。
江南丘陵地区地势起伏,易引发山洪;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易发生内涝(或受长江干流洪水威胁)。(3).江南丘陵地区:加强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有条件的地区建造水库,削减洪峰的威胁。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加固堤防;疏通河道;退田还湖,增强湖泊调蓄能力;河流截弯取直,提高河流的泄洪能力。(任答两点即可)
19.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尼罗河三角洲示意图
黄河三角洲示意图11.对两地自然环境的表述,正确的是A.两地气候类型相同
B.两地河流的结冰期相同C.形成两地的外力作用相同
D.两地植被景观相同12.对两地社会经济状况的表述,正确的是A.石油资源丰富
B.人口均占本国的20%左右,劳动力丰富C.均大面积种植棉花、水稻等农作物
D.中心城市辐射作用相同参考答案:11.C
12.A尼罗河三角洲、黄河三角洲都是河流泥沙沉积作用形成的,形成两地自然环境的外力作用相同。气候、植被不同。两地都石油资源丰富。开罗是政治、经济中心,北京是政治、文化、国际交往中心,D错。11.读图,尼罗河三角洲、黄河三角洲都是河流泥沙沉积作用形成的,形成两地自然环境的外力作用相同,C对。两地气候类型不同,尼罗河三角洲是热带沙漠气候,黄河三角洲是温带季风气候,A错。尼罗河河流没有结冰期,B错。两地植被景观不同,D错。12.两地社会经济状况都是石油资源丰富,A对。埃及人口大部分分布在尼罗河三角洲及河流两岸地区,黄河三角洲占本国的人口比重小,B错。均大面积种植棉花,不适宜种植水稻,C错。中心城市辐射作用不同,开罗是政治、经济中心,北京是政治、文化、国际交往中心,D错。20.北京时间2016年7月5日,已在太空飞行4年11个月的“朱诺”号木星探测器成功进入木星轨道。为飞行中的木星探测器提供能量的是A.月球
B.太阳风
C.太阳辐射
D.地球参考答案:C飞行器位于大气层外部,宇宙空间。为其提供能量的是太阳辐射能。故选C。21.右图是一组海峡示意图和气候类型图(图中数字是经纬度)。据此完成24~26题。
24.上述四海峡中,属于板块张裂地区的是A.①海峡
B.②海峡
C.③海峡
D.④海峡
25.上述海峡中,不是位于两大洲之间的海峡是A.①海峡
B.②海峡
C.③海峡
D.④海峡
26.上述海峡附近符合下图气候类型(图中各点的标号表示月份)的海峡是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CDA22.关于下图四个湖泊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湖中有著名的鸟岛B.乙是我国最大的湖泊,湖水流入长江C.丙是淡水湖,位于湖南省境内D.丁是巢湖,位于安徽省境内参考答案:C23.土壤盐渍化是指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随毛管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使盐分积累在表层土壤中的过程。下图示意我国39°N附近某区域。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33.
图示区域土壤盐渍化最严重的地区是A.
甲
B.
乙
C.
丙
D.
丁34.
限制丙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A.
水分
B.
光照
C.
温度
D.
坡度35.
如果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进行农业开发,将会导致A.
甲地区植被退化
B.
乙地区沙化C.
丙地区荒漠化
D.
丁地区植被改善参考答案:33.D
34.A
35.C【33题详解】图例中显示有冰川,该地河流主要为冰川融水补给;河流有时令河,会发生断流现象;结合该地纬度可以推断该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地势低洼处,地下水位较高,气候干旱,蒸发强烈,容易产生土壤盐渍化,根据图中等高线判断,丁位于河流下游,地势低洼,土壤盐渍化最为严重。【34题详解】根据图示:丙地区附近等高线稀疏,坡度较小,地形较为平坦,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光照强烈,光照、温度和坡度不是限制因素,所以限制丙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水分。【35题详解】该河的主要补给水源为冰川融水,流量小,河流流向为从甲流向丁,如果在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进行农业开发,导致下游地区水量减少,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将导致下游丙、丁地区出现荒漠化。【点睛】农业生产需满足许多条件才能进行,如果某一地区其他条件都能满足,唯有某一条件不能满足,这个缺乏条件就成为该地区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若这个条件(限制性条件)得到满足,该因素即是当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而不是限制性因素。24.分析表格数据,回答6~8题。
最冷月均温最热月均温年降水量东京(370N)3.70C25.10C1610mm北京(390N)-4.70C26.10C636mm6.日本的气候与相近纬度的大陆相比(
)A.冬季温和,夏季凉爽,降水较少
B.冬季凉爽,夏季温暖,降水较少C.冬季温暖,夏季炎热,降水较多
D.冬季温和,夏季凉爽,降水较多
7.这说明日本的气候是(
)A.深受大陆影响的季风气候
B.深受海洋影响的季风气候C.温带大陆性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8.若你到日本旅游,不能进行的项目是()A.泡温泉
B.滑雪
C.赏樱花
D.雨林探险参考答案:6.D
7.B
8.D25.读图回答9-10题。9.沿X→Y→Z自然景观的变化是A.阔叶林→森林草原→荒漠
B.硬叶林→草原→荒漠C.落叶林→草原→荒漠
D.雨林→草原→荒漠10.X地降水主要集中在A.12月至次年2月
B.3~5月C.6~8月
D.9~11月参考答案:BC26.读下面两个岛屿图,回答下列下面小题。6.甲岛位于乙岛的(
)A.西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北方向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比例尺比乙图小
B.甲岛屿面积比乙岛屿大C.甲乙两岛都在东半球、中纬度
D.甲岛南北距离比乙岛短参考答案:6.B
7.D试题分析:6.据经纬度可判断甲为东经度数和北纬度数,乙为东经度数和南纬度数,则可以判断甲位于乙的东北方向,也可以据岛屿的轮廓特征可以判断甲为我国的台湾岛,乙为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据此判断相对位置也可。故B正确。7.据图中经纬度的跨度可以判断甲经纬度跨度比乙小,纬度差不多,则实际面积乙比甲大B错误,两图图幅相同,则据比例尺的计算公式可以判断甲的比例尺比乙大A错误,据经度可以判断都位于东半球,据纬度应均在0-30之间的低纬度地区C错误,据图可以判断甲南北的纬度跨度小于乙,说明甲岛的南北实际距离比乙岛小,D正确。二、填空题(共10分)27.图15为北半球某季节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1)图示为北半球的_______季。此时,地球公转至__________(“近日点”或“远日点”)附近。(2分)(2)弧线PMQ为晨昏线,其中表示晨线的是_________,M点的地方时为_________时。(2分)(3)此季节,控制甲地的气压带或风带为_________,气候特征为__________;乙地盛行风向的原因是_____,其成因是______________。(4分)(4)①②两地图示时刻风力较大的是__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3分)参考答案:(1)冬
近日点
(2分)(2)MQ
12(2分)(3)西风带
温和湿润
西北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4分)(4)②(1分)
等压线稠密,气压梯度力较大(2分)
28.读东亚部分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22分)(1)填写图中数码对应的地名国家:①,
城市:②,岛屿:③,海域:④,⑤,⑥
。(每空1分,共6分)(2)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
的狭长地带。主要原因是
。(6分)(3)日本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已经历了三次工业结构调整,其主导产业由轻工业→
业→
业转换。(4分)(4)A、B、C三地的气候类型是
;从A到C,气候呈现由
向
过渡的特点。(6分)参考答案:(1)俄罗斯
名古屋
九州
日本海
朝鲜海峡
东海
(2)濑户内海和太平洋沿岸(2分)
日本自然资源贫乏,大量原料、燃料等需要进口;这里交通便利,海上运输成本低;城市人口集中,劳动力丰富,消费市场大;主要工业产品需要出口销售等等。(或濑户内海和太平洋沿岸有便利廉价的海洋运输条件,满足了日本进口原料,出口产品的需求。)答对其中一点可得2分,满分4分。(3)重化工业
高科技工业ks5u(4)(4)温带季风气候
海洋性
大陆性29.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中国的四大区域中,小麦主要分布在
(填代号)区域,香蕉,荔枝等热带水果主要分布在
(填代号)区域,适宜发展畜牧业的是
(填代号)区域和
(填代号)区域。(2)①和②的分界线是
。大致
毫米年等降水线。参考答案:(1)①、②、③、④
(2)秦岭-淮河
800解析:(1)我国各地区土地资源的质量差别很大,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土壤肥沃,生产力高,集中了全国90%左右的耕地和林地,其中,①北方平原广阔,耕地多,但热量较低,降水较少,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②南方多丘陵、山地,但热量高,降水丰沛,以水田为主,是亚热带水果和热带水果香蕉、荔枝、柑橘的主要产区;③西北内陆光照充足,热量较为丰富,但干旱少雨,水源不足,以草地和荒漠为主,畜牧业发达;④青藏高原区光照充足,但热量不足,土地生产力较低,本区是全国重要的牧区,主要牲畜有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2)读图可知,①是北方地区,②是南方地区,③是西北地区,④是青藏地区;①北方地区和②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它是我国800毫米年等降水线大致经过的地区。三、综合题(共38分)30.下图示意我国新疆某地区地形状况,甲地有大片的绿洲,每年大风日数约160天左右,年平均风速达到6.2米/秒。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结合热力环流的原理,分析甲乙之间夏季盛行西北风的原因。(2)从地形特征的角度,分析甲地多大风的主要原因。参考答案:(1)甲地以绿洲分布为主,乙地以沙漠分布为主,由于沙漠的热容量较绿洲小,夏季增温较绿洲快,乙地气温高于甲地;在乙地附近形成热低压,即甲地(海平面)气压高于乙地,风从甲地吹向乙地,即西北风。(2)甲地位于两山之间的谷地,且谷地为西北—东南走向。盛行的西(北)风(或答“与谷地走向一致的气流”)速度在谷地加快,导致风大。解析:(1)近地面热的地方气压低,冷的地方气压高,气体由高压吹向低压。甲地以绿洲分布为主,乙地以沙漠分布为主,由于沙漠的热容量较绿洲小,夏季增温较绿洲快,乙地气温高于甲地;在乙地附近形成热低压,即甲地(海平面)气压高于乙地,风从甲地吹向乙地,即西北风。(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燃气开户合同范本
- 建材活动合同范本
- 厂房续约合同范本
- 执照转让意向合同范本
- 社区教育创新助力人力资源提升
- 基于退化速度的轴承剩余使用寿命预测
- 高原鼠兔扰动对高寒草甸土壤有机碳组分及碳循环酶活性的影响
- 社区科技在中医健康服务中的角色与应用
- M集团财务共享下的业财融合研究
- 自身免疫性脑炎相关睡眠障碍的临床特征分析
- 血液透析的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 GA/T 2073-2023法庭科学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检验分光光度法
- 学前教育钢琴基础介绍课件
- 桥式起重机日常检查保养记录表
-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体育与健康》全册教案
- 法律文书写作(第五版)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半导体制造技术导论
-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精讲课件
- 7S目视化管理标准
- 酒店成本管理系统PICC
- 产品手绘设计表现技法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