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编经典精神分析学派_第1页
第二编经典精神分析学派_第2页
第二编经典精神分析学派_第3页
第二编经典精神分析学派_第4页
第二编经典精神分析学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编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第一章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第二章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第三章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

第一章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第一节生平事略第二节理论观点第三节研究方法第四节研究主题第五节理论应用

第一节弗洛伊德的生平弗洛伊德1856年5月6日出生于现属捷克共和国摩拉维亚的一个小城镇弗来堡。其父亲是一位犹太羊毛商人,母亲是父亲第二任妻子。弗洛伊德是后来的这一家庭中的长子,也是母亲最宠爱的孩子。

弗洛伊德17岁时就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此后,他对生理学感兴趣,成为了当时世界上著名生理学家布吕克(Brucke,E.)的研究助手

1881年弗洛伊依德获得医学博士学位。

1885年弗洛伊依德获得一笔奥地利教育部的奖学金,使他有幸到巴黎进修6个月,跟随沙可学习催眠术。

在1892-1895年在治疗病人伊丽莎白夫人过程中,弗洛伊依德在谈话疗法的基础上发明了“自由联想法”。弗洛伊依德与布雷尔合著的《关于癔症的研究》(1895)1897年,弗洛伊依德着手进行自我分析。最终导致了《释梦》(1900)一书的出版。1900年以后,出版了一系列的著作,如《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学(1901)、《性学三论》(1905)、《精神分析引论》(1910)等等。

1908年在奥地利西部的萨尔茨堡召开了第一次国际精神分析大会,会议决定出版关于精神分析年鉴。同年弗洛伊德组织的“心理学星期三讨论会”改为“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精神分析学派正式形成。在精神分析学派分裂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下,弗洛伊德进一步思考理论问题,改进与完善其学说。后期的主要著作有:《图腾与禁忌》(1913)、《超越快乐原则(1920)、《自我与本我》(1923)、《文明及其缺陷》(1930)等等。

1923年,弗洛伊德患了口腔癌,为此他动过33次手术。尽管疾病给他带来巨大的痛苦,但他仍然努力工作,继续为病人治病和指导学生。在后期,他的影响达到顶峰,名扬全世界。

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官方公开反对精神分析,宣布弗洛伊德的著作为禁书,并加以烧毁。1938年纳粹吞并了奥地利,在纳粹分子的迫害下,弗洛伊德被迫逃亡英国。1939年弗洛伊德逝世于伦敦。生平小结

从弗洛伊德的生平可看出,他的一生是不平凡的一生。他之所以能创立如此不平凡的精神分析体系,与他的聪明才智有关,与他的不平凡的经历有关,更与他的探求真理的勇气、孜孜不倦的精神、遇到挫折时不屈不绕的意志品质有关。

第二节理论观点一、人格结构(一)地形学模型(冰山理论)

最初,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是由意识和潜意识两个部分构成的。弗洛伊德强调人的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意识又包括前意识,所以实际上他把人格分为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三个部分。这一人格模型被称为地形学模型。

意识(conscious)

意识是人格的表层部分,它由人能随意想到、清楚觉察到的主观经验组成。它的特点是具有逻辑性、时空规定性和现实性。前意识(preconscious)

前意识介于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由那些虽不能即刻回想起来,但经过努力就可以进入意识领域的主观经验组成,它的主要作用是检查作用。潜意识(unconsciousness)潜意识也称为无意识,是人格结构的深层部分。弗洛伊德把它定义为不曾在意识中出现的心理活动和曾是意识的但已受压抑的心理活动。

潜意识的特点为无矛盾性、无时间性、无是非性、非现实性和最具活力与能量。

意识、前意识与潜意识的关系前意识与意识之间有界限却可逾越,因而前意识之中的内容与意识之中的内容的相互转换非常容易。但是,无意识部分的东西要进入意识中来则非常困难。无意识心理是不能轻易就回忆起来并到达意识领域的,但可以影响人的行为。(二)结构模型弗洛伊德晚年发现原有人格结构学说的局限性。他提出,人格模型是动力性的,而不是静态的“解剖性的”。

1923年,他提出新的人格的“三部人格结构”说。即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id)本我是人格中最原始、最模糊和最不易把握的部分。它是由一切与生俱来的本能冲动组成的。遵循“快乐原则”。自我(ego)自我是现实化了的本能,是在现实的反复教训之下,从本我分化出来的一部分。遵循“现实原则”。超我(superego)超我是从自我发展起来的一部分,是道德化了的自我。遵循“道德原则”。二、人格动力

(一)动力的性质弗洛伊德对人格或心理动力持一种本能论的观点,将本能视为人类的基本心理动力,人的全部行动都受潜意识的本能支配。

(二)本能的分类早期生存本能性本能

后期(一战后)生的本能:包括生存本能和性本能。死的本能

弗洛伊德把性的本能冲动看成是伊底的主要内容,因此,他认为人格的发展是建立在性生理和性心理发展的基础上的,他的人格理论被称为“心理性欲发展理论”。弗洛伊德所理解的性是包容广泛的,性有广义(一切寻求快感的潜力)和狭义(生殖活动)之分。弗洛伊德把人格的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分别是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两性期。

三、人格发展(心理性欲发展理论)

思考题各发展阶段出现停滞的原因及相应的人格特征

第三节研究方法一、临床观察法二、心理治疗技术1、自由联想法是精神分析者引导患者尽量说出心中所有的想法,以解除精神上的压抑的一种方法。2、梦的解析梦是被压抑的无意识欲望的一种变形满足方式。梦的类型有潜在梦与显在梦。无意识中的欲望在梦中的表现方式有符号化和梦的运作。梦的运作就是将梦的隐义即潜意识的欲望与冲动伪装和歪曲成自我或超我难以观察的显梦的过程。梦的运作形式有:浓缩、转移、象征和反向作用。

梦的分析就是利用某些方法与技术剥掉梦显像的伪装,以了解梦隐义的真是面目。其方向与梦的工作相反。释梦的原则与方法把梦的内容分析为各个部分了解梦者的生活经历、兴趣及日常琐事利用自由联想法利用象征知识3、日常生活中心理分析口误、笔误、遗忘、遗失、误置与误取、误读与误听。4、幽默可以了解一个人的本我欲望。类型攻击性的玩笑有关性的玩笑

第四节研究主题一、焦虑定义:一种由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惊恐等感受交织在一起的情绪体验。来源:本我和超我之间以及本我和现实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分类:现实焦虑、神经质焦虑和道德焦虑。

二、自我防御机制(EgoDefensemechanisms

1、定义通过在某些方面歪曲现实以保护一个人免除焦虑的潜意识过程。2、特征或多或少都有歪曲现实或否定现实的倾向经由潜意识的历程来运作。3、类型主要几种防御机制有:压抑、否认、投射、反向作用、合理化、替代和升华。

第五节理论运用一、临床领域1、个体心理治疗2、儿童治疗3、家庭治疗

“一个男人,在对爱情的选择上,受到与它本身无意识的女性原始意象最吻合的女性,即一个能够立即接受它的灵魂投射的女性的强烈诱惑”

——荣格

第三章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一、生平简介(略)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CarlGustavJung,1875-1961)是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医生,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二、人格结构

人格作为一个整体被称为心灵(Psyche),它包括所有的思想、感情与行为,无论是意识到的还是没意识到的。它的作用像一个指南针,调节和控制着个体,使他适应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精神由若干不同的然而彼此相互作用的系统和层次组成,它们是:意识,个体(人)潜意识与集体无意识。意识个体潜意识集体潜意识人类心灵的层次

意识是心灵中能够被直接感知的部分,与思维、快感、记忆和知觉有关。自我是意识的中心。个体潜意识是潜意识的表层,它包括了一切被遗忘了的记忆、知觉以及被压抑的经验或者在一开始就没有形成意识印象的那些下意识的东西组成。荣格认为个人潜意识的内容大部分是情结。集体潜意识是指在漫长的历史演化过程中世代积累的人类祖先的经验,是人类必须对某些事件作出特定反应的先天遗传倾向,是个体始终意识不到的心理内容。集体潜意识主要内容是原型(ArchetypeorPrototype),它深埋在心灵之中,不能在意识中直接表现。荣格认为,这些原型是以特定方式对外界进行反应的可能性,所有原型的集合就构成了集体潜意识。荣格认为主要的原型有:人格面具(Persona)阿妮玛(Anima)

和阿妮姆斯(Animus)阴影(Shadow)自性(Self)智慧老人三、人格动力理论

荣格认为心灵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或自给自足的能量系统。心理能量(力比多)是人格的动力。心理能量的分布和流动是有方向的,这就是熵增加原理。这种方向表现为前行或退行。

四、人格发展理论

荣格把人生划分为四个阶段:童年时期(从出生到青春期)、青年时期(从青春期到35或40岁)、中年时期、老年时期。

五、人格类型学说1、态度类型:内倾型和外倾型两种2、功能类型:人类有四种机能即感觉、思维、情感和直觉八种人格/心理类型外倾思维型

内倾思维型

外倾感觉型内倾感觉型内倾情感型

内倾直觉型外倾直觉型外倾情感型

外倾内倾六、评价贡献:

1、扩展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2、强调人格的整体性;

3、开创了个体差异研究的新领域;

4、创立了字词联想实验和情结理论;

5、研究方法的灵活性;不足之处:理论思想带有神秘色彩,集体潜意识等一些概念带有假设性质,很难用实验证明。

思考题试就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的理论进行比较

第四章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

一、生平简介(略)

个体心理学是由奥地利著名的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医生,阿尔弗莱德.阿德勒(AlfredAdler,1870-1937)创立的。阿德勒是弗洛伊德早期的追随者,但他与弗洛依德存在很大的理论分歧,于1911年脱离了弗洛依德,创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即“个体心理学”,成为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的人。二、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主要思想

1、追求优越追求优越是人们行为的根本动力,追求优越和自卑感密切联系,是对自卑感的补偿。追求优越的两种不同方法:一种是只追求个人优越,另一种是追求一种优越、完善的社会。

2、自卑与补偿

自卑与补偿是追求优越的动力根源,是与生俱来的早期阿德勒认为自卑与补偿是针对特定的生理缺陷。以后,他提出自卑与补偿的概念其实应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