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多球训练对提高羽毛球高远球技术落点稳定性的研究分析--以山东体育学院2020级羽毛球专选队为例前言羽毛球运动是一项具有隔网对抗性的运动项目,虽然具有对抗性,但安全性较高,没有进行直接的身体对抗,所以在击打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竞争和观赏价值,可以很好的增强人们的身体素质,并且受到不同人群的喜爱和追捧。在羽毛球运动中,技术直接决定了运动水平,而高远球技术是羽毛球运动中不可或缺且极为重要的一项技术,其中多球训练可以使技术动作更加完善的进行,还能够提高击球落点的控制。在训练模式上主要包括一球一击、多球单练、定点击球和移动击球,在训练的过程中,运用不同的球速、落点、力量和不同的技术组合等运动方法手段,让运动员能够在教练员规定的教学模式和规则下,进行连续重复较多的技术动作。本文就多球训练对提高羽毛球高远球效果进行了研究对比分析,并具体对高远球固定落点区域、高远球击球点的位置进行实验对比分析,从不同的测试指标结果对多球训练后和单球训练后对高远球技术具体的作用效果进行了说明,为提高羽毛球运动员高远球技术和优化羽毛球高远球技术的日常训练内容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撑,对羽毛球项目发展具有积极作用。1.研究方法1.1研究对象以山东体育学院2020级羽毛球专选队12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1.2研究方法1.2.1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知网搜索近10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关于羽毛球多球训练法的理论与实验研究相关的文献,同时对其进行筛查分析。1.2.2实验法实验对象:选取6名进行多球训练模式的羽毛球运动员作为实验对象,选取6名进行单球训练模式的羽毛球运动员作为对照对象。实验设计:两组学生在进行高远球技术训练时,所采用的方式方法不同,实验组采用的是多球训练模式,而对照组采用的是单球训练模式进行训练。两个组的同学在相同的时间,相同的地点进行羽毛球训练。实验组同学进行多球训练的时间为60分钟。对照组同学进行单球训练的时间为60分钟。对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成员用测试指标测试高远球技术,检测两组研究对象具体的高远球技术的变化。实验时间:2020年10月-2020年12月,每周进行3次羽毛球训练,训练时间为每周的一、三、四,每次训练时间90分钟,共计12周。实验测试指标:羽毛球运动员的高远球技术实验测试方法:图1实验整体羽毛球场地示意图图2实验羽毛球落球点示意图高远球固定落点区域测试方法:如上图,教练员在运动员的对面直接发出正手高远球,并且在发球过程中控制好羽毛球的弧度、高度、远度和间隔时间。学生在底线的不同位置进行击打高远球,并且将球成功的打进图中区域3以内,每个人都有连续30次的击球机会,对于落点在区域3以外的球不能够统计为有效的落点区域球。高远球击球点的位置测试方法:教练员在运动员的对面直接发出正手高远球,并且在发球过程中控制好羽毛球的弧度、高度、远度和间隔时间。学生运用球拍中部、上部和下部不同的位置进行击打高远球,其中高远球的击球点上中下位置的判断在于,将球拍的网格各分为3部分,上部、中部和下部各占3/1,由此判断具体击球点,并且将球成功的打进图中区域3以内,每个人都有连续30次的击球机会,对于落点在区域3以外的球不能够统计为有效的落点区域球。1.2.3数理统计法将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运动员实验前和实验后的多项数据进行整理,采用SPSS统计软件和EXCEL软件对实验所得数据进行统计整理,并根据统计数据对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为本论文写作提供数据支撑横向及纵向的对比分析。2.研究结果与分析2.1两组实验对象在多球练习和单球练习中测试项目分析2.1.1实验前两组运动员高远球固定落点区域表1实验前两组正手击高远球固定落点区域对比统计表N对照组实验组T值P值正确落球数(个)3012.69±0.2313.36±0.56-0.6250.068在表1对实验前两组落点区域的准确性指标中,对照组的纵差为12.69±0.23个,实验组13.36±0.56个,经独立样本T检验P=0.068,P>0.05,实验前对照组和实验组高远球落点区域的正确落球次数不存在显著性差异。高远球技术作为羽毛球所有技术中的基础,在技术特点上高远球在空中飞行的弧线较高,能够在空中的滞留时间长,底线垂直下落,能够很好的将对方直接的退回到底线位置去接球,远离中心位置,这样有效的使自身化被动为主动,赢得主动权,能够增加运动员的调整站位的时间,而在造成另一方运动员处于被动情况下,为运动员调整自身的技战术实施提供更多机会,同时扭转对自身不利的局面,在高远球技术中,运用多球训练方法和其他方法进行同时训练,从固定落点区域中两组运动员的正确落点次数能够看出多球训练方法的有效性,但在训练之前进行实验测试,要事先保障对照组和实验组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在同一水平线上,两组不存在高远球技术的差异性,保障了实验的顺利进行。2.1.2实验后两组运动员高远球固定落点区域表2实验后两组正手击高远球固定落点区域对比统计表N对照组实验组T值P值正确落球数(个)3016.97±0.3319.77±0.451.4310.016在表2实验后两组正手击高远球固定落球区域正确落球数中,以击打30次高远球为基准,能够得出,实验组经过为期四周的多球训练后,正确落球数成绩为19.77±0.45个,平均落球数提升了6.41个,而运用单球训练对照组正确落球数为16.97±0.33个,平均落球数4.28个,可以看出实验组的正确落球数量相对而言高于对照组。经独立样本T检验P=0.016,P<0.05,实验后两组在正确落球数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运用高远球固定落点区域的正确落球数进行测试,能够准确的看出采用多球训练和单球训练,不同的训练方法对提高高远球技术的情况,在这种测试方法中,也需要运动员对运动的次数、强度和速度的掌控程度。在高远球固定落点区域内达到正确落球数量较多,说明了运动员进行多球训练方法对提高高远球技术有一定的作用,而运动员在固定落点区域中的正确落球数量较少也说明了运动员的高远球技术掌握不足。这也说明了在高远球固定落点区域上,进行多球训练的运动员正确性更高一点,从而能够促进高远球技术有大幅度的提升,而对照组学生想要在阶段性训练后有较高的技术成效,还需要进行多方面的训练。2.1.3实验前两组运动员高远球击球点的位置表3实验前两组正手击高远球击球点的位置对比统计表击球点位置对照组(个)实验组(个)T值P值球拍上部8785-0.2530.062球拍中部47461.2640.052球拍下部4649-0.1710.077在进行实验之前,学生需要将球拍的拍面分为3部分,上部、中部和下部各占球拍的3/1位置,之后将球拍中部、上部和下部不同的位置分别进行三种颜色(红、黄、篮)标注,在击打高远球时,通过观察羽毛球的球托颜色来判断高远球上中下具体的位置,如在击打时球打在球拍的任意一处的3/1时,之后观察球托上那个颜色所占的比重多就判为在球拍的那一具体位置。在实验前,通过两组正手击高远球高远球击球点的位置对比可得,在一人击打连续击打30次情况下,每组成员总共击打180下,其中对照组成员,球拍保持上部位置有87下,实验组有85下,球拍中部位置对照组总共为47下,实验组为46下,在球拍的下部位置,对照组为46次,而实验组为49次。高远球的击球过程中,包含了较多的技巧和要求,一个有效高远球技术在运用时,首先要将球尽可能的击到较高的高度上,并且成功的越过对手的头顶,使对手无法跳起将球进行拦截,这就需要对手必须退回到底线位置再次寻找回击的机会,这就成功的赢取了击球的主动权,同时在时间上也比较充裕,从而减少了对方攻击的压制,给对方的击打进行施压。一个高质量的有效击球,要求球的速度要快,同时击球点的位置上尽量保持在球拍的上部和球拍的中部,球拍下部击球容易造成击打的力量不足,无法打出很好的高度,所以击球点在上部和中部位置能够体现高远球技术的质量。从总体来说,实验组和对照组经过经独立样本T检验P均小于0.05,实验前对照组和实验组在击打不同的位置上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这也保障了实验后的数据真实性。2.1.4实验后两组运动员高远球击球点的位置表4实验后两组正手击高远球击球点的位置对比统计表击球点位置对照组(个)实验组(个)T值P值球拍上部891011.1380.012球拍中部51581.1780.001球拍下部4021-1.5910.013在表4对实验后两组的正手击高远球击球点的位置对比上,首先在球拍上部,对照组击打为89个,实验组为101个,经独立样本T检验P=0.012,P<0.05,实验后两组在球拍上部击打数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这也说明了,经过多球训练后,实验组成员可以很好的占有有利发球位置,为发出较高质量的高远球提供有利条件。在球拍中部上,对照组为51个,实验组有58个,经独立样本T检验P=0.001,P<0.01,实验后两组在球拍上部击打数量上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这也说明了,经过高远球训练方法可以对中部位置控制力度有较大的促进提高。最后在球拍下部中,对照组为40个,实验组为21个,经独立样本T检验P=0.013,P<0.05,实验后两组在球拍上部击打数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羽毛球运动是注重速度、力量以及瞬间爆发力的体育运动,而高远球技术不仅仅还是要注重运动员自身的身体力量,还要注重球拍击打的具体位置,在位置上占有绝对的优势,也能够使高远球技术发挥的更好,从而发出高质量的球,从羽毛球的击球位置来说,保持球拍的上部和球拍的中部能够使球的整体出发点,就占有有利的位置,并且在运用绝对力量的情况下,球的发力和受力保持平衡,发出较有高度的球,给对方击球造成压力。这也足够体现出,经过多球训练后,能够使击球点位置保持在中部和上部更加稳定,而单球训练运动在击球点位置上相对欠缺,不利于整体高远球技术的提高。2.3测试在多球练习与单球练习对两组实验对象的效果分析从不同的测试指标结果说明了,在进行多球训练后和单球训练后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高远球技术的提升,经过两者训练方法后提升效果会有较大的差别。在两组击打正手击高远球固定落点区域对比上来看,对照组运用单球训练的形式进行训练,在平均正确落球数量上来说,从12.69±0.23个,在实验后增加到16.97±0.33,平均差值为4.28,而实验组在平均正确落球数量上,从13.36±0.56个,增加到19.77±0.45个,平均差值为6.41,相比较而言,多球训练方法更具有针对性,并经过独立样本T检验,两组具有较大的差异性,这也体现出了多球训练在提高高远球技术上的重要性。其次从击高远球击球点的位置上来看,对照组成员在球拍上部、中部和下部击打数量上,分别是87、47和46个。经过单球训练后,增长到89、51和40个,同时实验组成员从85、46和49个,增加到101、58和21个。双方均在球拍的上部和中部位置击打数量上有着增加效果,但经过并经过独立样本T检验,在球拍下部和上部有着明显的差异,而对于中部而言,多球训练和单球训练均可以对高远球技术有着一定的提高促进作用。3.结论与建议3.1结论3.1.1在实验后两组的高远球固定落点区域上,进行多球训练的运动员正确性更高一点,从而能够促进高远球技术有大幅度的提升,而对照组学生想要在阶段性训练后有较高的技术成效,还需要进行多方面的训练。3.1.2在实验后两组的击高远球击球点的位置上,球拍的上部和下部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这也足够体现出,经过训练后,多球训练更能够使击球点位置保持在中部和上部,而单球训练运动在击球点位置上相对欠缺,不利于整体高远球技术的提高。3.1.3经过实验前后数据对比,多球训练和单球训练在高远球固定落点技术上均有提高,但多球训练效果更为显著,特别是多球训练过程中一发一击的训练方法可以增强运动员的基础技术培养,有利于培养运动员的在运用高远球技术时的球感以及控制落点的稳定性。3.2建议3.2.1在提升高远球固定落点区域的稳定性和高远球击球点的准确性训练时,应更多采取多球训练,这对羽毛球运动员在此项技术训练中更有成效。进行多球训练时,注重运动员的个体差异性和高远球技术掌握情况,制定不同的训练计划,提高运动员的高远球技术。3.2.2在进行多球训练过程中,不能一味的运用多球训练方法进行训练,也要相应的运用单球训练方法以及传统训练方法,把一些能够提高运动员的高远球技术的训练方法相结合进行训练,使运动员能够提高训练效率,增强训练质量。3.2.3在加强运动员高远球技术训练的同时,也要对运动员的其他技术同时进行教学,运动员其他技术的欠缺也会给自身的技术带来不便,只有不断增强自身的技术,并且深入了解羽毛球各项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提高自身运动效果,从而促进羽毛球技术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1]孙漫.谈羽毛球中的多球训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5.4(3):.71-72.[2]张美娟《羽毛球训练中的多球训练研究》[J]载《才智》2011.29.[3]郑天敬《羽毛球多球训练之探讨》[J]载《内江科技》2008.04.[4]刘政《浅谈羽毛球多球训练法》[J]载商业文化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银行ATM区装修施工合同范本
- 高效节水灌溉系统施工合同
- 机场照明工程升级合同
- 固定资产贷款合同范本
- 高清频直播合作协议
- 医疗机构购房直接交易合同
- 大型影剧院排水系统安装协议
- 上海医院装修施工合同
- 酒店经理聘用合同年薪制
- 长沙商用房产过户合同样本
- ZN12-10真空断路器系列概述
- 卢家宏《我心永恒MyHeartWillGoOn》指弹吉他谱
- 体检中心建设标准
- 阀门的压力试验规范
- 郑家坡铁矿充填系统设计
- 2021江苏学业水平测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 装饰装修工程完整投标文件.doc
- 汽车维修创业计划书
- 直读光谱仪测量低合金钢中各元素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 江苏省居住建筑热环境和节能设计标准规范
- 学校发展性评价自查自评报告(定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