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闻是消息、通讯、特写、访谈、新闻评论等体裁的统称,具有真实性、及时性、准确性、简明性的特点。新闻类文本阅读经常考查消息、通讯、特写、访谈、新闻评论五类体裁。1.新闻的含义(1)新闻的定义新闻的定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说法有上百种之多。比较权威的说法是:新闻是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中所用到的材料大致有三种:一是新闻事实,二是背景材料,三是作者的主观评价。(2)新闻的概念新闻有超广义、广义和狭义三种概念。超广义的新闻是指人与人交往中传播的各种最新信息的综合,比如人们通过电话、信箱、电子通讯工具等传播的信息,街头巷尾的交谈,某则具有新鲜内容的告示、广告等。广义的新闻是指新闻机构采用一定的传播方式向社会公众发布的消息、通讯、特写等新闻体裁的总称。狭义的新闻是指消息。超广义的新闻高考中不会出现,狭义的新闻篇幅短小,可能会在语言运用和表达中有所考查,应该关注的新闻是指广义的新闻,重点研究其中的通讯、特写两种体裁。2.新闻的基本特征(1)真实性真实性是新闻的第一要素,是新闻的生命,不真实的新闻就叫谣言。新闻的真实性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衡量:①准确五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必须完全准确真实;对事件的情节描写、数字运用、人物语言以及人物的心理活动、思想变化、感情起伏的介绍也必须准确真实。②全面对客观事物报道的时候要全面看问题,不能主观片面。③深刻新闻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不能只看表面现象,为假象所迷惑。(2)时效性要及时迅速地传达出来以求新鲜、新颖、适时,消息的要求最高,通讯次之,特写最弱。(3)接近性包括地理上的接近、心理上的接近。具有接近性的新闻事实,受众才会关心。3.阅读要求首先,新闻的内涵比较丰富,所以考生必须掌握相关的文体知识。(1)消息①概念:消息又称简讯、短讯或快讯。它是新闻报道中最简练、最短小的一种体裁。消息的特点是真、短、快。它一般具有六要素。一条消息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尾五部分组成。其中不可缺少的是标题、导语和主体。②基本特征:用事实说话,及时地报道最新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消息强调及时、快、新,语言简明。③要素:消息的要素又称“五个W”,即:“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事”(What)、“何故”(Why)。这五个“W”与记叙文的五要素是完全一致的。④结构:消息的结构形式是多样的,常见的有倒金字塔式、金字塔式、倒金字塔式和金字塔式结合、自由式等。a.标题:是消息的眼睛。要在第一时间传达出消息最重要、最吸引人的信息,力求鲜明、概括、准确、生动。形式有三种,就是单行标题、双行标题、三行标题。完整的消息标题有三行:引题、正题和副题。引题放在正题前,揭示消息的思想意义或交代消息的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引出正题;正题概括说明消息的主要事实和思想内容,是标题的核心;副题放在正题后,揭示结果和内容提要,对正题起着补充说明的作用。两行标题的形式有:“正题+副题”、“引题+正题”。拟标题时,标题要注意虚实结合,“实”是指包含具体新闻事实;“虚”是指介绍背景、揭示意义或点明意图。一般来说,单行标题必须是实题,双行标题中,必须有一个实题,而“正题+副题”的标题,副题必须是虚题。b.导语:消息的第一句话或第一自然段,用简明生动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核心的信息,鲜明地揭示消息的主题思想。导语通常要包含五个“W”和一个“H”: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事(What)、何故(Why)、如何(How)。常见的导语类型有:叙述式、描写式、对比式、评论式、提问式、结论式。c.主体:紧接在导语之后,它对导语作全面的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实事求是地写出导语所概述的内容。d.背景:是指事件的历史背景、周围环境与其他方面的联系等。一般说,它是消息的从属部分。消息背景的种类可分为三大类:对比性背景材料,说明性背景材料,注释性背景材料。它对于新闻事实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说明新闻事件的起因;显示或帮助读者理解新闻事件的重要性;突出新闻稿件的新闻价值;表明记者的观点;衬托、深化主题。e.结尾:即结语,紧扣主题的抒情议论,起到表现或深化主题的作用,语言较为精练。有小结式、启发式、号召式、分析式、展望式。并不是所有的消息都有背景和结尾。(2)通讯通讯是比消息更详细、更生动地报道典型人物、典型事件的新闻体裁。从内容上看,通讯侧重于写人,突出人物在事件中的能动作用;从内容上看,通讯对新闻事实作较为详细而完整的报道;从表达方式看,通讯可以采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表达方式;从时效看,通讯的采访较为费事费力,写稿的时间要比消息长。好的通讯要涉及到主题、选材、结构、细节描写等。一般通讯可分为四类: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概貌通讯等。主题:准确、鲜明、集中、深刻。选材:严格、精心挑选能突出主题、具有典型性的材料。结构:较灵活,做到完整、严谨、巧妙、和谐,情节要有些起伏,有点波澜。细节描写:使通讯中的人物“立”起来,感染和打动读者。人物通讯:以人物为报道对象,着重反映一个人或几个人的思想、言行、事迹,在一个主题贯穿下容纳着相当丰富的人物资料,并以其人物精神面貌感动、教育读者。事件通讯:以写事件为主的通讯。它主要记述事件的发生、发展、结果,交代来龙去脉,介绍具体情况,点明它的典型意义,以体现时代的新气象、新变化。工作通讯:就是反映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的成绩,总结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或者探讨有争议的亟待解决的问题的报道。它是报纸上经常运用指导工作的重要报道形式,是一种重要的应用文体。它的政策性、指导性较强,要求写出背景、做法、成就、经验、教训,概括好粗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它比典型的报道更详尽,比工作总结要具体生动,富有文、情、理之长。概貌通讯:也称风貌通迅,是勾勒某一地区、某条战线或某个单位面貌变化的一种通讯。报刊上标以“见闻”、“巡礼”、“侧记”、“纪行”一类字眼的通讯文章,大体皆属概貌通讯。概貌通讯是应用写作中的一个重要文体,它以报道神州大地新风貌为主要内容的通讯,它呈现给读者的是某地的新变化、新气象、新面貌,能开阔读者的视野,振奋读者的精神。(3)报告文学报告文学是一种新兴的、具有强烈新闻性、又具有浓郁文学性的独特的文学体裁。报告文学的特点是时代性、新闻性、文学性、说理性。报告文学的分类大体有以下几种:从篇幅上分,有长篇报告文学、中篇报告文学、短篇报告文学、微型报告文学;从表现手法上分,有记录性报告文学、概括性报告文学、报告文学小说;从作品表现的着重点来分,有写人为主的人物报告文学和记事为主的事件报告文学。人物报告文学:以人物作为重点,展开描述,以人带事,事因人生。以写先进人物和光明面为主,用意在树立榜样,激励斗志,但也有揭露阴暗面,写落后人物、反面人物的。可以分为两种:一是重点突出写一个人的,或是为人物“立传”,写一个人的全貌,表现他的光辉一生,或是写一个人物的片断,或一个侧面,反映他有意义或不寻常的经历;二是写人物“群像”的。事件报告文学:以事件作为重点,行文中,以事带人,人因事显。以写先进人物的事迹为主,但也不乏暴露反面人物的反面事件的,用意在于突出问题的严重性、危险性,发人深思,促人警醒。可以分为三类:写重大事件的,写生活中有代表性事件的,写社会上、自然界中突发性事件的。(4)人物访谈①访谈概念:因为某个人、某件事、某个特定问题去访问专家或知情者,请他们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运用谈话纪实的方式进行报道的文章。②专访的三要素:专家(或知情者)、记者和现场。③访谈的要求a.主题:深刻,有针对性、时效性、典型性。b.结构:开头、主体、结尾。开头:吸引对方,引起对方兴趣,积极进入主题。主体:要有敏锐的眼光,善于发现新问题、新材料、新亮点,准确判断它们所蕴涵的价值。结尾:适当的总结,表示对访谈对象的感谢。c.语言:平实,口语化,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d.态度:抱着尊重、理解、学习的态度与访谈对象交谈。e.再现访谈对象的话语特点,体现现场感。f.提问者善于引导,随机应变;访谈对象要积极回应,言之有物。④访谈的提问技巧趣问:采用一些诙谐有趣、形象生动的话题或提问方式发问,以消除陌生感,拉近双方的距离。直问:不拐弯抹角,把想了解的问题直截了当地提出来。推问:运用逻辑推理,提出问题。旁问:访问者不顺着原来的话题说下去,而是有意岔开,先说点别的事情,以此来制造轻松的气氛,调节被访者的情绪。追问:对访谈对象刚刚陈述的疑点或没有充分说明的地方进行追问,使访谈对象顺着自己的思路继续予以回答。延伸:对访谈对象没有涉及的领域进行引导,可以拓宽范围,避免片面性。对比:在访谈对象就某一个现象在回答不同问题时的陈述不尽相同时,访问者进行对比提问。结尾:告知访谈对象访谈取得了预期的效果,真诚地感谢访谈对象的配合,并记录访谈对象个人资料,如姓名、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等。⑤访谈形式最主要的形式是访谈者向访谈对象提出问题。因此,访谈问题的设计体现以下特点:a.一组问题围绕访谈主题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b.每个问题明确单一;c.不同问题采用不同语调和句式;d.所用语句是平实的、口语化的。(5)特写特写就是作者借用电影拍摄特写镜头的手法,通过形象描绘来再现现实生活中富有特征的片断,给读者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象的新闻体裁。特写一般用于再现重大事件的一个片断或者变化中的一个场景。文学手法运用较多。感情比较充沛,爱憎分明。高考选文要求1200字左右,通讯和特写的篇幅比较适合,所以应重点关注。【解题方法技巧突破】一、新闻文本的阅读方法新闻属于记叙文的一种类型。具备记叙文的特点。我们可以借鉴记叙文的阅读方法,再结合新闻的特点来解读。因此,在阅读新闻时,可采用以下六个步骤:1.看标题信息,揣摩新闻类型即通过对题意的揣摩,能辨出该文的记叙对象。是人物新闻还是事件新闻,是消息还是通讯。2.抓记叙要素,了解大致内容这是由文体特点决定的。因为新闻的内容,无论哪种类型,一般都离不开人物、时间、地点和事情的起因、发展、结果这六个要素。3.理行文线索,分清段落层次即领悟文章的脉络、顺序,目的是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借此可准确地划分全文的段落层次。如上文杨澜对余光中的访谈,就访谈的四个方面分为四个层次。4.辨叙述方式,领会布局特点即辨析文本主要采用的叙述方式,消息一般都是采用“倒金字塔”式(即先说结果,再说重要事实,最后说次要内容),这跟一般的记叙文不同。而通讯的叙述方式就比较灵活多变,有顺叙、倒叙,中间或许还会有插叙、补叙等叙述方法。这就要求我们阅读时要特别注意这些方面。5.挖中心主旨,理解文本意义目的是解答“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以及“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这几个考点。如上文杨澜对余光中的访谈第一部分的主旨非常明确,那就是余光中关于“乡愁”的见解与理解。6.析表现手法,以供鉴赏探究一般可以从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烘托、借景抒情等文学手段,锤词炼句及比喻、拟人等种种修辞方法几个角度去考虑。但由于新闻往往运用多种表现手法,而考试时的阅读时间十分有限,因此一般宜结合新闻对象,抓其中最主要、最突出的来分析。如上述例题就以记叙和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叙议结合,观点明确。二、新闻阅读题的答题方法1.分析新闻的真实性①从再现采访过程的角度思考;②从再现现场情形的角度思考;③从叙述人称选择的角度思考;④从细节描写作用的角度思考;⑤从新闻数据运用的角度思考。2.把握新闻语言的准确性①从表现形象特点的角度思考;②从表现形象变化的角度思考;③从前后内容联系的角度思考;④从新闻传达感情的角度思考。3.筛选整合新闻的信息要点①看清题目,明确筛选要求;②理解层次,把握新闻要点;③根据题目,筛选相关信息。4.分析新闻材料的详略性①从材料角度是否不同的角度思考;②从材料联系是否层进的角度思考;③从能否开阔读者视野的角度思考。5.分析新闻结构的合理性①从能否深化主题的角度思考;②从结构是否完整的角度思考;③从群众能否想到的角度思考。6.鉴赏新闻构思的独特性①抓对比点,分析相反内容的内在联系;②抓相似点,分析物人之间的相似之处;③抓相关点,分析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7.如何分析新闻标题的艺术性①分析新闻标题的表达技巧及其作用;②分析新闻标题对表达新闻主题的作用;③分析新闻标题对吸引读者的作用;④分析新闻标题对表达记者观点和感情的作用;⑤分析新闻标题对群众获取信息的作用。8.评价新闻技巧的巧妙性①分析表达技巧对表现人物特点的作用;②分析表达技巧对表现主题的作用;③分析表达技巧对群众的影响,如:能否让群众如临新闻现场(生动形象),能否让群众体会出作者态度,能否让群众把握新闻主题,能否突现新闻的社会效应等。9.探究新闻反映的人生价值①概述相关事实;②分析人物精神(品质、素质);③阐发所受启发(相同、相反)。10.评价新闻产生的社会功用①明观点,即明白无误地表明观点,这是第一个得分点;②引论据,即恰当引用论据,遵循“内引外联”的原则,既要充分利用原文信息,又要合理联系现实状况;③作论述,即就所引论据作必要的阐述以证明自己的观点;④作小结,即归结回扣观点,简要作结。作为综合阐述题,观点明确,言之有据,言之成理,是得分的关键,同时注意要点须全面,陈述有条理。三、阅读访谈的技法1.迅速通读一遍全文,把握讨论话题、主要进程、关键内容。2.将访问者和访谈对象的文字分开,先读提问者(访问者)的问题,把握有哪些主要问题;再阅读访谈对象的文字,大致把握其阐述的主要内容。3.重点精读提问者提出的一些关键问题和访谈对象的关键回答,深入研究其核心内容。4.整合文中的信息、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答题步骤】第一步,筛选信息,根据试题的要求淘汰相关信息,挑选合乎要求的有效信息。第二步,整合信息,对筛选后得到的信息去粗存精,归纳、概括相关信息。【解题技法】阅读文本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接受信息的过程。如何从大量的信息中筛选出符合特定要求的信息并按一定的要求对其进行整合,这是阅读实用类文本首先要具备的能力,也是应对高考需要掌握的技法之一。相关信息分散在文章的许多段落里,这就需要根据要求进行筛选,然后再加以整合。要想把握文本信息,最基本的一点就是要学会分析句子主干。文本都是由句子组成的,分析句子主干的能力强,就能将长文章读短,这样就容易把握文本信息了。在解题时,首先,要仔细分析题目要求,寻找题干涉及的段落,准确地确定【答案】区间。其次,对于筛选出的信息一定不要照搬照抄,要根据题目要求,加以整合。考点一筛选整合筛选并整合信息往往是从全文的角度切入,要求考生对有关信息材料进行辨别、筛选并整合。主要分析概括新闻的标题,新闻的主要事件,主要人物的特点及精神品质,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以及所涉及的问题等。如消息侧重于对文本标题、导语的主要内容的概括以及人物的特点、精神风貌的概括;通讯则侧重于对所报道的人物和主要事件作概括;访谈则侧重于从采访者提出的问题角度和回答者的内容进行概括。概括时只要抓住原文中的关键语句便能作答。例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寂寞出学问——《解放周末》对话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教授昨天是第25个教师节。复旦大学向全体教师发出致谢和倡议,感谢在学术领域中默默耕耘多年的教师们,并倡导一种甘坐“冷板凳”的治学精神。这种倡导,关乎复旦,又不止于复旦;关乎教师,也不止于教师。下面是记者对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教授的专访。记者:在教师节这一天,复旦大学为何向全体教师发出这样的致谢?秦:我们向辛勤工作一年的教师致敬,不仅尊重教师的一般性劳动,还特别强调一个重点:不能遗忘在学术领域耕耘多年、默默无闻的教师们。这些教师没有受到媒体的过分关注——被媒体过分关注恰恰做不出学问——因此,容易被遗忘。在这一时刻表达对他们的由衷感谢和深深敬意,是非常必要的。记者:钱穆先生说过,做好学问,要“潜心十年”。秦:是的,类似的说法不少。20世纪50年代,南京大学韩儒林先生就把范文澜先生的治学精神概括为两句话:“板凳需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这种甘坐“冷板凳”的精神,就是坚守学术的精神——无论外面发生了如何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攀登学术高峰的路途中,一定要坚守学术。在这个方面,我颇为自豪,因为在复旦大学的历史上,不乏甘坐“冷板凳”、作出卓越成就的学者,他们的精神,是复旦重要的精神遗产之一。记者:这种精神的确是宝贵的,但是,是否非得寂寞才能出学问?不甘寂寞就不能出学问吗?秦:这个疑问可能来自于现在一种有目共睹的现象:学术考核时,不少教师拿出了一大摞成果,十几篇论文、好几部大书,都是在有限的几年内写成的。但是,真正在学术界的人都知道,即使是一篇有真知灼见的论文,恐怕也不是一年半载就可以完成的。“著作等身”只有在个别天才身上才能发生。我认为,在现行的考评体制下出现了那么多的“硕果累累”“著作等身”是不符合学术规律的。记者:也就是说,做学问来不得半点浮躁,必须静心求实。其实,“寂寞出学问”也是中国学界长期以来形成的优秀传统。那么,您认为怎样才能真正耐得住寂寞?秦:在这方面,很多学者都有经验和教诲。做学问,首要的是要有兴趣,要有对学问的热爱。比如,陈尚君教授用了20年的功夫做了《全唐文补编》、《全唐诗补编》,他做的工作大部分是辑录、校勘、订正,是非常细致认真的学问。当年陈先生住房不宽裕,在出版社借了20平方米的房间,夏天没有空调,但他又不敢开电风扇,怕吹乱纸页,只能打着赤膊,挥汗如雨地工作,多少年如一日地坚持下来。很多人说,这多苦啊,我才不吃这个苦呢。实际上陈先生是苦中有乐,这种乐趣,是别人难以体会的。真正热爱学问的人,即使是在艰苦和寂寞的环境中,内心也并不孤单,相反,很充实,很幸福。记者:您倡导学者要甘坐“冷板凳”,显然与当前浮躁的学术环境和文化氛围有关,不少人认为,这不仅仅是学术问题,而且是整个文化和社会的问题。在这其中,媒体似乎也起了不少的作用。那么,您认为,在当今的时代,学者和媒体之间应形成一种什么样的关系?秦:应形成良性关系。媒体要着重宣传学者的学术精神,恰当宣传他们取得的学术成果,而不要去追逐学者的私人生活,不要过度把学者放置在社会热点中。媒体的过度关注会损害学者。记者:有不少学者甘心埋首做学问,也有学者以走出象牙塔、主动参与公共空间为己任。秦:确实有好多真正做学问的学者是不发言的。我们的态度是,鼓励学者利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学识在媒体上讲点话,关键是要有真知灼见。知识分子提出一些意见,对守住社会的良心、主张社会公正,绝对是有好处的。但是,学者在和媒体互动中,要守住学术界限。学者可以通过媒体适当传播学术成果,但一定不要把名利和传播挂起钩来,不要使自己成为“媒体学者”。学者不要以为通过在媒体上的频频亮相,自己就可以变成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对任何事情都能发表看法的“全才”。这实际上是在降低学术的影响,也是在暴露自身的不足。(原载《解放日报》2009年9月11日第17、18版,有删改)围绕“寂寞出学问”,秦绍德从哪三个方面作了倡导?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秦绍德围绕“寂寞出学问”从三个方面作了倡导:①倡导学者坚守学术精神,热爱学术,甘坐“冷板凳”。②倡导媒体宣传学者的学术精神,恰当宣传他们的学术成果,不去关注他们的私生活,不过度把学者放在社会热点中。③学者在与媒体互动中要守住学术界限,传播学术成果不与名利挂钩。
【方法技巧】筛选并整合新闻文本中的信息,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整体感知,捕捉基本信息在通读全文时,将文本中的基本信息和难以理解的地方用不同的符号标示出来,然后结合上下文,仔细揣摩,把握文本基本内容。在通读之后能够初步把握文章的思路,概括新闻的基本观点,尤其是新闻的主体内容,明白何时何地因何原因发生了与何人相关的什么事件,结果如何。2.审清题意,锁定信息区间通读全文后,再对题读文,分析题干,弄清题目的要求,找到题目与原文对应的区域和文字,即确定信息源,进而准确地捕捉所需要的重要信息。一般而言,有的信息在文本中可能只有一个信息源,有的信息在文本中可能有多个信息源。不管信息源有多少,在阅读时都要把它“圈”起来,以备筛选之用。由于新闻文本的独特性,其主要信息源一般位于标题、导语和穿插的背景介绍等地方,抓住这些关键性的段落或词语,就能找到所需信息,从而为筛选做好准备。3.披沙拣金,筛选重要信息找到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区间之后,接下来就是“筛选”,这是解题的关键步骤。(1)理解性筛选:对信息源中的信息作区分,区分出重要信息、次要信息和冗余信息。在这样的基础上,按照一定标准去粗取精,去次留主,筛选出重要信息。不同信息的判断标准重要信息⇒承载着全文的重要信息的句子。如新闻标题、导语、背景介绍等。次要信息⇒承载着次要信息,居于次要地位的句子。如阐释或说明或叙述补充等内容。冗余信息⇒删除后不妨碍文章内容的表达,一些承载冗余信息的句子。(2)检索式筛选:按照一定要求,迅速挑选出相关语言材料,这种筛选和阅读速度、阅读注意度相关,在答题时可以一边看题一边读文。4.求同存异,整合有效信息整合信息就是把筛选出来的信息加以归类、概括,进行一定的理性提升,以形成相对抽象的认识。在整理时,先求同存异,把同一类信息归在一起,去掉次要和无关的细节;再把相关的几类信息归在一起,找到一个更大的概念;最后把相关的几类信息用一个概念加以统合。整合信息的两种方法:一是摘引语句法,即根据题旨要求,选择与原文相关语句,筛选出其中关键词句,加以组合。二是提炼重组法,即将较为零散的没有明显短语和句子提示的信息以及关键内容隐含其间的文字,按一定要求概括出其中大意。经过这样的整合,就很容易得到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答题步骤第一步:把握文意,审读题干。第二步:锁定区间,筛选语句。第三步:整合语句,规范作答。考点二分析文本表现形式新闻作为一种常用的实用文体具有它自身的特点,有其基本的结构特征,如消息具有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部分;而访谈则以“问答”式为主体结构;通讯、特写则在具有新闻的特征之外,具有了一定的文学性。因此,命题人往往从新闻的概念、基本特征及表现手法的特点以及作用等方面设题。例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梦碎雅典杨明马小林奥蒂又输了,这次依然输给了“坏运气”。这位37岁的牙买加老将具备夺取世界女子百米冠军的实力已达17年之久,但好运却从未降临到她的头上。当奥蒂今晚闪着泪花走出第六届世界田径锦标赛赛场时,她追求了一生的梦想化作了一场噩梦。奥蒂已经赢得过20多枚世界大赛百米的银牌和铜牌,参加过5次世界锦标赛、4届奥运会,但还没有赢得过一次百米冠军。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个女子田径选手能在37岁“高龄”依然在世界赛场上奔跑;也没有任何一个世界名将比奥蒂遭遇到更多的莫名其妙的不幸。这次大赛前,她以10秒96的成绩排名今年世界第三。美国的奥运会冠军德弗斯和世界冠军托伦斯因故不能参加本届的百米赛,这给了奥蒂一次绝好、也是最后一次竞争世界“短跑女皇”的机会。经过三轮出色的表现,奥蒂最终站到了决赛起跑线前,观众送给她的激励掌声超过了所有其他选手。她太珍惜这次机会了,这将是她人生最关键的一次搏击,就像剑手要毕其功力于一击。奥蒂蹲下了,全场静默着。发令员举起手臂。反常的两声枪响表明有人抢跑。所有人跑出后都停下来,惟独奥蒂没有听出是犯规的枪声。这对于比赛经验最丰富的她来说,真是不可思议。起跑通常不好的奥蒂这次“启动”完美之极。她像旋风般掠过跑道,人们惊呆了。夜色中,孤独的奥蒂如黑色的闪电射向终点,转瞬之间,她已经跑过80米!在全场的惊呼声中奥蒂停下来,她意识到发生了“可怕”的事情。此时,全场再次静默得反常。在这片静默之中,奥蒂转身,面无表情地朝起点慢慢地一步一步走着……奥蒂,为什么总是不幸的奥蒂!人们想起在1993年的世界锦标赛百米决赛中,奥蒂和美国的德弗斯几乎同时撞线,成绩均为10秒82。但是,国际田联通过录像将金牌判给了对手。站在银牌领奖台上,奥蒂的那双泪眼给世界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历史居然惊人地再一次重演!1996年奥运会百米决赛上,奥蒂又一次在同样的情形下输给了德弗斯,又一次成为无可奈何的“伴娘”,让世界唏嘘不已。去年底,奥蒂曾决定退役。捧着一大堆银牌和铜牌,心怀不甘的她宣布改当时装设计师。当时,世界上所有的体育爱好者都将深深的敬意,献给这位不是世界百米冠军的“女皇”。现在,奥蒂那两条修长的腿沉重地走着,分明是一步一个坎坷,一步一个艰辛,那条跑道浓缩了她20多年的运动生涯和一个未能如愿的梦。数万观众以静默表示着他们深深的同情。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奥蒂没有沮丧,没有发脾气。她的脸上是坚毅的神情。起点前,奥蒂再一次蹲下,再一次使出毕生的气力去拼搏,但结局是大家可以预料的(仅获第七名)。奥蒂以永不向厄运低头的勇气证明了什么是奥林匹克精神。她的世界百米冠军梦虽然没有实现,但在世人心中,奥蒂何尝不英雄!(新华社雅典1997年8月3日电)文章开头两段属于新闻文体基本构成中的哪个部分?请结合本文分析其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这是一篇新闻,文体特征十分鲜明。开头两段虽然篇幅不长,但是对奥蒂这次参赛的结局、联系全文,起首写的“输”、“坏运气”,也已经为奥蒂的“悲剧”色彩定下了基调,同时也已经概括了这篇新闻的要点,表明作者要把一个“失败”的英雄作为报道对象。综合上述分析,即可整合出导语的作用。【答案】属于导语部分。主要作用:紧承标题,概括本篇新闻的要点,为整篇文章定下感情基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方法技巧】1.分析表现手法新闻的表现手法与文学类文本相似,从结构和细节方面设题是新闻考查的热点。答题时要结合文本特征,注意表达技巧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分析表达技巧对表现新闻人物特点的作用;对表现新闻主题的作用;对表现群众接受新闻的作用。常用的思考角度或者说答题术语有以下几种:①让群众如临新闻现场(生动形象);②让群众体会作者态度;③让群众把握新闻主题;④突现新闻的社会效应。2.分析语言特色对新闻语言特色的考查主要是其准确性和生动性。新闻要求准确,准确的数据能加强事实的真实可信度,准确的叙述和描写能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使人物血肉鲜明,性格突出,或者营造出新闻场景,使读者如亲历其境。通讯和特写在表现人物和刻画场景时允许使用文学手法,所以有些句子呈现出形象生动的特点。答这类题目要抓住具体语言点或表现手法,分析其对塑造鲜活形象、再现典型场景、为主题服务等方面的作用。3.注意新闻各要素的作用(1)标题新闻类文本的标题要求醒目、突出,达到吸引读者的作用,或者能很好地概括文本内容,凸显感情倾向,彰显主题。对文章标题的分析或鉴赏可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分析新闻标题的表达技巧及其作用;②对表达新闻主题的作用;③对吸引读者的作用;④对表达记者观点和感情的作用;⑤对群众获取信息的作用。(2)导语导语居新闻文本之首,简明扼要揭示主题思想。其作用有:①概括本篇新闻的要点;②为整篇文章奠定感情基调;③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3)主体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开头:点题,交代下文要写的内容,引起下文,引出所写的对象,设置悬念,增强艺术吸引力,奠定全文感情基调,为下文埋下伏笔,为全文渲染了某种气氛等。中间:过渡、为下文作铺垫、照应前文。结尾:照应题目、开头,拓宽内容,总结全文,点明主旨,深化主题,给读者回味思考的空间等。(4)背景说明新闻事件的起因;显示或帮助读者理解新闻事件的重要性;突出新闻稿件的新闻价值;表明记者的观点;衬托、深化主题。答题步骤第一步:审读题干,确定考查何种表现形式。第二步:结合文本内容对这种形式进行阐释。第三步:指出这种形式的表达作用或效果。考点三探究优秀的新闻作品反映现实,首先体现在反映人生价值、弘扬主旋律、反映时代精神等方面。要注意探究其新闻价值和新闻人物内在的精神面貌,另外,新闻反映的时代精神及其主题也是不可忽视的。任何一个文本(包括实用类文本)都有一些未定点或空白点,有的可能不是文章讨论的中心话题;有的可能不是作者陈述的主要方面;有的可能是作者未作评判的事情主体间的意见分歧;还有的可能就是作者提出的疑难问题,等等。这些方面常常成为命题人用以考查考生的辨别能力强弱、思维品质高低以及进行个性化、有创意解读的命题点。
例3、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后面问题。①杨澜(以下简称“杨”):您看您去过这么多地方,台北、高雄、美国、香港,哪一块地方是您最心爱的?余光中(以下简称“余”):这很难说。有人说我是乡愁诗人。我写了好多乡愁诗,可是我觉得我的乡愁呢,不是同乡会式的,不是关乎某省、某县、某村的,因为乡愁可以升华或者普遍化为整个民族的感情寄托。这样说来呢,乡愁就不完全寄托在地理上的某一点,它不仅仅是地理的,也可能是历史的,可以说是历史的乡愁,文化的乡愁,而且在中文里面也可以有所寄托。那一年到东北访问,我在短短的致辞里就讲到,小时候在抗战时就会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还有“万里长城万里长”。那时,我没有去过长城,更没去过松花江,可是整个民族的一个大感情就可以融合在一起。我是说着说着眼泪就掉下来了。我有一篇散文,结尾两句我是这样写的:“你以中国的名字为荣,有一天,中国亦将以你的名字……”杨:为荣?余:没有。杨:没有这两个字,所以我不是诗人,就要差这两个字才好。②杨:我们看您的人生经历,觉得您其实并没有遇到过特别大的困难,家庭很美满,生活呢,教书、写诗、写散文、写评论,也是人们想象的比较安定的生活。但您为什么却说“我写作是因为我失去平衡,心理失去保障,而心安理得的人是幸福的,缪斯不会去照顾他们”?余:一个人不能光看他表面的职业和家庭。他内心有很多心魔,内心世界可能很复杂,比如他的愿望并没有完全达到,那就不是表面上看得出来的。我在21岁时就离开大陆,那对我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因为我的好朋友都忽然不见了。我投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要重新来过;而且一个人到了21岁,记忆已经很多了,所以这件事情让我念念不忘,也成为我的一个……心结,一个中国结。③杨:今天仍然有很多人喜欢您的诗,但人们的欣赏对象好像发生了一些变化。年轻人喜欢卡通、流行歌曲等那种节奏更快、更有形象感的东西。那么用于看白纸黑字的时间呢,相对就要减少一些了。您觉得未来的诗歌,希望在哪里呢?余:这个情况不仅仅存在于大陆、台湾、香港。因为媒体变了,价值观也随之改变了。我向来不认为文艺要大众化,而应该小众化。可如果你连小众都维持不了的话,那就有很大问题了,像三毛也好,或者余秋雨也好,到底还是不能跟一个流行歌星比,对不对?可是,听流行歌的跟读余秋雨散文的还是不一样,所以不能够拿来比较。目前的新诗有相当多的毛病,很多诗人如果得不到知音,也应该反省一下,检讨自己的诗是不是能吸引人,这是多方面的因果现象。④杨:现在年轻一代接触更多的是一种网络上的语言,要想保持中文原来的那种纯粹和一脉相承,已经是越来越难了。您担不担心中文的纯洁度问题,或者认为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所以也要听之任之?余:我是相当担心的,也不能听之任之。有学者说,语言就像河流,你不能阻碍它。问题是有河流就有两岸,两岸如果太模糊了,这河流就不晓得流到哪儿去了。所以很多人认为语言就由它去,它有它的生命,其实不然。比如说我们目前的中文,如果过分西化的话,中文特色就会荡然无存了。(有删改)第四部分中提到“有学者说,语言就像河流,你不能阻碍它”,而余光中认为“有河流就有两岸,两岸如果太模糊了,这河流就不晓得流到哪儿去了”。请联系中文的纯洁度问题,谈谈你的看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语言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而对语言的发展不能听之任之,需要加以必要的规范。在当今社会背景下,中文既要不断丰富和发展,更要保持其特色和纯洁度。【方法技巧】发掘新闻的价值是新闻类文本考查的重点,解答此类题型,可遵循以下思路:第一,明白什么是新闻价值。新闻价值指刊播事实后引起社会的正面效应。第二,明确思考的方向。对于我们而言,阅读新闻也要从作品中【解析】出独特的新闻社会价值,发现隐藏在新闻事实背后的社会意义,并充分评估新闻可能造成的社会影响。对新闻价值的探究,必须结合文本提供的新闻背景来进行。一般来说,新闻的作者为了保证对事件的客观公正的报道,在新闻中很少议论和抒情,但客观叙述中包含着一种倾向,而背景材料凸显着这一倾向,有时还借新闻当事人之口道明作者的想法。这些都是我们探究新闻的社会价值的文本因素。【特别提醒】分析新闻价值,要注意答题的规范性。多数参考【答案】给出的只是答题要点,具体答题时要注意【答案】组织的完整性。如分析新闻价值首先要概述相关事实,再分析人物精神(品质、素质),最后阐发所受启发(相同、相反)。【答题步骤】第一步:研究题干,把握方向。第二步:内引外联,简要阐述。第三步:精要作结,回扣观点。例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做粉丝也要有资格最近,在北京一些繁华地段,出现了歌手张靓颖的首张音乐大碟宣传灯箱。据了解,灯箱广告是“凉粉”集体出资一手操作的,而这些“凉粉”大多是广告公司的高层或老板。如今的偶像应该如何去爱?恐怕很多人回答不了这个问题。回答用心去爱,未免有冠冕堂皇之嫌,更何况,什么能体现你的用心去爱?回答用金钱去爱,恐怕又有人会说庸俗了,爱偶像怎么能用金钱来衡量?但事实是,现在要想做一个“骨灰”级的粉丝,必须爱心和经济实力同时具备才有资格。假如还像多年前一样,对自己偶像的爱好、去向、作品如数家珍,如今顶多勉强算个粉丝,连“发烧”级都够不上。要够“发烧”级,必须要买短信投票卡支持自己的偶像,收藏偶像的全部作品,还要跟踪偶像行踪,到偶像工作的地方探班,坐火车效率太低,等你赶到连偶像的影子都看不到了,最好是乘飞机追踪而去。要混到“骨灰”级,除了有爱心,更重要的是还要有经济实力,就像出资在北京繁华地段安装张靓颖灯箱广告的“凉粉”一样,没有实力,空有一颗“爱心”,偶像离你十万八千里,谁知你有“爱心”?今年的超女眼看就要新鲜出炉,去年的超女顶着各种压力在百忙之中录完新专辑后,都在紧锣密鼓地攀比着发行专辑,周笔畅、何洁、张靓颖、李宇春各拥粉丝大造声势。声势大就意味着“红”,所以超女们谁都不肯在声势上稍逊一筹。超女的粉丝们更是不遗余力地为偶像摇旗呐喊:你们以偶像的名义捐助“保护母亲河行动”,我们就追随偶像到各地宣传新专辑;你们的偶像搞小型签唱会,我们就投资130万在展览馆开首唱会;你们在北京繁华地段投入宣传广告,我们也要日夜让自己的偶像屹立在繁华街头。你说,这年头要让自己的偶像有面子,人气旺,不投入怎么能行?过去跑江湖的有句话叫:有道是,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可现在捧人场也是要花钱的,比如:偶像的电影、偶像签售来到了你门前,你能不看她(他)的电影、买她(他)的专辑?不掏钱你自己都会觉得不是粉丝。虽说像刘德华的粉丝一样追星追到倾家荡产的人毕竟还少,但是,目前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追星的成本已经越来越高了,粉丝人数的多少、实力的大小已经成为偶像们互相攀比人气的一个重要砝码。最可气的是,有些明星在救助贫弱、参加公益活动时根本见不到人影,反倒是他们的粉丝团捐款捐物,替他们积累好名声。他们只是在自己生日或者每年的什么时候在粉丝面前露一脸,安慰一下粉丝们的心,美其名曰:与粉丝联欢。虽说这比给粉丝们甩脸子、使性子强多了,可安慰的也只是粉丝代表的心,粉丝代表又是怎么产生的?偶像是用来欣赏、学习、寄托情感的,可偶像也是要人钱的。如今的粉丝谁能说自己没在偶像身上花钱?当然,粉丝在偶像身上花钱也是他们心甘情愿的。但作为旁观者,本人还是想说,偶像,想说爱你真不易。(选自《齐鲁晚报》)1.文章里说,做粉丝也要有资格,请你说说做粉丝需要哪些资格。【解析】此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对应大纲对新闻阅读要求的第一点:分析综合C。【答案】要做个合格的粉丝,必须要有爱心,更要有经济实力。没有经济实力,连发烧友都谈不上了,别说做粉丝了。2.这些粉丝的行为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它们的本质是什么?【答案】反映了社会的进步与物质文明的发展,人们有足够的时间和金钱来娱乐了。其实质是广大的民众对现有文化规则和文艺现象的不满,对新的文化规则和文艺现象的期待。粉丝现象说明了人民开始追求自己的娱乐方式。3.你身边有没有某些人的粉丝,你愿意不愿意做粉丝,谈谈你的看法。【解析】此题考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的能力,对应大纲对新闻阅读要求的第三点:探究F。【答案】我身边好多同学都是粉丝,有张靓颖的,有周杰伦的,也有周笔畅的。他们常常为了维护自己的偶像与别人争得不可开交。我不愿做粉丝,因为我还是学生,我的主要时间用来学习,课余的时间读读书,等我大学毕业了,有了时间,有了金钱,我喜欢哪个歌星我再去捧他。当然我也不反对别人追星,这是个人自由,你有时间精力你去追好了。(言之成理即可)【新闻类文本阅读的六个步骤】1.看标题信息,揣摩记叙类型;2.抓记叙要素,了解大致内容;3.理行文线索,分清段落层次;4.辨行文方式,领会布局特点;5.挖中心思想,理解文本意义;6.析表现手法,以供鉴赏探究。新闻是属于记叙文的一种类型,包含了记叙文的基本特点,解读时我们可以借鉴记叙文的阅读方法,但又不能照搬全套。因此,根据新闻特点我们在阅读、答题时可采用这六个步骤。按照这六个步骤进行阅读,一般就能逐步达到全面掌握阅读一篇新闻的目的。下面,对这种阅读方法分析介绍:(1)“看标题信息”,类似作文审题;而“揣摩记叙类型”,则是指阅读的审题目标要比作文单一。即通过对题意的揣摩,要能辨出该文的记叙对象,是人物新闻还是事件新闻,是消息还是通讯。(2)“抓记叙要素”,这是由文体特点决定的。因为新闻的内容,无论哪种类型,一般都离不开人物、时间、地点和事情的起因、发展、结果这六个要素。(3)“理行文线索”,即领悟文章的脉络、顺序,目的是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借此可准确地划分全文的段落层次。针对考纲当中C层级的分析综合“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的考点。(4)“辨行文方式”,即辨析文本主要采用的行文方式,消息一般都是采用“倒金字塔”式,这跟一般的记叙文不同。而通讯的行文方式就比较灵活多变,有顺叙、倒叙,中间或许还会有插叙、补叙等叙述方法。这就要求我们阅读时要特别关注了。(5)“挖中心思想”,目的是针对考纲当中D层级的鉴赏评价“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和F层级的探究“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这几个考点。(6)“析表现手法”,是从写作特点方面分析新闻的基本要求,目的是针对考纲当中C层级的分析综合“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D层级的鉴赏评价“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和F层级的探究“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等考点。一般可以从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烘托、借景抒情等文学手段,及比喻、拟人等种种修辞方法几个角度去考虑。但由于新闻往往运用多种表现手法,而考试时的阅读时间十分有限,因此一般宜结合新闻对象,抓其中最主要、最突出的来分析。总之:实用文本最实用,结合现实价值显。要素解读是基础,价值发掘成关键。突破程式抓特色,关注社会民为先。基于文本思超越,探究发微成亮点。(2019·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九天神眼从起初遥远的一点,到依稀模糊的轮廓,再到清晰可见的机身,减速、放下起落架、稳稳在某军用机场降落。“奖状”飞机又一次执行特殊任务凯旋了。走近它,“小”是给人最直观的印象。机身长、宽不过数米,差不多一人多高。而让人很难想到的是,眼前这小小的“个头”,竟能在13,000米的高空飞行,最大巡航速度0.72马赫,可连续飞行6个小时。一进入机舱,才发现这小小的“身板”还着实能“装货”:在直径不足1.5米、高只有1.45米的狭窄机舱内,就装有3个固定座椅,两个座椅在驾驶舱,1个长椅在后舱,各型电子设备占据了舱内大半个空间。而这也给驾驶“奖状”飞机的机组成员带来了麻烦,狭小的舱内空间,使得除两名驾驶员外,机组其他人员只能挤坐在一尺见方的小长椅上,蜷缩着直不起腰、伸不开腿,时间一长,腰酸背疼不说,想方便也找不着地方。但就是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他们每次执行任务都要连续飞行四五个小时。谈及飞行经历,机长张凯如数家珍,“自1986年配备‘奖状号’,我们中队已先后7次入藏,20余次进疆,飞行面积超过250万平方公里,协助完成10余项重大科研攻关,完成抢险救灾任务160余架次”。多年的飞行,让“奖状”中队满载殊荣,也使他们不少人患上了“职业病”。副教导员孙文奎说,“每晚7点半要准时守在电视机前看天气预报,不管有没有任务,早晨起来第一件事就是看天。”“一有灾情,无论天气如何,我们都会自发处于待命状态。在那种情况下,灾情就是命令,我们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一次,张凯机组飞往重灾区北川遥感航拍,电瓶温度指示灯突然报警,温度直线上升。如果处理不好,就有可能造成空中断电的危险。千钧一发之时,机长张凯脑海中掠过了一个个特情处置预案,一个个处置口令也脱口而出:“下降高度!”“跳开X号保险丝!”终于,飞机从7000余米下降到6000米,故障被机组成员镇服。让机组成员终身难忘的是2019年7月的西藏航拍任务。当时,西藏正值雨季,动辄狂风骤雨,天气变化无常,气象条件非常恶劣;每个成员都出现了较强的高原反应,为了保证有足够的体力飞行,大家只好边吸氧、边打点滴、边研究飞行计划,最后圆满完成了既定任务。飞险区、闯禁空、测山河、赴震区……一次次的枕戈待旦,一次次的受命飞行,这支“奖状”中队屡建奇功,满载殊勋。在这光环的背后,蕴含着的是一份大爱。除日常的训练外,“奖状”飞行团队每年有半年以上的时间在外执行飞行任务,陪同家人的时间自然也就少了许多,有时接到紧急任务,还会和事先安排好的“家事”“撞车”。或许在有些人的眼里,他们不是合格的父亲、丈夫和儿子,但在家人的心目中,却有着不同的【答案】。一位飞行员家属说道:“选择了飞行员,就是选择了寂寞,为了‘大家’,一点牺牲不算啥。”一个轻松的回答,一个灿烂的微笑,折射出的是一份包容与关爱。“总觉得平时亏欠他们的太多,在家的时候就多给老婆孩子弥补一点。”一机组成员轻描淡写的一句话,道出了这位飞行30多年、6000余小时飞行员的氤氲柔情。(摘编自苏银成等《探空测地的“九天神眼”》)13.下列对文章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奖状”飞机虽“小”,但“装货”能力不小;它的本领也不小,飞行高度高,航速不低,续航能力强。B.“奖状”飞机舱内空间逼仄狭窄,机组成员的活动空间不到机舱的一半,这给机组成员带来了诸多不便。C.“奖状号”机组1986年成立以来,飞行架次多,作业面积广;多次参与导航工作,为社会作出了贡献。D.文章写2019年7月西藏航拍一事,突出了“奖状号”机组不怕苦不怕累、勇于克服困难的优良作风。E.这篇通讯点面结合、以小见大,主要通过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来表现中国当代军人的阳刚之美。【解析】本题考查概括分析与理解能力。C项中“多次参与导航工作”于文无据,属无中生有。E项中“心理描写”在文中没有体现,亦为无中生有。【答案】CE14.文中写北川航拍时排除险情一事,突出了机组群像的什么特征?请简要说明。(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要点]①技术精湛,临危不乱;②团结协作,配合密切。(意思对即可。)15.请根据文本,探析“蕴含着的是一份大爱”这句话的含意。(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探究能力。解答这道题,关键要抓住“大”字做文章。与个人、家庭的“小”相对,“大”表现出来的是对国家、民族和人民的责任。解答这类题型还应该有分数意识,分值为6分,一般答三点比较妥当。【答案】[要点]①机组成员高度的使命感,对国家、对人民高度的责任感;②家属对机组成员的理解,对国家事业的支持;③机组成员及其家属为“大家”而牺牲“小家”“小爱”的奉献精神。(意思对即可。)(2019·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罗哲文(1924—2019),中国古建筑学家。下面是中央电视台《大家》栏目在罗哲文先生生前对他的访谈节选。主持人:在您选择职业的年代,建筑学可算是一种不入流的行当,您为什么选择了学习建筑学?罗哲文:从我当年进入营造学社学习建筑到现在,按一般老百姓的话,可以说我和建筑学有缘分,或者说这是一个从偶然到必然的过程。说偶然,是因为抗战时期,营造学社迁到了我的老家四川宜宾,要是迁到别的地方去了,我这辈子可能就不会做这个工作了。说必然,是因为我从小就喜欢做手工,我还很喜欢工艺、画画什么的。主持人: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是您的老师,您现在所从事的古建筑保护研究,有哪些观念是梁先生带给您的?罗哲文:他有一个观点,中国的新建筑要“中而新”,就是说既要中国式又要有新创造。他这个观点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所以我现在也在宣传,新建筑一定要中国式,要体现中国古建筑的优秀传统,同时也一定要有创新。梁思成先生临终前嘱托我“文物保护的事情,你一定要做好”,这个重托我一直记在心里,永远也不敢忘掉。主持人:2003年,您在80岁高龄的时候穿越了罗布泊。很多人都说,您是穿越罗布泊年龄最大的人。您为什么要在这样的高龄做这样的事?罗哲文:我们的主要目的是去考察和寻访汉长城。几十年前,我刚接触到长城的时候,看到一些关于长城的书,其中一本写了从玉门关到库尔勒的这段长城,并说这段长城跟玉门关以东的长城不一样。从那时起我就想亲自来看一看到底是怎么回事。主持人:考察这段长城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罗哲文:这段长城对研究整个长城来说太重要了,绝对不能缺了这一块儿。过去曾经有个错误的说法,认为长城是防御扰掠的,目的在于封闭,但我认为长城是中国最早的对外开放的见证。汉武帝的时候,打通了丝绸之路,那时的长城就是为了保护丝绸之路的畅通,所以到了新疆库尔勒以西,城墙就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食品保质期规定》课件
- 《建设工程项目组织》课件
- 《家庭花卉养殖技巧》课件
-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教学课件
- 养老院老人康复设施维修人员表彰制度
- 《商务数据分析》课件-分析报告概述与结构、撰写原则与注意事项
- 《环境因素识别教材》课件
- 挂靠连续梁施工合同(2篇)
- 2024年数据中心运维服务合同2篇
- 《烫伤护理》课件
- GB/T 43805-2024邮件快件循环包装使用指南
- 无人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草案)知识考试题库(85题)
- 喀什简介介绍
- 生物化学研究前沿
- 2023年介入手术工作总结报告
- 《小儿癫痫》课件
- 新生儿医生进修总结
- 透析出现房颤的护理
- 工业园区物流服务调研报告
- 安宁疗护个案护理汇报
- 《专家与通人》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