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粤教版第四单元文言文 省赛获奖单元综合测评4_第1页
高中语文粤教版第四单元文言文 省赛获奖单元综合测评4_第2页
高中语文粤教版第四单元文言文 省赛获奖单元综合测评4_第3页
高中语文粤教版第四单元文言文 省赛获奖单元综合测评4_第4页
高中语文粤教版第四单元文言文 省赛获奖单元综合测评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综合测评(四)(时间:100分钟,分值:120分)一、基础巩固(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导学号:73020237】A.举酒属客(通“嘱”,劝酒)而吾与子之所共食(享受、享用)B.悟言一室之内(通“晤”,面对面交谈)去以六月息者也(不变)C.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凡再变矣(再次)D.虽趣舍万殊(通“趋”,取向)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愤怒)【解析】B项,去,离去,离开;C项,再,两次;D项,怒,奋力。【答案】A2.下面句子中加点虚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且以汝之有身也B.汝其善抚之方其破荆州C.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枪榆枋而止D.挟飞仙以遨游犹不能不以之兴怀【解析】A项,两个“之”都是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项,其:语气副词,一定,千万/人称代词,他,代指曹操。C项,而:连词,表修饰/连词,表顺承。D项,以:连词,相当于“来”/介词,因为。【答案】A3.对下列句式归纳正确的一项是()【导学号:73020238】①《齐谐》者,志怪者也②之二虫又何知③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④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⑤月出于东山之上⑥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⑦吾与并肩携手⑧而今安在哉A.①⑧/②④/③⑥/⑤⑦ B.①③/⑥⑧/④⑤/②⑦C.①④/②⑧/③⑤/⑥⑦ D.①⑥/②③/⑤⑧/④⑦【解析】①④判断句/②⑧宾语前置句/③⑤状语后置句/⑥⑦省略句。【答案】C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情况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骊山北构而西折②朝歌夜弦③舞幽壑之潜蛟④顺流而东也⑤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⑥东犬西吠⑦而后乃今将图南⑧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A.①⑥⑦/②④⑧/③⑤ B.①③⑧/②④⑥/⑤⑦C.①⑥⑧/②④⑦/③⑤ D.⑤⑥⑧/①④⑦/②③【解析】①⑥⑧名词作状语/②④⑦名词活用作动词/③⑤动词的使动用法。【答案】C二、阅读理解(46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18分)李清臣字邦直。七岁知读书,日数千言。客有从京师来者,与其兄谈佛寺火,清臣从傍应曰:“此所谓灾也,或者其蠹民已甚,天固儆之邪?”兄惊曰:“是必大吾门。”治平二年,试秘阁,欧阳修曰:“不置李清臣于第一,则谬矣。”时大雨霖,灾异数见,论者归咎濮①议。及廷对,或谓曰:“宜以《五行传》‘简宗庙,水不润下’为证,必擢上第。”清臣曰:“吾不之信。民间岂无疾痛可上者乎?善止天地之异者,不止其异,止民之疾痛而已。”策入等,名声籍甚。英宗曰如李清臣者公议皆谓可用顾以亲抑之可乎既而诏举馆阁欧阳修荐之得集贤校理。绍圣元年,廷试进士,清臣发策曰:“今复词赋之选而士不知劝,罢常平②之官而农不加富,赐土以柔远也而羌夷之患未弭,弛利以便民也而商贾之路不通。夫可则因,否则革,惟当之为贵,圣人亦何有必焉。”鄜延亡金明寨,主将张舆战没,章惇怒,议尽戮全军四千人。清臣曰:“今悉诛吏士,异时亡将必举军降虏矣。”于是但诛牙兵十六辈。仆射韩忠彦与之有连,惟其言是听,出范纯礼、张舜民,不使吕希纯、刘安世入朝,皆其谋也。寻为曾布所陷,出知大名府而卒,年七十一。赠金紫光禄大夫。清臣蚤以词藻受知神宗,建大理寺,筑都城,皆命作记,简重宏放,文体各成一家。为人宽洪,不忮害。尝为舒亶所劾,及在尚书,亶以赃抵罪,独申救之,曰:“亶信亡状,然谓之赃则不可。”起身穷约,以俭自持,至富贵不改。然志在利禄,一意欲取宰相,故操持悖谬,竟不如愿以死。(选自《宋史·李清臣传》,有删改)【注】①濮:指濮王。②常平:常平仓。常平之官,简称“仓臣”,掌常平仓、免役、市易、坊场、河渡、水利等事。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英宗曰/如李清臣者/公议皆谓可用/顾以亲抑之可乎/既而诏举馆阁/欧阳修荐之/得集贤校理B.英宗曰如李清臣者/公议皆谓可/用顾以亲抑之可乎/既而诏举馆阁/欧阳修荐之/得集贤校理C.英宗曰/如李清臣者/公议皆谓可/用顾以亲抑之可乎/既而诏举/馆阁欧阳修荐之/得集贤校理D.英宗曰如李清臣者/公议皆谓可用/顾以亲抑之/可乎/既而诏举馆阁/欧阳修荐之/得集贤校理【解析】先通读文段,了解文段写了什么内容,借助关键词断开比较明显的地方,如本句中“曰”、“者”、“乎”等都可作为停顿的标志,可排除B、D两项。“可用”是一个词,不能断开,排除C项。【答案】A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导学号:73020239】A.古代男子有字有名,字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名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B.策指对策,指应考的人按策上的问题陈述自己的见解。某种程度上相当于时事论文。C.在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殿试的人,意思是可以进授爵位的人。D.古代朝廷为表彰已死大臣的功绩,追授给死者的一种官职或称号,也称追赠。【解析】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答案】A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清臣自幼好读书,其文备受好评。他七岁的时候就每天读好几千字书,不仅得到过考官欧阳修的肯定,而且还在早年凭借诗词文章被神宗赞赏。B.李清臣见识深远,深知民生疾苦。他小时候就认为当时佛寺火灾是因官吏害民,老天发出儆戒;为官后更认为善于消除灾异就要消除百姓的疾苦。C.李清臣为人宽洪,不忌恨害人。即使在与自己有过节的人受冤时,他也正直地为他说话;金明寨失陷,有人提出诛杀全军,他以理劝说,避免了大规模杀戮。D.李清臣追求利禄,终被陷害而死。他因为一心想当宰相而行为错谬,他勾结韩忠彦并出主意排挤范纯礼、吕希纯等人,最终被陷害出朝不如意而死。【解析】后一个事例不是李清臣为人宽洪、不忌恨害人的体现。【答案】C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今复词赋之选而士不知劝,罢常平之官而农不加富。(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尝为舒亶所劾,及在尚书,亶以赃抵罪,独申救之。(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现在恢复了用词赋选用士人但士人并不知道劝勉,撤销了常平之官但农民并不富裕。(2)曾经被舒亶弹劾,等他任尚书时,舒亶因贪赃被治罪,李清臣独独为他辩护救他。参考译文:李清臣字邦直。七岁就知道读书,每天读书几千字。他家有客人从京城来,和他哥哥谈到佛寺遭火灾,李清臣在旁边插嘴说:“这就是所谓灾,可能是为害人民太甚,老天要儆戒吧?”他的哥哥惊异地说:“他一定会光大我家门户。”治平二年,应秘阁考试,欧阳修说:“不把李清臣放在第一,就荒谬了。”当时大雨成灾,几次出现灾异,议论此事的人归罪于濮王之议。到朝廷对答之时,有人说:“应该用《五行传》说的‘简宗庙,水不润下’为证,一定能擢取上等。”李清臣说:“我不相信。民间难道没有疾苦可以上奏的吗?善于制止天地灾异的人,不是去制止灾异本身,而是要解除百姓的疾苦而已。”对策被选中入等,名声很盛。英宗说:“像李清臣这样的人,公议都认为可用,难道能因为是亲戚就压抑他吗?”不久下诏推举馆阁官员,欧阳修举荐李清臣,得以任集贤校理。绍圣元年,殿试考取进士,李清臣在策问中提问说:“现在恢复了用词赋选用士人但士人并不知道劝勉,撤销了常平之官但农民并不富裕,以赏赐土地的办法去柔服远方而异族的患害并未平息,宽缓财利以方便百姓而商人的路仍不畅通。可行的就沿袭,不可行的就改革,唯求适中为贵,圣人也没有定规。”当时鄜延失陷金明寨,主将张舆阵亡,章惇大怒,建议把全军四千人都杀掉。李清臣说:“现在如果把官吏士兵都杀掉,以后出现主将战死的情况必然会全军降敌了。”于是只杀了牙兵十六人。仆射韩忠彦和他有勾结,专听他的话,排挤范纯礼、张舜民,不让吕希纯、刘安世入朝,都是他的主意。不久,李清臣被曾布陷害,出朝为大名府知府而去世,享年七十一岁。追赠金紫光禄大夫。李清臣早年因诗词文章好被神宗所赏识,修建大理寺,修筑都城,都叫他作记,文章简洁厚重而气势宏放,文体自成一家。他为人宽厚,不忌恨害人。曾经被舒亶弹劾,等他任尚书时,舒亶因贪赃被治罪,李清臣独独为他辩护救他,说:“舒亶的确不像样子,但说他贪赃是不可以的。”他出身贫困,保持节俭以自爱,到富贵仍不改变。但他的志向在于追求利禄,一心想当宰相,所以行为谬误,最终不能如愿而死。(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18分)萧惠,字伯仁,小字脱古思。从伯父排押征高丽,至奴古达北岭,高丽阻险以拒,惠力战,破之。及攻开京,以军律整肃闻,授契丹行宫都部署。太平六年,讨回鹘阿萨兰部,征兵诸路,独阻卜酋长直刺后期,立斩以徇。进至甘州,攻围三日,不克而还。时直剌之子聚兵来袭,阻卜酋长乌八密以告,惠未之信。会西阻卜叛,袭三克军,都监涅鲁古、突举部节度使谐理、阿不吕等将兵三千来救,遇敌于可敦城西南。谐理、阿不吕战殁,士卒溃散。惠仓卒列阵,敌出不意攻我营。众请乘时奋击,惠以我军疲敞,未可用,弗听。乌八请以夜斫营,惠又不许。阻卜归惠乃设伏兵击之前锋始交敌败走是时帝欲一天下谋取三关集群臣议惠曰:“两国强弱,圣虑所悉。宋人西征有年,师老民疲,陛下亲空六军临之,其胜必矣。”帝从惠言,乃遣使索宋十城,会诸军于燕。惠与太弟帅师压宋境,宋人重失十城,增岁币请和。惠以首事功,进韩王。十二年,兼北府宰相,同知元帅府事,又为北枢密使。十七年,尚帝姊秦晋国长公主,拜驸马都尉。明年,帝复征夏国。惠自河南进,战舰粮船绵亘数百里。既入敌境,侦候不远,铠甲载于车,军士不得乘马。诸将成请备不虞,惠曰:“谅祚必自迎车驾,何暇及我?无故设备,徒自弊耳。”数日,我军未营。候者报夏师至,惠方诘妄言罪,谅祚军从坂而下。惠与麾下不及甲而走。追者射惠,几不免,军士死伤尤众。师还,以惠子慈氏奴殁于阵,诏释其罪。十九年,请老,诏赐肩舆入朝,策杖上殿。辞章再上,乃许之,封魏国王。诏冬夏赴行在,参决疑议。清宁二年薨,年七十四,遗命家人薄葬。(节选自《辽史·列传第二十三》)9.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阻卜归惠/乃设伏兵击之/前锋始交敌败走/是时/帝欲一天下/谋取三关/集群臣议/B.阻卜归/惠乃设伏兵击之前锋/始交敌败走/是时帝欲一天下谋/取三关/集群臣议/C.阻卜归/惠乃设伏兵击之/前锋始交/敌败走/是时帝欲一天下/谋取三关/集群臣议/D.阻卜归惠/乃设伏兵/击之前锋/始交敌败走/是时/帝欲一天下谋取/三关集群臣议/【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首先通读画波浪线部分,了解大意。然后根据标志词、词语的语法关系和对句意的理解,进而排除错误选项。本句主语分别有“阻卜”“惠”“前锋”“帝”,根据句意,“前锋”“惠”前应断开,可排除A、B、D三项,然后根据各小句的动词,逐一断开,故选C项。【答案】C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薨指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而帝王的死则称为崩,大夫的死称为卒。B.节度使,我国汉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而得名。C.宰相是我国古代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是国君之下辅助国君处理政务的最高官职。D.年号,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新皇登基,会根据自己的思想,起一个新的年号。【解析】B项,节度使是我国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答案】B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萧惠英勇善战,军律整肃。他随伯父征伐高丽,全力作战,打败高丽;后来进攻开京,因所辖部队纪律严整,被授官契丹行官都部署。B.萧惠洞察时局,战宋首功。萧惠分析辽国与宋国的强弱格局,建议皇帝亲征宋国,自己与皇太弟率大军逼近宋国边境,迫使宋国割地增币请和。C.萧惠移师西夏,智勇俱废。辽帝征伐西夏,萧惠率领浩浩荡荡的大军从黄河南进军,入敌境,轻敌傲慢,险些被追兵射死。D.萧惠战败罪重,幸免逃责。他身为驸马都尉,与夏作战,判断战局有误,战败责任重大,但因儿子战死,皇帝下令免去其罪。【解析】由原文“宋人重失十城,增岁币请和”一句可知,宋人不愿失去十座城池,愿意增加岁币求和。B项“迫使宋国割地增币请和”不正确。【答案】B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宋人西征有年,师老民疲,陛下亲率六军临之,其胜必矣。(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谅祚必自迎车驾,何暇及我?无故设备,徒自弊耳。(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宋国人向西征伐有年头了,军队、百姓疲惫,陛下您亲自率领部队对阵宋军,一定会胜利。(注意“西征”“临”的翻译)(2)李谅祚一定会亲自迎击我皇帝车驾,哪里有时间顾忌我们?无缘无故地制定措施防备意外,这是白白地使我劳累罢了。(注意“设备”“自弊”的翻译)参考译文:萧惠,字伯仁,乳名脱古思。随同伯父排押征讨高丽,至奴古达北岭,高丽依靠险阻拒守,萧惠力战,破之。待到进攻开京,以军纪严整闻名,授职为契丹行宫都部署。太平六年,萧惠征讨回鹘阿萨兰部,各路征兵,只有阻卜酋长直剌后到,萧惠便将他立即斩首示众。进军至甘州,围城攻之三日,不克而回。当时直剌之子纠集人马前来袭击,阻卜酋长乌八暗地将情况告知萧惠,萧惠不肯相信。适逢西阻卜反叛,袭击三克统军官军,都监涅鲁古、突举部节度使谐理、阿不吕等率兵三千来相救,遇敌于可敦城西。谐里、阿不吕战死,士卒溃散。萧惠仓猝间列阵迎敌,敌人出其不意地进攻我军。众人请示乘机挥兵迎击,萧惠认为我军疲敝,战斗力不强,不听众人建议。乌八请求于夜里去劫敌营,萧惠仍不准。直到阻卜兵撤军回师时,萧惠才预设伏兵攻击之。前锋刚与敌交锋,敌人便败走了。当时皇上想要统一天下,谋划夺取三关,会集群臣计议。萧惠说:“两国的强弱情势,皇上心中自然尽知。宋国人向西征伐有年头了,军队、百姓疲惫,陛下您亲自率领部队对阵宋军,一定会胜利。”皇上听从了萧惠的话,派使者向宋索取十城,集合诸军于燕地。萧惠与皇太弟率军逼近宋境,宋人不愿失去十座城池,增加岁币求和。萧惠因为首倡用兵之功,进封为韩王。十二年,兼北府宰相,同知元帅府事,又任北枢密使。十七年,娶帝姊秦晋国长公主,拜为驸马都尉。次年,皇上再次征讨夏国。萧惠自河南进军,战船粮船绵延数百里。进入敌境之后,侦察到敌人在不远处行动,便将铠甲载于车上,士兵不得乘马。诸将都请求防备不测,萧惠说:“李谅祚一定会亲自迎击我皇帝车驾,哪里有时间顾忌我们?无缘无故地制定措施防备意外,这是白白地自我劳累罢了。”一连数天,我军都没有立营垒。直到探子报告夏国军队已到,萧惠这才自责称罪,谅祚军从山坡上冲下,萧惠与部人来不及穿上铠甲便四散奔逃。追杀者用箭射击萧惠,萧惠因之几乎未能免死,军士死伤尤其惨重。军队回国后,因萧惠之子慈氏奴阵亡,皇上下诏释免其罪。十九年,因年老请求辞官,诏令恩赐坐肩舆入朝,可扶杖上殿。萧惠再次递上奏章,皇上便允准其辞职,封他为魏国王。诏令冬夏都要赴行宫所在,参与决断疑难事务。清宁二年(1056)去世,时年七十四岁,遗命家人薄葬。(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10分)残春旅舍韩偓①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②。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两梁免被尘埃污③,拂拭朝簪待眼明④。【注】①韩偓(约842~9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②咸京:这里借指都城长安。③梁:官帽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④朝簪:朝廷官员的冠饰。13.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简要赏析。(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颔联承接“忆咸京”三字,首先抒写对皇都美好春光的回忆:“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颔联巧妙之处在于用了“抱”“吹”两个动词。仰望绿暗红稀的树梢,蜜蜂抱着花须随花飞落;俯观柳絮飘坠的池水,鱼儿吞吐水沫,像是吹着柳絮游玩。飞花、落絮本是残春景物,而蜜蜂一“抱”,鱼儿一“吹”,就平添了无穷兴趣与几分生机,故没有半点伤春伤别的落寞,一扫晚唐衰飒的诗风。【答案】①构思巧妙,把“花须落”“柳絮行”这些常见的残春景象与“蜂抱”“鱼吹”联系起来,十分新奇;②用词巧妙,“抱”“吹”的使用虽然出人意料,却又显得非常自然。14.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诗人的情感。五、六句“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具体写诗人客居馆舍中的情景。诗人心中烦闷,流落他乡客居无聊,只好用诗来抒写自己的心境,表达悲愤的情怀。然而,诗未写成,悲忧郁愤更甚,只好用酒来作为奇兵,冲荡这重重愁阵。然而,“举杯消愁愁更愁”,酒只能使人得到一时的陶醉,醒来之后,将是更大的悲伤。这更大的悲伤便使诗人找到自己从前的官服:“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诗人这时清醒地认识到:他要好好地保存这顶珍贵的朝帽,千万不能让它被尘埃污染。作者深知唐王朝避免不了灭亡的命运,而自己又无所作为,故所作之诗多缅怀往事,情调悲凉,最后表达了诗人兢兢业业,力求尽职,无负朝冠的心情。【答案】表达了作者内心孤寂愁苦,但仍忠于大唐、心系故国之情。通过参禅使自己平静,通过饮酒化解“愁阵”,表明他内心孤寂愁苦;避免染“尘埃”,整理朝冠期待“眼明”,表明他不愿依附奸佞,对大唐一片忠心。(答出什么感情的,给3分;进行简要分析的,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三、语言运用(12分,每小题4分)15.根据上下文补写句子,要求:①句式与画横线的句子大体一致;②补写的句子要与上下文连贯;③选取的人物必须来自高中语文教材。等待是生活的常态。但等的时候,一颗心悬着,那滋味并不好受。不必说杜牧的《阿房宫赋》中的宫女们“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那种痛苦的等待,漫长而且心酸,①不必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便是像欧阳修笔下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那种幸福的等待,也少不了时光难捱,②即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仿用句式和语意连贯的能力。该题句式结构易于把握,答题的关键有二:一是题中明确要求的限制性条件:人物为高中教材内;二是内容必须围绕语段话题“等待”。注意引用诗句的正确性。【答案】①(不必说)海明威作品里的渔夫桑地亚哥日复一日、月复一月面对茫茫大海那种无助的等待,寂寞而且危险。②(即便是)像杜甫诗中“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那种兴奋的等待,也少不了度日如年。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5个字。研究发现,青蒿对疟原虫的抑制率曾达到68%,可在之后的重复实验中,__①__。工作陷入僵局后,屠呦呦在东晋名医葛洪《肘后备急方》中发现了“青蒿一握,水一升渍,绞取汁,尽服之”截疟的记载,深受启发,__②__,为此,__③__,改用低沸点溶剂乙醚提取,所得的中性提取物,临床试用于间日疟、恶性疟患者,全部有效。【解析】①之前的分句中有“可”字转折,所以此处的语言应是与前面的内容相反;②应填写得到启发的内容,也就是对葛洪著作中引语的理解;③处应写她采取了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