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医疗情况调查报告_第1页
农村医疗情况调查报告_第2页
农村医疗情况调查报告_第3页
农村医疗情况调查报告_第4页
农村医疗情况调查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8/8农村医疗情况调查报告在人们素养不断提高的今天,报告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农村医疗情况调查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农村医疗情况调查报告1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新形势下、国务院为切实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主要政策,对统筹城乡、协调经济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解我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情况,我对荆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全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根本情况全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20xx1月1日起正式启动,根本模式是“区办、区乡〔镇、街道〕共管〞体制,以区为单位管理住院医疗基金和健康体检基金,以乡镇〔街道〕为单位管理门诊医疗基金。基金来源:中央财政补助〔人平20元〕+省级财政补助〔人平15元〕+区财政补助〔人平5元〕+农民个人缴费局部〔人平15元〕,合计55元。基金用途分配:门诊基金〔8元〕+住院基金〔41.5元〕+大病补助〔1元〕+体检基金〔2.5元〕+风险基金〔2元〕。二、实施合作医疗制度取得的主要成效党委政府重视,宣传发动深入,农民参合积极。一是领导重视。为切实解决我区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曾屡次向中央、省、市争取相关政策,组织有关部门研究我区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方案,终于使这项惠农工程在我区得以实施。二是宣传发动深入。各地成立了由党政一把手牵头的合作医疗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合作医疗启动的各项工作。各地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通过会议集中宣讲、播送和有线电视滚动播出、短信群发、印发宣传资料、制作专栏等广泛进行宣传活动。这些措施调动了农民参加的积极性。三、在合作医疗带来的经济效益分配中呈明显弱势,其原因表现如下:1、是根底设施差,条件简陋,设备落后。2、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现象依然存在。3、合作医疗工作机构力量薄弱,影响工作效率和监管力度。四、完善全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几点建议〔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合作医疗政策的知晓程度。一是利用村卫生室这块阵地,由村干部和乡村医生经常向群众宣传,尽快让农民了解政策。〔二〕加强乡镇卫生机构效劳能力建设,方便群众就医。一是要加大乡镇卫生院的根底设施建设。有方案地改变乡镇卫生院的根底条件和外部形象。农村医疗情况调查报告2为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落实情况,11月中下旬,黄陂调查队组织力量对黄陂区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1个区级定点医院、1个乡级卫生院、4个村级卫生室以及3个村的农民家庭共30个样本进行了专题调查.从调查的情况看,新农合的参合率较高,财政投入不断加大,农民得到的实惠逐年增加,同时也存在经费缺乏等问题.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新农合参合率提高,农民得到的实惠更多农村合作医疗作为一项惠农政策,自20xx年在黄陂区实施以来,广阔农民群众得到的实惠一年比一年多,既减轻了农民的医疗负担,又提高了农民的健康水平,因而得到农民群众广泛的称赞和拥护.1、农民参合比例较高.新农合给农民带来的实际利益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农民参合积极性不断提高.根据黄陂区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提供的资料,20xx年黄陂区应参合农户253269户,应参合农村人口886440人;实际参合农户252509户,883781人,参合率到达99.7%,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2、各级财政投入增加,筹资标准持续提高.去年,各级财政按照参合人数将年筹资标准提高了40元/人,到达335元/人.在此根底上,20xx年又进一步增加了投入,筹资标准到达380元/人,其中,中央、省、市、区四级财政实际人均投入增加了45元.目前20xx年的筹资方案也已出台,筹资标准每年430元/人,其中个人70元,比20xx年多征10元,四级财政筹资标准提高40元.3、门诊和住院补偿人次数大幅增长.随着新农合覆盖率的提高,人们逐步提高了有病及时就医的意识,门诊和住院补偿人次数大幅增长.今年1至10月,门诊统筹补偿人数比上年同期增长11.8%,到达127.38万人次;住院人次数同比增长18.7%,到达9.97万人次.4、报销补偿费用快速增长,农民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今年1到10月,黄陂区共报销各项补偿费用29647.0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958.63万元,增长11.1%.5、超过3/4的村级卫生室纳入新农合报销系统.20xx年全区纳入新农合门诊报销系统的村级卫生室到达440个,占全部村级卫生室总数的76.4%.村卫生室是农村医疗的最前沿,纳入新农合门诊报销系统后,农民就近看小病可及时报销40%〔日封顶15元,年封顶300元〕医药费,方便了群众看病.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随着新农合的普及,农民参合的意识增强,有病积极就医,医疗负担进一步减轻,健康观念发生很大变化.二、存在的问题1、经费缺乏,与农民医疗刚性需求的增长不相匹配,矛盾突出.20xx年,黄陂区按照参合者每人每年380元标准,共筹资专项基金33583.7万元.蛋糕就这么大,必须维持到全年,黄陂区合管办高度关注各月经费报销情况,以防止出现第四季度经费缺乏无钱可报销的局面.至4月底,各项报销补偿支出到达12298.6万元,占全年筹资额的36.6%,比上年同期增长34.7%.至10月底,已经支出29647.0万元,占筹资款总额的88.3%,比上年增长11.1%.其中门诊补偿2740.3万元,住院补偿25141.2万元.支出增长,主要是农民健康观念的转变.以前农民是“小病挨,大病拖〞,随着农民收入逐年增长,新农合参合比例和报销比例逐年提高,农民的健康观念转变很快.黄陂木兰乡谌寨村病人家属谌喜祥说:“反正国家出大半,有病就到医院住院.以前不愿住院的病,现在也愿住院治疗.〞有新农合做支撑,绝大多数人更看重身体健康,小病看门诊,大病住医院,只求身强体壮.因而门诊量和住院人次数大幅增长,导致报销费用增长,经费缺乏.为应对经费缺乏的困难,黄陂区合管办采取的措施,一是调低医疗费报销补偿比例.按照原方案,区级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住院费用报销比例为80-85%,街乡镇卫生院90%.为了保证下半年不至于出现无钱可报的局面,黄陂区合管办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适度调整、略有结余〞的原那么,年中调整补偿方案,将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报销比例调低了10%.如木兰乡谌寨村谌绪发,1月在区级定点医院住院20天,住院总费用16214元,实报12812元,扣除起付线及自负局部,实际报销比例超过80%;同村村民11月住院,报销比例接近70%.二是提高起付线.起付线是住院报销的门槛,报销时是要从总医疗费中扣除的.10月开始,区级综合医疗机构报销起付线从300元提高至500元,街乡镇卫生院报销起付线从100元提高至200元.起付线提高,意味着农民住院报销比例下降.2、相关宣传还不完全到位.每年年底,尽可能地组织农民按时参加下一年度的新农合,缴纳新农合参合金,是村委会的重要任务之一.新农合的实施方案对农民来说比拟复杂,每年也会有一些调整,比方报销比例的调整等.对于新农合的政策和新的方案的宣传,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特别是住院医疗费报销比例的规定、全家参合与否与报销比例的差异、起付线的规定、门诊报销比例与限额的规定等,比拟复杂,直接与医疗费报销结算相关,需要农民知晓.实际工作中,由于村级事务繁杂,人手有限,有的村虽然向农户发放了宣传资料,但农民参合主要还是受报销比例吸引,对起付线、基药等一些规定的宣传重视不够.之后一旦农民生病住院结算费用时,容易与定点医院新农合工作人员产生纠葛,闹不愉快.这样的情况在各定点医疗机构都有发生.3、农村应参合人口基数难以核定.村干部反映,为了到达新农合全覆盖,每年村级参合人数指标是按照行政村户籍人数下达的.由于经济的开展,农民外出打工、全家外出定居或务工等流动情况比拟多,难以联络,行政村应参合人口基数难以核定,从而对全区应参合人数稳定性产生影响.一些外出就业的农民,有的在工作单位办了医疗保险,就不愿意回农村办新农合,但户口在农村,村里要求必须办理新农合,缴纳参合金,相关农户对此有意见.4、存在违反“四合理〞〔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合理收费〕的现象.这是全国各地医疗机构普遍存在的问题.在调查中了解到,病人在住院治疗期间,各医院在给病人使用非根本药物目录上〔即不能在新农合报销〕的药物时,根本都能征求病人及其家属同意,才开处方.但参合病人对一些检查是否必要、基药的使用、空调费、效劳费等收费是否合理存在疑义,有的病人意见较大.今年,黄陂区合管办加大了对医疗机构费用监管,请市三级医院专家组成专家组,从3月起,每个月对全区定点医疗机构抽查1520个病例,看是否存在违反“四合理〞的现象,并对违规医疗机构进行了处分.5、农民认为乡村定点医疗门诊每天最高报销限额15元或每年限额300元比拟低特别是对一些慢性病病人、健康状况差的老年人,作用不大,认为还是住院报销比例高,比拟划算,这样容易造成资源浪费.有的农民反映,有些常用药不在基药报销目录,如感康、午时茶、护彤等都不是基药,因而村卫生室没有.三、建议1、各级财政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提高新农合筹资标准,做大基金池.特别是中央财政,要把加大新农合资金投入作为继续关注民生、关注农民健康保障的重要举措,抓好落实,以满足农村不断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近3年来,中央财政此项投入都在40%左右,20xx年到达41.1%,20xx年将到达44.2%,这个比例提高的速度还可以再快一点.2、提高村级新农合报销点覆盖率.要加快速度,尽快将还没有进入新农合系统的村级卫生室纳入门诊报销网络,使当地参合农民能够及时得到门诊报销补偿,减轻农民小病的医疗支出负担.3、进一步加强资金监管.毫不动摇地加大监管力度,坚决查处定点医疗机构违反“四合理〞的行为,堵塞资金支出漏洞,把珍贵的、有限的资金真正用到刀刃上,用到减轻农民医疗负担、切实保障农民健康上来.4、加强新农合相关政策宣传.要不失时机、不间断地加强政策宣传,让大多数农民知晓主要政策规定,营造社会支持新农合事业、促进新农合健康开展、相互理解、和谐开展的社会气氛.农村医疗情况调查报告3一、调查根本情况本次调查涉及全市100户384人,20xx年总纯收入1770600元,人均纯收入4611元,95%为非低保户;5%为低保户,低保户中有80%是因疾病损伤致贫,20%是因家中劳动力少致贫。二、农村医疗效劳状况1、73%的人选择距离家最近的卫生组织是村卫生室,10%的人选择是私人诊所,9%的人选择是社区卫生效劳中心,7%的人选择是乡镇卫生院,1%选择县级以上医院;家到最近的卫生组织的距离60%的人选择缺乏1公里,39%的人选择在1-2公里,1%的人选择在2-5公里。2、99%的农户参加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在被调查的100户中,只有1户没有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保率达99%。3、66%的人认为农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应以保大病或保住院为重点,33%的人认为门诊、住院都保,1%的人认为应以保门诊或保小病为重点。4、19%的人对农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感到满意,71%的人根本满意,8%的人不满意,2%的人选择说不清楚。不满意的地方主要有报销医药费少,报销手续烦,定点医院收费高,定点医院看病手续烦,定点医院少,就医不方便,定点医院医疗水平低等。5、47%的人认为农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个人所承当的比例根本适宜,11%的人认为过高,10%的人认为过低,32%的人选择说不清楚6、在现有合作医疗根底上,44%的人愿意再增加医疗保障支出,56%的人不愿意增加。7、如果有家庭成员患病,经常就诊的医疗单位44%是村卫生室,44%是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效劳中心,7%是私人诊所,5%是县级或以上医院。选择上述单位的主要原因56%是离家近,13%是质量好,11%是定点医疗单位,8%是有熟人,7%是价格低,5%是其他原因。8、调查前半年,22%的农户没有家人患病,59%的.农户有家人得了小病,10%的农户有家人有慢性病,7%的农户有家人患了大病、重病,2%的农户有家人得了其它病。89%的人患病后及时就诊,共花费医药费121743元,按照规定能报销或减免43509.4元,实际报销或减免20712.3元。没有及时就诊的主要原因有病轻,自己治疗,经济困难,能拖那么拖,医药费不能报销等。9、43%的人认为现在看病难,51%的人认为不难,6%的人选择说不清楚。认为看病难的主要原因有经济困难,医院缺少名医,医务人员效劳态度不好,手续太烦等。10、86%的人认为现在看病贵,5%的人认为不贵,9%的选择说不清楚。认为贵的原因主要有药品太贵,检查太多,医疗机构乱收费,个人支付比例高等。11、9%的农户因家人得病向医生送过红包。三、农村居民医疗效劳中存在的问题1、报销范围窄、比例低,报销的医药费少。调查显示,实际报销或减免仅占全部医药费的17%,农民挣钱不易,他们希望每一分钱的投入都要得到回报。而目前我市推行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以大病统筹为主,对小病、门诊补偿的比例很低。而一般来说,农民患上需住院治疗的大病相对较少,而头痛、感冒等小病时有发生,但不需住院治疗。因此,农民在缴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