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文化学11_第1页
《中国文化概论》文化学11_第2页
《中国文化概论》文化学11_第3页
《中国文化概论》文化学11_第4页
《中国文化概论》文化学1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文化概论陈娜辉TEL-mail:wjy7088@全球语境,老凤清声;文化武库,点染生活;关照生命,安顿心灵;巡礼来路,守望家园。知用美思

本课程以当代文化需要为选择视角,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从物质、行为、制度、心态等层面,揭开传统文化天幕的半角,一窥先民的生活轨迹,看他们如何从餐风宿露到饕餮高台;从衣皮行脚到华服高车;从敬畏鬼神到欢庆节俗;从信而好古到思想禁锢;从描摹神仙到胸有成竹……以期达到如下目的:了解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沟通民族的传统与现代;巡礼传统文化元素的纵横交织,提升心灵的积淀和敏感;撷取跟随潮汐搁浅海滩的粒粒珍贝,丰富思考的涵养和创新。

中国古代婚姻制度中国古代服饰文化中国古代饮食文化中国古代建筑文化中国古代交通文化孔子与儒家文化中国古代艺术中国古代文化精神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史记·孔子世家》按照历史时间的顺序,把中国各种文化如制度、宗教、艺术乃至衣食住行,编成一个脉络,突出的是“历史”;参考书目介绍根据文化门类的分别,把天文地理、宗教信仰、生活风俗以至于服装车马,分门别类地一一介绍,强调的是“文化”。《什么是文化史》(英)伯克著,蔡玉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版《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图典》王力主编中国言实出版社2002年11月版《古代中国文化讲义》葛兆光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版《中国古代文化史》阴法鲁许树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11月版《中华文化史》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12月版《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展开》许倬云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年6月版《美的历程》李泽厚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世界文化史》(美)林恩·桑戴克著,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11月版;《中国文化史》柳诒徵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0月版;《中国文化要义》梁漱溟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版;《中国审美文化史》(四卷)陈炎主编,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年9月版;《美学三书》李泽厚著,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10月版;《艺境》宗白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9月版。考试方式

考勤(20分);中期作业(30分),分组完成一份读书报告,制作成PPT形式;期末考试(50分)。绪论什么是文化设想一个虚拟空间,里面有图画、乐谱、赞美诗、机器、船舶、房屋、教堂、诗集、家具、庄稼、树木、山丘、草地等等,不一而足,现在请你走进这个虚拟空间,把有文化或者说属于文化的东西给分辨出来。

追踪文化的概念“文化”一词在近代人类学上的专门意义始于英国人类学家泰勒(Tylor)一八七一年的用法。“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它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

泰勒美国人类学家克罗伯和克拉克洪1952年出版的《文化的概念》一书;书中罗列从一八七一年到一九五一年八十年间关于文化的定义至少有一百六十四种;归纳出九种基本文化概念:它们分别是哲学的、艺术的、教育的、心理学的、历史的、人类学的、社会学的、生态学的和生物学的。

广义文化的结构层

由人类加工自然创制的各种器物,即“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的物态文化层。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构成的制度文化层。由人类在社会实践,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构成的行为文化层。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絪蕴化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的心态文化层。泰勒“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它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记述的定义萨皮尔文化是人类的物质生活及精神生活之任何由社会传衍而来的要素。历史的定义波格都斯文化是一个社会过去与现在怎样动作和怎样思想的全部总和。文化是传统,代代相传的信仰、风俗或行动程序的总和。注重规律的定义比得尼文化可从一个整体的概念来了解。文化的整体概念,包含社会中一个人习得的行为、情感和思想及其有关知识的、社会的和艺术的理想。这些东西是人类社会从历史中习得的。注重价值与行为的定义莫利斯一种文化是生活的蓝图,一群互相影响的人本着这一蓝图而特别好尚某些行为动机而不好尚别的行为动机;或者,他们宁愿采用某些方法而不采用其他方法来满足这些动机。心理的定义阿斯谷文化包含着关于人的一切观念,这些观念已传达于人心,且为人所意识到者。发生的定义文化是包括各种外显或内隐的行为模式;它通过符号的运用使人们习得及传授,并构成人类群体的显著成就,包括体现于人工制品中的成就;文化的基本核心包括由历史衍生及选择而成的传统观念,尤其是价值观念;文化体系虽可被认为是人类活动的产物,但也可被视为限制人类作进一步活动的因素。克罗伯克拉克洪一、“文化”的含义“文化”是一个中国古已有之的词汇,又在近代吸收西方学术思想后,赋予新的含义。从词源学角度回溯“文化”中国语言系统:“文”、“化”、“文化”选自《图释古汉字》文“文”的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易·系辞下》:“物相杂;故曰文。”《说文解字》:“文,错画也,象交文。”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进而具体化为文物典籍、礼乐制度、与“德行”对称的“道艺”等。《书·序》:“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论语·子罕》:“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论语·学而》:“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又由纹理义导出彩画装饰之意,引申为修饰、人为加工、经纬天地,与“质”对称。《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进一步推衍为美善、文德教化,以及文辞、文章,与“野”对称,或与武事对称。化“化”,本义为变化、改易、生成、造化。《庄子·逍遥游》:“化而为鸟,其名曰鹏”。引申为教行迁善之义。选自《图释古汉字》“文”“化”并联使用,较早见之于战国末年儒生编辑的易传。

“(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西汉以后,“文化”正式作为专用名词使用,指经体现道德政治伦序的诗书礼乐教化世人,与武力征服相对应。“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文化内辑,武功外悠”西方语言系统拉丁文Cultura,其原型为动词,含有耕种、居住、练习、留心或注意、敬神等多重意义,包藏着通过人为努力摆脱自然状态的意味。16、17世纪,英文和法文的Culture逐渐由耕种引申为对树木禾苗的培养,并进而被指为对人类心灵、知识、情操、风尚的化育。文化的实质性内涵文化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人化”或“人类化”,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至结果,都属于文化;或者说,“自然的人化”即是文化。

自然的人化二、文化的分类与基本结构

广义文化,指人类社会、历史生活的全部内容。也称“大文化”。狭义文化,指“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也称作“小文化”。

文化的结构由人类加工自然创制的各种器物,即“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的物态文化层。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构成的制度文化层。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絪蕴化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的心态文化层。由人类在社会实践,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构成的行为文化层。三、文化与文明我们把“文化”看成是使民族之间表现出差异性的东西,它时时表现着一个民族的自我和特色,而把“文明”看成是使各个民族差异性逐渐减少的那些东西,表现着人类的普遍的行为和成就。我们把“文化”看成是一种不必特意传授,由于耳濡目染就会获得的性格特征和精神气质,而把“文明”看成是一种需要学习才能获得的东西,因而它总是和“有教养”、“有知识”等词语相连。在某种意义上说,各个民族的“文化”往往是固守的、不变的,它表现出一种对外来文化的抗拒,而“文明”常常是始终在运动的、前进的,表现着殖民和扩张的倾向。

兴废系乎时序。文变染乎世情,——《文心雕龙·时序》第一讲中华文化生发的自然-社会环境经济土壤人类加工、改造自然以创造物质财富所形成的一套生产条件,包括工具、技术、生产方式等。

社会结构人类创造出来为其文化活动提供协作、秩序、目标的组织条件。文化生发的自然-社会条件:被人类改造、利用,为人类提供文化生活的物质资源和活动场所的自然系统。地理环境半封闭的大河大陆型社会组织形式物质生产方式社会地理环境家国一体的宗法分封制(夏、商、周)家国一体的宗法君主专制(秦汉至明清)原始协作式农业自然经济(夏、商、周)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地主经济(秦汉至明清)地理环境一、地理环境:文化创造的自然基础地理与文化关系的两种极端之论智力决定论地理环境决定论地理环境对人类文化创造的影响,绝非亘古不变,而是一个因时而迁的历史范畴。地理环境为文化发展提供多种可能性,而人文因素是转变为现实性的选择动力。物质生产构成地理环境影响人类文化发展的中介。环境与文化关系的正确认识:其稳定持重,与江河灌溉造成两岸居民农耕生活的稳定性有关;

其粗犷剽悍、惯于掠夺,与来自草原多变的恶劣气候提供的“射生饮血”的游牧生活方式有关;

其外向开拓精神,与大海为海洋民族的流动生活提供纵横驰骋、扬帆异域的条件相关。

草原—游牧文明

海洋—商业文明

大河—农业文明二、中国地理环境概貌

地理位置

中国位于地球上最辽阔的大陆--欧亚大陆的东侧,其东南濒临最浩瀚的大洋--太平洋,北部、西北部则深居欧亚大陆的中心,可谓陆海兼备。中华大地领域广大,腹里纵深,回旋天地开阔,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繁复多样,形成一种恢弘的地理环境,这是其他多数古老文明发祥地所难以比拟的。

地形地貌中国的地势大体是:西高东低,景象万千。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三分之二,盆地和平原约占三分之一。山脉大多东西走向,河流因而也大多东西走向,所以古代中国东西行较易,南北行则较难。按高度的明显变化,中国地势自西向东可以分为三级阶梯。气候条件地处北半球的温带-暖温带,这种良好的气温环境是古老的中华文明得以滋生发达的一个先决条件。疆域辽阔,大部属温带,亚热带区域也不小,最南部伸入热带,最北部伸入亚寒带。这种占有完备的气候带状况,提供了农业经济多样发展的地理基础。

黄土高原漠河冬景青藏高原大兴安岭林区新疆天山牧场蒙古高原

荒漠草地

江南桑园

福建海岸

雅鲁藏布江大拐弯

三、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有利于中国文化独立而连续的发展;辽阔的疆域为中华文化中心转移提供纵深腹地;复杂的地理形势为中国文化多样性发展提供空间条件;复杂的地形地势和气候使中国文化的发生发展表现出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使人们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骏马秋风冀北,杏花春雨江南”四、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

地理环境的开放与封闭是相对的,不存在绝对的开放或封闭;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地理障碍的影响也是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并不是决定开放与否的惟一条件,海洋也不是开放的惟一途径。

附:中国人的天下观古代中国人相信天圆地方,在他们的想象中,天是圆的,像一个斗笠一样,覆盖在大地上,中心是北极和北斗星的位置,大地是方的,中心是洛阳一带。自己所在的地方是世界的中心,也是文明的中心;大地像一个棋盘一样回字形,四边由中心向外不断延伸,第一圈是王所在的京城;第二圈是华夏;第三圈是夷狄。地理空间越靠近外缘,就越荒芜。良渚玉琮王

九州:《尚书·禹贡》把当时的版图划分为九州,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五服:在《禹贡》中还记载了一种“五服”制:五百里甸服;五百里侯服;五百里绥服;五百里要服;五百里荒服。

大九州:“邹衍之书,言天下有九州,《禹贡》之上所谓九州也;《禹贡》九州,所谓一州也,若《禹贡》以上者九焉。《禹贡》九州,方今天下九州也,在东南隅,名曰赤县神州。复更有八州。每一州者四海环之,名曰裨海。九州之外,更有瀛海。此言诡异,闻者惊骇,然亦不能实然否,相随观读讽述以谈。故虚实之事,并传世间,真伪不别也。世人惑焉,是以难论。”王充《论衡》中国、华夏、中华:关于中国、华夏、中华等的含义中国,这个名称在周武王、周成王时,已经出现。“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尚书》这里的中国指以洛阳为中心的中原地区。何尊西周。高39厘米、口径28.6厘米、重14.6公斤。铜尊内胆底部发现了一篇12行共122字的铭文,记载了周成王营建洛邑,建筑陪都的重要历史事件,极具史料价值,而其中“余其宅兹中国”

更是“中国”最早的文字记载。1963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东北郊的贾村。现藏于:陕西省宝鸡市青铜器博物馆。在西周初期出现的中国有三种含义:天子居住之城,即京师,与四方诸侯相对举;商周封域,与远方相对;专指以洛阳为中心的地区。华夏,在《左传》等书中已出现,孔颖达疏解说:“中国有礼义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故谓之华。”中华,大约在魏晋时即已出现,南北朝已普遍使用。是由中国与华夏二名复合而成,其含义在古代与中国一词相当。利玛窦绘制此图时,以当时的西方世界地图为蓝本,并改变了当时通行的将欧洲居于地图中央的格局,而是将亚洲东部居于世界地图的中央,这样,中国就自然而然位于该图的中心。此举开创了中国绘制世界地图的模式。(此图现藏南京博物院)《坤舆万国全图》经济土壤

依托于东亚大陆的自然条件、地理背景,中华民族发展了怎样的物质生产方式,从而为中华文化提供了怎样的经济生活土壤。

经济是指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包括物质资料的直接生产过程以及由它决定的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一、农耕与游牧的经济类型中国年降水量示意图

四百毫米等降水线,从大兴安岭西坡,沿西辽河上游、燕山山脉,斜穿黄河河套,经黄河、长江上游,直抵雅鲁藏布江河谷。这条线,成为东亚大陆农耕区与游牧区的大体边界。绿色带即为400毫米等降水线《农耕图》齐白石1952年

《纺车图》(局部)[北宋]

王居正

绢本设色农耕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击壤歌农业是利用植物的自然再生产过程获得物质资料的生产门类。

中华文化的原始先民在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地区,逐渐超越人类最初谋生的狩猎和采集经济阶段,进入以种植业为基础的农耕经济时代。尤其是黄河流域,有排水良好而有肥沃的黄壤、适中的雨量和气温,为原始农业发展创造了较完备的条件。黄土高原

半坡出土的谷子裴李岗出土的石制磨谷器

河姆渡出土的炭化稻粒河姆渡出土的骨耜三代时期春秋战国秦汉以后农耕业成为中原华夏民族社会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诸侯改革促进农耕经济,如商鞅变法,奖励耕战。大一统的中华帝国把“重农固本”奉为治国的不易之道。随着中原农人的南迁、农业耕作技术的提高,以及各种高产、耐瘠作物的推广,自汉唐以下,农耕区从黄河流域和长江下游渐次推向长江上游、长城以外,又向南越过五岭,达到珠江流域及云贵高原。栖息于这片愈益扩展的农耕区的华夏-汉族,以种植业为物质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同时也发展家畜、家禽的圈养业和家庭手工业,构成一种自给自足的复合型经济。因为必须附着在小片土地上周而复始地精耕细作,无以产生强烈的创新和开拓欲望,故而发展了保守性;又由于农耕人安居一地,少有退路及转徙之处,只得在故土安之若素地接纳各种外来文化,从而发展了受容性。《射猎图》清郎世宁纸本设色

游牧区鸣镝直上一千尺,天静无风声正干。碧眼胡儿三百骑,尽提金勒向云看。——柳开塞上“行国,随畜逐水草往来。”《汉书·西域传》“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朝民歌·敕勒歌》“极目山川无尽头,烽烟不断水长流。如何造物开天地,到此令人放马牛?饮血茹毛同上古,峨冠结发异中国。圣贤不得垂文化,历代纵横只自由。”李志常《长春真人西游记》“其俗牧且猎,衣以韦毳,食以肉酪。男子结髪垂两耳,妇人冠以桦皮,

高二尺许,往往以皂褐笼之,富者以红绡,其末如鹅鸭,名曰故故,大忌人触,出入庐帐须低回。俗无文籍,或约之以言,或刻木为契,遇食同享,难则争赴,有命则不辞,有言则不易,

有上古之遗风焉。”李志常《长春真人西游记》“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逐水草迁徙,毋城郭常处耕田之业,然亦各有分地。毋文书,以言语为约束。儿能骑羊,引弓射鸟鼠;少长则射狐兔,用为食。士力能弯弓,尽为甲骑。其俗,宽则随畜,因射猎禽兽为生业,急则人习战攻以侵伐,其天性也。……利则进,不利则退,不羞遁走。苟利所在,不知礼义。”——《史记·匈奴传》无城郭、耕地,迁徙无定,游牧为生;尚处在文明社会的门槛之外,无文字、不知礼仪;全民善骑战,极其勇猛剽悍;畜牧、狩猎和从事掠夺战争,是其生活方式的两个互为补充的方面,而且它们可以随时彼此转化。游牧民族的特征农耕民族国家游牧民族国家游牧经济与农耕经济的冲突是在土地这个固定的基础上,在农业经济发达的前提下建立起来的,因而具有稳定性,其典章制度也较为完备。是那些四处流徙的游牧人为着掠夺战争的需要,临时组合起来的,由部族而民族,由民族而国家,其兴起和衰落,都如同草原上的沙暴一样神速。Addyourtitle“彼徒我车”Addyourtitle“胡服骑射”Addyourtitle“为伐胡,盛养马”Addyourtitle“昭陵六骏”Addyourtitle“吾之马少”春秋时,中原各诸侯国盛行车战,北边戎狄步战,未构成对中原人的真正威胁。战国时,北边出现惯于骑战的胡人,对北方诸侯国形成威胁,迫使农耕人学习骑战。汉代为发起对匈奴的决战,作为长期物资准备,养马成为重要一项。武功盛大的唐代也十分重视马政。宋代马政衰敝,国防难固。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汗血宝马土库曼斯坦原产汗血马特勒骠拳毛騧白蹄乌昭陵六骏,唐太宗李世民陵墓前的石雕,以李世民在开创唐帝国的战争中骑过的六匹骏马为原型而雕刻的高浮雕作品。“六骏”的图形是由当时著名的画家阎立本描绘、设计的,雕刻者是当时的能工巧匠,作品有很高的艺术水准。长城:农耕经济区的人工屏障农耕与游牧这两种经济类型和生活方式,决定了古代中世纪的军事格局:经济、文化先进的农耕人处守势,经济、文化落后而武功强盛的游牧人取攻势。战国时,列国竞相修筑“互防”、“拒胡”两种长城。秦长城是在燕北长城、赵北长城、秦北长城的基础上修复、连贯而成的。秦以后,西汉、东汉、北魏、北齐、北周、隋、辽、宋、金、元、明各代都修筑或增建过长城。

战国长城秦始皇长城明长城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互补与融汇“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唐太宗游牧人孔武善战,骑射为其绝技;流动生活,成为异域远方文化的传播载体。如,汉代开辟丝绸之路,广采博取中亚、西亚游牧文化及绿洲文化成果。游牧人从农耕人那里广为学习先进的生产方式、政治制度及至改变生活习俗,使自身的社会形态发生历史性飞跃。如,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孝文帝土地国有;土地不得自由买卖和私相授受;农业生产以集体劳作为主。土地国有、私有并存,而私有渐居主导;土地可以买卖;单家独户经营、男耕女织的小农业占主导地位。殷商、西周土地国有及公社所有,集体劳作的自然经济阶段东周、秦汉至明清土地私有,个体劳作的自然经济阶段二、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发展阶段和形态“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北山》“一农不耕,民有为之饥者,一女不织,民有为之寒者。”《管子》“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一派青山景色幽,前人田土后人收,后人收得休欢喜,更有收人在后头。”(明)张萱安土乐天的生活情趣尚农、重农中庸之道与注重自然节奏思维方式上的循环论、恒久意识和变易观中华农业文明的若干特征务实精神民族心理的务实精神,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农耕生活导致的一种群体趋向。农民在农业劳作过程中领悟到:利无幸至,力不虚掷,说空话无补于事,实心做事必有所获。因而形成了“重实际而黜玄想”的民族性格。表现在中国人的宗教态度上,基本上没有陷入全民族的宗教迷狂,世俗的、入世的思想始终压倒神异的、出世的思想。在对生命终极意义的追求上,始终在此岸世界学做圣贤,以求得人生的“三不朽”。作为一个农业民族,先民受到农业生产由播种、生长到收获这一循环状况以及四时、四季周而复始现象的启示,产生一种循环论的思维方式。《易传》所谓“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五行相生相克”农业社会中的人们满足于维持简单再生产,缺乏扩大社会再生产的动力,社会运行缓慢迟滞,大体呈静态,这样的生活环境,容易滋生永恒意识,认为世界是悠久的、静定的。“天长地久”“经久耐用”农业生产的生生不已,形成了与恒久观念相辅相成的变易观念。“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老子》第二十五章五行相生相克金水火木土相克相生中:“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庸:常。华夏先民崇尚中庸,少走极端,安居一处,企求稳定平和。与中庸之道密切相关,农业社会的理想人格,不是强烈的自我表现,而是执两用中、温顺谦和的君子风。中庸精神是一种顺崇自然常规节律的精神。这同农业社会的运行机制直接联系。社会结构宗法宗,供奉神主之位的庙宇,其原始义为“尊祖庙也”。是指一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标榜尊崇共同祖先,维系亲情,而在宗族内部区分尊卑长幼,并规定继承秩序以及不同地位的宗族成员各自不同的权利和义务的法则。一、宗法制度的产生与确立(一)宗法制度的产生氏族社会血缘纽带解体不充分中华民族以农业社会形态经历着氏族制度解体的过程,从氏族社会遗留下来的主要由血缘家族组合而成的农村乡社,世世代代得以保存。从现存文献和地下发掘材料看,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产生于商代后期。“一村唯两姓,世世为婚姻,亲疏居有族,少长游有群。”白居易《朱陈村》(二)宗法制度的确立西周宗法制度的创立者是周公。周公制礼作乐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确立宗法制度。“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作乐,七年致政成王。”《尚书·大传》其标志有三:周公像王国维《殷周制度论》“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二曰庙数之制;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