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词教学中配图的运用研究报告摘要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是学习其他课程的工具和手段。学生思维的基本特征是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程,特别是小学生具体的形象思维成分。因此,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要把握小学生的这些思维特点,采用绘画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分散思维。图像的视觉形象是语言、文字等教学手段无法实现的。语文教材最重要的特点之一是用一幅或多幅漂亮的图画来说明。基于此,本文以有效配图在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为切入点,以《渔歌子》延伸对象,分析了配图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重要性。同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借助图片辅助古诗词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关键词:小学;配图;古诗词教学配图在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人文情感、语文素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小学语文教材中精心设计的配图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在古诗教学中使用配图,既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又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它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内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锻炼能力。基于此,本文以有效配图在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为切入点,分析了配图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重要性。同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借助图片辅助古诗词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一、相关概念概述(一)图文教学概念从广义上讲,用图文来表达意思的,属于图文教学法,包括地图示意法、图表示意法和信号示意法。狭义的图文教学法是指通过各种图文表现知识的整体结构,揭示图文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的教学方法。图文教学法是一种基于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的教学方法,它利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等要素构成一个符号系统,展示文字与图像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关系,使之更深入地诊断和掌握文字释义。(二)诗画相通诗歌与绘画自古以来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古人通过诗歌和绘画来表达他们的感情。从功能上看,它们是相互联系的。这就是所谓“诗与画相通”,即诗与画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诗画相通”就是要把诗情画意融入教学的氛围中,借助图形教学的方法,达到言传身教的目的。在课堂上,教师要把诗画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欣赏诗画、理解意境的基础上,把诗画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实现“诗中有画”,形成诗画结合的教学模式,“诗”是语言和文字,“画”是一切直观的形象。诗画结合的教学模式可以扩展到运用一切直观手段理解语言文字的教学模式。而通过这种模式,培育人的道德的价值追求贯穿于整个过程。它是内隐的、外化的,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发展审美能力,而且可以提高他们理解文本的能力,甚至可以提高自己的人文修养。三、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运用配图的必要性(一)有助于正确处理图与文的关系在现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采用图文教学法教学已明显出现图像化的趋势,这也成为当代图文关系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通过研究发现,这种趋势主要体现在教学中过度使用图像,而使古诗词教学呈现出美术教学的特征。在口常的教学中,我们需要通过处理正确的图文关系来指导小学古诗词教学。在苏轼“诗画一律”的诗画观中所体现的辩证法,可以对小学语文图文教学法有一定指导作用。在小学语文教育的课程中施行诗画合一的教学方式,通过借助诗词意境的表达让学生产生知识迁移,进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并使得学生在思考和体会诗词知识的过程中,养成自发学习的习惯,鼓励他们从品读图像感受到学习古诗的意境,通过自主调节来丰富身心。同时,在古诗词教学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联系诗画之间的关系,并在语文学习中寻求突破。如,在《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行动中,鼓励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到室外寻找春天,感受春天,通过欣赏和观察春天景象,让学生通过作品的形式对概念中的春天进行描绘。传统教学中教师只是从书本语言传达的方式对春天进行简单的讲解,根本无法从深层次打动学生,引起学生对于春天的感受共鸣,更谈不上学生对作品的领悟,通过对诗画关系理论的深入理解,能够有助于正确处理图与文的关系,借助图像与文字的恰当组合对于学生的学习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二)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本文所提出的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诗画结合,是一种创新型的引一教一创一评教育新模式。其中,所谓“引”,即是利用图像引出语文教育的趣味性;所谓“教”,则是以图像为切入点,对学生如何进行语文课程的学习予以教授指导;而“创”指将引导主题回归到诗歌本身,由此来刺激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热情;“评”则是将文字寓意通过图像的形式来进行分析,开拓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审美高度和语文学习的素养。在诗画合一教学的具体实施中,教师不仅需要熟练运用传统课堂中直观演示法、讲授法,还要从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参与性,运用朗读、小组讨论等方法让学生切实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进入由诗词到画再到诗词学习的良性循环。以《渔歌子》课堂教学为例,教师通过图像导入,从侧面启发学生对诗词进行品读与思考,并由此开展启发式教学活动。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通常采用的是讲授法,将文学作品的作者、创作背景、创作意图及其中的思想情感直接灌输给学生,学生听的枯燥,老师教的乏味。而诗画合一教学法要求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让教师采用图文结合的教学的方法,结合美术作品,让学生既能够理解诗词中的文化内涵,又能够赏析美术作品中的绘画技法,并结合自身的语文学习经验,将对诗词的理解和联想表达创作出来。大大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并营造出一种“老师愿意教,学生愿意学”的良好学习氛围。(三)促进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小学语文课程中融入诗画合一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源于需求,人们对外界事物需求的强烈程度,正是由兴趣所决定的。在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通过对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先行者。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之前所接触的引导性材料,更具包摄性和抽象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够成功激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那么会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教师在古诗词教学教育课程中引入图像,既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又可以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一方面,教师通过图像概括语文学习对象,编写古诗词教学的步骤和方法,另一方面,利用诗词的语言文字表达训练学生在脑海中对画面进行构图,从而更好的掌握语文知识并更迅速掌握古诗所传达的寓意,以实现语文学习的目标。最后,利用图文结合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语文课程的学习,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通过自身对于诗词的理解尽情发挥,让学生在整个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强大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断地提升语文学习能力和学习素养。三、小学古诗教学实践与中国画创作的结合(一)借助图片,大胆想象,不断升华学生们不仅喜爱古诗中那一幅幅画,还喜欢自己动手创作图画,以此表达自己的感受。因此,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要经常让学生动手画画。如:学习《小池》一文时,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小池中除了有太阳、白云的倒影之外,还会有些什么,小朋友亲自动手画一画。孩子们便纷纷拿起手中的画笔,认真地画了起来。学生们画完后,他们还仿照古诗中有关的语句向大家做起了介绍。有的说,房子倒映在池塘里,就像一座座小山;有的说,芦苇倒映在池塘里就像一根根海带……孩子们浮想联翩,对文中“明亮的小池,美丽的大眼睛,倒映出一个五彩的世界”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学习识字后,我就布置了这样一道作业:充分运用手中的笔画一画你眼中的夏天。孩子们的兴致可高了。他们有的在练习本上画了粉红的荷花、雪白的茉莉,还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美丽的夏天;有的把自己的亲身经历的事情画了出来,有的画上了自己与小伙伴在水中游泳嬉戏,起名为凉爽的夏天;有的不仅画了画,还在一旁作了一段优美的文字描述:夏天到了,桃子熟了,梅子熟了,西瓜也熟了。我和妈妈一起买了好多水果,吃得可开心了。孩子们从各个不同的角度画出了自己眼中的夏天,从而表达了对夏天的喜爱之情。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既能激发孩子们读书的愿望,又能帮助孩子们理解阅读的内容,从而表达自己独特的真实感受,是一种广泛受师生青睐的阅读方法。(二)用绘画体验意境增进对古诗词的理解化抽象为具象,有利于学生理解古诗内容。学习古诗如果找不到适当的学习方法学生会感到非常的吃力,“虽然古诗中配有配图,但远远不能“描绘”出古诗的意境,对学生有一定的帮助,但是还不能完全理解其意。而独特的诗配画,却能很好地引导学生进入诗情画意,体验古诗的独特韵味,触学生的形象思维,使之受到人文思想的陶冶。”③唐代伟大诗人王维曾说过:“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道出了古诗原文与图画之间的密切联系,在学习古诗中让学生画一画,更能帮助学生理解原诗句的意思。如学习《望庐山瀑布》这一首诗时,理解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句诗的意思,我先让学生画出读了这句诗时脑海中出现的画面,学生不仅画出了山的高而陡,而且瀑布的长,从而很快理解“飞”的含义,写出了瀑布流速快,山势陡的特点。“直”写出了瀑布倾泻直下的雄伟气势,迅速而准确地理解了诗的意思。另外胸有成“画”有利于学生背诵,“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溜”,可见“读”“背”在学生学习祖国文言字中是多么的重要,小学语文教材中,每篇古诗文质兼美,都是学生习作的例文,可是除了一些故事性较强的古诗,或古诗语言结构相似的古诗稍易背诵,对于有一些写景的古诗,文字优美,跳跃很性大,学生很难背诵,兴趣不高。这时如果能够把古诗中的景物依据古诗描述画下来,做到胸有成“画”,就容易背诵了,例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古诗《清明》主要写的是“意欲捕鸣蝉”的情趣,所以学习本课古诗,首先让学生借助课本图画,图画中看到了谁,他在干什么?再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吟中入境。然后引导学生借助文字想象诗中的描绘的情景。最后再看图,感悟图文相通之处,从图悟文,把古诗与图意融为一体,启发学生思考和想象,加得对诗句领会、理解。在读后充分感受这首诗的情趣。(三)用图片让阅读更精彩《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明确指出“学生要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在众多的阅读方法中,借助图片阅读是最可行、最有效的。图片辅助阅读的使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使他们感到快乐,开阔了视野。借助图片,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图画让学生的阅读欲望更强烈。色彩鲜艳、主题突出的图画往往最受小学生喜爱,并能引发他们的无限遐想。针对这个特点,面对古诗中的配图,脑海中会浮现这样那样的疑问,并且想知道到底描述了什么,这样就激发了他们读古诗的欲望。学生读完古诗后,播放竹笋成长过程的影像,孩子们对古诗的描述就有了深层次的理解。同样在学习《小池》一课时,我揭示古诗课题后在课件上出示一幅一个小池的图画(池塘里面只有清清的水),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后的感受。接着说,我们今天学的古诗中也有一个小池,这个小池又是怎样的呢?学生读了古诗以后就知道了。孩子们在好奇的驱使下迫不及待地拿起了课本。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孩子们又登上了一个新台阶。(四)以图造景,充分理解古诗的精髓图画是让文本以直观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而图画在古诗词中是古诗词的精华凝结。而且,在古诗词教学中,图画不仅是让学生欣赏的,也是让学生看到的,更是让学生通过感官产生共鸣,从而实现意境的。如何让学生快速理解古诗的精髓和意境?这就要求利用图片在课堂上创造场景,从而让学生在场景中体验和实现。就像学习苏教版一年级第二册的《梅花》一样,我们用多媒体展示了大量盛开的梅花图片,恰当地播放音乐营造气氛,并通过图片询问学生们的感受。然后播放梅花的视频。在这个创造的场景中,学生们通过视觉体验,可以很好地理解文本中梅花的精髓,真诚地表达对梅花的热爱。这样,再读一遍古诗,学生自然而然就会根据古诗的内容,在脑海中浮现出一朵朵梅花来。总结综上所述,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强调诗歌的意境美,使学生在朗诵古诗词的过程中了解古诗词的美,从而充分发挥古诗词的审美功能,从而感到学习古诗词是一种乐趣。古诗词教学过程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爱国热情、思维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在理解古诗词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理解意境。只有充分认识古诗词的意境,才能充分了解作者的情感环境和诗歌的美。而在这个理解的过程中,配图起着不可估量的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1]代红英.关于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几点思考[J].亚太教育,2016(08):141.[2]华婧.巧用古诗配图创设魅力课堂——以部编教材小学语文古诗配图为例[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8):55+36.[3]赵云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焊接标准》教学大纲
- 广西理论知识和业务规范考题
- 建筑装饰材料与设计教案
- 家教教案(教师版)必修一第三章
- 玉溪师范学院《社会政策》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玉溪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导读》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冀教版六年级下册英语全册教案
- 2下第二单元课件
- 2024年盐业项目综合评估报告
- 2023年微电子组件项目综合评估报告
- 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现代诗歌 专练(含答案)
- 大数据导论-大数据概念
- 体校及体育培训行业营销方案
- 房屋出售独家委托协议
- 初中毕业生登记表
- 电梯维保方案三篇
- 低噪声前置放大器的研究
- 《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及管理技术规程》简介
- 《大学美育》第一章理论
- 光速测量实验报告-5
- 人工智能伦理规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