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北师大版经济史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学业分层测评10_第1页
高中历史北师大版经济史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学业分层测评10_第2页
高中历史北师大版经济史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学业分层测评10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业分层测评(十)(建议用时:40分钟)[学业达标]1.1979年,我国最先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两个省份是()【导学号:78720239】A.上海、海南 B.广东、上海C.广东、福建 D.福建、海南【解析】1979年,我国首先在广东、福建两省设立经济特区,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答案】C2.下列某城市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被迫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改革开放后,这个城市又是最早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该城市是()A.上海 B.厦门C.广州 D.汕头【解析】1842年《南京条约》中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是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改革开放后,1980年开放的最早的四个经济特区是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答案】B3.国际舆论曾高度评价当代中国的开放举措“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35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是指()A.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B.开放和开发上海浦东成为经济建设的重点C.创办深圳等4个经济特区D.建立海南经济特区【解析】从题干中“整个海岸”“35年来”等信息可知是1984年,距1949年新中国成立刚好3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开放大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B、C、D三项开始的时间分别是1990年、1980年、1988年,与题意不符。【答案】A4.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是()①沿海开放城市②沿海开放区③经济特区④内地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C.③①②④ D.④①②③【解析】①发生在1984年;②发生在1985年;③发生在1979年;④开放于1992年,选择C项符合题意。【答案】C5.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主要特点不包括()【导学号:78720230】A.实行全方位的开放B.显示出多层次性C.显示出重点突出的特性D.局限在国有企业领域【解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对外开放并不仅仅局限于国有企业领域。【答案】D[能力提升]6.改革开放后出现的经济特区,“特”是指特区()A.实行不同于内地的经济制度B.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管理方法C.实行不同于内地的社会制度D.地理位置靠近港澳地区便于交流【解析】特区与内地的经济制度都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故A项错误;特区的“特”是指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管理方法,故B项正确;特区与内地的社会制度都是社会主义制度,故C项错误;特区的“特”并非地理位置靠近港澳地区而便于交流,故D项错误。【答案】B7.下图是1980—1988年中国进出口贸易基本状况。下列选项中能够与此有关联的是()①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③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④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A.①②③④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④【解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①③④正确,都是20世纪8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重要的措施。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21世纪初才基本建立起来,②在时间上不符,故选B项。【答案】B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导学号:78720231】材料一我们开放了14个沿海城市,都是大中城市。我们欢迎外资,也欢迎国外先进技术,管理也是一种技术。这些会不会冲击我们的社会主义呢?我看不会的,因为我国是以社会主义经济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很大,吸收几百亿、上千亿外资,冲击不了这个基础。——《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材料二在我国沿海建立了从南到北的包括2个直辖市、25个省辖市、67个县、约亿人口的对外开放前沿地带,这对迎接世界经济重心向环太平洋地区转移,加速我国现代化建设将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十年》(1)根据材料一,指出开放14个沿海城市的目的,并说明外来资金、技术与社会主义建设之间的关系。(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对外开放体系形成的过程。【解析】第(1)问,“目的”要从扩大开放、引进外资和技术、推进经济现代化等方面回答;“关系”要紧扣“外来资金、技术与社会主义建设”这一要求回答。第(2)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答案】(1)目的:进一步扩大开放,引进外资和技术,推进经济现代化。关系:可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