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问题的研究董帅帅主要内容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二中国现行政治体制及其优势和弊端一中国政治改革的现状和思考三一中国现行政治体制
中国大百科全书对政治体制的解释是“以国家政权组织为中心的各种具体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规范的总和。”
理解我国的政治体制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出发,体现我国的政治特点。联系我国的实际特别是政协的情况,可以把政治体制理解为我国各项基本政治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包括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管理形式、机构设置以及政党制度、选举制度、公务员制度等。其中最总要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集中体现了人民的当家作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各级行政机关、法院、检察院由各级人大会选举产生,对其负责,受其监督。
“三权分立”是西方资本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建制原则,其核心是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相互独立、互相制衡。具体到做法上,即为行政、司法、立法三大权力分属三个地位相等的不同政府机构。
邓小平说:“西方的民主就是三权分立,多党竞选等等。我们并不反对西方国家这样搞,但是我们中国大陆不搞多党竞选,不搞三权分立、两院制。我们实行的就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院制,这最符合中国实际。如果政策正确,方向正确,这种体制益处很大,很有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避免很多牵扯。中国不适合搞三权分立,这在理论到实践上都被证明,其根本原因就是与中国国情不否,第一,我国不存在“三权分立”的经济基础。第二,我国不存在实行“三权分立”的历史前提。第三,现代社会,民主政治道路具有多样性,不仅仅限于“三权分立”。
三权分立虽然不适合中国,但其体现的“分权”和“制衡”思想对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我国政治体制的优势
人民论坛对专家和干部群体关于我国政治体制优势的调查,结果显示85%以上的受调查者认同中国存在明显的政治优势,仅有不足10%的受调查者认为没有什么政治优势。优势体现在哪里?
根据受访专家的意见表明: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等是中国政治体制优势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体现在:中国的政治体制具有很强的组织、动员和执行力,权力集中,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效率高。诸如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的成功举办,诸如抗震救灾、抗洪救灾、抗击雨雪冰冻灾害等等。优势体现在哪里?
根据受访专家的意见表明: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等是中国政治体制优势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体现在:中国的政治体制具有很强的组织、动员和执行力,权力集中,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效率高。诸如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的成功举办,诸如抗震救灾、抗洪救灾、抗击雨雪冰冻灾害等等。
但在对1000位群众的调查中,却发现,70%以上的受访者表示,“既不懂政治体制优势,也不关注政治体制优势”。群众最关注房价、医疗、教育、拆迁、CPI等民生问题,“这些问题如果没有解决好,我们就很难体会到优越性。”“老百姓对什么政治体制优越性不感兴趣,只要生活得更有尊严、更轻松,才是实实在在的感受。”部分受访群众反映。
从受访的专家干部群体与普通群众之间明显的差别,我们恰恰可以寻到中国政治体制的弊端!中国政治体制的弊端
任何事物都是两面的,政治体制亦如此。优势搞不好,往往也会变成劣势。比如动员民众能力太强,对民众的需求关注可能就不够;比如快速决策执行能力,政策的效果好坏,取决于政府能否把握准形势,如果把握得准,决策当然好,但要是不准,那后果就会很坏;比如权利的过分集中,虽然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但由此造成的权利膨胀和失控,上无制约,下无监督,左右缺乏制衡,腐败难以避免,并呈现普遍化、团伙化、大额化、制度化的趋势,党政机关中机构臃肿、任人唯亲、滥用权力、官员特权等恶习严重。
政治体制的优势,在中国已经逐渐耗尽了,而负面的作用在迅速增长。目前中国社会出现的问题:如分配不公及贫富差距的日益扩大、官民冲突和不信任以及由此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不断升级、司法公信力受到挑战等等,无不彰显着中国现行政治体制的弊端,决不能再片面强调中国政治体制的优势了。二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政治体制改革,就是在社会主义政治总格局和权力结构形式不变的前提下,对政权组织、政治组织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机制的调整和完善。包括领导体制、行政机构、干部人事制度、行政法规等方面的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党的十三大把政治体制改革提上了议事议程,政治体制改革的主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在党的领导下和社会主义制度下更好地发展社会生产力,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长期目标是建立高度民主,法制完备、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
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里,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行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包括:(1)实行党政分开。党政职能分开,划清党组织和国家政权的职能,理顺党组织与人民代表大会、政府司法机关、群众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做到各司其职,并且逐步地走向制度化。(2)进一步下放权力。凡是适宜于下面办的事情,都由下面决定和执行。
(3)改革政府工作机构。按照经济体制改革和政企分开的要求,合并裁减专业管理部门和综合部门内部的专业机构,使政府对企业由直接管理为主转变到间接管理为主。适当加强决策咨询和调节、监督、审计、信息部门,转变综合部门的工作方式,提高政府对宏观经济活动的调节控制能力。
(4)改革人事制度。对“国家干部”进行合理分解,改变集中统一管理的现状,建立科学的分类管理体制;改变用党政干部的单一模式管理所有人员的现状,形成各具特色的管理制度;改变缺乏民主法制的现状,实现干部人事的依法管理和公开监督。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
(5)建立社会协商对话制度。提高领导机关活动的开放程度,重大事情让人民知道,重大问题经人民讨论。(6)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若干制度。理顺共产党和行政组织、群众团体的关系。更充分地尊重选举人的意志,保证选举人有选择的余地。抓紧制定新闻出版、结社、集会、游行等法律,建立人民申诉制度,使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和自由得到保障。
(7)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一步一步走向制度化、法律化。三中国政治改革的现状和思考
距离改革开放初期国家最高领导人发出改革号令以来已过去30多年,但政治体制改革除了废除国家最高领导人职务终身制以外,其他毛时代的政治体制基本未变。例如所谓“权力过分集中”、“权力缺乏监督”、“权力寻租”、“权力经济”、“制度性腐败”等等因权力失去控制而产生的社会矛盾无处不在,政治体制改革严重滞后。虽然政府高喊改革,但各项改革却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改革对于我们来说,像是一张“空头支票”。
我深知改革的难度,主要是任何一项改革必须有人民的觉醒、人民的支持、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在中国这样有13亿人口的大国,又必须从国情出发,循序渐进地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改革只能前进,不能停滞,更不能倒退,停滞和倒退都没有出路。”温家宝说。他表示:“为了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奋斗一天。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记者招待会上关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问题的回答,我看到的一半是表白,一半是无奈。
在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为什么会如此之艰难?!政治体制改革,就必须真正的彻底的废除权力私有制,进行国家公权力再分配,还权于民。
政治体制改革涉及国与民的关系,政党关系,中央与地方关系,司法与行政的关系等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关系,是各种利益和力量的大博弈。政治体制改革面临着如何处理大公与大私、进步与稳定、政治与经济等许多重大全局关系。鉴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敏感,虽然执政者也开始意识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可在具体实施时则强调稳妥行事。因此政改口头喊喊当然容易,真要实行起来确实困难重重。
第一
难在如何避免全局风险。上世纪90年代初苏联实行政治体制改革而导致苏东剧变,执政74年的苏联共产党失去政权。中国晚清最后几年实行宪政改革引发辛亥革命,导致军阀混战几十年。政治体制改革成则功在千秋,败则千古罪人。
第二
难在如何突破既得利益集团的层层围困。一党执政62年,经济改革35年,已经形成两大相互联系的既得利益集团。以干部终身制为基础而形成的庞大牢固的统治阶级,是为权力私有既得利益集团。权力私有集团与市场经济相结合而产生的怪胎,是为经济掠夺既得利益集团。这两大既得利益集团从本能上是极力反对政治体制改革的,他们为了自身的利益已经在中国上下结成了一张难以突破的黑网。因此,如何突破这张黑网也就成了政治体制改革的首战难题。
第三
难在如何化解经济泡沫破裂危机。经济高速增长已经几十年,至今实乃强弩之末。此时如果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经济泡沫一旦破裂,人们因果关系倒挂,迁怨于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有可能成为经济泡沫破裂的替罪羊而流产。
第四
难在如何选择政治体制改革的时机。政治体制改革除了出以公心之外,还应具备胆识策略和时机。有胆识则无惧风险;讲策略则稳操胜。现时虽不是政治体制改革的最佳时机,但也并非不能改革,事在人为。
中国改革最大的阻力是既得利益群体,这个群体虽然人数不多,但由于他们掌控着实际的社会控制权力,因而能量非常大,他们能把有利于社会大众的改革举措消解,或者变通执行,或者直接将本部门、本行业、本阶层的利益打包,以改革的名义,让全社会埋单。高举改革大旗的,目前是一些忧心中国发展而又有一定理想色彩的人士,他们有些虽然在体制内也掌握一定权力,但多半是政策建议权,然而,与强大的反对力量相比,几乎是“蚍蜉撼树”。所以,这么多年来,人们看到,中国的事情总是议而不决,决而不行,文件治国,对中央的政令和法令,多半也是选择性的执行
中国30多年来的改革,没有经验可资借鉴,对改革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也没有一个足够的估计,改革只能是先易后难,即邓小平所说的“摸着石头过河”。积累到今天的问题和矛盾,已经不是基层和底层能够解决的了,改革的难度和复杂性加大,改革已进入“深水区”,不能在“摸着石头过河了”,“水深了”已经摸不着“石头”了。中国改革走到现在,面临着强大的阻力和困境,需要理性、需要统筹、需要全局观,需要自上而下的总体设计和系统谋划,必须进行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
“十二五”规划草案主要执笔者刘云鹤这样解释,“顶层设计”指的是主体结构和主要模式,在过去的发展模式不可持续和面临各种各样新的重大改革议题条件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要经济、社会、政治体制改革稳步协调推进。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有一个顶层设计,包括主要目标以及先后顺序。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指出落实十二五要推进全面改革,需要“顶层设计”:
“我们要在比较短的时期内去形成新的体制,而由政府来主持建立我们新的体制,这个设计不是像指令性计划那样把它弄得丝丝入扣,非常具体,但是一个框架性的设计是必须要有的,这就是最上面的一些设计。”
什么是“顶层设计”所谓改革的顶层设计,实际上就是对中国未来改革的整体谋划,也就是从人民的最高利益出发,站在国家的层面,对制约我国未来改革发展的全局性、关键性问题进行顶层判断,提出解决的整体思路和框架,以此作为规范各类具体改革的标杆,作为制定具体改革政策的依据,从而最大限度地化解改革的阻力,降低改革的风险,确保改革的顺利推进。其表达了这样几个关键含义:一是要明确改革发展的价值,即通过科学发展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二是要提高“辩证思维水平”,从战略高度把握改革的大局和重点;三是要强化制度建设,保证制度平衡;四是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民生和服务推进经济持续增长;五是推进以“公共权力”的制约与监督为核心的政治行政体制改革,加强社会建设。从中国改革和发展要实行的目标和任务,当前改革所遇到的问题和瓶颈来看,改革的确要加强统筹协调,从全局和更高的层次去规划和部署。但是,改革的“顶层设计”要顺利推进,是有前提条件的,它包括对于改革要达成的目标及其路径,有基本共识;改革的动力比较充足;改革设计者有着较强的改革意愿和能力等。除此外,“顶层设计”由谁来设计,如何设计,以及设计的内容是什么,也决定着其成败。
首先,当前社会对改革本身即很难达成一个基本的一致,更不要说改革最终要达成的目标模式了。有分歧其实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是否可以放弃自身部分利益而相互妥协。如果在一些基本问题上,改革都不能取得基本共识,就很难推动下去。这是中国继续改革面临的第一个难题。
第二个难题是改革动力的丧失。90年代中期之后,由于出台的一系列改革举措是从不损害或者有利于既得利益群体出发,民众对改革的热情渐失,乃终至消失殆尽。如今要重新凝聚民众的改革动力,既得利益者必须部分放弃已到手的利益,以某些利益集团之短视,恐怕很难。
难题之三,是谁来“设计”改革。某种程度上,由谁来“设计”改革决定着改革对谁有利。现在,由谁来专司改革的设计,是否有改革的意愿和推动能力,这些都是未知数。
应该认识到,一方面政府说要敢于对不合理的既得利益格局、对垄断行业进行调整和改革,另一方面,又在自觉不自觉地强化垄断行业的地位,强化不合理的既得利益格局;一方面看到了收入分配不公、城乡差距、贫富差距、行业差距、区域差距过大等引发的民生问题、社会问题越来越突出,另一方面又没有足够的底气向不合理的既得利益格局宣战,出台能够让普通民众认可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等等。所有这些都说明,以中国利益集团势力之强来说,改革的顶层设计固然重要,但是改革的勇气和决心也许更重要。高层必须真正从全社会的整体和长远利益出发,协调各方利益,必须警惕利益集团以各种名义反对不利于他们的改革。否则,再好的顶层设计也是空谈。
因此,与其在缺乏基本共识和足够动力的条件下,强行推行所谓的“顶层设计”,不如把改革所面临的问题,要实现的目标和任务等让全社会公开辩论,在辩论中明辨是非。而对改革道路、改革方略、改革任务、改革举措进行公开辩论,让大家知道什么样的改革对“我”最有利,什么样的改革会损害“我”的利益,这样,那些谋于密室,对个别利益集团有利的改革就很难出台,最后达成的改革就是一个相对公平的改革。在改革的大辩论中,反易达成改革的共识,凝聚改革的动力。同时,对利益集团也是一种极大的约束。
总的来说,中国政治改革的滞后累积成这样两个恶果:首先是领导集体的权威的流失,在很多方面体现出传统的“统而不治”的特点,包括中央和地方之间、国家和社会之间、政府和人民之间等等,“统而不治”是党内民主进步缓慢的结果,必然导致危机。既得利益集团为什么这么强大?这和领导层和政府本身不作为也紧密相关。其次,政府权威的流失并不表明社会得到了权力,社会同样没有权力,政府和社会的紧密关联已经不再存在。现在社会上尤其是基层,对各级政府的不满和抱怨已经发展到了什么程度?可是,各级官员还是掩耳盗铃,假装看不到,或者充耳不闻,一味地依靠维稳机制和暴力机器来防止社会的失控。对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思考
因而,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就必须要重新联结政府和社会,本质在于社会(人民)民主!怎样重新联结政府和社会?一方面是确立各级领导层和社会关联的制度。要建立定期会面制度,尤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保单体检服务》课件
- 2025届四川省眉山一中办学共同体重点中学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英语试卷含解析
- 广东省广州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数学试题含解析
- 2025届河北省石家庄二中润德学校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英语试题含解析
- 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回龙观育新学校2025届高考冲刺数学模拟试题含解析
- 云南省楚雄州2025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英语试卷含解析
- 上海市华东师大三附中2025届高考数学三模试卷含解析
- 山西省长治市潞州区长治二中2025届高三一诊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 河南省驻马店2025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英语试卷含解析
- 云南省江川第二中学2025届高考适应性考试英语试卷含解析
- GB/T 4310-2016钒
- GB/T 3505-2009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轮廓法术语、定义及表面结构参数
- GB/T 34542.3-2018氢气储存输送系统第3部分:金属材料氢脆敏感度试验方法
- 陕2022TJ 067 厨卫装配式钢丝网混凝土排气道系统建筑构造图集
- 智障学生期末评语
- 彭永新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
- 八十年代的散文创
- MBA《创新管理》课件
- 全新版大学进阶英语第二册-Unit-4-Study-Abroad课件
- 《静女》、《涉江采芙蓉》、《鹊桥仙》联读课件20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国家开放大学英语(3)-期末参考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