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生产理论及成本理论_第1页
第五章生产理论及成本理论_第2页
第五章生产理论及成本理论_第3页
第五章生产理论及成本理论_第4页
第五章生产理论及成本理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

生产理论与成本理论

学习目标1、了解企业是什么?什么样的决策才是企业的最优经营决策?2、理解总产量、边际产量、平均产量的含义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3、了解可变要素投入的合理区域、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和规模经济。4、理解边际收益递减规律。5、解释机会成本与会计成本的不同、经济利润与会计利润的不同。6、掌握总收益、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的关系。第四章生产理论与成本理论厂商理论的基本命题是:生产者用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的产量.它包括两部分内容:

(1)从实物角度分析生产要素投入量和产出量之间的物质技术关系,称作生产理论;(2)从价值及货币形态角度分析对应产量变动所消耗的一定数量的生产要素的变动情况,称作成本理论.

第四章生产理论与成本理论

第一节 生产理论第二节 成本理论第三节收益

第一节生产理论

一、厂商组织

二、生产函数

三、短期和长期一、生产和生产函数

1、企业的含义及类型厂商或企业[Firm]:是为达到一定目的而从事商品生产或服务的单个经济决策单位。按所有者的多少和所负责任的大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组织形式:(1)个人企业:单个人独资经营的厂商组织。(2)合伙制企业:两人以上合资经营的厂商。(3)公司制企业:按公司法建立和经营的具有法人资格的厂商组织。三种企业组织形式的比较企业类型优点缺点单人业主制容易建立决策过程简单只交个人所得税决策不受约束所有者承担无限责任企业随所有者的死亡而结束合伙制容易建立决策多样化合伙人退出仍可存在只交个人所得税形成统一意见困难所有者承担无限责任合伙人退出引起资本短缺公司制所有者承担有限责任筹资容易管理不受所有者能力限制永远存在管理体系复杂、决策缓慢要交公司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生产者行为准则——运用有限的资本,通过生产经营活动以取得最大的利润。2.生产和生产要素

生产是对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组合以制成产品的行为。

利润=总收入(产出量与其价格之积)-总成本(使用的生产要素数量与其价格之积)生产要素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资源:即劳动、资本、土地与企业家才能。

3、短期和长期

(1)短期和长期。经济学中,短期和长期的划分并非按照具体的时间长短,而是以生产者能否变动全部的要素投入数量作为标准。

短期(shoutrun)指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投入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投入数量是固定不变的时间周期。

长期(longrun)指生产者可以根据环境的变化调整全部生产要素投入数量,对生产进行调整的时间周期。(2)不变投入和可变投入。在短期和长期划分的基础上,相应地把投入要素分为不变投入和可变投入。

不变投入又称为固定投入,是指在所考察的时期内其数量不能改变的投入要素。不管产量如何变动,不变投入的数量都是固定的。

例如厂房、机器设备、土地等。

可变投入是指在所考察的时期内其数量可以改变的投入要素。如当产量变化时,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直接生产工人、原材料、燃料等。4、生产函数(ProductionFunction)(1)什么是什产函数?

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以Q代表总产量,L、K、N、E分别代表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则生产函数的一般形式为:

Q=f(L、K、N、E)

在分析生产要素与产量的关系时,一般地,以土地为代表的自然资源是既定的,企业家才能难以估算。因此,生产函数又可以简化为:

Q=f(L、K)它表明,在一定技术水平下,生产Q的产量,需要一定数量劳动与资本的组合。同样地,在劳动与资本的数量与组合为已知时,也就可以推算出最大的产量。(2)短期生产函数和长期生产函数短期生产函数(一种可变要素的合理投入)Q=f(L、K0)Q=f(L0、K)长期生产函数(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Q=f(L、K)

长期生产函数的主要问题是调整生产规模已达到产量最大和成本最低。生产函数企业产出生产函数:投入要素与产出的关系式Q=f(L、K、N、E)黑箱自然资源资本劳动企业家才能产量Q投入要素投入二、短期生产函数(一)总产量、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二)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三)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域(一)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1、定义:

总产量(TotalProduct,TPL):指与一定的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相对应的最大产量。

公式:TPL=f(L)

(2)平均产量(AverageProduct,APL

):是指平均每一单位可变要素劳动投入量所生产的产量。公式:

(3)边际产量(MarginalProduct,MP):是指增加一单位可变要素投入量所增加的总产量。公式:

当增量趋于零时,MP是TP的导数根据以上的定义和公式,可以看出,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都是随劳动要素投入量的变动而变动。在短期生产函数中,产量与可变要素投入量之间的这种关系,可以用下面的案例及表来说明:案例用3台机床加工转盘,开始只用1名工人,由于既要操作机床,又要作必要的辅助工作,使机床效率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日产量只有6件。当增加一个工人后,有1人做辅助工作,另外1人能够把大部分时间放在操作机床上,日产量增加至17件,人均8.5件,边际产量为11件。再增加1个工人后,就能够2人操作2台机床,另外1人做辅助工作,日产量增加到31件,人均10.3件,边际产量为14件,再增加1个工人,就能够3人操作3台机床,充分发挥了3台设备的效率,日产量增加到46件,人均11.5件,边际产量15件,总产量以递增的速度增加。当增加到5人时,由于第5人没有具体的分工,看哪个环节紧张就到哪儿帮忙,总产量虽然增加至60件,但边际产量却下降了。当增加到第6个人时,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相等,平均产量达到最大,总厂量继续上升。此后,随着劳动力不断增加,不但剩余时间越来越多,而且因为工人互相干扰,废品率也上升,结果平均产量不断下降,边际产量下降更快。直到总劳动力为9人时,总产量达到最大,边际产量降为0,总产量以递减的速度增加。当继续增加劳动力,便出现人浮于事、互相扯皮的现象,废品率进一步增加,导致边际产量为负,平均产量继续下降,总产量也开始下降。资本投入量(K)劳动投入量(L)总产量(TPP)边际产量(MPP)平均产量(APP)10166610217118.5103311410.3104461511.510560141210672121210781911.510886510.81098609.6101080-68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都是先递增后递减MP与TP之间关系:MP>0,TP↑MP=0,TP最大MP<0,TP↓

MP与AP之间关系:当MP>AP,AP↑当MP<AP,AP↓MP=AP,AP最高,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AP曲线的最高点

如果连续增加生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大时,边际产量曲线与横轴相交QLTPAPEL2GMPOL3L1FABMP、AP和TP的关系TP,AP,MP都是倒U型曲线;TPMPAP当MP=0时,TP达到最大值[证明]一阶条件TP=f(L),MP=令=0,即MP=0。∴当MP=0时,TPL达到极值。二阶条件:=∵边际产量递减,∴<0∴当MP=0时,TP达到极大值。

dTPdL

dTPdLd²TPdL²dMPdLdMPdL当MP=AP时,AP达到最大值[证明]

一阶条件:TP=f(L),AP=,MP=令=0,====0即:MP—AP=0MP=AP∴当MP=AP时,AP达到极值。TPLdTPdLdAPdLdAPdLL•dTP/dL—TPL²L•MP—L•APL²MP—APL二阶条件:dAPdLMP—APL==MPLAPL–d²APdL²L•dMP/dL–MPL²L•dAP/dL–APL²-=L•dMP/dL–MPL²(MP–AP)–APL²-=∵在极值点:MP=AP;L>0;边际产量递减。∴∴当MP=AP时,AP达到极大值。L•dMP/dL–2(MP–AP)L²=d²APdL²=dMP/dLL(二)边际收益递减规律(LawofDiminishingReturn)

1、含义: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当把一种可变的生产要素投入到一种或几种不变的生产要素中时,最初这种生产要素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当它的增加超过一定的限度时,增加的产量将要递减,最终还会使产量绝对的减少。这一规律是前述消费选择理论中边际效用递减法则在生产理论中的应用,或其转化形态。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原因生产中,可变要素与不变要素之间在数量上都存在一个最佳配合比例。即最佳技术系数开始时,由于可变要素投入量小于最佳配合比例所需数量,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逐渐增加,越来越接近最佳配合比例。边际产量是呈递增的趋势。当达到最佳配合比例后,再增加可变要素的投入,可变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就是呈递减趋势。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3阶段APEQLTPL2ⅠⅡⅢGMPOL3L1FAB一种生产要素增加所引起的产量变动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边际产量递增总产量增加第三阶段:边际产量为负总产量开始减少第二阶段:边际产量递减总产量增加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3阶段有点区别:MP和AP最高点托马斯·马尔萨斯(1766~1834):英国经济学家,1805年任黑利伯里学院历史和政治经济学教授,1819年马尔萨斯当选为皇家学会会员。马尔萨斯是人口理论的创立者。马尔萨斯预言:由于土地报酬递减限制了农产品数量,而人口又在不断地增长,因此最终会有人挨饿、出现饥荒。数据显示食品增长超过人口增长。技术已经导致了产品过剩和价格下降马尔萨斯没有考虑到技术的潜在影响,即食品供给增长速度会超过需求增长速度。马尔萨斯预言的失败(三)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域L不足K不足合理区域QTPAPEL2ⅠⅡⅢGMPOL3L1FAB第一个阶段,(MP>AP阶段)平均产出递增,生产规模效益的表现;第二个阶段,(AP>MP≥0阶段),平均产出递减,总产出增速放慢;

第三个阶段(AP>MP,且MP<0阶段),边际产出为负,总产出绝对下降。根据三种产量和要素投入量之间的关系,产品的生产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EMP<0TPQMP>APAPMP<APAP进一步图示LTPAPL2ⅠⅡⅢGMPOL3L1FABMP=APAP最大MP=0TP最大一种生产要素(劳动)的合理投入区域

生产的三个阶段及生产的合理区域在图4-1中,以AP曲线的最高点为界,及以MP=0为界,将要素投入量L的范围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MPL>APL,即APL呈递增的阶段。总产量增加。第二阶段:

APL

>MPL>0,即APL呈递减的阶段。总产量增加。第三阶段:MPL

<0时,TPL呈递减的阶段。一种生产要素(劳动)的合理投入区域

第Ⅰ阶段,产量曲线的特征为:劳动的平均产量始终是上升的,且达到最大值;劳动的边际产量上升达最大值,然后,开始下降,且劳动的边际产量始终大于劳动的平均产量;劳动的总产量始终是增加的.这说明:在这一阶段,不变要素资本的投入量相对过多,生产者增加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是有利的.或者说,生产者只要增加可变要素的劳动的投入量,就可以较大幅度地增加总产量.因此,任何理性的生产者都不会在这一阶段停止生产,而是连续增加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以增加总产量,并将生产扩大到第Ⅱ阶段.第Ⅱ阶段:可变生产要素的平均产量下降,边际产量呈下降至零之时,但仍为正值;总产量仍在增加,并达到最大值。此时,生产者增加可变要素的投入量是还有利的。第Ⅲ阶段: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转为负值,总产量随着劳动投入的增加而下降。从图形中可以看出:生产者减少可变要素的投入量才是有利的。由此可见,任何理性的生产者既不会将生产停留在第Ⅰ阶段,也不会将生产扩张到第Ⅲ阶段,所以,生产只能在第Ⅱ阶段进行.

在生产的第Ⅱ阶段,生产者可以得到由第Ⅰ阶段增加可变要素投入所带来的全部好处,又可以避免将可变要素投入增加到第Ⅲ阶段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因此,第Ⅱ阶段是生产者进行短期生产的决策区.在第Ⅱ阶段的起点处,劳动的平均产量曲线和劳动的边际产量曲线相交,即劳动的平均产量达最高点.在第Ⅱ阶段的终点处,劳动的边际产量曲线与水平轴相交,即劳动的边际产量等于零.为什么三个和尚就没水喝了呢?案例:三季稻不如两季稻1958年“大跃进”是一个不讲理性的年代,时髦的口号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于是一些地方把传统的两季稻改为三季稻。结果总产量反而减少了。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这是因为违背了一个最基本的经济规律:边际产量递减规律。两季稻是农民长期生产经验的总结,它行之有效,说明在传统农业技术下,固定生产要素已经得到了充分利用。改为三季稻之后,土地过度利用引起肥力下降,设备、肥料、水利资源等由两次使用改为三次使用,每次使用的数量不足。这样,三季稻的总产量就低于两季稻了。群众总结的经验是“三三见九,不如二五一十”。三、长期生产函数

(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一)等产量线(二)边际技术替代率(三)等成本线(四)最优要素组合(五)生产的规模报酬三、长期生产函数

两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1、两种可变投入的生产函数长期中,所有的要素都是可变的。通常以两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来研究长期生产问题。Q=f(L、K)两种可变投入下,如何使要素投入量达到最优组合,以使生产一定产量下的成本最小,或使用一定成本时的产量最大?(一)等产量线IsoquantCurve

1、等产量线的概念

等产量线:等产量曲线是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的轨迹。即两种生产要素的不同数量组合可以带来相等产量的一条曲线。线上任何一点,L、K组合不同,但产量却相同。KLQ0(2)等产量线的特征:第一,等产量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且凸向原点的曲线,斜率为负。表明:实现同样产量,增加一种要素,必须减少另一种要素。

第二,在同一平面图上,可以有无数条等产量线,同一条等产量线代表相同的产量,不同的等产量线代表不同的产量水平。第三,在同一平面图上,任意两条等产量线不会相交。资本与劳动配合使用的等产量表组合方式资本量(K)劳动量(L)产量A61100B32100C23100D16100dcbaLKO12361236I横轴OL代表劳动量,纵轴OK代表资本量,Q为等产量线,即线上任何一点所表示的资本与劳动不同数量的组合,都能生产出相等的产量。BAQLK12345120405565752406075859035575901001054658510011011557590105115120DQ2=75Q1=55HBIGQ3=90L1234123455K0CE不同水平等产量线资本与劳动配合使用的等产量表(二)边际技术替代率(MarginalRateofTechnicalSubstitution

MRTS)

含义:在保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增加一单位某种要素的投入量而必须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量。

式中加负号是为了使MRTS为正值,以便于比较。如果要素投入量的变化量为无穷小: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产量曲线该点斜率的绝对值。边际技术替代率可表示为

两种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

在保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增加一单位某种要素的投入量所带来的总产量的增加量必须等于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量所导致的总产量的减少量。即:2、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含义: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越来越少,这称为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所以,等产量曲线凸向原点。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的主要原因:任何一种产品的生产技术都要求各要素投入之间有适当的比例,这意味着要素之间的替代是有限的。 KLQL1AK1BK2L3CK3L4K4D△K△LL2(三)等成本线(IsocostCurve)

含义:等成本线又称企业预算线,它是一条表明在生产者的成本与生产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生产者所能购买的两种生产要素数量的最大组合的线。公式:C=PL·QL+PK·QKKL600300O(四)最优要素组合假定技术条件和两种要素的价格都不变:如果总产量已定,成本最低的组合方式利润最大;如果总成本已定,产量最高的组合方式利润最大。

要素最佳投入组合点就是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线相切的切点。最大产量组合

12351234KL045●●●ABCEQ[15]Q[20]Q[10]C[100]●生产者均衡点既定成本下最大产量的要素最佳组合12351234E45最小成本组合BC●●●Q[15]C[100]C[75]C[125]KL0A生产者均衡点产量既定,成本最小最优要素组合的几何解释

在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的相切之点上,等产量线的斜率正好等于等成本线的斜率。由于等产量曲线的斜率的经济含义是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而等成本线斜率的经济含义是两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之比,所以,生产者均衡或要素最优组合的条件是表示:为了实现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最小成本,厂商应该通过对两要素投入量的不断调整,使得花费在每一种要素上的最后一单位的成本支出所带来的边际产量相等。产量最大组合条件的解释

成本既定:当

时:增L

减K,TP增;增K

减L,TP减。当

时:增L

减K,TP减;增K减L,TP增。当

时:变动投入组合方式TP只会减不会增。成本最小组合条件的解释产量既定:

时:增L

减K,TC减;增K

减L,TC增。当

时:增L

减K,TC增;增K减L,TC减。当

时:变动投入组合方式TC只会增不会减。K1K2K3Q1`Q0Q2M1生产扩展线 是指每个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切点的连线。它是厂商生产要素最佳组合扩大生产的途径。E1E2E3KLM2M30五、生产的规模报酬五、生产的规模报酬规模收益指当所有投入同比例增加时,总产量的反应程度。规模收益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1、规模收益不变:表示所有投入的增加导致产出同样比例的增加。2、规模报酬递增:发生在所有投入的增加导致产出水平以更大比例增加的时候3、规模收益递减:发生在所有投入的均衡增加导致总产出以较小比例增加的时候。(1)规模报酬递增

(increasingreturnstoscale)产量增加的比例>规模(要素)增加的比例。当劳动和资本扩大一个很小的倍数就可以导致产出扩大很大的倍数。投入为两个单位时,产出为100个单位,但生产200单位产量所需的劳动和资本投入分别小于4个单位。Q=100Q=300284Q=200 6LOKR2468规模报酬递增(2)规模报酬不变产量增加比例=规模(要素)增加的比例。劳动和资本投入分别为2个单位时,产出为100个单位;劳动和资本分别为4个单位时,产出为200个单位。Q=100Q=200 Q=300 28462468LOKR规模报酬不变(3)规模报酬递减产量增加比例<规模(要素)增加比例。是一种规模不经济劳动与资本投入为2个单位时,产出为100个单位;当劳动与资本分别投入为4个单位时,产出低于200个单位,投入是原来的两倍,但产出却不及原来的两倍。RLOK2468Q=300 2864Q=200 Q=100规模报酬递减(3)规模经济产生的原因①有规模可以降低成本.一汽与丰田同为15万职工,一汽的产量是40万辆,而丰田则是500万辆,规模差距决定了成本的差距。随着规模的扩大,有形成本会降低,无形成本也会降低,如学习曲线下移。随着产出的增加,单位产品的成本会逐步降低。如轿车在年产10万辆的基础上,产量每增加10%,单车成本可以降低15%左右。这种生产成本随产品产量增加而降低的现象就是规模经济,或称递增的规模效益。我国实施成本领先战略较为成功的企业有格兰仕集团、长虹集团、莲花味精集团和邯郸钢铁集团。其中格兰仕成为我国总成本领先战略的成功典范。②使用更先进的设备和技术。③规模采购和规模销售。如麦当劳的经营。④可以对副产品进行综合利用。(4)规模不经济产生的原因

如果企业规模过小,达不到企业所属行业要求的最低规模,或规模扩大超过了一定限度,产品产量的增加幅度小于生产规模扩大的幅度,甚至产品产量绝对减少,这两种现象都称之为规模不经济。大有大的难处!规模不经济案例一位前通用公司的总裁对通用公司的雪佛莱分公司作了如下评论:雪佛莱是如此的一个庞然大物。以致于你拧一下它的尾巴,另一头几个月也毫无动静。它实在太大了,根本无法真正管理它。可见通用公司的巨大规模成了一种负担;这个企业比福特大三分之一,比克莱斯勒大四倍,比丰田和尼桑加起来还大。与这些国内竞争对手相比,通用公司的成本劣势相当大,长期市场份额不断下降。尽管在现代化设备上投资了上百亿美元,但生产率仍是行业中最低的,单位成本则是最高的。为减少规模不经济,通用公司采取了许多的措施。它与国外较小的竞争对手,如丰田公司建立起合资企业,组建独立的Saturn公司,并给予其五个汽车产品部门(雪佛莱、别克、Pontiac、Oldsmobile、卡迪拉克)在款式、发动机和营销上的更大自主权,以减少决策过程中的管理审批程序。最后,它通过重组成立了小型车集团、中型车集团和高档车集团,试图以此削减成本并更快将新车型引入市场。5、企业在什么时候能实现适度规模呢?适度规模:使两种要素的增加、即生产规模的扩大,正好使收益递增达到最大。根据经验判断:企业规模应该最大的行业是?服装业·钢铁业·饮食业确定适度规模应考虑的主要因素:(1)本行业的技术特点;需要的投资量大的行业,适度规模也就大。(2)市场条件。生产市场需求量大,而且标准化程度高的产品的厂商,适度规模也应该大。

案例:王永庆的成功之路—规模经济台塑集团老板王永庆被称为“主宰台湾的第一大企业家”,“华人经营之神”。作为全球最杰出的企业家之一的王永庆,在国际上可谓家喻户晓。1954年3月,他以50万美元的自有资金起步,在台湾登记设立“台湾塑料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在不足五十年时间内,创造了惊人的“台塑”神话,从而成为台湾极具影响力的人物,被誉为中国经营之神。王永庆的事业是从台塑生产塑胶粒PVC开始的。在王永庆之前,台塑月产塑胶粉仅100吨,在台湾仅销售20吨,成本高,价格降不下来,市场被日本抢去。王永庆接手后,尽管100吨还卖不出去,但仍要实现平均成本最低的适度规模,实现低成本和低价格。1960年台塑达到月产1200吨,实现世界水平的平均成本最低,加上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同时努力降低销售成本,加强内部管理,与国外合作等措施获得成功。王永庆扩大产量、降低成本的做法正是经济学中的规模经济原理。规模经济一例

—韩国的汽车上世纪60年代末韩国汽车工业起步时,国内基本没有需求,但它们的汽车厂一投资建设就是大规模的,所以生产的汽车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到80年代继日本之后打入美国市场,现在已经成为汽车大国。中国的汽车厂很少有达到经济规模的,因此成本居高不下。马胜利的失利1984年,马胜利竞争上岗,担任石家庄造纸厂厂长,凭借出色的经营管理才干,将一个亏损企业变成赢利企业。他在当时采取的很多改革举措为人称道。作为有成就的企业家,名声迅速远扬,成为当时企业改革和企业经营中的明星级人物。生产经营上的初步成功和媒体的大肆宣扬使马胜利的胃口和目标越来越大,后来竟在一年之内先后承包全国9个省市的36个造纸企业(27家为亏损)。由于经营管理水平并没有得到与企业规模相适应的提高,管理上的混乱越来越严重,以致到后来在诸多方面出现了管理失控。企业规模大了,但合格的产品生产规模并没有相应的扩大。企业的平均成本迅速上升。最后,企业走向全面亏损,包括马胜利起家的石家庄造纸厂页不能幸免。马胜利在1994年最终退出经营管理的舞台。第二节成本理论一、成本的含义及分类二、短期成本分析三、长期成本分析一、成本的含义及分类1.会计成本与机会成本成本:是指厂商在生产活动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包括工资、地租、利息和企业家才能)会计成本(accountingcost)(显成本),是指厂商在生产过程中按市场价格直接支付的一切费用,这些费用一般均可以通过会计账目反映出来。机会成本(opportunitycost),是指生产者利用一定的资源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在其他可能的用途中所能够获得的最大收入。2、显成本和隐成本

显成本:是指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由于这些成本在账目上一目了然,所以称为显成本.隐含成本:是指厂商使用自己提供的资源所应该支付的费用。(折旧费、利息、企业所有者薪金)。厂商从事一项经济活动不仅要能够弥补显成本,而且还要能够弥补隐成本。真实成本(生产成本)=显成本+隐成本机会成本二、短期成本分析

(一)短期成本的构成(二)短期成本的特征(三)短期成本函数与短期生产函数(一)短期成本的构成

1、总成本(TC):是厂商在短期内为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耗费的全部成本,其中包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部分。

2、固定成本(FC—FixedCost)是指厂商在短期内为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对不变生产要素所支付的总成本,如厂房和设备的折旧、管理人员的工资等,这种成本不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动,是固定不变的。3、可变成本(VC—VariableCost)是厂商在短期内生产一定的产品对可变生产要素支付的总成本,如原料、燃料的支出和工人工资,变动成本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动。4、边际成本

:厂商在短期内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总成本。(2)短期总成本曲线:

曲线的特征:FC是一常数,是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直线,——表示不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动。VC曲线是一条从原点出发且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表示随产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先以递减的速率增加,后以递增的速率增加。STC曲线的形状与TVC曲线相同,向右上方倾斜。与VC曲线之间的距离即是FC。短期总成本曲线——变动规律COQTVCTFCSTCFC5、平均成本、平均固定成本和平均可变成本AC(AC—AverageCost):厂商在短期内平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需要支付的成本。

AC=TC/QAC分为短期平均固定成本和短期平均可变成本。AC=AFC+AVC

平均固定成本(AFC—AverageFixedCost)厂商在短期内平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固定成本。

AFC=TFC/Q平均变动成本(AVC—AverageVariableCost)是指厂商在短期内平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可变成本。

AVC=TVC/Q(二)短期成本的特征AFC=FC/QAFC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不断降低。因为,一定数量的固定成本分摊到越来越大的产量上,AFC的值就越来越小。AVC=VC/Q平均可变成本AVC变动的规律是,起初随着产量的增加,生产要素的效率逐渐得到发挥,因此平均可变成本减少;但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平均可变成本由于边际产量递减规律而增加。短期平均可变成本曲线AVC是一条先下降而后上升的“U”形曲线SAC=AFC+AVC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是一条先下降而后上升的“U”形曲线.MC的变化规律

短期边际成本的变动取决于可变成本,因为所增加的成本只是可变成本,它的变动规律是:开始时,边际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减少;当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就随产量的增加而增加;

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MC是一条先下降而后上升的“U”形曲线。短期平均成本曲线C0QSACAVCAFCMC2、MC与TC、VC、AVC曲线之间的关系①

MC曲线和AVC曲线、AC曲线都是“U”型的。②AC曲线和MC曲线的关系:U型的AC曲线和MC曲线相交于AC曲线的最低点。相交前MC小于AC,相交后MC大于AC,在交点MC等于AC.且不管是上升还是下降,MC的变动均快于AC的变动。③AVC曲线和MC曲线的关系U型的AVC曲线和MC曲线相交于AVC曲线的最低点。相交前MC小于AVC,相交后MC大于AVC,在交点MC等于AVC.且不管是上升还是下降,MC的变动均快于AVC的变动。

MC曲线先穿过AVC曲线的最低点、后穿过AC曲线的最低点。④AVC曲线最低点对应的产量小于AC曲线最低点对应的产量,且随产量的增加,AC曲线与AVC曲线间的距离越来越近。(三)短期成本函数与短期生产函数1、总成本、总变动成本与总产量:总产量先以递增的速度增加,然后以递减的速度增加;TC和TVC先以递减的速度增加,后以递增的速度增加。2、平均成本、平均变动成本与平均产量:APL先上升,到最高点后再下降,AC、AVC则都先下降,到最高点后再上升,APL达到最高点时,AVC达到最低点。3、边际成本与边际产量边际产量先上升,到达最高点,然后下降,相交于APL曲线最高点。边际成本先下降,到达最低点,然后上升,先后与平均变动成本及平均成本最低点相交。边际产量到最高点时,边际成本达到最低点。三、长期成本分析1、长期总成本:指厂商在长期生产特定产量所花费的成本总量。长期总成本曲线:是STC曲线的包络线。它从短期总成本曲线的下方包络众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