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中考化学复习备考策略_第1页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中考化学复习备考策略_第2页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中考化学复习备考策略_第3页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中考化学复习备考策略_第4页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中考化学复习备考策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化学复习备考策略基于核心素养导向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化,是连接宏观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与具体教育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党的教育方针通过核心素养这一桥梁,可以转化为教育教学实践可用的、教育工作者易于理解的具体要求,明确学生应具备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从中观层面深入回答“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根本问题,引领课程改革和育人模式变革。中考总复习并不是对已学知识的简单重复和再现,而是从更高层次、更新角度对所学知识、技能和方法进行重新认识和再学习的过程。如何能减负增效、有针对性地复习,一直都是我们在思考的问题。要认真分析学情、合理制定计划。制定一个好的复习计划,可以让学生在中考前逐步完善对化学知识的掌握应用。逐步完成各部分知识的梳理、归纳、糅合,使各部分知识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力求实现基础知识重点化,重点知识网络化,网络知识题型化,题型设计生活化。在制定复习计划时,要以化学教材为依托、以课程标准为准绳、以历年中考试题为依据、以学生的综合训练为主体,减少重复,突出重点。要注意时间上的调控,不要前紧后松。化学中考复习备考策略一:研讨两读三题,明确备考方向

二:尊重学生主体,注重复习方法三:提高备考效益,研讨优化策略五:重视综合模拟,提高备考实力四:调动学生激情,储备学生正能一:开展两读三题,明确备考方向

备考热身读课标读考纲研考题做考题拟考题考纲、课标考题点和面复习方向决定决定围绕围绕命题要求会运用化学知识分析解决简单的问题引导教师改变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有意义学习命题注重探究考查,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命题适当设置开放性和发展性试题,但不超标命题坚持能力立意,应灵活多样考查学生技能1、解读考试命题的指导思想教师是将知识导向学生的桥梁知识学生教师课标考纲9.氯化铵和硝酸钾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5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B.a℃时,氯化铵与硝酸钾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C.将6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变为不饱和溶液D.40℃时,50g水中加入50g硝酸钾,充分搅拌,得到质量分数约为39%的硝酸钾溶液案例1:

解读试题“理解、分析与应用”能力2、分析研讨中考化学试题不理解溶解度定义不理解曲线上点的含义不理解质量分数计算缺少理解能力缺少联系能力缺少应用能力不理解饱和与不饱和缺少分析能力失分原因分析:现有以下装置、仪器和药品。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写出仪器的名称:E__________、F__________。(2)图A的实验室制氧器装置有两处错误,请改正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装置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把H与B组合,操作弹簧夹可以使反应停止或发生,还可以“C至H”中选择仪器________(填序号)组装一个可随时使反应发生或停止的装置;若用H2O2和MnO2制取O2,且能获得平稳的气流,应选E(或F)和_____组合。

(4)若用图Ⅰ所示医用塑料袋排空气法收集H2,则H2导入端为_______(填“a”或“b”)。(5)用图J所示矿泉水瓶可以证明CO2与NaON溶液确实发生了反应,其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作的对比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案例2:

解读试题“灵活多样”及“探究”方法2、分析研讨中考化学试题不识别仪器或错字错图改正表述不到位对比实验不理解缺少基础知识缺少观察能力缺少探究思维实验现象描述没方向缺少分析能力仪器组装不会选择缺少分析能力导入氢气方向不明确缺少灵活应用化学方程式书写不严谨缺少学科素养失分原因分析:注重培养学生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化学用语的书写与实验观察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探究思维的能力加强化学联系生活,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3、明确中考复习备考方向1

2Strategy

3ChallengersForward

4Conclusion一:开展两读三题,明确复习方向

清楚考点分值分布预测中考命题趋势探究中考备考策略掌握中考命题结构一:开展两读三题,明确复习方向

1.2.3.4.

知应用,不踏步

知难易,不拔高知方向,不盲教知规律,不跑偏二:尊重学生主体,注重复习方法☆明确系统复习与专题复习复习任务☆避免系统复习与专题复习两种错误☆有效促进化学中考复习的优化模式知识梳理,唤醒识记,夯实基础,构建体系;理解与运用,分析与探究,拓展与提高,归纳与总结。系统复习专题复习目标差异1.明确系统复习与专题复习复习任务全面性、基础性:梳理要点,覆盖考点系统性、条理性:以线串珠,优化结构运用性、联系性:学以致用,活学活用方法性、规律性:归纳总结,举一反三实验性、探究性:质疑推理,促进发展1.明确系统复习与专题复习复习任务案例3:方法性、规律性的讲解20.有五种化合物,它们两两之间发生的某些转化关系如下图箭头所示。请回答:(1)Na2SO4→NaCl的转化反应属于_____反应

这一类型反应能发生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

(2)NaOH→Na2SO4

;NaCl→NaNO3

。(3)在图中的物质间转化关系中有的可以逆向转化。他们分别是:

。氧气可燃物温度达着火点火隔绝氧气清除可燃物将温度降到达着火点以下火归纳与总结,举一反三“钠三角”NaClNaOHNa2CO3

“铜三角”CuCuOCuSO4“碳三角”COCO2C“钙三角”Ca(OH)2CaOCaCO3CaCO3CO2Na2CO3Ca(OH)2CaOCCONaClNaOH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将下三角形的各物质用“”标出其转化关系系统专题讲多、讲深、讲难抛套题,甩大题;讲浅、讲杂、讲偏缺运用,少拓展。(夹心饭)吃了化不了!(炒剩饭)吃了不太饱!两种症状2.避免系统复习与专题复习两种症状24读读章节考点读知识梳理读知识框架夯实基础构建体系讲讲典型例题讲重难疑点讲联系运用深入浅出简明扼要

练练出解题要领练出解题思路练出解题步骤

切合学情巩固提高

评错题疑点评解题技巧评解题规律

典型错误查漏补缺评3.有效促进化学中考复习的优化模式A.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B.“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的运动C.湿衣服晾太阳底下易干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D.水烧开后会把壶盖掀起温度升高,分子变大E.同体积气体比液体易压缩气体分子间隔比较大F.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分子间隔变大分子概念分子运动分子运动与温度关系分子间隔与温度关系气体分子间隔较大原子间隔与温度关系例1:下列现象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例2:将40mL水与40mL酒精混合,所得溶液体积小于80mL,下列对此现象的解释最合理的是()A.分子间是有间隔的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C.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D.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分子是有间隔的案例4:精讲----典型例题的重要性“读”的弱化“讲”的太多例题不典型评无针对性语句不简练板书显空白缺少基础识记缺少练习重点不突出难点未突破罗嗦,绕圈子弱化视觉主线低效诊断课堂低效因素各位辛苦了,休息片刻!三:提高备考效益,研讨优化复习策略1

2Strategy

3ChallengersForward少讲多练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实干巧干分层教学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抓实备课与改作,提高课堂效率!向能力要分!注重知识应用与拓展注重实验设计,观察分析、推理!向基础要分!注重基础识记与理解、运用与书写!不同层次学生化学学习的目标层次不同优差1、分层教学,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练

讲读5分钟10分钟15-20分钟评5-10分钟2、少讲多练,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目标要明确,不能脚踩西瓜皮滑哪算哪不能一本资料从头用到底,学会增和减忌讳啥都讲都练都评,要精讲精练精评ONETWOTHREE3、实干巧干------让复习优质高效!作业不在乎多在乎精,要有批改快反馈备学情,学了不会不讲,不学也会不讲FOURFIVE重点关注边缘对象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开发学生内在动力四:调动学生激情,储备学习正能多关爱少冷漠,亲师信教多微笑少埋怨,点燃希望多表扬少批评,建立自信多鼓励少打击,坚持不懈1、开发学生内在动力学写规范,不潦草书写严谨,不错字书写整洁,不涂改独立思考,不抄袭计算认真,不失误看题仔细,分对错审题沉着,重分析先易后难,讲统筹2、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思想关注课堂关注课后关注多交流多鼓励多提问多指点重点批重点评3、重点关注边缘对象量身定做,补练补测1用好科代表与学科小组长23思想引导,学法指导4推行帮扶,制定奖励机制关注边缘策略---发扬手牵手精神从容面对有效模拟,演习到位严谨规范,预防失误寻找生长点,冲刺极限五:重视综合模拟,提高备考实力总结经验,调整状态1、有效模拟,演习到位综合试卷,增删组合查漏补缺,逐题突破熟练、准确、科学、规范会便对,对而全,全且佳计算不小心步骤不完整审题不认真错别字太多做题速度慢答题不规范语言不严谨失分七要害2、排除失分七要害化学方程式常见错别字15-18分基础必记11-15分20-30分3、寻找生长点,冲刺极限1.CaO+H2SO4==或Ca(OH)2+H2SO4==2.Al+O2==3.NaOH+H2SO4==4.NaCl+AgNO3==5.CaCO3==6.CaCO3+HCl==7.Fe+HCl==8.Fe2O3+HCl==9.CuO+H2SO4==10.CuO+CO==或C+CO2==2012年共19分1.CO+O2==2.Cu(OH)2+H2SO4==3.Ca(OH)2+Na2CO3==4.H2O==5.Al+HCl==6.Al2O3+HCl==2011年共12分1.P+O2==

2.CaO+H2O==3.Ca(OH)2+Na2CO3==4.Fe+H2SO4==

5.CuO+H2SO4==6.H2O2==7.CaCO3+HCl==2010年共14分1.Fe+CuSO4==

2.C+O2

==3.MgO+H2SO4==4.Na2CO3+CO2+H2O=

5.NaCl+H2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