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章水分析测量的质量保证主要内容:2.1水样的采集2.2水分析结果的误差及其表示方法2.3纯水和特殊要求的水2.4分析测量的质量评价方法2.5数据处理2.6标准溶液和物质量浓度水分析测量结果用途:为水处理过程监控、水质评价、污染监测与管理、涉水案件调查提供准确可靠数据质量保证目的:采取一切正确分析的手段和有效措施来减少误差,保证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和可比性质量保证方法:对分析过程质量控制:采取减少误差的措施:采样、保存和预处理、分析测试过程的正确控制,如选择适宜分析方法,规范分析、分离操作技术,正确使用试剂、器皿、仪器、标准物质等,采用正确的数据处理方法对分析结果质量评价:判断分析结果是否正确,发现分析过程存在的问题。3512436水分析过程水分析测量质量保证系统
一、水样的采集水样采集的主要原则是:(1)水样必须具有足够的代表性;(2)水样必须不受任何意外的污染。1、采样器:
地表水、地下水、废水和污水采样前,首先要根据监测内容和监测项目的具体要求,选择适合的采样器和盛水器,要求采样器具的材质化学性质稳定、不吸附欲测的物质、反复使用、容易清洗、瓶口易密封。
可用硬质玻璃瓶(测有机物和生物监测项目),聚乙烯瓶(测金属等无机水样),水桶;专门采样器;自动采样器2、水样的量:
一般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分析的水样:1~2L,水质全分析5~10L;2.1水样采集2.1水样的采集3、水样类型瞬时水样:某一时间和地点从水体中随机采集的分散水样。
当水体水质稳定,或其组分在相当长的时间或相当大的空间范围内变化不大时,瞬时水样具有很好的代表性。当水体组分或含量随时间或空间变化时,就应隔时多点采瞬时样,分别进行分析,摸清水质变化规律。
常用于给水水源和地面水水源的调查。
混合水样:同一采样点,不同时间采集水样的混合水样。
用于观察平均浓度非常有用,因此常用于工业排放废水的调查或废水处理厂的处理效果的评价。
综合水样:同一时间,在不同采样点采集水样的混合水样。
常用于天然和人工湖泊水质的调查和评价;为几条废水河道而建立的废水处理厂提供设计水质参数。2.1水样的采集4、布点方法:采样断面布设和采样点布设(1)采样断面的设置
监测断面的设置原则应在水质、水量发生变化及水体不同用途的功能区处设置采样断面(1)大量废水排入河流的上下游;(2)湖泊、水库的主要出入口;(3)饮用水源区、水资源区域等功能区;(4)入海河流的河口处、较大支流汇合口上游和汇合后与干流混合处;(5)国际河流出入国际线的出入口处;采样断面的设置:
河流3个断面,对照断面(上游)、检测断面(中游)、结果断面(下游);水库2个断面(入口和出口处);城市1个断面(取水口上游处)对照断面污染断面结果断面500m1500m污染断面河流监测断面设置思考:当河道有支流汇入时应如何设置断面呢?500m1500m对照断面污染断面结果断面断面点位(2)采样点位的设置采样点位设置原则:
河流:设置监测断面后,应根据水面的宽度确定断面上的采样垂线,再根据采样垂线处水深确定采样点的数目和位置。采样点布设:
河流:水深<5m:水面下0.3~0.5m处;水深5~10m:水面下0.3~0.5m处,河底以上0.5m处;水深10~50m:水面下0.3~0.5m处,河底以上0.5m处,水深1/2处;水太深可以多设;或根据需要:表层(距水面0.5m水处)、底层(底泥面0.5m水深处)、中层(表层和深层采样点之间的中间位置,
地下水:布点与抽水点一致。工业废水:总排口、或车间或工段的排放口。处理设施---在进出水口湖泊、水库:可划分若干方块,在每个方块内布设采样点。给水管网:出厂水口;用户龙头或污染物有可能进入管网的地方布点。2.1水样的采集
---4、布点方法<50m50~100m中泓线有明显水流处采样点位确定100~1000m有明显水流处中泓线有明显水流处采样点位确定>1500m等间距设置采样点位确定采样点位确定<5m水面下0.3~0.5m处5~10m河底以上0.5m处10~50m½水深处5、一般的水样采样方法浅水采样;深层水采样;自动采样地表水:
采样时,应注意避开水面上的漂浮物混入采样器,采水瓶浸入水面下20~50cm采集水样。正式采样前,要用水样冲洗采样器2~3次,洗涤废水不能直接回倒入水体中,以避免搅起水中悬浮物。对具有一定深度的河流等水体采样时,使用深水采样器,慢慢放入水中采样,并严格控制好采样深度。测定油类指标的水样采样时,要避开水面上的浮油,在水面下5~10cm处采集水样。2.1水样的采集2.1水样的采集二、水样的保存技术采样容器(玻璃容器(G)或塑料容器(P));保存方法;保存时间;水样量;保存方法:1.冷藏或冷冻法冷藏或冷冻的作用是抑制微生物活动,减缓物理挥发和化学反应速度。2.加入化学试剂保存法(1)加入生物抑制剂:HgCl2可抑制生物的氧化还原作用;用H3PO4调至pH为4时,加入适量CuSO4,即可抑制苯酚菌的分解活动。
(3)加入氧化剂或还原剂:测定汞的水样需加入HNO3(至pH<1)和K2Cr2O7(0.05%),使汞保持高价态;测定硫化物的水样,加入抗坏血酸,可以防止被氧化;测定溶解氧的水样则需加入少量硫酸锰和碘化钾固定溶解氧(还原)等。3、控制pH值:
测定金属离子的水样,常用HNO3酸化至pH为1~2,既可防止重金属离子水解沉淀,又可避免金属被器壁吸附;2.1水样的采集三、水样的预处理为什么要进行预处理?
环境水样所含组分复杂,且多数污染组分含量低,存在形态各异。---通过预处理,可以得到欲测组分适合测定方法要求的形态、浓度和消除共存组分干扰的试样体系。水样预处理的原则:最大限度去除干扰物;回收率高;操作简便省时;成本低、对人体和环境无影响水样预处理的方法富集与分离;消解;2.1水样的采集
---三、水样的预处理----1、富集与分离目的:当水样中的欲测组分含量低于分析方法的检测限时,就必须进行富集或浓缩;当有共存干扰组分时,就必须采取分离或掩蔽措施。富集和分离往往是不可分割、同时进行的。方法:过滤、挥发、蒸馏、溶剂萃取、离子交换、吸附、共沉淀、低温浓缩等,要结合具体情况选择使用。分离:如水样浊度较高或带有明显颜色,可采用过滤、离心等措施分离悬浮物等杂质;浓缩:可通过蒸发、溶剂萃取进行测定。分离与浓缩:蒸馏排除干扰杂质(酚类物质、氟化物、氰化物等);共沉淀等。2.1水样的采集
---三、水样的预处理---1、富集与分离2.1水样的采集
---三、水样的预处理---2、消解
当测定含有机物水样中的无机元素时,需进行消解处理。目的:破坏有机物,溶解悬浮性固性,将各种价态的欲测元素氧化成单一高价态或转变成易于分离的无机化合物。要求:消解后的水样应清澈、透明、无沉淀。方法:消解水样的方法有湿式消解法和干式消解法(干灰化法)。
2.1水样的采集
---三、水样的预处理---2、消解1、误差的来源:(1)系统误差(可测误差):某些经常性的原因引起的误差包括3方面:方法误差、仪器和试剂误差、操作误差特点:具有重复性、可测性(2)随机误差(偶然误差):某些偶然原因引起的误差特点:不可测、不重复杜绝过失误差!
2.2水分析结果的误差及其表示方法2、分析结果的评价指标(1)代表性(representation)(2)准确性(accuracy)(3)精密性(precision)(4)可比性(compatibility)代表性是指在具有代表性的时间、地点,并按照规定的采样要求采集有效样品。所采集的样品必须能反映水质总体的真实状况,分析结果能真实代表某污染物在水中的存在状态和水质状况。2、分析结果的评价指标(1)代表性(representation)(2)准确度(accuracy):绝对误差=相对误差RE%=/XT如何知道真值?测定值和真值的接近程度,用误差衡量理论真值MCl35.453如NaCl中Cl的含量=
==60.663%MNaCl58.443相对真值精度高一级的测量值做为低一级测量值的真值。如分析天平相对于台秤的称量值、移液管相对于量筒的体积标准样品测定结果
组分含量不同所允许的相对误差含量(%)0.01~1(常量或微量)0.01~0.001(痕量)允许RE%0.1~0.35~10一般用“回收率”也可以表示准确度:回收率=(加标水样测定值-水样测定值)/加标量回收率越接近100%准确度越高(2)准确度(accuracy):例:滴定的体积误差V绝对误差相对误差20.00mL0.02mL0.1%2.00mL0.02mL1%称量误差m绝对误差相对误差0.2000g0.2mg0.1%0.0200g0.2mg1%滴定剂体积应为20~30mL称样质量应大于0.2g(3)精密度(precision)表示同一样品n次测定值之间的接近程度,或测定值有无良好的重复性和再现性。用偏差衡量。
精密度反映了分析方法或测量系统存在的随机误差的大小。准确度反映了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大小真值是未知的,在消除系统误差的情况下,多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就认为它接近真值。A、绝对偏差d=相对偏差d%=/%n次算术平均值B、精密度表示方法C、相对标准偏差CV(变异系数)D、极差R=Xmax-Xmin相对极差R%=R/X偏差越小,精密度越高;否则相反有时使用平行性、重复性、再现性表示不同情况下分析结果的精密度。平行性:指两个或多个平行样测定结果的符合程度;重复性:表示同一分析人员在同一分析条件下所得分析结果的精密度;再现性:表示不同分析人员或不同实验室之间在各自的条件下所得分析结果的精密度;精密度表示方法★准确度和精密度之间关系精密度低,则准确度一定低精密度高,而准确度不一定高准确度高,则精密度一定高poor例题:甲、乙、丙、丁四人分析同一样品,每人平行测定4次,谁的准确度高,谁的精密度高,谁的结果最可靠?★提高准确度与精密度的方法减少系统误差校准仪器做空白试验做对照实验:水样与标准物质按同一方法对照分析、同一样品不同人员分析、不同单位分析对分析结果进行校正增加测定次数,至少要做平行双样减少测量误差,称量、滴定过程正确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
指用不同测定方法测量同一水样的某污染物时,所得出结果的吻合程度。
可比性包括以下几个层面:
要求每个实验室对同一样品的分析结果应该达到相关项目之间的数据可比;要求各实验室之间对同一样品的分析结果应相互可比;相同项目在没有特殊情况时,历年同期的数据也是可比的。实现国际间、行业间的数据一致、可比。(4)可比性(compatibility)课堂练习题1、下列情况属于偶然误差的是()A.化学试剂纯度不够;B.使用未校准的移液管C.用1:1的盐酸代替1:10盐酸;D.气温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偶然误差具有随机性B.偶然误差的数值大小,正负出现的机会均等C.偶然误差是可测的D.偶然误差在分析中是无法避免的3、可用下述那种方法减小测定过程中的偶然误差()A.进行空白试验B.进行仪器校准C.增加平行测定次数D.进行分析结果校正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方法误差属于系统误差B.系统误差包括操作误差C.系统误差又称可测误差D.系统误差呈正态分布课堂练习题5、滴定分析要求相对误差为0.1%,若称取试样的绝对误差为0.0002g,则一般至少称取试样()g。A.2B.0.2C.0.02D.0.0026、对某试样进行三次平行测定,得CaO平均含量为30.6%,若真实含量为30.3%,则30.6%-30.3%=0.3%为()A.相对误差B.相对偏差C.绝对误差D.绝对偏差7、万分之一分析天平,可准确称至0.0001g。如果分别称取100mg、50mg、30mg、10mg样品,其中准确度最高的为()mgA.100B.50C.30D.101.人员的技术能力2.仪器设备管理与定期检查3.实验室应具备的基础条件(1)技术管理与质量管理制度;(2)技术资料;(3)实验室环境;(4)水;(5)器皿;(6)化学试剂;(7)标准溶液、试剂配制分析过程中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1、实验用纯水纯水是分析工作中用量最大的试剂,水的纯度直接关系到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分析实验室用水(蒸馏水或去离子水)规格:三级水:一般化学分析实验用,蒸馏或离子交换制备二级水:用于无机痕量分析,如原子吸收光谱法,多级蒸馏或离子交换制备一级水:纯度最高的水,用于高压液相色谱分析。二级水石英蒸馏或离子交换混合床处理+0.2μm滤膜过滤制备,又称超纯水2.3纯水和特殊要求的水实验室纯水的质量指标指标名称一级水二级水三级水pH范围(25℃)——5.0~7.5电导率(25℃,mS/cm)≤0.01≤0.10≤0.50可氧化物质(以氧计)/mg.L-1—<0.08<0.4蒸发残渣(105±2℃)/mg.L-1—≤1.0≤2.0吸光度(254nm,1cm光程)≤0.001≤0.01—二氧化硅/mg·L-1≤0.02≤0.05—2、特殊要求的水制备无氯水:用亚硫酸钠还原余氯为氯离子后蒸馏。无氨水:酸化水蒸馏制备无二氧化碳水:煮沸法或惰性气体曝气法制备无酚水:加NaOH调pH>11后蒸馏不含有机物的蒸馏水:加入高锰酸钾碱性条件下蒸馏无铅(无重金属)水:氢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处理无砷水:一般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多能达到无砷的要求。质量评价通常分为:实验室内的质量评价和实验室间的质量评价实验室内:通过多次重复测定,确定随机误差;用标准物质或其他可靠的分析方法核验是否存在系统误差;用交换仪器的方法发现仪器误差;用操作者交替的方法发现操作误差。绘制质量控制图(平均值、标准偏差、极差、置信度;回收率)。实验室间:由中心实验室将标准物质或均匀性良好的已知样品分发给各参加评价的实验室,考核各参加实验室的工作质量,并评价他们之间是否存在明显的系统误差。2.4分析测量的质量评价方法1、实验室内质量控制分析方法选定质控基础实验实验分析质控程序常规质量控制技术质控图各类质控技术比较2.4分析测量的质量评价方法45
(1)方法灵敏度能满足定量要求;
(2)方法比较成熟、准确;(3)操作简便、易于普及;(4)抗干扰能力强;(5)试剂无毒或毒性较小。选择分析方法的原则分析方法体系(一)国家标准分析方法:
权威技术准则和技术依据(二)统一分析方法为国家标准方法创造条件(三)等效方法与前两类方法的灵敏度、准确度具有可比性的分析方法称为等效方法
“错误的数据比没有数据更可怕”
首选GB(国标)方法(1)分析方法选定
46
我国目前广泛采用的水质分析方法是国家环境总局规划与财务司和科技标准司委托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组织全国有关的监测技术人员修订出版的《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该书包括60多个污染物监测项目和120余个监测分析方法1、准确度:反映了分析结果的可靠程度。通过测定已知浓度的标准样品含量来评价分析方法的准确度2、灵敏度:区别具有微小差异浓度分析物能力的度量。反映了方法识别微小浓度或含量变化的能力。3、检出限:在给定的置信度内可从样品中检出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最小量,高于空白值。检测限至少低于标准值1/3,力求1/10;4、选择性:分析方法不受试样基体中所含其他类物质干扰的程度5、适用范围:一般用检出限表示,指能以适当的置信概率被检出的组分的最小量或最小浓度6、校准曲线:校准曲线是描述待测物质浓度或量与相应的测量仪器响应或其他指示量之间的定量关系曲线。如标准曲线。7、空白值:就是除了不加样品外,按照样品分析的操作手续和条件进行实验得到的分析结果。8、加标回收率:9、干扰试验:分析方法的可靠性评价(2)质控基础实验(2)质控基础实验
全程序空白值测定分析方法的检出限测定校准曲线的绘制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及干扰因素等实验以了解和掌握分析方法的原理和条件,达到方法的各项特性要求;接受质控人员安排的质控样和实验样品测定,经评价测试结果合格后,才能发给测报该项目的合格证书。(3)实验分析质控程序
核对采样单、容器编号、包装情况、保存条件和有效期等,符合要求的样品方可开展分析实验室空白:消除空白值偏高的因素样品分析,同时进行校准曲线制作精密度控制:平行双样(10%)准确度控制:采用标准物质或质控样品作为控制手段。质控样品的分析结果应控制在90%~110%范围,标准物质分析结果应控制在95%~105%范围,对痕量物质应控制在60%~140%范围,复杂基质样品应加标回收(4)常规质量控制技术
平行样分析加标回收分析密码加标样分析标准物比对分析方法对照分析室内互检及质量控制图(6)质控图
建立质控图首先应分析质控样,按所选质控图的要求积累数据,经过统计处理,求得各项统计量,绘制出质控图在制得质控图之后,常规分析中把试样与在标准物质(或质控样)同样条件下进行分析。如果测定结果落在上、下警告限之内,表示分析质量正常,试样测定结果可信;如果测定结果落在上、下控制限之内,表示测定结果可接受;落在上、下控制限之外,则应分析原因并采取校正措施。统计量:
平均值;极差;标准偏差
回收率质控图原理一组连续测试结果,从概率意义上来说,有99.7%的几率落在上3s(即上、下控制限—UCL、LCL)内95.4%应在2s(即上、下警告限—UWL、LWL)内;68.3%应在s(即上、下辅助线—UAL、LAL)内。以测定结果为纵坐标,测定顺序为横坐标;预期值为中心线;土3s为控制限,表示测定结果的可接受范围;2s为警告限,表示测定结果目标值区域,超过此范围给予警告,应引起注意;士s则为检查测定结果质量的辅助指标所在区间2、实验室间质量控制也叫外部质量控制,由外部有工作经验和技术水平的第三方或技术组织,对各实验室及其分析工作者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分析质量考查的过程。控制方法如下:统一分析方法:从国家或部门所规定的“标准方法”中选定统一的分析方法发放标准样品在实验室间进行比对分析。标准溶液的校核:检查实验室自制的标准溶液与下发的标准溶液是否存在系统的误差上报分析结果:空白值,统一样品测定值,加标回收实验值2.5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是分析后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分析数据处理分析数据的准确记录分析数据有效性检查分析数据离群值检验(Q检验法、格鲁布斯法等)分析数据统计检验(t检验和F检验法)分析数据回归分析1)有效数字的位数a数字前0不计,数字后计入:0.03400b数字后的0含义不清楚时,有效位数不确定。最好用指数形式表示:1000(1.0×103,1.00×103,1.000×103)c自然数和常数可看成具有无限多位有效数字(如倍数、分数关系)d数据的第一位数大于等于8的,可多计一位有效数字,如9.45×104,95.2%,8.65e对数的有效数字位数按尾数计,如pH=10.28,pH=7.28,f误差或偏差只需保留1~2位1、有效数字全部可靠数字及一位不确定数字
m
台秤(分度值0.1g):12.81g(4),0.54g(2),1.07g(3)◆分析天平(分度值0.1mg):12.82181g(7),0.50242g(5),0.05003g(4)V
★滴定管(分度值0.1mL):26.32mL(4),3.97mL(3)★容量瓶:100.0mL(4),250.0mL(4)★移液管:25.00mL(4);
2)有效数字的读取和记录:尾数≤4时舍;尾数≥6时入尾数=5时,若后面数为0,舍5成双;若5后面还有不是0的任何数皆入四舍六入五考虑例下列值修约为四位有效数字 0.32474 0.32475 0.32476 0.32485 0.324851
0.32470.32480.32480.32480.32493)
有效数字的修约规则:4)
有效数字的计算:加减法:以小数点后位数最少的数据的有效位数为准,即取决于绝对误差最大的数据位数。如:211.4+32.650=244.050?乘除法:由有效数字位数最少者为准,即取决于相对误差最大的数据位数;如:2.43*0.63=1.5309?运算时可多保留一位有效数字进行;计算出结果后,再修约到应有的有效数字位数。加减法先计算,后修约;禁止分次修约0.67490.670.6750.68×分析结果的误差包括:系统误差(可校正消除)和随机误差(不可测量,无法避免)无限多次测量结果的随机误差符合正态分布(高斯分布)2、有限次测量数据的统计处理实际中是有限次的分析结果,不一定符合正态分布,故采用t分布规律。确定真值时应该估计出平均测量值与真值接近程度N→∞:随机误差符合正态分布(高斯分布,(,)随机误差分布曲线A小误差出现的概率大,大误差出现的概率小,特大误差概率极小;B正、负误差出现的概率相等.无限多次测量数据的平均值等于真值n有限:t分布,用和S代替,,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xxf=n-1f=∞f=10f=2f=1-3-2-10123tt与置信度p和自由度f有关。置信区间:一定置信度P(一般为90%、95%、99%)下,以平均值为中心,能够包含真值的区间(范围)平均值的置信度和置信区间置信度P:某一区间包含真值(总体平均值)的概率应用t分布估计真值范围,考虑的符号时,则可得到如下关系式:
=x
tP,f
S同样,对于样本平均值也存在类似的关系式:
t分布值表
tα
(f)f显著水平α0.50*0.10*0.050.0111.006.3112.7163.6620.822.924.309.9330.772.353.185.8440.742.132.784.6050.732.022.574.0360.721.942.453.7170.711.902.373.5080.711.862.313.36200.691.732.092.85∞0.671.641.962.58x例2测w(Fe):n=4,=35.21%,
s=0.06%求:(1)置信度为95%时的置信区间;(2)置信度为99%时的置信区间.解:
显著性检验是检验测量值误差产生的原因是由于系统误差还是随机误差造成的。如果分析结果间的差异是由随机误差引起,就认为它们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若分析结果间的差异由系统误差所致,就认为存在“显著性差异”。常用的显著性检验方法是t检验法。3、显著性检验1、t检验法:测定结果的平均值(X)与标准值()之间的比较,----用于有合适的标准样品时,检测新方法的可靠性(准确度)3、显著性检验若t计
t表,则与有显著性差异(方法不可靠)t计<t表,则与无显著性差异(方法可靠)例.一种新方法测得某标样中的SiO2含量(%):34.30,34.33,34.26,34.38,34.38,34.29,34.29,34.23。该标样中标准值为34.33%,问新分析方法是否存在系统误差?(P=0.95)解:平均值=34.31
标准偏差
=0.054查p45t检验表,t0.05,7=2.37,t计<t0.05,7因此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没有系统误差=1.053、显著性检验2.F检验法和t检验法联合检验:两组平均值的比较(同一试样)
-----用于新方法与经典(标准)方法进行比较;或两个分析人员测定的两组数据;或两个实验室测定的两组数据(1)先用F检验法检验两组数据精密度S小、S大有无显著性差异(方法之间)
若此F计值小于表2.6中的F表值,说明两组数据精密度S小、S大无显著性差异,反之亦反。3、显著性检验2.F检验法和t检验法联合检验:两组平均值的比较(同一试样)(2)再用t检验法检验两组平均值之间有无显著性差异查表2.5,得到t表(f=n1+n2-2)若t计
t表,则说明两平均值有显著性差异t计<t表,则说明两平均值无显著性差异
合4、离群数组(异常值)的检验(可疑数据的取舍)(1)Q检验法(3~10次测定适用,且只有一个可疑数据)1)将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x1,x2,x3……xn;2)计算(x大-x小),即(xn-x1);3)计算(x离-x邻),4)计算舍弃商Q
计
5)根据n和P查Q值表得Q表6)比较Q表与Q
计若:Q
计Q表可疑值应舍去
Q
计<Q表可疑值应保留Q值表
测量次数n345678910Q0.900.940.760.640.560.510.470.440.41Q0.950.970.840.730.640.590.540.510.49例4
测定某溶液c,得结果:
0.1014,0.1012,0.1016,0.1025,
问:0.1025是否应弃去?(置信度为90%)解:(0.1025-0.1016)/(0.1025-0.1012)=0.0009/0.0013=0.69<0.76应保留。
(2)4d法:
偏差大于4d的测定值可以舍弃
步骤:
1)求异常值(Q离)以外数据平均值和平均偏差
2)如果Q离-X>4d,舍去
(3)G检验法(Grubbs法)设有n各数据,从小到大为x1,x2,x3,……xn;其中x1或xn为可疑数据:(1)计算x均(包括可疑值x1、xn在内)、∣x可疑-x均∣及S;(2)计算G:(3)查G值表得Gn,P(4)比较G计与Gn,P:若G计
Gn,P则舍去可疑值;
G计<Gn,P则保留可疑值。
5、分析数据的回归分析
变量之间的关系:(1)函数关系:有确定的函数关系(2)相关关系:没有确定的函数关系,变量y随着变量x而变化,但不能由x的取值精确求出y的值回归分析就是研究变量间相关关系的一种数理统计方法。目的:得到用于定量分析的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xi-xA)(yi-yA)/(∑(xi-xA)2∑(yi-yA)2)0.5与相关系数的临界值进行比较,当大于表2.7中的相应的数据r时,认为这种相关性才有意义。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经常涉及到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关系,一元线性回归方程y=a+bx
a及b称为回归系数。方法:最小二乘法yi=a+bxi+eia、b的取值使得残差的平方和最小∑ei2=∑(yi-y)2yi:xi时的测量值;y:xi时的预测值a=yA-bxAb=∑(xi-xA)(yi-yA)/∑(xi-xA)2
其中yA和xA分别为x,y的平均值2.6标准溶液和物质的量浓度1、标准溶液和基准物质:标准溶液:具有准确浓度的溶液基准物质:用以直接配制标准溶液或标定溶液浓度的物质基准物质必须满足下列条件:纯度高,其中杂质含量<0.01%~0.02%;稳定。不吸水、不分解、不挥发、不吸收CO2、不易被空气氧化;易溶解;有较大的摩尔质量。(相同浓度,称量时用量大,减少误差)定量参加反应,无副作用;试剂的组成与它的化学式完全符合;级别1级2级3级生化试剂中文名优级纯
分析纯
化学纯英文标志
GR
AR
CP
BR标签颜色绿
红
蓝
咖啡色实验室常用试剂分类滴定分析常用基准物质p53-54表2.9Na2CO3(酸碱滴定)CaCO3,Zn粒(络合滴定)NaCl(沉淀滴定)K2Cr2O7(氧化还原滴定)★(1)直接配制标准溶液的步骤准确称量基准物质A
溶解后定量转移至容量瓶,稀释至刻度VA。根据称量的质量mA和体积计算标准溶液的准确浓度。(mol)(mol/Lormmol/L)(1)直接配制:用基准物质直接称量配制(2)标定法配制:NaOH、HCl、EDTA、KMnO4等2、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例
配制0.02000mol/L
K2Cr2O7标准溶液250.0mL,解
m(K2Cr2O7)=n·M=c·V·M=0.02000×0.2500×294.2=1.4710(g)准确称量1.4710gK2Cr2O7基准物质,于容量瓶中定容,再计算出其准确浓度:浓度0.02000mol·L-1重铬酸钾标准溶液配置方法:求m=?★(2)标定法配置标准溶液:标准溶液的浓度通过基准物来确定。或用另一种已知浓度的标液来确定标准溶液的浓度例:0.1mol/LHCl的配制1000mL,①取一定体积浓HCl(质量浓度约37%,摩尔浓度约12mol/L)稀释,粗略地配制所要求的浓度②用基准物质Na2CO3对其进行标定,计算出HCl浓度2、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总结基准物质准确称量标准溶液非基准物质粗称溶液标准溶液标定★3、水分析化学中常用的量和单位1)物质的量:
n
(mo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战友聚会发言稿合集15篇
- 成人礼学生发言稿(范文15篇)
- 感恩父母倡议书(15篇)
- 建筑工地质量安全会议
- 土地职业培训平台
- 插花入门基础知识
- 数据专员培训课件
- 安全健康伴我行班会
- 2025年中考复习必背历史措施类试题答题模板
- 阴囊积液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分析
- 二零二五版电力设施维修保养合同协议3篇
- 最经典净水厂施工组织设计
- VDA6.3过程审核报告
- 2024年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带答案
- 骨科手术中常被忽略的操作课件
- 2024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分类汇编:作文题目
- 《糖拌西红柿 》 教案()
- 弹性力学数值方法:解析法:弹性力学中的变分原理
- 河南省邓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 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培训课件
- 物流服务项目的投标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