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基础管理_第1页
职业健康基础管理_第2页
职业健康基础管理_第3页
职业健康基础管理_第4页
职业健康基础管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职业健康安全基础知识及典型行业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分析及事故案例主要内容一、相关法律法规二、有关基础知识三、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基础知识四、典型行业职业病危害分析与事故案例年度职业病报告全国职业病报告山东省职业病报告2015年全省共报告职业病1732例,其中尘肺病1464例,急性职业中毒39例,慢性职业中毒32例,其他类职业病197例。3化学品中毒事故2016年1月9日潍坊长兴化工有限公司四氟对苯二甲醇车间发生泄漏中毒事故。事故造成3人死亡、1人受伤。氟化氢2016年7月13日,菏泽一非法生产橡胶助剂企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事故造成3人死亡。反应釜内聚集二硫化碳等气体2016年8月17日,山东东岳氟硅材料有限公司氯甲烷一车间,在带压堵漏作业过程中阀体断裂,发生泄漏中毒事故,造成1人死亡,1人受伤。2016年8月22日,山东滨化东瑞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厂区内,一辆运输罐车在进行二氯丙烷装车作业时发生泄漏中毒事故。造成1人死亡,3人受伤。2016年8月26日5时50分左右,德州市临邑县山东天安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氯甲酸酯装置车间,在维修赶光釜放料管时发生泄漏中毒事故,造成1人死亡。氯甲酸正丙酯中毒4中毒患者黄某出现意识障碍、抽搐、昏迷

二氯甲烷中毒5粘合剂涂改液呼声——承诺创造财富的同时,履行对社会和谐发展的责任;——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提高对健康、安全、环境的认知,持续改进生产技术、工艺和产品在使用周期中的性能表现,从而避免对人和环境造成伤害。做一名有责任、有良知职业卫生工作者!让每一位员工有尊严地工作!体面生活!6一、相关法律法规法条例规范性文件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总局47号令)《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总局48号令)《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总局49号令)《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理规定》(总局50号令)《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总局51号令)《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治八条规定》(总局76号令)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治八条规定

(总局令第76号)——八个必须八个严禁2251、必须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严禁责任不落实违法违规生产。2、必须保证工作场所符合职业卫生要求,严禁在职业病危害超标环境中作业。3、必须设置职业病防护设施并保证有效运行,严禁不设置不使用4、必须为劳动者配备符合要求的防护用品,严禁配发假冒伪劣防护用品。5、必须在工作场所与作业岗位设置警示标识和告知卡,严禁隐瞒职业病危害。6、必须定期进行职业病危害检测,严禁弄虚作假或少检漏检。7、必须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培训,严禁不培训或培训不合格上岗。8、必须组织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监护档案,严禁不体检不建档。9五个规范《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安监总厅安健〔2013〕171号)《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14)《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告知与警示标识管理规范》(安监总厅安健〔2014〕111号)《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管理规范》(安监总厅安健〔2015〕16号)《用人单位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范》(安监总厅安健〔2015〕124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加强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培训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厅安健〔2015〕121号)毛皮安全生产卫生规程

GB/T14442-2008陶瓷生产防尘技术规程GB13691-2008自来水生产供应企业防尘防毒技术要求AQ4223-2012涂装职业健康安全通用要求AQ5208-2011铅作业安全卫生规程 GB13746-2008 石英砂(粉)厂、滑石粉厂防尘技术规程GB/T13910-2008耐火材料企业防尘规程 GB12434-2008 炭素生产安全卫生规程 GB15600-2008 标准——技术规程AQ4201-2008《电子工业防尘防毒技术规范》AQ/T4211-2010《家具制造业防尘防毒技术规范》AQ4210-2010《革类加工制造业防尘防毒技术规范》AQ4209—2010《城镇污水处理厂防毒技术规范》高温作业环境气象条件测定

GB/T934-2008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

GB/T18664-2002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

GB11651-2008二、有关基础知识1、职业接触限值:1)化学因素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是指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h工作日、40h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是指在遵守PC---TWA前提下容许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最高容许浓度(MAC):是指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和任何工作地点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超限倍数(EL):是指对于未制定PC---STEL的化学有害因素,在符合8hPC---TWA的情况下,任何一次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均不应超过PC---TWA的倍数值。GBZ2.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

化学有害因素化学因素339种毒物(MAC53PC-TWA286PC-STEL116)粉尘47种粉尘(47种粉尘制定了PC-TWA,其中14种粉尘制定了呼吸性粉尘的PC-TWA)如二氧化硅粉尘(矽尘):呼尘总尘10%≤游离二氧化硅≤50%:mg/m3

0.7150%<游离二氧化硅≤80%0.30.7游离二氧化硅>80%0.20.5生物因素2种物理因素12种因素142)《物理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GBZ2.2-2007噪声(稳态噪声非稳态噪声脉冲噪声)高温作业超高频辐射高频电磁场工频电场8h直视激光束,8h激光照射皮肤微波辐射紫外辐射手传振动煤矿井下采掘工作场所气象条件体力工作时心率和能量消耗的生理限值15接触水平:

职业活动中劳动者接触某种或多种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和接触时间。行动水平:

行动水平是指工作场所职业性有害因素浓度达到该水平时,用人单位应采取职业卫生培训、健康监护、监测等措施,一般是接触限值的一半。

物理因素:

物理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包括: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限值和最高容许限值二类。

3)GBZ1中的相关要求表1工作地点的温度和风速高温作业(防暑)表2空气调节厂房内不同温度下的温度要求(防暑)表3冬季工作地点的采暖温度(干球温度)(防寒)表4生产辅助用室的冬季温度(防寒)表5

非噪声工作地点噪声声级设计要求表6表7振动强度卫生限值表8封闭车间微小气候设计要求表9车间卫生特征分级表10表11淋浴器水龙头采光和照明:GB/T50033GB5003417限值的应用1.判别工作场所现场检测数据及工人接触数据是否超标?2.判别工作场所现场职业病防护设施是否有效?是否需要整改?3.职业危害告知4.为配备个体防护用品的选型提供依据。

——《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GB/T18664-2002)防护因数危害因数4.其他182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分类关于印发《职业病分类和目录》的通知(国卫疾控发〔2013〕48号)

职业病:10大类132种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国卫疾控发〔2015〕92号)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按所致职业病的种类将职业病危害因素分为六大类:

1粉尘类;51+15生物因素;5+12化学物质类;374+16其他33物理因素;14+14放射性同位素与放射线;7+1

19(1)《职业病分类和目录》

(国卫疾控发(2013)48号)一、尘肺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12+1种其他6种七、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0+1种五、职业性化学中毒:59+1种六、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7种

1.中暑2.减压病3.高原病4.航空病5.手臂振动病6激光所致眼损伤7冻伤八、职业性传染病(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5种

1.炭疽2.森林脑炎3.布氏杆菌病4艾滋病5莱姆病二、职业性皮肤病:8+1种三、职业性眼病3种1.化学性眼部灼伤2.电光性眼炎3.职业性白内障四、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4种

1.噪声聋2.铬鼻病3.牙酸蚀病

4爆震聋20九、职业性肿瘤

11种

1.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2.联苯胺所致膀胱癌3.苯所致白血病4.氯甲醚、双氯甲醚所致肺癌5.砷所致肺癌、皮肤癌6.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

7.焦炉工人肺癌8.铬酸盐制造业工人肺癌9毛沸石所致肺癌、胸膜间皮瘤10、煤焦油、煤焦油沥青、石油沥青所致皮肤癌11、苯胺所致膀胱癌十、其他职业病3种

1.金属烟热2.滑囊炎(限于井下工人)3.股静脉血栓综合征、股动脉闭塞症或淋巴管闭塞症(限于刮研作业人员)21(2)《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国卫疾控发〔2015〕92号)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按所致职业病的种类将职业病危害因素分为六大类:

1

粉尘类;51+12化学物质类;374+13

物理因素;14+14

放射性同位素与放射线;7+15

生物因素;5+16其他3

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

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已纳入

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

职业性肿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22

GBZ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GBZ2.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物理因素》化学因素339种毒物(MAC53PC-TWA286PC-STEL116)粉尘47种粉尘(47种粉尘制定了PC-TWA,其中14种粉尘制定了呼吸性粉尘的PC-TWA)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依据《工作规范》中规定:识别职业病危害因素应包括:

1)《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2)国家(或国外)已颁布职业接触限值的(GBZ2.1GBZ2.2)

3)国家已颁布相关职业卫生检测标准方法的

4)其他可能危害劳动者身体健康的还应考虑:《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国卫疾控发201348号)

GBZ/T27946-2011《热处理工作场所中有害物质的限值》

GB15735-2012《金属热处理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等行业标准;《高毒物品目录》(卫法监发[2003]第142号文)、NIOSH等24三大类28类95项81项列入目录据美国化学文摘登录,全世界已有的化学品多达700万种,其中已作为商品上市的有10万余种,经常使用的有7万多种,每年全世界新出现化学品有1000多种。《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现行化学品危险性28类分类体系物理化学危害(共16类):(1)爆炸物(9)自燃液体(2)易燃气体(10)自燃固体(3)气溶胶(11)自热物质和混合物(4)氧化性气体(12)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和混合物(5)加压气体(13)氧化性液体(6)易燃液体(14)氧化性固体(7)易燃固体(15)有机过氧化物(8)自反应物质和混合物(16)金属腐蚀物2)健康危害(共10类):(1)急性毒性(6)致癌性(2)皮肤腐蚀/刺激(7)生殖毒性(3)严重眼损伤/眼刺激(8)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4)呼吸道或皮肤致敏(9)特异性靶器官毒性反复接触(5)生殖细胞致突变性(10)吸入危害3)环境危害(共2类):

(1)危害水生环境

(2)危害臭氧层:

急性中毒:

是指在短时间内接触大量的毒物,迅速作用于人体所发生的病变。亚急性中毒:

介于急、慢性中毒之间,但基本上属于急性中毒范畴。慢性中毒:

是指长时间接触低浓度毒物而造成机体某一脏器损害或全身中毒。中毒1)急性毒性定义GB30000.18-2013

急性毒性是指在单剂量或在24h内多剂量经口或皮肤接触一种物质或混合物,或吸入接触4h之后出现的有害效应。分类根据化学品的经口、皮肤接触或吸入途径的急性毒性,将化学品的急性毒性分为5类。急性毒性值用(近似)LD50值(经口、皮肤接触)或LC50值(吸入)或ATE值表示。急性毒性分类标准接触途径第1类第2类第3类第4类第5类口服(mg/kg体重)55030020005000皮肤(mg/kg体重)5020010002000气体(ppmv)100500250020000蒸气(mg/L)0.52.01020粉尘和烟雾(mg/L)0.050.51.05急性毒性警示标签要素类别1类别2类别3类别4类别5GHS象形图不使用信号词危险危险危险警告警告危险说明吞咽(皮肤接触、吸入)致死吞咽(皮肤接触、吸入)致死吞咽(皮肤接触、吸入)会中毒吞咽(皮肤接触、吸入)有害吞咽(皮肤接触、吸入)可能有害规章范本象形图未作要求2)皮肤腐蚀/刺激定义皮肤腐蚀是指在施用试验物质达到4h后,可观察到表皮和真皮的坏死(具有不可逆性)。皮肤刺激是指在施用试验物质达到4h后,对皮肤造成的可逆损伤(具有可逆性)

。皮肤腐蚀/刺激:类别1类别2类别3正己烷

易燃液体,类别2;

皮肤腐蚀/刺激性,类别2;严重眼睛损伤/眼睛刺激性,类别2;

生殖毒性,类别2;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类别1;对水环境的危害(急性),类别2。

标签要素:警示词:危险(三氯乙烯中毒所致剥脱性皮炎)三氯乙烯皮肤腐蚀/刺激,类别2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2生殖细胞致突变性,类别2致癌性,类别1B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类别3(麻醉效应)危害水生环境-长期危害,类别33)严重眼损伤/眼刺激定义严重眼损伤是指在眼前部表面施加试验物质之后,对眼部造成在施用21d内不可完全可逆的组织损伤,或严重的实际视觉衰退。严重眼损伤是指在眼前部表面施加试验物质之后,对眼部造成在施用21d内完全可逆的变化。引起刺激一般受刺激的部位为皮肤、眼睛和呼吸系统。引起皮炎(干燥、粗糙、疼痛等)引起眼部炎症(疼痛、流泪等)呼吸道刺激(鼻咽痛感、咳嗽)4)呼吸道或皮肤致敏

呼吸道致敏物38皮肤致敏物23138种如: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镍铬化合物

5)生殖细胞致突变性丙烯酰胺铬化合物6)致癌性

7)生殖毒性乙烯DMF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8)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

硫氢化钠六氟化硫9)特异性靶器官毒性反复接触

二氯二氟甲烷R12二硫化碳二氯异氰尿酸10)

吸入危害(1)急性毒性

(1885,经口皮吸入)

(2)皮肤腐蚀/刺激

(993)(3)严重眼损伤/眼刺激

(1137)(4)呼吸道或皮肤致敏

(269)(5)生殖细胞致突变性(131种)(6)

致癌性(256种)(7)

生殖毒性(

229种)

(8)

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708)(9)特异性靶器官毒性反复接触(510)1218(10)吸入危害(70)

《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职业病危害因素行业特点化学因素(金属及其化合物—特定行业

化工行业各行各业)粉尘(开采业,建材行业,各行各业)物理因素(与使用的设备关联)生物因素(畜牧业,医生等)从因素识别行业(知识经验)从行业识别因素(工艺流程技术规程)1)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以化学品为主线以粉尘为主线以设备为主线以工作环境为主线其他①以化学品为主线GBZ2.1339种47种粉尘《高毒物品目录》54种《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国卫疾控发〔2013〕48号)《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国卫疾控发〔2015〕92号)375种《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涉及的品种与化学品种类相比:原料(包括各种助剂)中间产品产品化学品可以固体、气体、蒸汽、粉尘、雾或烟的形式存在关注化学品的理化性质:

蒸汽压,挥发性相对蒸气密度高揮發:沸點低於50ºC。中揮發:沸點在50和150ºC之間。低揮發:沸點高於150ºC。熟悉生产工艺流程,识别泄漏点、存在形式、位置、人的接触途径等②以粉尘为主线粉尘种类46+1;51+1产尘环节通风措施等措施是否习以为常?视而不见?防尘、毒——是否优先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和无毒(害)的原材料?

——DCS控制,现场无人

——液体物料,管道输送

——固体物料,大宗货物代替袋装产品——有无通风设施?数量够吗?气流组织合理吗?——是否设置了局部排风、除尘器对尘源进行控制?——落差能否降低?——是否可采取湿式作业的?——个体防护口罩是否符合要求?——使用过的包装物加盖吗?——有毒作业场所是否配备了固定式或便携式报警仪?加强现场管理成功案例

不要习以为常!视而不见!③以设备为主线高温、低温电场放射线噪声振动紫外线红外线激光微波防噪声——噪声源有哪些?是否进行了系统的识别?——产生噪声的车间与非噪声作业车间分开?——高噪声车间与低噪声车间应分开布置?——是否选用低噪声设备?——供方评价时是否考虑?是否参与供方评价?——噪声较大的设备布置在装置底层?是否将高噪声设备相对集中?——隔声(室)、吸声、消音、减振等措施采取了吗?还有没有改进的空间?——劳动者的个人防护措施,如配备耳塞,耳罩?防护因数?。④以工作环境为主线不良的作业体位光线布局是否合理?⑤其他特殊行业艾滋病病毒(限于医疗卫生人员及人民警察)布鲁氏菌伯氏疏螺旋体森林脑炎病毒炭疽芽孢杆菌检维修:2)岗位识别岗位设置情况每个岗位的工作内容车间岗位/工种任务描述工人数量

3)受限空间的识别《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

GBZ/T205-2007《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

(GB30871—2014)《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总局令第59号)《有限空间安全作业五条规定》(总局令第69号)《关于开展造纸和酱腌菜生产企业有限空间作业条件确认重点工作专项检查的通知》(安监总厅管四函〔2015〕142号)附件:工贸企业有限空间参考目录53《有限空间安全作业五条规定》5个必须5个严禁一、必须严格实行作业审批制度,严禁擅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二、必须做到“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严禁通风、检测不合格作业。三、必须配备个人防中毒窒息等防护装备,设置安全警示标识,严禁无防护监护措施作业。四、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严禁教育培训不合格上岗作业。五、必须制定应急措施,现场配备应急装备,严禁盲目施救。54受限空间挂牌标识55三、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基础1、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组织机构职业病防治责任制、管理制度、操作规程2、作业场所、防护设施管理,“三同时”管理3、申报4、监测管理5、劳动防护用品管理6、告知与警示标志7、健康监护8、培训教育9、应急管理10、档案管理

1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及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操作规程责任制:主要负责人。。。。47号令规定:第十一条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制定职业病危害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建立、健全下列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10项制度(一)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二)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三)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四)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五)职业病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六)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七)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八)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九)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十)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十一)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十二)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十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规章制度规章制度应包括管理部门、职责、工作内容等要素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职业病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岗位操作规程1

岗位名称2任职资格3工作任务4上下工序5主要设备6主要原辅料7工艺和设备要求8操作规程9设备检查维护10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11职业接触限值12职业卫生培训13个体防护14应急救援/预案化工岗位操作规程应包括以下12项内容:

1)岗位名称、任务、管辖范围;

2)岗位定员及分工;

3)岗位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4)岗位工艺指标(一览表);

5)工艺操作方法及正常开停车程序;

6)紧急停车程序及处理方法;

7)故障或事故名称,可能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8)设备巡回检查、维护保养制度及原始记录;

9)职业病危害因素、容许浓度(接触限值);个体防护

10)操作过程注意事项;

11)操作人员权利、义务及交接班制度。12)其他,消防器材配备等602作业场所、防护设施管理,“三同时”管理三同时:51号令

监管部门企业职业卫生服务机构1)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2)防护设施设计审查3)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工作场所符合职业卫生标准要求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

◆选址与总体布局与厂房设计(5)◆工作场所基本卫生要求(基本原则)(6)防尘、防毒;防暑、防寒;防噪、防振动;防辐射采光和照明;工作场所微小气候;◆辅助用室基本卫生要求(7)规定车间卫生室、生活用室、妇女卫生室◆应急救援(8)◆引用标准-工业企业照明、卫生防护距离、总平面设计、采暖通风、放射防护、接触限值等18个标准62如何保证满足标准要求1)制订并实施职业病防护设施设备管理计划(设备设施的改进、维护保养计划)。2)定期检查防护设施运行(防护设施的防护效果)、保养状况。3)建立职业病防护设施管理档案(台账、档案)4)监测、监控效果5)其他设备的管理(设备说明书,档案,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等)3申报目前申报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数量不全面!

1)企业应根据岗位设置情况,识别每一岗位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人数、作业方式等

2)根据职业卫生服务机构提供的报告4监测与检测管理1)企业监测做什么?2)一年一次的委托检测第十九条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实施由专人负责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确保监测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第二十条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第五十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一)未按照规定及时、如实申报产生职业病危害的项目的;(二)未实施由专人负责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或者监测系统不能正常监测的;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管理规范安监总厅安健〔2015〕16号第二条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对其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及其管理,适用本规范。第三条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是指用人单位定期委托具备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其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进行的检测。基本要求1)日常监测数据记录2)检测合同管理3)职业卫生机构的资质管理4)检测报告的归档(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审阅签字后归档)、在收到定期检测报告后一个月之内,用人单位应当将定期检测结果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5)问题整改证据(整改通知单验收记录等)6)检测结果公布与告知等5、劳动防护用品管理《用人单位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范》(安监总厅安健〔2015〕124号)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劳动防护用品选择第三章劳动防护用品采购、发放、培训及使用第四章劳动防护用品维护、更换及报废第五章附则第六条

用人单位应当安排专项经费用于配备劳动防护用品,不得以货币或者其他物品替代。该项经费计入生产成本,据实列支。第七条

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使用进口的劳动防护用品,其防护性能不得低于我国相关标准。

鼓励用人单位购买、使用获得安全标志的劳动防护用品。技术标准两类标准:配备标准《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11651-2008)《山东省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DB37/1922-2011)《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及维护》(GB/T18664-2002)《个体防护装备配备基本要求》(GB/T29510)《防护服装化学防护服的选择、使用和维护》(GB/T24536)质量标准:《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GB2626)《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GB2890)等等《自给开路式压缩空气呼吸器》GB/T16556-2007GB6220-2009《呼吸防护长管呼吸器》《职业眼面部防护焊接防护第1部分:焊接防护具》GB/T3609.1-2008《防护服装酸碱类化学品防护服》GB24540-2009分类

劳动防护用品分为以下十大类:(一)防御物理、化学和生物危险、有害因素对头部伤害的头部防护用品。(二)防御缺氧空气和空气污染物进入呼吸道的呼吸防护用品。(三)防御物理和化学危险、有害因素对眼面部伤害的眼面部防护用品。(四)防噪声危害及防水、防寒等的听力防护用品。(五)防御物理、化学和生物危险、有害因素对手部伤害的手部防护用品。(六)防御物理和化学危险、有害因素对足部伤害的足部防护用品。(七)防御物理、化学和生物危险、有害因素对躯干伤害的躯干防护用品。

(八)防御物理、化学和生物危险、有害因素损伤皮肤或引起皮肤疾病的护肤用品。

(九)防止高处作业劳动者坠落或者高处落物伤害的坠落防护用品(十)其他防御危险、有害因素的劳动防护用品。又分为:普通劳动防护用品和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目录一、头部护具类

安全帽二、呼吸护具类

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面罩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过滤件自给开路式压缩空气呼吸器长管呼吸器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目录三、眼(面)护具类焊接工防护面罩焊接工防护眼罩焊接工防护眼镜焊接滤光片防冲击眼镜防冲击眼罩防冲击面罩四、防护服类阻燃服酸碱类化学品防护服防静电服防静电毛针织服五、防护鞋类保护足趾安全鞋/靴保护足趾防护鞋/靴防静电鞋/靴导电鞋/靴防刺穿鞋/靴电绝缘鞋/靴多功能安全鞋/靴多功能防护鞋/靴耐酸碱皮鞋耐化学品的工业用橡胶靴耐化学品的工业用模压塑料靴六、防坠落护具类安全带速差自控器自锁器安全网PPE的选择与配备1、选择的原则:具有三证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安全标志合格证合适性和基本舒适性原则生产许可证查信息查询-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网站安全标志认证信息查询登陆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管理中心官方网站/la/2、选择的程序1)确定识别范围:工种/岗位,场所2)可能产生的危险、有害因素是否已知

——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3)是否对人体造成伤害及其危害程度4)根据伤害部位选择相应防护用品3分类选择与配备《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及维护》(GB/T18664)《防护服装化学防护服的选择、使用和维护》(GB/T24536)《手部防护防护手套的选择、使用和维护指南》(GB/T29512)和《个体防护装备足部防护鞋(靴)的选择、使用和维护指南》(GB/T28409)等标准基本管理要求1)制定发放标准2)定点配备(防护器材柜)3)台账(个体/发放台账、定点/防护器材台账)4)检查、维护保养与记录(检查标准?)5)使用方法的培训教育6、告知与警示标志

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GB/T203-2007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告知与警示标识管理规范安监总厅安健〔2014〕111号《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关于印发《职业病危害告知书(范本)》的通知(鲁安监发2015[37]号)告知的方式1)劳动合同告知2)培训告知3)警示标志告知(公告栏、图形标识、警示语句、警示线和文字说明或它们的组合)警戒线(警示线设在生产、使用有毒物品的车间周围外缘不少于30cm处,警示线宽度不少于10cm)警示标识设置1.设置在办公区域的公告栏,公布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等;2.设置在工作场所的公告栏,公布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岗位、健康危害、接触限值、应急救援措施,以及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结果等。3.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作业岗位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告知的内容1)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危害程度2)防护措施3)对健康的影响4)健康检查结果5)检测结果告知6)待遇(岗位津贴、工伤保险等)—(劳动合同中写明)基本管理要求1)警示标志台账定期更换(告知卡和警示标识应至少每半年检查一次,发现有破损、变形、变色、图形符号脱落、亮度老化等影响使用的问题时应及时修整或更换。2)合同管理3)培训记录4)告知证据(签字)7、健康监护

1、查体项目识别(岗位因素人数检查项目等)2、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做好健康监护档案3、每年年初制定职业健康监护计划4、健康监护结果的处理:

1)检查结果书面告知劳动者本人,用人单位书面告知文件要留档备查2)根据职业健康监护结果,确定劳动者的作业工种,——调离、调岗5)查体单位资质管理及查体报告管理(注意研读)健康监护遵守职业健康监护的禁止性规定;如实无偿为劳动者提供健康监护档案;对接害劳动者适当给予岗位补贴在岗期间

离岗时上岗前应急

一人一档职业禁忌:

是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1)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2)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3)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形成材料02异常结果处理记录职业健康检查异常结果登记表;调岗通知书;职业病诊断证明书等职业健康检查汇总报告或汇总表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资质证书01个人监护档案劳动者个人信息卡;岗位检测结果;历次体检结果及处理情况;历次体检表及诊疗资料03其他材料如:发放和领取接害岗位补贴的记录;不进行职业健康检查自愿离岗劳动者签字04职业健康检查汇总报告或汇总表汇总材料8、培训

1)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2)劳动者上岗前和定期职业卫生培训3)培训管理要求(记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