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法学社会实践报告(专本通用)_第1页
电大法学社会实践报告(专本通用)_第2页
电大法学社会实践报告(专本通用)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3大学生犯罪社会调查报告当代大学生备受社会关注的天之骄子们为何走上犯罪的道路,这些过程中应留意什么问题,怎样才能削减大学生犯罪迹象?带着这些问号,对大学生们的生活做调查。一,大学生犯罪特点男女比例:从目前统计状况看涉案大学生男女比例为7:1,男大学生主要涉嫌盗窃罪,女大学生无一例外全部是涉嫌偷窃罪。涉案金额(后果):涉嫌盗窃罪的大学生们下手的目标都是移动性强的个人物品,如移动,信用卡,随身听等,且涉案金额都比较小,多数都在千元左右,仅有一例涉案金额为七千元(审查结果为不起诉)。而有意损害罪的犯罪情节最高是“轻伤偏重”,绝大多数为轻伤。侵害客体:大学生犯罪侵害的客体多是同学,越熟识的人越简单成为被侵害对象,犹如宿舍同学。不相识的人被侵害权益的仅有两例(有意损害罪一例,盗窃罪一例)。强制措施:大学生犯罪以取保候审为主要强制措施,且被取保人一般能遵遵守法律律,仅有一例因传唤不到而改变强制措施的。处理结果:惩罚一般都较轻。不起诉案件占15%,其余均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以下刑罚;在审理程序上一般适用简易程序。人员成分:在涉案大学生中,以民办高校的本专科,高等院校成人教化学院的本专科和公立高等院校的专科为主。年龄结构:以本科一,二年级和专科一年级的学生为主。本科三,四年级学生犯罪的状况没有出现一例。户籍特征:以外地来芜上学的大学生为主。仅有两例本地学生犯罪案例。犯罪主观有意:这些大学生有顽抗心情,全部都能不实供述自己所犯罪行,且口供不稳定。(一)大学生犯罪缘由1,大学生法律意识普遍淡漠。就我国目前的教化体系来看,重心仍旧在于学历教化,而非素养教化。虽然几经呼吁这种“重学历,轻素养”的状况有所改观,但还远远没有达到志向状况。在中小学的课本当中没有关于普法教化的内容,就算是在大学,也仅仅是在大学一年级时开一门必修课“法律基础理论”。在这种教化制度下,从学生到家长都只留意分数,而忽视素养教化,遵守法律的概念也就非常淡漠了。2,社会大环境和学校小环境的影响。大学生们虽然已经属于法律意义上的成年人,但由于绝大多数属于自幼上学,很少接触社会,其心理状态还没有达到成年人的成熟度,四周的环境对他们影响不容忽视。从社会大环境来看,学生们从小接触最多的就是电视和书报杂志。一些港台不良影视作品和杂志从视觉和心灵上冲击着学生们的人生观,道德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们的一言一行。某些长期浸淫其中的学生在脱离中学的“高压管理”进入较为自由的大学后,思想放松,有可能会走上歧途。虽然绝大多数犯罪的大学生案发后都后悔不已,但已无济于事。从学校小环境来看,在犯罪大学生所属的学校中,民办大学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位居第二的是成人教化学院。不可否认,某些民办大学为吸纳高考落榜学生和低分学生作出了主动的贡献,成人教化学院也为社会上盼望接着进修的人员供应了机会,但二者留意经济效益,实行松散管理的办学模式也为当地的社会治安埋下了隐患,更不利于大学生的成长。3,犯罪大学生心理特征:1》虚荣心理

虚荣心理是自尊心的过分表现,是为了引起背后普遍留意或取得荣誉而表现出来的一种病态社会心理。虚荣心的背后掩盖着的往往是自卑等深层心理缺陷。虚荣心强的人常常是华而不实的浮躁之人,爱赶时髦,盲目攀比,讲排场。例如某些大学女生,来自偏远的农村,家境贫寒,且长相一般,是受学校资助的特困生。然而,从农村到城市,从中学考到大学,该女生学习不再努力,却时常艳羡舞池中流淌的时装和各种化妆品散发的清香,从今爱上了跳舞,但又时常为自己寒酸的衣着而懊恼。为了穿件象样的衣服,起初她省吃俭用,干家教,当此满意不了她日益膨胀的虚荣时,她便偷拿同学的零用钱,化妆品,并渐渐产生了“要有几百块钱该多好,最好不用还”的念头,最终铤而走险,撬开房门,砸开抽屉,拿走同学200多元现金,受到学校记过处分。2》自私报复心理

自私是一种为满意自身的需求或者为了自己私利而不顾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利益,不顾社会规范,道德伦理,法律法规的制约,计较个人得失,不讲公德,损公肥私,甚至侵吞公款,诬陷他人,杀人越货的病态心理现象。自私的人具有较强的嫉妒,报复心理。有的大学生偷窃便是自私,嫉妒,报复心理的结果。这类学生大都性格内向,孤僻,不善言谈和交际,自我封闭,与同学(尤其是本宿舍同学)关系惊慌,精神压抑。当看到别人在自己面前亲如手足,谈笑自若的时候,内心更感到孤独和苦痛,甚至以为他们在有意气“我”,在自私,报复心理的驱使下便产生了“不让我好过,也让你(们)尝尝难过的味道”的想法。于是,就“拿走”他们的东西,当看到失主生气,着急,懊丧的表情,他们心理上得到了平衡和满意。其实,他们偷来的东西很少自己享用,多是扔掉,送走,或原封不动放在某处。3》侥幸心理

侥幸是指由于偶然的缘由而得到胜利或免去灾祸。大学生活是相对宽松的集体生活,学生的防范意识,平安意识,自我爱护意识比较弱。这就给贪欲者带来了可乘之机。偷窃者明明知道被学校发觉后会受到肃穆处理,甚至会被开除学籍,绳之以法,但是他们心存侥幸,认为自己不会被发觉,一旦行窃得手,便暗自得意,自认手段高超,多次尝到甜头后,胆子便越来越大,结果在泥潭里越陷越深。这类学生有的在偷得不义之财后,也曾想过金盆洗手,但由于意志薄弱,经不住物欲的诱惑,一有机会,便把后悔和法纪置于脑后,再次伸出贪欲之手。一学生便是在侥幸心理的驱使下,从偷用同学的香皂,洗衣粉等日常生活用品开始,到偷拿同学的书,钢笔,衣物,最终发展到带校外人员到本校一起偷自行车。当被抓获送派出所后,该生坦言:“我从来没想过会被抓住。”4》空虚心理

空虚心理是指一个人由于精神支柱的消逝,个人家庭变故,社会交往的畸变或者由于缺乏自信,错误认知,需求无法满意等缘由而产生的没有信抑,没有寄予,无所适从,得过且过,百无聊赖的心理现象。具有此种心理的学生生活没有目标,学习缺乏动力,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类学生或沉溺于“双抠”,垒“长城”,或热衷于灯红酒绿,谈恋爱,或痴迷于武打,言情小说,或干脆成天与床为伍,当他们对这些也失去爱好的时候,便会设法寻求另外一些新的刺激,甚至作出危害国家,集体或他人利益的事情。某高校体育系一学生在此种心理支配下,偷拆同学信件,贺卡,偷拿同学运动衣,运动鞋,然后扔掉,直至受到纪律处分。5》偷窃癖

偷窃癖是在变态心理支配下表现出一种反常行为。患者常反复出现不可克制的偷窃冲动,对偷什么无明确目的,偷什么便什么,也不以攫取经济利益或供自己运用为目的,而是将它们藏起来,或者送给他人,或者暗地退还物主,或者扔掉,以此来满意变态的心理需求。

某校一大三学生,在家中是独生子,父母都是干部,家庭条件很好,但却有偷窃癖,所偷东西从学生证,借书证,书包,笔记本到收录机,收音机,衣服,床单等无所不有,一时间曾闹得整栋宿舍楼惶惶不安,后被夜间蹲点同学抓获。当学校正调查取证的时候,该学生却又从校内书店偷书被再次抓获。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不偷不舒适,偷了也不是等着用。”中国犯罪学探讨会就大学生犯罪做了一项调查,其结果令人堪忧:20世纪60年代,大学生犯罪约占青少年犯罪的1%;20世纪70年代,大学生犯罪占到了青少年犯罪的2.5%;而近几年,这个比例上升到了17%。值得重视的是,在大学生犯罪中,盗窃案约占70%。在大学生犯罪中,盗窃罪占如此大的比重,这的确令我们不难发觉,贪慕虚荣的心理是造成他盗窃的重要因素,而这种心理无疑和他学习生活的环境密不可分。网络对大学生进行了一个有关消费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消费额主要集中在500—1200元之间;九成以上的大学生经济来源是依靠父母;超过三分之二的被调查的大学生拥有手机;80%以上的大学生有定期聚餐或请吃饭的习惯。网络上说大学生的消费白领化。就是泡吧,夜生活,还有买品牌的衣服,都是这方面的,手机时尚。有一些寝室,他们就普遍比别的寝室的人消费特殊高,一个寝室假如形成这种风气的话,就好比说,他今日到商场去买衣服了,假如说他们都去买,我不去的话,可能会显得我很不合群。这种状况下,假如说即使我没有钱,我可能也会打肿脸充胖子,我可能也会跟他们去。现代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给大学生们带来太多诱惑,则如何给大学生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的氛围,克服这种有可能诱发犯罪的攀比心理,家长和学校在这方面都应有所反思。比如说要常常地监督一下每个月学生开支究竟都开支到一些什么地方去了,是不是一种正常的。学校和我们各个学院都给学生供应了一些勤工助学的岗位。我们都想尽量削减心理负担。我无法选择我的诞生,但是我可以选择我自己的道路。假如说许多大学生是因为家庭贫困,在攀比的风气下虚荣心作祟而盗窃,则却因为盗窃断送了自己的大好前途。削减大学生犯罪方法如下:1》加强学校教化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良好的学校教化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首先,学校要加强品德教化,使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自觉抵挡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的侵袭。其次,学校要加强法律纪律教化,增加学生的法律观念,维护纪律的肃穆性,对小偷小摸不姑息,不迁就,防微杜渐。再次,学校要重视美育,心理健康教化等工作,不能一味进行知识灌输,要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心理素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供应各方面的保证。2》矫正家庭教化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化对子女的成长影响深远。目前,家庭教化主要存在以下四方面的偏差,须要订正:一是重智育轻全面发展:二是过分关注吃,穿和不同程度的溺爱,迁就;三是由于父母离异家庭裂开或父母早亡等缘由而疏于管教;四是有的家长素养较差,追求不高,手脚不净,品位低下而成为子女效仿的榜样。某女生从小学到大学学习成果一向优秀,母亲在她三岁时病故,家境贫困,父亲是一名小学老师,对兄妹三人尤其是小女疼爱有加,有求必应。该小女从小就有爱拿邻居东西的习惯,但父亲,邻居都以为年幼,缺少母爱而宽容了她。中学惊慌的学习使她无暇他顾,到了大学,宽松的学习环境,迷茫的生活目标,盲目的虚荣攀比,舞厅的浪漫诱惑,最终使她把手又伸向了同学的钱物,终因多次偷窃被勒令退学,父女便都流下了懊悔的泪水,也给他们留下了深深的思索。3》净化社会环境

在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