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注意)课件_第1页
认知心理学(注意)课件_第2页
认知心理学(注意)课件_第3页
认知心理学(注意)课件_第4页
认知心理学(注意)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许洁13应用心理学(1)记忆结构Copyright©FashionBrand.AllrightsreservedPart

1两种记忆说记忆结构感觉记忆Part

2加工水平说Part

4记忆信息三级加工模型Part

3消除记忆的按钮如果你身上有个按钮,一按就会消除你的全部记忆,忘却那些或痛苦或揪心的事,你会不会按?神人答:这不是会不会按的问题。因为后果一定是:

咦?!这里有个按钮,按一下…咦?!这里有个按钮,按一下…咦?!这里有个按钮,按一下…咦?!这里有个按钮,按一下…一.什么是记忆?1.定义记忆是在头脑中累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注意和意识的区别:①注意不等于意识:注意是一种心理活动或“心理动作”,而意识是一种心理内容或体验。②注意和意识密不可分:当人们处于注意状态时,意识比较清晰。一.什么是注意?2.特性①选择性:选择一部分信息②集中性:排除无关的刺激③持续性:一定时间内保持稳定④分配性:同时做两件或以上的事情你能找到站立的拿破仑吗?~隐藏的拿破仑你能找到图片中的三张脸吗?身体的紫罗兰二、知觉的基本模型①过滤器模型Broadbent(英,1958)1)基本观点:

人的神经系统高级中枢的加工能力极其有限,对于大量的信息出现瓶颈。为了避免系统超载,需要经过过滤器加以调节。通过过滤器的信息收到进一步的加工而被识别和存贮。二、知觉的基本模型实验依据双耳分听实验Broadbent1)过程:向被试两耳同时呈现刺激的速度为每秒2个数字。然后,要求被试再现。2)结果:以耳朵为单位,分别再现左右耳所接收的信息的效果比以双耳同时接收到的信息为单位,按顺序成对地再现的正确率明显高很多。双耳分听实验Broadbent3)解释:

每只耳朵相当于刺激输入的一个通道,而过滤器只允许每个通道的信息单独通过。所以,在运用以耳朵为单位的再现方式时,被试可注意每只耳朵的全部项目。并只需要从右耳转到左耳或者从左耳转到右耳,即只需转换一次,因而再现的效果好。而运用双耳刺激成对再现的方式,则在双耳之间至少需作3次转换。被试因不能注意每只耳朵的全部项目而导致一些信息迅速丧失,因此其再现效果差。追随程序实验Cherry1)过程:通过耳麦给被试两耳同时放音,让被试报告某一只耳(追随耳)的信息。(追随耳:利用复述这一方法,使被试尽可能地只注意这一只耳朵所听到的信息,这只耳朵被称为追随耳)。2)结果:被试能很好地再现追随耳的信息,而对非追随耳的刺激,除了一些物理特征变化(如语音由男声变为女声)能觉察之外,其他的任何东西都不能报告。甚至当非追随耳的刺激由法文改为德文、英文或拉丁文这类变化都觉察不到。但是!Gray和Wedderburn(1960)1)过程:像双耳分听一样,但是呈现的是有意义的材料,例如:2)结果:被试报告听到了“objective”。3)说明:过滤器允许不止一个通道的信息通过。弊端:有意义的材料的实验极易引起注意迅速转移,不能否定模型。于是!Treisman(1960)1)过程:也是使用双耳分听的方法,材料如下,2)结果:被试的再现多为“Thereisahouseonahill”,而且声称这是从一只耳朵听来的。3)说明:当有意义的材料从追随耳转到非追随耳时,被试不顾实验者的规定而去追随意义,即转向另一只耳朵。这只有在过滤器允许两只耳朵的信息均能通过的情况下,才能实现。二、知觉的基本模型②衰减模型Treisman(1960,1964)1)基本观点:引入一个重要概念“阈限”进入高级分析水平,认为以贮存在大脑中的信息在高级分析水平中的阈限各不相同。

她认为过滤器并不是按“全或无”的方式来工作的,不止允许一个通道(追随耳)的信息通过,而是允许追随和非追随耳的通道。只是非追随耳的信号受到衰减,强度减弱了,但是一些信息仍然可以得到加工。对①和②两个模型的评价1)共同点:两个模型从根本出发点是共同的:认为高级分析水平的容量有限或通道容量有限,必须有过滤器调节这种过滤器的位置在这两个模型中相同,都处于初级分析和高级的意义分析之间这种过滤器的作用都是选择一部分信息进入高级知觉分析水平,使之得到识别,注意选择都是知觉性质的。对①和②两个模型的评价2)区别:(衰减模型的改进)衰减模型的过滤器的“全或无”工作方式改为:衰减。单通道模型改成了多通道模型。衰减模型承认注意在通道间的分配,比过滤器模型更有弹性。二、知觉的基本模型③反应选择模型1)基本观点:几个输入通道的信息均可以进入高级分析水平,得到全部的知觉加工,注意并不在于选择知觉刺激,而在于选择对刺激的反应。中枢的分析结构可以识别一切输入,但输出时按其重要性来安排的,对重要的刺激才会做出反应,对不重要的不作出反应。这种重要性安排依赖于长期的倾向、上下文和提示语等(如,追随耳的信息就比非追随的重要,但是姓名等也很重要)。二、知觉的基本模型实验依据Hardwick(1969)1)过程:被试双耳同时呈现刺激,包括给右耳或左耳随机呈现特定的靶子词,要求被试同时注意双耳,对左右耳的靶子词都要做出反应。2)结果:左右耳的反应率都超过50%,达到59%~68%。Shiffrin(1974)1)过程:在白噪音背景上,识别一个特定的辅音。2)实验条件:①双耳同时注意②只用左耳,注意左耳③只用右耳,注意右耳3)结果:三个条件的识别情况无显著差异。4)说明:单耳或双耳都能识别输入信息,只要所处的条件相同,就有相同的识别率。两类注意模型的比较1.主要差别在于:对注意机制在信息加工系统中所处的位置有不同的看法。相关实验Treisman&Geffen

双听技术和追随程序1)过程:同时呈现给两耳刺激中,分别随机地安排一个特定词(靶子词),要求被试无论是追随或非追随耳中出现,都要做出敲键盘反应。分别记录双耳对靶子词的反应次数。实验预测①过滤器模型:追随耳能听见靶子词并作出反应,非追随耳则听不见并不能做出反应。②衰减模型:追随耳和非追随而均可听见靶子词并反应,但追随耳刺激应多于非追随耳。③反应选择模型:双耳均能听见并作出反应,由于双耳都有同样的反应形式,双耳的反应次数应该相近。实际结果1)结果:追随耳的反应率87%,非追随耳的反应率8%。2)说明:实验结果有利于衰减模型,或者可以说是“知觉选择模型”。因此Treisman认为,注意选择不是反应性质的。但是!Deutsch等人提出了问题

实验设计使两耳处于不等的地位,一只耳是追随耳,而另一只不是。追随耳的反应次数一定比非追随耳的多。Treisman&Riley(1969)改进实验1)过程:要求被试当从追随耳中听到靶子词后,不对靶子词进行复述,使两耳在接收靶子词的条件上一致。2)结果:追随耳对靶子词的反应率为76%,非追随耳为33%。仍然支持知觉选择模型。3)不足:双耳仍然处于不等地位,不能作出任何肯定的结论。总结大部分心理学家倾向知觉选择模型,因为反应选择模型显得太不经济了。两种模型的联系:1)反应选择和认知系统加工能力有限联系着。2)都承认注意的分配。实验的改进方向:1)改变对某种方法的侧重并运用多种方法。2)利用多种感觉道进行实验。三种理论的比较示意图三、中枢能量理论①双作业理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人们可以顺利地同时进行两种活动,例如:一边看书,一边听音乐;一边打球,一边和人说话等等。

前面提到的实验都是同时进行性质相同的两个听觉作业,如果进行两种不同的作业,或者进行两个感觉道的作业,那么情况又将如何呢?我们举一个更贴近我们生活的例子,边做作业边听歌其实就是一个“双作业”我们大部分人可能都有这个习惯,那么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呢?可以减少嘈杂的外界的干扰?让心里变得宁静?分散我们的注意?边做作业边听歌到底好不好?三、中枢能量理论②中枢能量及其分配1、理论核心:将注意看做人能于执行任务的数量有限的能量或资源,用这种能量或资源的分配来解释注意。Kahueman1973:人可得到的资源和唤醒连在一起,其数来年个可因情绪、药物等作用而发生变化。决定注意的关键是资源分配方案,它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制约:唤醒因素的可能的能量、当时的意愿、完成任务所需能量的评价、个人长期倾向。三、中枢能量理论三、中枢能量理论2、理论认为:①注意能量及其分配方案决定了人可以同时从事的活动的数量。②而这种分配方案受人对完成活动所

需要的能量的评估。③该理论强调人对活动和刺激的认知

对注意分配的影响。3.两类过程(Norman&Bobrow,1975)资源限制过程:指其作业受到所分配的资源的限制,一旦得到较多的资源,这种过程便能顺利地进行。材料限制过程:指其作业受到任务的低劣质量或不适宜的记忆信息的限制,因而即使分配较多的资源,也是难以觉察的。☞这时的两个作业水平受互补原则。三、中枢能量理论实验依据Johnson&Heinz(1979)

双耳同时分听追随靶子1)方法:自变量:①感觉可辨度

高→靶子词由男生读,非靶子词由女生读

低→都由男生读

②语义可辨度

高→非靶子词和靶子词属于不同范畴

低→非靶子词和靶子词属于相同范畴因变量:回忆非靶子词的个数。三、中枢能量理论2)过程:

给被试的双耳呈现靶子词和非靶子词,要求被试追随靶子词(不固定在某一只耳朵中出现)。被试在任务中只是复述他听到的靶子词,但实验完毕后要求被试回忆所呈现的非靶子词。3)结果:不管语义可辨度的高低,非靶子词回忆的数量,在低感觉可辨度下的多于高感觉可辨度下的。4)解释:低感觉可辨度下需要更深的加工,应用更多的资源,故而非靶子词回忆的数量也较多。双耳同时分听追随靶子1)优点:①较好地解释同时进行两个作业所产生的各种复杂情况。②一定程度上克服知觉选择模型和反应选择模型的对立。2)缺点:①理论所主张的资源分配是着眼于过程的整体的,但没有深入到过程的内部。几个作业或几个输入通道间的资源分配不能不涉及过程内部的各加工阶段的特点。三、中枢能量理论①两种加工过程:对于同时进行的两种作业的水平来说,练习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们通过练习可以完善同时进行两种作业的能力。

练习改善了能量分配方案,使能量分配更加适合当前的任务需要。四、控制性加工与自动加工Schneider&Shiffrin(1977)提出:控制性加工:是一种需要应用注意的加工,其容量有限,可灵活地用于变化着的环境。可以有意识地控制。自动加工:是不受人所控制的加工,无需应用注意,没有一定的容量限制,而且一旦形成就很难予以改变。四、控制性加工与自动加工实验研究1)方法:先让被试实际1~4个项目,再视觉呈现再认项目1~4个。要求被试判定再认项目中是否有以前识记过的项目。2)自变量:识记项目与无关的再认项目

①不同范畴:在若干数字材料中对一

个靶子字母进行再认。②同一范畴:在若干字母中对靶子字

母进行再认。四、控制性加工与自动加工3)解释:

不同范畴条件下进行的是自动加工;相同范畴条件下进行的是控制加工。4)说明:资源限制过程无意识控制性加工过程,或者主要包含控制性加工,而材料限制过程可能较多地涉及自动加工,因为它即使得到更多的资源也是无法改善其作业水平的。四、控制性加工与自动加工②特征整合理论Treisman&Gelade(1980)特征整合理论他们区分客体和特征,将特征看作是某个维量的一个特定值,而客体这是一些特征的结合。客体:一些特征的结合——以平行方式自动加工特征:某个维量的一个特定值(红色,三角形)——以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