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实验中学2022高二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eca8341ca5a2e384087a0ecd749e537/0eca8341ca5a2e384087a0ecd749e5371.gif)
![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实验中学2022高二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eca8341ca5a2e384087a0ecd749e537/0eca8341ca5a2e384087a0ecd749e5372.gif)
![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实验中学2022高二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eca8341ca5a2e384087a0ecd749e537/0eca8341ca5a2e384087a0ecd749e5373.gif)
![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实验中学2022高二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eca8341ca5a2e384087a0ecd749e537/0eca8341ca5a2e384087a0ecd749e5374.gif)
![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实验中学2022高二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eca8341ca5a2e384087a0ecd749e537/0eca8341ca5a2e384087a0ecd749e537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实验中学2022高二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寂静钱钟书周劼人12月19日,寂寥的寒夜,清华园日晷旁,烛光隐隐。小提琴哀婉的曲调飘散在清冷的夜空,人们伫立无语,鞠躬,献上白菊。偶有路人好奇:“这是祭奠谁?”有人低声答语:“今天是钱钟书先生辞世10周年。”10年前,钱钟书先生安详离世。遵钱先生遗嘱,“一切从简”,连在八宝山的告别仪式也只有短短的20分钟。“如此寂静。”钱先生的一位生前好友说。那日,清华的南北主干道上飘起了一千只纸鹤,学生们用这种方式,静静地送别他们的老学长。他的人生,本不寂静。无论是人们熟稔的《围城》,还是近乎天书的《管锥编》,都惊讶了世人,折服了学界。《管锥编》单是书证就数万条,引述涉及四千位作家上万种著作。世人惊叹“大师风华绝代,天才卓尔不群”。然而他却又静静地坐在书斋里,照例埋头读他的书,做他的学问。图书馆内很多冷僻线装书的借书单上,只有他一人的名字。即使是身处困境,他也只是默默地埋头书本。“文革”时他被送去干校劳动改造,能看的只有寥寥几本书,但只要抱起书本来,就能兴致盎然。第一批“大赦”回京的名单中,没有钱钟书,也没有杨绛。他们夫妻二人平静地走回窝棚,杨先生说:“给咱们这样一个棚,咱们就住下,行吗?”钱先生歪着脑袋认真的想了一下,说:“没有书。”“文革”后,对钱钟书先生的称颂日渐声高,然而钱家的书斋内一如既往地平静。他谢绝了一切记者和学者的拜访,有人将此误读为“清高孤傲,自以为是”。他人的不解,钱先生并未在意过。杨绛先生说:“他从不侧身大师之列……他只想安安心心做学问。”“钱先生做学问是‘心在焉’,”清华大学一位老师说,“而我们今天这个社会上,今天这个校园里,有多少人则是‘心不在焉’。”清华大学一位博士生说,他多次读《围城》,读第三遍时忽然明白,“围城不是别人给的,正是人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为自己编织的。钱先生没有为自己修筑围城,所以,他一辈子都活得坦然,真挚。”10年后的清华,10年后的12月19日,依旧是纸鹤飘飞,烛光摇曳,依旧只有师生们的心照不语。不时有人向钱先生的照片投来好奇的眼光:“这是谁?”他一生淡泊,未曾想过要轰轰烈烈。但也正是这种“寂静”中,他书写了后人无法想象也难以企及的波澜壮阔。我们往往只惊叹他“这个脑袋是怎么长的”,却总是忘了去关注他两耳不闻喧嚣事的用心苦读,以及恪守完整人格的刚毅坚卓。寂静,这是钱先生的心底所愿。不要奇怪为什么他的离世和10周年纪念都如此寂寥,这正是他的一生的格调。一位热爱他的读者说:“这个世上唯一的钱钟书走了。”是的,这个时代再也没有了钱钟书,但,是不是也因为这个时代不再寂静?(1)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钱钟书先生作为世人公认的大师,他的人生本可轰轰烈烈而不“寂静”,但他从不想侧身大师之列,没有修筑名利的“围城”将自己“围”住。B.题目“寂静钱钟书”,意味着文章要围绕各种人的“静”来写。如写清华师生10年后纪念钱钟书先生,虽没有出现“静”字,但也暗示了“静”。C.文章写路人对清华师生祭奠钱钟书先生的好奇,突出了他人对钱钟书的不了解。他人之所以不了解,是因为钱钟书清高孤傲,拒绝了一切媒体的采访。D.文章报道了清华师生的祭奠活动,写了钱钟书先生给人们带来的好奇、惊叹和崇敬,展现了他的大师风范和完整人格,给人以启迪。E.不能被“赦”回京,继续留在干校,钱钟书夫妇依然平静。对于希望能够埋头读书、潜心治学的钱钟书来说,干校生活的缺憾只是“没有书”。(2)如何理解“这正是他的一生的格调”这句话的内涵?(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文中看,作者都写了大师钱钟书的哪些优秀品质,请简要概括?(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文章的结尾说:“这个时代再也没有了钱钟书,但,是不是也因为这个时代不再寂静?”你认为时代的“寂静”与产生钱钟书这样的大师之间是否有必然的关系,请结合全文,加以探究。(8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BC(2)钱钟书的“格调”是“静”。在品格修养上,他始终静静的恪守着完整的人格,这样才能一生宠辱不惊;在治学风范上,他始终墨守“寂静”,这是用心苦读,潜心治学的重要条件。(如有其他分析,言之成理亦可。)(3)博学专注(潜心治学)坦然真挚淡泊名利不闻喧嚣恪守完整人格(只要答出3点就可以给6分)(4)要点:①人才的成长与时代有着紧密的关联。②辩证地看待现代社会不再“寂静”对人才的影响。③成为大师的关键在于自身能墨守寂静,恪守完整人格。(如有其他观点,言之成理亦可。)2.现代文阅读(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4题。鸟是树的花朵
吴忌①我们都穿起了厚厚的棉衣,而有些树木落光了叶子!你看吧,这就是冬天了!
②一棵树落光了叶子,不能说丑,但缺了枝繁叶茂的风姿,裸露出树枝与树枝之间巨大的空旷,总是遗憾。我时常有一种冲动,希望能在冬天的树枝与树枝之间放点什么。我喜欢让一切事物都从无到有。这令人激动。③冬天总是如此疏疏朗朗,这是不是我们在冬天缺少快乐的真正缘由呢?树木仿佛都停止了生长,我们总是怀着一种等待的心理度过冬天。如果下雪,玉树琼枝,以及屋檐吊着冰凌,都能令我们开心。大雁的声音已经很远了。我在大地上为冬日的阳光感到可惜,因为,阳光的灿烂和温暖如不照在红花和绿叶上,阳光岂不等于虚度了岁月?正如袖手旁观的我们在一堆红红的炭火前,等天黑。
④然而一些鸟落到了树上,大大小小,五颜六色。我仿佛看见了满树的花朵!
⑤有时候,鸟是一群一群地飞来又飞走的,黑压压一大片的是八哥或乌鸦。冬天的麻雀也喜欢一群一群地飞,一群一群地落在光秃秃的树上。黑色的鸟群会在瞬间装点一棵树,装点一丛树林。鸽子也这么飞,要是一群白鸽落到树枝上,仿佛早春的玉兰花开,白得丰腴而优雅。鸟儿们叫着喊着,吵吵闹闹。有时候,三只五只,它们散落在稀疏的树枝上。我觉得这三五只鸟,它们各自有各自的心事,说话的时候少,不说话的时候多。有的飞走,有的留下。有时候只一只,一只也好。一只鸟,孤独地立在细细的树枝上,这使人记起树上的花朵,也是先开一朵,再开一大片的。
⑥每当看到树上落满鸟的时候,我就停下来看。有了鸟的树显得格外生动。我喜欢这些在树与树之间飞来飞去的小鸟,喜欢它们在树枝上舞蹈。冬天的风因为这些小鸟的跳跃,也就显得细微而富有弹性。它们在树枝上唱着歌,一只鸟的歌唱使树木上的冬天没有了寒冷的凝滞。有时一只鸟独自唱出婉转的歌声,细细地发颤、发亮,犹如一个回味爱情的人在冬天品着春茶。那是妙不可言的。
⑦树枝上的鸟比真实的花朵还要美丽。你见过一朵花从春天开到冬天吗?你见过树上的花朵在树枝与树枝之间飞来飞去吗?你见过会唱歌的花朵吗?这是一只鸟再造了冬天的生机。
⑧鸟是树的花朵,此前肯定有人发现并且说出。如此美丽的事物不会等到今天才有人惊喜。我站在树木之下,我想做的事,鸟儿们替我做了,它们真的在冬天的树枝与树枝之间打开了花朵,排练了舞蹈,播放了音乐。
⑨实际上,鸟儿一直都在树上,在春天的树上,在夏天的树上,在秋天的树上。只是由于树上有了真正的花朵,有了枝繁叶茂的摇动,我们看到了更多生命的美丽,因此而忽视了树上的小鸟。鸟儿从来就是树上的花朵。它们隐藏在树叶之间,与绿叶一起舞蹈,与春风一起歌唱。树木本来就是鸟的家园。
⑩我想,一年四季的树木都会感谢一年四季的鸟。人也会的。真细想起来,我记住的人不是很多,而我记住的鸟却不少。因为,我认定鸟是树的花朵,千姿万态的花朵,常开常新的花朵,跳着舞蹈的花朵,唱着歌曲的花朵……
⑾我们在欣赏的同时是否要向一只鸟学习呢?我在观看一树的小鸟的同时,多少有些惭愧。我的脸红得像春日的桃花。20.作者为什么说“树枝上的鸟比真实的花朵还要美丽”?(不超过20个字)(2分)
答:□□□□□□□□□□21.第八段中“我想做的事”的表层意义和言外之意各什么?(2分)
表层意义:
言外之意:22.本文是写鸟的,可是文章的前三段却写了冬天树的空旷以及人的缺少快乐,这是为什么?(2分)
答:23.文章结尾写道:“我在观看一树的小鸟的同时,多少有些惭愧。”让作者惭愧的是什么?(3分)
答:2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3分)
A.“我记住的人不是很多,而我记住的鸟却不少”表达了作者对人的看法:鸟比人类
更美好,每一只鸟都是树的花朵,而人却不一定都是生活这棵树上的花朵。
B.作者对鸟的观察细致入微,语言新鲜优美,第6段中“有时一只鸟……春茶”一
句运用通感,很好地传达了鸟儿的歌声带给人的韵味无穷、妙不可言的感觉。
C.本文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作者借笔下的鸟来象征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
D.之所以说“鸟儿从来就是树上的花朵”是因为无论春夏秋冬它都点缀着树木,使
我们看到了更多生命的美丽。
答:【
】【
】参考答案:20.因为它更经久,更灵动(会舞蹈),会唱歌,有生机。21.表层意义:在冬天的树枝与树枝之间放点什么(第一段)或答在冬天的树枝与树枝之间打开花朵,排练舞蹈,播放音乐。言外之意:以自己的行为来改变生活的单调乏味,以此表达对生活的热爱。(意思对即可)22.这是欲扬先抑的写法。写冬天的树是为了突出鸟给树带来的生机、美丽以及给人带来的愉悦。23.对生活中的单调乏味“袖手旁观”、“想做”却未做,并没有像鸟儿改变冬天那样去亲力而为,改变生活。24.B、D(A项联想缺乏依据,作者只不过用这句话来表达自己对鸟的深厚感情而已。C项对象征意义的理解不正确。)错1项扣2分,错两项扣3分。
略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畸形化的“天价片酬”现象,说到底还是中国影视产业不成熟的产物。产生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在于制作成本还未形成合理的分配机制,重大牌明星的“眼球效应”而轻后续的技术制作,而这些正是形成“天价片酬”的重要原因。“天价片酬”现象存在多年,却一直未能得到有效改观。这表明单纯的市场调节或许难以改变,但主管部门的干预调节如何适度和有效,同样考验智慧。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通告中表示,将指导行业协会联合大型影视公司抓紧制定抵制“天价片酬”的行业自律公约。通过行业自身的调节形成合理机制,这或许也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方法。(摘编自《长江商报》2016年8月31日)材料二2012年《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推动文化体制改革以及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对照目前影视业发展现状,笔者认为一些影视产品偏离了先进文化方向,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比如现在清宫剧流行,剧情雷同模式化,荧屏上豪华贵气的宫廷别院、披金戴银的皇室贵胄,演绎着奢华糜烂、纸醉金迷、尔虞我诈的宫廷生活,主子、奴才互称,如此文化产品只是传播封建、享乐、奴役等思想,难以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健康的精神食粮,难以提供正能量。当前影视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制约,或许并不是资金问题,如果真缺钱,明星大腕高额片酬从而何来?当前影视业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或许是专业人才素质、创意、产权保护、文化价值观等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影视产品就无法成为社会的正能量,而钱不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炒作影视类公司另一个直接的社会负效应就是财富更趋两极分化。明星们的片酬动不动就上百万、上千万,影视公司上市后影视明星作为股东,其财富又将被股市放大,千万富翁变成亿万富翁,亿万富翁其钱财则变得不计其数。明星们趁着股市文化的缺陷暴富两次,其财富远超过其贡献的社会价值,这对普通老百姓来说也是不公平的。(摘编自腾讯网2017年03月02日有删改)材料三近年来,影视创作日益繁荣,但大量悬浮于现实的玄幻剧、言情剧占据荧幕,既不能给观众的生活以指导,也不能深化人对现实的思考。电视剧《白鹿原》通过精心的制作,让观众真切感受到现实主义的魅力,呼唤现实主义重新回到观众的视野中。当下影视角色常常流于扁平化、脸谱化和同质化,缺少人味儿和烟火气,更缺乏文化内涵,这与影视创作脱离现实的土壤有很大关系。《白鹿原》以强烈的现实关照塑造了持重的白嘉轩,狡黠的鹿子霖,憨直的鹿三等一系列生动的形象,通过细腻生动的细节描写还原了角色的复杂性,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原《中国艺术报》总编辑李树声指出,《白鹿原》所塑造的人物都是原型人物,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白鹿原》中每一个活生生的人物都是一个文化史实,是20世纪文化反思的捷径,也是本世纪文化良知的成功展示。特别是白嘉轩、鹿子霖,他们经常手执烟袋,对坐在祠堂两侧,暗喻他们对应传统文化的不同侧面。影视作品要接地气,还要有地域色彩。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王伟国认为,电视剧艺术只有植根于本民族的生活,深挖有地域文化的空间,民情的风俗、习俗等,追溯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心理,积极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才能自然而然地表现出地域的风土人情,语言特点和文化精神。(来源《光明日报》2017年7月2日)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A.中国影视产业不成熟是畸形化的“天价片酬”现象的根本原因,制作成本还未形成合理的分配机制间接促进了现象的盛行。B.要有效改观“天价片酬”现象,既需要主管部门适度和有效的干预调节,也需要行业自觉管理,制定相关的行业自律公约。C.宫廷剧流行,剧情雷同模式化,这种文化产品不能反映当下的现实生活和传播正能量;更多的是反映传统封建思想,对影视业发展不利。D.《白鹿原》作为一部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电视剧,所塑造的人物都是原型人物,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A.三则材料既有纸质媒体,又有网络媒介,取材广泛,均围绕明星的“天价片酬”等影视业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B.根据材料二,作者认为能够支撑起明星大腕高额片酬的影视业当前并不真缺钱,而是缺少高素质专业人才,缺少创意、产权保护意识。C.虽然当前影视业发展繁荣,但大量玄幻剧、言情剧占据荧幕,缺少能够根植于本民族生活的优秀作品。D.《白鹿原》中的影视角色形象复杂,很好的避免了角色的脸谱化、扁平化、同质化,是本世纪文化良知的成功展示。6.前期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引发了热议,堪称是“良心大作”。结合材料,你认为影视业怎样才能出精品、出良心大作?参考答案:4.B
5.A
6.①主管部门的适度、有效干预调节,行业的自觉管理,制定行业自律公约。②推动文化体制改革以及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影视剧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③应当提高专业人才素质,加大影视创作创新力度,加强产权保护。④影视创作要贴近现实,植根于本民族的生活,追溯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心理,积极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答对3点即可)【4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首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与选项相关的句子,理解每一个选项时,仔细分析选项的每一个重点,与原文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本题要选“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B项表述不妥。“天价片酬”现象存在多年,却一直未能得到有效改观。从后文看,怎样才能有效改观,存在好多不确定性。选项将可能的作用说成确定的,表述不当。故选B。【5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并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基本方法是排除法和比对法,就是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仔细地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要选“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A项理解错误。材料三是围绕“影视创作”谈的,并未提及“天价片酬”的问题,选项说“三则材料……均围绕”以偏概全。故选A。【6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整合探究文本中某些问题,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答此类题目,要审清题干,把握答题方向,然后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根据问题从文中找相关信息,并将需要的信息进行筛选整合概括,有针对性地作答。影视业要出精品,得针对问题进行解决。如针对“天价片酬”,制定抵制“天价片酬”的行业自律公约;主管部门的适度干预调节;努力解决专业人才素质、创意、产权保护、文化价值观等问题,使影视产品提供正能量;让影视作品接地气,植根于本民族的生活,追溯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心理,积极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如此一来,影视业的发展会朝着先进文化发展,才会有更多的“良心大作”呈现给观众。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项梁至定陶,再破秦军,项羽等又斩李由,益轻秦,有骄色。宋义谏项梁日:“战胜而将骄卒惰者败。今卒少惰矣,秦兵日益,臣为君畏之。”项梁弗听。宋义使于齐。道遇齐使者高陵君显,曰:“公将见武信君乎?臣论武信君军必败。公徐行即免死,疾行则及祸。”秦果悉起兵益章邯,击楚军,大破之定陶,项梁死。章邯令王离、涉间围巨鹿,章邯军其南,筑甬道而输之粟。高陵君显见楚王日:“宋义论武信君之军必败,军果败。兵未战而先见败征,此可谓知兵矣。”王乃置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诸将皆属宋义,号为卿子冠军。行至安阳,留四十六日不进。项羽曰:“吾闻秦军围赵王巨鹿,疾引兵渡河,楚击其外,赵应其内,破秦军必矣。”宋义曰:“不然。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乃遣其子宋襄相齐,身送之至无盐,饮酒高会。天寒大雨,士卒冻饥。项羽日:“将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今岁饥民贫,士卒食芋菽,军无见粮,乃饮酒高会,不引兵渡河因赵食,与赵并力攻秦,乃曰:‘承其敝’。夫强秦攻赵,必举。赵举而秦强,何敝之承!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后项羽斩宋义头,出令军中曰:“宋义与齐谋反楚,楚王阴令羽诛之。”当是时,诸将皆慑服。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使人杀宋义子。怀王因使项羽为上将军。
项羽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闻诸侯。将救巨鹿。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与秦军遇,九战,大破之,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巨鹿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兵无不以一当十呼声动天诸侯军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项羽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有删改)4.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疾行则及祸
疾:急速,赶快。B.将戮力而攻秦
戮力:合力,尽力。C.诸侯军救巨鹿者十余壁
壁:设营驻守。D.诸将皆慑服
慑服:因恐惧而屈服。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兵/无不以一当十/呼声动天/诸侯军人人惴恐【11】B.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兵无不以一当十/呼声动天/诸侯军人人惴恐C.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兵/无不以一当十/呼声动天/诸侯军人人惴恐D.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兵/无不以一当十/呼声动天/诸侯军人人惴恐6.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古词“冠军”位列于诸军之首,后来也指将军名号。文中“卿子冠军”是上将军宋义的尊号。B.“甬道”指两旁有墙的驰道或通道,文中章邯专门修筑甬道为王离、涉间的军队输送粮食。C.“社稷”旧时指国家。“社”为谷神,“稷”为土神,“社稷之臣”指身负国家重任的大臣。D.古代帝王外出止宿时以车为屏藩,使辕相对为门,称“辕门”。后来用它指代军营之门。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战胜而将骄卒惰者败。今卒少惰矣,秦兵日益,臣为君畏之。
(5分)(2)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
(5分)参考答案:4.C5.C6.C7.(1)打了胜仗,将领就骄傲,士卒就怠惰,这样的军队一定要吃败仗。如今士卒有些怠惰了,而秦兵在一天天地增加,我替您担忧啊!(2)如今秦国攻打赵国,打胜了,士卒也会疲惫,我们就利用他们的疲惫;打败了,我们就率领军队擂鼓西进,一定能攻克秦军。4.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最根本的方法就是“代入法”,即将各选项意义代入原句,然后把句子放入原文中,考察其与上下文语境是否相符。“诸侯军救巨鹿者十余壁,莫敢纵兵”根据前后文判断,“救”译为“救援”属于动词词性,“十余”数次,作定语修饰“壁”,综合可知“壁”应为名词,译为“营垒”,故C选项错误。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5.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兵无不以一当十呼声动天诸侯军人人惴恐”,这段话断句的标志有:名词“楚”“秦”“诸将”“楚兵”“诸侯军”,动词“击”“观”,借助这些内容即可断开。联系起来,这句话的意思是“到楚军攻击秦军时,他们都只在营垒中观望。楚军战士无不以一当十,士兵们杀声震天,诸侯军人人战栗胆寒”。考点:理解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6.试题分析:C项题干中“社为谷神,稷为土神”错误,应该是“社为土神,稷为谷神。”,此题难度较大,需要考生长期注重文化积累。考点:识记文化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7.试题分析:翻译时要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抓住关键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关键得分点:(1)惰:怠惰、懈怠;少:稍微、有些;日:一天天地,名词作状语;益:增加、加多。畏:害怕,担忧。(2)“罢”通“疲”,疲劳;“敝”译为“困乏、疲惫”,“西”名词作动词,“向西进军”;“举”译为“攻克,打败”,考点: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1【参考译文】项梁到定陶,两次打败秦军,项羽等又杀了李由,更加轻视秦军,显露出骄傲的神态。宋义规谏项梁说:“打了胜仗,将领骄傲,士卒怠惰,这样的军队一定会失败。如今士卒有些怠惰了,秦兵在一天天地增加,我替您担忧啊!”项梁不听。宋义出使齐国。在路上遇见了齐国使者高陵君显,问道:“你是要去见武信君吧?依我看,武信君的军队必定要失败。您要是慢点儿走就可以免于身死,如果走快了就会赶上灾难。”秦朝果然发动了全部兵力来增援章邯,攻击楚军,在定陶大败楚军,项梁战死。章邯命令王离、涉间包围了钜鹿,自己的军队驻扎在钜鹿南边,筑起两边有墙的甬道给他们输送粮草。齐国使者高陵君显求见楚王说:“宋义曾猜定武信君的军队必定失败,果然败了。在军队没有打仗的时候,就能事先看出失败的征兆,这可以称得上是懂得用兵了。”楚怀王任命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任次将,范增任末将。其他各路将领都隶属于宋义,号称卿子冠军。抵达安阳,停留四十六天不向前进。项羽说:“我听说秦军把赵王包围在钜鹿城内,我们应该赶快率兵渡过黄河,楚军从外面攻打,赵军在里面接应,打垮秦军是确定无疑的。”宋义说:“并非如此。如今秦国攻打赵国,打胜了,士卒也会疲惫,我们就可以利用他们的疲惫;打不胜,我们就率领部队擂鼓西进,一定能歼灭秦军。”又派儿子宋襄去齐国为相,亲自送到无盐,置备酒筵,大会宾客。当时天气寒冷,下着大雨,士卒又冷又饿。项羽对将士说:“我们大家是想齐心合力攻打秦军,他却久久停留不向前进。如今正赶上荒年,百姓贫困,将士们吃的是芋艿掺豆子,军中没有存粮,他竟然置备酒筵,大会宾客,不率领部队渡河去从赵国取得粮食,跟赵合力攻秦,却说‘利用秦军的疲惫’。凭着强大的秦国攻打赵国,必定是秦国攻占赵国。赵国被攻占,秦国就更加强大,还利用什么秦国的疲惫?上将军不体恤士卒,却派自己的儿子去齐国为相,谋取私利,这不是国家真正的贤良之臣。”项羽斩下了他的头,出来向军中发令说:“宋义和齐国同谋反楚,楚王密令我处死他。”这时候,将领们都畏服项羽。于是大家一起立项羽为代理上将军。项羽派人追到齐国杀了宋义的儿子。楚怀王无奈,让项羽作了上将军。项羽诛杀了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扬诸侯。援救巨鹿。项羽就率领全部军队渡过漳河,把船只全部弄沉,把锅碗全部砸破,把军营全部烧毁,只带上三天的干粮,以此向士卒表示一定要决死战斗,毫无退还之心。与秦军遭遇,交战多次,大败秦军,俘虏了王离。涉间拒不降楚,自焚而死。这时,楚军强大居诸侯之首,前来援救钜鹿的诸侯各军有十几座营垒,没有一个敢发兵出战。到楚军攻击秦军时,他们都只在营垒中观望。楚军战士无不以一当十,士兵们杀声震天,诸侯军人人战栗胆寒。项羽在打败秦军以后,召见诸侯将领,当他们进入军门时,一个个都跪着用膝盖向前走,没有谁敢抬头仰视。自此,项羽真正成了诸侯的上将军,各路诸侯都隶属于他。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1~34题。
康熙五十一年三月,余在刑部狱。有洪洞①令杜君者,作而言曰……“而十四司正副郎好事者及书吏、狱官、禁卒,皆利系者之多,少有连,必多方钩致。苟入狱,不问罪之有无,必械手足,置老监,俾困苦不可忍,然后导以取保,出居于外,量其家之所有以为剂,而官与吏剖分焉。中家以上,皆竭资取保;其次,求脱械居监外板屋,费亦数十金;惟极贫无依,则械系不稍宽,为标准以警其余。或同系,情罪重者,反出在外,而轻者、无罪者罹其毒。积忧愤,寝食违节,及病,又无医药,故往往至死。”……余同系朱翁、余生及在狱同官②僧某,遘疫死,皆不应重罚。又某氏以不孝讼其子,左右邻械系入老监,号呼达旦。余感焉,以杜君言泛讯之,众言同,于是乎书。
……
部中老胥,家藏伪章,文书下行直省,多潜易之,增减要语,奉行者莫辨也。其上闻及移关诸部,犹未敢然。功令:大盗未杀人及他犯同谋多人者,止主谋一二人立决;余经秋审皆减等发配。狱词上,中有立决者,行刑人先俟于门外。命下,遂缚以出,不羁晷刻。有某姓兄弟以把持公仓,法应立决。狱具矣,胥某谓曰:“予我千金,吾生若。”叩其术,曰:“是无难,别具本章,狱词无易,取案末独身无亲戚者二人易汝名,俟封奏时潜易之而已。”其同事者曰:“是可欺死者,不能欺主谳者,倘复请之,吾辈无生理矣。”胥某笑曰:“复请之,吾辈无生理,而主谳③者亦各罢去。彼不能以二人之命易其官,则吾辈终无死道也。”竟行之,案末二人立决。主者口呿(qū)舌挢(jiǎo),终不敢诘。余在狱,犹见某姓,狱中人群指曰:“是以某某易其首者。”(取材于方苞《狱中杂记》)【注】①洪洞:洪洞县,在山西。②同官:同官县,在陕西。③主谳(yàn):审判定案。3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皆利系者之多利:获利
B.量其家之所有以为剂
剂:契券,字据
C.遂缚以出,不羁晷刻
羁:捆绑
D.情罪重者,反出在外
情:案情3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不问罪之有无,必械手足。
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B.然后导以取保,出居于外。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C.而轻者、无罪者罹其毒。
其孰能讥之科
D.以把持公仓,法应立决
终不以监门故而受公子财33.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写胥吏贪赃枉法的一组是()
①少有连,必多方钩致②械系不稍宽,为标准以警其余③文书下行直省,多潜易之④其上闻及移关诸部,犹未敢然
⑤中有立决者,行刑人先俟于门外⑥取案末独身无亲戚者二人易汝名A.①②③
B.③⑤⑥
C.①③⑤
D.②③④3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掌管刑狱的官员枉法作恶的现象,不仅普遍于下级官吏,还涉及许多“部”级官员。可见在“康熙盛世”时,吏治腐败的问题已很严重。B.封建家长以“不孝”的罪名对子女提起诉讼,左右邻居也帮着把“忤逆”之人捆入牢房。为这样的事都能坐牢受罪,作者为此感慨不已。
C.胥吏之所以胆敢篡改判决书的内容,就是因为他摸准了上级的心理:主审官宁可让案子错下去,也不愿因为事后追究错案的责任而丢官。D.作者在狱中了解到许多黑幕,对于那些从他人口中听来的事实,作者也向同牢的犯人一一印证,体现了桐城派作家注重考据的行文特点。参考答案:31.C.羁:停留。32.D.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A.取独/结构助词“的”;B.引进动作处所“到”/引进行为的主动者“被”;C.代词,“那”“那些”/副词,表示反诘语气“难道”。33A
④写胥吏在“上闻及移关诸部”的文件上不敢动任何手脚;⑤写“功令”(政府的法令)上的正常规定。这两项,不符合题干要求。其他四项,或单独刻画、或勾勒群像,或写其言、或写其行,均为胥吏贪赃枉法的具体内容。34B.左右邻居与“不孝”的罪名无关,也受牵连作证而被戴上刑具关进监牢。这一细节,是作者对“少有连,必多方钩致”的黑暗现象的印证。【参考译文】
康熙五十一年三月,我在刑部的监狱。有个洪洞县的知县杜君,站起来说……“十四司正副长官中喜欢多事的,以及书吏、狱官、狱卒,都认为关押的人多有利可图,(只要)稍微有点牵连,就一定用尽方法捉来。如果进了监狱,不问有罪无罪,一定给手脚带上镣铐,放在老监里,使他们痛苦得不能忍受。然后劝诱他们找保人,让他们出监住在外边,估计他家里财产的多少作为勒索的凭据,官长和小吏就把这些钱财瓜分了。中产以上的人家,都用尽资财取保。那些次于中产人家的,要求卸掉镣铐住在老监之外的板屋里,费用也要几十两银子。只有那些极其贫穷没有依靠的,才带着镣铐关押,不肯稍微放宽一点,作为榜样来警告其他犯人。有的同案被拘禁的,罪情重的反而出监住在外边,罪轻、无罪的,却遭受那种毒害。(这些人)积聚着忧愁愤恨,睡觉吃饭都不正常,等到病了,又无医无药,所以常常送掉性命。”……和同案被囚系的朱老翁、姓余的年轻人以及原在狱中的同官县的和尚某人,传染上瘟疫死去,(他们)都不该重罚。又有某人以不孝的罪名控告他的儿子,左右的邻居都被戴上镣铐关押,进入老监,(从夜里)号呼到天亮。我对这些事很有感慨,拿杜君的话,广泛地询问狱中的人,大家说的都一样,于是记下这段事情。
刑部里的老胥吏,家里藏着假造的印章,公文下达各省,往往暗中改换它,增加或减少重要的语句,遵照公文执行的人没有谁能辨别出来。那些上奏给皇帝的和送达各部(的公文),还不敢这样做。政府的法令规定:大盗没有杀人的,以及其他案犯中同谋有许多人的,只要主谋的一两个人立即处决,其余的经过秋审,都减低判罪等级遣发到远地服役。审判书奏上去,其中有立即处决的,刽子手先在牢门外等着。命令一下来,就(把犯人)捆绑押出,一时一刻也不停留。有某姓兄弟(二人),因为把持公仓,依法应该立即处决。罪案已经判决了,某个胥吏对他们说:“给我一千两银子,我使你们活下来。”问他的办法,回答说:“这不难,另外准备一份奏章,审判书不改动,只是拿列名在案末的从犯中单身而没有亲戚的两个人替换你们的名字,等到(审判书)加封上奏时偷偷地换一下罢了。”他的同事说:“这可以欺骗死去的人,可是不能欺骗主审官;如果他(发现错误后)再(上奏章)请示,我们就活不成了。”某胥吏笑着说:“再上奏章请示,我们活不成,主审官也将被罢免,他们不能拿两个人的性命来换自己的官职,那么我们就终究没有死的道理。”(他)竟然这样办了,名列案末的两名从犯立刻被处决了。主审官(惊得)口张舌翘,但终于不敢追究。我在狱中时还看见过某姓(兄弟俩),狱里的人,大家一齐指着他们说:“这就是用某人、某人换下他们的头的人。”6.阅读《劝学》(节选),完成7-10题。(10分)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车柔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车柔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7.下列语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智慧B.而闻者彰
彰:清楚C.而绝江河
绝:横渡D.君子生非异也
生:习惯8.下列语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①青,取之于蓝
②而寒于水B.①车柔使之然也
②不如须臾之所学也C.①故木受绳则直
②则知明而行无过矣D.①登高而招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9.下面两句话,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学不可以已
②金就砺则利A.①学习是不可以成为过去的事情。
②刀剑放在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B.①学习不可以停止。
②金属靠拢磨刀石就锋利了。C.①学习不可以停止。
②刀剑放在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D.①学习是不可以成为过去的事情。
②金属靠拢磨刀石就锋利了。10.荀子认为人生下来就是恶的,但“性恶”又是可以改变的。在《劝学》中他运用一系列类比,论证了这个观点。请根据原文填空,将作者的论证补充完整。(4分)事物的原状外物的作用产生的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普拉提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全景、发展环境及前景研究报告
- 2.3声音的利用(课件)-【备课无忧】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
- 年薪合同范本(2025年度):教育机构校长年薪及教学质量提升协议
- 2025届高考【应试策略】数学
- 高考语言得体课件(公开课)
- 老舍《猫》课件(全课)
- 2025至2031年中国小瀑布加湿器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可焊接导电银胶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先织后镀网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统计回归模型》课件
- 2025年广东省春季高考英语情景交际题专项练习(含答案)
- 《恒瑞医药股权激励实施方案探析综述》6200字
- 浙江省湖州是吴兴区2024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附参考答案
- 风电设备安装施工专项安全措施
- IQC培训课件教学课件
- 傅佩荣论语三百讲(1-300讲)汇编
- 《植树问题(两端都栽)》教学实录-2024-2025学年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 智能 检测与监测 技术-智能建造技术专01课件讲解
- 关于成立合同审核小组的通知
- 教育部《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工作指引》知识培训
- 部编人教版语文小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主讲教材解读(集体备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