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曹魏建安文学_第1页
第一讲-曹魏建安文学_第2页
第一讲-曹魏建安文学_第3页
第一讲-曹魏建安文学_第4页
第一讲-曹魏建安文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各位:

早上好!2概说:魏晋南北朝文学的重要新变魏晋南北朝文学:汉末建安元年至隋文帝统一全国(196-589),共393年。一、文学进入自觉的阶段(文学馆;文体辨析;批评理论;总集;形式追求)二、体裁、题材的丰富(体裁:五古、七古;五七言四句小诗;永明体;骈文;骈赋;小说。题材:咏史、游仙、隐逸,山水、田园,边塞)三、玄学、佛学对文学的渗透(一)玄学对文学的渗透(自然观;言意之辨)(二)佛学对文学的渗透(想象力;佛教故事;汉语词汇;音韵学)四、文学创作趋向于个性化第一讲曹魏建安风骨4第一讲曹魏建安风骨

第一节建安与建安风骨第二节曹操诗的霸气第三节理性诗人曹丕第四节纯情诗人曹植第五节“悲愤”诗人王粲、蔡琰等思考题参考书目5第一节建安与建安风骨一、建安:东汉末汉献帝的年号(196-220)。文学史上的建安时期还包括魏建国初。二、建安诗歌的时代精神1、政治理想的高扬2、人生短暂的哀叹3、强烈的个性表现

4、浓郁的悲剧色彩三、建安风骨:建安文学在内容和风格上的时代总特征(写实;慷慨苍凉)6四、建安诗人三祖陈王:“三祖”,曹氏家族中三位皇帝诗人,分别是魏武帝曹操、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睿,他们是当时诗坛领袖。陈王是曹植,因封地在陈,死后谥思,又称陈思王。曹植“才高八斗”,被称为“建安之杰”。建安七子:建安时期围聚在曹氏父子周围的七位著名诗人——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邺下风流,西园之会蔡琰(蔡文姬)7第二节曹操诗歌的霸气一、建安文坛领袖与杰出代表二、曹操诗歌的内容——反映汉末动乱——抒发个人情志三、曹操诗的艺术特色——“诗歌中有霸气”(明谭元春《古诗归》)——“魏武帝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宋敖器之《敖陶孙诗评》)

四、曹操在文学史上的贡献——诗史、旧题乐府、山水诗、理趣、用典8蒿里行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9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萍。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10步出夏门行·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1

步出夏门行·龟虽寿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2第三节理性诗人曹丕在文学理论上的贡献:《典论·论文》诗歌内容(《燕歌行》)诗歌风格:

“婉娈细秀,有公子气,有文人气”——钟惺《古诗归》

“子桓诗有文士气,一变乃父悲壮之习矣。要便娟婉约,能移人情。”——沈德潜《古诗源》卷五

13《典论·论文》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现存最早文学批评专论。“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虽在父兄,不可以移子弟”

“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

14第四节纯情诗人曹植一、生平与创作的巨大转变前期:《白马篇》等后期:前段《赠白马王彪》等后段《美女篇》等二、对诗歌创作的杰出贡献三、曹植的辞赋(《洛神赋》)15《美女篇》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叶落何翩翩。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还。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行徒用息驾,休者以忘餐……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16曹植诗歌的贡献

曹植诗歌虽明显受汉乐府民歌的影响,但更多地吸收了楚辞和汉末文人五言诗的艺术经验,极大地发展了诗歌尤其是五言古诗的艺术技巧,提升了其艺术水平。在他手里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诗的转变。变化表现在:1、刻意追求文采(词藻艳丽/形象鲜明/语言精致而整饬)。2、注意开头结尾的锤炼。(开头往往突兀而来,高耸峭拔,意境阔大,气势不凡,一来就给人不同寻常的感受。结尾或戛然而止,掷地作响;或余音袅袅,令人回味。)3、更富于个性化特征。17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蓉出绿波。秾纤得中,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束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连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曹植《洛神赋》

)18前人评价

钟嵘《诗品》评论曹植的诗:“骨气奇高,辞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又说“陈思之于文章也,譬人伦之有周孔,麟羽之有龙凤,音乐之有琴瑟,女工之有黻黼。”

19第五节建安七子“七子”中成就最突出的是王粲(177—217)字仲宣,有《七哀诗》三首,《登楼赋》是建安辞赋中的名篇。刘桢(?—217),字公干。有《赠从弟三首》,气壮韵高,最为人称道。陈琳和阮瑀皆以书檄闻名,但也能诗,陈琳的《饮马长城窟行》和阮瑀的《驾出北郭门行》具有浓郁民歌特色。孔融在“七子”中年最高,政见特异。擅长散文,代表作《荐祢衡表》,骈俪成分较重,然气势奔放,辞采飞扬,曹丕说他“体气高妙,有过人者”

20刘桢《赠从弟三首》之三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21文姬听琴图22文姬归汉图23思考题一、名词解释:三曹,三祖陈王,建安七子,建安风骨,建安之杰,邺下风流,《典论·论文》二、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的新变主要有哪些表现?三、曹操对文学史的主要贡献四、前人评价曹操诗歌的特点时有曰:“此老诗歌中有霸气”,试加评析。五、你如何评价钟嵘《诗品》对三曹的定位?六、曹丕、曹植在文学自觉中的不同表现背诵曹操《短歌行》、《龟虽寿》、《观沧海》,曹丕《典论论文》中重要章句及《燕歌行》,曹植《白马篇》24参考书目1、《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罗宗强,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2、《魏晋玄学和文学》,孔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3、《魏晋玄学与文学思想》,卢盛江,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4、《魏晋玄学论稿》,汤用彤5、《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