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信息资源管理概述_第1页
第一章信息资源管理概述_第2页
第一章信息资源管理概述_第3页
第一章信息资源管理概述_第4页
第一章信息资源管理概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信息资源管理(IRM)课时:36学时(理论)考试:平时成绩(30%)+期末成绩(闭卷笔试70%)教材:《信息资源管理》张凯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参考书:《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秦铁辉)北京大学出版社《信息资源管理》(马费成李纲查先进)武汉大学出版社《信息资源管理》王景光、冯海旗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策略》(周鸿铎)中国发展出版社教师:彭邦国Tel/p>

E_mail:pbg_inf@课程体系第一篇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概述 第一章信息资源管理概述,第二章信息资源过程管理,第三章信息资源管理的法规,第四章网络信息资源配置管理与评价;第二篇信息资源管理的技术 第五章信息资源管理技术手段,第六章信息资源的标准化管理,第七章信息系统资源管理;第三篇经济信息资源管理 第八章信息产业的组织管理,第九章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第十章市场信息资源管理,第十一章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第十二章经济信息资源管理案例。第一章信息资源管理概述

1.1信息概述1.2信息资源1.3信息资源管理1.4国内外信息资源管理1.5信息科学与管理科学1.1信息概述

1.1.1信息的定义

1928年,哈特莱(L.R.V.Hartley):信息是指有新内容、新知识的消息。1975年,意大利学者郎高(G.Longo):信息是反映事物的形成、关系和差别的东西,它包含在事物的差异之中,而不是在事物本身。1996年,中国学者钟义信在《信息科学原理》中阐述,在信息概念的诸多层次中,最重要的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没有任何约束条件的本体论层次,从本体论的层次上考察,信息可被定义为“事物运动的状态以及它的状态改变的方式”。其中:

“事物”泛指一切可能的研究对象,包括外部世界的物质客体和主观世界的精神现象;“运动”泛指一切意义上的变化;包括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思维运动和社会运动等;“运动方式”是指事物运动在时间上所呈现的过程和规律;“运动状态”则是事物运动在空间上所展示的性状与态势。由于宇宙间一切事物都在运动,都有一定的运动状态和状态改变的方式,因而一切事物都在产生信息。第二个层次是受主体约束的认识论层次。从认识论的角度考察,信息是主体所感知或者主体所描述的事物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认识论层次的信息概念涵盖:语法信息。由于主体具有观察力,能够感知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的外在形式,由此获得的信息,称为语法信息。语义信息。出于主体具有理解力,能够领悟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的逻辑含义,由此获得的信息,称为语义信息。语用信息。由于主体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能够判(推)断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的信息,称为语用信息。三者在一起构成认识论层次上的全部信息,即全信息。1.1.2信息的特性

所谓信息的特性,是指信息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属性。信息的基本特性主要有一下七个:普遍性: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只要有事物在,就会有其运动的状态和方式,就存在着信息。时效性:客观事物自身都在不停地运动变化,因此信息也在不断发展更新。相对性(局限性):客观上信息是无限的,但相对于认知主体来说,人们实际获得的信息总是有限的。与物质不可分割性:信息自身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必须依附于一定的物质形式即载体。可传递和干扰性:信息能够通过多种渠道、采用多种方式进行传递;信息传递中总存在着任何不属于信源原意而加之与其信号上的附加物即信息干扰。可加工性:信息可以被分析或综合,扩充或浓缩。可共享性:信息在传递中不但可以被信源和信宿共同拥有,而且还可以被众多的信宿同时接收利用。信息还可以广泛传播扩散,供全体接收者共享。1.1.3信息的类型

1、按照信息的产生和作用机制分类分为自然信息和社会信息

2、按照信息的表现形式,可将信息划分为消息、资料和知识

消息是关于客观事物发展变化情况的最新报道。强调的是事物当前的动态信息,有较强的时间性,主要用于了解情况。资料是客观事物的静态描述与社会现象的原始记录。强调的是客观现实的真实记载,有较强的累积性,主要用作论证的依据。知识是人类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人类发现、发明与创造的成果。强调的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的普遍认识和科学评价。3、按照主体的认识层次,可将信息划分为语法信息、语义信息和语用信息

4、按信息加工处理程度划分为一次信息、二次信息、三次信息

一次信息:未经加工或略微加工的原始信息。如会议记录、论文。二次信息:在原始信息基础上加工而成供检索用的信息。如文摘、书目、索引。三次信息:根据二次信息提供的线索,查找和使用一次信息以及其他材料,进行浓缩、整合后产生的信息,如研究报告、综述、述评等。5、按事物从产生、成长直至结束的发展过程进行划分,可将信息分为预测性信息、动态性信息、反馈信息预测性信息:是指事物的酝酿、萌芽等阶段产生的信息。对管理人员把握事物的发展和及时采取有效决策至关重要。动态性信息:一般指在事物的发展、成长阶段产生的信息。为决策者及时掌握决策实施情况起到及时修正决策的作用。反馈信息:是在事物结束阶段或者某一阶段完成后产生的信息。6、按动静状态划分,分为动态信息和静态信息

动态信息:指时间性较强、瞬息万变的新闻和情报信息,如军事情报、市场信息、股票信息等。静态信息:指历史文献、档案资料等相对稳定、固化的信息。7、按传递范围划分为公开信息、内部信息、机密信息

公开信息:传递和使用的范围没有限制、可在国内外公开发表。内部信息:不能公开传播、只供组织内部掌握和使用的信息。机密信息:必须严格限定使用范围的信息。8、按信息反映的事物状态分为常规性信息和偶然性信息

常规性信息:反映在正常条件下的常规事件的信息如天气预报信息。偶然性信息:反映偶然的非常规事件的信息,如地震、火灾信息。9、按信息的稳定程度划分为固定信息和流动信息

固定信息:通过对不断变化的大量信息长期观察和分析,揭示客观事物发展过程的内在联系和必然趋势所形成的各项原则、制度、标准、定额、系数等内容。

流动信息:指反映事物发展过程中每一时间变化的信息,如市场价格信息、商品供求信息等。10、按信息发布的渠道分为正式渠道信息和非正式渠道信息

正式渠道信息:指由正式组织发布并通过正式组织向外传播的各类信息,如官方新闻发布会、正式报告等。

飞正式渠道信息:从正式渠道以外获取的各类信息。11、按信息的范围划分为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

内部信息:是指反映事物内部状态的信息。

外部信息:是指与特定系统有关联的信息。1.1.4信息的功能

1、经济功能

在信息技术支持下,信息可以有效改善其对生产力各个要素施加影响的条件(信息的生产力功能)。因此,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是衡量现代国家信息化和社会生产力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信息还具有直接创造财富、实现经济效益放大的功能。主要途径有:(1)运用信息可以使非资源转化为资源创造财富;(2)使用信息取代劳动力、资金、材料等资源创造财富,实现经济效益倍增;(3)直接让信息作为商品在市场流通中创造财富;(4)通过信息进行科学决策,减少失误,创造财富。

2、管理与协调功能

信息流反映物质和能源的运动,社会正是借助信息流来控制和管理物质能源流的运动,左右其运动方向,进行合理配置,发挥其最大效益。信息的管理与协调功能主要表现为协调和控制企业的五种基本资源(5M资源包括:人、财、物、设备和管理方法),以实现企业的目标。在企业活动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下三个方面:(1)传递整个企业系统的运行目的,有效管理“5M”资源;(2)调节和控制物质流和能源流的数量、方向和速度;(3)传递外界对系统的作用,保持企业系统的内部环境稳定。3、选择与决策功能

选择与决策是人类最基本、最普遍的活动。信息的选择与决策功能广泛作用与人类选择与决策活动的各个环节,并优化其选择和决策行为,实现预期目标。体现在两个方面:没有信息就无任何选择和决策可言;没有信息的反馈,选择和决策就无优化可言。一个典型的决策遵循这样的程序:针对某一目标,考虑所受的条件限制和其他约束,从几种可能的方案中作出一种选择,选择单元中的目标、限制条件、多种方案都必须依赖信息的支持。而当一次选择成功后,还必须依赖反馈信息不断修正,才能达到选择和决策结果的优化。4、研究与开发功能

信息的科学功能的具体体现,即在人类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活动中,信息具有激活知识、生产知识的功能。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是在前人已经取得的成果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在从事科研和技术开发的各个阶段,都需要获取和利用信息,掌握方向、开阔视野,启迪思维,生产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产品。1.1.5信息的度量

1、基于数据量的信息度量

反映信息内容的数据所占计算机存储空间大小。

2、基于概率的信息度量

设消息为M,对应的事件为A,A出现的概率为P,则消息的信息量为:IM=log(1/P)=-logP一个信息源发出消息的信息量的数学期望为:I

=-∑iPilogPi

1.2信息资源

物质、能源和信息是人类社会的三大资源。但从资源的角度来说,只有经过人类开发、组织与利用的信息才能称之为信息资源。1.2.1信息资源的概念

狭义理解认为,信息资源是指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经过加工处理有序化并大量积累起来的有用信息的集合。广义理解认为,信息资源是人类社会信息活动中积累起来的信息及其信息生产者和信息技术等信息活动要素的集合。信息资源是人类社会活动中经过开发、组织与利用并大量积累起来的信息及其信息工作者和信息技术等信息活动要素的集合。

1.2.2信息资源的特征

1、信息资源的一般特征

作为生产要素的人类需求性稀缺性使用方向的可选择性2、信息资源的特殊性

共享性、时效性、不同一性、驾驭性、累积性与再生性1.2.3信息资源的类型

按信息资源的组成关系划分,可分为元信息资源、本信息资源、表信息资源。元信息资源是信息生产者的集合。本信息资源是指信息内容本身,是信息的集合。表信息资源是指为信息的收集、存储、加工、处理、传递、开发、利用而运用的一切技术和设备的集合。按信息资源的具体形态划分,可分为有形信息资源和无形信息资源。有形信息资源包括:①人,包括信息的生产者、消费者、开发者等。②信息的存储介质,包括光盘、纸张、软盘、录音带、录像带、胶片等。③自然物质的生产与存储者。④人工产品,如汽车、机械、电器等。⑤信息设备设施。⑥信息机构。无形信息资源包括信息内容本身、信息处理技术软件、网络技术软件、信息系统管理软件以及信息系统或者信息机构的运行机制等。按信息资源所处的空间区域划分,可分为国际信息资源、国家信息资源、地区信息资源、单位信息资源等。1.2.4信息资源的度量

我国学者陈禹提出了信息资源丰裕度模型,较好地反映了被评测地区信息资源的生产能力和发展潜力。信息资源丰裕度R=R1+R2R1表示基本信息生产能力,R2表示基本信息发展潜力,R2=S1+S2S1代表信息资源的储备能力,S2代表信息资源的处理能力。上节回顾信息定义的两个层次。信息的5个特征11个不同标准对信息分类的划分信息的四大功能1.3信息资源管理

信息资源管理(IRM,InformationResourcesManagement),是指管理者为达到预定的目标、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来研究信息资源在经济活动和其他活动中的利用规律,并依据这些规律对信息资源进行组织、规划、协调、配置和控制的活动。1.3.1信息资源管理的起源与发展

1979年曾担任美国联邦日常文书工作委员会信息管理研究指导者的霍顿(F.W.Horton)率先提出了信息资源管理概念,认为信息资源管理是对一个机构的信息内容及其支持工具的管理。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美国还出版了多部以“信息资源管理”为题的专著,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对信息资源管理进行了研究和阐述。信息资源管理从1979年首次提出到现在,在短短的20多年间,尽管取得的研究成果都还只是初步的、不成熟的,但它在一开始就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许多著名专家和学者,并受到包括政府部门在内的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重视。从20世纪初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诞生以来,在100年的管理实践和理论发展进程中,管理理论层出不穷。从泰罗的车间管理、法约尔的过程管理、韦伯的行政组织管理、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等古典管理理论,到行为学派、系统学派、决策学派、管理科学学派等现代管理理论,一直到信息资源管理,从未停止过对管理理论探索的脚步;另一方面,管理的实践领域被不断拓展,从生产管理、设备管理、财务管理、物流管理,到人力资源管理,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资源管理成为管理的又一新领域。它作为一种崭新的管理思想和方法,丰富和发展了管理理论,为管理世界开辟出一个崭新的天地。1.3.2信息资源管理学的对象信息资源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的信息资源管理活动。这是因为:①信息资源管理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之一,信息资源管理活动的职业化和产业化又是当代社会的主要特征之一,它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是我们认识和研究的客体;(客观性)②信息资源管理活动作为研究对象能够使信息资源管理学区别于其它学科。(独特性)因此说,信息资源管理活动作为信息资源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兼具客观性和独立性两方面的特征是可以成立的。信息资源管理活动作为一种普遍的人类活动,主要在三个层面展开:在社会组织的微观层面,信息资源管理活动主要体现为一种过程管理;在社会组织体系的中观层面,信息资源管理活动主要体现为一种网络管理;在国家政府的宏观层面,信息资源管理活动主要体现为一种政策法规主导的调节管理。IRM管理层次不同,每个层次管理的目标、任务不同,内容也不同。

1.信息资源管理活动首先是一个过程(微观层次)

微观层次的信息资源管理是最基层的信息资源管理,一般由各级政府部门、行政机构和企业等基层组织负责实施。其主要任务是认清组织内各级各类人员对信息资源的真正需求,合理组织、协调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管理的起点和终点——需求,作为过程,它是由若干相关而有序的环节组成的。①分析信息需求②寻找和确定信息源③信息采集和转换④信息组织⑤信息检索⑥信息资源的开发⑦信息资源的传播与利用2.信息资源管理活动也是一种网络活动(中观层次)中观层次的信息资源管理,一般由各地区、各行业的信息资源管理部门通过制定地区或行业性政策法规和管理条例,来组织、协调本地区、本行业内部的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活动以及本地区、本行业与其他地区、其他行业间的信息资源交流关系,使本地区、本行业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活动在总体上与宏观层次的信息资源管理活动不相冲突的同时,能更好的符合本地区、本行业的客观实际,并体现本地区、本行业的利益。中观层次的信息管理是介于宏观和微观之间的一种管理层次,具有承上启下的功能。因此,该层次的信息资源管理原则上既要符合宏观层次的信息资源管理的需要,又要有利于指导、规划微观层次的信息资源管理活动,两者缺一不可。中观层次的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在本地区、本行业范围内组织、协调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活动,因而由此引发的一切管理效果都是针对本地区、本行业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而言的,具有明显的区域或行业性质。

作为网络活动,信息资源管理的目标是实现资源共享。由于单个信息系统的输入、存储和输出能力总是有限的,用户的信息需求却总是全面的和近乎无限的,所以单个信息系统必须同其他信息系统进行协调与合作,而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又提供了这种现实可行性,因此,真正的信息网络就逐渐形成了。信息网络的出现改变了作为其细胞的信息系统或管理信息系统。网络环境下的信息系统不再采用大而全的模式,其设计、建立和运行只求满足特定用户的主要需求,更多的用户需求则通过信息网络内信息系统之间的互通有无来满足。信息网络本身是信息资源、技术设备、通信网络、用户群体和信息资源管理人员的统一体,其中信息资源和用户需求构成了网络管理的主要矛盾,技术设备、通信网络和信息资源管理人员都是为解决这些矛盾服务的。3.信息资源管理活动还是一种宏观调控行为从宏观的角度考虑,无论是协调信息资源管理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的关系,还是对所有信息资源管理活动实施集中统一的管理,都需要国家有关部门统一规划和组织落实。宏观层面的信息资源管理活动包括一下内容:通过信息政策和信息法规对信息资源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实施宏观调控;通过培育和完善信息市场来加速信息商品化和信息生产的社会化,从而进一步发展信息生产力。通过建立集一中统一的管理组织来协调信息资源管理行业内部和信息资源管理行业与其他行业的关系,为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提供组织保证;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资源管理教育等途径支持信息资源管理行业的发展。1.3.3信息资源管理学的内容

1、信息资源管理学学科理论研究

主要研究信息资源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体系结构、学科性质、相关学科、研究方法、学科史与未来发展问题、学科理论基础和技术基础等。2、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研究

主要研究信息、信息资源和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构成要素、类型、特征、功能与相互关系,信息资源管理活动的本质结构、一般规律和发展趋势,信息资源管理活动同其它社会活动之间的联系与制约等问题。3、信息资源管理的一般过程研究

主要研究信息流的形成、运动与发展规律,信息资源管理过程的构成环节及其内容、方法与衔接,信息资源有序运行的条件、机制与障碍,围绕信息资源管理的计划、预算、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培训等活动。4、信息用户研究

5、信息组织与信息检索

6、信息资源开发与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