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计算机网络概论_第1页
第1章计算机网络概论_第2页
第1章计算机网络概论_第3页
第1章计算机网络概论_第4页
第1章计算机网络概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论本章主要内容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功能;计算机网络的组成;计算机网络的分类;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计算机网络的计算模式;标准化组织;二月2321.1.1以单计算机为中心的联机系统二月233由单用户独占一个系统发展到分时多用户系统,即多个终端用户分时占用主机上的资源,这种结构被称为第一代网络。每一个分散的终端都要单独占用一条通信线路,线路利用率低。主机既要承担通信工作,又要承担数据处理,因此主机的负荷较重,且效率低。为了提高通信线路的利用率并减轻主机的负担,使用了多点通信线路、通信控制处理机以及集中器。1.1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使用通信控制处理机和集中器的通信系统二月234通信控制处理机完成全部的通信任务,让主机专门进行数据的处理,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集中器负责从终端到主机的数据集中以及从主机到终端的数据分发。1.1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续)计算机—计算机网络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进步,将多个单处理机联机终端网络互相连接起来,形成了以多处理机为中心的网络。利用通信线路将多台主机连接起来,为用户提供服务。有两种连接形式:二月2351.1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续)分组交换技术产生的背景早期的通信系统中,应用最广泛的是电话交换系统(线路交换),但利用电话线路传送计算机或终端的数据也会出现的问题。由于计算机与各种终端的传送速率不同,在采用线路交换时,不同类型、不同规格、不同速率的终端很难相互进行通信,必须采用一些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计算机通信应采取有效的差错控制技术,可靠并准确无误地传送每一个比特,因此需要研究开发出适用于计算机通信的交换技术。二月2361.1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续)分组交换技术的诞生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早期研究的项目:分组交换的基本概念与理论。分组交换的概念最初是在1964年提出来的,1969年12月美国第一个使用分组交换技术的ARPANET投入运行,当时仅有4个节点,但它对分组交换技术的研究起了重要作用。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ARPA网络节点超过60个,主机100多台,地域范围跨越了美洲大陆,连通了美国东部和西部的许多大学和研究机构,而且通过通信卫星与夏威夷和欧洲等地区的计算机网络相互连通。二月2371.1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续)分组交换技术出现的意义采用分组交换技术的网络试验成功,使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分组交换网以通信子网为中心,主机和终端构成了用户资源子网。用户不仅共享通信子网的资源,而且还可共享用户资源子网的许多硬件和软件资源。以通信子网为中心的计算机网络被称为第二代计算机网络,比面向终端的第一代计算机网络的功能有很大的增强。二月2381.1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续)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形成经过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前期的发展,人们对网络技术、方法和理论的研究日趋成熟。为了促进网络产品的开发,各大计算机公司纷纷制定自己的网络技术标准,最终促成国际标准的制定,遵循网络体系结构标准建成的网络称为第三代网络;标准化建设经历了两个阶段:各计算机制造厂商网络结构标准化;国际网络体系结构标准化;二月2391.1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续)各计算机制造厂商网络结构标准化各厂商的标准化体系IBM公司:SNA(系统网络体系结构)DEC公司:DNA(数字网络系统结构)UNIVAC公司:DCA(数据通信体系结构)Burroughs公司:BNA(宝来网络体系结构)只在一个公司范围内有效,也就是说,遵从某种标准的、能够互联的网络通信产品,也只限于同一公司生产的同构型设备。二月23101.1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续)国际网络体系结构标准化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了“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RM),简称为OSI;OSI规定了可以互联的计算机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遵从OSI协议的网络通信产品都是所谓的开放系统,而符合OSI标准的网络也被称为第三代计算机网络。目前,几乎所有网络产品厂商都在生产符合国际标准的产品,而这种统一的、标准化的产品互相竞争市场,也给网络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繁荣。二月23111.1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续)Internet的产生60年代开始,美国国防部的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AdvanceResearchProjectsAgency)建立阿帕网ARPANet,向美国国内大学和一些公司提供经费,以促进计算机网络和分组交换技术的研究。1969年12月,ARPANet投入运行,建成了一个实验性的由4个节点连接的网络。到1983年,ARPANET已连接了三百多台计算机,供美国各研究机构和政府部门使用。1983年,ARPANet分为ARPANet和军用MILNET(MilitaryNetwork),两个网络之间可以进行通信和资源共享。由于这两个网络都是由许多网络互连而成的,因此它们都被称为Internet,ARPANet就是Internet的前身。二月23121.1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续)Internet的产生1986年,NSF(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ScienceFoundation)建立了自己的计算机通信网络。NSFnet将美国各地的科研人员连接到分布在美国不同地区的超级计算机中心,并将按地区划分的计算机广域网与超级计算机中心相连(实际上它是一个三级计算机网络,分为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覆盖了全美国主要的大学和研究所)。最初,NSFNet的主干网的速率不高,仅为56kbps。在1989~1990年,NSFNet主干网的速率提高到1.544Mbps,并且成为Internet中的主要部分。1990年,鉴于ARPANet的实验任务已经完成,在历史上起过重要作用的ARPANet就正式宣布关闭。二月23131.1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续)Internet的发展随着NSFnet的建设和开放,网络节点数和用户数迅速增长。以美国为中心的Internet网络互联也迅速向全球发展,世界上的许多国家纷纷接入到Internet,使网络上的通信量急剧增大。1992年,Internet上的主机超过1百万台。1993年,Internet主干网的速率提高到45Mbps。到1996年速率为155Mbps的主干网建成。1999年MCI和WorldCom公司将美国的Internet主干网速率提高到2.5Gbps。到1999年底,Internet上注册的主机已超过1千万台。二月23141.1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续)Internet的发展Internet的迅猛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由欧洲原子核研究组织CERN开发的万维网WWW被广泛使用在Internet上,大大方便了广大非网络专业人员对网络的使用,成为Internet发展的指数级增长的主要驱动力。WWW的站点数目也急剧增长,1993年底只有627个,1994年底就超过1万个,1996年底超过60万个,1997年底超过160万个,而1999年底则超过了950万个,上网用户数则超过2亿。Internet上的数据通信量每月约增加10%。以我国Internet的发展为例,截止到2013年12月,上网用户人数约6.18亿人,仅CN下注册的域名数已达到1844万个。。二月23151.1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续)Internet的应用与高速网络技术的发展Internet是一个大型广域计算机网络,对推动世界科学、文化、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高速局域网、交换局域网与虚拟网络、宽带综合业务数据网B-ISDN和异步传输模式ATM等高速网络技术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与信息产业的发展将会对各国经济发展产生重要的作用,很多国家纷纷开始制定各自的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计划。二月23161.1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续)Internet的应用与高速网络技术的发展建设信息高速公路就是为了满足人们在未来随时随地对信息交换的需要,在此基础上人们相应地提出了个人通信与个人通信网的概念,它将最终实现全球有线网、无线网的互连,邮电通信网与电视通信网的互连,固定通信与移动通信的结合。在现有电话交换网PSTN、公共数据网PDN、广播电视网、B-ISDN的基础上,利用无线通信、蜂窝移动电话、卫星移动通信、有线电视网等通信手段,最终实现“任何人在任何地方,在任何的时间里,使用任一种通信方式,实现任何业务的通信”。以ATM为代表的高速网络技术发展迅速。在网络传输上,全光通信网(AON)的传输和交换的过程中始终以光的形式存在,具有处理高速率的光信号,实现超长距离、超大容量的无中继通信提高网络效率等多种优点而成为通信网未来的发展方向。二月23171.1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续)云计算、物联网与4

G移动网络云计算和物联网是目前IT业界的两大焦点,是互联网发展过程中必然的产物。云计算: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资源,包括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和网络资源。通过云计算技术,将计算分布在大量的分布式计算机上,而非本地计算机或远程服务器中,企业可以将资源切换到需要的应用上,根据需求访问计算机和存储系统。二月23181.1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续)云计算、物联网与4

G移动网络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也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利用局部网络或互联网等通信技术把传感器、控制器、机器、人员和物等通过新的方式连在一起,形成人与物、物与物相连,实现信息化、远程管理控制和智能化的网络。二月23191.1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续)云计算、物联网与4

G移动网络云计算是实现物联网的核心,而物联网是云计算的目标,促进着云计算的发展。物联网通过大量的传感器采集到难以计数的数据量,云计算则对这些海量数据进行智能处理、提取。目前,云计算、物联网产业链和产业体系已初步形成,各种应用层出不穷。随着云计算、物联网技术的日益成熟,云计算、物联网创新应用将促进信息网络产业的大发展。二月23201.1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续)云计算、物联网与4

G移动网络4G时代,一个全新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上网速度最高可达到100Mbps。4G网络将以更快的通信速度、更低的资费及对大数据量传输的承载力,在移动办公、移动电子商务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将会极大地促进企业移动信息化建设。4G网络作为未来大数据和移动网络的发展的基础,为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的结合提供巨大的空间。二月23211.1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续)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定义:“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连接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网络通信协议及网络操作系统等)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二月23221.2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功能计算机网络的功能数据交换和通信计算机网络中的计算机之间或计算机与终端之间,可以快速可靠地相互传递数据、程序或文件。资源共享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中提供的资源(包括硬件、软件和数据)是计算机网络组网的主要目标之一。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在一些用于计算机实时控制和要求高可靠性的场合,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备份技术可以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分布式网络处理和负载均衡对于大型的任务或当网络中某台计算机的任务负荷太重时,可将任务分散到网络中的各台计算机上进行,或由网络中比较空闲的计算机分担负荷,同时又提高了计算机的可用性,这就是分布式处理和负载均衡的基本含义。二月23231.2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功能(续)计算机网络的组成计算机网络的系统组成计算机网络完成数据处理与数据通信两大基本功能:负责数据处理的计算机与终端;负责数据通信的通信控制处理机CCP与通信线路。资源子网;通信子网;计算机网络的软件网络协议软件、网络通信软件、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和网络应用软件;二月23241.3计算机网络的组成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二月2325资源子网资源子网由主机、终端、终端控制器、连网外设、各种软件资源与信息资源组成。资源子网负责全网的数据处理业务,向网络用户提供各种网络资源与网络服务。通信子网通信子网由通信控制处理机、通信线路与其它通信设备组成,完成网络数据传输、转发等通信处理任务。1.3计算机网络的组成(续)计算机网络的软件网络协议软件实现网络协议功能,比如TCP/IP、IPX/SPX等。网络通信软件用于实现网络中各种设备之间进行通信的软件。网络操作系统实现系统资源共享,管理用户的应用程序对不同资源的访问。网络管理软件和网络应用软件网管软件是用来对网络资源进行管理,对网络进行维护的软件。网络应用软件是为网络用户提供服务的,是网络用户在网络上解决实际问题的软件。二月23261.3计算机网络的组成(续)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按网络的作用范围: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按网络的传输技术:广播式网络;点到点网络;按网络的使用范围:公用网;专用网;按通信介质:有线网;无线网;按企业管理分类:内联网;外联网;因特网;二月23271.4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局域网(LocalAreaNetwork)LAN通常安装在一个建筑物或校园(园区)中,覆盖的地理范围从几十米至数公里。例如,一个实验室、一栋大楼、一个校园或一个单位。LAN是计算机通过高速线路相连组成的网络,网上传输速率较高,从10Mbps~100Mbps~1000Mbps。通过LAN,各种计算机可以共享资源;例如,共享打印机和数据库。二月23281.4计算机网络的分类(续)城域网(MetropolitanAreaNetwork)MAN规模局限在一座城市的范围内,覆盖的地理范围从几十公里至数百公里。MAN是对局域网的延伸,用来连接局域网,在传输介质和布线结构方面牵涉范围较广。二月23291.4计算机网络的分类(续)广域网(WideAreaNetwork)WAN覆盖的地理范围从数百公里至数千公里,甚至上万公里。可以是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甚至世界几大洲,故称远程网。WAN在采用的技术、应用范围和协议标准方面有所不同。在WAN中,通常是利用邮电部门提供的各种公用交换网,将分布在不同地区的计算机系统互连起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广域网使用的主要技术为存储转发技术。二月23301.4计算机网络的分类(续)广播式网络(BroadcastNetwork)广播式网络仅有一条通信信道,网络上的所有计算机都共享这个通信信道。当一台计算机在信道上发送分组或数据包时,网络中的每台计算机都会接收到这个分组,并且将自己的地址与分组中的目的地址进行比较,如果相同,则处理该分组,否则将它丢弃。在广播式网络中,若某个分组发出以后,网络上的每一台机器都接收并处理它,则称这种方式广播(Broadcasting),若分组是发送给网络中的某些计算机,则被称为多点播送或组播(Multicasting),若分组只发送给网络中的某一台计算机,则称为单播(Unicasting)。二月23311.4计算机网络的分类(续)点到点网络(Point-to-PointNetwork)在点到点网络中,两台计算机之间通过一条物理线路连接。若两台计算机之间没有直接连接的线路,分组可能要通过一个或多个中间节点的接收、存储、转发,才能将分组能从信源发送到目的地。由于连接多台计算机之间的线路结构可能非常复杂,存在着多条路由,因此在点到点的网络中如何选择最佳路径显得特别重要。二月23321.4计算机网络的分类(续)公用网和专用网公用网由电信部门组建,一般由政府电信部门管理和控制,网络内的传输和交换装置可提供(如租用)给任何部门和单位使用,例如公共电话交换网PSTN、数字数据网DDN、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等。专用网由某个单位或部门组建,不允许其他部门或单位使用,例如金融、石油、铁路等行业都有自己的专网。专用网可以租用电信部门的传输线路,也可以自己铺设线路,但后者的成本非常高。二月23331.4计算机网络的分类(续)有线网有线网是指采用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连接的计算机网络。有线网的传输介质包括:双绞线:双绞线网是目前最常见的连网方式,它比较经济,安装方便,传输率和抗干扰能力一般,广泛应用于局域网中。还可以通过电话线上网,通过现有电力网导线建网;同轴电缆:可以通过专用的粗电缆或细电缆组网。此外,还可通过有线电视电缆,使用电缆调制解调器(CableModem)上网;光纤:光纤网采用光导纤维作传输介质。光纤传输距离长,传输率高,可达每秒数千兆比特,抗干扰性强,不会受到电子监听设备的监听,是高安全性网络的理想选择。

二月23341.4计算机网络的分类(续)无线网无线网使用电磁波传播数据,它可以传送无线电波和卫星信号。无线网包括:无线电话:通过手机上网已成为新的热点。目前联网费用较高,速率不高。但由于联网方式灵活方便,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连网方式;无线电视网:普及率高,但无法在一个频道上和用户进行实时交互;微波通信网:通信保密性和安全性较好;卫星通信网:能进行远距离通信,但价格昂贵。二月23351.4计算机网络的分类(续)内联网(Intranet)内联网Intranet是指企业的内部网,是由企业内部原有的各种网络环境和软件平台组成的,例如,传统的客户机/服务器模式,逐步改造、过渡、统一到像Internet那样使用方便,即使用Internet上的浏览器/服务器模式。在内部网络上采用通用的TCP/IP作为通信协议,利用Internet的WWW技术,以Web模型作为标准平台。一般具备自己的IntranetWeb服务器和安全防护系统,为企业内部服务。二月23361.4计算机网络的分类(续)外联网(Extranet)外联网相对企业内部网,Extranet是泛指企业之外,需要扩展连接到与自己相关的其他企业网。采用Internet技术,又有自己的WWW服务器,但不一定与Internet直接进行连接的网络。同时必须建立防火墙把内联网与Internet隔离开,以确保企业内部信息的安全。二月23371.4计算机网络的分类(续)因特网(Internet)因特网Internet是目前最流行的一种国际互连网。Internet起源于美国,自1995年开始启用,发展非常迅速,特别是随着Web浏览器的普遍应用,Internet已在全世界范围得到应用。利用在全球性的各种通信系统基础上,像一个无法比拟的巨大数据库,并结合多媒体的“声、图、文”表现能力,不仅能处理一般数据和文本,而且也能处理语音、静止图象、电视图像、动画和三维图形等等。二月23381.4计算机网络的分类(续)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拓扑学把实体抽象成与其大小、形状无关的点,将连接实体的线路抽象成线,进而研究点、线、面之间关系;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就是网络中通信线路和站点(计算机或设备)的几何排列形式。在计算机网络中,将主机和终端抽象为点,将通信介质抽象为线,形成点和线组成的图形,使人们对网络整体有明确的全貌印象;二月23391.5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续)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二月23401.5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续)星型拓扑网络各节点通过点到点的链路与中心节点相连,中心节点可以是转接中心,起到连通的作用,也可以是一台主机,此时就具有数据处理和转接的功能。优点:很容易在网络中增加新的站点,数据的安全性和优先级容易控制,易实现网络监控。缺点属于集中控制,对中心节点的依赖性大,一旦中心节点有故障会引起整个网络瘫痪。二月23411.5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续)树型拓扑网络网络中的各节点形成了一个层次化的结构,树中的各个节点都为计算机。树中低层计算机的功能和应用有关,一般都具有明确定义的和专业化很强的任务,如数据的采集和变换等,而高层的计算机具备通用的功能,以便协调系统的工作,如数据处理、命令执行和综合处理等。一般来说,层次结构的层不宜过多,以免转接开销过大,使高层节点的负荷过重。二月23421.5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续)总线型拓扑网络网络中所有的站点共享一条数据通道,一个节点发出的信息可以被网络上的多个节点接收。由于多个节点连接到一条公用信道上,必须采取某种方法分配信道,以决定哪个节点可以发送数据。总线型网络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需要铺设的线缆最短,成本低,某个站点自身的故障一般不会影响整个网络。因此它是最普遍使用的一种网络。其缺点是实时性较差,总线的任何一点故障都会导致网络瘫痪。二月23431.5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续)环型拓扑网络在环行拓扑网络中,节点通过点到点通信线路连接成闭合环路。环中数据将沿一个方向逐站传送。环型拓扑网络结构简单,传输延时确定,但是环中每个节点与连接节点之间的通信线路都会成为网络可靠性的屏障。对于环型网络,网络节点的加入、退出、环路的维护和管理都比较复杂。二月23441.5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续)网状型拓扑网络网状型拓扑网络中,节点之间的连接是任意的,没有规律。主要优点是可靠性高,但结构复杂,必须采用路由选择算法和流量控制方法。广域网基本上采用网状型拓扑结构。二月23451.5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续)计算机网络的计算模式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对计算机网络各种资源的共享模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最初的大型机为中心的模式,发展到以服务器为中心的模式、客户机/服务器、浏览器/服务器服务器的计算模式、P2P的计算模式,以及目前流行的云计算模式。二月23No.461.6计算机网络的计算模式以大型机为中心的计算模式通过硬件连线把简单的终端接到主机或终端控制器上;所有用户的击键和光标位置传入主机,所有从主机返回的结果,显示在终端屏幕的特定位置;分时共享模式,所有的程序和数据都存储在大型的主机中(数据库、应用程序、通信程序),资源集中控制;利用主机的能力运行应用程序,利用无智能的终端来对应用进行控制;优点:数据存取管理方便、安全性好;缺点:系统投资大,维护费用高;二月23No.471.6计算机网络的计算模式(续)以服务器为中心的计算模式背景:个人计算机飞速发展,用户计算机具有了有限的CPU和数据存储能力;PC机对数据处理的能力不够,促使了局域网的产生;局域网使PC机的资源得到了扩展(文件和打印服务);主要特点:属于资源共享模式,用于共享共同的应用、数据和打印机;所有的用户查询或命令处理都在工作站上完成;利用工作站的能力运行所有应用,用服务器的能力来作为外设的延伸,如硬盘、打印机等;二月23No.481.6计算机网络的计算模式(续)客户机/服务器计算模式在Client-Server模式,应用被分为前端(客户端)和后端(服务器端);客户部分运行在微机或工作站上,而服务器部分可以运行在从微机到大型机等各种计算机上。客户机和服务器分别工作在不同的逻辑实体中,并协同工作。服务器主要是运行客户机不能完成或费时的工作,比如大型数据库的管理,而客户机可以通过预先指定的语言向服务器提出请求,要求服务器去执行某项操作,并将操作结果返送给客户机。二月23No.491.6计算机网络的计算模式(续)客户机/服务器计算模式在客户机/服务器计算模式下,一个或更多个客户机和一个或更多的服务器,以及支持客户机和服务器进程通信的网络操作系统,共同组成了一个支持分布计算、分析和表示的系统;在C/S模式中,客户方发出请求,网络通信系统将请求的内容传到服务器,服务器根据请求完成预定的操作,然后把结果送回客户。二月23No.501.6计算机网络的计算模式(续)C/S模式优点减少了网络的流量,客户计算机和服务器计算机相互协调工作,它们只传输必要的信息。大量的数据运算与处理工作是在服务器上完成的,响应时间较短。充分利用客户机和服务器双方的能力,组成一个分布式应用环境,完成用户指定的任务。

通过把客户机的应用程序与服务器上的数据隔离,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用户可以选择最适宜的硬件和软件环境,数据访问更加灵活。二月23No.511.6计算机网络的计算模式(续)浏览器/服务器的计算模式在C/S计算模式中,不同的操作系统与网络操作系统对应着不同的语言和开发工具,由于在这种模式中,要把对数据库资源的访问形成一个统一的连接平台,因此客户机上除负责图形显示和事件输入外,把应用逻辑和业务处理规则可能都放置于客户机上,造成客户机越来越“胖”,开发着力点主要落在客户机端上。由于客户机端配置了大量的应用逻辑和业务处理规则软件以及开发工具软件,而软件的变动与版本的升级以及硬件平台的适应能力都影响着系统中所有的客户机,在这种情况下,势必造成成本的增加和管理维护上的难度。在B/S模式下,可以将应用逻辑和业务处理规则放置在服务器一侧,对于这样的结构,客户机可以做得尽可能的“瘦”,其功能可能只是体现在一个浏览器或是Java虚拟机。二月23No.521.6计算机网络的计算模式(续)浏览器/服务器的计算模式基于浏览器、WWW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的计算结构,称为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的计算模式,简称B/S模式,该计算模式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逐渐形成和发展。B/S计算模式继承和共融了传统客户机/服务器模式中的网络软、硬件平台和应用,但它具有传统C/S计算模式所不及的很多特点,比如更加开放、与软、硬件平台无关、应用开发速度快、生命周期长、应用扩充和系统维护升级方便等。二月23No.531.6计算机网络的计算模式(续)P2P计算模式P2P(peer-to-peer)为对等网络技术,又称点对点技术,是无中心服务器、依靠用户群(peers)交换信息的互联网体系。与有中心服务器的中央网络系统不同,对等网络的每个用户端既是一个节点,也有服务器的功能,任何一个节点无法直接找到其他节点,必须依靠其户群进行信息交流。P2P计算模式可简单地定义为通过直接交换共享计算机资源和服务。二月23541.6计算机网络的计算模式(续)P2P计算模式P2P可消除仅用单一资源造成的瓶颈问题。P2P可被用来通过网络实现数据分配、控制及满足负载平衡请求,以帮助优化性能。P2P模式还可用来消除由于单点故障而影响全局的危险。在企业采用P2P模式,可利用客户机之间的分布式服务代替数据中心功能。数据检索和备份可在客户机上进行。二月23551.6计算机网络的计算模式(续)云计算模式云计算是一种新兴的网络计算模式。云计算以网络化的方式组织和聚合计算与通信资源,以虚拟化的方式为用户提供可以缩减或扩展规模的计算资源,增加了用户对于计算系统的规划、购置、占有和使用的灵活性。在云计算中,用户所关心的核心问题不再是计算资源本身,而是所能获得的服务,因此,服务问题(服务的提供和使用)是云计算中的核心和关键问题。二月23561.6计算机网络的计算模式(续)云计算模式云计算是网格计算、分布式计算、并行计算、效用计算、网络存储、虚拟化、负载均衡等传统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融合的产物。云计算提供3个层次的服务——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和软件即服务(SaaS)。云计算的关键技术就是虚拟化技术,它能够实现计算资源划分和聚合,服务透明封装及虚拟机(VirtualMachine,VM)动态迁移等,能够满足云计算按需使用、弹性扩展的需求。二月23571.6计算机网络的计算模式(续)标准化组织——ISOISO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nternationalStandardizationOrganization),是一个全球性的非政府组织,是国际标准化领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织。ISO于1947年2月23日正式成立,总部设在瑞士的日内瓦。ISO致力于开发科学、技术、经济领域里的广泛合作,尤其在信息技术方面,ISO制定了网络通信的标准,即开放系统互连OSI。二月23581.7标准化组织标准化组织——ITU国际电信联盟(ITU)国际电信联盟(ITU)是世界各国政府的电信主管部门之间协调电信事务方面的一个国际组织,成立于1865年5月17日。ITU的宗旨是维持和扩大国际合作,以改进和合理地使用电信资源、提高电信业务的效率、扩大技术设施的用途、协调各国行动。ITU的原设机构有: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国际无线电咨询委员会(CCIR),国际频率登记委员会(IFRB)。1993年3月1日ITU第一次世界电信标准大会(WTSC-93)在芬兰召开,将原有的三个机构CCITT、CCIR、IFRB进行了改组,取而代之的是电信标准部门(TSS,即ITU-T)、无线电通信部门(RS,即ITU-R)和电信发展部门(TDS,即ITU-D)。在通信领域,最著名的ITU-T标准有V系列标准,例如V.32、V.35、V.42标准对使用电话线传输数据作了明确的说明;X系列标准,例如X.25、X.400、X.500为公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