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一轮复习配套练习(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编号: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四单元检测配套练习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试卷第=page22页,共=sectionpages22页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四单元(13-15课)检测配套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1.锦衣卫是明朝重要机构,设立于洪武十五年(1382),其人选来源从以缉捕官校(近侍军事)为主转变为在朝文官的子孙最优,并设置专门考试制度(考审案能力等)。这一变化反映了(
)A.文官政治的影响 B.宦官逐渐专权执政C.八股取士日益僵化 D.君主专制达到顶峰2.明初,朱元璋认为:“西北边远,非亲子弟不足以镇抚而捍外患,其它则分王内地,用资夹辅焉”。在朱元璋死后第二年七月,燕王起兵,援引《祖训》:“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该材料说明(
)A.明朝中央内部出现权臣擅政局面 B.君权同中央集权体制尚不协调C.封藩制度有效的维护了大明王朝 D.封藩制度保护了明朝边境安宁3.如图是1644年艺术家项圣谟的自画像(局部)。画中作者背倚一株大树,抱膝而坐;肖像部分全用墨笔白描勾画,不用色彩,而大树及远处山峦,则全用朱色,并题“江南在野臣”款。此画作(
)A.说明作者追求田园安逸生活 B.体现出市民阶层的艺术旨趣C.反映出宫廷绘画的工整谨细 D.折射出政局动荡的社会现实4.明洪武九年六月,太祖下令废行中书省;十年六月,下令天下臣民言事者实封直达御前;七月,设通政司受内外章奏,于早朝汇达御前;十一年三月,又令六部“奏事勿关白中书省”。这些措施(
)A.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 B.废除了丞相制度C.强化了君主专制制度 D.完善了奏折制度5.1377年,明太祖设立通政使司,主要负责传达帝命、通达下情、关防诸司出入公文、奏报四方臣民谏言、申诉冤滞或告不法等事,一般臣民均可呈状言事。通政使司不受限制可随时入宫奏明皇帝,其奏疏可在朝廷公开拆阅。这一举措(
)A.弥补了相权缺失 B.有利于吏治清明 C.扩大了内阁权力 D.助长了宦官专权6.据下表可知(
)亚非地区来中国朝贡的国家数量变化时间(年)1415141914211423国家数量(个)8171616A.厚往薄来的朝贡贸易影响深远B.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非洲各国的交往C.明朝国际影响力一度得以扩大D.明朝通过航海扩大了手工产品的国际市场7.清代每逢重大战事结束,由军机大臣负责对战役中形成的各类材料加以裁剪,以时序进行编撰,呈现出战役的完整过程,编撰成带有纪事本末特征的方略或者纪略。清代此举旨在(
)A.保存历史文献 B.塑造正统形象C.巩固王朝统治 D.服务边疆治理8.明初在边地设置总兵镇守制度,由武将负责军务。永乐八年,皇帝令“内官带象牙圆牌,临阵看视”,有立功将士,则“即给予牙牌收执,径赴大营奏知,关给堪合,以凭陛赏”;此后,渐成制度,“内官在边者……非总兵所能治”。这一措施旨在(
)A.解决北元的军事威胁 B.打击世族权贵势力C.平息文官集团的不满 D.加强对边疆的控制9.明清时期的文书避讳更加严格。朱元璋为回避他做和尚的经历,在文书的语言中均不许提及;到清代文书避讳更变本加厉,除了避皇帝名字的“敬讳”,还有所谓避“凶讳”等等,名目极为繁多。这实质上反映了明清时期(
)A.皇帝重视树立权威 B.封建迷信思想盛行C.限制臣民言论自由 D.君主专制不断强化10.清朝科道官员负有监督百官、澄清吏治的职责。雍正帝专门下令,各科道“每人一日上一密折,轮流具奏。或二三人同日各奏一折。”由此可知,轮班奏事(
)A.强化了皇帝对官僚机构的控制 B.标志古代官僚体系的完善C.是中央了解地方的最有效途径 D.逐渐取代了军机处的职能11.乾隆在对外问题上,一面主动将外贸从四口集中到广州以便管理,同时也承认“欧逻巴人天文推算之密,工匠制作之巧,实逾前古。”应“节取其技能,而禁传其学术”。据此可知(
)A.清朝财政收入严重依赖对外贸易 B.清朝自主限制防范西方C.清朝积极推动东西方的文化交流 D.清朝了解世界发展大势12.清初,奏折的呈送直接由具奏者亲自或派亲信送到宫门,再由奏事太监进呈皇帝。后来,康熙帝决定各地呈送奏折的官员可以派亲信和家人骑驿马递送奏折,并将这一做法固定化。康熙帝的决定旨在(
)A.提高行政效率 B.控制地方官员 C.统一奏本形式 D.防止宦官专权13.黄宗羲曾指出:“阳明言以此纯乎天理之心,发之事父便是孝;不知天理从父母而发,便是仁也。”并以“谷种”为喻:“仁之于心,如谷种之生意流动,充满于中。然必如艺植灌溉之功,而后始成熟。”据此可知,黄宗羲(
)A.对封建伦理道德进行批判 B.否定了良知存于内心的天理观C.积极践行经世济民的理想 D.意在强调发挥良知的实践价值14.明朝在景德镇创建御器厂,其组织和分工相当细密,“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宣德、成化年间制造的御窑瓷器堪称经典。这说明,当时(
)A.景德镇开始成为制瓷中心 B.官营手工业居于主导地位C.我国手工业技术世界领先 D.瓷器生产专业化程度较高15.下列关于明末清初东西文化交融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为中国传统科技注入新的生机 B.冲击了儒学的统治地位C.西学东渐开启中国近代化进程 D.开始介绍并传播近代西方民主思想16.明代前期,茶商将大量茶叶运抵边境地区,一时难以出售,便赊给当地居民;在福建武夷茶区,“茶商到地将款及所购茶单,点交行东,恣所为不问”。这反映了,明代(
)A.茶叶对外贸易繁荣发展 B.民间商业信用得到发展C.茶文化的世界影响较大 D.政府放宽对贸易的管理17.明清鼎革之际,浙江闺媛王端淑和黄媛介,在乱世失家,丈夫治生乏术的困境中,辗转江湖为闺塾师(社会上流动的女教师)。“境愈穷”而“诗愈工”,在文士和闺秀圈获得巨大声名。闺塾师的出现(
)A.反映出社会对女性学识的普遍重视 B.推动明清时期书院教育的发展C.是明清之际经济和文化变革的产物 D.导致了传统儒家伦理趋向瓦解18.我国传统封建伦常秩序最重视孝行:“人之行莫大于孝”。但晚明时竟有儿孙焚祖坟,焚祖尸,“鬻其他,利其藏中之物”,而人们对此竟“视为故然”、“未有以为不义而众诛之者”。据材料可推知(
)A.江南地区经济结构已呈现近代曙光 B.晚明时期政治黑暗社会风气败坏C.传统家庭组织和伦理道德发生裂变 D.商品经济发展推动拜金主义盛行19.调查资料显示,中原一带的河南、山东等地半数以上的村庄都是明代建立的。山东省金乡县有村庄1247个,元朝以前建村69个,明朝建村830个;曹县有自然村2276个,属明代移民建村的就有1606个。河南省的汤阴、兰考等县的村庄大都由明代山西移民建成。由此可以确认的历史事实是(
)A.元明之际华北地区社会动荡 B.明代的户籍管理有所放松C.宋元时期北方经济地位下降 D.明代华北地区市镇经济兴盛20.有学者指出:“自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开海禁,关东豆麦,每年至上海者千余万石”。至雍正时期,江南与华北之间的豆饼及大豆贸易已很兴盛。乾嘉时期,此项贸易更达全盛,输出地除华北外,还有苏北与皖北,而东北地区更是取代华北成为全国豆饼和大豆的最大输出地。这反映出清代(
)A.国内区域贸易持续发展 B.东北地区成为手工业中心C.江南农业生产趋向衰落 D.地区间分工合作不断加深二、材料分析题21.1840年鸦片战争后,面对千年未有之变局,中国人的国际视野拓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昨据尔使臣(英国外交使臣)以尔国贸易之事,禀请大臣等转奏,皆系更张定制,不便准行……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今尔国使臣于定例之外多有陈乞,大乖仰体天朝加惠远人、抚育四夷之道。且天朝统取万国,一视同仁,即在广东贸易者亦不仅尔嗔咕喇一国,若俱纷纷效尤,以难行之事妄行干渎,岂能曲徇所请?念尔国僻居荒远,间隔重瀛,于天朝体制原未谙悉。是以命大臣等向使臣等详加开导,遣令回国……——摘编自《清高宗实录》卷1435乾隆五十八年八月己卯材料二自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封闭大门就被迫打开,晚清中国逐渐卷入以英美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经过二十多年的中西交往与文化交流,中国渐渐萌生了主动加入世界体系的愿望,而要融入国际社会,就必须了解和熟知国际社会成员之间业已形成的一套规范制度。……《万国公法》在中国的翻译出版,得益于美国长老会在中国的传教士丁韪良。……丁韪良着手翻译惠顿的《国际法原理》的事件和努力得到了清政府的支持。……总理衙门认为翻译《国际法原理》、试图了解国际法的动机是中国对外交往实践中形成的客观需要,合情合理,应予支持。——摘编自《万国公法的翻译与影响》材料三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复兴的转折点。从宏观的视角看,它是一场全面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不仅打败了日本,消除了亡国的危险,而且还从盟国那里挣脱了不平等枷锁,在国家主权的收复与巩固方面大有进展,获得了平等地位。在抗日战争中,中国还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中国的国际地位可以说经历了一个不断提升的三级跳……在旧的国际体系解体之后,中国积极参与了新的国际体系的创造,并由此而在国际事务中担当重要角色。——摘编自《大国之路的起点:抗日战争与中国国际地位的变迁》(1)根据材料一,指出乾隆皇帝将英国使臣“遣令回国”的具体理由,并说明其反映的本质。(2)根据材料二,指出晚清中国外交领域出现的变化,并分析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请选择其中一个观点进行阐述:①从"国家主权的收复与巩固"角度说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②从“中国战场的世界贡献”角度说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三、论述题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西学东渐中学西传16世纪末,一些在欧洲受基督教新教改革冲击的天主教派传教士前来中国传播宗教,也带来了西方的科技知识和器物文明。中国受個于“天圆地大”的说法,“地圆之说。直到利氏(玛窦)西来而新知之”。清朝史学家赵翼则认为,“自鸣钟、时晨表,皆来自西洋……货绝技也……及其法更胜,可知天地之大,到处有开创之圣人。16世纪末到18世纪,欧洲传教主传递了大量的中华文化信息给欧洲,包括把不少的儒、道经典翻译介绍回去。这一交流曾一度引起欧洲的“中国热”,也影响了一批欧洲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法国重农学派魁奈认为“中国的专制君主不持偏见…一切官职均经科举获得,只把哲学作为宗派,把文人奉为贵族”。法国启蒙运动领袖伏尔泰则认为中国人是“所有人中最有理性的人”。——摘编自袁行霈主编《中华文明史》等从材料中提取一组相互关联的中外历中信息,据此拟定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论述。(要求:论题明确,中外关联,论证充分,表述清晰。)答案第=page33页,共=sectionpages22页答案第=page44页,共=sectionpages22页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四单元检测配套练习参考答案:1.A【详解】根据材料信息“锦衣卫是明朝重要机构,设立于洪武十五年(1382),其人选来源从以缉捕官校(近侍军事)为主转变为在朝文官的子孙最优,并设置专门考试制度(考审案能力等)。”可见锦衣卫人选来源变成以读书人为主,选拔方式主要通过考试,还强调官员的专业能力,反映文官政治对锦衣卫官员选拔来源的重要影响,A项正确;材料与宦官专权无关,排除B项;材料与八股取士无关,排除C项;雍正时期设立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排除D项。故选A项。2.B【详解】根据材料信息“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可知祖训里强调如果天子治理国家,没有正直贤能的大臣在旁边辅佐,而是一群奸臣,那下面的藩王就可以起兵勤王,来帮助皇帝清理朝政,这就使得燕王有起兵谋反的可能性,可见朱元璋认为“西北边远,非亲子弟不足以镇抚而捍外患,其它则分王内地,用资夹辅焉”,分封地方藩王帮助守护江山,却又来了藩王的谋反,可见君权同中央集权体制尚不协调,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明朝中央内部出现权臣擅政局面,排除A项;材料中体现燕王起兵谋反篡位,可见封藩制度下并未有效的维护大明王朝,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封藩制度保护了明朝边境安宁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B项。3.D【详解】依据“大树及远处山峦,则全用朱色”“江南在野臣”和所学知识,1644年正值李自成的农民军攻入北京,明朝灭亡,作者将大树以及远处山峦全用朱色以及以“江南在野臣”自居,可见反映了作者对于朱明王朝的怀念,也折射出政局动荡的社会现实,D项正确;题干反映的不是作者追求田园安逸生活或体现出市民阶层的艺术旨趣,而是折射出明朝灭亡这一动荡的社会现实,排除AB项;依据题干无从得出作者代表的是宫廷绘画,排除C项。故选D项。4.C【详解】朱元璋下令废行中书省、臣民言事者实封直达御前、通政司把内外章奏于早朝汇达御前、六部“奏事勿关白中书省”。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些措施强化了君主专制制度,C项正确;这些措施和提高地方行政效率无关,排除A项;废除丞相制度是措施之一,排除B项;清代形成了奏折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5.B【详解】从材料中通政使司的职能可知,通政使司不仅有利于上情下达,也有利于下情上传,皇帝可以通过该机构了解民生疾苦、民间冤情等,对百官有很大的监视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抑制贪腐、清明吏治,B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的是通政使司的主要职能,并未涉及宰相制度,且通政使司设立时,宰相制度尚未被废除,排除A项;当时内阁尚未建立,排除C项;通政使司设立与宦官专权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6.C【详解】材料核心信息是明朝郑和下西洋时期亚非国家来华数量的变化,可见郑和下西洋促进了明朝与亚非多国的关系,宣扬了国威,C项正确;这一贸易特点决定了是短期行为,不会产生深远外交影响,排除A项;“非洲各国”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D项与材料信息不符,郑和下西洋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明朝并未通过航海扩大了手工产品的国际市场,排除D项。故选C项。7.C【详解】据题意可知,清代的军机处在战争结束后会对战争进行复盘和总结,由此可知总结经验,能够巩固王朝统治,C项正确;清代的这一举动是为了总结战争经验,巩固王朝统治,并不是为了保存历史文献和塑造正统形象,和服务边疆治理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BD项。故选C项。8.D【详解】明代在总兵镇守制度之上加设“内官”(即宦官),并由最初的监察功能过渡为行政职能,“内官”代表的是皇帝对边疆事务的直接管理,因此是为了加强对边疆的控制,D项正确;ABC项与材料中内官的职能不符合,因此不是其主旨,排除ABC项。故选D项。9.D【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朱元璋时期,为了回避他做和尚的经历,在文书中的语言中均不许提及,这实质上反映了朱元璋采取某种手段来维护自己天下独尊的皇帝权威;清朝的文书中除规定避皇帝名字的“敬讳”,还有所谓避“凶讳”,这实质上体现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体制的不断强化,D项正确;“皇帝重视树立权威”,不属于实质,排除A项;“封建迷信思想盛行”不能反映材料的实质,排除B项;“限制臣民言论自由”不能反映材料的实质,排除C项。故选D项。10.A【详解】根据材料“每人一日上一密折,轮流具奏。或二三人同日各奏一折。”可知,材料描述的是清朝的密折制度,加强了君主专制,强化了皇帝对官僚机构的控制,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不属于官僚体系,排除B项;“最有效途径”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密折制度与军机处职能不一样,并未取代军机处的职能,排除D项。故选A项。11.B【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清乾隆时期严格限制对外贸易,B项正确;清政府的财政收入依赖于农业税收,史实不符,排除A项;材料反映清政府阻碍西方文化对华传播,排除C项;清朝不了解世界发展,排除D项。故选B项。12.A【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康熙帝对奏折制度进行完善,省去奏事太监这一中间环节,改由具奏官员或其家属直接递奏,这使得奏折递送更加快捷,提高了行政效率,A项正确;奏折制度建立伊始就起到了控制地方官员的作用,康熙帝的完善措施目的在于提高行政效率,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康熙帝对奏折传递环节的完善,没有涉及奏本形式,排除C项;清朝对奏事太监干政乱政的惩罚极其严厉,所以“防止宦官专权”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A项。13.D【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黄宗羲认为只有践行孝顺父母的实际行动,才有仁义的本体。他以谷种为比喻,认为谷种虽然先天具有胚胎、饱含生机,但必须经过种植和灌溉,才能成长和结果,纯粹的良知无意义,只有实践中的良知才有价值,D项正确;材料未反映出黄宗羲对传统伦理道德的批判,排除A项;根据“仁之于心,如谷种之生意流动充满于中”可知,黄宗羲并不否定良知存在于内心,排除B项;材料并未体现出黄宗羲的济民思想,排除C项。故选D项。14.D【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时期,景德镇御器厂的生产组织严密,分工细致,工序复杂,制造的御窑瓷器堪称经典等,说明当时瓷器生产专业化程度较高,D项正确;景德镇开始成为制瓷中心是在北宋时期,排除A项;材料不能说明当时官营手工业居于主导地位,排除B项;我国手工业技术世界领先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C项。故选D项。15.A【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明朝后期起,一些欧洲天主教传教士前来中国传教,代表人物有意大利人利玛窦等。他们在传教的同时,与一些开明的中国士大夫合作翻译西方科学书籍,在一定范围内传播了西方科技知识,为中国传统科技注入新的生机,A项正确;西学东渐并没有冲击儒学的统治地位,排除B项;中国近代化进程开启于鸦片战争之后,并不是明末清初,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西学东渐并没有开始介绍并传播近代西方民主思想,排除D项。故选A项。16.B【详解】根据材料信息“一时难以出售,便赊给当地居民”“茶商到地将款及所购茶单,点交行东,恣所为不问”可见明代茶叶贸易借用金融商业信用的方式,民间商业信用得到发展,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对外贸易”的内容,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茶文化”对世界影响较大,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政府对贸易的管理放宽,排除D项。故选B项。17.C【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明清时期商品经济蓬勃发展,出版行业兴盛,大大增加了江南女子接受文化熏陶的可能,被排斥在教育体系之外的女性也有了读书识字的机会,推动了女性闺塾师的出现,C项正确;当时社会对女性学识没有出现普遍重视的高度,排除A项;闺塾师不是书院教育,不能推动书院教育的发展,排除B项;闺塾师的出现与儒家传统伦理趋向瓦解没有联系,而且"瓦解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18.D【详解】根据题干可知,封建伦理纲常中备受重视的孝行在晚明时期发生变化,出现挖掘焚烧祖坟、变卖陪葬物以求利的现象,而当时的人们对此种现象视为正常,并不责备,这说明随着商品经济发展,社会逐利风气浓厚、拜金主义盛行,导致传统的家庭伦理道德败坏,D项正确;材料并未说明题干所述现象发生在江南地区,且材料不涉及经济结构,排除A项;从材料中无法推知是政治黑暗导致社会风气败坏,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传统家庭组织的裂变,排除C项。故选D项。19.A【详解】根据材料“中原一带的河南、山东等地半数以上的村庄都是明代建立的”,“河南省的汤阴、兰考等县的村庄大都由明代山西移民建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河南、山东等地半数村庄都建立于明朝,这与元明之际华北地区社会动荡,明朝初年政府组织移民、鼓励垦荒等恢复发展生产密切相关,A项正确;明代政策加强了对户籍的管理,B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根据材料无法判断宋元时期“北方经济地位”是否下降,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明代华北地区的市镇经济”发展状况,排除D项。故选A项。20.A【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材料中华北、苏北、皖北、东北与江南地区的大豆及豆饼贸易日益繁盛,这反映出清代国内区域贸易持续发展,A项正确;豆饼是大豆加工后的产物,但是仅凭东北取代华北成为全国豆饼和大豆的最大输出地,并不能得出东北地区成为手工业中心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仅涉及大豆,据此无法判定江南农业生产趋向衰落,排除C项;材料体现不出地区间的分工合作,排除D项。故选A项。21.(1)理由:通商不符合天朝体制;物产丰富,无需贸易;澳门开设洋行,能满足外商需求;其他国家会效仿。本质:国家关系理念的不同(或英国主张的条约体系与清朝建立的宗藩体系的冲突)。(2)变化:由拒绝到主动适应世界体系(或由传统理藩外交到外交近代化)。原因:近代列强的入侵,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社会;中西交往与文化交流日益增多;清政府外交实践中积累了经验。(3)选择观点①:开罗会议通过《开罗宣言》,规定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例如东北地区、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群岛等,全部归还中华民国。中国陆续与英、美等国签订新约,废除不平等条约,取消部分在华特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选择观点②: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战场抗击的日军兵力超过了太平洋战场;中国战场给予盟军以战略上的资源、情报上的重大支持;中国积极倡导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并参与了谋划和指挥;中国远征军开赴缅甸,救援英军;中国军民和苏军消灭日本关东军。(任答三点,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详解】(1)理由:根据材料“昨据尔使臣(英国外交使臣)以尔国贸易之事,禀请大臣等转奏,皆系更张定制,不便准行”可知,通商不符合天朝体制;根据材料“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可知,物产丰富,无需贸易;根据材料“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可知,澳门开设洋行,能满足外商需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门店承包与品牌授权执行合同范本3篇
- (完整版)档案盒侧面标签模板
- 承包光伏工程劳务合同模板
- 2024薪资保密制度与员工福利待遇及社会保障合同3篇
-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财务机器人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股权代持协议:股东之间关于代持股权的约定协议
- 湛江科技学院《现代企业运营虚拟仿真综合实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武汉理工大学《医药销售管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益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学原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七年级语文下册专项练习知识(对联)
- 三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词
- 老年人谵妄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
- 团餐食品安全年度汇报
- 华西解剖学课件绪论和骨学总论
- 2024平安保险测评题库
- 膀胱癌诊断治疗指南
- 僵尸企业注销工作总结范文
-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脱式计算练习200题及答案
- 80四川省内江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冷链冻品研究报告-冷链冻品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2024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