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北京第四十一中学高二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1-2022学年北京第四十一中学高二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1-2022学年北京第四十一中学高二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1-2022学年北京第四十一中学高二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1-2022学年北京第四十一中学高二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北京第四十一中学高二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德国哲学家康德坚持人要自律,不能为了个人的自由而妨碍他人的自由,不赞同公民用革命手段推翻现存的统治者,认为可以对统治者的错误提出申诉,但必须等待统治者对申诉的回应;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则主张当人民的权利被政府篡夺并被用于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就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这是由两人的阶段属性对立造成的

B.前者蔑视公民权利,后者主张“主权在民”C.两人对待专制和自由问题的观点完全相反

D两人对如何获得自由平等的主张不同参考答案:D2.梁启超在评价鸦片战争后思想界的状况说:“‘鸦片战役’以后,志士扼腕切齿,引为大辱奇戚,思所以自湔拔;□□□□观念之复活,炎炎不可抑。”其中的□□□□最可能是A.华夷之别

B.师夷长技

C.经世致用

D.格物致知参考答案:C3.学者坎迪斯·古切尔在《全球文明史》一书中说:“它代表了反对中世纪基督教背景的欧洲文化记忆系统的‘再生’,欧洲的思想家被希腊罗马作家所鼓舞,被那些世俗的、不神圣的、人文主义的、不以上帝为中心的价值观所鼓舞,以理性为基础,而不是以基督教信仰为基础。同样,8世纪之后,在中国发生了一场关于儒家思想的‘再生’,在1200年左右达到高潮。”材料中的这两场“再生”分别指的是A.启蒙运动陆王心学B.文艺复兴宋明理学C.宗教改革宋明理学D.文艺复兴汉代儒学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从材料信息“被希腊罗马作家所鼓舞”可以排除启蒙运动,故A项错误;从材料信息“希腊罗马作家”、“世俗的、不神圣的、人文主义的、不以上帝为中心的价值观”可知符合文艺复兴的特点: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实质上传播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中国8世纪之后是唐宋时期,正是理学兴起和发展的时期,故B项正确;宗教改革不符合材料提到的“世俗的、不神圣的…不以上帝为中心的价值观”,宗教改革依然是神圣的、以上帝为中心的,故C项错误;汉代儒学兴起于公元前2世纪,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与文艺复兴的比较4.头戴一顶大礼帽,脚蹬一双尖头鞋,鼻子下留着一撮小胡子,紧绷的上衣与肥大的裤子别扭地穿在身上,手里握着一个手杖,鸭子般的出现在银幕上,这是世界电影史上的经典造型。当时这一造型的最著名扮演者是

A.卢米埃尔

B.卓别林

C.萧伯纳

D.贝尔德参考答案:B5.宗教改革家路德提出“因信称义”,主张只要直接阅读《圣经》,有虔诚信仰,灵魂便可得救。“因信称义”的提出A.加强了教皇的宗教权威B.巩固了民众的宗教信仰C.摧毁了教会的思想专制D.扩大了基督教会的影响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依据所学知识,马丁路德强调因信称义,即人只要虔诚的信仰上帝,灵魂即可得救,从而否定了教会的权威,和传教士的作用,所以A、B、D说法错误,所以选C选项。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宗教改革6.王尔敏在《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中说,自1840年以来,各时代思想特征虽十分不同,流派分立,各具理说,个别概念之琐屑,复不可胜计,而最基本之原始动力则是完全一致的。这里的“最基本之原始动力”是指A.顺应世界潮流

B.拯救民族命运C.启蒙国民思想

D.走向民主共和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受到了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担负着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任务,因此这里“最基本之原始动力”是指拯救民族命运,所以答案选B。其他选项不符合,排除。7.鸦片战争后,大量外国商品涌入中国,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是(

)A.土地国有代替私有

B.自然经济逐步解体w.w.w.k.s.5.u.c.o.mC.民族工业开始萎缩

D.开始了对外经济交往参考答案:B8.我国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汉字产生于(

)w.w.w.k.s.5.u.c.o.m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时期参考答案:B9.下图是关于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一幅漫画,在“文明”的口号下,沙皇把大批反对者流放到西伯利亚,这说明1861年改革(

)A.具有明显的局限性B.阻止了俄国近代化C.没有给俄国带来变化D.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参考答案:A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的能力。从图中的军人打着“文明的火炬”远征西伯利亚可以判断出,改革后的俄国仍然实行专制统治,并没有从根本上实现俄国的民主,这是1861年改革局限性的反映。10.《共产党宣言》是近年来美国教育部公布的“美国中学生必读书目”之一,通过阅读《共产党宣言》,美国中学生可以了解(

①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

②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在一个落后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

③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

④世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参考答案:D11.右图为我国某城市中的康有为塑像,头戴举人帽,身穿黄袍马褂。下列说法比较可信的是A.康有为是个因循守旧、保守传统的举人B.康有为坚持儒家传统和君主制,其立宪思想有进步性C.康有为虽为大儒,但彻底摆脱了封建思想,投身维新运动D.康有为提醒国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应完全保留,不得改变参考答案:B12.在16世纪20年代,英国只有约1∕4的人口依靠工资生活,到1688年上升到1∕3,而到1851年则到达4∕5。下列对此的解读中,正确的是A.工资劳动者数量变化反映了工厂日益普及B.劳资对立的趋势贯穿了工业革命的全过程C.工人阶级对资本家的依赖程度进一步减弱D.生产组织形式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关系变化参考答案:D13.冯骥才在《关于文革博物馆》中说:一代人经受的惨痛教训,是下一代人的精神财富。”文中所说的“教训”主要是A.要注重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B.要严格遵循客观经济规律C.要依据生产力水平调整生产关系

D.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参考答案:A14.经济全球化的物质基础和根本推动力是A.科学技术的发展 B.世界贸易的发展C.跨国公司的出现 D.世贸组织的出现参考答案:A【详解】经济全球化的物质基础和根本推动力是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生产力发展,A正确;世贸组织是促进全球化发展,不是根本动力,D错误;跨国公司是全球化载体,C错误;世界贸易发展是全球化影响,B错误。15.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理念论”是一种:(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C.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D.形而上学观点参考答案:B16.19世纪中期,美国的文官一般是跟随本政党在政治上共进退。1893美国通过了彭德尔顿法,规定文官不从属于任何政党,并将文官固定化和职业化。这种变化A.改变了美国民主制度的结构B.强化了美国的三权分立体制C.削弱了政党对国家政治控制D.推动了美国政府管理的科学化参考答案:D这些变化并没有改变美国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体制,故A项错误;文官从此不再属于任何政党,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当选总统的文官任免权,进而弱化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故B项错误;作为典型的两党制国家,两党依旧牢牢掌控着白宫和国会,故C项错误;文官不再与执政党共进退,有利于减少任人唯亲和贪污腐化的现象,从而能够提高政府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故D项正确。点睛:西方文官制度发端于英国在19世纪中叶的政府人事制度改革,并对美国的人事管理制度改革产生了直接的影响,美国文官制度的建设,使政策执行人员不再同竞选官员共进退,避免了政党竞选的周期性震荡,防止文官牵扯政治斗争。17.15至16世纪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变化,如君主专制的建立、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和宗教改革的兴起等显示了A.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B.西欧社会的转型C.国际政治体系的初建

D.整体世界的形成参考答案:D18.18世纪法国作家大多将遥远的中国描绘成乐土,独孟德斯鸠是“从否定方面将中国列入一种世界模式的第一人……为法国和欧洲提供了与以往不同的中国形象”,此后,中国在西方思想家、政治家们心目中的地位便一落千丈。这一变化A.是欧洲人以“欧洲中心论”思想审视中国的结果B.侧面体现了欧洲启蒙运动的斗争矛头是封建君主专制C.表明启蒙运动以“人文主义”为指导思想,反对中国儒家“三纲五常”压制人性D.原因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渐衰落、世界地位下降参考答案:B根据“从否定方面将中国列入一一种世界模式的第一人”,结合所学,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反对君主专制,主张三权分立,B正确;A不符合启蒙运动的时代背景,排除;启蒙运动主要反对君主专制制度,CD不是主要原因。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从否定方面将中国列入一一种世界模式的第一人”,结合所学启蒙运动的内容分析解答。19.“凤阳县粮食产量三年三大步:1980年产粮5.02亿公斤;1981年产粮6.70亿公斤;1982年产粮7.15亿公斤。”这则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A.凤阳县粮食产量的逐年提高B.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极大地调动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适应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D.改变了凤阳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本题考查考生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认识。材料体现了凤阳县粮食产量的逐年提高,但从本质上说明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适应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推动了粮食产量的提高。A项是现象,不是本质,故排除;B项不是本质,故排除;D项中的“社会面貌”无法从材料中体现。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项。考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农村经济体制改革20.有人指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它可以分成两个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隋唐时期统治者在解决“官僚的选拔”问题上,与秦汉时期最大的不同在于

)A.打破门第观念,体现公平原则

B.打破世袭传统,中央任命各级官员C.考试选拔官员,消除豪族特权

D.根据军功大小,由中央任命官员参考答案:C21.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教授李金河说:“……是中国近现代政治文明转型的历史选择,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政治智慧的结晶,是世界政党和政党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必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强劲动力,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道路越走越宽广。”这一论述主要是指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基层民主选举制度参考答案:C【详解】根据“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政治智慧的结晶,是世界政党和政党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材料论述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故选C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民主选举制度不符合“是世界政党和政党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的描述,故排除ABD项。22.梁启超把报纸的性质概括为“耳目喉舌”,资产阶级改良派为宣传维新变法,创办了一批报刊《中外纪闻》《强学报》等,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这表明A.报纸具有政治宣传的功能

B.近代新闻观念逐渐形成C.报纸受到社会各阶层欢迎

D.看报成为民众生活重要内容参考答案:考点:大众传媒的发展解析:本题考查大众传媒的发展,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提及梁启超创办的《中外纪闻》、《强学报》来宣传维新变法,推动其活动的发展,可见A项正确。B项与材料旨意无关,排除。社会“各阶层”在材料中未体现,C项排除。D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故选A。答案:A23.美国总统克林顿说:“毕竟我们是世界上惟一超级大国,我们必须领导革命……建立一个按美国价值标准建立的世界新秩序。”原国务卿克里斯托夫说:“冷战的结束正在使美国的领导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以上材料主要说明:(

)A.世界呈现多极化趋势

B.苏联的解体使美国步入全盛时期C.美国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惟一国家

D.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仍是当前世界面临的十分艰巨的任务参考答案:D24.朱熹认为,君主“虽以制命为职,然必谋之大臣(宰相),参之给(给事中)舍(中书舍人),使之熟议,以求公议之所在……比古今之常理,亦祖宗之家法也”。这体现了朱熹A.反对君主独裁B.反对君主制度C.提倡格物致知D.提倡尊君卑臣参考答案:A“然必谋之大臣”说明和大臣共同商议,“以求公议之所在”以达到公正,说明朱熹反对君主决策的独裁,A正确;材料反对君主独裁,不是反对君主专制,B错误;材料没有说明朱熹求理途径,C错误;D中尊君卑臣,材料没有体现,排除D。25.在中世纪的欧洲,“人类把自己用才华和智慧创造的一切几乎都视为上帝的恩典”。最先对这种认识带来冲击的是A、新航路的开辟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参考答案:B26.下表所列内容为中国某一时期的历史特征。这一时期文化领域的成就是

A.发明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 B.开始出现私人讲学,教育学术下移C.出现了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D.中国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体系形成参考答案:A27.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通过后,总统马歇尔?麦克马洪企图将他不喜欢的但得到议会支持的一位总理解除职务,他的这个打算落了空。麦克马洪进而解散议会,并举行了一次新的选举。可拿破仑三世变第二共和国为个人独裁的事实人们尚记忆犹新,其结果是在1877年,总统、内阁和议会的责任得到进一步澄清。史论者一般认为该历史事件A.维护了“议会至上”的原则

B.使总统成为名义上的国家元首C.形成了内阁向总统负责的传统

D.充分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参考答案:A28.《荀子·儒效》中说:“《诗》言是其志也;《书》言是其事也;《礼》言是其行也;《乐》言是其和也;《春秋》言是其微也。”荀子论证的是A.儒家各经的核心内容

B.儒家经典的内容分工C.儒家经典内容的丰富和完备

D.儒家经典独特的教育功能参考答案:D29.鲁迅先生在《〈呐喊〉自序》中写道:“他们正办《新青年》,然而那时仿佛不但没有人来赞同,并且也还没有人来反对,我想,他们(或)许是感到寂寞了……”这反映新文化运动的一个局限性是A.没有找到救国救民的正确道路和方向

B.急功近利,试图仅靠文化运动改造社会C.脱离群众,运动仅限于知识分子范围

D.在思想方法上犯了形式主义的错误参考答案:C新文化运动。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可以看出人们对《新青年》持既不赞成也不反对的漠视态度,可以得出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在于仅有知识分子参与其中,而人口众多的底层民众并未积极响应,故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表述正确,也符合新文化运动的实际,但与题意要求不符。30.明中期,官府授权私人盐业垄断经营成为徽商成长的关键推力。而在辽宁和张家口分别开放东西马市,对晋商兴起有重要促进作用。同样,明中期海禁放松,也是浙商、闽商、粤商得以形成的直接原因。由此可见,明代商帮兴起A.得益于国家大力支持B.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C.与国家政策密切相关D.开创了商业发展新模式参考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徽商的兴起和政府授权私人盐业垄断权有关,而晋商兴起与政府开放马市有关,可见明代商帮的兴起与国家政策密切相关,选项C正确;政府政策松弛与国家大力支持含义不同,因此选项A排除;选项B脱离材料主旨,排除;材料未涉及明代商帮商业发展模式,排除选项D。【点睛】解题关键是对材料信息的解读,即明代商帮中的佼佼者,晋商和徽商的兴起与明代相关政策松弛有关。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对德国来说,拿破仑并不像他的敌人所说的那样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ks5u

——恩格斯《德国状况》

材料二

“这是一位同亚历山大和恺撒一样的天才人物,长于指挥军队,……竟还有立法家们具有的才能……。”“几年之后,这位伟人,聪明的人物疯狂了……使得一百万人的生命毁灭在战场上,激起整个欧洲来反对法国……二十年胜利果实被剥夺一空。”

——梯也尔《执政府和帝国的历史》

材料三

“在皇帝(拿破仑)的庇护下,新贵名流才得以保住政权,增殖其财富并扩大其势力。”

——《拿破仑时代》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恩格斯为何说拿破仑是德国“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2分)

(2)以史实说明拿破仑是“有立法家所具有的才能”。(2分)

(3)梯也尔所言“二十年胜利果实被剥夺一空”是否符合史实?为什么?

(3分)

(4)材料三中的“新贵名流”是指哪些人?在“皇帝的庇护下”,“增殖其财富并扩大其势力”说明了什么?(3分)参考答案:3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马丁?路德说:“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因此,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致德意志贵族书》材料二

托马斯?闵采尔说:“……直到现在,城市和乡村里贫苦的、平凡的人们,都处于与上帝的意旨和任何正义相违背的境地,承担着宗教贵族、世俗贵族和政府的沉重负担。……所以,基督教联盟的纲领和计划是这样的:托庇上帝的保佑,而且,在可能的范围内,毋须武装斗争和流血来获得自由。”

——《中世纪晚期的欧洲》材料三

托马斯?闵采尔说:“贫苦的百姓如果不愿让自己和子子孙孙在贫困中生活,就应该行动起来摆脱宗教和世俗的统治等压在大家身上的沉重担子。在现存的条件下,不流血就不能达到这个目的。……所有的贵族堡垒,所有修道院,都是欺骗和压迫的渊源,必须立刻摧毁。”

——《书简纲领》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马丁?路德认为世俗权力与神权应当是什么关系?这一主张会得到哪个阶层的支持?(2分)(2)据材料二、三说明托马斯?闵采尔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材料二、三与材料一表达的相似观点是什么?(2分)(3)指出材料二、三观点与材料一的不同之处是什么?(5分)产生这种分歧的原因是什么?(4分)参考答案:(1)世俗权力应高于神权。得到世俗封建主的支持。(2分)(2)代表农民阶级的利益。相似观点:都反对宗教神权。(2分)(3)不同之处:材料一反对教会特权;材料二、三不仅反对宗教神权,而且还反对世俗封建贵族的压迫,并主张用暴力手段达到目的。(5分)原因:材料的作者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马丁?路德代表世俗封建统治阶级和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托马斯?闵采尔代表受压迫最重的下层劳动人民(农民阶级)的利益。(4分)33.近代以来,中学与西学、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和斗争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传统文化认为“中国”是“天朝上国”,周围各国如“夷”,即未开化的野人,必须向中国臣服。资本主义列强刚刚闯进中国时,中国沿用了“夷”的称呼,如“英夷”、“法夷”等。推而广之,凡是和外因事务有关的交涉,也统统称为“夷务”。19世纪60年代起,“天朝”与“夷”的对称变为“中国”与“西洋各国”“泰西各国”的对称,“夷务”也就演变为“洋务”。材料二:19世纪的报刊、揭帖中,对民众多以“臣民”“子民”相称。进入20世纪,“国民”“权力”话语逐渐取代了“臣民”“子民”话语。(1)依据材料一分析,指出清政府的外交理念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材料及所学分析其变化的原因。(2)依据材料二,指出民众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19世纪末到20世纪前20年的重大历史事件,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参考答案:(1)变化:由“天朝上国”到平等对外交往的理念。原因: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或两次鸦片战争失败后的反思先进中国人学习西方,开眼看世界;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科技:“西学东渐”。(2)变化:由“臣民”到“国民”原因:戊戌变法传播了启蒙思想,促进了思想解放;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政体,确立了共和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宣传民主与科学,进一步促进了思想解放。本题考查近代清政府外交理念的变化和原因、民众地位发生变化的表现和原因,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能力和运用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1)从材料中的“19世纪60年代起,‘天朝’与‘夷’的对称变为‘中国’与‘西洋各国’‘泰西各国’的对称,‘夷务’也就演变为‘洋务’”来看,清政府的外交理念所发生的变化表现在由“天朝上国”到平等对外交往的理念。其变化的原因应当联系所学,从当时的社会背景如两次鸦片战争、中国人开眼看世界和洋务运动的影响来说明。(2)从材料中的“进入20世纪,‘国民’‘权力’话语逐渐取代了‘臣民’‘子民’话语”来看,民众地位所发生的变化是由“臣民”到“国民”。这一变化的原因应当联系所学,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前20年的重大历史事件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影响来说明。34.一百多年来,围绕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人们的认识是不同的:(20分)材料一:西太后:“变法乃素志”。“苟可致富强者,儿自为之,吾不内制也”。“若师日人之更衣冠,易正朔。则是得罪祖宗,断不可行。”光绪帝:“近来朝廷整顿庶务……迭经谕令各将军督抚切力筹办……乃各省积习相沿,因循玩懈,虽经严旨敦迫,犹复存观望。”康有为:“杀几个一品大官,法就可以变……只要皇帝驾临乾清门大功可成。”材料二:赫德:“他们把足够几年吃的东西不顾他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内,都填塞给他吃了。”美国《纽约时报》l900年12月23日则说:“改革派在现实政治斗争中非常不善于利用人们对既有体制的反对。人民的内心都憋着一股劲儿,并且人民的情感会被广泛地唤醒,而只有这种状况真正出现时,才会对改革产生推波助澜的作用。”材料三:胡绳先生在《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说:“维新派是以庸俗进化论作为指导思想,他们所承认和要求的只是渐进的变化……这种观点在政治上治主张点滴的改良,否定革命,主张同旧势力妥协,否定决裂……因为他们所代表的资产阶级还离不开封建地主阶级,这就决定了他们只能是软弱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张开沅先生在《离异与回归一一传统文化与近代化关系试析》中说:“维新派在变法期间不太注意斗争策略,动作太快,触动面太宽,这样就树敌过多,使自己更加陷于孤立。……没有考虑到各项较大改革的社会心理承受能力,以及由于民众缺乏理解而可能增加的反对。……他们爱国心切。因而急于求成。”结合以上材料,就戊戌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