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八单元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考点1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地方卷】(2016年江苏卷,25~26)下图为华北某城市 2003年和2013年供水、用水对比图。读图回答 1~2题。1.(双选)与2003年相比,2013年( )。A.水资源循环利用率提高B.供水总量增大C.用水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D.生活用水增幅最大2.(双选)南水北调对该市的影响有 ( )。A.利于改善生态环境B.水资源短缺得到解决C.降低用水的使用成本D.利于减少地下水的开采【解析】第
1题,据图可知,2003
年供水数值为
35.8,用水数值也为
35.8,二者正好平衡
,说明水资源没有被循环利用
;2013
年供水数值为
33.3,
用水数值为
36.4,用水大于供水
,说明有部分水得到循环利用
,水资源利用率提高
;2003
年供水总量数值为35.8,2013
年供水总量数值为
33.3,说明供水总量减小
;与
2003
年相比,2013
年环境用水明显增加
,生活用水明显增加
,农业用水和工业用水减少
,用水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
;从变化来看环境用水增幅最大。第
2题,南水北调对该市的影响主要是改善生态环境
,利于减少地下水的开采 ;水资源短缺得到缓解 ,但是没有解决,用水的使用成本增加了。【答案】1.AC 2.AD(2014年浙江卷,1~2)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把长江的水调往北方的调水工程 ,调水线路主要为大运河。读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线路图,完成3~4题。3.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
,叙述正确的是
(
)。①可以解决华北平原的盐碱化问题
②有利于改善丙地大运河航运条件
③丙至戊段可以自流引水
④可缓解戊地的用水紧张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4.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长江可能带来的影响 ,叙述正确的是( )。A.可提高社会对长江水质的关注B.可促使长江的泥沙向海洋输送C.可降低甲地咸水入侵发生的可能D.可改变长江口外海洋潮汐的规律【解析】第 3题,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主要是将长江下游的水调入华北地区 ,调水会使调入区的地下水水位上升 ,加剧华北平原的盐碱化问题,故①错误;调水可以增加丙地运河的水量 ,有利于改善运河的航运条件 ,故②正确;根据图中海拔信息 ,丙至戊段海拔先升高后降低,故丙地至丁地河段不能自流引水 ,故③错误;调水可以缓解北方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 ,故④正确。第 4题,调入北方的水主要用于北方地区的生产和生活 ,水质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因此长江水质问题一定会引起社会更多的关注。【答案】3.D 4.A(2014年广东卷,9)下图为根据统计资料计算得出的我国1980~2010年水稻产量重心移动方向图。若下列地区的水稻产量均有增加,则对图示水稻产量重心移动趋势贡献最大的地区是 ( )。A.西南地区 B.东北地区 C.华南地区【解析】根据图中经纬线可判断 ,水稻产量重心向东北方向移动
D.西北地区,若四个地区的水稻产量均有增加
,则东北地区增幅应该最大。【答案】
B(2013
年江苏卷
,23~24)为缓解“昆明水少、滇池水脏”的问题
,云南省已建成螳螂川、牛栏江调水工程
,并规划建设金沙江调水工程,如图所示。读图回答
6~7
题。6.(双选)“滇池水脏”与滇池水体更新周期长有关。滇池水体更新周期长的主要原因有 ( )。A.流域面积小,汇入水量少B.季风气候,径流季节变化大C.水体总量大,进出水量小D.全年高温,湖水蒸发量大7.(双选)跨流域调水工程对滇池流域的主要影响有 ( )。A.改变滇池流域降水总量B.提高滇池水体自净能力C.减少昆明污染物排放总量D.缓解昆明用水紧张状况【解析】第 6题,滇池的流域面积小 ,水体总量大,但进出水量小,湖泊水与外界水的交换极其缓慢且有限 ,所以更新周期长。第7题,跨流域调水工程可以增加流域内入湖水量,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滇池流域水量增加,也可以缓解流域内的用水紧张状况。【答案】6.AC7.BD8.(2015年广东卷,41)山东省南部的南四湖 ,由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组成 ,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通道 ,沿湖地区工业以煤炭、电力、造纸为主。根据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材料一 南四湖地理位置示意图。材料二 南四湖及周边地区 1982年与2012年各景观类型面积统计图。(1)南四湖湖盆狭长,总体呈走向。部分入湖河流不定期出现断流现象,主要原因可能是。(2)南四湖及周边地区各景观类型中,1982年面积最大的是;1982~2012年间,面积增加最多的景观类型是。(3)分析1982~2012 年间南四湖及周边地区沼泽面积大幅度减少的主要人为原因。(4)分析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通水后对南四湖地理环境可能带来的有利影响。(5)为了满足调水的水质要求
,南四湖沿湖地区工业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
?【解析】第
(1)题,主要从图示湖泊延伸方向判断。河水断流的原因有补给量小
(主要是降水少
)、消耗量大
(沿途用水量大
)等。第(2)题,从景观类型面积变化入手判断。第
(3)题,从图示各景观的面积变化可知人为活动对沼泽的影响。第
(4)题,湖泊水量和面积的增多
,会对周围地区的气候、生物等产生影响
,进而对通航条件、养殖及旅游业带来有利影响。第
(5)题,从污染物的排放、相关法律法规及环保意识提出措施。【答案】
(1)西北—东南
降水量季节分配不均
;沿途用水过度(2)湖泊
台田鱼塘(3)台田鱼塘的建设
,稻田面积的扩大
,建设用地的增加。(4)增加湖水水量,改善湖区局地小气候(5)关停重污染企业 ,加强污水净化排放
,提高地下水水位 ,稳定湖泊水位,广泛宣传、严格执法。
,提高航运效益
,改善水质。考点2 产业转移【全国卷】(2016年全国Ⅰ卷,2~3)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2003年,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据此完成1~2题。1.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佛山
(
)。A.产业结构调整
B.原材料枯竭C.市场需求减小
D.企业竞争加剧2.景德镇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 ( )。A.资金充足 B.劳动力成本低C.产业基础好
D.交通运输便捷【解析】第
1题,陶瓷产业是高污染产业
,由于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
,地价上涨、环保压力等因素促使该主产区产业结构进行调整
,进而促使该主产区的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第
2题,
景德镇是世界闻名的“瓷都”,技术水平高
,制瓷历史悠久
,所以其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入的主要优势是产业基础好。资金、交通是佛山的优势。佛山陶瓷产业的转移不是因为劳动力因素。【答案】1.A 2.C(2016年全国Ⅱ卷,3~5)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家电企业将组装工厂向其国外转移 ,下图示意日资家电组装工厂转移目的地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 3~5题。3.影响日资家电组装工厂不断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 )。A.市场规模 B.劳动力成本C.原材料成本 D.技术水平4.20世纪90年代末,越南对日资家电组装工厂的投资吸引力已超过中国 ,但其日资家电组装工厂数量却远少于中国 ,主要原因是中国( )。A.市场规模大 B.技术水平高C.劳动力素质高 D.基础设施水平高5.在日资家电组装工厂向越南等国家转移的背景下 ,中国家电产业的发展战略是 ( )。A.加大政策支持
,吸引日资回归B.进口越南产品
,替代国内生产C.扩大生产规模
,保持价格优势D.加强技术研发
,培育竞争优势【解析】第 3题,家电组装工厂是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为了获取最大利润 ,工厂不断向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转移。日资家电组装工厂大体上由日本转移到韩国 ,又到马来西亚、中国、越南 ,即由较发达地区向较落后的国家转移 ,故影响日资家电产业不断转移的主要因素是劳动力成本。第 4题,越南劳动力成本低 ,对日资家电组装工厂投资吸引力大 ,但其日资家电组装工厂数量却远少于中国 ,主要是因为中国有巨大的市场。家电组装工厂的技术源于日本。中国的劳动力素质比越南高 ,基础设施水平高,生产成本也较高,因此对日资家电组装工厂吸引力下降。第 5题,日资家电组装工厂向越南等国家转移 ,说明我国的劳动力价格上涨,成本优势逐渐消失 ,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开始转移。因此我国的家电产业应该改变传统的加工制造方式 ,加大科技投入,研发自己的家电品牌 ,树立自己的品牌意识 ,增强市场的竞争力。【答案】
3.B
4.A
5.D【地方卷】(2017年天津卷,4~5)读图文材料,回答6~7题。随着全球化发展
,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大量进入国际市场。上图显示了我国省级行政区
1987~2010
年纺织服装业总产值占全国该产业份额及
2010
年职工年平均工资。6.据图判断
,下列省级行政区纺织服装业发展变化特征与原因的正确组合是
(
)。A.京津沪产业份额下降——产业结构优化调整B.福建产业份额增长快——原有工业基础雄厚C.苏浙产业份额逐年递增——本地市场需求旺D.新疆产业份额历年较低——纺织业原料短缺7.近年来,东部沿海地区的纺织服装业向河南、江西等地区转移
,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交通运输
B.劳动力成本C.技术水平
D.距市场远近【解析】第
6题,京津沪产业份额下降
,与当地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有关
;福建位于沿海地区
,海运便利
,有利于服装产品出口
,所以产业份额增长较快
;苏浙的本地市场已趋饱和
,其产业份额逐年递增是由于其具有雄厚的工业基础
;新疆是我国的重要棉花产地
,其产业份额历年较低
,故不可能是原料短缺所致。第
7题,纺织服装业属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河南、江西等地区位于我国的中部地区,经济水平相对东部沿海地区较为落后
,劳动力的成本较低。【答案】6.A 7.B(2016年海南卷,7~9)某中德合资大型汽车企业总部设在吉林省长春市 ,从1991年成立至今,已经形成长春、成都、佛山、青岛等生产基地。长春基地原来生产高中低档各种车型 ,现主要保留高档车型的生产 ,中低档车型的生产大部分转移到其他基地。据此完成8~10题。8.长春基地高档车型的合理市场定位是 ( )。A.吉林省市场B.东北市场C.全国市场 D.欧洲市场9.与保留生产中低档车型相比
,长春基地保留生产高档车型可以
(
)。A.减少运输成本
B.降低生产成本C.获取更多利润
D.扩大市场占有率10.该汽车企业在成都等地建生产基地的主要目的是
(
)。A.利用当地的廉价劳动力
B.抢占当地的消费市场C.利用当地的交通优势
D.借助当地的科技优势【解析】第
8题,结合材料信息“汽车企业总部设在长春市”“已形成长春、成都、佛山、青岛等生产基地”
,可知长春基地高档车型的市场并不仅限吉林省或者东北
,应为全国市场。相比欧洲
,长春在高档车型生产中并不占优势
,所以市场定位为欧洲市场不合理。第
9题,根据产业转移的规律
,一般是将产品附加值较小的产业转移到其他地区
,而保留附加值较大的产业
,以达到追求更高利润的目的。第 10题,佛山基地经济较发达 ,劳动力成本较高 ;综合各大基地区位和产业转移的目的判断 ,该汽车企业在其他地区建生产基地的主要目的是占领当地市场 ;成都基地位于我国内陆 ,相比长春基地,不具备交通优势;相比长春基地,其他汽车生产基地由于建设历史比较短并不具备科技优势。【答案】
8.C
9.C
10.B(2014年海南卷,1~3)一些跨国企业通过在国际互联网上发布订单的方式示意某一般模式。在该模式中 ,制造工厂的国际转移速度较快。据此完成
,将产品的制造环节转移给承接订单的企业。下图11~13题。在图示模式中()。A.发单企业集中在亚洲B.接单企业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C.产品全部在接单企业的工厂制造D.利润随订单流向逐级递减从事下列产业的跨国企业,适于采用图示模式的是()。A.普通服装制造B.汽车制造C.金属冶炼D.甘蔗制糖13.在图示模式中,导致制造工厂国际转移速度较快的主要因素是 ( )。A.原材料价格 B.交通条件C.工人工资 D.市场【解析】第
11题,发单企业一般位于发达国家
,接单企业多位于劳动力廉价的发展中国家
,产品制造环节在接单企业工厂和其他工厂进行
,生产的利润随订单流向逐级递减。第
12题,该企业产品的制造环节转移给承接订单的企业
,说明该企业生产环节较为简单且对劳动力依赖较强
,因而普通服装制造适于采用该模式。第
13题,在该模式中
,制造企业多为劳动力导向型企业
,因而工人工资的高低是影响产业应转移的主要因素。【答案】11.D 12.A 13.C(2014年江苏卷,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2011年我国明确提出 :“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 ,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 ,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材料二 图甲为长三角城市分布图 ,图乙为长三角地区苏州、嘉兴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指数图。下表为我国长三角城市群与美国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人口、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对比。表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大西洋沿岸城市群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重(%)1.01.5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820城市化水平(%)6890GDP占全国比重(%)1820(1)分析两大城市群的共同特征。(2)在长三角城市群产业分工协作方面 ,首位城市应重点发展下列哪三个产业 ? 、 、 。(填写序号)①国际金融 ②机械制造 ③服装制造 ④石油化工⑤文化创意 ⑥进出口贸易(3)苏州和嘉兴与首位城市距离相近,自然条件与农业基础相似,分析两城市经济发展的差异及形成原因。(4)为把长三角城市群建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需采取的措施是。【解析】第(1)题,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长三角和大西洋沿岸两大城市群 ,人口密度都比较大 ,城市化水平为 68%和90%,城市化水平都很高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两城市群分布区城市数量多 ,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都很高 ,形成了完整的城市等级体系。第 (2)题,上海作为长三角城市群的首位城市 ,在区域中,甚至在全国范围内都起到辐射带动作用 ,为了加强产业分工协作 ,应重点发展如国际金融、文化创意和进出口贸易等高级的服务产业 ,提升本地产业品位 ,加强本区域对外联系。第 (3)题,由图乙可知,苏州和嘉兴两市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异。苏州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快于嘉兴 ,苏州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嘉兴 ;从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看 ,两地发展机遇相同 ,两城市经济发展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两城市的产业基础不同 ,两城市产业发展政策及交通条件 (通达性)存在差异。第(4)题,为把长三角城市群建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应注意加强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 ,打造成一个合作共赢、相互补充、互通有无、协作型的、具有完整体系的有机城市群整体 ,提高整个城市群在世界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知名度。【答案】(1)人口密度大;城市化水平高;城市数量多;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 ;城市等级体系完整。(2)① ⑤ ⑥(3)差异:苏州发展速度快于嘉兴 ;苏州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嘉兴。原因:产业发展政策;产业基础;与周边城市联系 ;交通条件(通达性)。(4)加强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 ;完善与加强交通及信息网络建设 ;减少行政壁垒;提高区域城市化水平 ;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活动高频考点命题特点备考启示结合某种资源分布地区的差异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分析某种资结合西气东输或南水北调某一具体案例,分析资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源调配的原因、条件、影响等;全国卷近几年没有考查,但地方卷中源调配的原因、线路选择及产生的影响,总结此有出现且以选择题形式为主类问题的分析思路目前世界产业转移一直在进行而且又出现了新的特点,结合某种产结合某种产业部门和工业区位的知识,分析某种产业转移的原因和影响,特别注意产业转移对产产业转移业部门的转移案例分析产业转移的原因及影响是近几年的命题方业结构、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分工、区域环境、式,主要是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全国卷出现的频率较高社会就业等的影响考点1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地理背景自然条件经济条件2.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①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 ,大量使用煤炭作为能源
,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②北煤南运给我国的铁路和公路运输带来了很大的压力。③具有清洁优势的天然气 ,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仅占
2.7%。(3)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对西部地区发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展的影响对东部地区发缓解能源紧缺状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推动天然气化工、发电等产业的发展及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展的影响区域协调效应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与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合理配置,利于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对环境的影响东部地区:天然气部分代替煤炭,有利于改善大气质量;沿线农村地区:推广使用天然气,缓解因植被破坏带来的环境压力读中亚通向中国的输气管线示意图 ,回答1~2题。1.除天然气外,我国还可从中亚进口 ( )。A.棉纤维、原油C.货运车辆、钢材
B.机械设备、丝织品D.电器、电子产品2.中亚天然气资源的调入
,对我国的影响有
(
)。A.加快电子工业升级换代B.入境务工人员明显增加C.提升我国能源安全指数D.从根本上解决我国能源短缺的问题【解析】第
1题,中亚地区位于内陆
,盛产棉花且油气资源丰富
,故我国可从中亚进口棉纤维、原油。相对中亚
,我国机械设备、货运车辆、钢材、电器、电子产品等技术水平较高
,不需要从中亚进口
;丝织品多盛产在我国南方
,中亚基本没有。第
2题,天然气的调入可以缓解我国能源紧张的局面
,提升我国的能源安全指数。【答案】1.A 2.C3.南水北调(1)南水北调的路线调水中线东线西线路线图示长江上游金沙江及长江中游丹江水源区其支流雅砻江、大口水库、三峡长江下游江苏扬州—江阴段渡河库区西北干旱地区、华京津、华北平供水区北地区,重点是青、原中西部及沿黄淮海平原东部地区甘、宁、内蒙古、线湖北、河南陕、晋六省区部分地区续表调水西线中线东线路线可调水量调水量较小,调水量较大,调水量最大,与水质水质最好水质较好水质较差地形、地势地势南高北低,对调水线地形复杂,工程艰巨水可自行流向黄河以南地区需动力提水,过黄河后顺地势北流路的影响北方现有可差较好,有丹江口好,有京杭大运河及沿线湖泊可利用用设施水库可利用(2)南水北调的效益及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①效益社会效益:改善供水区投资环境 ,缓解城乡争水、工农业争水的矛盾 ,有利于社会安定。经济效益:促进供水区经济发展 ,可产生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增加供水区城市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美化环境,缓解地下水水位降低和漏斗面积进一步扩大趋势,控制地面沉降。②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水源区:径流量减少,河口地区盐度升高 ,影响长江下游水质 ;可能引起长江泥沙淤积加重 ,使航道淤塞。工程沿线地区:给江淮沿线地区水生生物的生长带来不利影响 ;地下水水位升高 ,土壤容易发生盐碱化。水质(东线):长江下游沿江工业园区众多 ,输水沿线有油田、煤矿及工业发达的城镇 ,大量的污水排放会降低水质。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由汉江中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引水 ,重点解决华北 20多座大中城市的缺水问题 ,并兼顾沿线生态环境和农业用水。为减少中线从丹江口水库调水后对汉江中下游的影响 ,修建了湖北“引江济汉”补水工程。“引江济汉”工程实施方案是提长江水向兴隆下游河道补水 ,修封闭的“高架”水渠,即绕长湖北缘并与长湖所有支流全部立交修建总干渠。而部分水利专家则建议由长江通过入湖渠提水至长湖 ,再通过现有河道提水至兴隆水库上游。材料二 汉江流域和“引江济汉”示意图。(1)推测丹江口水库成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的自然条件。(2)分析丹江口水库调水后对汉江中下游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3)对比专家建议方案 ,分析“引江济汉”工程实施方案的优点或缺点。【解析】第(1)题,水源地的选址主要考虑水量、水质、蓄水区域及能否自流等方面。第(2)题,丹江口水库调水后,汉江中下游水量减小,河流自净能力下降,水质恶化。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受到破坏,鱼类资源减少。汉江中下游区域地下水位下降,江滩湿地面积萎缩,大面积沙滩裸露,生态环境恶化。第(3)题,根据材料,“引江济汉”工程实施方案是提长江水向兴隆下游河道补水,修封闭的“高架”水渠。优点是避免泥沙淤积、水污染扩散和生物入侵对长湖生态环境的破坏。根据材料中方案判断,修建“高架”水渠的缺点是造价高 ,占用大量耕地,绕湖修建,会破坏长湖及支流航运安全。【答案】(1)水库位于河流上游,水质较好;流域内降水多,水系发达,水量丰富;集水范围大,库容量大;水库地势较高,向华北输水可自流。(2)水量减小,河流自净能力下降,水质恶化;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受到破坏,鱼类资源减少;地下水水位下降,江滩湿地面积萎缩,大面积沙滩裸露。(3)优点:避免泥沙淤积、水污染扩散和生物入侵(血吸虫侵入)对长湖生态环境的破坏。缺点:造价高;占用大量耕地;破坏长湖及支流航运安全。考点2 产业转移1.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2.分类:区域产业转移、国际产业转移。3.目的:降低生产成本 ,扩大销售市场 ,追求更高的利润。4.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读图,回答4~6题。4.甲城市承接内地纺织工业转移的区位优势主要体现在 ( )。A.资金、技术 B.原料、劳动力C.动力、土地 D.市场、设备5.某大型纺织集团正在甲城市建设“农场—轧花厂—纱线厂—织布厂”产业链 ,其最主要原因是 ( )。当地有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且基础设施完善光热、土地资源丰富,利于扩大农场的生产规模C.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形成集聚效应,提高纺织工业的附加值D.产业基础雄厚 ,技术优势突出6.工业转移的实施对新疆的影响包括 ( )。①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②推动城市化进程 ③使生态环境压力增大 ④促进基础设施建设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解析】第 4题,甲城市所处的南疆是我国主要的棉产区 ,该地发展纺织工业优势是拥有丰富的原料 ;新疆位于西北内陆地区 ,经济不发达,劳动力廉价,可以为纺织工业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第 5题,“农场—轧花厂—纱线厂—织布厂”产业链有利于减少运输量 ,节省运费,降低企业的内部交易成本 ,形成集聚效应。甲城市虽然土地资源丰富,但由于其他资源 (如水资源)的制约,农场生产规模难以扩大。甲城市地处西北内陆地区 ,基础设施和产业基础都比较薄弱。第 6题,纺织工业转移有利于推动新疆基础设施的建设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推动城市化的发展,但大量纺织工业转移到该地 ,使生态环境压力增大。【答案】4.B 5.C 6.D方法一 资源跨区域调配问题的分析思路1.资源跨区域调配问题的思维流程2.资源跨区域调配问题分析的主要内容资源跨区域调配问题主要从原因、解决资源短缺的途径、线路选择、工程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1)跨区域调配资源的原因 :资源分布区与消费区存在差异 ,即明确该资源的分布规律及分布较多的地区 ;同时明确该地区资源紧缺的原因,包括为何分布较少 ,为何需求量大,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2)解决资源短缺的途径 :包括提高利用率 ,节约资源;寻找替代品和跨区域调配资源等。(3)资源跨区域调配线路的选择 :要保证稳定、安全的资源供应 ;线路的造价;沿线地形、河流等自然条件和城市分布等社会经济条件;要尽量避免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4)跨区域调配工程的影响 :需从输出地和输入地两个方面来说明。对输出地侧重说明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并进一步促进城市化和经济发展 ,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等 ;对输入地则突出说明解决了资源短缺的问题 ,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以及促进该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等。七库连通工程主要连通彭村、龙门滩、山美、惠女、菱溪、陈田和泗洲 7座大中型水库(7个水库总库容约为 9.85亿立方米,占泉州全市大中型水库总库容的78%),构建现代水网体系,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泉州版的“北水南调”。读泉州市七库连通工程示意图,回答1~2题。1.泉州实施“北水南调”的根本原因是( )。A.南部农业用水紧缺B.北部河流径流量比较稳定C.南部降水量较少D.水资源分布南北不均衡2.泉州七库连通工程建设所要考虑的首要条件是 ( )。A.地势北高南低,全程可以自流引水B.沿线地区地质条件稳定 ,工程防震系数低C.沿线地区多水库、河流 ,水源比较稳定D.输水干线主要经过武夷山区【解析】第 1题,泉州西北部多为山区 ,人口密度较小,经济欠发达,但水资源丰富;东南部靠海,人口密度较大,经济较发达,但水资源紧张,全市水资源分布整体上呈西北多、东南少的态势。第 2题,仅根据图文信息无法判断全程是否可以自流引水 ;根据材料中“构建现代水网体系,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推断调水所要考虑的首要条件是水源是否稳定 ;泉州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的地震带上,工程防震系数高 ;输水干线主要经过平原地区。【答案】1.D 2.C方法二 产业转移的原因分析产业转移根据变化的地域空间范围不同 ,可分成国际产业转移和区域产业转移两类 ,根本目的都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 ,扩大市场,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目的相同但原因或影响因素并非相同 ,具体分析如下:1.国际产业转移的原因从产业转移的规律分析 ,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进行产业转移主要是因为本国发展制约性增强 ,发展中国家资源优势明显 ,地价便宜,劳动力廉价,市场广阔。具体分析如下 :2.区域产业转移的原因区域产业转移是国家内部地区之间 ,由于经济总体水平的差异而引起的。发达地区的产业发展速度快、产业结构调整进程快,为使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部分产业、资金或技术,带动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如广东将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向粤北、粤西、粤东地区转移,就是为了使广东省整体经济均衡发展。工业专业化指数 ,通常用来衡量某一地区工业专业化程度及其在高一级区域中的地位 ,数值越大表示专业化程度越高。读2012年江苏省工业专业化指数的区域示意图 ,回答3~4题。3.甲、乙、丙、丁四地区中,符合产业转移规律的是()。A.甲向乙转移B.乙向丙转移C.丙向丁转移D.丁向乙转移4.有助于乙地区工业结构优化的措施是()。A.产品专注国际市场B.促进工业生产自动化C.营造创新的工业环境D.降低劳动力工资水平【解析】第3题,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是低端产业由经济较发达地区转移到较落后地区。图中丁地区以资金、技术密集型工业为主,说明该地经济较发达;而乙地区以劳动力密集型工业为主,说明经济较落后。故丁向乙转移符合产业转移的规律。第4题,乙地区以劳动力密集型工业为主,资金、技术密集型工业较少,应该优化工业环境,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工业,促进工业结构的优化。工业生产自动化可以提高效率,与工业结构优化无关。【答案】3.D4.C“西气东输三线”工程的主供气源来自中亚三国。读图 ,回答1~2题。1.“西气东输三线”的干线沿线自西向东依次经过我国的 ( )。A.地势第一、二、三级阶梯B.阴山、秦岭、南岭地形区C.寒带、温带、热带气候区D.黄河、长江、珠江流域2.该工程建设产生的显著影响是 ( )。A.加快新疆资源开采 ,促进其经济发展B.诱发沿线地区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C.缓解沪、浙、珠三角等地区能源短缺D.深化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合作 ,互利共赢、共同发展【解析】第 1题,从图中可以判断,“西气东输三线”工程不经过地势第一级阶梯 ,不经过阴山山脉 ,不经过寒带气候区 ,但经过黄河、长江和珠江流域。第 2题,该工程是从中亚国家输入天然气 ,可以深化我国与中亚国家的合作 ,谋求共同发展;该工程诱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极小 ;该工程不经过沪、浙两地。【答案】1.D 2.D“引汉济渭”工程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穿越秦岭,联系汉江和渭河。工程建成后 ,将大大缓解关中地区的用水问题。读“引汉济渭”工程示意图,回答3~5题。3.“引汉济渭”工程的意义不包括( )。...A.缓解西安的用水紧张状况B.改善渭河流域生态环境C.缓解汉江流域的旱涝灾害D.增加关中平原灌溉面积4.“引汉济渭”工程受水地区的地形成因是( )。①断裂下陷 ②地壳抬升 ③流水堆积 ④流水侵蚀⑤风力堆积 ⑥风力侵蚀A.①③ B.①⑤ C.②④ D.②⑥5.下列关于汉江和渭河水文特征叙述 ,正确的是( )。A.都受温带季风气候影响 ,形成夏汛B.受长江干流水量影响 ,汉江的流量更大C.汉江和渭河冬季都无结冰现象D.渭河含沙量大,汉江含沙量小【解析】第 3题,“引汉济渭”的意义主要是增加渭河流域(关中平原)的供水,包括为西安、咸阳等城市生活和工业供水 ,增加生态用水、农业用水等。第 4题,受水地区为渭河平原 ,其地形的成因为内力断裂下陷 ,外力流水堆积。第 5题,汉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注入长江干流,水量不受长江的影响 ;流域内植被覆盖率高 ,河流含沙量小;渭河处于温带 ,冬季结冰;受黄土高原的影响含沙量大。【答案】3.C 4.A 5.D
,京津冀(固安)国际商贸城位于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 ,2小时内可到达京津冀 80%的区域。京津冀 (固安)国际商贸城在京津冀一体化国家战略下 ,势将成为区域产业升级新标杆 ,北京专业批发市场转移的首选承接地。据此回答 6~7题。6.与北京相比,京津冀(固安)国际商贸城选址河北固安的优势条件是 ( )。A.交通通达度高 B.市场辐射面广C.品牌效应强 D.土地成本低7.北京专业批发市场转移至京津冀 (固安)国际商贸城会( )。①缓解北京市内交通和人口压力 ②使北京市的就业率下降 ③使固安县的城市化进程加快 ④使固安县的环境质量提高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解析】第 6题,北京人口密集,土地成本高,因此与北京相比 ,河北固安的优势条件是土地资源丰富 ,土地成本低。第 7题,北京市的专业批发市场向外转移势必会使一部分人口外迁 ,从而缓解市内的交通和人口压力 ,故①对;北京市的就业机会多 ,批发市场外迁后就业率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故②错;北京市的批发市场转移到固安会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加快城市化进程 ,但可能会使固安县的环境质量下降 ,故③对,④错。【答案】6.D 7.C21世纪以来,我国家具制造业承接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 ,发展迅速。从俄罗斯、东南亚进口木材 ,生产家具并大量出口。其中,广东省的家具出口量曾占全国的 40%左右。读某年我国主要家具制造省份家具出口量占全国的比例 (用阴影部分表示 )示意图,回答8~9题。8.广东省吸引国外家具制造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有 ( )。①位置优越,海运便利,有利于木材进口和家具出口 ②国内外市场广阔 ③地价较我国其他省区低 ④劳动力资源丰富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9.近年来,图中N地吸引广东省家具制造产业转移 ,家具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成为“中国中部家具产业基地”。家具制造产业转移对该地的影响有( )。①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增加税收 ②使生产要素成本下降 ③增加就业岗位 ,有利于社会发展 ④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 ,第二、三产业所占比例上升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解析】第 8题,广东省经济发达,地价较我国大多数省区高 ,排除③。第 9题,N地接受广东省家具制造产业转移 ,家具生产规模不断扩大。随着经济的发展 ,生产要素成本上升 ,排除②。【答案】8.B 9.D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2017年6月7日至10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哈萨克斯坦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会谈中 ,习近平主席提到 ,中哈亚欧跨境货运班列的启动不仅惠及中哈两国 ,而且将为沿线有关国家创造更多运输便利和合作机遇 ,体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有机对接。材料二 中国-哈萨克斯坦国际合作示范区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北通道 ,是中国面向中亚地区重要的战略节点与门户。未来将建成中哈国际产能合作与加工贸易示范基地、中哈口岸互市贸易与国际物流示范基地、中哈跨境电商平台服务示范基地等。下图示意中哈国际合作示范区。(1)分析哈萨克斯坦建设陆路通道需要克服的不利自然条件。(2)我国大量纺织业、制造业选择转移到中哈国际合作示范区的原因有哪些 ?【解析】第(1)题,哈萨克斯坦建设陆路通道需要克服的不利自然条件 ,主要从气候、地形等方面分析。气候主要是冬季寒冷夏季高温,会对施工带来不便 ;地形主要是地形复杂 ,地势起伏较大。第 (2)题,结合材料从政策、市场、劳动力、生产成本等方面逐一说明。【答案】(1)冬季寒冷漫长,施工时间短;夏季高温酷暑,施工环境较差;空气干燥,冬春季节多大风 ;地势起伏大。(2)有我国和相关国家的政策支持 ;位于多国边境,邻近市场,便于进行进出口贸易 ;该地用地成本和人工成本等较低 ;各产业在
,示范区集聚可以共享信息和基础设施
,节省建设投资
,获得规模效益。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项目 ,被称为北煤南运大通道 ,起于内蒙古浩勒报吉 ,经乌审旗后进入靖边、延安北、韩城北山西运城,河南三门峡,湖北襄阳、荆门、荆州 ,湖南岳阳后止于江西吉安 ,全长约1860km。读区域间煤炭调运流量图 ,回答题。
,经1~21.华中地区煤炭调入的最佳方案是 (A.从贵州调入B.从东北地区调入C.从新疆调入D.从陕西北部和内蒙古西部地区调入
)。2.北煤南运大通道建设的意义主要有 ( )。①缓解铁路运力不足的矛盾 ②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③减小华中地区的能源缺口 ④降低运输成本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解析】第 1题,贵州省地质结构复杂 ,不适宜大规模地开采煤炭 ;新疆调出煤虽潜力巨大 ,但路途遥远,前期工程量大、成本高、见效慢;东北地区距离也较远。因而 ,可供选择的最佳方案是从陕西北部和内蒙古西部地区调入。第 2题,建设北煤南运大通道可以缓解铁路运力不足矛盾 ,缩短运距,降低运输成本,使更多的煤炭运往华中地区 ,减小华中地区的能源缺口。【答案】1.D 2.D安徽省山区水资源较多 ,但人口少、耕地少 ;淮北平原地区水资源少 ,而人口多、耕地多。省内大部分地区已接近或达到中度、重度缺水,部分地区已达到极度缺水。新安江发源于黄山市 ,位于安徽省的最南端。读 2011年安徽省总用水量组成图和 2011年安徽省流域分区水资源总量统计表 ,回答3~5题。(单位:亿立方米)流域分区年降水量地表水资源量水资源总量全省148.64544.17602.08淮河流域555.96139.01184.28其中:淮北地区281.9354.2095.47淮南地区274.0384.8188.81长江流域814.69340.55353.19其中:江北地区378.12131.70139.16江南地区436.57208.85214.03新安江流域113.9964.6164.613.材料表明()。A.安徽省水资源总量与区域年降水量呈正相关B.安徽省南部水资源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均大于北部C.新安江流域水资源最为缺乏D.安徽省水资源总量南部少、北部多4.安徽省水资源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A.水资源总量不足,水资源短缺B.水资源消费结构不合理B.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的组合不协调D.水资源总量日益减小5.安徽省水资源综合利用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压缩工业生产规模B.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量,提高水资源总量C.发展高效农业,提高水资源利用率D.调整农业结构,降低种植业的比重【解析】第 3题,表格中显示,年降水量大的地区水资源丰富 ,即水资源总量与年降水量呈正相关。由所学知识可知 ,安徽省南部水资源总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均小于北部。新安江流域地处皖南山区 ,经济密度和人口密度都较小 ,虽然水资源总量较少,但不缺乏。读表可知 ,长江流域水资源总量多于淮河流域 ,即安徽省水资源总量南部多、北部少。第 4题,安徽省水资源总量较多,但区域分布不均衡。工农业生产用水量大 ,安徽省水资源消费结构较合理。材料显示 ,安徽省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的组合不协调。材料信息不能体现水资源总量日益减小的情况。第 5题,农田灌溉用水量占全省总用水量的 55.1%,居第一位。因此 ,发展高效农业,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有利于安徽省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安徽省平原面积所占比重大 ,适宜发展种植业 ;压缩工业生产规模不符合发展现状 ;过量开采地下水会造成地下水水位下降 ,地面沉降等危害。【答案】3.A 4.C 5.C苏州市自1987年形成“二三一”产业主导格局之后,经过近30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三二一”格局,产业结构实现历史性的跨越。读苏州市产业比例演变图,回答6~7题。6.2010~2015 年,苏州市( )。A.由工业城市转型为商业城市B.产业转型升级效果明显C.工业已经没有发展空间D.制造业已经完全退出7.苏州市产业比例演变的原因有 ( )。①城乡差异扩大 ②土地、能源资源匮乏④劳动力短缺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③环境污染加剧【解析】第 6题,2010~2015 年,苏州市产业比例的演变归功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是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高端服务业的结果;目前苏州市既是工业城市又是商业城市 ;C、D两项所述明显错误。第 7题,相对于第二产业而言 ,第三产业消耗能源、原材料少,占用土地少,环境污染少,发展第三产业有利于苏州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城乡差异与产业的演变关系不明显 ;苏州市的劳动力目前不短缺。【答案】6.B 7.B2014年以来,“机器换人”在珠三角地区轰轰烈烈开展,并在全国掀起了一场“机器换人”的浪潮。据此回答 8~10题。8.珠三角地区“机器换人”的直接原因是( )。A.劳动力成本增加 B.劳动力数量减少C.产品不适合人工生产 D.机器人的价格较低9.珠三角地区迫切需要“机器换人”的工厂是( )。A.玻璃厂 B.电子组装厂C.炼钢厂 D.汽车制造厂10.珠三角地区“机器换人”会使该地区( )。A.劳动力平均价格下降B.制造业升级换代C.有部分制造业迁入D.户籍人口数量大幅减少【解析】第 8题,珠三角地区的制造业需要大量劳动力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劳动力成本增加,而工业机器人技术不断进步因此珠三角地区出现“机器换人”;劳动力数量的减少是间接原因不是直接原因 ;制造业多属于劳动力导向型产业 ,机器人出现之前
,为人工生产;机器人的工作效率高,但价格也高。第9题,“机器换人”的工厂主要属于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四个选项中只有电子组装厂符合。第10题,“机器换人”使得劳动力的使用量减少,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劳动力平均价格会上升。“机器换人”使得工业机械化程度提高,制造业不断向高精尖方向发展,促进了制造业的升级换代。该地劳动力平均价格的上升会促使一部分制造业迁出。“机器换人”会使外来打工者减少 ,但户籍人口数量不会大幅减少。【答案】8.A 9.B 10.B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15年12月15日,经过广大建设者的艰苦努力,“引大济湟”调水总干渠成功实现通水,标志着这一跨流域调水项目的关键性控制工程取得重大突破。“引大济湟”工程是从大通河引水,穿越达坂山进入湟水流域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湟水流域是青海省的主要农业区,包括西宁市。虽然流域内的土地面积仅占全省面积的2.23%,但人口却占全省人口的57%。(1)分析湟水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2)“引大济湟”对湟水流域的生态有什么影响 ?(3)解决湟水流域缺水问题还可采取哪些措施 ?【解析】第(1)题,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可从地形、降水、土壤、植被等方面分析。第 (2)题,本题的限定词是“生态”,水量增加可改善湟水的水质,改善区域的小气候,增加植被的覆盖率等。第(3)题,解决湟水流域缺水问题还可采取修建中小型水利工程、修建水窖、生态移民等措施。【答案】(1)湟水流域干旱时间长,植被生长困难,植被覆盖率低;土地裸露,土质松散;地面多沟壑;降水集中,多暴雨,流水侵蚀严重,导致了严重的水土流失。(2)提高湟水的自净能力,改善水质;促进地下水发育,完善区域内的水循环,增加流域内的湿度和降水;提高植被覆盖率,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加快水土流失治理进程等。(3)①加大节水投资,充分节水;②修建中小型水库;③建设淤地坝、水窖等雨水利用工程;④在条件适宜的地区,建设一批小型提灌工程;⑤对于水资源极度缺乏地区,可适当将人畜迁移到湟水干流的河谷地区等。郴州市是“世界有色金属博物馆”,东连江西,南邻广东,作为湖南的南大门,郴州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是我国首批国家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之一。读湖南省略图,回答下列问题。(1)郴州成为我国首批国家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之一的优势条件有哪些?(2)郴州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可能产生的影响有哪些?(3)有人建议“十三五”期间郴州应加强高新技术产业的引进,你是否赞成?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解析】第(1)题,结合材料从资源、交通、劳动力、地价、与珠三角的距离等方面分析优势条件。第 (2)题,可从产业升级、城市化、就业、经济发展等方面分析产业转移带来的影响。第 (3)题为开放性试题 ,可从促进当地产业升级换代和改善环境的角度分析其可行性 ,也可从环境、交通、科技等方面分析承接高新技术产业的劣势。【答案】(1)矿产资源丰富;劳动力和地价低廉 ;距粤港澳地区近 ;有铁路与外界相连 ;政策扶持等。(2)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 ;促进产业分工与合作 ;加快城市化进程 ,促进基础设施建设 ;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影响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可能加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3)赞成。郴州经过多年的发展 ,已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 ;高新技术产业的引进可以促进郴州的产业升级 ;高新技术产业的引进有利于改善郴州的环境等。(或不赞成。郴州的城市等级较低
;高校少,科技实力弱
;交通条件相对较差
;环境较差
,因而郴州不具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条件。)单元总结专题1 影响类设问答题技巧1.分析思路基本思路分析方法具体案例分析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要分成两段来进行:一是对产业转出地的影响,二是对产业转将“影响”分为两段或三段来分入地的影响。分析水利工程设施建设的影响,也要分为两段来分析,河流上建水电站的影响:一分段分析析,这样答题才是完整的,否则就是要分析对大坝的上游地区的影响,二是要分析对大坝下游地区的影响。再如西气东输对区域会条理不清发展的影响,则要分为三段:一是对能源输出地的影响,二是对能源输入地的影响,三是对输出地和输入地协调发展的影响分好段以后,就要每段都从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两个方面分析。不同的题目侧重点不同,有些题目的答案是有利影响多一从有利和些,不利影响少甚至是没有。例分析北京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既要分析其有利影响,也要分析其不利影响。有利影响:促如西气东输对东部地区的影响不利两方进周边经济的发展;推动城市化的进程;完善基础设施;缩小城乡差距等;不利影响:环境质量下降;主要为有利的方面,全球气候变面分析加剧水资源、土地资源的紧缺;导致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增加就业困难等暖带来的主要是不利影响。无论试题的答案是有利影响多还是不利影响多,这两方面都要考虑到,这样回答问题才全面,不至于失分严重续表基本思路分析方法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分别要从对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方面去考虑。对经济的影响,通常要考虑到对第一、二、三产业分别的影响,对产业结构的影响,资源开发的影响等;社会方面主要考虑对就业、收入、生活水平、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巩从经济、固国防、交通等基础设施,对外联系、城市化等方面的影响;对社会、生生态的影响,主要考虑是否会带态三方面来环境问题,即环境污染(大气污分析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生态破坏(森林减少、草场退化、湿地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臭氧层空洞、全球变暖、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石质荒漠化)、资源短缺(水资源短缺、土地资源短缺、矿产资源短缺、能源资源短缺
具体案例在回答西气东输对西部地区的有利影响时,可以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方面来组织语言。对经济的影响: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推动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对生态的影响:优化沿线农村的能源消费结构,从而缓解因植被破坏带来的环境压力2.常见问题问题答题方向组织答案注意问题和角度水利有利影响经济效益:产生防洪、发电、航运、灌溉和旅游等综合经济效益。生态效益:调节库区气候,缓解生态环境压力;拦截泥沙,降工程低河流含沙量,提高水质上游地区(库区):库区蓄水会淹没原有生产、生活设施以及文物古迹等;改变库区原有生态环境,水域内害虫滋生,可能导致不利影响传染性疾病蔓延下游及河口三角洲地区:河流携带至下游的泥沙大大减少,土壤自然肥力下降;入海径流量减少,海浪对海岸的侵蚀加重,河口三角洲不断缩小;由于海水倒灌、生态破坏和入海营养物质减少,河口的渔业资源锐减河流自然条件地势落差大,则航运不便;径流量大,水位深,则通航能力强;结冰期长的河流航运价值较低航运人文条件河流流经地区的经济水平、人口和城市密度均可以通过影响河流航运的客货流量而影响航运的经济效益;配套设施完善的条件水运网络有利于提高河流航运的价值续表问题答题方向组织答案注意问题和角度城市有利于大量吸收剩余劳动力,带动农村发展;有利于优化地区产业结构;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城市成为主要的科技创正面影响新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便于城市文化向乡村广泛地扩散和渗透,影响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乡村的对外开放程度,有利化影于城市与乡村的交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响负面影响城市环境质量下降,地面下沉和环境污染等;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等生态有利影响有利于扩大森林、草地面积,在干旱地区防风固沙、保护农田,在水土流失地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有利于扩大湖泊、沼泽面积,增加蒸发量、降水量和河流径流量,使水循环活跃;有利于保护生物资源的多样性,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退耕不利影响导致耕地数量减少产业有利影响低端制造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有利于加强地区间的协调发展;有利于促进欠发达地区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经济的发展转移不利影响对承接产业转移的环境带来一定的压力,容易造成转出区产业“空心化”和就业压力增大人口有利影响改善了人口迁入地区劳动力不足的状况;提高了人口迁入地区的城市化水平;缓解了人口迁出地区的就业压力;促进了人口迁移迁入地区与人口迁出地区的经济、社会交流或流不利影响迁入区:造成交通压力及带来一些城市化问题。迁出区:部分人才流失动能源有利影响发挥资源优势,把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开发不利影响开矿会破坏地表植被,导致水土流失;破坏地下水资源,部分地区出现地面下陷;煤炭发电会导致大气污染原因输出区资源丰富,但需求量相对较少,供大于求;输入区资源缺乏,需求量较大,供不应求资源线路选择稳定的资源供应和市场消费能力;线路长(短),地质复杂(稳定),施工难度大(小),建设成本高(低);线路经过生态稳定(脆弱)地跨区区,避免(会)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域调经济角度: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缓解资源紧张;促进经济发展。配影响社会角度: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增加就业。生态角度:缓解环境压力,减少污染物排放,具有生态效益区域优势自然条件主要影响农业、旅游业;社会经济条件影响三大产业发展劣势自然灾害会影响农业发展;劳动力素质低不适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交通不便,不利于旅游资源的开发等条件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克兰河发源于阿尔泰山南坡(图甲),由北向南穿过阿勒泰市区,属额尔齐斯河的一条支流。从阿勒泰市以上的河流流域为克兰河的上游(即阿勒泰水文站以上流域)。材料二 全球气候变暖对克兰河上游气候和水文的影响 (图乙和图丙)。(1)根据材料说出克兰河河水的主要补给水体 ,并指出克兰河上游水域降水的水汽来源。(2)根据图乙归纳全球气候变暖对克兰河上游流域气候的影响。(3)根据图丙回答全球气候变暖引起的克兰河上游水文特征的变化并推测其变化对下游的阿勒泰市生产生活的影响。【解析】第(1)题,结合材料和图文信息可知 ,该河流位于我国西北地区 ,且在4~6月克兰河阿勒泰水文站流量较大 ,降水却较少,故判断可能是受气温影响 ,其补给水源可能是季节性积雪融水 ,若为冰川融水补给 ,则7、8月补给量最大,水文站水量峰值应发生于7、8月。克兰河上游在阿尔泰山北坡 ,根据坡向和所处的风带 ,可以推出其降水主要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第 (2)题,克兰河1958~2005 年月升温速率(虚线)和月降水变化速率 (实线)都是波动上升,从曲线的变化可以看出 ,冬季增温最大,降水增加主要是在冬季和初春(11月至次年的 4月),增加了冬春的积雪量 ,夏季(5~7月)减少。第(3)题,克兰河主要补给水源为季节性积雪融水 ,全球气候变暖,河流融雪径流量最大月从 6月提前到 5月,汛期提前,水量增大。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由于该地区位于西北内陆的地区,水源不足,到了春季农作物播种的时候需要水灌溉 ,水量增大,有利于缓解春旱 ;也有不利的影响 ,比如汛期提前、水量加大、洪灾加剧,同样会导致初夏缺水进而影响农业活动。【答案】(1)季节性积雪融水。大西洋或北冰洋。(2)全球气候变暖使克兰河流域降水和气温都表现出波动上升 ,冬季增温最大,降水增加主要是在冬季和初春 (11月至次年的4月),增加了冬春的积雪量 ,夏季(5~7月)减少。(3)气温升高使得汛期提前 (河流融雪径流最大月从 6月提前到 5月),汛期水量变大。利 :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解春旱。弊 :加剧初夏缺水状况 ;影响下游地区农业生产、 渔业用水;春季融雪导致山洪灾害加剧。专题2 意义类试题的答题思路地理意义指某事物所产生的地理方面的影响 ,其实质是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是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影响。通常情况下 ,意义、作用、积极影响的含义相同。设问形式一般有“说明××在××方面的意义”“运用××知识(原理),分析××对××的意义”等。1.分析思路基本思路分析方法具体案例地理环境具有显著的整体性特征,因此,分析自然地理事物的地理意义时,通常从组成自然地理地理环境的各要分析我国地形类型多种多样的地理意义,我们知道地形是地质作用的反映,因而也是成矿条件的反映(如低平素(地形、气候、地形——外力作用强——易形成沉积矿产;崎岖地形——内力作用强——易形成内生矿产);地形是影响气候事物的地水文、生物、岩的重要因素,而二者的配合又直接影响着河流、植被、土壤等自然要素。所以,多种多样的地形使我国土地类理意义石、土壤、城型、矿产资源、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从而为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地域差异奠定了基础市、交通、产业等)来组织答案,对各要素的影响有则回答,没有则舍弃续表基本思路分析方法应该围绕经济、生态、政治和战略四个方面来宏人文地理观把握,并按照试事物的地题的具体要求,从理意义四个方面或其中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进行微观深入分析
具体案例例如在思考“修建青藏铁路的地理意义”时,首先应进行宏观背景分析。西藏自治区地处祖国的西南边陲,青藏铁路通车前,进出西藏主要依靠公路和航空运输;受交通制约,西藏资源开发受到限制,产品缺乏竞争力、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从而可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修建青藏铁路十分必要。青藏铁路对强化进出藏运输通道、提高综合运输能力,加强西藏同北京及内地省市的联系,增进民族团结,加强国防建设及调整区内产业结构,保护生态环境、加快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分析青藏铁路的意义就应该围绕“经济、生态、政治和战略”四个方面来宏观把握2.常见问题问题答题方向组织答案注意问题和角度生态农业充分利用了自然条件,挖掘了生产潜力;调整了产业结构,建立良好的生产结构;发展了经济,增加了农民收入;保护和改善了生态环境;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提高了综合利用能力农产品综充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拓展了农业产业链,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有利于安排农村农业合产业链剩余劳动力就业等发展生态农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促进餐饮、生态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加社会就业;废弃物资源化,减少环境污业园染;使用沼气能源,植被破坏少;使用有机肥料,使农产品绿色优质;果草套种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生物燃料缓解石油能源紧张状况;减轻环境污染;延长农产品的生产链,增加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农业生产;增加就业,维护社会稳定等续表答题方向问题 组织答案注意问题和角度生态工业、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促进资源综合循环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增加就业,促进社会工业循环生产经济可持续发展;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废弃物综合利用,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大气质量;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发展 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合作;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扩大总体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获得工业集聚规模效益。不利:工业集聚导致企业间争地、争水、争动力、争公共设施 ;加剧环境污染生态工降低资源、能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工业三废排放,改善环境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延长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带动相业园关产业发展,促进就业;拉动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领域,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加速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实现生产力的跨对经济越式发展发展经济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促进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利于产业分工与合开发作;促进沿线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的开发能源主要侧重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清洁能源,减轻环境污染;可再生能源,节约非可再生能源;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利经济可持续发展发展新能源铁路建设经济意义:合理布局XXXX交通网;有利于资源开发和物资输出;有利于发挥铁路对经济辐射的作用,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有(以南昆铁利于开发旅游资源,带动第三产业发展。政治意义:有利于巩固民族团结;有利于加快西南地区脱贫速度;有利于社会稳定。交通路为例)战略意义:有利于加快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有利于巩固国防,保卫边疆运河建设建设(以厄瓜沟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大大缩短了美洲东海岸和西海岸的航行距离和时间,节约燃料,提高经济效益;缓解巴拿马运河运力多尔运河紧张的状况;改善厄瓜多尔经济落后局面,促进经济发展为例)资源原因输出区资源丰富,但需求量相对较少,供大于求;输入区资源缺乏,需求量较大,供不应求跨区稳定的资源供应和市场消费能力;线路长(短),地质复杂(稳定),施工难度大(小),建设成本高(低);线路经过生态稳定(脆弱)地域调线路选择区,避免(会)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配生态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问题以水土流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建立良性生态系统;建立生态农业模式,有利于促进生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的治失为例展理续表问题答题方向组织答案注意问题和角度水循意义维持全球水量平衡,使陆地淡水资源不断更新,促进地球各圈层之间物质和能量的流动和交换。注意:水循环中某环节水量环变多或变少带来的影响;人类活动改变水循环某一环节(如下渗),对各类水体比重变化所造成的影响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和水分的输送和交换,对全球热量和水分平衡具有重要意义。洋流对大陆沿岸气候影响很大,暖流对沿洋流意义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寒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洋流对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分布有显著影响:寒暖流交汇的海区,形成渔场。洋流对海洋航行影响:顺洋流航行可以节约燃料,加快速度。洋流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速度,但也可使污染范围扩大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马铃薯耐旱、耐寒、耐贫瘠 ,营养丰富,被称为“地下苹果”和“第二面包”。马铃薯还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在多种行业上被广泛应用。榆林位于陕西省最北部 ,农业人口 291万,占全市总人口的 82.5%。“高山之民,尤赖马铃薯为生活 ,万历前惟种高山 ,近则高下俱种”,如今榆林依靠马铃薯等特色农业的发展使 800里沙漠成为陕西省“第二粮仓”,全市农业也进入了转型发展的新阶段。下图是榆林地区区位示意图。(1)简述榆林地区的地理位置特征。(2)分析榆林地区发展马铃薯种植的意义。(3)产业集群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 (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 )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生产者、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分析榆林地区推行的马铃薯产业集群发展有何意义。(4)下图是榆林地区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采用的“膜下滴灌”生产方式 ,顾名思义是在膜下应用滴灌技术。试分析这种生产方式的好处。【解析】第(1)题,从纬度位置、地形、气候等方面进行描述。第 (2)题,农业生产方式主要是因地制宜 ,因此榆林地区发展马铃薯种植的意义主要分析当地的自然条件与马铃薯种植是如何结合的。根据材料“马铃薯耐旱、耐寒、耐贫瘠”可以结合当地的条件从气候、地形、土壤等方面分析 ,结合材料中马铃薯的营养丰富及当地人口数量可以分析出种植马铃薯可以解决当地粮食安全问题,另外种植马铃薯可以充分利用劳动力、安排就业、提高收入、改善环境等。第 (3)题,本题可以迁移工业集聚的知识进行分析。产业集群可以延伸产业链条、分工更加细化、劳动生产率提高、区域资源可以得到整合、有利于区域品牌建设等。第(4)题,生产方式的改变主要从更有效地利用自然条件、改造自然条件等方面分析 ,覆盖薄膜能够改变热量条件、减弱风蚀、蒸发、节省水资源等。【答案】(1)榆林市位于中纬度 ;陕西省的最北部地带,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过渡地带等。
,深居内陆
;是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区
,位于半湿润和半干旱的过渡(2)榆林是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降水少,气温年较差大、日较差大 ,种植马铃薯可适应水资源短缺的自然条件和充分利用光照条件;区域内土地面积广阔 ,多风沙草滩区和丘陵沟壑区 ,种植马铃薯可以充分利用土地和地形 ;种植马铃薯可以解决当地的粮食安全问题;马铃薯市场广阔,种植马铃薯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劳动力 ,安排就业并提高当地的居民收入 ;种植马铃薯也有利于当地的生态环境改善等。(3)通过发展产业集群 ,可以延伸产业链条 ;实现专业化分工 ,提高企业和区域的劳动生产率 ;能够形成生产、加工、营销一体化产业格局;能够整合区域资源优势 ,引导企业形成良性的竞争格局 ;能够利用产业集群优势 ,加大技术投入;有利于区域内的品牌建设等。(4)覆盖薄膜增加了土壤的温度
,改善了马铃薯根部的热量条件
;减少了风力对土壤的侵蚀
;减少蒸发
,抑制土壤盐碱化
;节省灌溉用水,缓解水资源紧张问题 ;增加光合作用,使马铃薯增产等。一、选择题胶东地区引黄调水工程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重要组成部分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重要水利基础设施。读图 ,回答1~2
题。
,是实现山东省水资源优化配置、缓解胶东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降水量丰富的区域位于鲁中南低山丘陵B.自西向东输水是因为降水西多东少C.生态环境恶化、干旱频率加大是胶东地区缺水的主要原因D.南水北调对调入区和调出区均不会产生不良影响2.胶东地区引黄调水工程建成后计划每年11月至次年2月调水,其原因是()。A.冬季山东降水稀少 ,胶东地区缺水最严重B.冬季黄河含沙量较低 ,同时可避开春秋季农业用水高峰C.胶东地区冬季工业生产需水量最大D.冬季黄河流域的降雪对引黄调水工程的水源有一定的补充作用【解析】第 1题,由图中年等降水量线可知 ,鲁中南低山丘陵东坡处于夏季风的迎风坡 ,多地形雨,降水丰富。胶东半岛经济发达,需水量大,加上水资源利用中存在污染、浪费等现象 ,导致水资源不足。第 2题,冬季调水能避开春秋季农业用水高峰 ,而且此时黄河水量小 ,含沙量较低,河水较清。冬季并不是胶东地区缺水最为严重的季节。【答案】1.A 2.B中缅油气管道全线贯通 ,成为我国第四条能源进口战略通道。读中缅油气管道线路示意图 ,回答3~5题。3.中缅油气管道与之前通过马六甲海峡将原油运抵广东湛江或浙江宁波的“太平洋线路”相比
,具有的优点是
(
)。①运距短 ②相对安全 ③交通运输方式单一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4.关于中缅油气管道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缓解我国东北地区的能源紧缺状况 ②沿线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复杂经过马六甲海峡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5.下列关于昆明的环境问题中 ,没有随着油气资源的大量使用而明显改善的是
③带动缅甸的基础设施建设( )。
④使我国石油运输不再A.粉尘污染C.酸雨
B.地面下沉D.煤烟污染【解析】第 3题,中缅油气管道与之前通过马六甲海峡将原油运抵广东湛江或浙江宁波的“太平洋线路”相比 ,要近1200多千米,而且相对安全得多。第 4题,中缅油气管道沿线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复杂 ,地质灾害严重,是目前我国管道建设史上难度最大的工程之一;中缅油气管道建成后可以有效地减少目前我国进口石油对马六甲海峡的过度依赖 ,有利于提高能源安全供给 ,并使能源进口方式多元化 ;中缅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地产项目融资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特许经营合同担保
- 二零二四年度海参产品研发创新与技术升级合同
- 房屋租赁合同收款人变更协议
- 二零二四年度货物采购合同with标的为智能仓储系统
- 二零二四年度地摊租赁押金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智能化控制系统集成与灯光设计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合作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录音工程合同:录音工程师提供录音工程服务
- 二零二四年度林地使用权转让合同
- JGJT280-2012 中小学校体育设施技术规程
- 从局部到整体:5G系统观-完整版
- 幼儿园大班健康领域指南目标
- 大型机械设备安全操作培训
- 热力施工安全培训课件
- 工程创优监理方案
- 国家开放大学毕业生登记表
- 管道阀门更换施工方案
- DB34-T 4700-2024 智慧中药房建设与验收规范
-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周长【全国一等奖】
- 物流行业人员培训:仓储与库存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