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四川省达州市渠县流江初级实验中学高二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儒教、佛教、道教从相互攻伐到相互吸取,由三教鼎立到三教合流,从而产生了宋元时期十分精致的官方哲学。这种官方哲学A.属于主观唯心论意识B.以孔孟学说为理论基础C.强调行先知后的观念D.强调个性和个体的发展参考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儒教、佛教、道教……三教合流”“宋元时期”“官方哲学”可以分析出,材料中“官方哲学”是指理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理学以儒家纲常伦理为核心内容,以精巧的哲学学说为理论基础,吸取佛老思想而建立起来的,故B项正确;程朱理学属于客观唯心主义,陆王心学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故A项排除;行先知后说是明清之际王夫之的认识论学说,故C项排除;理学反对个性和个体发展,故D项错误。【点睛】首先通过“儒教、佛教、道教……三教合流”“宋元时期”“官方哲学”分析出是理学;然后结合所学得出正确答案。2.马克思在谈到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时说:“他打破了外在的枷锁,但是给人们的心灵套上了枷锁。"材料中前后两个“枷锁"分别是指A.赎罪券和《圣经》B.教会专制和封建统治C.因行称义和因信称义D.禁欲主义和人文主义参考答案:C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提出“因信称义”,主张每个人可以凭自己的虔诚信仰得到拯救,个人信仰建立在自己对《圣经》的独立理解上,因此他打击了天主教会的权威但又坚持宗教信仰,故C正确;其他均不符合题意。点睛:宗教改革是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社会、思想和政治运动,实质上是宗教外衣下的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它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为资本主义的发展进一步解除了精神枷锁,但不反对宗教信仰。3.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其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封建社会的历代王朝都采取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下列属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
)
①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②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③元朝推行行省制度
④秦朝设立郡县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参考答案:C
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分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初,王国问题威胁中央,故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故①正确;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属于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措施,不符合题意,故②错误;元朝推行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③正确;秦朝设立郡县制度也强化了对地方的统治,巩固了国家统一,故④正确。故①③④正确,故C正确;排除②,故ABD都错误。故选C。
点评:本题正确解题的前提条件是准确掌握“加强中央集权”和“加强皇权”两个概念,前者主要涉及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后者主要涉及皇权与相权的关系,明确它们的区别,即可发现三省六部制不属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4.“这是一个多彩多姿而变化万千的时代,和中国的战国时代最可相比拟。在这个时期的形形色色中有不少仍是中世纪的,有不少显然已是近代的,但也有不少为这个时期所特有。这个时期上承中世、下启近代,同时也自成一个时代,充满了强烈的政治、社会和思想的活动。”这个时代A.设计了未来社会制度的蓝图B.坚持世俗权力高于宗教权力C.人文主义精神成为时代潮流D.大力倡导“人是万物的尺度”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在中世纪基督教会的统治下,人文主义思想受到压抑。14世纪,文艺复兴在意大利兴起。“这一时代和中国的战国时代最可相比拟”,说明社会制度正在发生变革。“这个时期上承中世纪,下启近代”是在13-14世纪。符合这两个特征的只有文艺复兴运动,故选C。“设计了未来理想的社会制度”是启蒙运动,故A项错误;“坚持世俗权力高于宗教”是宗教改革时期,故B项错误;“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故C项正确;“人是万物的尺度”属于古希腊时期,故D项错误。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精神的含义5.《考工记》记载:“郑之刀,宋之斤,鲁之削,吴粵之剑,迁乎其地而弗能为良。”可见,春秋战国时期的手工业A.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较高B.特别注意产品生产地域分布C.导致各地经济交往密切D.呈现出产品区域化发展特征参考答案:D【详解】依据材料“郑之刀,宋之斤,鲁之削,吴粤之剑”可以看出,各国的手工业各具特色,说明地域特色较为明显,故D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对产品质量的要求,排除A;材料表明手工业产品地域特色较为明显,无法体现是否注意产品生产地域分布,排除B;材料表明手工业产品地域特色较为明显,在材料没有体现各地经济交往的信息,排除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郑之刀,宋之斤,鲁之削,吴粤之剑”,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即可。6.五四运动不久,胡适在学术上拉起了“整理国故”的旗号,开了《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目录》;1923年梁启超写了《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继胡、梁后还有别人提出的国学目录,由此,形成了一股开列国学目录的旋风。这反映了A.知识阶层对新文化运动的反思B.知识阶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自相矛盾C.新文化运动后期改变了性质和方向D.知识阶层未能摆脱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参考答案:A【详解】据材料“五四运动不久……整理国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彻底否定传统儒家文化,过于偏颇,“整理国故”反映了知识阶层对新文化运动的反思,故A项正确,D项错误;“整理国故”属于对传统文化的发扬,故B项错误;材料主旨是说明知识阶层的反思,没有体现出新文化运动性质的改变,故C项错误。【点睛】“五四运动不久……整理国故"是关键信息。7.卡尔文教认为:上帝自创世纪以来,就把人分为“选民”和“弃民”,前者注定得救,后者注定沉沦。这种学说实质上反映了当时(
)A.资产阶级新贵族的世袭思想的残留
B.封建社会的等级思想C.资产阶级的人文主义思想
D.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资产阶级思想参考答案:D8.从晚清顽固派官僚认为火车的轰鸣与震动会“损害地脉”到民国成立后孙中山亲自担任全国铁路督办的历史变迁反映了A.封建迷信是当时阻碍社会进步的主要原因B.官员的喜好对各行业的发展有决定性影响C.中国交通近代化的趋势是向机械动力演进D.近代交通的进步逐渐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参考答案:D材料中的历史变迁反映反映的是人们对火车这种交通的思想观念的改变,即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只能解释晚清顽固派官僚的认为,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错在决定性,夸大作用,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自身正确但不是材料的主旨,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9.英国的煤炭消费量从1800年的1000万吨,猛增到1856年的6000万吨。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蒸汽机的推广B.相对论的提出C.内燃机的出现D.发电机的发明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干隐含的时间为1800—1856年,英国的煤炭消费量大增,联系所学可知,与第一次工业革命有关,A项符合题意,正确。B项与此无关,排除。C项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故排除。考点: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工业革命·内容10.黑格尔说:“中国人除了皇帝一人外都不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古希腊人有一部分人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在古希腊知道自己自由的这“一部分人”是指A.妇女B.外邦人C.全体公民D.奴隶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知识的识记能力,比较简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是民主政治,全体公民享有民主政治权利。但其全体公民不包括A、B、D三项。所以答案选C。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公民【名师点睛】雅典民主政治的影响及评价:积极:①雅典民主的理论与实践,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②民主氛围创造的空间,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消极:③雅典民主仅限于占城邦人口小部分的男性公民。对妇女、外邦人、广大奴隶而言。民主却是遥不可及。④雅典民主更是小国寡民的产物。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隐患。⑤狭隘的城邦体制,最终无法容纳政治和经济的迅速发展,公元前4世纪后半期,为马其顿王国所灭。11.对于伏尔泰、卢梭的评判,歌德说:“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旧时代,而卢梭开创了一个新时代。”赫尔岑则说得更为坦率:“当伏尔泰还为了文明与愚昧无知战斗时,卢梭却已经痛斥这种人的文明了。”他们的评价主要是针对卢梭的A.天赋人权
B.倡导信仰自由和民主政治C.人民主权
D.人是万物的尺度参考答案:C12.对人文主义精神的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A.强调人性至上,反对宗教信仰
B.肯定人的价值,强调发展个性C.提倡个人奋斗,鼓励发展私有
D.要求自由平等,反对神学世界观
参考答案:B13.历史图片包含了丰富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下图是世界文学史上一著名作品,对该作品解读正确的是A.憧憬着美好的未来B.剖析社会问题本质C.体现了理想主义追寻D.用怪诞手法警醒世人参考答案:B【详解】《人间喜剧》是巴尔扎克的现实主义作品,该作品批判了社会现实剖析了社会问题的本质,故选B项;现实主义文学侧重于对对社会现实的直面和深刻揭露,不是憧憬美好未来和进行理想主义追寻,故排除A、C项;用怪诞手法警醒世人是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故排除D项。14.“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下列属于20世纪90年代后国家实施上述思想的举措是A.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提出“科教兴国”战略C.恢复高考制度,重视知识分子
D.提出“双百”方针参考答案:B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当梭伦成为政事的领导者的时候,他就禁止以人身为担保的借贷,一举而永远地解放了人民,他又制定法律,下令取消公私债务,其法案曾以“解负令”闻名,意即人民卸下他们的重担。有些人想用这些事情来毁谤梭伦,事实是这样的,当梭伦要制定解负令时,他曾预先告诉一些贵族,后来,像同情平民的人所说的那样,他被他的朋友以谋胜算了,但打算毁谤他的人就说他自己也取得一份。因为这些人借了钱,买来许多土地,等到不久以后实行取消债务时,他们都成了富翁;据说后来以祖传财富闻名的那些家族就是起源于此。然而,同情平民者的估计是较为可靠的……所以我们必须认为攻讦梭伦之说是错误的。-—亚里士多德关于梭伦改革的论述材料二……郑侠上书疏,绘所见流民扶老携幼困苦之状,力图以献,曰:“旱由安石所致。去安石,天必雨。”……慈圣、宣仁两太后流涕谓帝曰:“安石乱天下。”帝亦疑之,遂罢为观丈殿大学士、知江宁府。
——《宋史》卷三二七材料三王安石以新法害天下,引用奸邪,更张法令,驯至靖康之难,人皆咎安石为祸首,而不知实根柢于神宗有雄心也。
——赵翼《廿二史札记》材料四光绪帝请令合并衙门,裁汰冗员,“将现有各局所中冗员一律裁撤净尽……限一月办竣。”由于裁撤面较宽,在裁撤中又采取一些强行查封的办法,使一些中下层人士猝然失业,难以度日。又下令裁撤绿营,同时让旗人自谋生计。这些人多达100万,被突然中断生计后没能妥善安置,以至他们怨声载道。
——岳麓版《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五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共计发布变法谕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在思想上引发了极大震动,不仅顽固派坚决反对,而且不少维新派人物如唐才常、黄遵宪也难以接受,帝党领袖翁同龢也斥之为“说经家一野狐也”。因此,他的著作出版不久,即被光绪帝下令毁版。
——《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中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内容。并指出毁谤梭伦改革的是哪些人?其理由是什么?(5分)(2)依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王安石在变法中遇到了哪些困难?(6分)(3)依据材料四、五,概括指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6分)
参考答案:(1)颁布“解负令”,废除平民所欠的公私债务。(2分)奴隶主贵族(1分)。理由:许多借债购地的人因政府废除所欠的公私债务发展成为富翁(2分)。
(2)守旧势力阻挠;宋神宗变法决心动摇;用人不当;自然灾害。(任答其中3点即可)(6分)
(3)原因:变法措施操之过急,反对派势力强大。(若答成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阻挠只能给1分)(6分)
16.一位学者形容16世纪西欧的一个国家:“就像一张巨人之口,吞进食物,咀嚼食物,仅仅是为了把它送进器官,除了经过的气味和偶尔粘在牙齿上的一点碎屑之外,没有留下任何东西。”这个国家是A.英国 B.法国
C.西班牙
D.荷兰参考答案:C17.对于柏拉图的唯心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世界是由理性世界和感性世界两部分组成B.感觉到的世界真实、完美而永恒C.物质先于理念存在
D.人们学习过程并不是回忆的过程参考答案:A18.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思无邪”,并教育弟子以《诗经》为立言、立行的标准。汉儒也说《诗经》可以“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这表明儒学家A.重视礼乐制度的教化功能B.强调学术的经世致用C.推崇经典文献的历史价值D.关注世间的治乱兴衰参考答案:C《诗经》是儒家经典著作,孔子和汉代儒家学者都把《诗经》作为教育子弟“立言、立行的标准”,说明儒学家都极力推崇经典文献的历史价值,C正确;材料主要注重的是儒家经典著作,不是礼乐制度,A错误;经世致用思想不符合材料主旨,B错误;材料没有关注世间的治乱兴衰,故D项错误。19.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的标志是A.大不列颠战役
B.美国对日本实行禁运
C.苏德战争的爆发
D.斯大林格勒战役参考答案:C20.柳宗元说:“周之失,失之于制,不在于政;秦之失,失之于政,不在于制。”材料中的“秦”之“制”是指A.中央集权制
B.世卿世禄制
C.分封制
D.文化专制参考答案:A略21.孙中山说:“前代革命……只以驱除光复自任,此外无所转移。我等今日与前代殊,于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之外,国体民生,尚当变更。虽经纬万端,要其一贯之精神,则为自由、平等、博爱。故前代为英雄革命,今日为国民革命。”下列选项对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A.蕴含了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的内容B.其思想体系体现了建立君主立宪制的意识形态C.“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是三民主义的核心D.第一次提出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变革的方案参考答案:A材料“于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之外,国体民生,尚当变更”说明体现了三民主义的思想,故A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民主义的核心是民权主义“创立民国”,故BC项错误;材料不能反映第一次提出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变革的方案,不选D项。22.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以中国之伦常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对此言论最恰当的提炼是(
)A.反抗侵略
B.政治改良
C.中体西用
D.全盘西化参考答案:C23.洋务运动时期,有一类企业是“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采用选种经营管理方式的企业是A.江南制造总局 B.轮船招商局 C.继昌隆缫丝厂 D.发昌机器厂参考答案:B根据材料“由官总其大纲”“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可知,这种企业是洋务运动中的民用工业。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项表述属于军事工业,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表述符合题意,正确;C、D两项表述属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都不符合题意,均排除。24.“历史前进到一定阶段,解决民族独立和政治民主两大问题,就愈来愈成为打开中国近代化前进通道的首要的、第一位的问题。”下列史实最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A.戊戌变法
B.中华民国的建立C.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D.新三民主义的提出参考答案:D本题主要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依据所学可知,中华民国实际上早已名存实亡;新文化运动只是解决思想上的问题;戊戌变法也以失败告终。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孙中山实现思想上的伟大转变,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明确提出了反帝的内容,主张民主权利扩大化,成为中共合作基础,从而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中国革命进入到一个新的时期。所以应选D。25.“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使帝国主义在东西方的关系上得到一定程度的调整,国际关系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其决定因素是()A.列强实力对比未发生根本性变化B.列强对当时的国际关系体系都比较满意C.两种制度的矛盾尚未激化D.帝国主义国家都致力于恢复经济参考答案:A26.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经济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把重点放在农业方面
B.把重点放在工业方面C.没有改变经济体制
D.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参考答案:C27.邓小平l992年南方谈话贯穿的一个中心思想是,抓住有利时机,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就外部环境而言,“有利时机”指的是:()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B.经济危机使西方国家实力大减C.世贸组织接纳中国为新成员
D.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已经建立参考答案:A28.一位史学家这样描述这一历史事件:力图用铁血手段推翻皇权,实现民权,但是最终革命和立宪两党创造性地运用智慧,不战而屈人之兵地实现了革命的理想:皇权退出,民权建立。此事指的是()A.中国辛亥革命 B.英国光荣革命 C.法国大革命 D.美国独立战争参考答案:考点:美国独立战争.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辛亥革命,考查学生准确解题干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答案:根据关键信息“革命和立宪两党创造性地运用智慧,不战而屈人之兵地实现了革命的理想:皇权退出,民权建立.”可知此事指的是中国辛亥革命.英国光荣革命不符合“皇权退出”;法国大革命不符合“皇权退出,民权建立.”;美国独立战争不符合“不战而屈人之兵地实现了革命的理想:皇权退出,民权建立”.故选A.29.明代袁宏道在《东西汉通俗演义序》说到:“今天下自衣冠以至村哥里妇,自七十老翁以至三尺童子,谈及刘季起丰沛、项羽不渡乌江、王莽篡位、光武中兴等事,无不能悉数颠末,详其姓氏里居,自朝至暮,自昏彻旦,几忘食忘寝,讼言之不倦。”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两汉的政治制度对明代百姓有很强的吸引力B.伴随商品经济发展,明代通俗文化进一步普及C.明代通俗文化的兴起扩大了民众对政治的关注D.通俗文化在政府的支持下得以普遍推广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材料反映的是明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民间通俗文学进一步发展的情况。分析选项,B符合题意。考点: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辉煌灿烂的文学?明代文学的发展30.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说:“粟贵伤末,粟贱伤农。乃当其贵,不能使贱,上禁止勿贵,而积粟者闭籴,而愈腾其贵。当其贱,不能使贵,上禁止勿贱,而怀金者不售,则愈益贱。”材料表明王夫之主张:A.加强政府调控平抑粮食价格
B.实行农工商并举的经济政策C.发挥市场作用保持物价平稳
D.征收工商税以减轻农民负担参考答案:C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
新中国前17年教育与旧中国教育发展的比较
1965年在校生比旧中国最多时增长高等学校67.4万人1947年的3.3倍中等学校1432万人1946年的6.9倍小学11626.9万人1946年的3.9倍
材料2:
材料3: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大的报告中指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1)分析材料1,指出新中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哪些成就?3分
(2)依据材料2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时期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哪些巨大成就?4分
(3)概括材料3的主要观点。3分参考答案:1新中国成立17年,不论是高等教育还是中等教育、小学教育都获得了很大的发展。(3分)2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职业教育,普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发展迅速。(4分)3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要优先发展教育(3分)
32.【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汉初功臣,多来自乡里田野。他们没有受过礼仪的约束,常饮酒争功,大呼大叫,甚至拔剑击柱。叔孙通看到刘邦有建立朝廷秩序的要求,便提出“起朝仪”。经刘邦同意,叔孙通从鲁征集三十人,加上刘邦左右的学者及其弟子百余人,参照秦仪,制订出新的朝仪。七年(公元前200年),长乐宫成,诸侯群臣朝贺,起用新定朝仪。自诸侯王以下,莫不振恐肃敬。“诸侍坐殿上皆伏抑首,以尊卑次起上寿。”御史执法,举不加仪者辄引去。竞朝置酒,无敢谵失礼者。这一套朝仪,不只是一套仪式,更重要的是突出了尊卑不同的封建等级。于是刘邦说:“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封功臣和定朝仪都是刘邦开创帝业中的大事。——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汉初制定“新朝仪”的原因。(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制定“新朝仪”的影响。参考答案:(1)汉初功臣缺乏礼仪的约束;建立封建等级秩序的需要;树立皇帝独尊地位的需要。(2)强化了皇帝的权威;规范了统治集团的等级秩序;有利于以后儒学思想的复兴。(1)从材料中“材料汉初功臣,多来自乡里田野。他们没有受过礼仪的约束”可以得出原因之一:汉朝功臣缺乏礼仪约束;从“叔孙通看到刘邦有建立朝廷秩序的要求”可以得出原因:建立等级秩序,树立皇权。(2)从材料中“自诸侯王以下,莫不振恐肃敬”说明这套礼仪制度起到了约束朝臣的作用,从“更重要的是突出了尊卑不同的封建等级”可以看出这套礼仪制度加强了皇权,规范了制度等级。结合所学知识,儒家思想重视礼仪,专制皇权需要礼仪来维护秩序,因此这套礼仪制度促成了儒学的复兴。33.康天意在《文明的狂飙疾进时代》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智慧城市展览项目合作协议4篇
- 2025年度智慧城市基础设施顾问合同4篇
- 2025年度企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与执行合同3篇
- 2024版经营办公场地租赁合同
- 2025年度石料厂承包与环保项目融资合作协议书4篇
- 2025年度智能冷库建设与租赁服务合同范本4篇
- 2024版旅客运输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与农村土地整治合同4篇
- 2024-2026年中国银行IT市场供需现状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中国水力不从心电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风水学的基础知识培训
- 2024年6月高考地理真题完全解读(安徽省)
- 吸入疗法在呼吸康复应用中的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
- 1-35kV电缆技术参数表
- 信息科技课程标准测(2022版)考试题库及答案
-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针对性、完整性
- 2002版干部履历表(贵州省)
- DL∕T 1909-2018 -48V电力通信直流电源系统技术规范
- 2024年服装制版师(高级)职业鉴定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门诊部缩短就诊等候时间PDCA案例-课件
- 第21课《邹忌讽齐王纳谏》对比阅读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