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江西省宜春市丰城董家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2江西省宜春市丰城董家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2江西省宜春市丰城董家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2江西省宜春市丰城董家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2江西省宜春市丰城董家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江西省宜春市丰城董家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莫言:我的作品是中国文学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这是中国籍作家首次获得这一奖项。消息在电视上发布的一刻,57岁的莫言正在吃饭。“我有点吃惊。”莫言说,现在有很多优秀的作家,他排得还靠后,让他这个相对年轻的作家拿奖,他很惊讶。诺贝尔奖终身评委马悦然说,莫言关注与批判现实的作品是中国所需要的,而且他可以把故事讲得得好,这是不容易的。

谈到为什么能获奖,莫言说:“我想最主要的是我的作品中的文学素质。这是一个文学奖,授予的理由就是文学,我的作品是中国文学,也是世界文学的一部分,我的文学表现了中国人民的生活,表现了中国独特的文化和风情。同时我的小说也描写了广泛意义上的人。我想这样的作品超越了地区、种族、族群的局限。”

1994年,莫言72岁的母亲离世。一年之后,他创作了长篇小说《丰乳肥臀》。这部作品很快就承受了压力。书名就使得一些人不快。然而作家邱华栋认为,“莫言想借助这部小说表达他对母亲和大地,对饱经沧桑、饱受蹂躏的20世纪中国人民的景仰”。《丰乳肥臀》的境况,一度让莫言心绪不佳,在此后的三年中,他只写了一部话剧《霸王别姬》。1997年底,莫言到北京的《检察日报》工作。他陆续出版了长篇小说《四十一炮》《檀香刑》《生死疲劳》和《蛙》。其中,《蛙》于2011年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莫言的作品总有惊人的创造力,他其貌不扬,自学成才,这有利于他,这有利于他避开过早的自我满足。他不是活跃的公众人物,所以心无旁骛,在艺术土地上奋力耕耘。

评论家认为,莫言总是有着巨大的雄心。他的小说有着大象一样的体量和气质,他的讲述总是如同大河一样泥沙俱下,滚滚而来,带有粗粝的个性。中国当代文学无论是语言还是形式,无论是主题还是内容,都因受到了西方影响而显得欧化。自《檀香刑》出版后,莫言宣称,他要“大踏步地撤退”,到中国本土、古代和民间去寻找小说的再生样式。这是他自觉寻找本土文学风格的开始。

获奖前,莫言已是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作家。他于2004年获得法兰西文化艺术骑士勋章,他继巴金之后获得日本“福冈亚洲文化大奖”,其作品被翻译成40多种文字在全球出版,他多次被大江健三郎等作家推荐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

(1)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莫言的《丰乳肥臀》表现了对母亲和大地,对饱经沧桑、饱受蹂躏的20世纪中国人民的景仰。B.莫言在听到自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非常激动并且不敢相信,因为这是他没有预料到的。C.莫言的作品将关注与批判现实融为一体,而且故事讲得很好,这是很不容易的。D.母亲的离世对莫言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致使他在此后的三年时间里,只写了一部话剧《霸王别姬》。E.《檀香刑》遭到非议之后,莫言开始“大踏步”到中国本土、古代和民间去寻找素材。(2)结尾为什么写莫言此前获得多种荣誉?(6分)答:

(3)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6分)答:

(4)阅读完本文,谈谈莫言给了你哪些启示。(8分)答:

参考答案:(1)AC答A给3分,答C给2分,答B给1分;答D、E不给分。B项“非常激动并且不敢相信”稍有不妥,文中是“有点吃惊”。D项,文中说的是因《丰乳肥臀》这本书的境况导致莫言心绪不佳,只写了一部话剧。E项,文中并无“《檀香刑》遭到非议”的表述。(2)答:结尾写莫言此前获得多种荣誉,是对前文的一个补充交代。交代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前提是存在的,基础是雄厚的,并非什么巧合,而是实至名归。(6分)(3)答:莫言的作品关注并批判现实,且他能把故事讲得很好;他的作品展现了中国人民的生活和中国独特的文化与风情;他的作品描写了广泛意义上的人,超越了地区、种族、族群的局限;他的作品有着大象一样的体量和气质,讲述如同大河一样泥沙俱下,滚滚而来,带有粗粝的个性。(6分)(4)答:①做人方面,要谦虚、低调。莫言获得了很多人梦寐以求的荣誉,依然能谦虚地面对,低调地生活,这值得我们学习。社会越是浮躁,越需要以一颗平静淡然的心去面对,不骄不躁。②为学方面,要勇于探索,要心无旁骛。莫言在文坛辛苦耕耘,多次获得大奖却依然保持着探索精神,这是我们需要学习的精神。(8分)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春秋战国上下五百余载,是中国历史上最充满活力的黄金时代,是“礼崩乐坏,瓦釜雷鸣;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剧烈变化时代。依今人之说,那是个大毁灭、大创造、大沉沦、大崛起,从而在社会整体上大转型的时代,这使得那个时代的人无论是政治家、思想家,还是军事家、教育家,是侠,是士,其生命状态无一不是饱满昂扬奋进向上的,充溢着一种不可遏止的进取精神和非凡的创造力。那是个讲究谋略的阳谋时代,所以智慧丛生色彩斑斓;那是个本色人生的时代,所以仕学争鸣侠隐飘逸,摇唇鼓舌皆成风流;那是个实力竞争的时代,所以强国富民为本,虚伪的文过饰非的理论无法泛滥;那是个深刻思索、创造思想、成就学问、铸造精神的时代,是中华文化的原生代,所以出现了学术思想百家争鸣的灿烂辉煌的景象。在我们耳熟能详的中国伟人中,有一半多的伟人属于那个伟大的时代,政治、经济、哲学、文学艺术、科学、神秘文化……几乎所有基本领域,都在那个时代开山立宗并创造了我们民族精神的最高经典,不仅成为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而且当之无愧地进入了人类文化的殿堂。春秋战国时代是我国历史上政治变革最为活跃的时代,五霸迭兴,三家分晋,田氏代齐,七雄兴衰,此起彼伏。在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里,教育从戎与祀的礼制中挣脱出来,孔子私学,稷下学宫,最终实现“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学吏教育制度;文学形成了中国古典文学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文艺作品林林总总,诗歌、辞赋、小说、散文皆为后世之滥觞,这时期有《楚辞》的铺陈抒情、浪漫想象;有《论语》《孟子》的雍容和顺、灵活善譬;有《庄子》的想象丰富、奇气袭人;有《韩非子》的锋利峭刻、研箴析理。艺术更见洋洋大观,青铜器绚烂多彩,金玉精琢叹为观止,铭文风韵为篆刻艺术之典范;宋音楚舞,边磬编钟,宫殿廓城,髹漆彩绘无一不在世界艺术史上熠熠生辉,光彩夺目。科学技术可谓灿烂辉煌,光学物理、阴阳五行、染色麻织、灌溉堤防、经络学说,春秋战国时代中国人所取得的科技成就绝对遥遥领先于世界;当时的争霸战已经是车步兵联合作战,水陆军协同争先的大规模战争,在战争中诞生了孙武、司马穰苴、吴起、孙膑、尉缭等伟大的军事家,他们的集古代兵家大成之作,奠定了中国古代军事科学的理论基础,时至今日对世界各国军事理论产生着巨大影响。两千多年过去了,那个民族文化原生代所创造的精神,并没因为岁月的流逝而渐行渐远,依然博大精深,风采依旧。梳理春秋战国五百多年风云变幻及国家强弱兴衰之演变轨迹,窥探中国文化原生代的恢宏博大与灿烂辉煌,再现当年诸子百家和侠客名士的神采风流,以求我们在新的民族竞争面前,在国家民族的转型期把握住富国强民、团结奋斗的主调。(节选自安然《原生文化是民族精神生命之源》)1.下列对“原生文化”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原生文化”主要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那个既有大毁灭又有大创造、既有大沉沦又有大崛起的时代,这个时代在社会整体上是大转型的时代。B.“原生文化”由于时代的剧烈变化,体现了饱满昂扬、奋进向上的生命状态,充溢着一种不可遏止的进取精神和非凡的创造力。C.“原生文化”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哲学、教育、文学艺术、科学、神秘文化等几乎所有基本领域,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D.“原生文化”是民族精神生命的源,对后世有着重要影响,如孙武、司马穰苴等伟大军事家的理论,时至今日对世界各国军事理论依然产生着巨大影响。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春秋战国时代能够出现学术思想百家争鸣的灿烂辉煌的景象,是因为那是个深刻思索、创造思想、成就学问、铸造精神的时代,是中华文化的原生代。B.春秋战国时代是一个崇尚实力的时代,重视强国富民,追求竞争优势,所以,那些虚伪的文过饰非的理论没有产生的土壤。C.春秋战国时代政治纷争不断,如五霸迭兴,三家分晋,田氏代齐,七雄兴衰等,此起彼伏,体现了那一时期政治变革的活跃。D.春秋战国时期的科学技术成就在当时遥遥领先于世界,这不仅表现在光学物理、阴阳五行、染色麻织、灌溉堤防、经络学说等方面,也表现在军事科学方面。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私学,稷下学宫,到最终“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学吏教育制度的实现,表明教育已从戎与祀的礼制中挣脱出来。B.原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其体现的精神没有因为经历了两千多年就逐渐消退,当各种复杂的问题困扰我们的时候,每个人都能从中寻找到再生的动力。C.社会大转型的时代,往往也是造就伟人的时代,几乎所有基本领域,都在春秋战国那个充满活力的黄金时代开山立宗并创造了我们民族精神的最高经典。D.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和文化,就是了解我们民族精神的生命之源,有助于在今天这个国家转型期把握住富国强民、团结奋斗的主调。参考答案:1.B“体现”的主体是人,不是原生文化2.B“没有产生的土壤”错,原文是无法泛滥3.B“每个人”不妥,原文的“我们”是指整个民族而言;“能从中寻找到”和原文意思不符,原文是“应该去寻找”的意思。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谐”就是“说笑话”,它是喜剧的雏形,王国维认为中国戏剧导源于巫与优,优即以谐为职业。在古代社会中,优往往是一个重要的官职。《左传》《国语》《史记》诸书都常提到优,优往往同时是诗人。汉初许多文人都以优起家,东方朔、枚乘、司马相如都是著例。谐趣是一种最原始的普遍的美感活动。凡是游戏都带有谐趣,凡是谐趣也都带有游戏性。谐趣的定义可以说是:以游戏态度,把人事和物态的丑拙鄙陋和乖讹当作一种有趣的意象去欣赏。谐最富于社会性。艺术方面的趣味,有许多是为某阶级所特有的,谐则雅俗共赏,极粗鄙的人喜欢谐,极文雅的人也喜欢谐,虽然他们所喜欢的谐不尽相同。在一个集会中,大家正襟危坐,每个人俨然不可侵犯,彼此之间无形中有一层隔阂,但是到了谐趣发动时,这一层隔阂便涣然冰释,大家在谑浪笑傲中忘形尔我。尽善尽美的人物不能成为谐的对象,穷凶极恶的人物也不能成为谐的对象。引起谐趣的大半介乎二者之间,多少有些缺陷而这种缺陷又不致引起深恶痛绝,最常见的是容貌的丑拙。民俗歌谣中嘲笑麻子、瞎子、聋子、驼子等的最多,嘲笑容貌丑陋的风气自古就很盛行了。品格方面的亏缺也常为笑柄,如一首民歌:“门前歇仔高头马,弗是亲来也是亲;门前挂仔白席巾,嫡亲娘舅当仔陌头人。”寥寥数语,把中国民族性大缺点——刻薄势利写得十分脱皮露骨。除这两种之外,人事的乖讹也是谐的对象,例如:“灶下养,中郎将。烂羊胃,骑都尉。烂羊头,关内侯。”(《后汉书?刘玄传》)事情出乎常理之外,可恨亦复可笑。谐都有讥刺的意味,不过讥刺不一定就是谐。例如《诗经?伐檀》中对奴隶主的讥刺:“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这也是讥刺人事的乖讹,不过作者心存怨望,直率吐出,没有一点开玩笑的意味,就不能算是谐。从几方面看,谐都具有两面性。首先,就谐笑者对于所嘲弄对象的感情来说,谐是恶意的而又不尽是恶意的。如果尽是恶意,则是直率的讥刺或咒骂。一个人既拿另一个人开玩笑,对于他就是爱恶参半。恶者恶其丑拙鄙陋,爱者爱其还可以打趣助兴。因为有这一点爱的成分,谐含有几分警告规劝的意味,可以说,凡是谐都是“谑而不虐”。其次,就谐趣情感本身来说,谐是美感的而也不尽是美感的。它是美感的,因为丑拙鄙陋乖讹在成为谐的对象时,就是一种情趣饱和的意象;它不尽是美感的,因为谐的动机都是道德的或实用的,都是从道德的或实用的观点看出人事物态的不圆满,因而表示惊奇和告诫。第三,就谐笑者自己说,他所感到的是快感而也不尽是快感。它是快感,因为丑拙鄙陋能带来一时乐趣。不过可笑的事物究竟是丑拙鄙陋乖讹,是人生中一种缺陷,多少不免引起惋惜的情绪,所以同时伴有不快的感觉。(选自朱光潜《诗与谐隐》)1.下列对于“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谐是喜剧的雏形,它带有讥刺的意味,能使人们在谐笑中认清被讥刺对象的丑陋而对其深恶痛绝。B.和其他艺术方面的趣味相比较,谐极富于社会性:极粗鄙的人喜欢谐,极文雅的人也喜欢谐。C.容貌的丑拙、品格方面的亏缺、人事的乖讹等都会成为谐的对象。其中,容貌的丑拙最为常见。D.“谐”就是“说笑话”,开玩笑。如果人们心存怨望,直率吐出,没有一点开玩笑的意味,就不能算是谐。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在古代社会,优往往是一个重要的官职,优以谐为职业,汉初的东方朔、枚乘、司马相如都曾经是优。B.谐趣是最原始的普遍的美感活动,其作用是多方面的,如人们正襟危坐而形成隔阂时,它能消除隔阂,活跃气氛。C.《诗经?伐檀》中对奴隶主的讥刺不属于谐,因为它所讥刺的对象奴隶主穷凶极恶,不符合谐的对象的特点。D.谐的动机都是道德的或是实用的,都是从道德的或实用的观点看出人事物态的不圆满,因此谐不完全是美感的。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游戏态度,把人事和物态的丑拙鄙陋和乖讹当作一种有趣的意象去欣赏,这就是谐趣。B.一个人如果尽善尽美而没有缺陷,就失去引起谐趣的基础,也就不可能成为人们谐的对象。C.品格方面有亏缺的人常常成为谐的对象,在这方面,人们最喜欢通过民歌这种形式进行嘲弄。D.谐在给人们带来快感的同时又带来不快,因为嘲弄的对象带有人生中的一种缺陷,不免引起惋惜情绪。参考答案:1.A

2.C

3.C【1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理解文中概念的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阐释的细微差别,题中A项,“对其深恶痛绝”错,据原文可知,谐的对象是“多少有些缺陷而这种缺陷又不致引起深恶痛绝”的。点睛:考核概念的题目的命题点注意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注意的错误主要是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曲解文意、答非所问等类型。命题的方式经常是对文中相关概念的要点进行组合,或对文中的句子进行转换,或是改变文中句子之间的关系。【2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题干问的是“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C项,因果关系错,据原文可知,《诗经?伐檀》中对奴隶主的讥刺不属于谐,是因为作者心存怨望,直率吐出,没有一点开玩笑的意味。【3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C项,“最喜欢通过民歌这种形式进行嘲弄”无中生有,原文只是举了一首民歌的例子而已。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盛庸,不知何许人。洪武中,累官至都指挥。建文初,以参将从耿炳文伐燕。李景隆代炳文,遂隶景隆麾下。二年四月,景隆败于白沟河,走济南。燕师随至,景隆复南走。庸与参政铁铉悉力固守,燕师攻围三月不克。庸、铉乘夜出兵掩击,燕众大败,解围去。乘胜复德州。九月,论功封历城侯,禄千石。寻命为平燕将军,充总兵官。时吴杰、平安守定州,庸驻德州,徐凯屯沧州,为犄角。是冬,燕兵袭沧州,破,擒凯。掠其辎重,进薄济宁。庸引兵屯东昌以邀之,背城而阵。燕王帅兵直前薄庸军左翼,不动。复冲中坚,庸开阵纵王入,围之数重。燕将硃能帅番骑来救,王乘间突围出。而燕军为火器所伤甚众,大将张玉死于阵。王独以百骑殿,退至馆陶。庸檄吴杰、平安自真定遮燕归路。明年正月,杰、平安战深不利,燕师始得归。是役也,燕精锐丧失几尽,庸军声大振,帝为享庙告捷。三月,燕兵复南出保定。庸营夹河。王将轻骑来觇,掠阵而过。庸遣千骑追之,为燕兵射却。及战,庸军列盾以进。王令步卒先攻,骑兵乘间驰入。庸麾军力战,斩其将谭渊。而硃能、张武等帅众殊死斗。王以劲骑贯阵与能合。庸部骁将庄得、皁旗张等俱战死。是日,燕军几败。明日复战,燕军东北,庸军西南,自辰至未,互胜负。两军皆疲,将士各坐息。复起战,忽东北风大起,飞尘蔽天。燕兵乘风大呼,左右横击。庸大败走还德州,自是气沮。已而燕将李远焚粮艘于沛县,庸军遂乏饷。明年,灵璧战败,平安等被执。庸独引军而南,列战舰淮南岸。燕将邱福等潜济,出庸后。庸不能支,退为守江计。燕兵渡淮,由盱眙陷扬州。庸御战于六合及浦子口,皆失利,都督陈瑄帅舟师降燕,燕兵遂渡江。庸仓卒聚海艘出高资港迎战,复败,军益溃散。成祖入京师,庸以余众降,即命守淮安。《明史·列传第三十二》5.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遂隶景隆麾下 隶:隶属

B.燕王帅兵直前薄庸军左翼 薄:靠近,接近C.庸麾军力战,

麾:旗帜

D.燕将邱福等潜济,

潜:秘密地6.下列各组语句中,直接表述盛庸勇猛善战的一组是(3分)

)①庸、铉乘夜出兵掩击,燕众大败,解围去。

②庸部骁将庄得、皁旗张等俱战死。③庸麾军力战,斩其将谭渊。

④庸军西南,自辰至未,互胜负。两军皆疲⑤庸不能支,退为守江计

⑥庸檄吴杰、平安自真定遮燕归路。A.②④⑥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①③⑥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建文二年七月,盛庸在夜间出兵击败燕军,乘胜收复德州,后来,盛庸战败,又退守德州。B.在东昌之战中,燕王孤军冒进,被盛庸围困,幸好大将硃能、张玉带兵营救,燕王才脱困。C.保定战斗的失利的原因是突然刮起的大风,让燕军有了可乘之机,直接导致盛庸军队的全线溃败。D.燕军渡过淮河后,盛庸屡战屡败,直到成祖入南京,盛庸才带着残部投降。8.翻译文中划线句。(10分)(1)庸引兵屯东昌以邀之,背城而阵。(3分)

(2)燕兵乘风大呼,左右横击。庸大败走还德州。(3分)

(3)庸仓卒聚海艘出高资港迎战,复败,军益溃散。(4分)

【明确】

参考答案:【译文】盛庸,不知道他是那里人.洪武年间,多次升官,官至都指挥.建文初年,以参将的身份随从耿炳文攻伐燕.后来李景隆取代耿炳文攻燕,于是他就隶属在李景隆的麾下.建文二年四月,李景隆在白河沟兵败,逃到济南.燕军随后杀到,李景隆再次向南方逃跑,盛庸与参政铁铉全力固守,燕军围困攻打了三个月都没有攻克.盛庸和铁铉乘夜出兵袭击,燕军大败,解除了围困.又乘胜收复德州。九月,论功行赏,被封为历城侯,俸禄千石。不久被任命为平燕将军,充总兵官。这时,吴杰、平安守定州,盛庸驻守德州,徐凯屯守沧州,为犄角之势。这年冬天,燕兵袭击沧州,攻破城池,生擒徐凯.掠夺了他的辎重,接着进逼济宁。盛庸带兵驻扎在东昌以应战,背着城池列阵迎击燕军。燕王带兵径自接近盛庸军队的左翼,没有攻克。有命令燕军冲击盛庸军队中军,盛庸打开阵门任由燕王进入,盛庸把燕王围了好几层。燕将硃能带领番骑来救,燕王乘机突围逃出。而被火器击伤的燕军很多,大将张玉在阵中被击毙。燕王惟独带百骑殿后,退守到馆陶。盛庸传书要吴杰、平安在真定拦住燕军的归路。第二年正月,吴杰、平安攻战深州没有得手,燕师才得回师。在这次战斗中,燕军的精锐丧失殆尽,盛庸的军队声威大振,建文帝为他在庙告捷。三月,燕兵再次向南出兵进军保定。盛庸驻守夹河。燕王带领轻骑来观战,掠阵而过。庸派遣千骑追击燕王,被燕兵射杀退却。战斗开始,盛庸让军队拿者盾牌列队前进。燕王命令步兵先出击,骑兵乘机奔驰而入。盛庸指挥军队全力死战,斩杀了敌方的大将谭渊。硃能、张武等帅众殊死战斗。燕王以强劲的骑兵入阵与硃能会合。盛庸部下的骁将庄得、皁旗张等都战死。这一日,燕军几乎落败。明日又战,燕军在东北,庸军在西南,从辰时到未时,各有胜负。两军都很疲惫,将士都坐在地上休息。又起兵起再战,忽然东北风大起,飞尘蔽天。燕兵乘着风势大呼,左右横击。盛庸大败退回到德州,从这次以后士气不振。不久燕将李远在沛县焚烧了运送粮草的船,庸军就缺乏粮草。第二年,在灵璧战败,平安等被俘虏。盛庸独自带兵向南,在淮南岸列舰迎战。燕将邱福等人潜暗中度过淮河,出现在盛庸的后方。盛庸独力难支,使用退守长江的计策。燕兵渡过淮河,从盱眙攻陷扬州。盛庸在六合和浦子口迎战,都失利了,都督陈瑄带领水军投降燕军,燕兵就渡过长江。庸短时间内召集海船从高资港出发迎战,又战败,军心溃乱涣散。成祖入京师,盛庸带着残部投降,成祖让他守淮安。

略5.阅读《明史·周顺昌传》选段,完成下列题目(每题2分,共8分)顺昌好为德于乡。有冤抑及郡中大利害,辄为所司陈说,以故士民德顺昌甚。及闻逮者至,众咸愤怒,号冤者塞道。至开读日,不期而集者数万人,咸执香为周吏部乞命。诸生文震亨、杨廷枢、王节、刘羽翰等前谒一鹭及巡按御史徐吉,请以民情上闻。旗尉厉声骂曰:“东厂逮人,鼠辈敢尔!”大呼:“囚安在?”手掷锒铛于地,声琅然。众益愤,曰:“始吾以为天子命,乃东厂耶!”蜂拥大呼,势如山崩。旗尉东西窜,众纵横殴击,毙一人,余负重伤,逾垣走。一鹭飞章告变。东厂刺事者言吴人尽反,谋断水道,劫漕舟。忠贤大惧。已而一鹭言缚得倡乱者颜佩韦、马杰、沈扬、杨念如、周文元等,乱已定,忠贤乃安。然自是缇骑不出国门矣。

(选自《明史·周顺昌传》)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辄为所司陈说

辄:总是

B.及闻逮者至,众咸愤怒

咸:全都C.不期而集者数万人

期:希望

D.余负重伤,逾垣走

逾:翻越11.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顺昌好为德于乡

①大呼:“囚安在?”

②以故士民德顺昌甚

②乱已定,忠贤乃安A.两个“德”字相同,两个“安”字不同B.两个“德”字相同,两个“安”字也相同C.两个“德”字不同,两个“安”字相同D.两个“德”字不同,两个“安”字也不同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辄为所司陈说

所司:主管事务的官吏B.手掷锒铛于地

锒铛:捆绑犯人的绳索C.蜂拥大呼,势如山崩

蜂拥:像蜂群似的拥挤着D.东厂刺事者言吴人尽反

刺事者:侦探情况的人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A.有冤抑及郡中大利害

B.始吾以为天子命C.旗尉东西窜,众纵横殴击

D.然自是缇骑不出国门矣14.翻译两个文言语段中的划线句(13分)(1)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4分)(2)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重于社稷也。(3分)(3)及闻逮者至,众咸愤怒,号冤者塞道。(3分)(4)东厂刺事者言吴人尽反,谋断水道,劫漕舟。(3分)参考答案:6.阅读下列语段,完成3-9题(共25分)甘罗者,甘茂孙也。茂既死后,甘罗年十二,事秦相文信侯吕不韦。秦始皇帝使刚成君蔡泽于燕,三年而燕王喜使太子丹入质于秦,秦使张唐往相燕,欲与燕共伐赵,以广河间之地。张唐谓文信侯曰:"臣尝为文信侯伐赵,赵怨臣,曰:'得者,与百里地'。今之燕,必经赵,臣不可以行。"文信侯不快,未有以强也。

甘罗曰:"君侯何不快之甚也?"文信侯曰:"吾令刚成君蔡泽事燕三年,燕太子丹已入质矣。吾自请张卿相燕而不肯行"。甘罗曰:"臣请行之。"文信侯叱曰:"去!我身自请之而不肯,汝焉能行之?"甘罗曰:"大项橐生七岁为孔子师,今臣生十二岁于兹矣,君其试臣,何遽叱乎?"于是甘罗见张卿曰:"卿之功孰与武安君?"卿曰:"武安君南挫强楚,北威燕、赵,战胜攻取,破城堕邑,不知其数,臣之功不如也。"甘罗曰:"应侯之用于秦也,孰与文信侯专?"张卿曰:"应侯不如文信侯专。"甘罗曰:"卿明知其不如文信侯专欤?"曰:"知之。"甘罗曰:"应侯欲攻赵,武安君难之,去咸阳七里而立死于杜邮。今文信侯自请卿相燕而不肯行,臣不知卿所死处矣。"张唐曰:"请因孺子行。"令装治行。

行有日,甘罗谓文信侯曰:"借臣车五乘,请为张唐先报赵。"文信侯乃入,言之于始皇。始皇召见,使甘罗于赵,赵襄王郊迎甘罗,甘罗说赵王曰:"王闻燕太子丹入质秦欤?"曰:"闻之。"曰:"闻张唐相燕欤?"曰:"闻之。""燕太子丹入秦者,燕不欺秦也。张唐相燕者,秦不欺燕也,燕、秦不相欺者,伐赵,危也。燕秦不相欺无异故,欲攻赵而广河间。王不如赍臣五城以广河间,请归燕太子,与强赵攻弱燕。"赵王立自割五城以广河间。秦归燕太子。赵攻燕,得上谷三十城,令秦有十一。甘罗还报秦,乃封甘罗以为上卿。复以始甘茂田宅赐之。(节选自《史记·甘茂列传》)2、对下列句子划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卿明知其不如文信侯专欤

明知:确实知道B.令装治行

治行:准备出发C.行有日,甘罗请文信侯曰

有日:有一天D.王不如赍臣五城以广河间

赍:割让3、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A、①臣尝为文信侯伐赵

②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B、①复以始甘茂田宅赐之

②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C、①三年而燕王喜使太子丹入质于秦②以勇气闻于诸侯D、①今之燕,必经赵,臣不可以行。②我见相如,必辱之。4、下列各句划横线词语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例句:秦归燕太子A、舍相如广成传

B、卒廷见相如

C、宁许以负秦曲

D、且庸人尚羞之5、下列特殊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例句:应侯之用于秦也,孰与文信侯专?A、甘罗者,甘茂孙也。B、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C、求人可使报秦者

D、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6、以下六句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封甘罗为上卿"原因的一组是(

)(3分)①臣请行之君其试臣

②始皇召见使甘罗于赵③赵攻燕,得上谷三十城,令秦有十一

④请因孺子行令装治行⑤臣不知卿所死处矣

⑥赵王立自割五城以广河间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②④⑤

D.②③⑥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组是(

)

(3分)A.当时,秦国派蔡泽出使燕国,燕国派太子到秦国做人质,秦国又准备派张唐去燕国做丞相,这样,秦燕两国和好,使赵国处于燕秦两国夹攻的危险之中。B.要张唐去燕国做丞相,张唐不肯出发,是因为他害怕对他有怨恨的赵国不会放过他,就连吕不韦亲自劝说也不肯答应,张唐处在十分危险的境地。C.甘罗劝说张唐,引导张唐将历史教训与现实情况进行比较,使张唐惊醒过来。为了秦燕联盟,他立即同意出使燕国,甘罗帮助张唐摆脱险境,显示了甘罗是一个智谋出众的人才。

D.甘罗出使赵国,游说赵王,三言两语就说服赵国割地给秦国,拆散了秦燕联盟,并唆使赵国去攻打燕国,让秦国从中渔利,甘罗帮赵国脱离了秦燕夹攻的危险,进一步显示了甘罗纵横游说,善于谋划的才干。

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1)卿之功孰与武安君(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燕秦不相欺无异故,欲攻赵而广河间。(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2分)

参考答案: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7.《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离开宁静和谐的家去做了“揽工汉”,这令父亲孙玉厚不解,也令哥哥孙少安迷惑,他们想不明白少平为什么要出去“受罪”。你能理解少平这一选择吗?请结合原著中的相关情节谈谈你的认识。参考答案:孙少平生在农村,如果说当初的艰苦求学是为了走出农村,寻找出路,这是可以成立的。而后期,随着年龄的渐增,他已不再只是寻求出路,而是开始构建较理想的生活。同步建设的,更深层次的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小说中并没有让他过上舒适安逸的生活,而是给他安排了丰富跌宕的情感经历,浓墨重彩写少年的心路历程。在最后的抉择中,少平选择回到大牙湾煤矿与那对孤儿寡母互相照顾,不能不说包含了对理想自我的取向。正因为执著,他才一路走得那么激动人心,每做一件事都能引起读者得热切关注。小说流露出的那么一股昂然向上的精神,在少平的性格中充分地体现。没有这一性格的明确性,大概难以写出少平如何挨饿上课,如何奋斗,如何扛起责任走过那么多的沟沟坎坎!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平凡的世界》这本书内容的把握。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你能理解少平这一选择吗”“结合原著中的相关情节谈谈你的认识”,从题干来看,少平的选择是“离开宁静和谐的家去做了‘揽工汉’”;然后结合孙少平的身份、做法以及这些做法背后折射出的梦想来分析。从文中来看,孙少平是以进取和挑战的姿态面对生活,他是一个“新人”,他的追求是“梦”,是理想,是未来,他不仅仅满足于物质的充足,更向往精神的充实。他跻身于现代文化的城市,不仅是追求物质生活,更是追求精神价值的实现—自我价值的实现。从孙少平的身上就折射出了中国农村青年的不幸就在于“出身农门,不甘于农门”,不屈从于不平衡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分配和不公正性的农村政策禁锢了农村青年的发展。这实质是国家制度的悲哀。但孙少平没有割弃传统文化的滋养,更多地接受了外面的世界,现代意识和文化观念!他充满梦想和冒险地走向现代文明。在他身上处处洋溢着新的时代精神。8.下面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介绍性的文字,要求内容完整,表达准确,语言连贯。参考答案:答案示例一: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各要素互联互补,整体发挥作用。答案示例二: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文化基础包括人文底蕴、科学精神,自主发展包括学会学习、健康生活,社会参与包括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各要素互联互补,整体发挥作用。【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运用能力。本题是图文转化的题目,解答本题前首先要正确分析图表中所列内容的相互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分析出有关材料的内在联系,再按题目要求归纳概括。本图主要由圆组成,圆心是“全面发展的人”,外圆分为三部分,一是文化基础,二是社会参与,三是自主发展,三部分构成”人的全面发展“;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由文化基础、社会参与和自主发展三部分构成,综合素质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学会学习和健康生活六部分构成;根据对图标的观察可概括图表内容,得出答案。9.下面是某报社一则征稿启事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重点围绕“敬老爱老助老”的大主题,写真事,记真情,抒实感,通过讲述老年人日常生活中奇怪搞笑的事情来表现当下我们这里老年人健康积极的生活状态,也可围绕当下老龄工作、老龄问题、老年法宣传来聊聊自己的思考及建议,还可写点孝敬爸妈、关爱老人的新人新事,以及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为老年人办实事的先进事迹。参考答案:①“奇怪搞笑的事情”改为“趣闻轶事”;②“我们这里”改为“本地区”;③“聊聊”改为“表达”;④“爸妈”改为“父母”;⑤“写点”改为“记叙”。【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能力。语言得体有问题得体和语体得体,问题得体主要是要符合特殊问题的特殊要求,语体得体要注意讲话者的身份、环境、尊卑、主客以及“谦辞”和“敬辞”的运用,本题主要考核的是语体的得体。本题,题干已经指出语段是“某报社一则征稿启事初稿的片段”,且“其中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要求“找出并作修改”。仔细阅读这则征稿启事初稿的片段,可发现征稿启事“奇怪搞笑的事情”“我们这里”“聊聊”“爸妈”“写点”均为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