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大比例尺地形图及其测绘_第1页
第6章 大比例尺地形图及其测绘_第2页
第6章 大比例尺地形图及其测绘_第3页
第6章 大比例尺地形图及其测绘_第4页
第6章 大比例尺地形图及其测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章大比例尺地形图及其测绘§6-1地形图的基本知识§6-2地物与地貌的表示方法§6-3地形图测图平面图:将地面上各种地物铅直投影在平面上,并按一定比例尺、用规定的符号和线条缩绘在图纸上形成的图称为平面图。

地形图:既表示出各种地物分布,又表示地貌起伏变化的图称为(等高线)地形图。

一、平面图、地形图地形地物—地面上有一定形状和面积或方位意义的位置固定的物体。分人工和自然两类。地貌—地面自然起伏形态如山脉、河流……平面图1:2000城市地形图1:1000城市地形图1:2000二、地形图的比例尺1、概念图上线段长度与其所表示的地面上相应线段的实际水平长度之比,称为地形图的比例尺。

比例尺=图距/实距2).图示比例尺最常见的图示比例尺为直线比例尺优点:便于直接量取长度,减小因图纸伸缩变形而引起的误差。

2、比例尺的表示方法

1).数字比例尺l:500,l:1000,l:2O00

3、地形图按比例尺分类大比例尺图

l:500、

l:1000、

l:2000、

l:5000、

l:1万中比例尺图

1:2.5万、1:5万、1:10万小比例尺图

l:25万、1:50万、l:l00万图上0.1mm所表示的实地水平距离称为比例尺精度,即0.1mm×M。

M—为比例尺分母4、比例尺精度注:比例尺越大,其比例尺精度越高。比例尺精度的概念,对测图和用图都有重要意义三、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分幅方法梯形分幅—按经纬线分幅(中小比例尺)矩形分幅—按坐标格网分幅(大比例尺)1、概述分幅和编号的目的:便于管理和使用1)、1:100万图的分幅与编号纬差4º,自赤道起,至北(南)纬88º,各为22列,用A~V表示经差6º,由经线180º起,自西向东,分为60行,用1、2、…、60表示分幅2、梯形分幅和编号编号:横列—纵行中国领土:φ:A~N;λ:43~53例:北京某地北纬φ=39°56′23″,东经 116°22′53″,求其1:100万图号。方法2:计算查表∴该点所在图幅为J-50方法1:查表,得该点所在图幅号为J-50a)1:50万:一幅1:100万图分4幅1:50万图,用A、B、C、D表示,每幅图经差3°,纬差2°。b)1:25万:一幅1:100万图分16幅1:25万图,用[1]、[2]、……[16]表示,每幅图经差1°30′,纬差1°。c)1:10万:一幅1:100万图分为144幅1:10万图,分别用1、2、……144表示,每幅图经差30′,纬差20′。2)、1:50万、1:25万、1:10万图分幅与编号(略讲)3)、1:5万、1:2.5万、1:1万图分幅编号a)1:5万:1:10万图分为4幅1:5万图,A、B、C、D表示,如J-50-5-B。b)1:2.5万:1:5万图分为4幅1:2.5万图,1、2、3、4表示,如J-50-5-B-4。c)1:1万:1:10万图分为64幅1:1万图,用(1)、(2)、…(64)表示,如J-50-5-(24)。50×50分幅图幅大小cm×cm实地面积

km²1:5000图所含幅数40×40411:500050×50141:200050×500.25161:100050×500.625641:500矩形分幅及面积

3、矩形分幅与编号1)矩形分幅:50cm×50cm,40cm×50cm或40cm×40cm,基本方格:10cm×10cm以每幅的图幅西南角坐标值x-y的千米数为该幅的编号.1:5000坐标取至1km,1:2千、1:1千取至0.1km1:500取至0.01km如编号:3.0-1.52.5-2.5a)图幅西南角坐标编号法

2)矩形分幅编号方法b)自然序数编号带状或小面积测区,统一顺序编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c)行列式编号以字母为代号表示横行,以阿拉伯数字为代号表示纵列,图幅编号:横行-纵列如A-4A-1A-2A-3A-4A-5A-6B-1B-2B-3B-4C-2C-3C-4C-5C-6四、地形图的基本内容1、图名、图号

图名:本幅图的名称图号:本幅图的编号2、接图表说明本图幅与相邻图幅的关系,以供索取相邻图幅时使用图廓是图幅四周的范围线.图廓内图廓----分幅时的坐标格网线外图廓----仅起装饰作用3、图廓和坐标格网线4、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坐标系统:指该幅图是采用的坐标系统

高程系统:指该幅图是采用的高程基准6、地物和地貌7、其它成图方法、成图日期、采用图式版本、测绘单位6-2地物与地貌的表示方法一、概述

1、地形图图式:由国家权威部门统一制定和颁布的地物和地貌的符号样式,作为测绘和使用地形图的重要依据和标准(GB/t7929-1995)。

2、地形图图式制定原则:简明象形易于判读地物

二、地物符号

1.比例符号:形状和大小可以按测图比例尺缩绘的符号。如:植被,土壤,边界用虚线,内插符号或文字注记地物分类自然地物人工地物2.非比例符号

独立符号:轮廓较小、具有特殊意义的地物,用规定的、统一尺寸符号表示。

3.半比例符号线状地物,长度按比例,宽度不按比例绘制的符号。4.地物注记

对于地物性质、名称等还需要用文字和数字加以注记如房屋的结构和层数、地名、路名、单位名。

三、地貌符号表示地貌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是等高线法。对峭壁、冲沟、梯田等特殊地形则绘注记相应的符号。地貌按其起伏变化的程度分为:平地、丘陵地、山地、高山地。地貌形态地面坡度平地2°以下丘陵地2°~6°山地6°~25°高山地25°以上1、等高线的概念地面上高程相等的相邻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2.等高距h

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称等高距,h表示(基本等高距)在同一幅地形图上,各处的等高距应当相同。3.等高线平距d、地面坡度i

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等高线平距d

h与d的比值就是地面坡度i

i大,等高线密,山陡:反之,i小,等高线稀,山平缓,且向上为正,向下为负4.等高线的种类首曲线—基本等高距描绘的等高线(0.15mm)

计曲线

—每隔4条首曲线加粗一根等高线并注记高程(0.3mm)间曲线

—以1/2等高距用长虚线加绘的等高线

(0.15mm)

辅助曲线

—以1/4等高距用短虚线加绘的等高线

(0.15mm)

5.典型地貌及等高线地貌基本形态归纳为以下几种典型地貌:如山头、山脊、山谷、山坡、鞍部、洼地、绝壁等1)山头和洼地2)山脊和山谷分水线和集水线3)鞍部SS鞍部:两个山头之间是鞍部,鞍部又是两个山谷的源头。4)绝壁和悬崖符号6、等高线的特性①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程都相同②等高线是一条闭合曲线③等高线只有在绝壁或悬崖才会重合或相交④山脊线和山谷线与等高线正交⑤等高线疏密表示地面坡度小大⑥等高线终止于河边。第二节小结一、概述1.地形图图式2.地形图图式制定原则二、地物符号1.比例符号2.非比例符号3.半比例符号4.地物注记三、地貌符号

1、等高线的概念

2.等高距h3.等高线平距d和地面坡度i4.等高线的种类

5.典型地貌的名称及等高线

6.等高线的特性1、图纸准备图纸选用:绘图纸(聚脂薄膜0.1毫米厚)2、绘制坐标格网规格:50cm×50cm精度:0.1毫米,0.2毫米,0.3毫米对角线法一、测图前的准备工作第三节地形图测绘方法:使用展点板、展点仪、坐标格网尺法。精度:距离检查,0.3毫米。3、展绘控制点:按(XYH)如:A(775.045,568.213)+二、经纬仪测图(一个测站点的工作)1.安置仪器(对中、整平、量仪器高)2.定向(盘左后视读数置零、图板定向定量角器)3.立尺(概括全貌、点少、能检核)4.观测(瞄准、读尺间隔、中丝读数、竖盘读数

水平角读数)5.记录计算(表格记录计算)6.刺点(图上标定注记高程)7.描绘(对照实地按图式描绘地物)1a测站:A后视点:B仪器高i=指标差x=测站高程HA=视线高程H视=HA+I=点号视距Kl

(m)中丝读数(m)竖盘读数

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