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下册古诗词曲复习归纳_第1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下册古诗词曲复习归纳_第2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下册古诗词曲复习归纳_第3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下册古诗词曲复习归纳_第4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下册古诗词曲复习归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下册古诗词曲复习归纳eq\a\vs4\al(\x(七年级上册))第1首观沧海[东汉]曹操[汉代乐府诗壮志抒怀]原文词语解释赏析(严格依据教参)东临①/碣石,以观/沧海。①临:到达,登上。内容: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炼字:“临”字传达出诗人扬鞭跃马、高瞻远瞩的昂扬气概。“观”字统领全篇,是全诗的线索,以下内容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体现了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水何/澹澹②,山岛/竦峙③。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②澹(dàn)澹:水波荡漾的样子。③竦峙(sǒngzhì):耸立。竦、峙,都是耸立的意思。内容:这一层全是写实景。描写海水和山岛。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二者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再写草木,仍然是静态,次及“洪波”,又回到动态。描写先总后分,动静结合,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势,刻画了大海的壮阔,为下文展开联想埋下伏笔。炼字:“涌”字既写出了沧海惊心动魄的声势,也写出了诗人对沧海的惊叹和赞美之情。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④/灿烂,若出/其里。④星汉:银河。艺术手法: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同时将眼前海上的景色和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情感:表现出诗人豪迈的气概、开阔的胸襟及统一中原的雄心壮志。炼字:两个“若”字,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借助奇特的想象,写出了沧海之大,写出了沧海吞吐日月、包孕群星的气概。幸⑤甚/至⑥哉,歌以/咏志。⑤幸:幸运。⑥至:达到极点。注:最后两句诗应为合乐时所加的套语,与正文内容没有直接关系。【参考译文】策马东来,登上碣石山,我要饱览这大海的壮观。海面浩渺,水波荡漾,突兀耸立的山岛,最先跃入眼帘。岛上的树木,一丛丛生长着,百草丰茂繁密。大海在萧瑟的秋风中,汹涌起伏着不尽的波澜。太阳和月亮昼夜不停运转,都像是大海吐纳的;天上的银河,星光璀璨,它们也都像是产生于广阔的大海。啊!今日我观赏大海,真是幸运到了极点,且让我引吭高歌,倾吐宏伟的心愿。【写作背景】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八月,曹操大破盘踞在北方边塞地区的乌桓族及袁绍的残余势力,基本统一了北方。九月,他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写下了这首诗。【文学常识】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qiáo)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本诗是一首著名的乐府诗,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本诗主旨】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包孕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写作特点】1.动静结合。如诗句“水何澹澹……洪波涌起”。2.虚实结合。如诗句“日月之行……若出其里”。3.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如诗句“日月之行……若出其里”。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从诗歌的体裁看,这是一首古体诗;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B.本诗是诗人在征战归途中所作,以“观”字统领全篇。诗人借大海的形象,将自己昂扬奋发的精神融入诗中。C.“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两句展现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势,并为下文展开想象作铺垫。D.全诗既有直接抒情又有间接抒情,既有实景又有虚景,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效果。【解析】D.“全诗既有直接抒情又有间接抒情”错误,此诗全篇写景,其中并无直抒胸臆的感慨之词,应当是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2.诗人眼中大海的特点是汹涌澎湃,山岛的特点是高耸挺拔,草木的特点是丰盛繁茂。3.诗句中的“若”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若”是“好像”的意思。诗中的两个“若”字,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以奇特的想象,表现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表达了诗人阔大的胸怀。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交代了观海的地点,起得平稳而质朴。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是从俯视的角度总写看到的景象,接下来的四句则由近及远、动静结合地描绘了山岛的蓬勃生机和大海的苍茫辽阔。C.这首乐府诗写景层次分明,先写岛上的树木百草,次写海面上的秋风洪波,最后写天空中的日月星辰。D.全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登临碣石山,诗人心潮澎湃,把眼前的景色、自己的想象同历史兴衰之感、忧国忧民之情巧妙地融会在一起。【解析】D.全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登临碣石山,诗人心潮澎湃,抒发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而不是抒发历史兴衰之感、忧国忧民之情。第2首闻王昌龄左迁①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七言绝句送别友人]原文词语解释赏析(严格依据教参)杨花②落尽/子规③啼,闻道龙标④/过五溪。①左迁:降职。②杨花:柳絮。③子规:即布谷鸟,又称“杜鹃”。④龙标:指王昌龄。古代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内容:首句写景并点明时令——暮春,次句由写景转入言事。情感:表达了诗人得知挚友被贬时的惊愕、痛惜之情。用典:借用“子规”的典故,渲染了哀伤的氛围,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表现手法:借景抒情。诗人选取“杨花”“子规”不仅因为它们能点明暮春时令,以切合当时情事,还由于它们可以烘托凄凉悲惋的氛围,以寄寓诗人叹飘零、感离恨的特定心境。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修辞:诗人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丰富的想象将“明月”看成能知人意、达人情的使者,让它带着“愁心”给远行的朋友。情感:这两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更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忧虑、关切之情。【参考译文】柳絮已经落尽,杜鹃在不停地啼鸣,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路上要经过五溪。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希望它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的西边。【文学常识】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诗风飘逸洒脱,被称为“诗仙”,与杜甫合称“李杜”。【写作背景】王昌龄在天宝年间被贬为龙标县尉,此诗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大概作于公元753年(唐玄宗天宝十二载)。【本诗主旨】本诗通过对暮春景象的描写,渲染了无限悲凉感伤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不幸遭遇的同情和对友人的牵挂、思念之情。【写作特点】1.寓情于景,景中见情。如第一句的“杨花”“子规”。2.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和丰富的想象。如三、四句。1.(2021百色样卷三)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第一句运用环境描写,选择杨花、子规两个意象,写出了春光消逝时的萧条景况,渲染了黯淡、凄楚、伤感的气氛。B.首句写暮春景象,次句直叙其事。“过五溪”,可见贬谪之地的荒远,道路之艰难。C.后两句创设托月相送的意境,抒发了诗人对朋友真挚的感情,写得真切而动人。D.诗歌想象奇特,气概超逸,笔势灵动,体现了李白诗歌的现实主义风格。【解析】D.“现实主义”表述有误,应为浪漫主义。2.(2021天津中考)下面对《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A.首句用“杨花”和“子规”两个景物,点明暮春时令,烘托出凄凉悲惋的氛围。B.第二句写诗人得知挚友被贬偏远之地,含蓄地表现了诗人的惊愕痛惜之情。C.第三、四句抒情寄慨,诗人因怀才不遇而生的“愁心”,给诗中意象涂上浪漫的色彩。D.诗人将明月人格化,把明月看成知人意、达人情的使者,有助于情感的表达,使诗味更加醇厚。【解析】C.“诗人因怀才不遇而生的‘愁心’”有误。这里的“愁心”既有对老友遭遇的深切忧虑,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有深切的思念,也有热诚的关怀。3.这首诗中有哪些典型的意象?请写出来。杨花,子规,明月。4.重音是对一句话中需要强调的词语加以重读,以引起听者的注意。请简要说明诗中“过五溪”为什么要重读,并且要读得语重而情深。把“过五溪”重读,可以强调突出龙标这个地方偏僻遥远,更好地传达出诗人为朋友的不幸而悲伤惆怅的感情。5.这首诗的后两句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这两句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明月人格化,把它看成是能知人意、达人情的友好使者。诗人将自己的“愁心”寄给“明月”,让“愁心”与“明月”一起,伴随王昌龄奔赴远方。第3首次①北固山下[唐]王湾[五言律诗思乡怀人]原文词语解释赏析(严格依据教参)客路②/青山外,行舟/绿水前。①次:停宿。②客路:旅人前行的路。修辞: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开篇点题。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将诗人的漂泊羁旅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暗含旅途奔波之意。与尾联的“乡书”“归雁”遥相照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炼字:“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阔”字描绘了春潮涌来、江水上涨时两岸变得更加开阔的景象;“悬”是端端直直地高挂着的意思,写出了海上孤帆行船的景象。修辞: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两岸阔”与“一帆悬”对仗工稳,描绘了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景象,意境开阔,情绪饱满。情感:象征了诗人对人生旅途充满期待,心境乐观昂扬。海日/生残夜③,江春/入旧年。③残夜:指夜将尽未尽之时。炼字: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用“生”和“入”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哲理:蕴含了旧事物中孕育新事物的哲理,揭示出新旧交替的变化规律,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鼓舞力量。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修辞、用典: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在自问自答中,用“雁足传书”的典故寄托诗人的思乡之情。这两句紧承颈联而来,遥应首联,全篇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参考译文】我要前行的路,正从郁郁葱葱的北固山向远方伸展,江上碧波荡漾,我乘船向前。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平,整个江面十分开阔,水上的风吹拂着,一叶白帆高高悬挂。夜还未消尽,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我多么思念故乡,书信早已写好,如何寄回家园?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书到洛阳。【文学常识】王湾,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诗人。本诗选自《全唐诗》。【写作背景】唐玄宗先天元年(712),王湾中了进士,以后曾往来于吴、楚间,不得归家,故有此作。【本诗主旨】本诗通过描写冬末春初诗人在北固山下停宿时见到的青山绿水、潮平海阔的壮丽景色,抒发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写作特点】寓情于景,景中含理。如诗的颈联。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诗人借写长江的风景,表达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和放眼山川的博大胸襟。B.颔联以“风正一帆悬”这一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大景表现了出来,意境开阔,情绪饱满。句中“风正”是风大之意。C.诗题《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指路途中的停宿,表明诗人写诗的地点。D.尾联“乡书”“归雁”紧扣首联“客路”一词,直抒胸臆,表明诗人写诗的地点。【解析】B.“风正”指风顺。2.从这首诗的诗句“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可看出诗人处在远离家乡,漂泊江南水上的境况之中。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漂泊中的孤独情怀和思乡之情。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首联开篇点题。首先写“客路”,然后写“行舟”,寓漂泊羁旅之情于字里行间。B.颔联写所见景色。江水浩渺,两岸开阔,风帆高悬,舟船平顺,令人心情昂扬。C.颈联中“生”和“入”二字化静为动,写出了红日西沉、春色渐浓的江南美景。D.尾联紧承上联,遥应首联。故乡遥遥,书信难达,借鸿雁传书寄托思乡之愁。【解析】C.“红日西沉、春色渐浓”说法有误。颈联的意思是: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显露春意。故而该联描写的是红日初升的早春之景。4.颈联是全诗的警句,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其展现的画面,并说说蕴含的哲理。★画面:在残夜将尽未尽之际,一轮红日已经从海上冉冉升起;旧年还未过去,江面上春天已悄然而至。哲理:预示着旧的事物的消逝与毁灭,新的事物的诞生,蕴含了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寄寓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第4首天净沙·秋思①[元]马致远[曲思乡怀人]原文词语解释赏析(严格依据教参)枯藤/老树/昏鸦②,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①思:思绪。②昏鸦:黄昏时将要回巢的乌鸦。画面描述:一个秋日的黄昏,荒凉的古道上,西风劲吹,落叶纷飞;道旁有缠着枯藤的老树,鸦雀将要回巢;不远处,在小桥流水近旁的稀疏村舍里,人们正在准备着晚餐,炊烟缕缕。这时,游子牵着一匹瘦马独自缓缓地行进在古道上。表现手法:写景运用十八字白描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深秋晚景图。九种事物名称之前分别冠以表现各自特征的修饰语,在苍凉的深秋暮色笼罩下,构成了一个统一体。运用寄情于物的写法,将无形的抽象的凄苦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夕阳/西下,断肠③人/在/天涯④。③断肠:形容悲伤到极点。④天涯:天边,指远离家乡的地方。内容:“夕阳西下”点明了游子思乡的特定时间,渲染了悲凉的气氛,为末句写“断肠人”作铺垫,同时使全曲情景交融,浑然一体。“断肠”一词是全曲之“眼”。“断肠人在天涯”点明主旨,表明游子的思乡之情。【参考译文】干枯的藤、衰老的树,树上栖息着黄昏时将要回巢的乌鸦。小小的桥、潺潺的流水,近处坐落着几处人家,古旧的道路、萧瑟的秋风,走来一匹疲惫不堪的瘦马。夕阳已经朝西方落下,思家怀乡的漂泊人还远在天涯。【文学常识】马致远(约1251—1321以后),号东篱,一说字千里,大都(今北京)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并称“元代杂剧四大家”。“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为题目,此曲被元人周德清誉为“秋思之祖”。【写作背景】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汉族文人受到元朝统治者的歧视,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一生。在羁旅途中,写下了这首《天净沙·秋思》。【本曲主旨】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深秋晚景图,抒发了异乡游子的羁旅之苦和思乡之情。【写作特点】1.寄情于景,景中有情。这首小令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的氛围中,使主观意绪和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2.白描手法。如前三句。1.下列对这首曲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马致远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散曲家,代表作有《汉宫秋》等。B.曲中作者形容乌鸦昏昏沉沉地归巢,以此来含蓄地表达断肠人的内心。C.曲中的“枯藤”“老树”“西风”暗合题中“秋”字,“断肠人在天涯”暗合题中“思”字。D.曲中前二句营造出了一种凄苦的意境,“夕阳西下”更增添了萧瑟感。【解析】B.“形容乌鸦昏昏沉沉地归巢”这一说法错误。“昏鸦”指的是黄昏时将要回巢的乌鸦。2.下列对这首元曲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前三句十八个字,有静有动、有声有色,而加在名词前的定语则体现了诗人对这些景物的独特感受。B.第二句描写诗人所见异乡幽美、恬静的景象,越发使人感到孤独,以乐写哀,更增哀伤。C.这是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景是主体,人是背景,写断肠人是为了极力烘托景物的悲凉。D.这首散曲用极有限的字句,运用极简练的白描手法塑造了极丰富的意象;人与物结合,情与景交融,有一种动人心魄的力量。【解析】C.人是主体,景是背景,写景是为了烘托人的悲凉心境。3.“一切景语皆情语。”请你结合这首曲的内容说说诗人运用了哪些“景语”,表达了怎样的“情语”。景语:枯萎的藤蔓,垂老的古树,黄昏下的乌鸦;别致的小桥,潺潺的流水,低矮的茅屋;荒凉的古道,萧索的秋风,消瘦憔悴的马,夕阳。情语: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4.从体裁看,这是一首散曲中的小令,“天净沙”属于曲牌名。曲中的“断肠人”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5.“小桥流水人家”的景物与“断肠人在天涯”的情感色彩是否一致?联系全诗,谈谈你的理解。示例:一致。“小桥流水人家”呈现的是一种清雅、安适的景象,衬托(反衬)出游子的孤寂和思乡之情。eq\a\vs4\al(\x(七年级下册))第5首木兰诗《乐府诗集》[乐府民歌爱国热情]原文词语解释赏析(严格依据教参)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①。不闻/机杼声,唯②闻/女叹息。①当户织:对着门织布。②唯:只。修辞: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引出木兰的心事。内容:开头两段,写木兰决定代父从军。诗以“唧唧复唧唧”声开篇,写木兰停杼叹息,无心织布,不禁令人奇怪,引出一问一答,道出木兰的心事。木兰之所以“叹息”,是因为天子征兵,父亲在被征之列,父亲既已年老,家中又无长男,于是决定代父从军。人物形象:开头写木兰从军的原因,没有平铺直叙,而是从木兰心理活动入手,在叙事的同时注重人物性格的刻画,使读者看到了一个敢于挑重担、富有责任感的果断勇敢的女性形象。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③。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④,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⑤鞍马,从此/替爷征。③忆:思念。④军帖(tiě):军中的文告。⑤市:买。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⑥,南市/买/辔头⑦,北市/买/长鞭。旦⑧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⑨。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⑩/鸣啾啾⑪。⑥鞯(jiān):马鞍下的垫子。⑦辔(pèi)头:驾驭牲口用的嚼子和缰绳。⑧旦:早晨。⑨溅(jiān)溅:水流声。⑩胡骑:胡人的战马。⑪啾(jiū)啾:马叫的声音。内容:写木兰准备出征和奔赴战场。“东市买骏马……”四句排比、互文,写木兰紧张地购买战马和乘马用具,渲染了战争气氛和离家出征前准备工作的紧张。“旦辞爷娘去……”八句以重复的句式,写木兰踏上征途,马不停蹄,日行夜宿,离家越远思亲越切。这里写木兰从家中出发经黄河到达战地,只用了两天就走完了,夸张地表现了木兰行进的神速、军情的紧迫、心情的急切,使人感到一种紧张的战争氛围。其中写“黄河流水鸣溅溅”“燕山胡骑鸣啾啾”之声,还衬托了木兰的思亲之情。万里/赴/戎机⑫,关山/度⑬/若飞。朔⑭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⑫戎机:战事。⑬度:越过。⑭朔:北方。内容:概写木兰的征战生活。“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概括上文“旦辞爷娘去……”八句的内容,夸张地描写了木兰身跨战马,万里迢迢奔往战场,飞越一道道关口、一座座高山。“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木兰在边塞军营的艰苦战斗生活的一个画面:在夜晚,凛冽的朔风传送着金柝的打更声,寒光映照着身上冰冷的铠甲。“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运用互文的手法,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将士们征战多年,历经一次次残酷的战斗,有的战死,有的归来。而英勇善战的木兰,则是有幸生存、胜利归来的将士中的一个。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⑮/十二转,赏赐/百千强⑯。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⑮策勋:记功。⑯强:有余。⑰驰:赶马快跑。内容:写木兰还朝辞官。先写木兰朝见天子,然后写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再说到木兰辞官不就,愿意回到自己的故乡。“木兰不用尚书郎”而愿“还故乡”,固然是她对家园生活的眷恋,但也自有秘密在,即她是女儿身。天子不知底里,木兰不便明言,颇有戏剧意味。人物形象:木兰并不在乎官位和赏赐,只想尽快回到故乡和亲人团聚,显示了这位平民出身的女英雄不爱功名富贵的优良品德。爷娘/闻女来,出郭⑱/相扶将⑲;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⑳;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B21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B22,对镜/帖B23/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⑱郭:外城。⑲扶将:扶持。⑳红妆(zhuānɡ):指女子的艳丽装束。eq\o(○,\s\up1(21))著(zhuó):穿。eq\o(○,\s\up1(22))云鬓(bìn):像云那样的鬓发,形容好看的头发。eq\o(○,\s\up1(23))帖:同“贴”。内容:写木兰还乡与亲人团聚。先用重复排比的句式,以父母姊弟各自符合身份、性别、年龄的举动,描写家中的欢乐气氛;再以互文、排比手法写木兰一连串的行动,写她对故居的亲切感受和对女儿装束的喜爱,一副天然的女儿情态,表现她归来后情不自禁的喜悦;最后作为故事的结局和全诗的高潮,是恢复女儿装束的木兰与同伴相见的喜剧场面。雄兔/脚扑朔B24,雌兔/眼迷离B25;双兔/傍B26地走B27,安能/辨我/是雄雌?eq\o(○,\s\up1(24))扑朔:动弹。eq\o(○,\s\up1(25))迷离:眯着眼。eq\o(○,\s\up1(26))傍:靠近、临近。eq\o(○,\s\up1(27))走:跑。内容:用比喻作结。以双兔奔跑,难辨雌雄的隐喻,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却未被发现的奥秘加以巧妙的解答,妙趣横生而又令人回味。【参考译文】叹息声一声接着一声,木兰姑娘对着门织布。听不见织布机发出的声音,只听见姑娘在叹息。问姑娘想的是什么,问姑娘思念的是什么。姑娘并没有想什么,姑娘并没有思念什么。昨夜看见军中的文告,可汗大规模地征兵,征兵的名册很多卷,每卷上都有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长大成人的儿子,木兰没有兄长,(木兰)愿意为(此)去买鞍马,从此替父亲去出征。(木兰)到集市各处买来骏马、马鞍、马鞍下的垫子、马嚼子、缰绳和长鞭(马鞭)。早晨辞别父母上路,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汹涌奔腾的水流声。早晨辞别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脚下,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人的战马的鸣叫声。远行万里,投身战事,像飞一样地越过一道道关塞山岭。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清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铠甲。将士们经过无数次出生入死的战斗,有的牺牲了,有的多年之后得胜而归。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在朝堂(论功行赏)。(给木兰)记很大的功,赏赐很多的财物。天子问(木兰)想要什么,木兰不愿做尚书省的官,希望骑上千里马,送我回故乡。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扶持着出外城(迎接木兰);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门梳妆打扮起来;小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霍霍地磨刀杀猪宰羊。打开我东阁、西阁的门,坐在我的床上,脱去我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我以前的衣裳。当着窗子和镜子梳理像云那样的鬓发,在额上贴好花黄。出门去见军中的同伴,同伴们都非常惊讶:我们同行十二年之久,竟然不知道木兰是女孩子。据说,提着兔子的耳朵悬在半空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认;雄雌两兔贴近地面跑,怎能辨别哪只是雄兔,哪只是雌兔呢?【文学常识】《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是我国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它与《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又名《孔雀东南飞》)一起被誉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写作背景】《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本诗主旨】这首乐府民歌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歌颂了劳动人民崇高的精神品质,体现了劳动妇女要求摆脱封建束缚,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的英雄主义理想。【写作特点】1.叙事详略得当。如对出征前及立功归来的内容加以详写,略写军中征战生活。2.运用较多的修辞手法,主要有对偶(如“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排比(如“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和互文(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全诗着力写木兰出征前、奔赴战场途中和回家后的心理活动,而很少写她在战斗中的英雄事迹,这是因为本诗想要突出木兰孝敬父母、勇担重任的精神品质。B.“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木兰从军后战地生活的艰苦。C.“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这几句诗偶数句押韵,节奏感强,不厌其详地写了爷娘、阿姊和小弟的举动,有力地烘托了家里欢迎木兰战场归来的欢快气氛。D.“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作为全诗的结尾,比喻奇特:它不仅豪迈有力,语气中还充满了对木兰这位女英雄的赞美和歌颂。【解析】B.“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述有误,应是对偶。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写出了木兰代父从军的主要原因。B.“黄河流水鸣溅溅”“燕山胡骑鸣啾啾”两句中表示声音的词“溅溅”和“啾啾”表现了木兰行军旅途中的欢快心情。C.木兰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高官厚禄,她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D.《木兰诗》表现了北方人民憎恶长期割据战乱,渴望过上和平、安定生活的愿望。【解析】B.写“黄河流水”“燕山胡骑”之声,衬托了木兰的思亲之情,不是表现木兰行军旅途中的欢快心情。3.(2021陕西中考)有同学将《木兰诗》第3段前四句的意思理解为,“到东市买了骏马,去西市买了鞍鞯,往南市买了辔头,从北市买了长鞭”。大家都说他的理解不对。请你说服他。这四句使用了互文的手法,意思相互交错、补充。应该理解为,“到各处街市备办鞍马等战具”,不是一处地方买一样东西。4.(2021陕西中考)有评论说,“不闻爷娘唤女声”一句点出了木兰当时的处境和身份。请对此做简要分析。①借“不闻”点出木兰替父从军、奔赴战场的处境;②借“唤女声”点出木兰的女子身份(或借木兰对父母的依恋、思念,点出她替父从军、奔赴战场的处境和她的女子身份)。第6首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古体诗咏史怀古]原文词语解释赏析(严格依据教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内容:通过“前”“后”“古人”“来者”的对比,表明时间流逝,一去不返。这两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的绵长,像燕昭王那样的前代贤君已成为历史,后世自当有明君贤士的风云际会,却无缘相见。诗人壮志难酬,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惆怅和孤寂跃然纸上。念/天地/之/悠悠①,独/怆然②/而/涕③下!①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②怆(chuàng)然:悲伤的样子。③涕(tì):眼泪。内容:通过“天地悠悠”和“独”的对比,感受天地的广阔和宇宙的永恒。沧桑易变的古今人事和浩茫宽广的宇宙天地,营造了空旷辽阔的意境,奠定了悲凉孤寂的情感基调。哲理:诗人融理入情,表达在亘古不变的时空中,生命短暂、时不我待的事理悲情。炼字:“念”字表现了诗人心怀宇宙古今、宽广无垠的精神境界。“悠悠”意指辽阔遥远,营造了苍茫辽远的意境,反衬出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感到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独”字渲染了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的情绪。【参考译文】往前不见古代招贤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我)止不住满怀悲伤而眼泪纷纷。【文学常识】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zǐ)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唐代文学家,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写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当时,武则天命建安王武攸宜征伐契丹,陈子昂任右拾遗参谋军事。武攸宜缺乏将略,军事失利,陈子昂屡次进言,不仅不被采纳,还被贬为军曹。在极度苦闷忧愤的情况下,陈子昂登上燕昭王为招贤纳士而建的幽州台,写下了这首《登幽州台歌》。【本诗主旨】本诗以慷慨悲凉的基调,表现了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写作特点】句法长短不齐,音节抑扬变化。前两句每句五字,三个停顿,音节比较急促;后两句每句六字,四个停顿,音节比较舒徐流畅。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A.这首诗在艺术表现上最大的特色是借助“登幽州台”间接抒情,其感情基调是苍凉悲壮的。B.“幽州台”即“蓟北楼”,是当时燕昭王礼贤下士的处所,诗人因此有感而发。C.“悠悠”与“独”相照应,更加突出作者的孤寂。D.这首咏史怀古诗抒发了诗人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不能实现远大政治理想的悲凉、压抑和孤独。★【解析】A.“间接抒情”错误,应为“直接抒情”。2.“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中两个“不见”,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意思是:往前不见古代礼贤下士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前一个“不见”是感怀历史,后一个“不见”是惋惜未来。这是一声人生短暂的感喟。诗人纵观古今,放眼于历史的长河,他看不见前古贤人,古人也没来得及看见他;他看不见未来英杰,未来英杰同样看不见他。他所能看见以及能看见他的,只有眼前这个时代。所以两个“不见”都表达了诗人感叹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悲凉心境。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武则天派人远征契丹,军事失利,陈子昂几次进言,不仅不被采纳还受到降职处分,于是他登上幽州台,写下这首诗歌。B.全诗语言奔放,富有感染力,虽然只有短短四句,却在人们眼前展现了一幅境界雄浑、浩瀚空旷的艺术画面。C.“独怆然而涕下”是因为时间的消逝,空间的寂寥。D.从主题角度看,这首诗以慷慨悲凉的调子表现了作者失意的境遇以及寂寞苦闷的情怀。【解析】C.“独怆然而涕下”是因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即:往前不见古代招贤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诗人因为壮志难酬而感到孤寂、悲苦,因而“独怆然而涕下”。4.联系全诗,品析“独怆然而涕下”中“独”字的妙处。“独”字有单独、孤独的意思。一个“独”字展现了诗人在绵远的历史长河中,在浩茫的天地间的孤独渺小,表现了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5.如何理解这首诗歌所蕴含的深刻哲理?请结合后两句诗作具体分析。天地之“悠悠”和诗人“独影”互为映照,把个人的存在放置于广袤的宇宙空间下来表现,衬托出人的孤单渺小。蕴含着天地悠悠而生命短促、宇宙无穷而人生有限的哲理。第7首望岳[唐]杜甫[古体诗壮志抒怀]原文词语解释赏析(严格依据教参)岱宗①/夫如何?齐鲁/青②未了③。①岱宗:指泰山。②青:指山色。③未了(liǎo):不尽。内容:这两句是从远望的角度写泰山的高大与历史悠久。修辞:以设问统领全诗。在自问自答中,表明泰山的青色在齐鲁广大区域内都能望见,表现了泰山雄伟阔大的气势。造化④/钟⑤神秀,阴阳/割⑥昏晓。④造化:指天地、大自然。⑤钟:聚集。⑥割:分。内容: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炼字:“钟”字将大自然写得有情。“昏”和“晓”两个天地是泰山“割”开的!“割”字写出了泰山参天矗立的雄姿,使静止的山峰充满了活力。荡胸/生曾⑦云,决眦⑧/入归鸟。⑦曾:同“层”。⑧眦(zì):眼眶。内容:静景转为动景,写细望之实景。情感: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炼字:“决眦”将诗人极目仰望时的神态描写得活灵活现。写望时的这种全神贯注、浮想联翩,衬托出泰山的雄伟壮丽及其令人震撼的力量。会当⑨/凌B10绝顶,一览/众山小。⑨会当:终当,终要。eq\o(○,\s\up1(10))凌:登上。内容: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炼字:“会当”“凌”表现了诗人登临的决心和豪迈的气概,贴切传神。这是诗人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精神的形象体现。哲理:只有不怕困难、勇于攀登,才能俯视一切。【参考译文】泰山到底怎么样?泰山横跨齐鲁,青色的峰峦连绵不断。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山的南北两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层云生起,使心胸震荡,张大眼睛远望飞鸟归林。终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群山,而群山在我眼中是那么渺小。【文学常识】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西)人,世称杜少陵、杜工部,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写作背景】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的杜甫开始过一种“裘马轻狂”的漫游生活。此诗写于他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一带)时,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勃的朝气。【本诗主旨】这首诗描写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写作特点】1.借景抒情。如颈联。2.语言凝练而形象。如颔联。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本诗题为《望岳》,诗文中没有一个“望”字,但每一句都围绕“望”展开。B.诗的开篇两句采用问答的形式,主要是从远望的角度写泰山的高大与历史悠久。C.诗的三、四句写望中所见,侧面描写泰山的景物,表现了泰山的高大雄奇之美。D.诗的五、六句通过描写“云”的涌动和“鸟”的翱翔,突出了泰山的雄伟壮丽,令人震撼。【解析】C.“侧面描写”错,应为“正面描写”。“造化钟神秀”是说泰山秀美无比,仿佛大自然将一切神奇秀丽都聚集在这里了。“阴阳割昏晓”则突出了泰山的高耸挺拔,高得把山南、山北分成光明与昏暗的两个天地。故三、四句对泰山的描写都属于正面描写。2.诗中的“岱宗”指泰山,“钟”的意思是聚集,“凌”的意思是登上。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首联诗人采用设问的修辞,自问自答,描绘了苍翠山色,表现了岱宗的地理位置和绵延雄伟。B.颔联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突出了泰山神奇秀丽、高大巍峨的特点。C.颈联写出山中层云生起,使诗人心胸震荡,张大眼睛远望飞鸟归林。D.尾联运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诗人登临绝顶之后的真实感受,表现了他的心胸和气魄。【解析】D.运用对比的手法,写诗人从望岳产生了登岳的想法,并没有登临绝顶。4.杜甫写诗“语不惊人死不休”,请从炼字角度简析“会当凌绝顶”中“凌”字的妙处。示例:“凌”有升、登之意,表现出诗人登临顶峰的决心和豪迈的气概,贴切传神。5.古人常登高望远,抒怀言志。下列诗句抒发的情感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类似的一项是(B)A.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B.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C.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D.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解析】B.“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都有“登到高处,方能看得更远”的意思,都表现了诗人阔达的胸襟和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第8首登飞来峰[北宋]王安石[七言绝句壮志抒怀]原文词语解释赏析(严格依据教参)飞来山上/千寻①塔,闻说鸡鸣/见日升。①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一说七尺)为一寻。修辞:“千寻”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正面表现塔高。“闻说鸡鸣”就能“见日升”,通过虚写,从侧面衬托塔高。开头两句,已造成灵动峭拔之势。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②身在/最高层。②缘:因为。内容:诗眼“不畏”,这二字气势夺人,道出了诗人为实现政治抱负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身在最高层”是点睛之笔,点出了“不畏浮云”的原因,可见诗人的构思精深。炼字:“浮云”一语双关,既是实写天上飘荡的云彩,也是比喻,喻指诗人遇到的困难、障碍、挫折等,或指当时的保守势力。人物形象:孤高傲岸,不可战胜的形象。哲理:蕴含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参考译文】我登上了飞来峰的高塔,听人说清晨鸡鸣时从这儿能看到太阳升起。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文学常识】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写作背景】宋仁宗庆历七年(1047),王安石任鄞县(今浙江宁波)知县。三年后任满回临川(今江西抚州)老家探亲,路过绍兴城外的宝林山,写了这首诗。【本诗主旨】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写作特点】1.写景与抒怀紧密结合。一、二句写景,三、四句抒怀。2.虚实结合。如一、二句。3.运用隐喻手法寄托壮志。如三、四句。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这首诗的作者是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B.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前两句写出了飞来峰塔之高,后两句写登飞来峰的感想。C.“鸡鸣见日升”是正面描写,意思是鸡一鸣就能看见太阳,极言塔的高峻。D.诗歌后两句用典故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变法革新的政治理想和远大抱负。【解析】C.“闻说鸡鸣见日升”意思是:听说每天鸡鸣时分在这儿可以看到旭日升起。“闻说”即听说,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并非正面描写。2.“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使用了什么手法?写了什么内容?在诗中起什么作用?首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诗人立足点之高,次句虚写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壮观景象。作用:表现了诗人登高望远、朝气蓬勃、信心十足的形象,为下文抒发情感作铺垫。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B.“千寻”一词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峰上古塔之高。C.“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两句运用了议论、描写的表达方式,蕴含着深刻的哲理。D.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解析】D.诗中并没有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想法。4.这首诗中“浮云”“最高层”分别指的是什么?“浮云”指的是眼前的困难、挫折、阻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保守势力。“最高层”字面是指千寻塔的最高层,实则是指政治上的最高决策层。5.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6.苏轼在《题西林壁》中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与本诗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都写了“山”。请简要分析两位诗人分别借“山”表达了怎样的思考。王安石借登高表达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思考;苏轼借人在山中不能认识山,表达了“人们之所以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是因为没有全面地观察事物、认识事物”的思考。第9首游山西村[南宋]陆游[七言律诗山水田园]原文词语解释赏析(严格依据教参)莫笑农家/腊酒①浑②,丰年留客/足鸡豚③。①腊酒:腊月所酿的酒。②浑:浑浊。③足鸡豚(tún):备足鸡肉、猪肉。豚,小猪,这里指猪肉。内容:以劝说别人不要嫌弃农家腊酒浑的口吻,写农家在丰年殷勤待客的情谊,间接抒写了自己在山西村农家做客时的感受。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炼字:“莫笑”二字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足”字写出了丰收的景象和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内容:“山重水复”和“柳暗花明”,“疑无路”和“又一村”两两相对,准确而生动地写出了山阴道上自然景象的特点。哲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表达了在困境中坚持下去,终究会出现豁然开朗的境界的人生思考。炼字:“疑”字点明这变化的景色是诗人的主观感受所致。“又一村”写出了诗人的欣喜之情。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修辞: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情感:表现诗人对古老淳朴的乡土风俗的赞美,显示出他对吾土吾民之爱。从今若许/闲乘月④,拄杖无时⑤/夜叩门。④闲乘月:趁着月明来闲游。⑤无时:没有固定的时间,即随时。情感:抒发了诗人的悠闲惬意之情,以及对古风犹存的吾土吾民的热爱。人物形象:热爱家乡,与农民亲密无间的诗人形象。【参考译文】不要嘲笑农家腊月所酿的酒浑浊,(农家)丰收之年招待客人备足鸡肉、猪肉。越过了一座又一座山,渡过了一条又一条河,正怀疑无路可走时,眼前忽然柳暗花明,前方又出现了一个村子。将近社日,一路上迎神的箫鼓声随处可闻,人们穿戴简朴,保持着传统风俗。从今以后,如果有可能的话,我就会趁着月明来闲游,随时都会拄着拐杖在夜里敲门拜访这里的村民。【文学常识】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诗人。【写作背景】此诗作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初春,当时陆游正罢官闲居在家。诗人以明快、抒情的笔调,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明丽的农村风光图。【本诗主旨】本诗描绘了一幅色彩明丽的农村风光图,赞扬了村民的淳朴与好客,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写作特点】1.写景与说理融为一体。如颔联。2.全诗紧扣“游”字,按时间推移展开叙述,层次清晰,语言生动。1.(2021百色样卷八)下列对诗作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全诗用韵,押韵的字是“豚”“村”“存”“门”等,音律和谐,节奏鲜明。B.这首诗首尾呼应,“莫笑”“足鸡豚”“闲乘月”“无时”等词语真切表现出村民的淳朴和作者的率真。C.全诗以“游山西村”的行踪为线索,脉络清晰,用“柳暗花明”“春社近”暗示出游季节为冬天。D.全诗笔调清新,情感真挚,描绘了山村美景和犹存古风,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解析】C.“出游季节为冬天”表述错误,应为初春,“春社”为立春后第五个戊日。2.(2021百色样卷八)请从炼字或哲理的角度赏析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炼字角度示例:“重”“复”两个字突出了山与水的曲折幽深,并增强了真实感,使之具有引人入胜的魅力。一个“暗”字,突出了柳树的茂密;一个“明”字,则突出了花草的繁盛、明媚和娇艳。这一“暗”一“明”,别具一格地描绘出了这个村庄的独特风光。哲理角度示例: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生活中遇到多少艰难险阻,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人生就能“绝处逢生”,出现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新境界。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这首七律记游抒情诗结构严谨,主线突出,全诗八句无一“游”字,而处处体现“游”字,游兴十足,游意不尽,又层次分明。B.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宁静、欢悦的气象。“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时极大的盛情,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主人的敦厚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