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黑龙江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教程》OU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中等学校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意义一、中等学校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中等学校教育学:研究我国现阶段中等学校教育中的现象和问题,揭示中等教育的规律。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具体内容包括:中等学校教育学的概念、中等教育与人的发展、中等教育与社会的发展、中等教育的目的、中等学校教育制度、中等学校课程、中等学校教学、中等学校德育、中等学校美育和体育及劳动技术教育、中等学校教师与学生、中等学校课外活动、中等学校管理和教育法治等。中等学校教育学不等同于学科教育学:中等学校教育学研究一般原理,不指向哪个具体的学科,学科教育学侧重于某一学科的具体教育活动,而且学科教育学多以研究学科教学为主。(判断)中等学校教育学的作用与意义?中等教育指整个中等学校教育,包括普通中学、中等职业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1)帮助教育者正确把握中等教育的规律;(2)帮助教师改进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3)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4)推进学科教育学的发展。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一、 教育学的萌芽阶段时间: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特点: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但出现了丰富的教育学思想。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首创私学,创立了儒学,删订《六经》。著作:《论语》主要思想:“有教无类”、“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仁者必有勇”、“当仁,不让与师”、“当仁,不让与师”、“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记》:比较系统地论述教育原理的著作,世界第一部教育专著主要思想:“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教学相长”、“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凌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教也者,长善而救失者也”“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大学》被后人称为“三大纲领,八条目”。古希腊“三杰”: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柏拉图苏格拉底:他首创的苏格拉底产婆术即启发法。柏拉图:《理想国》,对教育对国家、政治的影响,理想的教育体系进行了论述。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和《伦理学》。系统阐述了体育、智育、德育、美育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和按年龄分期施教的思想以及教育学与心理学联系问题。西塞罗:《论雄辩家》,昆体良:《雄辩术原理》,以教授辩论术为主要任务。二、 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时间:17-19世纪,特点:出版了一些教育学著作,使教育学逐渐从哲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代表:夸美纽斯(捷克):《大教学论》-教育学诞生的标志。提出普及初等教育,主张建立适应学生年龄特征的学校教育制度,论证了班级授课制,规定了广泛的教学内容,提出了教学的便利性、彻底性、简明性和迅速性的原则,高度地评价了教师的职业,强调了教师的作用,提倡泛智教育,主张用民族语言教学,提倡教育的国际合作。康德(德国):《论教育》,首次将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赫尔巴特(德国):《普通教育学》1806,以哲学和心理学为基础,努力使教育学成为有严密体系的理论,被称为科学教育学之父,传统教育派代表。三、 教育学的体系化阶段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特点:心理学、社会学、法律学、伦理学、政治学等学科的不断发展,给教育学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有益的借鉴。利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其中主要是实证的方法。开始运用实验的方法研究教育问题。1•拉伊和梅伊曼(德国)强调用实验的方法来研究教育问题。杜威(美国):《民主主义与教育》,提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继续不断地改组改造”。“从做中学”和“学校即社会”“儿童中心”等观点3.20世纪美国出现的:教育制度与方法,如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实验室制、综合课程、单元教学等都是与杜威的教育观点相关。杨贤江:《新教育大纲》,1930年出版陶行知:提出“生活教育”理论,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四、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时间:20世纪50年代特点:教育对经济、政治,社会的作用日益增强,教育地位提高,教育不断改革。出现:学科独立、学科教育学、层次教育学1•布卢姆(美国):《教育目标分类学》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领域目标、情感领域目标、心因动作领域目标三大类。提出:掌握学习布鲁纳(美国):《教育过程》提出结构教学、发现学习。第二章教育第一节“教育”的概念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包括学校、家庭、社会、政府部门等在内的各方面对受教育者有意识有目的的影响。狭义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它是根据一定社会的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陶冶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或阶级)需要的人和促进社会发展的活动。狭义的教育是教育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一、 教育是人类的社会活动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教育产生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为社会服务的。教育起源:1)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法国的社会学家利多尔诺和英国教育家沛西.能。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自发的本能;2)心理起源论,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家孟禄。认为教育起源于最初原始人类的那种具有教育意味的无意识模仿;3) 社会实践起源论,我国学者提出。认为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人的社会实践或社会实际生活的需要。4) 劳动起源论前苏联学者提出。认为劳动工具的制造宣告了人的诞生,宣告了生活文明的出现,也宣告了教育的开始。 教育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逐渐发展的。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反映的是社会的要求,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密切相关,在阶级社会里必然带有阶级性。二、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活动的、教育本身独有的基本特点。1)教育活动具有目的性。2)教育活动具有实践性。3)教育活动具有双边性。4)教育活动的三要素:教育者、教育媒介、受教育者。5)教育的多功能性:对个体发展、社会发展的多方面影响三、 学校教育是专门培养人的活动学校教育为人的培养而产生,因人的培养需要而不断发展。它通过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学生施加一种影响,选择适当的教育内容,借助一定教育手段和教育媒体,通过学生自觉的学习活动,使学生的身心形成预期的品质。“青年之家”:在原始社会初期,对打猎不担负主要任务的男人儿童、少年和老人主要从事对儿童和少年的照料和教育工作,在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时代转变为“青年之家”四、 中等教育的特点:(一) 我国中等教育的现状:普通中学、职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二) 班华在《中华教育学》中总结出的中等教育的特点1,中学教育的基础性:一是为成长为合格劳动者打基础。二是为接受高一级的学校教育打基础。三是为个人的终身学习打基础。中学教育的全面性:中学必须对学生施行全面素质教育。中学教育的义务性:初级中等教育为义务教育。义务教育: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综合性、专业性、灵活性。一是开办了与各种社会职业相对应的专门学校;二是在个别专业学校中,还设立了不同的专业方向,保证学生能得到一技之长。第二节教育的基本要素一、 教育者:凡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都可称为教育者。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二、 受教育者: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既包括学校中学习的儿童、少年和青年,也包括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中的学生。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互为主客体,互为条件。三、教育内容:是教育者用来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影响物,它是根据教育目的,经过选择和加工的。概括起来不外乎体、智、德、美、劳等几个方面。德育:是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知、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智育:是向受教育者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技能,发展受教育者智力的教育。体育:是向学生传授体育卫生保健知识、技能,培养运动能力和良好的卫生习惯,促进身体正常发育,增强体质的教育。体育是向学生传授体育卫生保健知识、技能,培养运动能力和良好的卫生习惯,促进身体正常发展,增强体质的教育。美育:是形成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劳动技术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形成劳动习惯,并使学生初步掌握基本的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劳动技术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形成劳动习惯,并使学生初步掌握基本的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四、教育手段:是指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方式和方法,它既包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教和学的方式和方法,也包括进行教育活动时所运用的一切物质条件。为了探索和构建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素质教育是本位,教育思想的现代化是前提,办学条件的现代化是基础,师资队伍的现代化是根本,而现代化教育手段的应用是保障。第三节教育的历史形态一、 原始的教育形态:特点:第一,教育与劳动相结合。第二,教育内容贫乏。第三,教育的平等性。第四,教育方法单调。二、 古代的教育形态特点:第一,学校的产生和发展。学校的产生和发展是古代教育的重要标志。夏朝“庠”、“序”、“校”商朝“学”、“瞽宗”西周“成均”、“上庠”、“辟雍”、“东序”、“瞽宗”、“泮宫”及“学”“塾”“庠”、“序”、“校”唐代教育代表了我国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发展水平。学校教育有官学和私学两大系统。官学又分为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中央官学有国子监、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及崇文馆、弘文馆、书院(六学二馆),形成:官学、私学、书院三大学校书院是中国独有的一种形式。古埃及的僧侣学校、书记学校、宫廷学校。斯巴达、雅典的学校,中世纪西欧:骑士学校、教会学校。第二,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等级性是古代社会等级性观念在教育上的反映。第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教育自身成为独立活动领域。教育内容中科学、生产内容很少。中国古代:教育内容:礼、乐、射、御、书、数,即“六艺”。汉代以后又加上:诗、书、礼、易、春秋,即“五经”,还有儒家的经典著作等。内容多是:政治、伦理、哲学、文学、历史欧洲:中世纪教会学校进行的是以“神学”为主、“七艺”(文法、修辞、辩论术、算术、几何、天文、音乐)为辅的宗教教育,对世俗封建主进行的是“骑士七技”(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咏诗)教育。一、现代的教育形态现代教育是与现代化生产与发展密切联系的。特点:(1)教育与生产劳动日益结合;(2)教育逐步普及,教育的对象不断扩大;(3)学校教育的科学化和教育水平日益提高;(4)两种性质的现代教育。(社会主义教育与资本主义教育。1.教育的性质不同2.意识形态和教育的指导思想不同3.受教育的实际权利不同)第三章中等教育与人的发展第一节影响人的发展的诸因素及其作用教育学中人的发展是指人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的身心不断变化的过程,人的发展是由客观方面的众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主要的因素是遗传、环境、教育。一、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一) 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人的遗传:指人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也叫遗传素质,是人发展的自然生理前提条件。(二) 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人身心发展的水平和阶段成熟作为一种状态是指机体及其组成系统在形态与机能上达到完善。人的身心发展与人的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是密切相关的,是受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所制约的。(三)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人的低级生理、心理机能受遗传影响强,高级生理、心理机能受遗传影响程度相对较弱。从动态角度来看,遗传素质对人的影响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呈减弱的趋势。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影响程度与人自身是否处于常态有关——残疾与与超常(四)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随环境和实践的影响而改变。二、 环境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着重大的影响作用。(1)环境是人发展的重要条件。环境,特别是社会环境是人的心理发展的源泉。(2)环境在人的发展中不能起决定作用——环境由人创造、改造。三、教育在人发展中的作用广义上:教育也是环境的一部分。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作用。(一)具有明显的目的性和方向性。教育排除和控制不良因素的影响,从而给人以正面教育,使受教育者朝着既定方向发展。(二)具有高度的组织性和计划性教育的组织性:1,学校教育本身就是由专门机关组织的;2,学校的机构、教育和教学活动等各方面都具有高度的组织性。教育的计划性:1、从整个教育系统来看,在资金、设备、教师队伍、招生人数、各级各类学校比例、规模和发展速度等方面,都有周密的计划;2、从学校内部来看,在学校管理、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等方面也都具有高度的计划性。(三)具有严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学校教育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各个阶段的教育内容相互联系,同一个阶段内的教育内容也是系统的。教育的全面性是指学校教育任务要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教育正是因为上述原因,能够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教育对学生发展的主导作用应该具备条件:1,教育应与社会发展方向一致,反映社会发展的需求。2,教育活动要符合个人发展需要。3,教育要与环境影响取得协调。4,教育要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四、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人发展中的作用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是其身心发展的真正动力。1、人的主观能动性是通过人的形成表现出来的,离开人的活动,遗传素质、环境和所杜宇一切的发展条件都不可能成为人的发展。2、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生命活动的最高、最富有的综合性的活动。人在改造环境的同时,也接受环境的影响,在改造环境中改造自己。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激发、引导受教育者的主观能性的策略:1,教育者应该根据客观环境不断地向受教育者提出新的要求,以引起受教育者的需求。2,教育者所提的要求要适合受教育者的心理发展水平。第二节人生阶段的划分及其教育学意义一、 人生阶段的划分1、乳儿期(出生*1岁);2、婴儿期(1~3岁);3、幼儿期(3~6、7岁);4、童年期(6、7-11、12岁);5、少年期C11、12.14、15岁);6、青年初期(14、15-17、18岁);7、青年后期(17、18“25、30岁);8、成年期(25、30“55、60岁);9、老年期(55、60“死亡)。中等教育的教育对象一一中学生,处于少年期和青年初期的发展阶段。二、 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的身心发展的规律(1) 教育要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的发展;(2)教育要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上应有所不同; (3)教育要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三、 中等教育阶段学生的年龄特征与教育(一)少年期学生的年龄特征与教育少年期自11、12岁起至14、15岁,大致相当于初中教育阶段,半成熟半幼稚,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的错综矛盾。1,少年期学生生理发展特征与教育身心状态的巨变、不平衡,这可能使少年学生产生不愉快体验。由于性开始成熟,少年开始意识到两性关系,并产生新的感受。教育:教师、家长应及时地给予正确的指导,传授性心理卫生知识,有助于学生心绪的平静,对生理变化产生的惊慌减少,还能激起学生自尊、自爱、自主、蓬勃向上的愿望。使他们把精力放到学习活动、体育活动和其他有益的活动中去。2,少年期学生心理发展特征与教育在感知觉方面:水平已达到成人水平。在注意能力方面:注意的稳定性、集中性、注意的转移能力以及注意的范围和注意的分配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在记忆能力方面:就使初中学生意义识记的能力迅速发展。在思维能力方面: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具体形象思维仍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情感方面:富有朝气,精力充沛,充满热情。在自我意识方面:自我意识、独立性、自觉性和自我评价能力也得到了发展,有控制自己行为与情绪的自觉努力,但不善与调整。少年期是开始掌握观念、原则和思维概括性加速发展的时期。教育:丰富少年的精神生活,加强对少年的心理指导、咨询,组织好学生的课外阅读与文化生活;启发学生发现现实生活、周围世界中高尚的人与事,学习那些在各个工作岗位上的英雄。道德教育应与少年的文化生活、情感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二)青年初期学生的年龄特征与教育青年初期(15、16“—17、18岁),这一时期是个体在生理、心理上接近成熟的时期,也是准备走向独立生活的时期1,青年初期学生生理发展特征与教育生理发展相对平衡,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过程相对稳定,整体发育基本成熟教育: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满足生理发展带来的心理需求2,青年初期学生心理发展特征与教育在感知觉方面:更富有目的性、系统性、全面性和稳定性。注意能力方面:集中性和稳定性有了新发展。记忆能力方面:已经达到成熟水平。思维能力方面:思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并形成理论思维能力,但易固执己见。情感表现方面:丰富、强烈,富有激情,但有两极性。人生观和世界观方面:青年初期学生富有理想,向往未来,能够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逐步形成对世界、对人生有比较稳定、比较系统的看法。教育:耐心引导、细致疏导、指导交往,丰富认识。第四章中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第一节教育与社会各子系统的关系一、 教育与人口的关系人口:通常是指在一定地域和时间的人的群体。影响范围比较广泛的两类要素:人口的数量和人口的质量。人口数量的基本结构由性别和年龄构成。人口质量通常是指入口的身体素质、文化素质。衡量人口身体素质的指标主要有:寿命、人口死亡率、人口发病率。人口的文化素质的指标主要有:人口文盲率,义务教育普及率、知识分子比重。(一) 人口对教育的影响1,人口影响教育发展目标及战略。2,人口影响教育结构。3,人口影响教育规模和经费投入(二) 教育对人口的影响1,教育影响人口的自然变动:出生率、死亡率2,教育影响人口的社会变动:文化教育构成、职业构成二、 教育与社会物质生产的关系(一)社会物质生产对教育的影响1,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为教育提供基本条件第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为教育提供了需要的人力条件和时间条件。第二,社会物质生产为教育提供了充足的物质保障。2,社会物质生产制约着教育的发展第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制约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第二,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决定教育的体系和结构。第三,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制约教育培养人才的规格和质量矿。(二) 教育对社会物质生产的影响1,教育提高国民的人力资本,促进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第一,教育提高民族素质,为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奠定基。第二,教育提高生产劳动能力,为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提供支持。2,教育加快了科学技术的生产、转化、传播和更新,促进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是一种潜在、可能的生产力,教育培养科技人才,是人掌握科学技术,将科学技术变为现实生产力。三、教育与社会政治的关系(一)政治对教育的影响1,政治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和支配权——通过政治、法律力量。2,政治决定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政、经制度性质决定。3,政治决定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二)教育对政治的影响1,教育传播一定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实现青年一代的政治社会化。2,教育选择和培养专门的政治人才,为社会政治服务。3,教育广泛传播政治观点和思想,推进社会政治现代化的进程。教育具有强大的政治功能,但是这种功能的发挥是有限度的。教育不可能直接摧毁旧政权,改变社会性质,只能在一定范畴内发挥着影响和作用。“教育救国论”是错误的。四、教育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广义文化:指与“自然”相对应的应的概念,是由人所创造的、非自然所提供的、社会性的人适应环境的超生物手段与机制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狭义文化:仅指精神的或观念性文化,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等。通常是人们通过学习才能获得的,与教育有着更为直接的关系。(一)文化对教育的影响1,社会的文化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文化是教育的内容2,社会的文化水平制约着教育水平。3,社会文化传统对教育的制约——内容、目标、关系、方法(二)教育对文化的影响1,教育具有文化传递功能。2,教育具有文化选择功能。3,教育具有文化创新功能。第二节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具有能动作用。一、 教育是一种转化活动的过程:通过教育教学的形式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精神财富,达到传承人类文明、促进人类发展的目的。呈现过程的独立性教育转化活动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和步骤,总是遵循教育活动的自身规律。教育作为一种传承文化、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二、 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1、 教育思想、方法具有独立继承性,不都是随社会制度的更迭而改变2、 学校课程以社会文化为内容,社会文化有着历史继承性教育具有一定的历史继承性,因此,教育的独立性是相对三、 教育与社会诸因素之间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之间的发展不一定是完全同步的—超前与滞后第三节中等教育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一、 中等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1、中等教育是初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一个中间环节,在教育结构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2,在现代化生产建设中,中等教育是中等熟练水平劳动力的主要提供者和高级人才的培养基地二、 当前我国的中等教育改革1,建立合理教育财政机制促进中等教育的发展。2,中等教育的侧重点应转向农村地区。3,优化中等教育结构,保证可持续性发展。第五章中等教育目的第一节教育目的概述一、教育目的的概念及意义教育目的:指培养人的质量和规格,是教育者通过教育活动要在受教育者身上形成的它所期望的结果。(一)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预期的结果(二)教育目的具有不同的层次和种类从层次上来看大致有国家的、社会的、学校的、家庭的和个人的;(三)教育目的包括社会价值和身心素质两方面的内容1,就教育所要培养出来的人具有哪种身心素质做出规定,;2,就教育所要培养出来的人具有哪种社会价值做出规定,即指明受教育者符合什么社会的需要或为什么阶级的利益服务。教育目的涉及教育质量观的问题,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教育目的是教育作用统一性与一贯性的保证;其次,教育目的是教育的社会价值的最集中的体现;再次,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体系的核心。教育目的是教育作用统一性,实现其对教育制约作用的中心环节,是教育活动的第一要素和前提,要想切实地把握教育作用的方向,就必须有统一而明确的教育目的。二、影响教育目的制定的因素(一)受人的主观意志的影响(二)受受教育者自身特点的影响1,教育目的的提出,是建立在受教育者具有接受教育、获得发展的潜能基础上的2,教育目的,特别是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的提出,受受教育者生理发展、心理发展和认识发展规律的制约。3,受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水平、经验储备以及受教育者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制约。(三)受社会历史发展的制约1,教育目的必然为社会历史的客观进程所制约,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具有哪种身心素质的入主要取决于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2,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具有哪种社会价值的人主取决于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三、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教育目的的制定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在对待教育目的的问题上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一)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有卢梭、裴斯泰洛齐、康德和福禄培尔等。主张从受教育者的本性出发提出教育目的,强调个人的价值,强调教育应促进人的个性的发展,但它忽视社会的需要,把个人凌驾于社会之上。(二)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有孔德、涂尔干、凯兴斯泰纳、斯宾塞。主张从社会的需要出发提出教育目的。强调社会的价值,认为人的一切发展都有赖于社会。但它过分强调社会,忽视个人发展的需要,否定个人的价值,仅把人作为教育加工的原料来看待。(三)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1、 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一致的——教育与历史进程相适应。2、 个人的发展与具体的社会现实之间是有矛盾的——人的发展受到限制3、 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才能达到高度的统一。第二节我国中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一、 我国中等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点(一) 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二)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德育:即对受教育者进行政治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教育。智育:即传授知识、形成技能和技巧,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教育。体育:即对受教育者进行的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教育。美育:培养受教育者审美观点,发展其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对受教育者进行生产劳动和技术教育。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问题上,既要注意体现人的全面发展,又要注意独立个性的培养。二、 中等学校实现培养目标的对策1、全面实施德智体美劳各育2、既要体现人的全面发展又注意独立个性的培养,因材施教3、实现向社会输送劳动力和向上级学校培养合格新生的双重标准4、防止和纠正片面最求升学率现象5、处理好职高、技校中专的教学质量问题以及学生中途辍学的问题第六章中等学校教育制度第一节学校教育制度概述一、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一)学制的概念: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二)学制的类型是由学制的结构所决定的。学制由两种结构构成:一是纵向划分的学校系统;二是横向划分的学校阶段。1、按照学制的结构分:双轨制、单轨制。双轨制:典型代表是英国的学制。一轨是为上层社会、贵族与高级僧侣子弟而设立;另一轨是为平民子弟而设立单轨制:大多数国家采用的一种学制。特点:一个系列、多种分段。中国学制是单轨。2、按教育程度划分: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机构;;3、按教育类型分:为普通教育、专业教育;4、按主要教育手段和场所:面授、函授、巡回、广播、电视、网络等;按教育对象。5、按年龄分:学龄期教育、成人教育机构;6、按主办单位分:国家办、地方办、企事业单位办、私人办的教育机构。二、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依据:(1)学制的建立必须以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为依据;(2)学制的建立要考虑社会生产力和科技的发展水平;(3)学制的建立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规律;(4)学制的建立要以教育事业自身的发展为依据;(5)学制的建立要参考以往的学制和国外的先进经验。三、现代中等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的趋势(一)实行弹性学制成为中等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的趋向;1,弹性学制可以增强学校办学活力,有利于自身发展;2,实行弹性学制可以加弹性学制可以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有利于学校走向市场;3,弹性学制重视学生个体的发展,有利于因材施教。(二)加强普通中等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的沟通;普通高中职业化,职业高中基础化。(三)改革中等教育结构,积极发展职业技木教育;(四)取消文理分科,改革高考制度。第二节我国中等学校教育制度一、中国学制的演变我国的近代学制是从清末开始的。1,壬寅学制1902年颁布。这是我国第一个学制系统。但只颁布,没有实施;2,癸卯学制1904年颁布,并施行;是我国第一个比较完备的近代学制,参照日本学制制定;3,壬子癸丑学制1912年颁布,民国学制脂承上启下男女同校,参照日本学制;壬戌学制1922年颁布,也称为六三三学制,参照德国学制;戊辰学制1928年颁布,师范教育废除六年制,取消师范专修科及讲习所,设立高中师范科;小学分完全小学、简易小学和短期小学;中学取消“四二制”和“二四制”,完全采用“三三制”,并取消分科制和选科制;师范学校和职业学校分别单独设立,职业学校分初、高级,师范教育设有师范学校、幼稚师范、特别师范和简易师范。二、中国现行中等学校教育制度中等教育分为两个阶段:初级中等教育和高级中等教育。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已经有了明显的职业定向,并且出现了普通教育、技术教育的交叉。(一) 中等教育的任务1,普通中等教育都是为高一级学校培养、输送合格的新生。2,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一方面要进行文化科学知识的基础教育,以做好与其他教育的协调与沟通;另一方面遍要开展一定的职业技能的训练,为公民的劳动就业做准备。(二) 中等教育的入学条件(三)中等教育的修业年限普通中等教育的修业年限一般为6年,其中初中3年,高中3年。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修业年限为2.—3年。中等专业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也有的是4年、5年。有的中专也招收高中毕业生,修业年限为2年。职业中学招收初中毕业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技工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学习年限为2—3年。第七章中等学校课程第一节课程的基本理论一、课程的概念课程:指课业及其进程,它既包括教学科目,又包括这些科目的教学顺序和时间。几种定义:1,课程即学科或科目2,课程即学习者的经验3,课程即目标新课改课程内涵的变化:1,从强调学科知识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2、从强调目标、计,划、结果到强调过程本身;3、从强调教材的单一因素到强调教材、人与环境等多因素的整合;4、从强调显性课程到强调显性课程与性课程并重。二、几种较有影响的课程理论和课程类型(一)课程理论1,学科中心课程论:主张以文化遗产和科学作为课程组织的基础,分别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适合学生发展阶段的内容,组成不同的学科,并按各自所具有的逻辑和系统独立地、并列地安排它的顺序、学习时数和期限。优点:系统、有条理、构成简单、易评价。缺点:重记忆清理解,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轻能力,难综合、统一2,儿童中心课程论:主张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和经验作为课程组织的基础,用儿童的兴趣、需要、问题等组成的课程,其学习形式是通过儿童的活动,解决问题。优点:重兴趣、与生活联系、重经验,有利于解决问题能力提高。缺点:不利于双基掌握。3,学问中心课程论:主张将经过精选的具有高质量知识内容组成课程,同时通过学问研究方法提供给学生学习,使之掌握科学知识和科学的认识方法。优点:重学科结构,易理解、记忆、迁移,重方法,有利于能力培养。缺点:过分强调学术,忽视实用,不利于就业准备。4,问题中心课程论:主张以问题为中心设计课程,打破学科界限,从问题出发,把二三门学科结合起来构成课程。分为核心课程和以生活问题为中心的课程。5,人本主义课程:强调要引导学生从课程中获取个人自由发展的经验,重视学生的情感和个体体验。(二)课程类型1,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以课程内容所固有的属性为逻辑范畴划分的。学科课程:以文化知识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的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经验课程:也称活动课程或生活课程,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学生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而实施的课程。2,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以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为逻辑范畴划分。分科课程:是一种单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它强调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强调学科的逻辑体系的完整性。综合课程:是一种包含着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的课程要素、并将这些课程要素以某种方式与一个主题、问题或源于真实世界的情境联系起来的课程。将综合课程进一步划分为科际课程、多学科课程、跨学科课程、综合课程、主题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以课程的表现形态为逻辑范畴划分。显性课程:是学校环境中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隐性课程:是学校环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隐性课程涵盖学校的各个层面、各个角落以及各种行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以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为逻辑划分的。国家课程:是国家规定的课程。地方课程:是在国家规定的各个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内,由省一级的教育行政部门或其授权的教育部门依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要而开发的课程。校本课程:是在具体实施上述两类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传授性课程和研究性课程:以课程实施的方式类逻辑划分。传授性课程: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能够在教师指导下获得规范的发展。研究性课程: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能够通过自主研究和发现获得自由发展。三、国外中等学校课程改革的趋势(一) 在课程改革的理念上1,注重基础学力的提高;2,注重信息素养的养成;3,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4,强调价值观教育和道德教育;5,尊重学生经验、发展学生个性。(二) 在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上课程决策权力走向多元化。2,,课程内容重视信息技术知识和个人知识,信息技术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3,课程结构从内容本位转向能力本位。第一,大多国家都把道德教育列为中小学的必修课。第二,注意吸收现代最新科学成果并使之与本国民族文化传统相结合。第三,逐步开展计算机、思维技能与信息科学的教学,重视培养儿童的创造力。第四,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正在被相互适应取向与课程创生取向所超越。第五,课程目标取向的评价正在被过程取向的评价和主体取向的评价所超越(三)主导当代各国课程改革的基本教育思想:1,教育民主化思想。2、回归生活的教育哲学3,建构主义思想。4,后现代思想。5,人本主义思想。6,终身教育思想。四、我国中等学校课程编制的原则1,实现社会主义教育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原则。2,适合身心发展原则。3,社会生活发展需要的原则。4,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5,五是综合化和系统性结合的原则。第二节我国中等学校的课程一、课程计划:是对学校课程设置的总体安排。是学校必须遵照执行的文件,是国家指导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最主要文件,是学校组织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课程计划的基本功能:一是规定课程设置;二是规定课程的顺序;三是规定各门课程的教学时数。二、 课程标准:是确定一定学段的课程水平及课程结构的纲领性文件。规定了各级学校的课程目标、学科设置、各年级各学科每周的教学时数,课外活动的要求和时数,以及团体活动的时数等。三、 教材:是以一定育人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为基本成分,分门别类组成的提供给学生认识世界的规范化、程序化、具体化的育人媒体。1,知识中心式教材。2,范例式教材。3,,经验中心式教材。4,社会中心式教材。我国教材建设的新特点:1,注重教材内容的现代化和开放性;2,加强和更新课程基础,重视综合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3,探索创新的教材结构体系;4,重视教材的综合性和学科之间的整合5,教材编制立足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6,教材编制促进教学策略的运用和教学设计的选择。第八章中等学校教学第一节中等学校教学的意义与任务一、 中等学校教学的意义(一)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学校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二) 教学对人类社会和个体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1,教学是适应并促进社会发展的有力手段。2,教学是培养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二、 中等学校教学的任务(1) 使学生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和技巧;(2) 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3) 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为学生奠定科学的世界观、道德观、审美观和劳动观;(4) 发展学生的体力,培养健康体魄。第二节中等学校教学过程一、中等学校教学过程理论的发展教学过程就是教学活动的过程,即学生在教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并形成一定思想品德的过程。表观为具有时间和逻辑顺序的一系列步骤、阶段、环节。孔子的教学过程理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提倡“躬行”,即身体力行,形成了把“学”、“思”、“行”统一的学习过程《中庸》中的教学过程理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理论,古希腊苏格拉底的教学过程:由普遍概念开始,经过问答启发,达到构成特殊事实的基本概念的更恰当的定义的过程--产婆术。古罗马的昆体良的教学过程:摹仿-讲述-练习,序渐进的学习过程理论。赫尔巴特的教学过程: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阶段。其学生席勒和莱因加以发展,变为五阶段,艮吩析-综合-联合-系统-方法,或分为预备、提示、连结、总括、应用。杜威的教学过程:思维教学五步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推论评断-验证结论。凯洛夫的教学过程:知觉具体事物,理解事物的特点,关系或联系,形成概念,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实践应用等六个环节。赞科夫的教学过程:把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发展分为两个水平,即现有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他主张把教学建立在儿童的最近发展区上,并且教学应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最近发展区”布鲁纳的教学过程:新知识的获得-转换-评价。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①掌握教学的社会目的和任务,在研究学生、教学条件、教师本身可能性基础上使之具体化;②考虑全班学生特点,使教学内容具体化;③计划教学手段,最好地选择出教学活动的形式与方法,制定课时计划;④实施教学计划,将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学习活动统一起来,形成师生在教学中的相互影响;⑤对知识、技能、技巧掌握的情况进行日常检查和自我检查,随时调整教学过程;⑥分析教学效果,查明尚未解决的任务,供下一轮过程参考。信息加工理论的教学过程:输人一编码一加工一贮存一译码一输出。加涅的教学过程:动机一了解—掌握一保持一回忆一概括一作业一反馈工理论把情意交往教学过程:创设情境一提出问题一发现意义一计划决策一总结统二、中等学校教学过程的规律(一) 教学的目的、任务和内容受制于社会需要的规律。1,受政治思想、意识形态、社会关系制约。2,受社会的生产力和科技文化发展状况制约3,受社会文化价值、民族心理(二) 教学与发展相互制约与促进的规律。1、教学依据学生的发展水平;2、学生的发展水平影响教学效果。(三)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产的规律。1,以间接经验为主,间接经验必须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基础;2,直接经验以间接经验为指导,服务于间接经验学习。(四)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1系统的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必要条件2,知识的掌握又依赖于智力的发展。(五) 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品德水平相统一的规律。1,思想的提高以知识掌握为基础;2,思想品德的提高又推动着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六) 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统一的规律。1,智力因素活动是非智力因素活动的基础;2,非智力因素积极作用于智力因素的活动。(七)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1、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和保障。2,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是检验教师指导作用的标准第三节中等学校教学原则与方法一、中等学校教学原则教学原则:教学活动中应遵循的一系列教学要求(一) 教学整体性原则:指教学所承担的任务具有整体性和教学活动本身具有整体性。教学中贯彻此原则要求:1,坚持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2,坚持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与培养非认知因素的统一;3,坚持身心发展的统一;4,坚持教学诸要素的有机配合。(二)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指教师在教学中要正确解决和处理教学中间接知识和直接知识、科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的关系,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经验结合起来,做到理性与感性的结合,知和行的统一,学以致用。教学中贯彻此原则要求:1,加强基本理论和知识教学;2,根据学科内容、任务及学生特点,正确、恰当地联系实际;3,采取多种有效的方式,努,力创造实践的机会,使学生能够将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三)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实物、模型、图表、语言的形象描述,使学生对要学习的事物形成清晰的表象。教学中贯彻此原则要求:1,教师要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2,要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并注意与讲解相结合。(四) 启发性原则:要求教师要正确处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和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思维的活跃性。教学中贯彻此原则要求:1,教师要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2,要全面规划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3,要努,力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五) 循序渐进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遵循各门学科知识内在的逻辑系统和学生的认识发展、知识积累和能力发展的规律进行教学。教学中贯彻此原则要求:1,要把握好教学内容的序;2,要把握好教学过程的序;3,要把握好学生学习的序。(六) 巩固性原则:是根据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活动的特点,以及普遍存在的遗忘现象提出来的。教学中贯彻此原则要求:1,教师讲授知识要清晰而深刻;2,要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提高记忆效率;3,多给学生练习,和运用的机会。(七)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同时考虑学生个性特点和个别差异,。教学中贯彻此原则要求:1,要深人细致地研究和了解学生;2,把因材施教和统一要求结合起来;3,正确对待学生的,个别差异;4,针对学生个性特点,采取,具体措施。(八) 反馈调节原则: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从教与学的活动中及时获得反馈信息,以便了解教与学韵情况,调节和控制教学括动。教学中贯彻此原则要求:1,教师要善于通过多种渠道,及时地获得学生学习中的各种反馈信;2,要对反馈信息予以及时的评价,并对教学活动做出恰当,的调节。师生协同原则: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在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还要注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中贯彻此原则要求:1,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2,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3,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生动活泼地进行教学。(十)教学最优化原则:指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效果起制约作用的各种因素实行综合控制,进行最优的教学。教学中贯彻此原则要求:1,综合地规划教学任务;2,全面地考虑教学中的各个因素;3,教与学的,活动要紧密配合。二、中等学校的教学方法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1,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递知识、发展智力的方法。一般包括讲述、讲解、讲读和讲演四种方法。2,谈话法:是指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实际经验,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回答问题,得出结论,获得知识和发展智力能力的教学方法。3,讨论法:讨论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围绕某个问题发表和交换意见,通过相互之间的启发、讨论、商量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4,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课外读物和参考书以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养成良好读书习惯的教学方法。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演示法、参观法。1,演示法:是指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或进行实验,指导学生经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的方法。2,参观法:指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组织学生到工厂、农村等社会场所,通过接触实际事物而获得知识的方法。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实验法、实习法、练习法、作业法。1,实验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在一定条件下,引起某些事物或现象的产生和变化,从参与操作和观察中获得一定的直接经验,形成一定的技能技巧的方法。2,实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从事一定的实际工作或操作,从而形成一定的技能和技巧,获得一定的知识的方法。3.练习法:是在教师统一布置与指导下,学生巩固知识,进而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作业法:是教师在学生占有一定的知识,甚至在经过练习和实验之后,布置给学生一定的实践性作业。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1,依据教学目的和任务。2,是依据学科内容的性质特征。3,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4,依据教学环境选择教,。5,依据教师自身素质选择教学方法。第四节中等学校教学组织形式与评价一、中等学校教学组织形式1、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教学活动的结构方式。2、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有班级授课、小组教学和个别教学。3、班级授课制:也称班级教学,是根据年龄或程度把学生编成固定人数的班级,由教师按照教学计划统一规定的内容和时数并按课程表进行教学的教学组织形式。4、中国采用班级授课始于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开办的京师同文馆。5、班级授课制的具体形式可分为三种:第一是全班上课。。第二是班内小组教学。等。第三是班内个别教学。二、中等学校教学评价1、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可操作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地收集有关教学的信息,对教学过程及其效果做出客观的衡量和科学的判定,并为被评价者的自我完善和有关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2、教学评价的基本目的在于客观认定教师的教学效果,诊断教学疑难,改进教学,提供反馈信息,促进学生学习。3、教学评价根本作用:在于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学生的积极性,以及保证学校的各科教学达到一定水平。4、教学评价的特点:测量性、选择性、指导性。5、学评价的范围:课程设置的评价、教学目的的评价、教材的评价、教学方法的评价、教学工作的综合评价、学生学习质量评价等。6、教学评价方法:即相对评价、绝对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7、科学的教学评价必须遵循下列要求:(1)客观性。(2)完整性。(3)一致性。(4)多渠道性。(5)发展性。(6)指导性。(7)计划性。第五节中等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一、 备课是上课的前提条件。备课包括备课程标准、备教科书、备学生、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写出具体的教学计划等环节。(一) 备课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开学前的备课,作用在于明确整个学年或学期教学工作的范围和任务,并做出通盘安排。第二阶段:是单元备课,制定出单元的授课计划。第三阶段:是每节课之前的课时备课,制定具体的课时计划。课时计划:一般包括以下项目:班级、学科、课题、授课时间、教学目的、任务、课型、教学组织和方法、教学过程、教具、家庭作业、教学估计和评价等。(二) 教学设计:是运用现代学习与教学心理学、传播学、教学媒体论等相关的理论与技术,来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设计解决方法、试行解决方法、评价试行结果,并在评价基础上改进设计的一个系统过程。教学设计是促进教学工作科学化、规范化,促进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提高教师科学思维习惯和教学反思能力的重要途径进行教学设计要注意以下问题:1,以《课程标准》为教学设计的根本依据。2,以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3,以确定三维教学目标为核心内容。4,以充分挖掘利用课程资源为基础。5,预设和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二、 上课是学校教学的基本形式,也是学校教学工作程序的重要环节。(一) 树立课堂教学实施的基本观念|:1,树立学习主体观;2,树立问题探究观;3,树立行为实践观;4,树立个性差异观;5,树立师生合作观。6,树立生命发展观,(二) 抓住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1,要调动学生有意识的课前学习准备。2,要创设有趣、真实的学习情境。3,引导学生主动、合作、探究式学习。课堂问题-的设计要有启发性、逻辑性、趣味性、开放性和发展性,贴近和联系学生的生活与社会现实;要有一定难度、梯度,多样化学习方式;要给学生留有研究创造的空间。4,在积极的师生互动中不断创新教学模式。5,有效地促进全体学生有差异地发展。三、 家庭作业的布置与批改1,家庭作业:是组织学生课外独立地、个别地学习教材的一种形式,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2,家庭作业价值的作用:一是有助于学生深入地理解和巩固课堂上学习的知识、技能和技巧;二是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责任心和认真精神;三是能使学生养成自我监督的习惯。3,家庭作业的布置要求:一要注意家庭作业的量,将其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二要注意家庭作业的质。三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学科特点,有效选择符合学生能力水平和经验背景的作业内容,4,家庭作业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一是练习型家庭作业;二是准备型家庭作业;三是扩展型家庭作业和创造型家庭作业。 任何家庭作业都应由教师进行检查、批改。四、 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1,学业成绩检查与评价的主要依据是教学目标。2,学业成绩评定的方式主要有日常检查、考查、考试或测验等。3,对学生学业成绩进行检查与评定设计的要求:一要考虑检查与评定的质量,一个有效的评定要包括良好的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二是评定有多种类型,4,对学生学业成绩进行检查和评定的基本要求,一是要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进行;二是选择的试题要具有代表性;三是测验试题的形式要适当。对学生学业成绩进行检查和评定必须树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观念。不要过分注重划分等级,过分注重量化。内容要杜绝偏题、怪题和难题,要避免仅通过单纯的考试就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做出鉴定的做法,避免把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划分学生类别和等级的标志,要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对于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和评定结果的处理方式可分为评分制和评语制。第九章中等学校德育 第一节 中等学校德育的目的一、 德育目的:指一定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在品德面的质量和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二、 我国中等学校的德育目的:1,思想观点;2,政治态度;3,道德品质;4,法制观念。三、 德育目的的层次(一)德育目的层次的概念德育目的的层次,指同一目的在不同教育阶段具有高低不同的要求,形成符合学校、班级实际的标准。(二)划分德育目的层次的依据:1,依据社会生活实践对不同年龄学生品德发展水平的不同要求;2,依据受教育者的心理发展水平和接受能力;3,德育工作实际的需要。第二节中等学校德育的内容一、 我国政府对学校德育内容的规定《中学德育大纲》规定的德育内容①爱国主义教育;②集体主义教育;③社会主义教育;④理想教育;⑤道德教育;⑥劳动教育;⑦社会主义民主和遵纪守法教育;⑧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教育。二、 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一) 基本文明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教育:《中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尝》。(二) 基本道德品质的教育:公平、正直、诚实、勤劳、勇敢、仁爱;普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三)家庭美德教育(四) 集体主义教育1,集体主义意味着适当的个人权益的承认。2,集体主义意味着在个人权益得到适当肯定的条件下,集体利益具有至上性。学校德育开展集体上义教育应当注意:1,教会学生采取户种积极的集体主义立扬。2,应当注意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矛盾时采取集体至上的原则。(五) 爱国主义教育应处理好几个关系:1,爱祖国与爱国家。2,爱国与爱人类。3,爱国与改革开放。4,爱国情感与爱国行动。(六) 民主与法制教育1,民主与法制教育本身。2,与民主与法制教育相关的学校纪律教育。(七) 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教育世界观:是人对世界总体的看法,包括人对自身在世界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看法。人生观:是世界观在人生方面的表面的表现,是关于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理想等方面的基本观点。理想:是人奋斗的目标,是人们对未来的憧憬与追求。在学校德育中,理想教育的主要内涵是生活理想、事业(职业)理想、社会理想三个方面的教育。社会理想教育应当分为两个层次进行,一是对未来社会最美好或终极状态的追求,二是对近期社会目标的追求。第三节中等学校德育的方法?一、说服:教师借助语言劝导学生,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充分地陈述理由,使学生理解并接受某种道德观念,改变或形成某种态度的德育方法。师进行说服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 说理的逻辑 1,演绎推理2,归纳推理3,类比推理(二) 结果论与非结果论的推理方式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综合考察行为的动机和结果,以说服学生接受某种道德观念或行为方式。(三) 单面论据与双面论据的论证方法1依学生的理解能力而定2.依学生的实际态度而定3依具体的任务而定.(四) 说服中的理性因素与情感因素说服的艺术在于情理交融,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五) 说服与说教 说服法强调对学生讲道理,但说服不等于说教。一、示范法:运用的手段主要是榜样,榜样的示范则重在感染力。1,以德服人2,直接示范与间接示范三、 讨论:教师组织和指导学生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围绕一定的道德问题展开讨论,就是一种通过学生集体教育学生个体的方法。道德讨论的教育意义:经学生集体共同讨论决定的,公约、规则,有助于学生个体态度的改变。四、 角色扮演1,角色扮演是道德学习的一种方式。2,借助移情,角色扮演能够比较准确地解释各种人际互动关系和社会事件。3,角色扮演可以变换学生的位置,体会别人的行为造成的后果。是一种引导学生担当别人角色的教育方法。第十章中等学校美育、体育与劳动技术教育第一节中等学校美育一、(一)美育的涵义席勒在《美育书简》一书中首先使用了美育一词。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是学校通过开展自然、生活、艺术等方面的审美活动,形成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二)美育的意义1,美育对德育的促进作用一一以美储善。美育是德育的前提。2,美育对智育的促进作用一一以美启真。美育与智育互补。3,美育对体育的促进作用——以美助健。美育促进人的形体美和体育技巧的提高。4,美育对劳动技术教育的促进作用一一以美益劳。美育启发认识劳动美,引导劳动中创造美。(三)美育的任务1,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军美感受能力审美感受能力,是指人体审美感受器官对审美客体的感知能力。2,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鉴别能力。审美鉴别能力,首先是美和丑的分辨能力,其次是对美的性质、类型和程度的识别能力。3,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欣赏能力。审美欣赏能力:指人们对美的事物的领悟能力和评价能力4,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审美创造能力,是指在鉴别美、感受美、欣赏美等审美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并按照美的规律创造出美的事物的能力。二、美育的过程和原则(一)美育过程1,美育的开端一一信息输人、信息通道的建立可以称为美育的准备阶段。2,美育的中介一一进人审美状态、纯化审美意识便进入审美状态。审美状态反复出现,渐渐形成个体的审美倾向、审美习惯。这些倾向和习惯一旦定型,便构成个体的审美趣味、审美观念 3,美育的核心内容一一建构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知、情、意。4,美育效果的延续阶段一一提高全面素质,实现人格完善(二)美育原则1,艺术课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美育中,艺术教育居于核心地位,课外活动是美育的最好途径。2,掌握艺术内容和掌握艺术方法相统一只有把掌握艺术内容和艺术方法统一起来,才能使艺术作品的价值得到体现,才能达到好的教育效果。3,认识和情感相联系 美的创造和美的教育都离不开情感。成功的美育必需做到认识与情感的和谐统一。4,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真善美只有通过鲜明生动而又典型深刻的艺术形式才能表现出来,才具有巨大感染力和说服力。5,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 必须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美,要注意引导学生追求做一个完善的人。三、 (一)中等学校美育的内容1,自然美的教育;2,社会美的教育;3,艺术美的教育(二)中等学校美育的实施1,通过各科教学进行美育2,通过课外活动进行美育3,通过优美的环境进行美育4,通过教师的示范作用进行美育第二节中等学校体育与卫生一、 中等学校体育 体育:是向受教育者传授健身的知识、技能,增强体质,培养广泛锻炼身体习惯的教育。(一) 体育的意义1,促进学生身体的健康发育,增强学生的体质;2,促进德育、智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3,学校体育是国家体育发展的基础。(二) 中等学校体育的任务1,增强学生体质;2,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3,进行思想教育。(三) 实施中等学校体育的原则1,体育锻炼的全面性;2,体育锻炼的适量性;3,体育锻炼的差异性;4,体育锻炼的经常性;5,体育锻炼的思想性。二、 中等学校卫生中等学校卫生包括教育教学卫生、日常学习生活和体育锻炼卫生、膳食卫生、疾病防治、学校环境建筑设备卫生、心理健康咨询、学生生长发育调查和卫生教育等。(一) 学校卫生的意义与任务1、意义 第一,增强学生的体质,防治身心疾病,高学生的健康水平;第二,学校卫生工作顺利进行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条件;第三,对整个中华民主健康水平有贡献。2、 任务(1)使学生认识卫生的重要意义,具有基本的卫生知识和技能,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2)按照卫生的要求,正确组织教育、教学工作,为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3)加强防病措施,矫治学生常见疾病,以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促进正常发育成长。(二) 实施学校卫生工作的要求1,科学地安排作息制度;2,重视青春期卫生知识的教育;3,加强教学卫生管理;4,注意学校建筑、设备卫生,排除环境污染;5,讲究心理卫生;6,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治疗的方针。第三节中等学校劳动技术教育一、中等学校劳动技术教育的意义与任务(一)中等学校劳动技术教育的意义1,是普通教育更好地适应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2,是培养全面发展新人和提高人才素质的需要;3,是组织学生创造经济效益,改善办学条件的需要;4,是促进学生职业定向的需要。(二)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1,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劳动习惯和学习生产技术的兴趣;2,使学生初步掌握现代生产技术的一般基础知识和基本劳动技能,学会使用一般的生产工具;3,使学生掌握组织生产和管理生产的初步知识和技能;4,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职业定向指导。二、中等学校劳动技术教育的内容(1)现代工农业和手工艺生产劳动的知识与技能(2)第三产业劳动的知识与技能(3)生产管理的初步知识与技箩(4)自我服务劳动和家务劳动的知识与技能三、实施中等学校劳动技术教育的原则(1)劳动实践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的原则(2)掌握技术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原则(3)统一要求,因地制宜相结合的原则(4)教育意义与经济意义相结合的原则(5)注意安全卫生、劳逸结合的原则第十一章中等学校教师与学生第一节中等学校的教师。中等学校的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一、 中等学校教师劳动的特点和价值 中等学校教师处于基础教育的第一线,是教育教学的具体组织者和领导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和主导性作用。(一) 中等学校教师的劳动特点1,教师劳动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劳动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的特点。第一,教师的劳动周期长、见效慢。第二,教师劳动的复杂性,是由教育对象的复杂性、教育任务的复杂性、教育过程、教方法、教育手段的复杂性等决定的。2,教师劳动的质量决定其劳动具有自觉性和创造性的特点。第一,中等学校教师的劳动没有时间和空间上的严格界限,教师无时无刻不在自觉地学习和工作;第二,教师要对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等不断创新,要机制灵活地运用教育规律。3,教师劳动的方式决定其劳动具有个体性和集体性相结合。第一,学校对学生的教育管理主要是通过一个个教师的劳动去完成的,第二,教师在劳动过程中要独立地创造性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第三,学生的成长又是家庭、社会和学校共同努力的结果,4,教师劳动的内容决定其具有多方面性的特点第一,全面教育;第二,全体教育5,教师劳动的职业要求决定其具有示范性特点。第一,人格修养示范;第二,操作活动示范6,教师劳动的效果决定其具有延时性的特点。(二) 中等学校教师劳动的价值教师劳动价值是指教师劳动的作用同教师劳动对象需要之间的关系。1,教师的劳动对社会的贡献是巨大的,这种贡献的实际价值是间接表现出来的,具有劳动成果的隐含性,奠基性和滞后性;2,每个教师劳动的价值又是不等的,创造的劳动价值的根本在于奉献。二、 中等学校教师的素养(一) 现代意识和时代精神素养,包括法律意识、平等意识、主体意识、竞争意识、开放意识、科学意识、时效意识和信息意识等。时代精神是指代表某一时代发展潮流的精神。(二) 职业道德素养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是调节教师与他人、教师与集体及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教师的职业道德内容: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三) 科学文化知识素养:学科知识、文化科学知识、教育理论知识、学科教学知识、实践知识(四) 能力素养:1,反映认识过程的认识能力结构,如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像能力、思维能力等,;2,在认识能力基础上形成的具有教育劳动特点的实际操作能力结构,如教育工作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交往能力、信息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等。(五) 身心素养:正确的认知,积极的情感,坚强的意志,高尚的品格及完美的个性,‘三、 中等学校教师的培养和提高(1)教师的职前教育;(2)教师的职后教育;(3)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四、 中等学校班主任班主任:是指中小学负责一个班级的思想教育和组织工作的教师。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学校领导实施教育、学工作计划的得力助手。(一)中等学校班主任工作的意义班主任要从班级活动的外在控制者转变为班级活动的共同参与者,从班级管理的绝对权威者转变为建议的提倡者,从学生评价的独断者转变为学生评价的协商者。(二)中等学校班主任的任务中等学校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是在校长的领导下,统一协调本班的教育力量,全面关心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搞好班级日常管理;2,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3,指导教育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及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等。(三)班主任工作内容1,了解和研究学生。第一,了解和研究班集体,包括班集体的基本情况,如总人数、性别结构、生源情况、年龄分布、学习情况、思想品德情况、存在的问题等;第二,了解和研究学生本人,包括学生的基本情况,如姓名、年龄、身心健康等,学生的家庭情况等。班主任了解学生的方法很多,如观察法、谈话法、问卷法、作品分析法、调查法等。2,建设良好的班集体良好的班集体初步形成和形成发展三个阶段:(1)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2)建立班委会;(3)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斑风;(4)组织开展班级活动等。3,做好个别教育工作4,协调各方面教育力量——学校领导、任课教师、学生家长、社会等。5,做好班主任工作计划及总结计划一般分为学期计划、月划和周计划三种;总结是班级工作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四)中等学校班主任工作方法1,说服教育法:一类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说服教育的方式。具体有讲述或讲解、报告或讲演、谈话、讨论、辩论、指导阅读等几种方式;另一类是运用事实进行说服教育方式,主要包括参观、访问和调查等。2,情感陶冶法:是指班主任通过自觉地利用环境、气氛、作风以及自身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达到教育目的的方法。主要是依靠师爱、校园文化以及艺术陶冶等。3,榜样示范法:是指以他人的优良品德和模范言行影响学生的方法。4,行为训练法:是指班主任按照一定要求,有计划、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行为,使之形成符合教育目标要求的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一种是基本行为规范的训练,另一种是实践锻炼。5,生活指导法:是指班主任就人生的整个生活领域,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给每个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具体引导和帮助下使其获得尽可能充分和全面的发展,并通过生活实践的磨练帮助学生形成自我选择、自我决定的能力。生活指导包括学习指导、品德指导、身心健康指导、闲暇指导、个人生活指导和升学指导等6,心理咨询法:包括个别咨询、团体咨询、书信咨询、门诊咨询、电话咨询、现场咨询及宣传咨询等方式。7,指导自我教育法:指在班主任的激发和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的主体作用,促使他们自觉进行行为转化和行为控制的方法;8,品德评价法:是指通过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做出肯定或否评价,促使学生发扬其优点,克服其缺点,激励学生不断上进一种方法。品德评价法主要有表扬与奖励、批评与惩罚、评比、竞赛、操行评定等方式。要注意明确评价的目的,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要以表扬奖励为主,批评惩罚为辅。第二节中等学校的学生一、 中等学校学生的自然属性(一) 中学生是有独立人格的人每位学生都有独立的人格,有个人的需要、愿望和尊严。(二) 中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都潜藏着极大的发展的可能性极大的可塑性。(三) 中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学习是中学生的权利与义务,也是一种责任。二、 中等学校学生的社会属性1,中学生是社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辽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人体解剖学局解》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兰州大学《定向运动与素质拓展》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学术写作与文献检索》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医药学院《市政工程识图》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金融风险管理(实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艺术工程职业学院《计算机辅助产品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化工职业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中央美术学院《古典园林建筑构造》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农林大学《工程图学综合训练》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郑州商贸旅游职业学院《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B》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福建省厦门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 课文背书统计表
-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4 蜜蜂3-部编版
-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 DB51T2939-2022 彩灯(自贡)制作工艺通用规范
- 押金收据条(通用版)
- 药理治疗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药.pptx
- 强三基反三违除隐患促安全百日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专项训练大全
- 标准预防--ppt课件
- 压力管道氩电联焊作业指导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