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辽宁省沈阳市第五十八高级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1-2022学年辽宁省沈阳市第五十八高级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1-2022学年辽宁省沈阳市第五十八高级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1-2022学年辽宁省沈阳市第五十八高级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1-2022学年辽宁省沈阳市第五十八高级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辽宁省沈阳市第五十八高级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目前基因工程中不能作为运载体的是A.质粒

B.噬菌体

C.染色体

D.动、植物病毒参考答案:C略2.Ⅰ型、Ⅱ型糖尿病的比较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胰岛素分泌胰岛素受体Ⅰ型糖尿病患者不足正常Ⅱ型糖尿病患者正常不足A.胰岛β细胞以胞吐方式分泌胰岛素

B.胰岛素可抑制肾小管对葡萄糖的吸收C.注射胰岛素对Ⅰ型糖尿病有疗效

D.调整饮食对两种糖尿病都有疗效参考答案:B3.动物细胞融合和植物原生质体融合比较,特殊性表现在

()A.融合的原因

B.融合的优点C.融合的诱导手段

D.融合的过程参考答案:C4.长期使用杀虫剂,家蝇、蚊子出现了抗药性并越来越强,其原因是 A.害虫对杀虫剂进行了定向选择 B.杀虫剂的使用导致害虫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C.杀虫剂对害虫的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 D.害虫对杀虫剂产生了隔离参考答案:C5.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A.环境因素可诱导基因朝某一方向突变B.染色体上部分基因的缺失属于基因突变C.个别碱基对的替换不一定会改变生物性状D.DNA复制和转录的差错都可能导致基因突变参考答案:C本题考查基因突变的知识,要求考生明确基因突变的概念,理解基因突变的特点,进而分析、判断各选项。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环境因素可诱导基因朝各种方向突变,A错误;染色体上部分基因的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B错误;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个别碱基对的替换不一定会改变生物性状,C正确;DNA复制中发生差错会导致基因突变,但转录过程中发生差错不是基因突变,D错误。【点睛】易错知识点拨易错点1误认为“DNA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改变”就是“基因突变”点拨DNA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改变≠基因突变①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不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也可发生碱基对的改变。②有些病毒(如SARS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RNA中碱基的增添、缺失、改变引起病毒性状变异,广义上也称基因突变。易错点2误认为基因突变只发生在分裂“间期”点拨引起基因突变的因素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对DNA的损伤不仅发生在间期,而是在各个时期都有;另外,外部因素还可直接损伤DNA分子或改变碱基序列,并不是通过DNA的复制来改变碱基对,所以基因突变不只发生在间期——细胞不分裂时也可发生基因突变。易错点3将基因突变的结果“产生新基因”与“产生等位基因”混淆,并认为体细胞产生的突变一定“不遗传给后代”点拨不同生物的基因组组成不同,病毒和原核细胞的基因组结构简单,基因数目少,而且一般是单个存在的,不存在等位基因。因此,真核生物基因突变可产生它的等位基因,而原核生物和病毒基因突变产生的是一个新基因。进行有性生殖时体细胞产生的突变不能遗传给后代,但该突变可通过无性繁殖或“组织培养”遗传给后代。易错点4混淆基因重组与基因突变的意义“说词”点拨关注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常考“说词”比较项目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生物变异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生物变异的“重要”来源生物进化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材料为生物进化提供“丰富”的材料生物多样性形成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发生概率很小(常有“罕见”“稀有”“偶尔”等说法)非常大(正常发生或往往发生)易错点5误认为基因突变会使得基因“位置”或“数目”发生改变或错将基因中“碱基对”缺失视作“基因”缺失点拨基因突变仅改变了基因内部结构,产生了新基因,并未改变基因位置,也未改变基因数量——基因中碱基对缺失,只是成为了新基因,即基因犹在,只是“以旧换新”,并非“基因缺失”。6.某岛屿引入外来物种野兔,研究人员调查30年间野兔种群数量的变化,并据此绘制了λ值变化曲线。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第1年至第5年间野兔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B.第5年起野兔种群数量开始下降C.第15年至第20年间野兔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D.第20年至第30年间野兔种群数量增长率为0参考答案:A7.关于下列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A.五种结构广泛地存在于各种细胞内

B.①③④⑤上进行的反应需要②提供能量C.观察活细胞中的④常用健那绿染色

D.①与③间的相互转化能体现生物膜的流动性参考答案:D8.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B.一般情况下,光合作用所利用的光都是可见光C.在暗反应阶段,C3可被[H]还原为C5和糖类D.温度的变化不会影响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参考答案:D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标记法标记水中的氧和二氧化碳中的氧,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A正确。一般情况下,光合作用所利用的光都是可见光,B正确。根据光合作用过程,在暗反应阶段,C3可被[H]还原为C5和糖类,C正确。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需要酶的参与,温度会通过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D错误。【点睛】学生对叶绿体中的色素及色素的吸收光谱理解不清叶绿体中的色素及色素的吸收光谱由图可以看出:(1)叶绿体中的色素只吸收可见光,而对红外光和紫外光等不吸收。(2)叶绿素对红光和蓝紫光的吸收量大,类胡萝卜素对蓝紫光的吸收量大,对其他波段的光并非不吸收,只是吸收量较少。9.已知突触小体释放的某种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可导致突触后膜神经元产生抑制。能正确表示突触后膜接受该种递质后的膜电位状况以及兴奋的传导方向的图示是(

)参考答案:B略10.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一种新型变异病毒,是一种之前从未在人和猪身上出现过的新型流感病毒。下列关于人体对甲流感免疫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抗体只能作用于细胞外的甲流感病毒,不能作用于细胞内的甲流感病毒B.从结构上看与酵母菌相比,甲流感病毒的特征是没有由核膜围成的细胞核,只有拟核C.一旦甲型H1N1流感病毒侵入人体,记忆B细胞就会迅速增殖分化D.效应T细胞能直接作用于甲流感病毒,导致甲流感病毒的裂解死亡参考答案:A略11.科研人员对某海洋食用生物进行研究,得出了与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B点表示种群的增长率最大B.D点表示种群密度最大C.从B点到D点,种内斗争越来越激烈D.D点时进行捕捞最有利于该种群的持续生存参考答案:D12.如图为某蛋白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S—S—”为由两个“—SH”脱氢形成的二硫键,其作用是连接两个相邻肽链。若该蛋白质分子共由m个氨基酸组成,则形成一个该蛋白质分子时生成的水分子数和减少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A.m,18m

B.(m-4),18(m-4)C.(m-3),18(m-3)+4

D.(m-2),18(m-2)+4参考答案:D【分析】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经过脱水缩合形成的,脱去的水分子数=肽键数=氨基酸数-链状的肽链数。据图分析,图示蛋白质中含有两条线形肽链和一条环状肽链,且含有2个二硫键。【详解】根据题意分析,图示蛋白质含有两条线形肽链和一条环状肽链,且含有2个二硫键,由m个氨基酸组成,则形成一个该蛋白质分子时生成的水分子数=m-2个;每形成一个二硫键,脱去2个—H,相对分子质量减少2,因此形成一个该蛋白质时减少的相对分子质量=(m-2)×18+2×2=18(m-2)+4,故选D。【点睛】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的相关计算:(1)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过程中,形成的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氨基酸数目-肽链数;环状肽链中氨基酸的数目=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2)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的过程中,减少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失去的水分子分子量与形成二硫键脱去的H的和。13.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减数分裂包括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

B、所有的生物都可以进行减数分裂

C、减数分裂产生有性生殖细胞

D、减数分裂产生的成熟生殖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减半参考答案:B14.如右图是分泌细胞分泌的某种物质与靶细胞结合的示意图,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泌细胞的分泌物只有通过体液的运输才能到达靶细胞B.分泌细胞的分泌物可能与靶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结合C.如果分泌细胞是下丘脑细胞,则分泌物的靶细胞可能是甲状腺细胞D.如果分泌细胞是甲状腺细胞,垂体细胞也可以成为靶细胞参考答案:C15.下列关于细胞外液的成分和理化特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B.组织液比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C.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来源于钠离子和氯离子D.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参考答案:B16.为验证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原理,某同学按右图进行了实验。其实验结果应为A.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

B.胚芽鞘向左弯曲生长C.胚芽鞘直立生长

D.胚芽鞘不生长参考答案:A17.右图为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各结构及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属于生物膜系统,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B②是所有生物遗传物质的载体C③与蛋白质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D④有利于DNA和mRNA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实现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参考答案:A18.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一种蜣螂专以象粪为食,则该种蜣螂最多能获取大象所同化能量的20% B.当狼捕食兔子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 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非生物环境流入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的能量是循环利用的参考答案:C19.以下关于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A.苏丹III可把脂肪染成橘黄色、健那绿把活的线粒体染成蓝绿色B.在提取叶绿体色素实验中,使用碳酸钙的作用是保护色素避免受破坏C.重铬酸钾在酸性条件下可与二氧化碳反应,由橙色变成灰绿色D.甲基绿把DNA染成绿色,吡罗红把RNA染成红色参考答案:C20.下列信息传递的实例中,不属于物理信息传递的是…A.有些候鸟的迁徙,在夜间是靠天空中的星座来确定方位的B.含羞草在强烈声音的刺激下,就会表现出小叶合拢,叶柄下垂的运动C.鳗鱼、鲑鱼等能按照洋流形成的电流来选择方向和路线D.鼬遇到危险时,由肛门排出有强烈恶臭味的气体,起到报警和防御的功能参考答案:D21.人们将苏云金芽孢杆菌中的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中培育成为抗虫棉,这个过程中所利用的主要原理是()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基因工程 D.染色体变异参考答案:B【考点】Q2: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分析】我国科学家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并成功表达,培育出了抗虫棉.【解答】解:将苏云金芽孢杆菌中的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中培育成为抗虫棉,育种方法是基因工程,原理是基因工程.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原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22.下列是生长素发现实验各阶段科学家的实验过程及结论,有关组合正确的是

科学家实验过程实验结论①达尔文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②鲍森·詹森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通过琼脂片向下传递③拜尔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原因是尖端产生的刺激在下部分布不均匀④温特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刺激是一种化学物质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参考答案:C23.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A.血糖浓度

B.尿液浓度

C.体内温度

D.细胞外液渗透压参考答案:B24.参考答案:B25.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白质的合成与运输参考答案:A26.羊的毛色白色对黑色为显性,两只杂合白羊为亲本,接连生下了3只小羊是白羊,若他们再生第4只小羊,其毛色(

)A、一定是白色的

B、是白色的可能性大

C、一定是黑色的

D、是黑色的可能性大参考答案:B27.下表是关于四种生物的能源、C源、N源、代谢类型的描述,其中描述正确的一组是()

硝化细菌乳酸菌根瘤菌衣藻能源氧化分解乳酸固氮利用光能C源CO2糖类糖类CO2N源NH3N2N2硝酸盐代谢类型自养需氧型异养厌氧型异养需氧型自养需氧型A.硝化细菌、乳酸菌B.乳酸菌、根瘤菌C.根瘤菌、衣藻D.硝化细菌、衣藻参考答案:D28.新华网报道,科学家发现一种蜣螂提高了“生活品位”,不仅吃粪便,还取食包括蜈蚣在内的千足虫。与普通蜣螂相比其部分结构也发生变化:头部较窄而长,便于进食千足虫内脏;后腿较蜷曲,便于捕猎千足虫,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A.该蜣螂与普通蜣螂肯定已经产生了生殖隔离B.与普通蜣螂相比,该蜣螂的某些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C.该蜣螂在生态系统中仅作为捕食者而存在D.该蜣螂头部和后腿结构发生变化,是人工选择的结果参考答案:B生物进化不一定产生了新物种,蜣螂与普通蜣螂可能是同一个物种,故蜣螂与普通蜣螂之间可能没有产生生殖隔离,A错误;与普通蜣螂相比其部分结构也发生变化,说明生物进化了,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因此该蜣螂种群的某些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B正确;该蜣螂(俗称屎壳郎)不仅吃粪便,还取食包括蜈蚣在内的千足虫,说明该蜣螂既是消费者又是分解者,C错误;头部和后腿结构发生变化的蜣螂类型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错误。【点睛】易错警惕:要理清生物进化和物种形成的区别:基因频率的改变,不沦其变化大小如何,都属于进化的范围,而新物种形成,则必须当基因频率的改变突破种的界限、形成生殖隔离后,方可成立,所以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而不是生物进化的必要条件。29.下列有关细胞内部囊泡相关运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囊泡膜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磷脂和蛋白质B.核糖体通过囊泡把肽链转移到内质网C.内质网加工的消化酶借助囊泡运输到高尔基体D.垂体细胞分泌生长激素需要囊泡的运输参考答案:B囊泡膜的主要化学成分与细胞膜相同,都是磷脂和蛋白质,A项正确;核糖体可以将肽链直接转移到内质网中,不需要通过囊泡,B项错误;内质网与高尔基体不直接相连,其加工的消化酶运输到高尔基体需借助囊泡,C项正确;生长激素为分泌蛋白,其运输、加工和分泌都要以囊泡形式在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之间运输转化,D项正确。30.如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切断②处,刺激④处,⑤处仍能出现反射活动B.兴奋传导方向是⑤→④→③→②→①C.在②所在的神经元上,完成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换D.③具有语言、学习、思维、记忆等方面的功能 参考答案:C31.科学家研究CO2浓度、光照强度和温度对同一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得到实验结果如图.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光照强度为a时,造成曲线Ⅱ和Ⅲ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CO2浓度不同B.光照强度为b时,造成曲线Ⅰ和Ⅱ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温度不同C.光照强度为a~b,曲线Ⅰ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D.光照强度为b~c,曲线Ⅱ、Ⅲ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参考答案:D【考点】3L: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分析】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有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由于图中涉及自变量较多,因此可分组探究:曲线Ⅰ和Ⅱ、曲线Ⅱ和Ⅲ;确定光照强度后曲线Ⅰ和Ⅱ的自变量为温度;而曲线Ⅱ和Ⅲ的自变量为二氧化碳浓度.【解答】解:A、光照强度为a时,曲线Ⅱ和Ⅲ的光照强度相同、温度相同,而曲线Ⅱ的光合速率,明显高于曲线Ⅲ,说明此处造成曲线Ⅱ和Ⅲ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CO2浓度不同,A正确;B、光照强度为b时,曲线I和Ⅱ的光照强度相同,二氧化碳浓度相同,因此造成曲线I和Ⅱ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温度的不同,B正确;C、图中看出,光照强度为a~b,曲线I、Ⅱ的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C正确;D、光照强度为b~c,曲线Ⅱ、Ⅲ光合作用强度随二氧化碳浓度升高而升高,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等方面的知识,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识图分析能力以及理解能力,难度适中.考生在分析曲线时,注意利用单一变量的原则,从而确定影响曲线趋势不同的原因.32.关于神经递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突触前神经元具有合成递质的能力

B.突触前神经元在静息时能释放神经递质

C.突触小体中的突触小泡内含有神经递质

D.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能引起后膜电位变化参考答案:B33.儿童受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后,有的不表现出明显症状,却获得了对小儿麻痹症的抵抗能力,这种免疫类型和所受的病毒分别属于()A.特异性免疫、抗原 B.特异性免疫、抗体C.非特异性免疫、抗原 D.非特异性免疫、抗体参考答案:A【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人体免疫系统有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第二道防线是吞噬细胞、杀菌物质以及炎症反应,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第一、二道防线称为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人生来就有,能代代遗传,也不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起防御作用.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机体不断接受各种抗原性物质刺激而形成的,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解答】解:特异性免疫是指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通过感染或预防、接种等,受到有关病原体的刺激而产生的一种专门对这种病原体起作用的防御功能.人在患过传染病以后获得的免疫叫做自然免疫.据此,人对小儿麻痹症的抵抗力并非天生就有的,而是受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后而获得的,因此,这种免疫是特异性自然免疫.所受的病毒属于抗原.故选:A.34.红细胞和肌肉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分别是A.血浆、淋巴

B.血液、组织

C.血浆、组织液

D.血液、体液参考答案:C35.下列有关干细胞的叙述,哪项不正确(

)A.干细胞可以用来治疗21三体综合征

B.干细胞可以分化成多种细胞C.胚胎和成体中都有干细胞的存在

D.干细胞可以增生更多干细胞参考答案:A36.人在寒冷环境中体温调节的方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体温调节中枢的支配下,通过传出神经使骨骼肌不自主战栗产热B.寒冷时,毛细血管收缩,散热少,人体产热多,以维持人体体温恒定C.通过有关神经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导致代谢增强,产热增加D.寒冷时,代谢增强、产热增加与多种激素分泌增加有关参考答案:B【考点】E3: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分析】1、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2、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和散热动态平衡的结果,即产的热多,散的热多,产的热少,散的热少.外环境温度低时,机体产热多,散热也多.【解答】解:A、当人处于寒冷环境中时,寒冷刺激了皮肤里的冷觉感受器,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入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中枢分析、综合,再使有关神经兴奋,进而通过传出神经引起骨骼肌不自主战栗来增加产热,A正确;B、受寒冷刺激,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减少了散热,同时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和是首先就是分泌增加产热增加,B错误;C、当人处于寒冷环境中时,寒冷刺激了皮肤里的冷觉感受器,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入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中枢分析、综合,再使有关神经兴奋,可促进肾上腺和甲状腺分泌激素增多,增加人体代谢,使产热增多,C正确;D、代谢增强、产热增加与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等多种激素有关,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以体温调节为背景考查了维持体温恒定的方式、原因和非条件反射概念等基础知识,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讲解时可补充炎热时维持体温恒定的方式,还可要求学生绘制出寒冷和炎热环境中调节体温的图解式模型.37.一对夫妇共生了四个孩子,两男两女,其中一男一女是血友病患者,按理论推断,这对夫妇的基因型是A、XHXH和XHY

B、XHXh和XhY

C、XhXh和XHY

D、XHXh和XHY参考答案:B38.下列有关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A.质壁分离指植物细胞的细胞质与细胞壁分离的现象B.在质壁分离的过程中,植物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强C.用适宜浓度的蔗糖溶液处理根尖分生区细胞,可发生质壁分离及自动复原D.用一定浓度硝酸钾溶液处理植物表皮细胞,未发生质壁分离说明细胞死亡参考答案:B【分析】(1)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失水,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收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分离.(2)质壁分离复原的原理: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吸水,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通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紧贴细胞壁,使植物细胞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详解】质壁分离指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的现象,A错误;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液浓度增大,渗透压增大,吸水能力逐渐增强,B正确;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不能吸收蔗糖且没有中央大液泡,无法发生质壁分离及自动复原,C错误;用一定浓度硝酸钾溶液处理植物表皮细胞,未发生质壁分离不一定是因为细胞死亡了,也可能是由于硝酸钾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D错误。39.氨基酸中氨基和羧基数目相同的是中性氨基酸,羧基数目比氨基数目多的是酸性氨基酸,羧基数目比氨基数目少的是碱性氨基酸。这样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可以分为酸性、碱性和中性氨基酸,这种差异决定于氨基酸的

A.羧基

B.氨基

C.R基

D.碳原子参考答案:C略40.某研究小组为测定药物对体外培养细胞的毒性,准备对某种动物的肝肿瘤细胞(甲)和正常肝细胞(乙)进行动物细胞培养。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在利用两种肝组织块制备肝细胞悬液时,可用胃蛋白酶处理B.细胞培养应在CO2培养箱中进行,CO2的作用是作为细胞代谢原料C.取单个肝肿瘤细胞进行培养,获得细胞群的方法不属于克隆培养法D.乙细胞在传代培养过程中,最终会出现停止增殖的现象参考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41.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为研究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的影响因素,研究者从刚宰杀的大白鼠体内分离得到新鲜的下丘脑和腺垂体,然后把这些结构单独或一起培养于含有或不含有甲状腺激素的培养基中(如下图),培养后测定培养基内TSH的浓度,结果如下:(1)C瓶与D瓶相比较可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瓶与E瓶相比较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再设置一组F瓶,加入垂体、下丘脑和等量甲状腺激素,则F瓶与____________可以形成对照,其培养基内TSH浓度应______于E瓶。(3)垂体中除腺垂体外的部分称为____________,能分泌____________激素(举一例)参考答案:(1)甲状腺激素能抑制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