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课件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_第1页
哲学课件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_第2页
哲学课件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_第3页
哲学课件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_第4页
哲学课件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实践及其特点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来源目的、归宿动力检验标准含义基本形式特点知识回顾毛泽东思想中国革命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现代化建设实践马克思主义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发展发展发展思考:从认识论角度看,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发展给了我们什么启示?产生产生产生产生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学习目标1、什么是真理,其根本属性是什么(理解)2、真理的基本特征3、真理与认识、谬误关系4、为什么说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恒的过程(原理)5、怎样追求真理(方法论)?下列观点都是真理吗?1、上帝创造了人3、供求影响价格2、发展是硬道理1、上帝创造了人2、发展是硬道理1、上帝创造了人3、供求影响价格2、发展是硬道理1、上帝创造了人认识:主体对客体(客观对象)的能动的反映。真理谬误1、真理含义: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认识.相符合不符合(一)真理是客观的有用就是真理——美实用主义哲学家威廉·詹姆斯

圣人之言,领袖之言就是真理被多数人承认的就是真理思考以下说法正确吗?为什么?分析:真理作为科学的理论、正确的认识,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是有用。但为此就认为有用就是真理,则否定了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实践,否定真理的客观性

其他两个观点都把人的意识、看法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同样否定了真理的客观性。(一)真理是客观的2.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有两层含义:(了解)(1)第一是指真理内容的客观性(2)第二是指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实践(3)真理的内容上是客观的,而其形式上是主观的,属于认识范畴,不能把真理等同于客观实在。客观性仍是真理的根本属性。真利是绝对的判一判真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不是对真理客观性的否定?不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表明承认人的认识上的主观性和差别性,并不等于否定客观真理。(1)由于受主观条件(立场、观点、方法、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水平)的影响,不同人对同一事物存在不同的认识(2)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实践,在同一时间、地点、条件,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其中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即真理只有一个。3、真理客观性的方法论要求: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当谷物播种完毕,接连两个小时下雨,这雨对谷物有益吗?当已经积涝成灾,天还下倾盆大雨,这雨对庄稼是有益的吗?说一说:下雨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哪个是真理?说明离开一定的条件,不好判断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真理是有条件的。人的主观因素会影响人们的认识漫画说明了什么这些认识对不对?1、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2、效率优先,兼顾公平3、城市武装暴动夺取政权有适用条件和范围有时间、历史限制有具体国情限制2、真理都是具体的(具体性)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二)、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1、真理都是有条件的(条件性)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指主观认识符合当地的实际.指主观认识符合当时的实际.真理是相对的照搬过去、超越历史、不切实际真理会转化为谬误3、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1)区别: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的。真理是人们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谬误是人们对事物本来面目的歪曲反映;二者泾渭分明,相互对立,有严格的界限,不能混淆。(2)联系:真理和谬误之间又具有统一的一面,表现在:①真理和谬误相伴而行②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方法论要求:(1)要不怕错误,正确对待错误;(2)要使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做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材料一:中国古代老百姓每逢月食非常害怕,“天狗食月”一说盛行……

材料二:中世纪欧洲神学思想处于统治地位,统治阶级推崇神学,认为上帝创造了地球、月亮等万事万物材料三:月球表面复杂多变,有阴暗的部分和明亮的区域。早期的天文学家以为发暗的地区都有海水覆盖,因此把它们称为“海”。而月球的背面绝大部分不能从地球看见,在没有探测器的年代,月球的背面一直是个未知的世界。(1)从主观、客观两方面分析,为什么早期人类对月球的正确认识如此匮乏?探究一(1)认识的特点(2)探月的过程体现出人们认识活动有什么特点?

——这场火灾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重新评价阿波罗航天器舱内所使用的材料,并对指令舱进行了大规模的修改。

探究一(1)认识的特点

认识的对象是运动变化的物质世界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

认识受到各种主观的客观的条件限制。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①认识具有反复性②认识具有无限性哲学收获认识运动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者螺旋式的上升③认识发展的趋势——认识具有上升性(1)认识的特点思考三、认识的特点1967年1月,“阿波罗1号”飞船在发射前的模拟演习中突遭火灾,美国宇航员宇航员维尔基尔·格里森等3人不幸遇难。这场火灾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重新评价阿波罗航天器舱内所使用的材料,并对指令舱进行了大规模的修改。“这是个人迈出的一小步,但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步!”——1969年7月20日,人类登月第一人、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在踏上月球时如是说。2003年,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返回地面的过程中爆炸失事,但并未影响其他国家的航天飞机计划。俄罗斯随后成功发射了“进步M-47”货运飞船,并与国际空间站对接成功。同年,中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也发射成功。失败成功失败成功人类是否还会继续对外太空的探索?这种探索是否将是一个直线发展的过程?以上材料反映了人的认识具有什么样的特点?认识具有反复性①认识的主体:实践水平的限制

主观条件的限制②认识的客体:复杂、变化

认识的对象(物质世界)——无限变化认识的主体(人类)——世代延续认识的基础(实践)——不断发展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具有上升性(前进性)认识运动不是圆圈式的循环运动认识运动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者螺旋式的上升真理不会停止,真理在不断向前发展真理永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地向前发展结论: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不存在终极真理,真理永不止步,不断向前发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不是终极真理?真理是客观的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真理的定义基本属性客观性(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真理只有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